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礼仪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菱湖镇志 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50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礼仪习俗
分类号: K892.26
页数: 7
页码: 219-225
摘要: 菱湖镇礼仪习俗主要从生育、求学、婚姻、寿庆、丧葬等方面介绍。
关键词: 菱湖镇 民俗 礼仪习俗

内容

一、生育
  催生
  孕妇“达月”(预产期)前,娘家要准备好婴儿衣裤、尿布和产妇吃的鸡蛋、红糖等营养品送到男家。亲戚家也送营养品,叫“端汤”、“端褥姆汤”。
  三朝
  婴儿出生第三天,为孩子取名。要做三朝圆子,分送亲友邻居。拜太均、吃
  三朝面,也有分送亲友的。
  满月
  孩子生下一个月叫“满月”,也叫“弥月”。要剃“满月头”,把剃下的胎发搓成团子放在金属圆盒里,挂在床上。剃了头,由娘舅抱着到外面街上走一圈,上面由别人撑着伞,手拿安息香。要经过状元桥和探花桥,期望孩子长大后也中状元或探花。回家后往畚箕里一放,意为“贱”(健)而好养。然后摆“满月酒”,送给客人馒头和剃头圆子。
  周岁
  孩子周岁要请客办酒宴,亲友送份子。在正中的八仙桌上放些书本、毛笔、算盘、锄头模型、水果等,由母亲抱着孩子,让他自己抓,抓到什么就讨口彩。预卜孩子的未来,称“周岁抓啐”。并且要拍照,为周岁照。
  二、求学
  上学
  孩子到了六七岁,凡是能维持温饱的家庭,都要送孩子上学。上学要向娘舅讨书包。择日上学,由娘舅陪了孩子到学塾。如上的是私塾,那要备四式礼物送给老师,向老师行跪拜礼。给同学分糖果。在自己的凳子下面,贴个糖塌饼,意思是把孩子的屁股粘住,不撒野。由老师取学名,从此在学馆里就不再呼乳名。
  在学馆里不称老师而称“先生”。现幼儿园新生入园第一天和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天,仍沿用此习俗,即新生带糖果交班主任分发。
  写字
  把毛笔给老师开笔头。老师用唇齿将笔头咬松,蘸上墨水,交给学生。习惯地把第一位启蒙老师称为“开笔头老师”。先写“描红”,是一种印有最简单的红色字样的纸张:“上大人,孔乙己……”。由老师“把笔”(握着学生的手如何用笔)。会写“描红”后,再写“印板”,用尺八纸(横一尺竖八寸微透明的薄纸)衬着印板照写。随后单独临帖,有柳公权、颜真卿等字帖。老师在写得好的字上圈一红圈,较好的点一红点,差的竖一红竖。现学校书法课仍沿用此法。
  读书
  入学先读“人之初,性本善”的《三字经》或“赵钱孙李”的《百家姓》,也有读“小猫三只四只,白布五疋六疋”、“人手足刀尺”的教科书的。以后逐级上升《论语》、《孟子》、唐诗等。老师只教读法,不作解释。学生读书象唱山歌。每天要把上过的书背诵。现学生仍需背诵古文和古典诗词。
  处罚
  上学后要遵守规矩。犯了规,或没有把功课(如背书)做好,就要受罚,有关夜学、立壁角、打手心等。学生受罚,家长不能讨情。现学校已严格取消体罚学生。
  三、婚姻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被看作“一生中只有一次”的“终身大事”。多推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儒家思想,故婚姻礼仪非常庄重。
