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植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菱湖镇志 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523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植桑
分类号: S888
页数: 9
页码: 454-462
摘要: 菱湖种桑自古就很普遍。菱湖地势低洼易涝,不宜种稻而利于种桑;而且种桑比种稻收益高,一般至少倍于种稻,桑好的年景养蚕顺利,可得四倍收益。菱湖人男女老小都懂得种好桑、养好蚕、结好茧和缫好丝的道理。
关键词: 桑树 植桑

内容

第一节桑树品种 菱湖种桑自古就很普遍。菱湖人王继祀于万历癸丑年(1613),在《重修永宁禅院记》中说:“而楼(永宁禅院钟鼓楼)之左右铺棻而蓊葱者,百里桑麻也。”至明清时,种桑业的发展已分离出专种桑秧者,“压条分种谓之桑种,有地即栽,无一旷土。”(光绪《菱湖镇志》卷十一“物产”)桑秧卖给蚕农作为桑种,这种分离现象表明种桑业已具较高水平。同时比较注重品种选择、改良。菱湖地势低洼易涝,不宜种稻而利于种桑;而且种桑比种稻收益高,一般至少倍于种稻,桑好的年景养蚕顺利,可得四倍收益。菱湖人男女老小都懂得种好桑、养好蚕、结好茧和缫好丝的道理。
   古代桑品种有密眼青、白皮桑、荷叶桑、鸡脚桑、扯皮桑、小叶桑、晚青桑、火桑、山桑、红头桑、槐头青、鸡窝桑、木竹桑、乌桑、紫藤桑、望海桑等。蚕农、桑农习惯于先种实生桑,待其桑本粗壮,再用“抱娘接”方法嫁接优良桑品种,早在南宋时,已普遍掌握更换品种,提高叶质的嫁接技术。俗称嫁接过的桑为“家桑”,未嫁接过的为“野桑”(实生桑)。
   菱湖是“湖桑”主要产地之一。“桑以湖州产者为佳,有青皮、黄皮、紫皮三种,青皮叶疏而薄,黄皮较胜,惟紫皮最佳。紫皮又名红皮,叶密而厚,浙人谓之红皮种。湖桑之中,又以此种为第一。”(江苏江阴吴烜《蚕桑捷效书》) “湖桑”形成于宋代,经元明两代优化,清代发展成更优良桑种群,叶形大、叶肉厚,产叶量高,养蚕收成好。
   民国前期,“湖桑”较优品种有青皮桑、红皮桑、白皮桑、荷叶白等。红皮桑即紫皮桑,又称红皮大种。红、白皮桑,叶大肉厚、枝粗芽密,质量佳;青皮桑,肉厚叶小,枝干比红、白皮桑细,利于密植,菱湖、双林一带乐于种植。湖桑属中生桑、晚生桑,为蚕一生主要饲料,当地大量栽种。尚有火桑,为早生桑品种,用以饲小蚕,所种较少,一般栽于屋前后或空地上。
   解放后,“湖桑”品种有很大变化、发展。经过整理、分类,属于湖桑的有200多个品种。筛选保留的地方品种有白条桑、大种桑、荷叶桑、乌皮桑等8个品种。
  镇域早生桑有早青桑、乌皮桑、尖叶火桑;中生桑有桐乡青、睦州青、荷叶桑、湖桑
  199、麻桑;中晚生桑有大种桑、白条桑、红皮大种、湖桑197、湖桑2号、吴兴大种、菱湖大种;晚生桑有团头荷叶白、荷叶白等。1975年后,生产上推广种植的湖桑品种有:湖桑7号(团头荷叶白)、湖桑32号(尖头荷叶白)、湖桑35号(桐乡青)以及湖桑197号、湖桑199号等良种,成为当家品种。栽植1.3万亩,占总桑园面积64.2%。随着科技的发展,省、市已培育了较多提高叶质、叶产量的新良桑品种,有农桑8号、10号、12号、14号,大中华等。1990年始,引进农桑8号、大中华等桑树新品种。2000年后,大面积引进农桑14号,其产叶量比原桑品种增加60%。
  2000年,菱湖地区老桑园改造面积2645亩,新栽桑230.5万株。菱湖镇域老桑园改造面积1150亩,补栽桑80万株,新栽桑120万株。
  2004年,老桑园改造面积625亩,载桑39.7万株,其中永福村400亩新桑园区由省农业厅批准为省级高品位生丝原料茧基地;2005年,改造老桑园面积330亩,新栽桑20.96万株。
