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蚕桑丝绸贸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菱湖镇志 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52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蚕桑丝绸贸易
分类号: F746.2/.9
页数: 8
页码: 446-453
摘要: 菱湖历代商业也是以蚕桑丝绸销售为中心,主要市场有叶市、桑秧市、茧行、丝市、丝行(丝庄)、绸庄(绉庄、绸铺)等。
关键词: 丝绸贸易 丝绸销售

内容

菱湖历代商业也是以蚕桑丝绸销售为中心,主要市场有叶市、桑秧市、茧行、丝市、丝行(丝庄)、绸庄(绉庄、绸铺)等。
   (一)叶市 叶市盛于明代。立夏三日叶市开业,“四乡采桑贸叶,名曰叶市。”(清光绪《菱湖镇志》)桑叶的买卖谓之捎,有讲好价格预立契约付叶,待蚕事毕丝售后以偿其钱,谓之赊捎;也有先付钱,待叶长大按期预付款来采摘桑叶饲蚕,叫做现捎。饶裕者亦捎以射利,谓之作叶,又曰囤叶。饲蚕者多自栽桑,因蚕多叶少,少则预租别姓之桑俗曰捎叶。栽桑地狭,所产仅足饲小蚕,曰小叶。叶莫多于石门、桐乡,其牙侩则集于乌镇。三眠后买叶者以舟往,谓之开叶船,买卖皆日捎。
  大约叶20斤称之为一箇。一些商人开设叶行收购或销售桑叶。叶行上市通霄达旦,采叶船封满河港。菱湖镇叶行始设于安澜桥一带,后来在四栅梢头也普遍设有叶市,便利桑农销售。叶市盛时销约有十万担,均由蚕户来此采购。
   叶市随蚕期上市。霜降后将桑枝上老叶采下勿伤桑树,……冬间无草时,饲羊最宜,俗谓之羊叶。如采叶过早,则桑脂多泄,次年发叶不茂。桑农霜降后采羊叶上市,叶市便利了农户的购销。解放后至农业合作化时期,叶市逐渐消失。
   菱湖叶行,多数是米行、百货店兼营,先欠米作价加利息给农民作为买进桑叶定洋,到桑叶上市随市作价收购。
   (二)桑秧市 明清时期,桑植业的发展已分离出有专种桑秧者,桑秧卖给农民作为桑种。
  商品秧苗较少,桑农都在赶集时在镇上各茶馆门前出售,是一种零星的交易市场,直至民国后期。
   解放初期,沿用历史形式交易。农业合作化后,开展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培苗,自繁自栽。1968年始,每年临近春节桑秧市场在菱湖镇的四栅梢头及利济桥一带开市,境内外专种桑秧者和集体桑种场入市交易,至春季补种期过歇市。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农村中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农民自主权及工业与市场的拉力刺激了蚕桑生产的发展,具体表现之一为大种桑树(加密、补植、改造,并扩种到自留地)。工商、财税部门为了发展蚕桑,对桑秧市场实行优惠政策,不征税,鼓励境内外专种桑秧者和长途贩销的卖桑户入市,便于桑农选购。熙熙攘攘的桑秧市场,船埠停靠的一船船桑秧,桑秧市场一年比一年兴旺,1999年春节前夕,每天桑秧成交5万枝以上,过了春节购销更旺,每天成交大幅增加。
  2000年,菱湖地区有桑秧市场13个,年销售桑秧330万株。菱湖镇域内桑秧市场有利济桥南堍、东湖漾农贸市场、下昂、射中(石村)、凤凰桥、思溪等6个,年销售桑秧100万株。
   (三)茧行 清同治初(1862年)米行兼设茧行;民国时期茧行2家,茧旺日期雇用160多人,到最后减至40多人。收购鲜茧供土丝工场作坊缫制土丝。解放后,由国家设置茧站,统一定价收购,调拨丝厂为厂丝生产原料。
