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菱湖镇志 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505
颗粒名称: 第六章 民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23
页码: 203-225
摘要: 菱湖地处太湖南岸的湖群渔桑粮农区,典型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特别是南宋以后又是“天下粮仓”,人文荟萃,经济繁荣,民谚:“金满田(谷),银满荡(鱼),茧大珍珠(茧)用船装,河港织成水晶网,元宝(菱)浮在水面上。”民风淳朴,数千年来深受吴越文化影响,因此,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俗。近现代,虽受上海滩的海派文化影响,而古风民俗仍留有深深的刻痕,这些风情习俗均按农历季节安排,至今仍在延续。
关键词: 菱湖镇 民俗

内容

菱湖地处太湖南岸的湖群渔桑粮农区,典型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特别是南宋以后又是“天下粮仓”,人文荟萃,经济繁荣,民谚:“金满田(谷),银满荡(鱼),茧大珍珠(茧)用船装,河港织成水晶网,元宝(菱)浮在水面上。”民风淳朴,数千年来深受吴越文化影响,因此,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俗。近现代,虽受上海滩的海派文化影响,而古风民俗仍留有深深的刻痕,这些风情习俗均按农历季节安排,至今仍在延续。
  第一节生产习俗
  一、蚕桑
  “人家门户多临水,儿女生涯总是桑”。菱湖农村经济以养蚕为主,所以叫蚕直称宝宝,犹母亲之爱婴儿。养蚕周期短,收益大,但难侍候。冷暖、饥饱、燥湿、以及蛇、鼠、蚊、蝇都是养蚕之大忌。因此过去的蚕农认为养蚕的成功与失败,有神灵在主宰,因而产生了许多蚕禁风俗。
  种桑桑是养蚕唯一依赖,因此墙边、路旁、田畔、池上无处不种桑,叶不叫桑叶,而专叫叶。此为家桑。为保蚕事兴旺,蚕农在屋前栽一野桑,在育蚕时采野桑叶铺于底,名火桑,可保家蚕收成好,无病虫害。初栽时,清早出门,左脚先跨出门槛,桑种于左;右脚出门槛,则种于右。火桑成活后,每年清明夜,在桑枝上贴纸剪元宝,树下插香,保佑蚕旺。
  蚕花生日农历十二月十二日是蚕花娘娘生日。蚕农在这一天都虔诚地祭祀,祈求得到个“蚕花廿四分”(指蚕茧的收成,十二分是丰收,廿四分是双倍丰收),用红(掺入老南瓜)、青(掺入苎叶,俗呼“年青头”)、白三色米粉做成象形圆子,称“茧圆”,把“茧圆”、“桑叶上卧一条蚕”、“一绞绞的丝”、“一叠叠的元宝”放在一起,当中立“蚕花五圣”的马张(画像),用酒菜、香烛祭拜蚕花娘娘。并在当天举行“浴蚕”活动。
  请蚕花
  蚕花生日这天晚饭前,用蒸簟簟一只,内放鸡蛋2只、猪肉1碗、米粉圆子4只,以及酒盅、筷等,再放蚕花娘娘纸马1张、排锭1副。然后将蒸簟放至门外,焚香点烛后,烧掉蚕花纸马及排锭。这时,邻里孩子便围上来将簟中食物一抢而光。俗以抢吃越快,蚕花越旺。
  呼蚕花
  除夕夜,孩子手提马头灯、元宝灯、鱼灯、兔灯等,在村前村后,田头地角,来回奔逐,并唱“猫啊来,狗啊来,搭个蚕花娘子一道来”。或唱“喔—喔喌喌,咩——咩吗吗,蚕花落伢■里来,白米落伢囤里来。东也安,西也宁,风调雨顺享太平,烧香念佛看戏文”。俗称点蚕花灯。
  点蚕花
  火除夕夜,每户蚕农都在家堂土地菩萨神龛里点上一盏油灯,或一支红烛,点到年初一早晨。
  睏蚕花
  正月初一上午,睏晏觉,意为焐发蚕花,又称“焐蚕花”。平时,妇女早起,唯年初一可以睡觉晚起床,因身系“焐蚕花”大任,一年蚕事以妇女劳作为主。睏蚕花后起床,吃象征白茧的圆子,中饭则多半吃“顺风圆长寿面”,“顺风圆”做得与蚕茧一般大小,一样形状,都有企望蚕事丰收的意思。
  关蚕花
  年初一蚕农不开正门,进出走边门,俗呼“关蚕花”,不让“焐发的蚕花”跑掉。并且正月初一不动帚,怕把蚕花扫跑。“清早厨房煮茧圆,加糖先供灶神前;小门进出大门闭,传是蚕花关熟年。”
  烧田蚕
  又称照田蚕。除夕晚或正月半,蚕农用芦苇和其他草木聚成一束,缠以丝绵,用火点燃,舞似流星,敲锣打鼓,边放爆竹,边唱祈求蚕花丰收的赞词。又谓“烧蚕”,祈年之意。
  禳白虎
  俗以“白虎”为灾星。病蚕俗称“青娘”,故清明或寒食节吃螺蛳,谓之“挑青”;至晚,将螺蛳壳撒于屋上,是为“赶白虎”,并放爆竹,设祭以禳白虎,祭品多用牛、羊、猪肉和甜白酒;又用米粉做成白虎形状,祭毕由老幼皆出门弃之于道,谓“赶白虎”。射中村用红纸剪成虎头或虎形贴于门槛、大门,谓“贴白虎”,辟邪祈蚕旺。
  轧蚕花
  清明前后,蚕农到附近寺庙祭拜蚕花娘娘,其间男女赶庙会,喜欢越挤越好,俗谓“轧蚕花”,将轧来蚕花的喜气带回家,得个蚕花廿四分。
  戴蚕花
  用彩纸或绢、绒做成蚕花,清明节妇女斜插于鬓边,称“戴蚕花”;也有将蚕花插于蚕匾、蚕房门框等处。
  蚕月
  四月为蚕月。有蚕鸟:此鸟初鸣“叶贵了”;待蚕上山,山棚下炽炭“灼山”时,又鸣“灼山看获”。有蚕花虾:四月出小虾,谓之“蚕花”。蚕月中,寺僧入夜要打钟三次,“以警蚕妇饷叶之候”;蚕毕,蚕户以丝绵相酬。
