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土法缫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菱湖镇志 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53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土法缫丝
分类号: TS143.2+23
页数: 4
页码: 501-504
摘要: 菱湖地区最早用手䈅绕丝。汉唐间,普及的手摇式木制丝车,由丝灶、丝眼、小滑轮(竹管)、锭子、绳轮等组成,煮缫同时进行,二人操作,一人投茧、索绪、添茧;另一人手摇绳轮,把丝绕上锭子。
关键词: 缫丝 土法缫丝

内容

一、工具 制丝,历史上称为缫丝。
   菱湖地区最早用手䈅绕丝。汉唐间,普及的手摇式木制丝车,由丝灶、丝眼、小滑轮(竹管)、锭子、绳轮等组成,煮缫同时进行,二人操作,一人投茧、索绪、添茧;另一人手摇绳轮,把丝绕上锭子。宋代,出现脚踏式丝车,由脚踏板通过曲柄连杆回转运动。缫丝仍由二人操作,一人准备蚕茧,管丝灶、担负烧火、加茧、加水、调节烘丝炭盆等;另一人缫丝,坐在丝灶前,手足并用,脚踏启动板,转动丝车车轴,手拿一尺长竹筷在沸水锅中捞起丝头,以手指挽入牌楼架上铜绪,将丝头引上丝䈅,完成索绪、添绪等操作。元代,沿袭其制丝生产方式。至明代,丝车结构更臻精良,已有丝车式样定型,湖州式湖制2绪和3绪二种脚踏丝车。清代,湖式木制的脚踏丝车,其结构比明代有所改进,有车架、丝灶(上安缫丝锅)、烟囱3部分。丝车由机架部分、集结和捻鞘部分、卷绕部分26个部件配置而成;另配有烘丝火盆、拨茧竹筷、索绪帚及其他用具。木制脚踏丝车,为老法手工缫丝阶段终止使用的工具。《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记载:“有名的浙江七(辑)里丝缫车所用的足踏丝车流传至近代,其结构较之王祯《农书》和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载的缫丝车有所改进。”镇域民国28年(1939),菱湖创办了首家三友机械缫丝厂,应用进口座缫机,标志着菱湖机械缫丝业的兴起。但是,用木制土丝车手工缫制土丝的老法生产方式镇域仍很普遍。这种湖式脚踏土丝车使用至20世纪50年代初。1966年以后,生产改良土丝(又名农工丝)的缫丝车由座、立缫机改装,减少单车绪数装置。
   二、缫法 煮茧抽丝,谓之缫。
   先取茧,曝晒三日,曰晾茧,然后入锅,动丝车。谚曰:“小满动三车”(丝车、水车、油车),丝车有2绪、3绪之分,每绪添茧粒数不等,有粗有细,视所缫土丝要求而定。2绪做粗丝,3绪做细丝,俱随各乡之需。土法缫丝由农村蚕户自养自缫,技艺高超。明万历后期,总结出缫丝“八法”经验:“鲜茧生缫”(鲜茧采收盛筐后至发蛾前,茧子不晒不蒸,在旬日内全部缫为丝,此缫法俗称“生缫法”);“冷盆低温”(丝水温以不烫手为限,约50℃左右,锅中贮水八九分满);“定粒缫丝”(丝以匀为主,或粗或细,根据茧丝要求,须始终如一,辑里丝采用定粒缫丝法,系缫7粒茧);“添绪搭头”(先以右手大二中指执清丝,以左手二中指分开丝窠,再以清丝头搭入窠内,自能蝉联而上,无接续之痕,此法称“搭头法”);“勤换缫汤”(每缫7把茧,约老秤1斤,换一盆水);“卷绕压稳”(丝车床脚之横档,用绳缠绊以石压定,曰镇石,镇石不可轻,又不可重,且须时时紧);“炭盆干燥”(在丝䈅下放置无烟炭盆,离车轴约5寸,紧对丝板,用石垫高,保持旺火,使刚从锅中缫出的丝迅速干燥);“环境整洁”(缫丝丝灶、炭盆两处用火,须保持清洁,以免烟灰影响丝色)。
