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养蚕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菱湖镇志 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53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养蚕技术
分类号: S883
页数: 7
页码: 469-475
摘要: 自古蚕户重视蚕室温湿。明代以前,蚕室密闭,只开南北窗,并以纸窗或草帘遮严实。南风时关南窗,北风时关北窗。室内置火坑,以穿单衣感觉寒暖来决定添火加温或减火降温。明代,蚕室同时讲究疏爽。天明开窗通风,采日照。地上铺板最好,或铺芦席,天寒时以火缸取暖,四壁围衬草席,以收潮气。
关键词: 养蚕 养蚕技术

内容

(一)蚕室蚕具消毒 自古蚕户重视蚕室温湿。明代以前,蚕室密闭,只开南北窗,并以纸窗或草帘遮严实。南风时关南窗,北风时关北窗。室内置火坑,以穿单衣感觉寒暖来决定添火加温或减火降温。明代,蚕室同时讲究疏爽。天明开窗通风,采日照。地上铺板最好,或铺芦席,天寒时以火缸取暖,四壁围衬草席,以收潮气。
   清代以前和清代,蚕室及蚕具在清明前打扫、清洗,再用石灰水消毒。近代开始推进蚕室、蚕具用科学方法消毒,为求彻底杀灭病菌,蚕室充分冲洗,蚕具养蚕前用2%福尔马林,或0.5%升汞(升汞1:盐酸2:水200),或1.25%漂白粉液(漂白粉含有效氯30%,则一斤漂白粉加水24斤)喷洒蚕室、蚕具。
   解放后,沿用蚕室、蚕具养蚕前后清扫洗涤,室内墙壁刷白,饲蚕期内掌握蚕室温度、湿度、灵活通风换气等经验。1990年始,蚕室、蚕具消毒采用浙农大所研制消毒剂“消特灵”。
   (二)催青收蚁 镇域内俗称护种(焐种)、暖种。
   催青宋代,催青技术普遍采用,有用朱砂温水洗浴清毒、催青,有以体温暖种催青。明清时,能根据气温和桑叶生长程度调节收蚁日期。清明前,蚕种护于清洁棉絮或衣被内,厚薄根据天气寒暖程度。清明后,谷雨前,种包置于热被窝,天寒时贴身抱于胸前。民国15年(1926)后,蚕业改良和推广机构推行养蚕新技术,改变过去蚕农自已进行暖种、护种或火烘等原始的办法。民国23年(1934)始,蚕业指导所建立催青室实施共同催青。解放后,1949年7月,省土产公司派出蚕丝工作队赴吴兴县筹建蚕业指导机构,同年11月底,组建吴兴县蚕业指导所。1951年9月,蚕业指导所随县人民政府搬迁菱湖镇,所址胜祖桥周家弄内。菱湖镇人民政府从接管城镇的房产中,拨给福寿弄内一所房屋,经略加修整后供作蚕种催青用。1963年,下昂镇西栅修建了一个催青室(原属妙西区管辖);1963年,在菱湖镇新建催青室平房1幢共6间(每间4.5米×10米)。
  1980年菱湖催青室有1幢共7间(每间4.5米×10米),其中附属室1间(4.8米×10米),又扩建1幢3层楼催青室,底层6间(每间4.2米×10米),其中3间催青,3间杂用(备用),2楼和3楼(备用)。菱湖催青室担负全区8个乡镇12万余张蚕种催青。蚕种催青加温、补温方法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期一直采用火缸,用木炭、炭节加温,用铁皮槽置水和悬挂湿布、麻袋片进行补湿,夏秋用天然冰、机冰进行降温,辅以电扇促使室内温度均匀。1968年,推广春期催青使用电热加温装置和电动补湿器补湿,夏、秋降温仍用机冰。80年代以后,普遍使用空调。50多年来均实行蚕种统购统销,共同催青。春、夏、秋各期蚕种都由县、市蚕业指导机构所设催青室负责催好青后,再分发给蚕农,即可收蚁饲养。
  附菱湖地区1971~2005年发种日期表。
   收蚁民国以前,蚕种转室变青后,挂在暖房内,待蚁蚕出齐,用鹅毛轻掸于蚕箔内。出蚁以谷雨为期。解放后,20世纪50年代沿用平附种收蚁,采用打落法或以桃花纸张引收,头天发种,次日晨感光收蚁;蚕种改为盒装散卵后,收蚁采用网收法和绵纸引蚁法两种,后改用纸包法和蚁框收蚁法。纸包收蚁法,1970年,吴兴县荃仁乡高王庙村农民所创造,采用二夜包收蚁(头天发种,隔天收蚁)法,蚕匾上垫一张红纸,蚕卵平摊其上,上盖白纸,四周折叠包密,第三天早晨感光后开包收蚁,蚁蚕都伏于白纸,镇城内逐步推广沿用。收蚁框收蚁法,1984年秋期,由安吉县蚕桑站改制而成。收蚁木框分外框、内框两层:外框用10毫米方形木条钉成240米×360毫米长方框一只,再用塑料薄膜钉成底面;内框用高