  护种
  清明前、谷雨后,用棉絮包蚕种六至七日,天暖放在床上,天寒则抱在老翁或老妇胸前,取其温和适中。
  掸蚕
  先在大门上贴门神(秦叔宝、尉迟恭),并在大门、户槛、神龛上贴剪纸老虎或聚宝盆,用以辟邪保蚕事兴旺和家人平安;农妇头戴彩色纸花(即蚕花)。在门上用红纸写上“育蚕”或“蚕月知礼”。宣告这是蚕房,须遵守蚕房规矩。
  蚕禁
  头蚕(春蚕)是全年养蚕的关键。四月是最忙的日子,所谓“养蚕无太婆,种田无太公”。以四月为蚕月,凡官府有勾摄、征收,里巷往来庆吊,皆罢不行。这是以生产为中心的习俗。
  蚕忌
  过去蚕忌很严,虽是邻居也互不往来。幼蚕时,忌屋内扫尘,忌开油锅煮鱼肉,忌烧油纸在屋内吹熄,忌近处舂捣,忌敲击门与窗,忌哭泣,忌秽语淫词,忌未满月产妇进蚕房,忌带酒人切叶饲蚕,忌吸烟,忌灶前泼热灰,忌产妇孝子,忌烧皮毛头发,忌醋、酒、五辛、腥、麝香,忌当日迎风,忌西照日,忌正热暑突、猛风骤寒,忌不洁净人进蚕房,忌蚕房附近秽臭。
  择茧
  谚曰:“蚕忙不如茧忙。”因为茧子回山后,接着就要缫丝(这是指过去,现在蚕农已不再缫丝),拗茧和拣茧,必须在两三天内完成,时间非常紧张。因此邻居都有主动支援的习惯,而且不计工资。
  望蚕信
  蚕茧回山后缫丝,亲戚和邻里间以猪蹄、鱼鲜、果子、糕饼等相互赠送,俗称“望蚕信”。
  谢蚕花
  蚕农在端午节用猪头、肋条肉等祭祀,意为谢蚕花娘娘。也有在河滩边泼水,称泼蚕花水,以庆贺蚕事丰收。
  蚕花饭
  贩售茧子、新丝后,祭谢过蚕花娘娘,蚕农全家围坐吃“蚕花饭”。家长则将礼物赠予家中每个人。
  二、水产
  菱湖水产资源极为丰富,是有名的淡水鱼产地,长期以来积淀起丰富独有的地方风俗。
  养鱼
  20世纪60年代以前,菱湖渔农往长江采购鱼秧,当鱼秧船回菱湖时,沿路遇桥即放爆竹。到菱湖时,则船上、岸上爆竹齐鸣,锣鼓喧天,河埠头设三牲、鲜果、酒、糕饼,点香烛以祭祀,谓拜利市。同时请戏班于庙前广场演戏,庆贺鱼秧满载而归,祈渔业丰收。清《菱湖镇志》:“春月鱼秧,平安戏最多。”孙宗承《菱湖纪事诗》:“选舞徵歌花柳朝,船船来往最烦嚣;大西栅接小西栅,上岸桥通下岸桥。”放鱼秧前要请“财神”,点香烛祈祷;请人用划楫(木桨)等工具把池塘水搅浑,为“越浑越发”。
  中秋节拜“塘头五圣”,供猪头三牲,点香烛祭祀。夏末秋初,鱼病旺发,称鱼瘟;高温又突遇雷雨,鱼易浮头,因缺氧,称鱼嚎;旧时,则祭塘。
  深秋初冬,捕获鲜鱼,邻里相互帮助起网,俗称拉(音他)塘,对帮忙者馈赠每人两条大鱼——青鱼或鳙鱼,但不能送草鱼或白鲢,草鱼谐音“吵”,送了草鱼意为“家中吵闹不宁”;白鲢因是“素白”,不吉利。同时,捕鱼结束,邀请邻里亲友吃饭,谓“鱼汤饭”,庆丰收之意。
  腊月中,塘中饲养家鱼捕捞后,放尽池水,称“干塘”。此时,塘底仍有野杂鱼,邻里均可入塘捕捉,谓“趁塘”。
  种菱
  菱种类多,可生吃,也可熟食。秋季鲜菱上市,就有贩子把四角菱煮熟后沿街叫卖,是“热老菱”。冬天把风菱和毛芋艿一起煮熟叫卖:“热老菱、毛芋艿。”清明前把去年沉入河底的老菱用“菱拖”拖起(菱拖是用竹编成篦,状似篦梳的工具),叫“拖芽菱”,风于后供土地、灶君。煮熟后用竹签串起,下面大逐渐小,状似宝塔。沿街设摊出售,俗说:“吃了乌菱(即拖芽菱,因其壳乌故名),乌蚊不会叮。”
  菱与“灵”、“玲”谐音,所以民间把菱视作象征机灵、玲珑、灵验的吉祥物。在幼儿的服饰上,卧室的帐幔、枕套上爱绣上菱的图案;家具雕上菱的花纹。菱也是供奉神佛、祖宗的供品。旧时代富裕人家死了人,用黄金或银子制成小菱,放在死人嘴里,期望死人在天有灵。
  三、种植
  菱湖农业,除了蚕桑、养鱼外,便是种田。种田离不开土地。所谓“呒不一样勿是土里来,呒不一样勿是土里去”。所以普遍奉祀土地菩萨。祭祀简单,三炷清香一盅淡酒。
  种田
  插秧时,插秧的人不能用手去接,由拔秧的人用稻草扎好小捆抛到待插的田里。万一击中了插秧的人,叫“中秧”。中秧有遭殃的意思。由抛秧的人高喊:“唷某某(中秧人的名字)今朝交好运了。”旁边的人也和声说:“要交好运了。”
  禳灾
  遇到水灾就拜龙王。遇到旱灾就拜菩萨。把行身菩萨(不是泥塑的,身上穿着龙袍、戴帽、穿靴的神像)抬出来游街,随从的人都穿了蓑衣。表示求雨。遇水灾和旱灾,全镇断屠(不杀猪、羊、牲畜),表示虔诚。
  新米饭
  农民每年田里收成以后,就用新米煮饭,备酒菜请亲友,叫“新米饭”,以示丰收。也用新米粉做圆子,分送亲友,叫“新米圆子”。
  四、饲养湖羊
  旧时,一般农家小羊进棚,就要请“棚头五圣”,在羊棚柱或棚栏上缚上一张“五圣纸马”(一种木刻印刷的神像,一般用红、绿、黑三色套印,上有“六畜五圣”字样)。祭礼时,一般用猪脚爪、白煮鸡蛋一大盆,放在筛子上,筛子放在方凳上,就在棚头纸前装香、点烛,主人临近作揖,烛尽收去。如羊犯了病,亦要请“棚头五圣”。殷富户过年时要专门祀棚。祭品中加一尾鲤鱼和鲫鱼,上贴颠角的小红纸,放在盘(或盆)内。年初五,还要点烛焚香接“六畜五圣”。
  第二节生活习俗
  一、服饰
  菱湖服饰无论城乡都趋新应时,特别是女性。
  衣服
  旧时穿衣有等级,所谓“长衫班、短衫班”。教师、商人、医生、乡绅都穿长衫。工匠、小贩、帮工都穿短衫。妇女穿旗袍或上穿短衫下穿裙子;帮工则不穿裙子,只穿长裤。婴儿穿毛衫衬里(袖口、下边都不缝边)。人未死先做衣叫“寿衣”。“寿衣”都是古式的。粗作者穿粗布作裙,裤腰肥大,裤管扎紧称扎脚裤。