   (四)丝市 明代江南的丝市是菱湖,至清代丝市发展到双林,清末民初又发展到南浔(董遐周《吴兴备志》第二十九卷),菱湖丝市规模为湖州府第一。
   早在唐代,绵帛已有货币的职能。太宗贞观初年,一匹绢可买米一斗。至贞观十一年(637),因粮食连年丰收,一匹绢可买粟十余石。北宋时,丝绸交易兴旺。周士琪《致富奇书》记载,福建漳州、福州所产倭缎、纱绢等名产的原料,均“仰给他省,独湖丝耳”。据《岭南丛述》引《广州府志》载,广东的粤缎“必用吴蚕之丝”,粤纱“亦用湖丝”。江宁(南京)、松江、苏州等地的丝织品都采用湖丝,《嘉庆江宁府志》载,“江宁本不出丝,皆买丝于吴越”。周士琪的《致富奇书》载:“苏州之丝织原料,皆购自于湖州。”《崇祯松江府志》卷六载,“松江织造上贡吴绫等之原料,浙产为多。”朱国祯在《涌幢小品》中称赞“湖地宜蚕,新丝妙天下。”明代的商品丝以菱湖所产为主,质量最佳,数量最多,运销范围最广。清代,丝绸商人进出频繁,并遍及全国。同治《湖州府志》卷三十一载,“小满之日必有新丝出市,谚云:小满见新丝。列肆购丝谓之丝行,商贾骈坒,贸丝者郡趋焉,谓之新丝市。向云囤叶者,至此则转而囤丝焉。”光绪《菱湖镇志》(卷十一“物产”)载:“小满后新丝市最盛,列肆喧阗,衢路擁塞。”又云:“葛姓者赍金八百,自江宁来菱湖买丝。” 明清之际,丝市空前繁荣,集中在菱湖、双林、南浔、琏市、乌镇、新市及长兴
  一带,以菱湖、双林、南浔最为兴旺,蚕丝贸易,日出万金,号称“湖州三大丝市”。
  菱湖丝市“廛临溪,四五月间,溪上乡人货丝船排比而泊”,“前后左右三十里”,周围67个村庄所产蚕丝“皆鬻于菱湖市中”。清代,丝业兴旺时,菱湖镇丝市每年成交湖丝约万包(每包80斤),成为江南丝绸名镇。每年新丝上市,“各省客商云集贸贩,里人贾鬻他方,四时来往不绝。”此盛况延续至抗战前夕。抗战期间,由于机械缫丝厂停工,缫丝工人返回农村从事手工业生产,土丝产量有所增加,但因丝销售不畅,工场时开时停。抗战胜利后,由于蚕茧售价过低,蚕农又回到自缫土丝的老路,织户不得不采用价格较低的土丝织绸,几经绝迹的土丝交易场所“丝号”兴起。解放后,1951年2月起,湖州、菱湖、南浔、织里、新市、洛舍等地都成立土丝市场,国家采取公私定收购比例按照核定数额,进行土丝、丝绵的收购。1952年5月15日开始,土丝由国家统一收购。1954年,人民政府出台《土丝市场管理办法》。对土丝收购方式,除菱湖镇由省丝绸公司委托吴兴县土特产交易市场设站收购外,其余南浔、双林、练市、织里、戴林、千金、长超等乡镇统由国家委托供销合作社设站代购。为了防止土丝盲目外流黑市交易,江浙两省商业厅达成协议,成立吴江、吴兴、嘉兴三县土丝、绸管理委员会,协同加强土丝市场管理。1957年7月,中蚕公司湖州支公司,设7个土丝加工场定点加工土丝,禁止蚕农加工土丝。1959年后,土丝逐年减少,当年吴兴、德清土丝收购量只有12吨。1965年,因外销需要,先后办了溪西公社东河大队土丝厂等16个土丝加工厂。1966年11月25日,省丝绸工业公司通知:将改良土丝定名为桑蚕农工丝。1970年后,溪西、新溪等8家乡办丝厂制农工丝。1972年,始改缫白厂丝。1980年后,各农工丝厂先后改进设备,转产白厂丝。1983年,尚有溪西乡办丝厂等3家兼缫制农工丝。农工丝全部由省轻工业局经营,丝绵、丝线等社会用丝由商业部门经营,外贸出口绸缎由外贸部门提出计划,省轻工业局具体经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000年,国家实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根据市场需求,部分丝厂继续生产粗规格农工丝。