  订婚
  订婚(又称对亲)是婚姻的序幕。根据门当户对,先托媒说亲。说成以后,再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即将男女双方出生的年、月、日、时辰所代表的天干地支是否相合或相克)。相合而成,相克即作罢。因此有用假“八字”冒充者。合成以后,由男方送聘礼。聘礼大多是金银首饰和绸缎衣料,并用若干盛装茶叶、蜜枣的盖碗或小茶壶送往女家。女家将这些盖碗分送亲戚,表示女儿已经受茶(即订亲)。女方回送糕饼给男方,也由男方分送亲戚。男女双方都办订婚酒宴。订婚以后,双方便成亲家。此俗目前农村中尚未彻底消除,然男方送的礼则是首饰、礼金(供女方购置结婚用的嫁妆,如彩电、冰箱之类)。
  结婚
  结婚礼节,因时代不同而有变更,大致可分以下三种。
  旧式婚礼·在订婚后一二年后,由男家提出结婚日子,由媒人通知女方,叫“通信”。其实事先已将女方提出的要求如礼金、衣服等早已协商妥当。“通信”只是一种形式而已。“通信”这天,男女双方都要办酒宴请客人,叫“通信酒”。
  结婚称“好日”(日,读聂)。在选定的“黄道吉日”前一天,男家发“头盘”到女家。“头盘”里除礼金外,还要给新娘从单到棉七件衣服,叫“七时衣”。由乐人先生吹吹打打送往女家。女家又将嫁妆送往男家,其中有箱、橱、桌、椅、日用器具等,也吹吹打打,叫“发行嫁”。是日,男家要办酒席款待媒人,称“谢媒”或“待媒”。
  到了黄道吉日,俗称正日,男家用花轿及吹鼓手往女家娶亲,男方亲友随轿子到女家叫“迎亲”(别地多由新郎迎亲)。花轿到了女家,由新娘的娘舅扶上轿,叫“抱嫁”。女方亲友送花轿到男家叫“送亲”。花轿到了男家,用铜钱撒向花轿,叫“撒状元铜钱”。花轿到了男家,由新郎向花轿一拜,随后新娘出轿,参拜天地。然后由一对童子执烛台引路,新郎用红绸牵新娘进洞房。沿路用米袋递铺于路,取“传代”之意。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同坐床沿,叫“坐床”;喜娘用果品撒之,叫“撒帐”;用糖汤给亲友共饮,叫“和气汤”。新郎新娘重返堂前,参拜公婆,并献酒,叫“吃寿酒”。参见长辈叫“见礼”。新郎新娘共用晚餐,喜娘在旁说吉语:“吃个肉圆子,明年养个胖儿子”、“吃点蹄子皮,银子批笃批”等,叫“吃回房夜饭”。晚上亲友到新房中戏嬉,叫“吵新房”。有“吵新房三日无大小”之说。第二天新郎伴新娘回娘家,叫“回门”。女家备果品到男家叫“望朝”。男方设酒宴请岳父、舅兄弟,叫“望朝酒”。
  文明结婚“五四”运动以后,出现一种改良的结婚仪式,叫“文明结婚”。
  新娘不坐花轿,不戴凤冠,不穿红裙衫,而以礼服代之。结婚时由司仪掌礼,程序如下:1、结婚开始。2、奏乐。3、主婚人入席。4、证婚人入席。5、新郎新娘入席。
  6、新郎新娘相对三鞠躬。7、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8、新郎新娘用印。9、主婚人用印。10、证婚人用印。11、证婚人致词。12、主婚人致谢词。13、新郎新娘向证婚人一鞠躬。证婚人退。14、新郎新娘向主婚人一鞠躬,主婚人退。15、新郎新娘送入洞房。16、奏乐。在新郎新娘送入洞房时,来宾向新郎新娘撒红绿纸带和彩色纸屑。
  新式结婚不举行婚礼。办理结婚登记后,选定日子,一般定在国定假或休假日。前一天将嫁妆用三轮车送往男家。午夜鸣放爆竹,上午由新郎到女家偕同新娘到新房。办喜酒请亲友。向单位同事、邻居分喜糖。