  男性上衣多为对襟衣,女性为大襟衣衫,青年多为中山装。解放后,流行中山装、列宁装、青年装。“文化大革命”期间流行军便装。20世纪80年代后,盛行西装、茄克衫、牛仔服、滑雪衫、蝙蝠衫、连衣裙等。90年代末以后,姑娘更喜穿加长袖半露胸上衣和露脐牛仔裤。
  鞋袜
  男人都穿布底圆口鞋,或布面皮底鞋、蚌壳形棉鞋。女人穿圆口搭襻鞋或绣花鞋。热天男人穿皮拖鞋或木拖鞋。农村中落雨天穿钉鞋,布面上涂桐油,底上钉上泡天钉防滑。还有一种草鞋,是用稻草编织的,也有用麻编织的,还有在麻编的外面缠上布条,还有一种用箬壳编织的叫蒲鞋,加入芦花或鹅毛则可防冻保暖。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男女老少夏天均穿木屐。解放后流行解放鞋(球鞋);70年代松紧或方口布鞋、塑料风凉鞋、拖鞋;80年代,流行各式中高跟皮鞋、健身鞋、旅游鞋。旧时以布质土袜为主,后为线袜;富裕者穿长、短统丝袜。
  70年代起,普遍穿尼龙袜、毛巾袜、绒线袜、连身袜、锦纶袜、卡普隆丝袜等。
  帽子
  婴儿热天戴三桃帽,前一块是绣花的桃形夹料,用以保护脑门;后面只有一个布质的圈子。妇女只有年老的戴双叶帽(无顶,只护两侧),男人戴瓜皮帽、罗松帽、鸭舌帽、行灶帽、大礼帽等。热天戴凉帽,上面印有“一片巧云”、“自力更生”等字样。解放后流行解放帽、八角帽、单军帽、护耳棉军帽、女性各式绒线帽,开司米编织小帽等。
  佩戴
  旧时,儿童多佩戴项圈、百锁、脚镯、手镯、铃铛等银饰;女性佩金、银、珠玉、翡翠、耳环、手镯、戒指。20世纪70年代,流行戴手表。80年代,流行佩戴各式金首饰。世纪初,流行戴玉石串佛珠、玉石饰物手镯。
  二、饮食
  菱湖很讲究饮食,春、夏、秋、冬,四时八节都有适时的饮食,有些食物制作特别,为别地所无。
  豌豆饭
  新鲜豌豆上市后,用粳米掺入少许糯米,放入剥壳的鲜豌豆加猪油(或咸肉)和盐煮成饭。吃豌豆饭还行邻居互赠。
  黄米粥
  夏季用黄米煮粥。汤清黏粘,清香爽口。俗说:“盐炒蚕豆黄米粥,郎中先生朝伢哭。”
  饮茶
  饮茶叫“吃茶”。老年人有吃早茶的习惯。早晨三点左右茶店里已很闹猛,多有把香豆腐干浸在茶盅里冲茶吃。上午农民上市叫“市兴头”,茶馆里座无虚席。农民将土产放在茶店门前出售。茶有“大茶”和“小茶”,“大茶”两人合吃一壶,“小茶”一人一壶。泡了茶,假使有事走开,等一会儿还要来吃,那就把茶壶盖翻个身,或茶盅倒放桌上,叫“摆茶”。晚上吃茶叫“夜茶”,是生意人灵市面谈生意的时候。别人向你㘰茶时,必须用手指轻叩桌面,表示谢意,茶博士(堂倌)来冲开水也如此,否则人家认为你无规矩。正月初一上茶馆,每壶加两个青橄榄,叫“元宝茶”,茶钱要特别客气些。还有一种橙子茶,把橙子皮切成丝,加芝麻用盐腌,为“橙子茶”;另加桂花,为“桂花茶”;饮时用橙子皮加一撮熏豆用开水冲,叫“熏豆茶”,是家庭中待客上品。茶博士(堂倌)冲开水时上下连续三次,谓“凤凰三点头”,意对茶客特别尊重,逢时过节尤为讨彩头。
  凉粉
  入夏。用薜荔(俗称木莲婆)捣成汁掺入冷开水,用茹点化,凝成如豆腐状,小贩摇鼓东(拨浪鼓)招引主顾。出售时,用碗盛之加白糖、薄荷水(开水冲薄荷草,冷却后)。家庭凉粉均用凉菜烧煮。
  菱毛(蔓)头
  夏秋之季,农民摘菱蔓煮熟,切细,捏成团出售(近年只绕成把)。食时,用油炒,加辣。菱蔓性寒,有消暑之效。又是治癌之保健绿色食品。
  腌制品
  入冬,腌制肉类、鱼干,夏天食用。古时菱湖乌腊最佳,远近闻名。今之青鱼干、草鱼干、爆鱼、鱼圆为地方特产。腌制之青菜,为盐渍菜、冬菜,四季皆可食用。
  卤制品
  菱湖人喜食卤制品,自制臭卤甏,臭豆腐干、臭千张、臭南瓜、臭芥菜梗等为家常风味菜肴。
  饮酒
  菱湖人喜饮酒,古时有名酒为“三白酒”,尤以射中长寿坊、西吴坊和思溪坊所产最佳。农村还有家酿甜白酒,以待来客。
  三、居住
  民宅
  菱湖是水乡,民宅沿河而建,往往“开门是河,推窗见桥”,而且大门偏西南,俗说“朝北的房子勿及朝南的廊柱”。民宅都是单开间或三开间,极少双开间。都是砖木结构。建国后渐用水泥钢筋预制板。20世纪80年代后渐趋讲究,使用瓷砖、马赛克、卫生设备。农村住房一般分前房(底层客堂并放农具)、后房(底层为厨房间)和披屋(饲养猪、羊)。90年代后期,农民住房大多为别墅型,独门独户。
  动土
  建房先打墙脚,叫“动土”。先看“风水”,后看日脚。还要拜利市,放爆竹。请泥水、木匠吃一餐。
  上梁
  上梁是建房的高潮,亲友要送“上梁”利市,其中有肉、鱼、糕、粽等;也有送电风扇、沙发椅的。一般亲友送份子。主人要摆上梁酒。上梁时,梁木上裹一红布,主人上香点烛、放爆竹。木匠讲口彩话:“东边一朵紫云来,西边一朵紫云来,福禄寿喜一起来。”还要在屋樑上把红枣、馒头、糕、糖果往下面抛,让邻居亲友孩子抢拾,场面热烈欢畅。
  搬家
  摆“搬家酒”,放爆竹。有二、八月不搬家之规矩。由亲友送入新屋。
  打灶
  俗有“二月八月不起灶”的禁忌。射中村一带农村平时不打(造)灶,唯九月重阳打灶,纪念土地神羿遇难日之传说。