   (五)丝行(丝庄) 丝行源于明代中叶。正德、嘉靖间,菱湖以多产蚕丝“贸易者倍他处”而闻名。隆庆、万历时,每当新丝告成,镇上客商云集。“收丝盛时呼为丝行”,所收有光、肥、细、经、纬等名目。清康熙年间(1662~1722)丝行兴起,江宁、苏州、杭州三大织造局每年派胥吏来镇丝行采办湖丝。五口通商后,湖丝出口增多,丝行中始有洋庄、本庄之别。洋庄代洋行收丝,内设经理、账房、管栈、招待、通事(翻译)、司务、学生等职。每年营业额多者达百万元,少者20万元至30万元;本庄收丝后销于国内各地绸庄、机户,其贸易额多者20万元至30万元,少者万余元。
  丝行中按地区销售又有京行、广行、乡丝行、经丝行及划庄(钞庄、抄庄)、掇庄之分。招接江宁等地客商,将丝贩销制造上供京师丝织品的曰京行;招接广东、福建客商及运往上海与洋商交易的曰广行,又称客行;向农民收购的曰乡丝行;买丝造经的称经丝行;买之以饷大行的曰划庄(钞庄、抄庄);招卖乡丝户代为出售,从中稍抽微利的曰掇庄,亦曰小领头,俗呼白拉主人。
   至清代康熙年间,菱湖丝业更趋兴旺,为湖丝贸易中心。据《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载:“其时,菱湖、双林、乌镇、新市、德清等处的丝行少者七八家,多至十余家。”太平天国时期,菱湖有朱本立、朱振祥2家丝行。当时经营蚕丝的丝行,有洋庄和本庄之分。清光绪《菱湖镇志》卷十一记载:“载往上海与夷商贸易者倍他处,盖由来久矣。”清同治三年(1864),湖州府设菱湖丝茶厘局,派驻征收丝、茶厘捐委员1名(职衔同知、通判、知县等员,一年一换),管理菱湖镇及埭溪、菁山等处厘捐务。并委唐广丰、陆亨荣2家丝行为官丝行。镇上丝行开市所出丝捐为湖州府最多。俞樾《菱湖镇志·序》:“国家岁入厘税无虑千百万,度支经费咸取给焉,而大半出於丝捐。以湖郡为最,湖郡又以菱湖为最,然则菱湖所系岂不重欤。” 同治、光绪之际,菱湖的产丝量居全省诸镇之首。丝市繁荣,东、南、西三栅都设有丝行,多时有大丝行唐广丰官行(开设于染店浜)、陆亨荣官行(酱园弄口)、杨万丰(羊棚弯角)、大集成(胜祖桥)、钱宏顺(染店浜)、陆鼎茂(油车潭)和一批小丝行张大友(王家门前)、庞亨荣(卖鱼桥)、朱荣盛(八四弄)、陆万盛(染店浜)、冯泰昌(柏树脚下)、乾丰盛(安庆桥)等。当时丝行的开设,要经过官方的认定,领取牙帖(执照)方可开业。光绪年间,领牙帖一份得缴库银40两。次年换帖,视丝行规模的大小,缴纳厘税银5两~10两。除上述大小丝行,另外每到新丝上市有众多专门招接乡丝代售,从中稍抽微利的称“小领头”者,此批人中以为第二职业者居多,“镇人大半衣食于此”。经营丝业,无论行主或伙计收入毕竟是优裕的,很自然的在生活上表现出来。民间有这样的歌谣:“丝行店伙真惬意,头发梳得光,咸蛋吃个黄,鱼虾喝点汤”。对白拉主人的谚语:“华丝纱长衫长三寸,棉袍子短三寸”,“春季樱子剥皮西瓜白糖蘸,冬天毛芋艿带皮吃”。真实地反映了“小领头”经济生活的地位。
   民国前期,菱湖丝业鼎盛,雄风犹存。全镇除原有唐广丰、陆亨荣、杨万丰、钱宏顺、大集成、张大友、陆鼎茂大小丝行外,新开设的有同丰祥(王家门前)、同裕祥(王家门前)、杨连昌(邱家湾)、源长永(染店浜)、吴同泰(斜桥河)、生昌成(羊眼桥北)、上林裕(小西栅后迁上林斋)、永源(酱园弄畲经楼)、恒丰(油车潭)、王启丰(南栅仑场口)、俞成记(东栅隆兴桥)、泰康祥(上林斋)、许源昌(朱家弄口)、吴富记(星桥街)、吉泰祥(狭河)、张瑞斋(王家门前)、金阿三(状元桥东)、姚万昌(大西栅)、罗锦记(大西栅)、杨荣记(小西栅)、王恒康(小西栅)、陆记(小西栅)、潘集成(周家弄北)等。
   随着清末民初干经风行于市。菱湖镇上的丝商相继办起了经厂(又称干经加工场)。有章庆堂(染店浜)、久昌(卞家坟费家祠堂)、安泰当(东栅小桥弄)、纬纶(河西墩长生桥南)、成记(莫鼐弄)、九思堂(龙溪口)、振昌(心远堂)、生记(卖鱼桥)。同时期,源长永(染店浜)、上林裕(上林斋)2家丝行兼营经厂。