   第二节桑树栽培 (一)桑种培育 镇域桑树栽培历史悠久,千百年的时间里培育实生苗,再行嫁接、整枝、成林。桑籽直接播种。清道光、咸丰年间,邑人高时杰著《桑谱》,载以稻秆灰拌桑籽播种法,将阴干灰籽播于5寸阔、2寸深长沟,次年秧长2尺许,即可分种。同治年间,邑人沈秉成撰《蚕桑辑要》载:有草绳育秧法,将桑葚籽抹于草绳缝内,埋入熟地1寸,待苗长移栽。这些方法一直延用至今。民国时期,实业家章荣初在湖州施家桥购地740亩设立青树实验农场,种植桑秧250万株作为桑基地,培育嫁接苗。解放初,有生产嫁接苗,数量甚少,嫁接苗主要由桐乡、海宁供应。20世纪50年代,尚采用“两年育苗、三年开剪、五年成林”的传统育桑法。1974年起,乡、村、组三级办苗场和农民自培苗相结合培育嫁接桑苗。1989年后,逐步推广应用硬枝扦插和绿枝扦插技术培育桑苗。
   (二)移栽、定株 菱湖自古以来积累了移栽实生桑及定株法整套成熟经验。明末,《沈氏农书》记述,移栽桑苗根不必多留,刷尽毛根,将线根四方排稳后渐次下泥筑实,然后时时浇灌清水粪以引出新根;定株以稀,纵横间隔7尺,每亩植桑200株。至清同治年间,适当密植,每亩增至350株,并改正对植桑为交叉定植,将原先“::”形改为“■”形,利于通风与日照。
   (三)接桑 宋代,镇域内普遍用嫁接法培育桑树。此后,历代在移栽实生桑苗后再接为家桑,逐渐培育出众多优质湖桑。清代,嫁接术尚有成套章法。高时杰《桑谱》、咸丰时汪曰桢《湖蚕述》等专著都有专门记述:剪有叶芽家桑枝,接于实生桑离地半尺处,待新条发芽,剪去桑本故条,即成家桑。至新中国成立后仍沿用。
  1963年,大量培育嫁接桑苗移栽,以改造老桑园,发展新桑园。
   (四)拳桑养成 元代,镇域桑树改良为低干矮桑;至明代,普遍采用剪枝法培养拳桑。清代,养拳桑经验更趋成熟,尚有“三腰六拳”和“四腰八拳”养成法。每年清明拦头,经4年后,养成拳桑,桑枝层层而上枝叶茂密。早生火桑不耐剪伐,则采取步步高剪养法。拳桑养成方法一直沿用,湖桑以短干拳桑为多。
   第三节桑树高产管理 明代,镇域中等桑亩产桑叶1000~1200斤,上等桑亩产2000~2400斤。明末《沈氏农书》、《西吴蚕略》、《蚕桑辑要》等书总结桑树高产管理经验:充足的供应肥水和随时除草、防治病虫害等管理方法。即冬至前深垦数回;草长即锄,土干即灌;二、五、八、十二月上肥,壅以猪、羊、牛、人粪尤宜,以及蚕沙、豆饼等,冬、春多施河塘泥。这些经验沿用至民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在桑园建设和桑树管理上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解放初期,人民政府重视蚕桑,镇域蚕桑生产得到初步恢复、发展,1956年桑树比解放前夕增加26%。1958年至1961年,桑树培育管理差,施肥少,种植饲料草多,同时部分桑地间作粮食,黄豆、小麦、山薯、南瓜、白扁豆、豇豆、玉米、高粱等高秆、蔓藤、宿根作物都种进了桑地,导致桑树衰败。1961年春叶比上年减产30%~40%。1963年,镇域内开展学习和推广德清太堡堂生产队“一专”(退出间作,建立专业桑园)、技术“三增”(增株、增拳、增条)经验,继承发展前人种桑技术。采取老桑地补植缺株、成行加密、“三增”等技术措施,改造新老桑地,密度由每亩不到200株,增至500
  600株。当时的目标实现亩产“千斤桑”(指春叶)、“百斤茧”(全年)。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学习和推广海宁云龙大队桑园以“四改”(一改低产桑、二改稀植桑、三改靠天桑、四改劣种桑)为中心、向较高层次建设稳产高产桑园发展的经验,从1971年始,充分发挥已组织起来的集体经济的优越性,结合农田、鱼塘基本建设,大搞桑地平整,小块成大块,分年实施桑地改造规划,年前平土,年后种桑,先种后挖,多种少挖,讲究种桑质量,加强桑树培育管理,从而改变了地块小、零星分散、高低不平、品种混杂、产叶量低的现状。
  1971年至1981年,平均每年以占总桑地面积7%的速度推进改桑,建成一批集中成片(成带)土地平整、能排能灌旱涝保收、良种密植、稳产高产的桑园,同时发展一批新桑园,向亩桑产茧百公斤迈进。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至
  20世纪末。全面建设高水准培育管理的丰产桑园,目标亩产桑叶1600公斤,蚕茧100公斤以上。