  居民打灶一般“三眼”,大家庭“五眼”。里锅平时不用,只在有特殊需要或过年蒸糕,煮肉用。锅与锅的中间里面嵌入一只尺四锅,灶外沿嵌一只铜汤罐,是利用余热取温水用。灶有灶君神龛。灶墙上要画花、山水、万年青。在外锅侧面常写“米中用水”四字,中间一竖从米字到水字贯穿其中。灶洞口写“火烛小心”四字,但“火”字一定要颠倒写。射中村传说羿射九日,太阳像火球从天而降,所以“火”字要颠倒写,此传说流行至今。
  四、交通
  防船晕
  小孩第一次趁船,要吃一滴篙子水。据说长大可以不晕船。
  禁忌
  趁船人不准在船头上小便,违者要放爆竹或点香烛。船上吃饭不准把筷放在碗上,吃鱼不准翻身。
  安龙门
  一座桥建好后,桥面正中留出一方块待补的空洞,预先配好尺寸,凿有图案的方石叫“龙门石”。看好吉日良辰,请本地一对子孙满堂、德高望重的原配老夫妇,把“尤门石”扶住嵌入洞中,叫“安龙门”。凡是孩子生肖犯克,都要避到外地,叫“避生肖”。桥面正中为方形龙门石,而桥洞顶中央为圆形顶门石,也刻有图案,二者意为“天圆地方”。建国后都建水泥桥,此俗已废。
  五、卫生
  服药
  用药方买药叫“撮药”。药煎好后,倾入碗中,碗上横一支筷。药渣要倒在
  三岔路上,让行人踩踏。把“病根”踏断之意。
  清洁
  清明前后打扫环境卫生(现在定四月为卫生月)。六月初六孩子洗浴。七月初七妇女用槿树叶洗头。腊月二十三日掸尘。端午节用苍术、白芷、芸香烟熏室内;用雄黄烧酒喷洒壁角,门框上插菖蒲、艾草。
  单方
  积食肠胃不畅:饮焦米汤(把米炒焦泡汤)。
  积食不消化:吃鸡黄(把鸡硬肝内衣——即鸡肫皮烧成灰放糖吞服)。
  发热:喝芦根汤。
  烫伤:用赤膊小老鼠浸菜油(把刚出生小鼠入菜油,封口浸一二年),涂于伤处。
  咳嗽:吃萝卜或生梨炖冰糖。
  吃发癣:用闹羊花(即谣羊霍,有毒)二十朵,鲜毛姜八片及烧酒二两,隔水炖十五分钟,用棉絮蘸后涂于患处,一日数次(次数越多越好)。
  腹泻:吃桑果浸烧酒,或杨梅浸烧酒。
  鸡脚折骨:用铜屑喂鸡,数日可愈。宰后,折骨处铜痕清晰可见。
  六、家庭
  菱湖家庭传统观念向以孝悌为正宗思想。建国后观念逐渐法律化(如《婚姻法》)。但传统的家庭观念仍相对稳定。
  分家
  男子结婚后叫“成家”。弟兄全部成家后,就要分家。分家是弟兄平分父母的财产(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娘舅姑夫是公正人中的权威。长房的长子叫“长子长孙”,分家时要得一份。如有剩下不能平分的东西,当场砸碎或折断,“大家勿进帐”。分家要写“分家簿”,略陈分家缘由后,填上分得财产的名称和数量。分家要办分家酒。弟兄各自的妻子娘家要送分家份子:一对带叶的青竹(含节节高的意思)、碗、筷、家什等。分家关键是公平,故常选择在二、八月为多。镇上居民已无此俗。分家后,父母或自立、或与小儿子同炊,或吃轮家饭。
  解放后,农村分家,多由村干部仲裁、作证,现则由公证处公证。
  轮家饭
  分家后,父母就吃轮家饭,大多半个月一轮。轮到的儿子,要备一些较好的菜肴,表示孝顺。但也有媳妇说刁话,不愿赡养的事出现。
  儿女
  一般习俗是重男轻女,特别是农村。因为“女儿养到100岁终是人家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男子有劳动力,承担养家活口之责。城镇已有转为喜欢女儿的趋势。因为女儿体贴父母。儿子鲠强,娶媳妇又要负担,所以有“三个儿子寻死路,三个女儿荡马路”之说。现男女平等、男女同工同酬,父母有抚养责任,子女有赡养义务。
  承继
  自己没有子女,将兄或弟的儿子中承继一个,或从出嫁姐妹的儿子中承继一个。承继儿子与亲生的一样,有继承的权利,也有赡养的义务。还有从无血缘关系之男子中收养子女,多立文书,称外收,享受亲子女一样的权利和义务。
  招女婿
  有女无子者,把女婿招进门来。女婿进门要改姓女家。解放后,入赘女婿一般不改姓,但生下的子女要姓女家姓。青年、中年女性丧夫,子女尚幼,坐堂招夫,俗称“接棒”。
  花亲
  亲戚有三种:有血缘关系的叫“血亲”,又叫“自屋里”;有婚姻关系的叫“姻亲”;由亲戚朋友讲得投机,志同道合结成的叫“花亲”,像“结拜兄弟、姐妹”,又叫“换帖”、“过房亲”等。这中间没有利害冲突,平时互助互利,情深谊长。不比其他亲戚、血亲有遗产之争。姻亲有婆媳之斗,往往会产生反目不睦,或面和心不和。而花亲则善者近,恶者远,善者可发展成为姻亲,恶者可以断绝往来。
  现在较为突出的是“过房亲”,城乡俱有,而乡村尤为普遍。孩子可以过房给未婚男女,叫“亲爸”“亲母”。孩子的父母要将孩子过房给某人,某人不能拒绝,这是一种规矩。双方讲好以后,要做礼节形式。孩子家要把大肉、大鱼、果品送给过房父母,孩子登门拜见过房父母,从此改变称呼。过房父母要送衣服、鞋帽给孩子,还要送“长命铜钱”(银元或钞票)。也有一言为定,不做形式的。但逢年过节一定要礼尚往来,特别是过年。过房儿子(女儿)要送酥糖、猪蹄给过房父母。过房父母要送开口果子(各种茶食用粗纸包好)、状元灯笼、压岁钱给过房儿子。连续吃三年年夜饭,第三年叫“满年”,从此保持过房亲关系。到了过房儿子(女儿)结婚,过房父母的份子(礼金)要比一般亲戚丰厚。过房父母称寄父母,过房子女称寄子女。
  第三节时令习俗
  一、岁时
  正月
