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宗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菱湖镇志 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510
颗粒名称: 第七章 宗教
分类号: D635.1
页数: 11
页码: 226-236
摘要: 菱湖民间的宗教信仰,以佛教为主,道教往往与佛教融合在一起。基督教信徒较多,天主教徒极少。佛教所供之神多与群众自身利益有关。如救苦送子的观世音、司人康福的总管和土地(历史上为当地百姓造福的善人豪杰,死后追谥为“总管”、“土地神”,以示纪念),及驱邪除害的钟馗与掌管财源的财神等。其中亦有从宗教走向迷信,疑事求签,有病许愿。民间很少纯粹的宗教信仰,大多为本身祈福求寿保平安而已。解放后宗教一度受到限制。20世纪60、70年代,由于极“左”路线干扰,庙宇被毁或改造。1976年后,拨乱反正,宗教信仰恢复自由。菱湖宗教活动的管理和领导,由市委统战部宗教事务局直接联络,镇政府宣传旅游办公室具体负责。
关键词: 菱湖镇 宗教

内容

菱湖民间的宗教信仰,以佛教为主,道教往往与佛教融合在一起。基督教信徒较多,天主教徒极少。佛教所供之神多与群众自身利益有关。如救苦送子的观世音、司人康福的总管和土地(历史上为当地百姓造福的善人豪杰,死后追谥为“总管”、“土地神”,以示纪念),及驱邪除害的钟馗与掌管财源的财神等。其中亦有从宗教走向迷信,疑事求签,有病许愿。民间很少纯粹的宗教信仰,大多为本身祈福求寿保平安而已。解放后宗教一度受到限制。20世纪60、70年代,由于极“左”路线干扰,庙宇被毁或改造。1976年后,拨乱反正,宗教信仰恢复自由。菱湖宗教活动的管理和领导,由市委统战部宗教事务局直接联络,镇政府宣传旅游办公室具体负责。
  第一节佛教
  菱湖佛教始于三国,兴于南梁,盛于唐宋,三国吴时建狮子吼寺于射村(同治《湖州府志》),距今已有1700多年。晋永嘉元年(307)建开化院于射村。梁天监七年(508)勅建清灵院于灵山(光绪《菱湖镇志》)。梁大同元年(535)建鹿苑寺于射村(《归安县志》)。唐诗人皎然参禅于心修寺(旧址在今查家簖),著《儒释交游传》。唐咸通元年(860)建梧桐禅寺于南商林村。唐咸通十四年(873)建觉悟教院于思溪(《归安县志》)。唐咸通十五年(874)建大乘禅院于竹墩(《归安县志》)。宋治平二年(1065)修建上乘寺于灵山(原为清灵院),同年修建禅智寺于竹墩(原名大乘禅院)。宋元丰二年(1079)建泗水庵。宋宣和中(1119~1125)思溪圆觉寺雕刻《大藏经》5480卷。明清时代虽然继有发展但萌生迷信成分。抗日战争时期庙宇多数被毁。解放后僧尼相继还俗。20世纪80年代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经批准恢复的寺庙有禅智寺、龙山寺、梧桐禅寺、集福禅寺。
  第二节道教
  菱湖道教始于东晋,道士葛洪(284~364)在东林山炼丹,其地即称火炉顶。(《归安县志》引《吴兴志》)。北宋道士沈思居东林山,传说是吕洞宾的好友。沈思在东林建有回仙观。宋端平三年(1236)建真武庙于南栅。祇园寺原为元朝方伯施环故宅,清康熙元年(1662)建,内有吕祖殿。清嘉庆元年(1796)道士闵苕敷在道场山纯阳宫(古梅花观)设总坛,下设10个分坛,菱湖是还云坛,下昂是活云坛,均为不出家道徒主持。此坛于抗战时消失。解放初菱湖有10余人,均还俗。现在恢复的道观有纯阳宫、正觉宫、白云庙、潮音庙。
  第三节基督教
  据《湖州市志》载,基督教于光绪十三年(1887),教士梅思恩至湖传教,而后又在织里、和孚、菱湖设堂传教。菱湖最早教堂设于东栅,牧师葛志章。民国初年菱湖出现两派。长老会教堂设于小西栅绵绸庄内。浸礼会教堂设于塘路日晖弄。长老会牧师俞德辉,20世纪20年代长老会撤消。浸礼会教堂迁至直街,牧师李碧如。
  解放后教堂一度迁至北桥心远堂。“文革”期间信徒转入一屠姓家中秘密做礼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堂(在直街)正式开放,名为“三自(自治、自养、自传)爱国运动委员会”,菱湖教堂牧师徐方训当选市三自爱国会副主席,新教徒不断增多。礼拜天分日夜两班礼拜。其中也有少数一面礼拜一面拜佛的双重信徒。