  1981年,全面推广桑地联产承包到户后,改变了“大锅饭”、“大呼隆”,一度提高了农民培桑养蚕积极性。1980年种桑405万株,平均每亩补种78株;1981年至1982年冬春种桑741万株,平均每亩补种139.5株;1982年至1983年冬春种桑588万株,平均每亩补种110.7株;1983年至1984年冬春种桑781万株,平均每亩补种147株。2000年,菱湖地区当年各种原因损失桑地2343亩,其中菱湖镇域1050亩和抛荒面积600亩。菱湖镇政府年初推行蚕桑“个、十、百、千”工程(即建立一个初具规模的桑苗培育场,普遍实行有10张蚕种联户共育的小蚕室,建立100户科技养蚕示范户,建立有千亩面积的优质、高产桑园),年内改造和新开发桑园共1150亩,栽桑200万株,调整失管桑地500多亩。镇域桑园总面积发展为21081亩(其中成片桑园20378亩),占全区1/3(菱湖地区65938亩)。镇域内更突出培育管理,实现高产桑园。
   (一)群体结构 对株、拳、条的合理配置,逐步形成密植以亩栽800~1000株低秆或中秆偏低养成的形式为最多。行株距配置为(1.33米~1.50米)×(0.50米~0.60米),亩定拳3000个左右,有效条8000条以上,总条长10000米以上。树龄结构青壮龄桑占70%以上,及时更新改造树龄在15年以上老桑,保证平衡高产。
   (二)重施肥 不但重视冬、春肥,而且还重视了过去从来不施的夏秋肥,保证桑树有足够养料。春肥以速效性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的30%,一般亩施标氮(氯化铵、硫酸铵)30公斤~4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人粪尿15公担~20公担,分3月下旬和4月中、下旬施入;夏肥,以速效和迟效相结合,占全年施肥量的35%,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夏伐后亩施碳酸氢铵75公斤或尿素30公斤或人粪尿15公担~20公担,蚕沙5公担或菜饼100公斤,并配施磷钾肥或复合肥;第二次在7月上、中旬追施碳酸氢铵50公斤或尿素20公斤,有的桑地覆盖稻草500公斤,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土壤表面水分蒸发提高肥效;秋肥,以速效性肥为主,施肥量占全年总量的15%;8月中、下旬施碳酸氢40公斤~50公斤或尿素20公斤、蚕沙5公担或人粪尿15公担;冬肥,以有机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的20%,施厩肥
  20公担~25公担或垃圾5吨、河泥250公担或菜饼200公斤。
   (三)合理采摘夏秋叶 从1965年始推广饲养早秋蚕以后,由于分次采叶利用,改善叶质,春叶产量只占全年产叶量的40%~45%,夏秋叶占55%~60%。桑农多年实践,得出“用”、“养”相结合的经验,既要适时地充分利用桑叶,不使桑叶老化浪费(一年中采取饲养春蚕、夏蚕、早秋蚕、中秋蚕、晚秋蚕),又适当留叶,才能保持树体强健,不影响或少影响桑树持续高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88年大面积实现亩产蚕茧105.1公斤,并涌现大批亩产桑叶2250公斤以上的高产桑园(春叶1000公斤,夏秋叶1250公斤以上)。
   菱湖地区每亩桑园养蚕产茧量 (1983~2002年) 菱湖镇每亩桑园养蚕产茧量 (1983~2005年) 第四节病虫害防治 (一)桑树病虫害种类 病虫害种类繁多,据市蚕桑站、菱湖区蚕业指导站调查,已知有病害21种、虫害58种。常发性的病害有桑萎缩病、桑疫病、桑里白粉病、桑膏药病和桑炭疽病等;突发性桑病有桑赤锈病、桑褐斑病等;少量危害不明显的有桑芽枯病、桑干枯病、桑叶枯病、桑紫纹羽病和桑流汁病等。常发性的桑虫害有桑蟥、野蚕、桑尺蠖、刺蛾、桑象虫、黄星天牛、桑天牛、蚧壳虫等;突发性桑虫害有桑螟、金龟子、桑蓟马、桑红蜘蛛、桑瘿蚊等;轻度或局部为害的桑虫害有叶虫类、叶蝉类、毛虫类、灯蛾类、卷叶蛾类、地下害虫类、堆沙蛀、桑粉虱、桑虱等。