   民国20年(1931),受“九·一八”事变和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丝价惨跌,湖丝销售呆滞,丝行锐减。抗战前,全镇大的丝行9家,从业人员达180多人,资金
  36万元。经营方式,一种自收与外销,另一种代客买进买出赚佣金,每千元佣金
  18.50元。新丝登场,一般的丝行进出金额要达1万元。“小领头”130多人,每车丝佣金0.50元。26年(1937)11月,日军侵境,丝行老板多数逃往外地和乡下避难,姚万昌、罗锦记等丝行遭日军焚毁。抗日战争期间,镇上仅开1家仁丰小丝行,收购的土丝售于湖州永昌、祥华2家绸厂。丝业人员大部分拎秤直接去船埠向蚕农收购土丝。抗战胜利至解放前夕,丝行恢复无几,只有同丰祥、恒丰、福兴祥3家,均开设在王家门前。1946年,增王义和、公懋祥2家。在抗战前后,菱湖镇除丝行外,还在湖西墩长生桥、卞家坟费家祠、牌楼头、北栅心远堂丝行开设过4家经丝庄加工“干经”出售。
   解放初期,沈石青在系马桥堍开设义生丝行。还有生和鑫、林康、复兴祥、丰记、义和、永义6家丝行,1950年政府准予并入义生丝行联营。1951年4月,又由黄鸿坤开办1家农昌丝行。新丝上市后,省、县政府发文将丝行整顿后改为土丝代购或联购,由国家统一收购土丝。1952年,开设土丝市场后,一部分土丝商吸收为工作人员。1956年后,逐步由湖州丝绸支公司、吴兴县产品采购局和供销社对从业人员负责安排。
   土丝盛产地区,丝行较多地区都有“丝业公会”的组织,开始时以土丝行商为会员,后来干经厂商、缫丝厂等也都参加。史料记载:以陆亨荣、唐广丰二家官丝行为首在清同治三年(1864)秋,成立菱湖镇丝业同业公会;民国20年(1931)
  2月,重新成立菱湖镇丝业同业公会,主席潘瑞清,会员9户;民国35年(1946)
  10月30日,成立菱湖镇土丝商业同业公会,会长谈运来,会员12户。丝业公会会址先后据清光绪《菱湖镇志》载,光绪八年(1882)在菱湖镇北栅祇园寺的三义阁;《申报》载民国20年(1931)在菱湖南康镇;抗战胜利后,会址迁在菱湖镇王家门前(同丰祥丝行原址内),至解放初。
   史料记载,丝行自明代正德(1506年)至新中国1952年5月15日,吴兴县人民政府(府商〔1952〕字2004号通知)撤销菱湖土丝联营处止,丝行前后经营历史达447年。
   (六)绸庄(绉庄、绸铺) 明代天启七年(1627)十一月二十六日,谕旨“止苏杭织作”,明代江南官营织造停废。明代山东等省商人往返湖州贩卖丝绵绸绢。清末,府城湖州及四乡设立绸(绉)庄,大绸庄兼设机坊,零机户生产绸缎大部分售于绸庄,部分机户为绸庄加工定货,全部产品由绸庄包收包销。绸庄除直接运出外,一般还经苏州、上海、杭州等转运出去。绸庄收购绸缎销往广东、天津、北京、汉口、长沙及东北等地;其中四乡零机户所产六九绉、轻绉等产品,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绸缎产销两旺,绸庄发展迅速。古代民间丝织品除了纳贡、完税、自给以外,少量投入市场交易。清后期,经销丝绸的商业组织大致可分绉庄、绸庄、绸布铺三种,以上三者的区分无明显的界限,统称绸庄(分生货绸庄和熟货绸庄)。
   丝绸的价格随时浮动,双方在自愿讨价还价中进行丝绸买卖。吴锦《菱湖竹枝词》有“高低丝价漫评论”之说。