  2004年新的基督教堂在直街原址重建,2005年11月30日上午举行落成典礼。新教堂占地420平方米,建筑面积620平方米。主楼为三层,大厅内有500余座位供教徒举行教仪。市、区统战部,市宗教组织及省、市基督教会和镇有关领导出席了落成典礼。
  第四节天主教
  天主教于明末传入湖州,教徒多数是水上渔民。清初被禁止在内地传教。光绪时开放天主教活动。光绪七年(1881),首先在双林沈家■建堂,继而在湖州、菱湖设立教堂。菱湖天主教堂设立于赵家弄底,其地称天主堂路。抗战后衰落。
  菱湖天主教由湖州天主堂管理。内有神父一人,管理教堂,主持传教。先生一人:协助神父(又称副祭),管理教堂。师母一人:侍奉神父,管理伙食。学生一人:办理杂务。
  开始没有神父,由一姓史的“先生”(中国人)主持。抗战前由从双林沈家■转来的沈梅卿主持。抗战时期一度停止活动。1947年,爱尔兰人雷神父主持,先生许阿逵(许兆荣)。爱尔兰神父任职一年,1948年因病去上海治疗,后即返国。1949年调来神父杨尹耕,先生陆迎宝(无锡人,不久即离去)。杨尹耕于1951年到湖州成立三自革新委员会(自信、自治、自传)。因菱湖堂不能维持生活而调往南浔。当时菱湖教友少,未曾成立三自委员会。
  菱湖天主堂传教范围:1、菱湖镇;2、洛舍、戈亭;3、千金。菱湖教友至解放时仅20余人,且多妇幼,并不活动。成立堂务委员会,在教友中推选沈莲芳、王伟才、章毓英、章瑞英四人负责。直至2003年才在莫鼐弄设立教堂。
  附:儒教
  菱湖虽一直无“孔庙”、“文庙”设置,但对“儒教”则一直崇奉备至。“儒教”,俚称,实为儒学、国学。旧社会的“书香门第”书房中都挂有孔子像。小孩上学,须先膜拜孔子像。读的也都是儒教之书,如:《三字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再深则是《春秋》、《国策》等。科举考试者,无不是儒教信徒。民国建立后,私塾淘汰,儒教也随之衰落。但忠、孝、节、义的儒教思想,还普遍存在。尤其对“忠”、“孝”作为道德基础而提倡。
  菱湖镇历代部分寺观
  菱湖镇历代建佛教庙宇33处,迭经战乱和人为破坏,现恢复9处,其中市宗教局批准4处;道教观堂8处,经破坏废圯圯,现恢复4处,其中市宗教局批准4处。
  狮子吼寺位于射中村。三国·吴太元中(251)居人刘钺与费长房见空中金毛狮三振哮吼之声,遂舍宅为寺。唐大和二年(828)重建。会昌中(841-
  846)废。宋庆元二年(1196)又重建。明成化间立为丛林。清同治间(1865-
  1874)重修。抗战后期遭兵火而毁。
  心修寺位于查家簖洋里村。三国·吴(222-252)杨俊成建。唐时诗僧皎然曾于此参祥。民国时期废。
  开化院位于射中村。晋永嘉元年(307),孙德宗舍宅建。唐会昌五年(845)废。后周广顺三年(953)重建,号菩提寺。宋治平二年(1065)改名开化院。清末民国初圮。
  清灵院位于灵山。梁天监七年(508)建。晋天福七年(942)重修。宋治平二年(1065)改名上乘寺。抗战时废。1998年,乡人自发在灵山东侧山边重建。
  鹿苑寺位于射中村。梁大同元年(535)夏玢舍宅建。唐大历三年(768)僧明誓重建,勅名永兴寺,寺前桥名永兴桥,均为颜真卿题额。宋治平二年(1065)重修佛像,石刻弥勒今尚在。元至正七年(1347)火后重建大殿。清同治初(1862-1864)毁于兵,光绪三年(1877)重建。抗战后期毁于兵火。此庙僧房古井犹在。
  觉悟教院位于思溪村。唐咸通十四年(873)金州刺史刘某舍宅建,号觉观院。唐会昌中(841-846)废。宋咸平(998-1003)始建大殿、法堂、诸天阁,并改名觉悟教院。清乾隆时(1736-1795)毁。
  禅智寺位于竹墩村。唐咸通十五年(874)沈思立建,号大乘禅院。钱镠时(约926年)沈思蕴重建〔后唐同光四年(926)〕。后周显德六年(959),改名广福罗汉院。宋治平二年(1065)改名禅智院。1976年9月9日拆毁,仅存祖师殿。1992年恢复,2004年重建。禅智寺一直为竹墩沈氏家庙。