  初一:是春节的第一天,开户放爆竹,叫“开门炮仗”。男女老少均穿新衣,贫苦人也力求整洁。起床就吃寸金糖,谓“如意称心”。早晨吃顺风圆子,拜土地、灶君、祖先像。出门先走“喜神方”。路遇到熟人说“见面发财”或“恭禧发财”。此日禁止扫地,禁止用刀具,禁说不吉利话。中午大家都吃面;或吃除夕预留饭食,谓“年饭”。儿童玩“鸡毛娘子”:用圆茅草一根对折,骑在另一根茅草上,用手指捋鸡毛,能吸引茅草摆动。堂前放节节高(或用大竹两枝不去小株)。
  商店敲锣鼓,儿童吹喇叭、放百子炮,玩各种玩具,气氛欢乐闹猛。
  初二:禁忌松了些,显得活泼、轻松。亲友开始“拜年”。第一次出门拜年,要先到娘舅、姑夫和岳父家,再到其他亲友家,初五前是高潮,谚曰:“拜年拜到初七八,给你吃根猪尾巴”;“拜年拜到正月半,面孔像块砧头板”。初二、十六店家俱吃肉,俗谚“初二、十六店倌吃肉”。
  初三:是小岁朝,用灶君马张供在灶堂里叫“安灶”。初三起床后,要吃有馅的圆子。子弟鸣锣击鼓,以相娱乐。
  初四:晚上商店都用果品、三牲、香烛拜财神,叫“接路头”。还要摆“路头酒”。这一天老板和经理经过盘结,一年来的盈亏情况已经清楚,决定新的一年里的经营方针。确定留用和辞退职工。留用的安排明天正式开业后的工作。辞退的结账,另谋生计。
  二月
  初二:吃年糕,叫“撑腰年糕”,吃了可以不腰痛。
  十二:百花生日,以红绸及红纸系花树上,或在盆景里插上小红旗。假使这天落雨,就要连落十二个连夜雨。
  三月
  初三:妇女戴荠菜花。到郊外挑荠菜煮饭为“荠菜饭”。也有在郊外搭灶,灶要搭在喜鹊窝下面。有“三月三、荠菜花,桃李争繁华”的俗话。
  五月
  二十日:水龙生日。四栅水龙,都要集中到安澜桥比赛,各栅的消防队员各司其职,打锣吹哨,精神抖擞,秩序井然。比赛时各尽其力,射水远者为胜。两岸观者如云。是每年一次的消防演习。
  二十六日:官绅祭忠烈祠,并禁屠。
  芒种逢壬起梅,进入黄梅。“黄梅积水煮茶甚香”(《涌憧小品》)。断梅后三天称“头时”,又五天称“中时”,再七天称“末时”。从前种单季稻有“头时种田最好”、“末时太晚”之说。小暑闻雷,重做黄梅。
  六月
  初六:为中贶节,此日晒书画、衣服;洗发、涤梳具。大家吃馄饨。用冷水晒热,替孩子洗浴,叫“猫狗浴”。
  七月
  初五至初七,迎金元六总管;初八、初九迎福增乡、崇礼乡二社神夫人神会,初十迎太均夫人会,演剧酬神,办庙会;十五日盂兰盆会,夜则放焰口施食、沿河放灯;三十日夜,沿门点香烛,并点地藏灯,或以木屑和油沿路焚之。这些神会出迎,古时有之,今在农村又恢复。
  十二月
  冬至逢戍为“腊”。腊中多营葬、修坟墓。腌肉、腌鱼、腌菜。农家腊月中舂一年之米囤藏之,谓之“冬舂米”。
  十五日起,晚上开始喊“火烛小心”。大意是:“寒冬腊月,火烛小心,前门看到后门,脚炉看到灰堆。”此日起,街上卖送灶轿子、状元灯笼;买年货、蒸年糕,
  一片过年景象。
  二十三日:晚上送灶,把灶君马张放入送灶轿子,用糖黏在灶君嘴上,不让他上天讲坏话。用松、柏枝及豆荚焚之。
  二十五日:都吃豆腐渣,俗谓此日玉帝及诸神下界巡视人间疾苦,吃豆腐渣能得到怜悯而赐福。
  三十日:为除夕,拜家堂、土地、灶君。一家团聚吃年夜饭。酱煨蛋叫“元宝”,炒馄饨叫“包财”。孩子提着状元灯笼串邻走舍,喊:“猫啊来,狗啊来,花花娘子同啊来,大元宝滚进来,小元宝门角落里轧进来,嘭啪,铜钱银子上阁栅。”夜里吃毛芋艿。彻夜不眠叫“守岁”。商店账房手提灯笼讨欠账,贫苦人往往出去避债,到第二天(初一)回家。半夜子时放爆竹鞭炮,谓辞旧迎新。大门上张贴春联、门神。
  吃过年夜饭,长辈给小辈压岁钱。亲友间也互赠小辈。年夜饭后到春节,长辈不打骂小辈。
  二、节俗
  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节灯会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十五是高潮。
  菱湖灯会最盛于上元桥畔。有“三分灯彩七分人”之称。菱湖灯会除各式彩灯游迎街市,还举办猜谜,灯谜之盛,蔚为奇观。
  清明
  扫墓:祭祖扫墓为大事。多在清明前后两三天内进行。扫墓又叫“上坟”。
  用菜肴、酒、果品,上香焚烛,跪拜,烧锡箔纸锭,在坟上加土,插飘白纸(新坟则用彩飘纸,多为红、绿、白三色)。也有家祭,叫“拜饷”。
  粽子: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踏青的干粮。俗说:“清明粽子两头尖,男啊颠,女啊颠。”插柳:屋檐上插柳枝,俗说:“清明插杨柳,外甥杀娘舅。”据说此俗始自元末,人民以插柳为号,同杀鞑子。男女戴柳条,俗谚“清明不插柳,红颜成皓首。”踏青:此日多到郊外踏青,多到灵山。叫“游灵山,着长衫”。
  哨船:菱湖近乡以农船驾四橹,上设彩棚、旗帜,列各种器械,互较投勇诸艺,在镇上市河表演,谓之哨船。
  吃螺蛳: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吃后将螺蛳壳抛向屋上。意为辟邪。
  立夏
  吃立夏塌饼、菱肉立糕。吃风干芽菱(乌菱),有午时吃了乌菱不会被乌蚊叮之说。此日多用秤称人,称幼童时放小石子,谓“石寿”。饮酒、吃新梅、蚕豆、芽谷饼,有解疰夏之说。是日必食豆腐,谓补脑。
  端午节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叫端阳节。菜肴有灰鸭蚕、黄鱼、银鱼、黄鳝、蒜苗、红烧肉等,酒中放雄黄,谓雄黄酒。