  解放后结婚嫁妆流行“老三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文化大革命”中,农村为畚箕、扁担、铁耙,迎亲用红旗;20世纪80年代风行“新三件”(洗衣机、收录机、电视机);90年代后则为贵重金饰物、摩托车、彩电、冰箱。目前,农村结婚仍有船送,敲锣打鼓,放爆竹鞭炮。通公路后,则送亲、迎亲由轿车接送,车头上扎花、彩带,亲友车不扎花,贴喜字,迎送时均放爆竹鞭炮。大摆宴席时,热闹隆重。席间,先开香槟,喝交杯酒。公婆要送礼给媳妇,岳父母也要送礼给女婿。
  新人向亲朋好友敬酒时要送糖和瓜子、香烟,亲戚长辈则送份子(礼金),称“见面份子”。亲朋好友收到喜帖,才可入席喝喜酒;没有收到请柬,不能入席贺喜。
  四、寿庆
  生日
  “周岁”是人生第一次寿庆。此后每年逢生日(日,读聂)都要吃面,称“做生日”,以农历生辰为准。讲究人家每年孩子生日,都要用糕果、太均圆子拜太均。
  到了十六岁就算成人,一方面“谢太均”,一方面“斋星官”。外婆家送寿面、寿桃,亲友送份子。摆生日酒请亲友。
  俗话说做“九不做十”,每逢29岁、39岁、49岁,都可做寿。五十大庆,六十、七十都要大做。也有做36岁、66岁生日的。现今流行西方生日蛋糕,唱“生日快乐”歌,吹蜡烛,亲友送礼品,以示祝贺。
  冥寿
  从前富裕人家人死后也做寿,叫“冥寿”。有请和尚拜忏或老太念经。烧锡箔元宝,摆酒请客。
  其他
  还有一种特别寿庆。如25岁叫“铁蛇关”,29岁叫“韩信关”(韩信29岁死),33岁叫“乱刀斩”。遇到这些生日也要“斋星官”,以期逢凶化吉,但不设宴。33岁要吃碗“斩炖肉”(碗底放3颗小鹅卵石,上放斩碎细肉,炖之),解掉“乱刀斩”。
  五、丧葬
  丧事比婚事更隆重。婚事中不一定请的人,丧事中一定要通知,称“报丧”;有的自己来,农村中有动全村的。封建时代,做官人遇到父母丧亡,停职3年,读书人不准应试,停止婚嫁,称为“丁忧”。
  送终
  老人病危时,家里人和子女就日夜守候在旁,老人如有遗嘱,必须恭听,直到断气。子女假使没有送终就是不孝,老人也以为憾。老人断气后,小辈都要跪下,号哭。死了人不叫死而叫“老”。
  停尸
  人死后,由亲属先撤去帐子。可以使灵魂出去。接着由漆匠着寿衣。寿衣要成单,不叫几件,而叫“几个领头”。由床上把尸体转移到堂屋,叫“转尸”。尸体躺在门板上,头朝南,脚朝北,所以“脚底板朝北”成了死人的代名词。脚后点盏油灯,让死人走在黄泉路上得到亮光。躺尸板下,覆一只脚桶或栲栳。防止猫狗匍匐,据说若与天上星宿相对,就会造成“走尸”。头枕“元宝枕”,脸上盖绵兜,尸体上覆盖尸被,盖尸被一般由女儿出资定做。
  入殓
  转尸后,一般要第三天入殓。如天热或从经济打算,有当天入殓的。棺材里放由漆匠事先包好的石灰包。在入殓时子女和亲属都要跪在旁边,不能抬头看。
  裹尸被由女儿送,用纱布带扎紧。尸体入棺时,由长子捧头,次子捧脚,叫“抱头送终”。入棺后用一枚穿线的铜钱对准尸体鼻梁,测定准确才盖棺。此时亲属哭声四起,按自己身份哭喊死者,表示永别。在棺材盖上覆大红被。
  祭奠
  停放灵柩的地方叫灵堂,也叫孝堂。亲友祭奠叫吊孝(孝,读如耗)。在灵堂跪拜,儿子在旁边跪着回拜。堂内挂白布幔帐(也用白蚊帐),旁边挂灵额、灵对(上写挽联)。灵堂置灵案(也叫供桌),上供羹饭、酒菜、水果、糕饼,并点香烛。还请和尚、道士做法事,超度亡灵,现改用录音带,日夜不停播放佛事音乐或哀乐乐曲。女眷坐在棺材两旁,有客人来吊孝,就要放声悲哭。
  出丧
  棺材运往墓地叫“出丧”,也叫“出殡丧”。儿子媳妇穿粗麻衫。儿子手拿哭丧棒(竹棒上糊上纸条,如鸡毛掸帚),现已改捧遗像,低着头由人扶持(表示哀伤得不能行走),媳妇、女儿及其他女眷都掩面哭喊。沿途丢“塌饼”叫“抬材塌饼”,撒纸头(火纸切成的小方块),过桥或路口转弯,要轻喊“死者尊讳”,尤其是从火葬场或墓地回家。抬棺材的要穿新鞋,由丧家付。