  10毫米、宽6毫米的木条钉成220毫米×340毫米的长方框。蚕种领来后倒入外框,平摊用鹅毛扫成比内框稍小的长方形,盖上压卵网,再套进内框,不使蚕卵滚动,进行补催青。到收蚁时,取出内框,加上收蚁网,再套进内框,使两网紧贴,撒上引叶,数分钟后去框,抬起收蚁网,即可消毒给桑。收蚁框体积小、底平,在
  1号蚕匾中至少可平放4只框,遮光时,还可以叠放3~4只,再覆盖,感光、遮光都极为方便。此后,在收蚁中推广沿用。
   (三)稚蚕饲育 明代以前和明代,自蚕初生至三眠(1~3龄),蚕室蓄炭火加温,以穿单衣感觉寒暖来调节室温,以加速稚蚕发育。清代,蚕初生至头眠用火,使3天左右赶头眠,以避免小蚕因抵抗力弱而感染疾病。并通过给桑次数、给桑量以及温度、湿度升降调节眠头,使日眠齐一,眠在清晨,10天内眠3眠。清嘉庆时(1796~
  1820年),高铨《吴兴蚕书》载,总结以10头蚕在水中沉、浮比例预测蚕茧丰歉经验,都沉为十分收成,九沉为九分收成,以次递减。民国22~23年(1933~
  1934)所设蚕业改良区,对1~3龄蚕实行共育。共育室保持温度24℃、湿度
  70%,日给桑叶6~7次,日以网除蚕沙1次,共育15~17天。民国3637年(1947~1948),民族资本家章荣初,在家乡开始了从事乡土建设的实践,恢复和发展蚕桑业,为创办缫丝厂提供原料基地,菱湖建设协会设立了15个乡的蚕桑实验区,连续聘请蚕桑指导员402人次下乡指导蚕农科学养蚕,并建立了107处共育室,以每保为基础成立125个蚕业生产合作社,参加合作社申请免费供蚕种,都予共催共育。
   解放后,镇域内稚蚕饲育,初期沿用少量多回育法,防僵养蚕法。1952年,推广德清县养蚕能手陈梅生的高温、干燥、多回、薄饲快速养蚕法。1953年,学习苏联的养蚕经验,1~2龄蚕室温27.5℃~28℃,3龄蚕室温26.5℃~27℃,相对湿度65%,每天光照18小时,给桑11次,最多16次。因花工多,成本高,难以推广。炕床育法和炕房育法:1963年,在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指导下推广小蚕炕床育法,利用地火龙加温,日给桑4次,至3眠出炕。防干纸覆盖育法:早在
  20世纪40年代,防干纸(牛皮纸涂上石蜡)育法从日本传入我国,1966年才大面积应用,有符合小蚕生理特点,保持桑叶新鲜,给桑回数少,饱食、省叶、省工等优点(据1965年春期桑叶含水率测定比较,在温度25.5℃~26.5℃、湿度59%~66%的条件下,经6小时,防干纸育法桑叶失水率为15.8%,普通育法为
  48%)。防干纸育法具有明显的保湿作用,从而保持桑叶新鲜,增加蚕的下食量。靠壁弄加温、塑料薄膜覆盖育法:1982年,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小蚕饲育规模缩小,在蚕户自愿结合的基础上推行联户共育。加温形式出现了家庭式节能地火弄小炕房,到了1985年首先在千金乡创造了靠壁弄加温,而后,总结推广全市全省。小蚕饲养采用打孔塑料薄膜覆盖,早在60年代已有应用,在生产队集体化养蚕时使用不多;至80年代中期,分户养蚕以后,农村才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用法和特点与防干纸育法相似,有利于彻底消毒、节约工本和桑叶等优点。小蚕片叶立体一回育法:采用木片(竹片)框架式饲养框,一天给一次桑叶,改变了传统多回育及平面法,省工、省叶、省蚕座面积。1990年春蚕期,织里镇、南埠乡等地试养成功,同年全市推广应用。
   (四)壮蚕饲育 传统育法对4龄蚕以1斤为一匾,昼夜勤饲桑叶,经常开窗通风换气。至第
  5龄放地蚕。此法明清时尚有记载,为镇域内蚕农所创。5龄蚕下地饲育、就地上蔟,免去蚕具、劳力不足困难,且利于降温。此法一直沿用。