  粽子:家家裹粽子,小孩特裹小粽挂在衣上。也有相互馈送的。也吃雄黄炒蚕豆。
  驱邪:小孩额上用雄黄写“王”字,穿老虎衣。并用五色丝线为索缠臂;或用丝线绕成三角、做绢人、剪茧为虎形等用丝绳串联,或挂颈项、或缠绕手腕,为小孩辟邪。门上贴上和尚、尼姑送来的纸“符”。门上挂菖蒲、艾蒿、大蒜蒲头。用雄黄烧酒喷洒屋角。用苍术、白芷、芸香烟熏室内。
  至节:新婚人家,女家要送扇子、凉帽、批杷、绿豆糕,分送给男家公婆、伯叔、妯娌。
  划龙船:是日,组织划龙船活动,往江河中抛粽子,是为纪念屈原;又说为纪念伍子胥。
  中秋节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家家吃团圆饭,吃月饼,并用月饼赠送亲友。晚上用香斗(糊纸为斗,放香屑于其中名为香斗),架桌庭中,放瓜果月饼,祭月神(射村人视土地婆婆嫦娥为月神),名烧斗香,烧天香,人静后竞出偷取饭瓜月饼,以为得子之兆。到田地可以摘取农作物,有“八月半当官贼”之说。
  此日吃甜白酒,吃炒十烤(茭白、千张、菱肉、豆类、南瓜、蔬菜等随意十样,炒成一碗)。
  赏月:传说运气好的人还可看见月亮里有划龙船出来。
  重阳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点心店卖栗糕,有到灵山登高者。又为老人节。传说羿被害之日,射中村有至羿神庙祭祀之传说;并在重阳节打造饭灶;已建造的新灶第一锅白米饭,要盛出先祭拜土地公羿。
  冬至
  有冬至大于年之说。家家祭祖上坟。冬至夜最长故有“睡么睡个冬至夜”。
  此日过后开始吃补食。
  第四节礼仪习俗
  一、生育
  催生
  孕妇“达月”(预产期)前,娘家要准备好婴儿衣裤、尿布和产妇吃的鸡蛋、红糖等营养品送到男家。亲戚家也送营养品,叫“端汤”、“端褥姆汤”。
  三朝
  婴儿出生第三天,为孩子取名。要做三朝圆子,分送亲友邻居。拜太均、吃
  三朝面,也有分送亲友的。
  满月
  孩子生下一个月叫“满月”,也叫“弥月”。要剃“满月头”,把剃下的胎发搓成团子放在金属圆盒里,挂在床上。剃了头,由娘舅抱着到外面街上走一圈,上面由别人撑着伞,手拿安息香。要经过状元桥和探花桥,期望孩子长大后也中状元或探花。回家后往畚箕里一放,意为“贱”(健)而好养。然后摆“满月酒”,送给客人馒头和剃头圆子。
  周岁
  孩子周岁要请客办酒宴,亲友送份子。在正中的八仙桌上放些书本、毛笔、算盘、锄头模型、水果等,由母亲抱着孩子,让他自己抓,抓到什么就讨口彩。预卜孩子的未来,称“周岁抓啐”。并且要拍照,为周岁照。
  二、求学
  上学
  孩子到了六七岁,凡是能维持温饱的家庭,都要送孩子上学。上学要向娘舅讨书包。择日上学,由娘舅陪了孩子到学塾。如上的是私塾,那要备四式礼物送给老师,向老师行跪拜礼。给同学分糖果。在自己的凳子下面,贴个糖塌饼,意思是把孩子的屁股粘住,不撒野。由老师取学名,从此在学馆里就不再呼乳名。
  在学馆里不称老师而称“先生”。现幼儿园新生入园第一天和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天,仍沿用此习俗,即新生带糖果交班主任分发。
  写字
  把毛笔给老师开笔头。老师用唇齿将笔头咬松,蘸上墨水,交给学生。习惯地把第一位启蒙老师称为“开笔头老师”。先写“描红”,是一种印有最简单的红色字样的纸张:“上大人,孔乙己……”。由老师“把笔”(握着学生的手如何用笔)。会写“描红”后,再写“印板”,用尺八纸(横一尺竖八寸微透明的薄纸)衬着印板照写。随后单独临帖,有柳公权、颜真卿等字帖。老师在写得好的字上圈一红圈,较好的点一红点,差的竖一红竖。现学校书法课仍沿用此法。
  读书
  入学先读“人之初,性本善”的《三字经》或“赵钱孙李”的《百家姓》,也有读“小猫三只四只,白布五疋六疋”、“人手足刀尺”的教科书的。以后逐级上升《论语》、《孟子》、唐诗等。老师只教读法,不作解释。学生读书象唱山歌。每天要把上过的书背诵。现学生仍需背诵古文和古典诗词。
  处罚
  上学后要遵守规矩。犯了规,或没有把功课(如背书)做好,就要受罚,有关夜学、立壁角、打手心等。学生受罚,家长不能讨情。现学校已严格取消体罚学生。
  三、婚姻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被看作“一生中只有一次”的“终身大事”。多推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儒家思想,故婚姻礼仪非常庄重。
  订婚
  订婚(又称对亲)是婚姻的序幕。根据门当户对,先托媒说亲。说成以后,再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即将男女双方出生的年、月、日、时辰所代表的天干地支是否相合或相克)。相合而成,相克即作罢。因此有用假“八字”冒充者。合成以后,由男方送聘礼。聘礼大多是金银首饰和绸缎衣料,并用若干盛装茶叶、蜜枣的盖碗或小茶壶送往女家。女家将这些盖碗分送亲戚,表示女儿已经受茶(即订亲)。女方回送糕饼给男方,也由男方分送亲戚。男女双方都办订婚酒宴。订婚以后,双方便成亲家。此俗目前农村中尚未彻底消除,然男方送的礼则是首饰、礼金(供女方购置结婚用的嫁妆,如彩电、冰箱之类)。
  结婚
  结婚礼节,因时代不同而有变更,大致可分以下三种。