   清代,缫丝技艺更趋完善。缫丝前的准备工作,“拗茧除塃”(剥茧衣)、“择茧分储”(选茧)、“用缸澄水”、“储薪安灶”(提早储柴晒干,丝灶提前砌就,置铁锅宜大宜旧)、“安顿车床”(贴近灶基)等较前代更为周全;原料茧选剔,不计茧的大小圆长,唯以紧、厚、莹、净为上,茧紧厚则多丝,莹净则丝洁。将同宫茧分储,“不便薰莸同器,斯缫丝无杂糅之患”。缫丝操作对“打绪头”(索绪)、“分绺上轴”、“匀茧窝”(定粒),“煽车火”(砂盆爇炭)、“捞著衣”(蛹衬)、“添丝接绺”(酌量添新茧)、“理野丝”等尤为重视,并创造“打绪宜速、脚踏宜紧、眼专觑窝、茧皆归绪,即时绎尽而不煮熟,丝成自增铢两”的新经验。
   土法缫丝了解水性的重要,注重用水选择。菱湖的水质特好,适宜缫丝,所以菱湖自古丝绸“出者为上”。明时叶权:“湖州菱湖水缫丝,杭州西湖水漂绵,无锡惠山水烹茶,金华兰溪水造酒,皆东南之美。”(《贤博编》)邑人高铨《吴兴蚕书》记载:对缫丝用水总结为一字诀“清”,称“清则丝洁白”。蚕农在缫丝前必澄水,即于半月前用缸贮蓄,以待其清。且进一步总结出“山水不如河水,止水不如流水”的经验,更明确“河水性软,成丝柔顺;山水性硬,成丝刚健;流水性动,成丝光润而鲜;止水性静,成丝肥泽而绿”等水性对丝质的影响。每逢缫丝时节,蚕农以舟载水,往来不绝。此外,精于治丝者,尤重多换缫汤,“时时察看汤色,微变即取出三分之一,以热水添满,频频添换,谓之走马换。汤之色始终如
  一,丝之色亦始终如一”。
   三、造经 摇经,又叫造经。
   清中叶,辑里湖丝改良,经过再摇(除颣去屑)整理成丝经。摇经始于清道光年间,盛于同治、光绪之际。由农村蚕户自纺其丝成经,售于经行,曰乡经;取其丝于行,代纺经受其值,曰料经。通过经行售于苏州机户织绸所用称“苏经”;销行广东,专售于广商经拷绸用,称“广经”。因每条经有二千八百根,故又名“二八经”。经之名有“大经”、“绞经”、“花车经”等,初为顺摇,后仿日本逆向摇经,称“东洋经”或“辑里干经”。
   加工成丝经须通过三道复加工工序:“拍丝”,在清洁的河水里将丝浸泡,拍松;“摇丝”(又叫掉丝),将土丝从有4根柱脚的大丝框上平面绷好,绕到竹制的小䈅上(竹管纡子上);“扳经”,由小䈅摇成一定规格的丝片,边摇边用炭火烘干,摇时摘糙接头,粗细分片,改善爪角,剔除污劣之丝。通常每片丝周长4.5市尺,阔度为1.6市寸,定重约20市两,每百两为一经,每15经为1包(1500市两)。丝片复摇后成绞,整理和包装近似厂丝。
   加工干经的农户,称经户或车户。菱湖经营湖丝者,大多兼营经丝,将收购的土丝,按照丝的粗细、色泽、糙颣、均匀等情况,称量发给农户复摇整理。平均
  100市两原丝,可得经丝91市两。民国前期菱湖的章庆堂、久昌、九思堂、甡记、纬纶、安泰当、俞阿二、振昌等10多家经厂(干经加工场)专门加工辑里干经,条纹匀整,质量不亚于厂丝。摇经时间,镇域从清道光元年(1821)一直延续至民国35年(1946),有125年的历史。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菱湖镇志 上》

出版者:昆仑出版社

《菱湖镇志上》借鉴了前志菁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征博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了菱湖上起远古、下迄当今的历史和现状,补史之缺、正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社情民风大全,实为了解菱湖的历史与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菱湖镇志》为领导机关和部门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了详尽的镇情,作为科学的依据和借鉴;也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

阅读

相关地名

菱湖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