   (二)桑病防治 明末,《沈氏农书》记载有桑树萎缩病及其防治法。蚕农一旦发现患癃病(萎缩病)桑,即连根除去,以免剪桑时通过剪刀传染其他桑树。清代,对桑膏药病等危害及防治也有记载。民国时镇域内主要桑树病害有桑黄型萎缩病、桑疫病、桑赤锈病、桑膏药病。解放后,镇域除发生少量细菌性黑枯病外,主要是桑黄化型萎缩病危害。
  1979年始,吴兴县建立桑树病虫植保站,区乡配有专管(兼职)桑保人员,设有病虫观测点。桑保站根据观测病害动态,及时发出病虫预测预报。同时进行苗木接穗检疫,选用团头荷叶白、荷叶白、湖桑199、湖桑197等抗病品种;及时挖除病苗株,防治带毒菱纹叶蝉;配合氮、磷、钾多施有机肥,以防治桑黄化型萎缩病。
  1990年春蚕期,新溪、菱湖等乡镇严重暴发大面积桑赤锈病,受害程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1972年曾大量发生过此病)。据5月11日调查,菱湖地区发病面积达42350亩,占桑地总面积的80.5%。主要采用粉锈宁(即三唑酮)农药防治,治愈率达90%~95%。夏蚕期桑园发生桑赤锈病仍较严重。早秋期蚕期严重干旱持续47天,中秋蚕期桑赤锈病未成灾。
   (三)虫害防治 桑蟥、桑天牛等虫害,明代已有记载。明末《沈氏农书》记载:“冬春看头蟥,清明前看二蟥,剪毕看三蟥”;“六月捏头蟥,七月内捏二蟥”(均指农历),“而头蟥尤宜细看,留头蟥一,同二蟥便有百”等治蟥法,认识到桑蟥之害,肥壅、工力不能救。清代,施头虫、堆沙蛀、桑螟等危害情况及防治均有记载。桑树虫害主要有野蚕、桑尺蠖、桑蟥、桑螟、桑象虫、桑蓟马、黄星天牛、桑天牛等。
   新中国成立前,防治桑虫害以手捕捉为主、药剂为辅。始有用鱼藤酮治桑蟥。有用巴豆乳剂大规模防治桑蟥或以百部草(野天门冬)浸液防治;还试行放养寄生蜂以消除桑树蟥害;用石灰硫磺合剂等消除越冬害虫。
   解放后,镇域桑地主要害虫是桑蟥。新中国成立之初,曾大规模组织人工和药剂防治,收到了一定效果,但稍一放松,就又抬头。1960年,吴兴县受桑蟥危害面积达181926亩,占全县桑园总面积的84.4%,尤以南浔、练市、双林、菱湖等地最为严重。在“大跃进”期间,由于对桑树全面树秆进行“白化”(石灰50公斤、加水175公斤、重柴油1公斤、食盐5公斤~10公斤调配成乳剂涂在树干上)和片叶不留,桑蟥缺乏食料,桑蟥基本得到控制。
  1983年,因先涝后旱(秋旱),菱湖爆发了突发性桑树大面积病虫红蜘蛛危害。当时,选择用73%克螨特农药3000倍液全面防治(残效期10天)。
  1987年始,对主要桑虫桑蟥,实施桑蟥联防联治,至1989年基本得到控制。
  2000年秋后,5代桑螟发生面积19000亩,防治18500亩,用药效期长的除虫菊脂类8000~10000倍防效较好,对翌年蚕作无影响。农药不断更新换代,防治规范也及时修订更改。镇域从实行联防联治,以“四统一”(即时间、地块、药剂、浓度)为主全年治虫6次,常年防治不懈,基本控制了桑虫危害。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菱湖镇志 上》

出版者:昆仑出版社

《菱湖镇志上》借鉴了前志菁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征博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了菱湖上起远古、下迄当今的历史和现状,补史之缺、正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社情民风大全,实为了解菱湖的历史与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菱湖镇志》为领导机关和部门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了详尽的镇情,作为科学的依据和借鉴;也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

阅读

相关地名

菱湖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