  回来时儿子身披盖在棺上的红被。回家进门时都要在烧着的稻草堆上跨一脚,并喝口糖水。
  追荐
  人死后纪念活动很多,首先是“做七”。死后第一个第七天叫“头七”,第二个七天叫“二七”,直到“七七”,即“断七”。其中“五七”最隆重,据说死人灵魂直到“五七”才上“望乡台”,看到家中情况,知道自己死了。这天几乎全是女儿们的事,请和尚来念一天佛,用酒菜祭拜。到了晚上,用吹火筒到门外敲。儿子在里面把门打开。随即把一只盛铁钉小甏掼出门外,必须掼破,叫“五七掼甏”。儿女哭着进门,算是领了亡魂进门了。接着,把死者生前的衣服鞋帽用品堆在场地上,周围用石灰洒一圆圈,然后焚烧。“五七”开始供灵台(又叫座台),像小房子一座供在靠北朝南的方桌上。后竖连根带梢头的竹竿,上挂白布幡,上中两部贴有荷花形图案,中条写姓名,左条写生辰和忌辰,右条写孝子名。桌下放双鞋子。
  做七有讲究。如果“七”与农历的初七、十七、二十七相重,可测喜兆和凶兆:“头七重七,死人晦气;二七重七,灵台接济(还要死人);三七重七,主人发迹;四七重七,四邻发迹;五七重七,女儿发迹;六七重七,六亲发迹;断七重七,宗祠不吉。”
  小康之家逢七都要请和尚或道士拜忏和放焰口。和尚念“南无阿弥陀佛”;道士念“志心扳命礼,玉皇大天尊”。
  凡儿子和孙子,在七七四十九天内不能剃头。所以人一死先去剃头,以免“长发齐肩”。
  除灵
  灵台摆了一年或三年后,要除灵,也叫“烧幡”。这一天要请和尚拜忏,放焰口。女儿、亲戚送纸锭。把座亭和幡放到空地上烧掉。送座亭时穿素,回来时穿红。回到家里已成喜事了。摆酒宴请客,叫“烧幡酒”。丧事到此结束。
  新办丧事
  解放后,丧事逐渐简化。现在通行火葬,家属哭着相送。有关单位或亲友送花圈。回来时由儿子捧骨灰盒回家。再摆“豆腐饭”。不戴孝,只挂黑臂章,也有在黑臂章上加一朵红芯白花,孙辈戴绿臂章。豆腐饭中的豆腐是用半汆豆腐,如死者在70岁以上,叫长寿豆腐,分送邻居,吃了可以长寿。如80岁以上的豆腐更是受人欢迎了。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菱湖镇志 上》

出版者:昆仑出版社

《菱湖镇志上》借鉴了前志菁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征博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了菱湖上起远古、下迄当今的历史和现状,补史之缺、正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社情民风大全,实为了解菱湖的历史与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菱湖镇志》为领导机关和部门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了详尽的镇情,作为科学的依据和借鉴;也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

阅读

相关地名

菱湖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催生
相关专题
三朝
相关专题
满月
相关专题
周岁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