  1965年起境内推行条桑育,即将带叶桑条剪下,铺在蚕座上,由于桑条着叶数不匀,须将枝条顺倒配搭,使桑叶分布均匀,一天给桑3次,见熟前一天改给芽叶,填平蚕座,防止在桑条里结茧。地蚕条桑育,它具有保持叶质新鲜、残桑少、桑叶利用率高、且蚕粪从枝条间隙下落、蚕座干燥卫生等优点。1986年后,对4~5龄蚕采用打孔薄膜覆盖,给桑每日3~4次。
   此外,为了解决蚕室不足的矛盾,曾一度推行简易蚕台育和屋外土坑育、棚架育。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住房条件改善,近年普遍建新房,一房多用,饲养蚕以室内地蚕为主要形式。其次,随着农业室外大棚种植的发展,也出现使用大棚来饲养蚕。
   (五)上蔟与山棚 蔟具,宋代蔟箔为胡椒眼,上蔟前插入茅草,再于稀疏处布以无叶竹梢,供熟蚕结茧。明代,以麦秆或稻秆扎成伞形蔟插于蔟箔上。清代创“墩帚”、“折帚”,以麦、稻秆松缚后截齐两头,长一尺五六寸,盘旋散开,上大下小为墩帚,上小下大为折帚,称为“湖州把”。“湖州把”利于熟蚕营茧,可多次使用,此法一直沿用。民国20年(1931),一度推广蜈蚣蔟。20世纪50年代多沿用“湖州把”蔟上加蔟,因所结茧形杂、多柴印茧;60年代普遍推广使用蜈蚣蔟。1973年,推广纸板方格蔟。1981年,下昂乡试点使用方格蔟,上茧率春期比蜈蚣蔟提高7.56%,夏秋期提高8.82%~10.42%;双宫、黄斑茧春期减少7.53%,夏秋期减少
  5.59%~7.06%。1990年,下昂乡已有方格蔟片92万片。20世纪90年代因收购蚕茧价格政策尚未与蚕茧质量好坏挂钩,使上蔟的环境和蔟形得不到改善,制约了茧质的提高。镇域内仍以蜈蚣蔟为主要蔟具。现今蚕茧收购价格与茧质挂钩,方格蔟上蔟已普及。
   山棚宋代重视山棚结构及熟蚕上山后,于山棚下置火盆加温技术。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湖丝比安徽、福建、河南、四川丝柔、韧,成衣入水洗涤百余次质地不变原因,就是山棚下用炭火旺灼,蚕在蔟上吐出丝来随即干燥,所谓“出口干”。清代山棚技术精益求精,缚山棚因地制宜,屋多,山棚与地蚕分处;屋少,在地蚕之上架棚,棚离地4~5尺,铺芦帘作为蔟箔。明清时尚用密蔟,即山棚上立帚,帚上铺芦帘,帘上再立帚,层层而上。蚕上蔟后,山棚下及室角四周安置小火盆。镇域蚕上山灼火经验明清时定型,俗称“擦火”、“灸山”、“灼山”。乘蚕吐丝未裹身时旺灼,易成茧;蚕溺排出即燥不着茧,吐丝出口即干,蚕丝吐尽,茧解舒好、丝质好。旺火灼山一日夜,满一周时减炭,两天后熄火。镇域内蚕户以此为蚕经要旨,代代相传、沿用,且作为先进技术强调推广。由于饲养多丝量品种,更重视蔟室通风换气。
   附:菱湖地区历年发种日期 (1971~2005年) (续上表) (续上表)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菱湖镇志 上》

出版者:昆仑出版社

《菱湖镇志上》借鉴了前志菁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征博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了菱湖上起远古、下迄当今的历史和现状,补史之缺、正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社情民风大全,实为了解菱湖的历史与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菱湖镇志》为领导机关和部门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了详尽的镇情,作为科学的依据和借鉴;也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

阅读

相关地名

菱湖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