  旧式婚礼·在订婚后一二年后,由男家提出结婚日子,由媒人通知女方,叫“通信”。其实事先已将女方提出的要求如礼金、衣服等早已协商妥当。“通信”只是一种形式而已。“通信”这天,男女双方都要办酒宴请客人,叫“通信酒”。
  结婚称“好日”(日,读聂)。在选定的“黄道吉日”前一天,男家发“头盘”到女家。“头盘”里除礼金外,还要给新娘从单到棉七件衣服,叫“七时衣”。由乐人先生吹吹打打送往女家。女家又将嫁妆送往男家,其中有箱、橱、桌、椅、日用器具等,也吹吹打打,叫“发行嫁”。是日,男家要办酒席款待媒人,称“谢媒”或“待媒”。
  到了黄道吉日,俗称正日,男家用花轿及吹鼓手往女家娶亲,男方亲友随轿子到女家叫“迎亲”(别地多由新郎迎亲)。花轿到了女家,由新娘的娘舅扶上轿,叫“抱嫁”。女方亲友送花轿到男家叫“送亲”。花轿到了男家,用铜钱撒向花轿,叫“撒状元铜钱”。花轿到了男家,由新郎向花轿一拜,随后新娘出轿,参拜天地。然后由一对童子执烛台引路,新郎用红绸牵新娘进洞房。沿路用米袋递铺于路,取“传代”之意。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同坐床沿,叫“坐床”;喜娘用果品撒之,叫“撒帐”;用糖汤给亲友共饮,叫“和气汤”。新郎新娘重返堂前,参拜公婆,并献酒,叫“吃寿酒”。参见长辈叫“见礼”。新郎新娘共用晚餐,喜娘在旁说吉语:“吃个肉圆子,明年养个胖儿子”、“吃点蹄子皮,银子批笃批”等,叫“吃回房夜饭”。晚上亲友到新房中戏嬉,叫“吵新房”。有“吵新房三日无大小”之说。第二天新郎伴新娘回娘家,叫“回门”。女家备果品到男家叫“望朝”。男方设酒宴请岳父、舅兄弟,叫“望朝酒”。
  文明结婚“五四”运动以后,出现一种改良的结婚仪式,叫“文明结婚”。
  新娘不坐花轿,不戴凤冠,不穿红裙衫,而以礼服代之。结婚时由司仪掌礼,程序如下:1、结婚开始。2、奏乐。3、主婚人入席。4、证婚人入席。5、新郎新娘入席。
  6、新郎新娘相对三鞠躬。7、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8、新郎新娘用印。9、主婚人用印。10、证婚人用印。11、证婚人致词。12、主婚人致谢词。13、新郎新娘向证婚人一鞠躬。证婚人退。14、新郎新娘向主婚人一鞠躬,主婚人退。15、新郎新娘送入洞房。16、奏乐。在新郎新娘送入洞房时,来宾向新郎新娘撒红绿纸带和彩色纸屑。
  新式结婚不举行婚礼。办理结婚登记后,选定日子,一般定在国定假或休假日。前一天将嫁妆用三轮车送往男家。午夜鸣放爆竹,上午由新郎到女家偕同新娘到新房。办喜酒请亲友。向单位同事、邻居分喜糖。
  解放后结婚嫁妆流行“老三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文化大革命”中,农村为畚箕、扁担、铁耙,迎亲用红旗;20世纪80年代风行“新三件”(洗衣机、收录机、电视机);90年代后则为贵重金饰物、摩托车、彩电、冰箱。目前,农村结婚仍有船送,敲锣打鼓,放爆竹鞭炮。通公路后,则送亲、迎亲由轿车接送,车头上扎花、彩带,亲友车不扎花,贴喜字,迎送时均放爆竹鞭炮。大摆宴席时,热闹隆重。席间,先开香槟,喝交杯酒。公婆要送礼给媳妇,岳父母也要送礼给女婿。
  新人向亲朋好友敬酒时要送糖和瓜子、香烟,亲戚长辈则送份子(礼金),称“见面份子”。亲朋好友收到喜帖,才可入席喝喜酒;没有收到请柬,不能入席贺喜。
  四、寿庆
  生日
  “周岁”是人生第一次寿庆。此后每年逢生日(日,读聂)都要吃面,称“做生日”,以农历生辰为准。讲究人家每年孩子生日,都要用糕果、太均圆子拜太均。
  到了十六岁就算成人,一方面“谢太均”,一方面“斋星官”。外婆家送寿面、寿桃,亲友送份子。摆生日酒请亲友。
  俗话说做“九不做十”,每逢29岁、39岁、49岁,都可做寿。五十大庆,六十、七十都要大做。也有做36岁、66岁生日的。现今流行西方生日蛋糕,唱“生日快乐”歌,吹蜡烛,亲友送礼品,以示祝贺。
  冥寿
  从前富裕人家人死后也做寿,叫“冥寿”。有请和尚拜忏或老太念经。烧锡箔元宝,摆酒请客。
  其他
  还有一种特别寿庆。如25岁叫“铁蛇关”,29岁叫“韩信关”(韩信29岁死),33岁叫“乱刀斩”。遇到这些生日也要“斋星官”,以期逢凶化吉,但不设宴。33岁要吃碗“斩炖肉”(碗底放3颗小鹅卵石,上放斩碎细肉,炖之),解掉“乱刀斩”。
  五、丧葬
  丧事比婚事更隆重。婚事中不一定请的人,丧事中一定要通知,称“报丧”;有的自己来,农村中有动全村的。封建时代,做官人遇到父母丧亡,停职3年,读书人不准应试,停止婚嫁,称为“丁忧”。
  送终
  老人病危时,家里人和子女就日夜守候在旁,老人如有遗嘱,必须恭听,直到断气。子女假使没有送终就是不孝,老人也以为憾。老人断气后,小辈都要跪下,号哭。死了人不叫死而叫“老”。
  停尸
  人死后,由亲属先撤去帐子。可以使灵魂出去。接着由漆匠着寿衣。寿衣要成单,不叫几件,而叫“几个领头”。由床上把尸体转移到堂屋,叫“转尸”。尸体躺在门板上,头朝南,脚朝北,所以“脚底板朝北”成了死人的代名词。脚后点盏油灯,让死人走在黄泉路上得到亮光。躺尸板下,覆一只脚桶或栲栳。防止猫狗匍匐,据说若与天上星宿相对,就会造成“走尸”。头枕“元宝枕”,脸上盖绵兜,尸体上覆盖尸被,盖尸被一般由女儿出资定做。
  入殓