   菱湖明清时期已发展为丝绸手工业专业市镇,又是蚕丝、丝织品销售的商业市镇。商业十分繁荣,有夜市作为日市的补充,水市是陆市的发展。孙宗承《菱湖纪事诗》反映出夜市贸易还是以丝绸买卖为主要内容:“蚌蠃鱼鳖水中多,夜市灯光匹练拖”。明清时期菱湖镇区有庄家收购绵绸,与客商贸易而形成绵绸巷(又名宁寿巷),为镇上最闹市之区,绸庄、绸布铺、绵缎铺,是绸缎主要集散地段。小西栅沈希元开设的德泰祥等绵绸庄至抗战期间被日军烧毁,当时农民上街稀少,营业更其清淡,幸存的几家绸庄也都奄奄一息。菱湖沦陷期间,因百姓对日伪货币不信任,所以一般绸庄与实力较厚的囤户以囤绸保持货值,尤其在接近抗日战争胜利前的一二年,这种囤货交易更旺。抗战胜利之初,各种商业投机者由日伪统治时期争相囤绸一下变为急于投售,因此市场绸价一度大跌。自国民党发动内战以后,物价猛涨,又出现了抢购囤绸之风,绸庄也随之增加。当时中国蚕丝公司垄断厂丝和人造丝丝织原料,致使绸厂、机户由于原料价格日日上涨,产品卖出不及原料成本,亏损严重而倒闭、停机,使绸庄无绸缎可收,加之货币贬值,绸庄亏损而倒闭或转业。至民国35年(1946)10月30日,菱湖绸布商业同业公会成立资料载:尚有大丰、义成、永新、同昌、新大、黄少记、久大、章福记、华大等9家兼营布麻织品。部分申庄、苏庄经营呆滞,境内绸庄(绸布号)逐渐衰退。
   解放后,绸厂和零机户生产的绸缎主要自产自销,初期也有通过绸庄(绸布号)销售。1952年后,逐渐被淘汰。以后逐步转为中蚕公司(丝绸公司)加工包销或代销。1982年前,由嘉兴地区百货公司经营,每季由地区百货公司提出品种、数量计划,地区丝绸公司统一平衡,下达计划到各生产企业,按月解缴地区丝绸公司,经湖州丝绸印染厂加工印染后,供地区百货公司销售。零头绸和次品绸等由生产企业自销。1982年后,转为地区丝绸公司统一经营内外销。1986年前后,逐步由各厂及零机户自行销售或来料加工。2000年,国家实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国家对内销丝绸除少数民族及军工等特需用绸外,不再下达计划,由丝绸企业开拓商路,自行销售。外贸丝绸,允许丝绸企业通过外贸公司等中介机构或自营订单出口。
   附: 解放前菱湖茧丝贸易程序表 注:1、资料来源:民国36年1月南京金陵大学张文匡《浙江菱湖之蚕丝业》;
  2、民国36年(1947)1月,菱湖茧丝绸贸易由明代至民国时期,历史形成为集散中心地。
  35年(1946)茧(改良种、湖蚕土种茧)丝(厂丝、土丝、丝经)收购总量中溪东占15%、溪西占5%、射村占8%、恩溪占8%、石淙占20%、和孚占12%、东林占7%、长超占
  6%、千金占5%、重兆占4%、获港占5%、双林占5%;茧丝运总量中湖州占35%、杭州占20%、盛泽占20%、上海占10%、台州占7%、宁波占4%、绍兴占4%。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菱湖镇志 上》

出版者:昆仑出版社

《菱湖镇志上》借鉴了前志菁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征博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了菱湖上起远古、下迄当今的历史和现状,补史之缺、正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社情民风大全,实为了解菱湖的历史与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菱湖镇志》为领导机关和部门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了详尽的镇情,作为科学的依据和借鉴;也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

阅读

相关地名

菱湖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