  集福禅寺在杨港村,占地20余亩。寺内佛像系枣木所塑,庄严无比。为湖郡溪南一座古丛林。
  集福禅寺初建于中唐时期,初名“水南寺”。由吴、沈、孟三家所建,故亦称“三姓堂”。他们改滩涂成良田百顷,称“千亩田”。三姓之一的后代吴冯与陆羽、皎然常饮茶吟诗。皎然受请改额为“集福禅寺”。还将三姓始祖像供奉为天尊。
  北宋苏东坡三临该寺,明代香火旺盛,显赫一时。后几经风雨,屡毁屡修。“文革”时被毁。2004年集福禅寺重修。正式开放。
  龙山寺位于朱家坝村。五代后晋天福十三年(948)建,号福庆。宋治平二年(1065)改名护戒禅寺,元末毁。明洪武二十年(1387)重建;二十四年(1391)改名龙山寺。天启间(1625)废。清顺治十六年(1659),僧智贞、智章从武康龙山迁朱家坝村,名龙山寺,俗称科寺头庙。相传清顺治帝圆寂于此庙,当地百姓塑像号护法龙山以祭祀。解放初毁。1994年恢复。2003年重建大殿。
  圆觉禅院位于思溪村。宋宣和中(1119-1125),密州观察使王永从与弟崇信军承宣使王永锡创建,勅额慈爱和尚道场寺,有佛塔11层。绍兴二年(1132)改名圆觉禅院。王永从舍资刻《大藏经》5480卷,号《圆觉大藏经》。明成化时(1465-1487)重建,改名法宝禅院。清乾隆时废。
  梧桐禅寺位于南商林村。始建唐中期(825)。宋太平兴国八年(983)重建,号永平院。景祐四年(1037)改名圆明院。明崇祯间(约1637年)重建。解放初圮。1985年恢复。1994年重建。俗名梧桐寺。
  真武庙位于菱湖镇南当湾。宋端平五年(应为嘉熙二年)(1238)建。明成化十一年(1475)勅建。万历中(约1595)毁,而后又重建。清康熙十年(1671)后殿毁后重建。乾隆二十八年(1763)重修。咸丰末(1861)毁于兵火。
  同治间(1865)重建。解放初圮。“文革”间拆除。旧有赵孟頫书额“金飞升”。俗名南圣宫。其大钟音震四乡,后毁重铸,但成哑钟。
  佑圣院位于下泽村。何时建不明。清末废。
  祇园寺位于镇北栅(菱丝与菱化间)。元方伯施环故宅。清康熙元年(1662)建。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八年(1793)重修改建。嘉庆九年(1804)大殿火毁,道光中(1835)重修;咸丰十一年(1861)毁兵火;光绪中(1892)重建。“文革”期间拆毁。2005年,乡人自发在菱北村易地重建。
  枯庙位于新墩村凤林。俗名鸟林庙。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在邵氏别业旧址上建;光绪十年(1884)重修。1988年乡人恢复。
  玄坛庙位于镇西栅西溪口龙溪边。章大成复土筑墩建庙于上。清咸丰中(1855)为盗贼毁。光绪十一年(1885)重建。供财神。解放初改作木材公司。
  2000年建防洪工程拆除。
  妙音寺位于费家埭村小灵山。宋治平二年(1065)建。清乾隆间重修。
  解放初毁。
  泗水庵位于王家墩村龙溪西侧。古名胜水庵。宋元丰二年(1079)建。内有三茅真君行宫。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重建;肖像抗倭名人吴龙以祀之。清咸丰十年(1860)毁。同治间(1868)重建。庵东建阁,上供文昌,下供武帝。解放初改建他用。
  天宁庵位于士林村。明正统二年(1437)建,供张、薛二居士为社神。解放初毁。
  永宁院位于北栅。俗名北圣宫。明永乐间(1403-1424)建;正德间(1513)修,名永宁禅院。万历间(1573-1620)重修。清咸丰十一年(1861)毁;同治初、光绪间重修。院东总管堂,供金元六总管、七总管;有三层高阁。1947年建菱湖丝厂时拆除。2004年,村民筹资在菱北村易地重建。
  仁渡庵位于镇中务桥南堍,俗呼三官殿。何年建不详。清同治间(1862-1874)重修,内有增广明王祠。解放前夕佛像全毁,后改单位用房,现为居民住宅。
  证连精舍位于东栅茶亭,原明孙铨铨别业——渠塘书院。清乾隆间(1736-1795)改建为武帝祠。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兵火;同治、光绪间重建。抗战时毁。
