第四节 蚕丝产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菱湖镇志 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53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蚕丝产品
分类号: TS146
页数: 2
页码: 514-515
摘要: 从桑蚕茧缫制出的长纤维,可直接成为商品或丝织原料的,有土丝(包括辑里丝)、厂丝、白厂丝、双宫丝、农工丝和包芯丝;经再次加工成为商品或丝织原料的,有丝经、再缫丝和打线丝;由茧壳和下脚等拈纺成短纤维长丝的绢丝及丝绵。
关键词: 丝织物 蚕丝产品

内容

从桑蚕茧缫制出的长纤维,可直接成为商品或丝织原料的,有土丝(包括辑里丝)、厂丝、白厂丝、双宫丝、农工丝和包芯丝;经再次加工成为商品或丝织原料的,有丝经、再缫丝和打线丝;由茧壳和下脚等拈纺成短纤维长丝的绢丝及丝绵。
   有几千年历史的土丝,20世纪50年代降到次要地位,20世纪60年代改称农工丝,农工丝一般用丝厂次茧缫制。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生产的绝大多数是白厂丝。
   土丝用木制缫丝车缫制生丝,为土丝。19世纪50年代后,意、法、日等国座缫车陆续传入中国,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传入浙江,用座缫车缫制的生丝称厂丝。20世纪60年代,用立缫机也生产过改良土丝,称农工丝。土丝的种类,主要有肥丝、细丝两种。因产地不同而称呼各导。明《西吴俚语》载“湖州蚕丝有头蚕、二蚕,头蚕为上,细而白者谓合罗;稍粗者谓之串五;又粗者谓之肥光,合郡皆有而独盛于归安。”按丝身粗细又有合罗丝、串五丝、肥光丝、经纬丝、荒丝之别,明万历《湖州府志》有此记载。1953年,浙江中蚕分公司在土丝收购中把土丝分成细土丝、中贯土丝、肥土丝和双经细土丝等4种,每种又分成若干等级。1956年次茧缫土丝,分为甲、乙、丙、丁、戊等5个等级。1958年,土丝仍分为肥土丝、中贯土丝、一不规、二不规、细土丝、双经土丝等6种,每种又分5个等级。1970年,桑蚕土丝品种有肥土丝、中贯土丝、细土丝、双经土丝,每种又分为
  7个等级。在土丝生产几乎全部停顿时,绸厂生产杭罗、杭纺等传统品种的土丝原料断档。1966年,正式对农工丝生产作了安排,改良土丝更名为桑蚕农工丝。
  农工丝条份规格有20/22D(旦)、28/32D、30/40D、40/50D、50/70D、60/70D等种,每种又分为特、1、2、3、4和等外6个等级。农工丝大部分是丝厂和绸厂的对口丝。
   白厂丝以桑蚕白茧在立缫机、自动缫丝机上缫制的丝称白厂丝。现缫丝厂用桑蚕茧缫制的丝统称白厂丝。民国37年(1948),菱湖缫丝厂安装有立缫机408台、座缫车20台,以“灵山牌”、“红菱牌”为商标,C级丝居多。1950年后,厂丝出口商标为梅花牌商标。1967年3月,中国丝绸进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通知,出口厂丝启用红梅牌商标。缫制白厂丝镇域除浙江制丝二厂之外,1984年在溪西丝厂、下昂丝厂、新溪丝厂由农工丝转缫白厂丝,以后新建的双开丝厂、新墩丝厂、前坝丝厂、章新初丝厂、射中丝厂、建成丝厂、思溪丝厂等也开始缫制白厂丝。缫制白厂丝纤度规格主要有:9/11D、13/15D、16/18D、19/21D、20/
  22D、21/23D、23/25D、24/26D、27/29D、28/30D、30//32D、40/44D、50/70D等各种粗细规格,以缫20/22D为主。生丝品质分级国家标准为6A、5A、4A、3A、2A、A、B、C、D、E、F共11个等级。2000年,浙江湖州凯喜雅制丝有限公司(原浙江制丝二厂)正品率为100%,平均品位4A16。乡镇丝厂平均品位在3A级以上,溪西、下昂、新溪3家丝厂的自动缫白厂丝平均品位也在3A级以上。
   丝绵用下脚茧及双宫茧剥制而成(俗称绵兜)。唐代,湖州府属县都产丝绵。丝绵与用丝绵抽丝纺线所织的绵绸作为贡品。郑元庆著《湖录》记载:“唐时上贡有绵绸,出归安菱湖者佳。”明成化十年(1474),有头蚕绵、二蚕绵之分。
  还利用双宫茧剥制高级双宫绵(同宫绵、同功绵),称为纯绵,价值高于一般丝绵。绵兜有手绵、环绵。手绵剥在手上,环绵剥在竹环上。竹环名竹弓,剥出绵兜,大者为大纩,小者为小纩。清代,每逢小满后农村普遍剥绵兜,以小纩为多;茧行设工场,将剔出的穿头、污斑、薄茧等不能做丝的次茧剥成绵兜,都为大纩,售于市场。民国前期,菱湖有专营绵兜商号或兼营店铺,日军入侵前夕尚有丝绵市场。1970年~1988年,菱湖丝厂、溪西丝厂利用双宫茧、蛾口茧、鼠口茧以及不宜缫丝的下脚茧剥成绵兜,供应市场。内销丝绵分甲级(红牌)、乙级(绿牌)、丙级(黄牌)、丁级(无牌)4种。丝绵的等级标准主要是以丝绵的匀净,柔韧及色泽而定。浙江省内销丝绵评级标准中,还规定绵质干燥,手摸无潮感。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菱湖镇志 上》

出版者:昆仑出版社

《菱湖镇志上》借鉴了前志菁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征博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了菱湖上起远古、下迄当今的历史和现状,补史之缺、正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社情民风大全,实为了解菱湖的历史与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菱湖镇志》为领导机关和部门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了详尽的镇情,作为科学的依据和借鉴;也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

阅读

相关地名

菱湖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