  转尸后,一般要第三天入殓。如天热或从经济打算,有当天入殓的。棺材里放由漆匠事先包好的石灰包。在入殓时子女和亲属都要跪在旁边,不能抬头看。
  裹尸被由女儿送,用纱布带扎紧。尸体入棺时,由长子捧头,次子捧脚,叫“抱头送终”。入棺后用一枚穿线的铜钱对准尸体鼻梁,测定准确才盖棺。此时亲属哭声四起,按自己身份哭喊死者,表示永别。在棺材盖上覆大红被。
  祭奠
  停放灵柩的地方叫灵堂,也叫孝堂。亲友祭奠叫吊孝(孝,读如耗)。在灵堂跪拜,儿子在旁边跪着回拜。堂内挂白布幔帐(也用白蚊帐),旁边挂灵额、灵对(上写挽联)。灵堂置灵案(也叫供桌),上供羹饭、酒菜、水果、糕饼,并点香烛。还请和尚、道士做法事,超度亡灵,现改用录音带,日夜不停播放佛事音乐或哀乐乐曲。女眷坐在棺材两旁,有客人来吊孝,就要放声悲哭。
  出丧
  棺材运往墓地叫“出丧”,也叫“出殡丧”。儿子媳妇穿粗麻衫。儿子手拿哭丧棒(竹棒上糊上纸条,如鸡毛掸帚),现已改捧遗像,低着头由人扶持(表示哀伤得不能行走),媳妇、女儿及其他女眷都掩面哭喊。沿途丢“塌饼”叫“抬材塌饼”,撒纸头(火纸切成的小方块),过桥或路口转弯,要轻喊“死者尊讳”,尤其是从火葬场或墓地回家。抬棺材的要穿新鞋,由丧家付。
  回来时儿子身披盖在棺上的红被。回家进门时都要在烧着的稻草堆上跨一脚,并喝口糖水。
  追荐
  人死后纪念活动很多,首先是“做七”。死后第一个第七天叫“头七”,第二个七天叫“二七”,直到“七七”,即“断七”。其中“五七”最隆重,据说死人灵魂直到“五七”才上“望乡台”,看到家中情况,知道自己死了。这天几乎全是女儿们的事,请和尚来念一天佛,用酒菜祭拜。到了晚上,用吹火筒到门外敲。儿子在里面把门打开。随即把一只盛铁钉小甏掼出门外,必须掼破,叫“五七掼甏”。儿女哭着进门,算是领了亡魂进门了。接着,把死者生前的衣服鞋帽用品堆在场地上,周围用石灰洒一圆圈,然后焚烧。“五七”开始供灵台(又叫座台),像小房子一座供在靠北朝南的方桌上。后竖连根带梢头的竹竿,上挂白布幡,上中两部贴有荷花形图案,中条写姓名,左条写生辰和忌辰,右条写孝子名。桌下放双鞋子。
  做七有讲究。如果“七”与农历的初七、十七、二十七相重,可测喜兆和凶兆:“头七重七,死人晦气;二七重七,灵台接济(还要死人);三七重七,主人发迹;四七重七,四邻发迹;五七重七,女儿发迹;六七重七,六亲发迹;断七重七,宗祠不吉。”
  小康之家逢七都要请和尚或道士拜忏和放焰口。和尚念“南无阿弥陀佛”;道士念“志心扳命礼,玉皇大天尊”。
  凡儿子和孙子,在七七四十九天内不能剃头。所以人一死先去剃头,以免“长发齐肩”。
  除灵
  灵台摆了一年或三年后,要除灵,也叫“烧幡”。这一天要请和尚拜忏,放焰口。女儿、亲戚送纸锭。把座亭和幡放到空地上烧掉。送座亭时穿素,回来时穿红。回到家里已成喜事了。摆酒宴请客,叫“烧幡酒”。丧事到此结束。
  新办丧事
  解放后,丧事逐渐简化。现在通行火葬,家属哭着相送。有关单位或亲友送花圈。回来时由儿子捧骨灰盒回家。再摆“豆腐饭”。不戴孝,只挂黑臂章,也有在黑臂章上加一朵红芯白花,孙辈戴绿臂章。豆腐饭中的豆腐是用半汆豆腐,如死者在70岁以上,叫长寿豆腐,分送邻居,吃了可以长寿。如80岁以上的豆腐更是受人欢迎了。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菱湖镇志 上》

出版者:昆仑出版社

《菱湖镇志上》借鉴了前志菁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征博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了菱湖上起远古、下迄当今的历史和现状,补史之缺、正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社情民风大全,实为了解菱湖的历史与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菱湖镇志》为领导机关和部门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了详尽的镇情,作为科学的依据和借鉴;也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

阅读

相关地名

菱湖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元宵节
相关专题
清明
相关专题
立夏
相关专题
端午节
相关专题
中秋节
相关专题
重阳
相关专题
冬至
相关专题
催生
相关专题
三朝
相关专题
满月
相关专题
周岁
相关专题
豌豆饭
相关专题
黄米粥
相关专题
饮茶
相关专题
凉粉
相关专题
菱毛(蔓)头
相关专题
种桑
相关专题
蚕花生日
相关专题
请蚕花
相关专题
呼蚕花
相关专题
点蚕花
相关专题
睏蚕花
相关专题
关蚕花
相关专题
烧田蚕
相关专题
禳白虎
相关专题
轧蚕花
相关专题
戴蚕花
相关专题
蚕月
相关专题
护种
相关专题
掸蚕
相关专题
蚕禁
相关专题
蚕忌
相关专题
择茧
相关专题
望蚕信
相关专题
谢蚕花
相关专题
蚕花饭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