  度生庵位于镇东将军坝。明吴禄建。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重修。解放初圮废。
  放生庵位于镇区湖西墩。清顺治十六年(1659)建,光绪初(1875)重修。抗战时,日军驻所。1948年建菱湖医院时拆除。
  吉祥庵位于南栅。清康熙十二年(1673)建。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修,并建石塔。嘉庆年间(1796-1820)后殿毁,西侧药王殿完好。民国时毁。
  谈道庵位于北栅祇园寺东。清康熙间(1662-1722)建。抗战时毁。
  太平庵位于南栅直街。抗战胜利后改为小学。
  潮音庵位于南栅直街,一名观音堂,在留婴堂北侧。明永乐间(1403-
  1424)建。清康熙末(1720)正殿毁而重建;乾隆三十九年(1774),复毁又重建;咸丰十一年(1861)又毁重建。庵门左供总管,右供抗倭英雄费都挡,并立有费都挡碑记。内还供蒋瑶木主。抗战胜利后圮毁。解放初改造为吴兴县文化馆。后建为幼儿园和财政所。
  宝积寺位于北栅珊瑚坝(现菱化厂区),明末清初建,为尼庵。清光绪十三年(1887)重建。抗战胜利后建菱湖化学厂而拆除。
  盘螺殿位于镇西栅。明初建。明末清初已废。
  社坛庙位于直下弄东社坛基弄。明初建,内供土地公、土地母。清道光年圮,移供于潮音庵内。
  关帝庙一在镇区茶亭、一在射中村、一在竹墩村,最早始建明初。20世纪80年代,射中村已恢复重建。
  太均殿一在永宁院,一在射中村,一在朱家坝村。射中村和朱家坝村村民自发在20世纪90年代恢复。
  吕祖殿位于祇园寺西,清光绪年间建。1948年建菱湖丝厂,废。
  金龙四大王庙位于放生禅院。民间为纪念河神谢绪(行四)而建。清光绪初改菱湖米业公所。
  法华庵位于竹墩村东边坞自然村。唐元和十四年(819)建。解放初废。
  潮音庵位于竹墩村。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建,清雍正十三年(1735)重建。解放初废。
  东岳宫位于射中村。宋宣和中(1119-1125)建;元时毁;明正统八年(1443)重建。解放初废圮。
  紫微道院位于竹墩村。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建。解放前夕废圮。
  羿神庙位于射中村。相传羿射九日、嫦娥奔月后,乡民建祠祭祀。宋时鼎盛。明时改为土地庙,羿和嫦娥为土地公、婆,大堂左上方屋梁挂小木船,有“朝管吴江,夜管石村(即射中村)”之民谣。抗战时改为小学。原有古戏台,1978年成危房,担心砸坏学生而拆除。
  寂照庵位于射中村。宋绍兴间(1140),僧性海建。元至正间(1350)重建。又名西寂照庵。明成化间(465~1487)重建。民国间圮,抗战后毁。
  纯阳宫位于思溪村。宋靖康元年(1126)始建。清嘉庆元年(1796),重建土地庙。1979年,恢复土地庙和纯阳宫,2000年11月25日建成。
  正觉宫位于达民村。始创南宋,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重建。农历七月初七至九月初九,祭奠抗金之粮草先锋金家三弟兄,即护国随粮王、多天安乐王。1958年毁。1988年8月重建。
  白云庙位于菱东村。清嘉庆元年(1796)建。供奉张太均娘娘。1968年拆除。1995年12月重建。
  潮音庙位于建丰村。清嘉庆年间始建。1967年被毁。1987年冬重建。
  经湖州市宗教局批准恢复的宗教场所及负责人:
  第五节宗教礼仪
  土地诞辰
  菱湖大的古村均有各自保平安的土地庙。清光绪《菱湖镇志》载:“福增乡社神姓张,衔称张大明王。像供茶亭,神祠未建。”明万历庞太元《菱湖志》载:“崇礼乡社神姓沈名相,字仲卿,德清县白虎里人,秉姓鲠直,尽毁南渡(宋朝)诸邪神木像,诵释伽经,取水自殉。土人祀为社神。宋端平年(1234-1236)赐封镇广明王。神祠向在北栅,里人(明)吴瑶舍地建于秀溪桥畔。”镇区风俗以农历二月廿四为土地公公生日。传说沈相妻为土地婆婆是河界路人。每年二月廿三、廿四日出会演戏“娱神”。于廿三日清晨开始,鸣锣开道,爆竹鼓吹,抬神巡街,两旁商店香烛供果,唱喏跪拜。巡街毕,过河到河界路“回门”。河界路家家举行迎婿典礼,供奉糕点、水果和糖果水鸡蛋。午后返菱湖镇中心务地(后迁鼎家白地)。演草台戏。正中设土地公公和夫人的神位。两旁设妇女看台,中间是男人观者。廿四日上午再次巡街出会,下午再演草台戏。压轴戏必演《武松杀嫂》和《蝴蝶梦劈棺》以告诫妇女须遵守妇道。
  每年此日,又是出会又是演戏,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以至临时摊贩偷工减料,有四句顺口溜描述:揩肉馄饨笋包子,还魂茶叶冷开水。掺水烧酒一挑面,冒牌香烟瘪瓜子。
  农历九月初九,为射中村土地忌日。传说射下九个太阳的羿这天遇害,当地百姓建羿神庙供奉,后改名土地庙,尊羿为土地公、嫦娥为土地婆。羿神“朝管平望,夜管石村(即射村)”。庙中梁上挂一艘小木船,橹桨齐全,是羿神往来平望与射中村的交通工具。忌日,村民祭拜。并在庙中戏台演戏。此风俗直到抗战才消停。古戏台“文革”后拆除。
  观音生日
  民间有“三世观音”之说。第一世是“白衣观音”;为了普度众生,投胎为“送子观音”;后又转世为“渔篮观音”。所以有三个观音生日: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世音是颇受欢迎的一个菩萨,是个端庄、俊丽的女性形象,“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影响极大。她的像和画可入内房。膜拜者众多,为诸佛之冠。
  祠山大帝生日
  二月初八是祠山大帝生日。该日(前三后四)常有风雨天气出现,叫“祠山报”。气温骤变,刮风下雨,甚至雨夹雪,所以传说祠山大帝喜欢吃冻狗肉。他有风、雨、雪三个女儿,届时必来替她们父亲祝寿,故出现“祠山报”。俗说“瘦牛瘦马难过二月初八”。
  雷祖生日
  六月二十四雷祖生日。自初一吃素至此日叫“雷斋素”。此日南圣堂有庙会:儿童玩具、梨膏糖、花画纸以及小家具都有。
  总管会
  每年七月初五至初七有总管会。青年人袒露身体,手握支撑于腰间的木柱,用六至八只细铁钩扎于臂之皮上,下吊锡香炉一只,内燃檀香随佛像缓缓而行,叫“扎臂香”。总管会另一内容是扮犯人,身穿罪衣罪裙,手上铐,背插斩条,随神像而行,可以赎罪保平安。此俗解放后已废。
  迎神会菱湖跨福增、崇礼两乡。七月初八迎福增乡与崇礼乡二社神的夫人会。初九迎福增乡和崇礼乡二社神会。都有扮戏文,吹吹打打。此俗已废。
  中元节
  七月十五俗称鬼节。传说此日地狱里放鬼出来,到三十收回。所以街道间每天放大家焰口(盂兰盆会)。有丧之家请和尚或道士拜忏,叫“做施饭”。
  地藏王生日
  七月三十是地藏王生日,无三十(月小),为二十九。家家在地上插地藏香(棒香)。有用泥塑一个泥菩萨,月大地藏王开眼,月小不开眼,只划一条线。也有用泥塑一座桥的。用灯芯沾了油燃烧后插在菩萨或桥上。也有用木屑拌了桐油燃烧,再用竹梢抽打,越抽越旺,叫“狗屎香”,也叫“勾和香”。有“今世不烧‘勾和香’,来世不结众人缘”之说。还有用燃着的灯芯插在冬瓜片上,或半片蚌壳用泥插上灯芯,放入水中,叫“放水灯”。
  吕祖生日
  农历四月十二日吕祖生日,吕祖即八仙之一的吕纯阳,东林山有回仙观,回仙桥,都是有关吕祖的传说。理发业则以四月初四为祖师会,供吕纯阳为祖师。
  理发业从业人员都于该日集会、聚餐。
  朱天菩萨生日
  相传明崇祯皇帝朱由检,死后被称为朱天菩萨。民间患有慢性疾病,即许愿吃“朱天素”〔每月逢八(初八、十八、廿八)吃素,可以祛病,叫“朱天素”〕。如每月吃三天素有困难,可以只在朱天菩萨生日(农历四月廿四日)那天不吃烟火食,即所有熟煮品,包括粥饭、糕点、茶食、糖果,只用批杷、水果充饥,叫“吃饿斋”。这可以代替逢八吃素的“朱天素”。相传,明亡后,清朝是不准纪念明朝皇帝的。因此别出心裁,塑一位披发赤脚,一手拿根木棍,一手举乾坤圈的神像。圈是代表自缢的绳圈,木棍代表投环的槐树。象征煤山自缢的崇祯帝朱由检。
  圣诞节
  公历12月25日是“耶稣诞生”。24日晚,男女信徒组成唱诗班,在街上边走边唱,到信徒家,户主迎入屋中,以糖果茶点招待。家长们在小孩枕边放置玩具与糖果,曰圣诞老人所赐。25日在教堂举行隆重礼拜,将糕饼、糖果分发给信徒孩子,并饰有彩纸的圣诞树,供于室内。现圣诞节成为年轻人互赠礼物,贺新年之节日。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菱湖镇志 上》

出版者:昆仑出版社

《菱湖镇志上》借鉴了前志菁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征博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了菱湖上起远古、下迄当今的历史和现状,补史之缺、正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社情民风大全,实为了解菱湖的历史与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菱湖镇志》为领导机关和部门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了详尽的镇情,作为科学的依据和借鉴;也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

阅读

相关人物

吕纯阳
相关人物
朱由检
相关人物
许阿逵
相关人物
沈梅卿
相关人物
杨尹耕
相关人物
陆迎宝
相关人物
沈莲芳
相关人物
王伟才
相关人物
章毓英
相关人物
章瑞英
相关人物
杨俊成
相关人物
皎然
相关人物
颜真卿
相关人物
刘钺
相关人物
费长房
相关人物
钱镠
相关人物
智贞
相关人物
智章
相关人物
王永锡
相关人物
孙铨铨
相关人物
性海建
相关人物
沈思
相关人物
吕洞宾
相关人物
闵苕敷
相关人物
李碧如
相关人物
梅思恩
相关人物
葛志章
相关人物
俞德辉
相关人物
徐方训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湖州市宗教局
相关机构
菱湖米业公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菱湖镇
相关地名
无锡
相关地名
爱尔兰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
射中村
相关地名
思溪村
相关地名
达民村
相关地名
菱东村
相关地名
建丰村
相关地名
竹墩村
相关地名
射村
相关地名
商林村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土地诞辰
相关专题
观音生日
相关专题
祠山大帝生日
相关专题
雷祖生日
相关专题
总管会
相关专题
中元节
相关专题
地藏王生日
相关专题
吕祖生日
相关专题
朱天菩萨生日
相关专题
圣诞节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禅智寺
相关作品
龙山寺
相关作品
梧桐禅寺
相关作品
集福禅寺
相关作品
大乘禅院
相关作品
鹿苑寺
相关作品
狮子吼寺
相关作品
心修寺
相关作品
开化院
相关作品
清灵院
相关作品
鹿苑寺
相关作品
觉悟教院
相关作品
禅智寺
相关作品
集福禅寺
相关作品
龙山寺
相关作品
圆觉禅院
相关作品
梧桐禅寺
相关作品
真武庙
相关作品
佑圣院
相关作品
祇园寺
相关作品
玄坛庙
相关作品
妙音寺
相关作品
泗水庵
相关作品
天宁庵
相关作品
永宁院
相关作品
仁渡庵
相关作品
证连精舍
相关作品
度生庵
相关作品
放生庵
相关作品
吉祥庵
相关作品
谈道庵
相关作品
太平庵
相关作品
潮音庵
相关作品
宝积寺
相关作品
盘螺殿
相关作品
社坛庙
相关作品
关帝庙
相关作品
吕祖殿
相关作品
金龙四大王庙
相关作品
法华庵
相关作品
东岳宫
相关作品
紫微道院
相关作品
羿神庙
相关作品
寂照庵
相关作品
纯阳宫
相关作品
正觉宫
相关作品
白云庙
相关作品
潮音庙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