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自然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菱湖镇志 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482
颗粒名称: 第二章 自然环境
分类号: X21
页数: 30
页码: 48-77
摘要: 菱湖属杭嘉湖水网平原典型的菱湖湖群渔桑粮区中心的低洼地区,地面高程1.4-4.9米左右。河网纵横交错,鱼荡星罗棋布。主要土壤属水稻土的青紫泥田和半青紫泥田,占土壤的70%左右,有机质和含氮量较高,土壤物理性质、水分和气候条件,适宜于水产、珍珠养殖和蚕桑、水稻、白扁豆和菱角等经济作物生长。水域所占比重最大,占湖群区总面积39.8%,尤以湖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
关键词: 菱湖镇 自然环境

内容

菱湖属杭嘉湖水网平原典型的菱湖湖群渔桑粮区中心的低洼地区,地面高程1.4-4.9米左右。河网纵横交错,鱼荡星罗棋布。主要土壤属水稻土的青紫泥田和半青紫泥田,占土壤的70%左右,有机质和含氮量较高,土壤物理性质、水分和气候条件,适宜于水产、珍珠养殖和蚕桑、水稻、白扁豆和菱角等经济作物生长。水域所占比重最大,占湖群区总面积39.8%,尤以湖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湖塘面积6557.79公顷,占市区同类土地面积50%,为全省淡水鱼养殖重点产区,也是全国三大老池荡养鱼中心。渔业发展潜力大,珍珠养殖已成规模。耕地面积所占比重仅次水域,为26.3%,桑地23.2%。(《湖州市土地志》)原菱湖镇域0.78平方公里有“九墩十三浜,七十二爿半桥”之称。现菱湖镇河道密度约3.8公里-4公里/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全镇108.967平方公里的33.26%,成为典型的“水乡泽国”地区。
  第一节地貌
  一、平原
  菱湖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除西侧(原下昂镇)有四座海拔10-20米小山外,其余均属地势平坦的水网平原,又称湖塘型平原,为典型的菱湖湖群湿地。其间除鱼塘、河道外,均为桑地、稻田所覆盖。水田37171亩,旱地5372亩,桑园21081亩,内塘20378亩,外荡5591亩(1999年末)。2005年,全镇耕地42192亩、桑园19822亩、池塘19631亩。耕地以圩田为主,圩田四周高、中间低,地下水位较高,一般圩埂植桑,成为传统的生态桑基圩田。水源充足,土壤肥力较高,构成了旱地种桑、水田种粮、池塘养鱼的三级立体综合发展的生态农业生产结构,粮、桑、渔面积各占三分之一,俗称“三三制”农区。尤其是桑基鱼塘,成为菱湖典型的养鱼栽桑生态模式,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充分肯定并提倡。菱湖为全国淡水养殖业的中心。
  二、水系
  菱湖镇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池塘面积13.087平方公里、河漾面积18.708平方公里,占全镇总面积的33.26%,为全市主要的湖塘型平原。境内河港由南而北,由西而东,均注入太湖。境内主要河流有龙溪、思溪塘、千金塘,经过境侧的西有东苕溪导流港,南有沙波港(又名三里塘港)。
  龙溪:原名余不溪,出自天目山平顶山大煤坞,经临安、余杭,自德清县城关镇起折而东北至干山,经泉佳潭,经菱湖及和孚至湖州城东三里桥与頔塘相接,进大钱港入太湖。“形若龙迥故名”(明·庞太元《菱湖志》)。是全境中工业赖以用,农业赖以灌,船只赖以运的主要河道,也是调节旱涝的主要水利交通大动脉,属大运河中系主航道。
  思溪塘:自镇区之北,西与龙溪相接,主流经王家浜、荻港、和孚至思溪,与双林塘接。
  千金塘:是龙溪支流,西起桃花庄,向东穿长桥,经大家滩漾,过南窑桥至千金,与关王渡港含接长约4.5公里。
  东苕溪导流港:发源于天目山平顶山大煤坞。由瓶窑北流至德清县,经洛舍、埭溪、东林入境,经下昂与青山之间向北入太湖。
  沙波港(又名三里塘港):自龙溪入口,向东与德清县分置,过商墓侧,穿青石桥至千金。长5公里。
  主要湖泊(俗称漾):西湖在镇区之西,故名;古时是个种菱的湖,故原名菱湖。商林漾在南商林,1900亩。清水漾在漾南田,360亩。卞家漾360亩,在卞家田。三墩漾,在西庄。小白漾,在三百亩坝西。沈家漾,在双开与衙前塘接通思溪。八殿漾,在曹家埭。双开漾与马桶漾连,在凤凰桥。许墓漾,在许联。后庄漾,在千亩田,北通东苕溪。方溪漾,在六堡里。
  第二节气候
  菱湖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受南北暖寒气流影响,夏季高温多雷阵雨,冬季寒冷干燥有霜冻。初霜最早10月22日、最晚12月4日,一般11月16日前后出现;终霜最早2月23日、最晚4月16日,一般3月10日结束,全年无霜期在210-272天,平均250天。全年降雪平均10天,1月最多。近年气候变暖,降雪天仅2-3天。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偏北风。春、夏、秋、冬,冷热、干湿变化分明。
  春季,常于2月上旬开始,冷与暖天气变化大,晴雨莫测,常有“倒春寒”,俗话说:“吃了清明粽,还要冻三冻”。农历二月初八“祠山报”,多有风雨甚至下雪天气,天气骤变,气温突降,有“瘦牛瘦马难过二月初八”之说。春分后,风和日暖、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夏季,常于5月上旬开始。其中经历黄梅和伏旱两个时期。6至7月为梅雨期,闷热、潮湿,忽晴忽雨,有少数年出现“倒黄梅”和“空黄梅”。出梅后转入伏旱期,常有雷阵雨,亦有小面积暴雨。常受热带风暴的影响,虽能缓解干热天气,但也有遭受灾害的可能。
  秋季,常于8月中立秋,天气尚热,有“十八只秋老虎”之说。秋分后天高气爽,晚秋天气转寒。
  冬季,11月上旬开始,天气转寒。冬至(12月22日)起“九”,“三九”、“四九”为最寒冷天气。有冰冻,后期多阴冷天气。温升缓慢。
  气温,一般年平均在16℃左右。全年以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30℃;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3℃。
  1991-2000年每月平均气温(℃)
  年均15.6℃年较差24.5℃
  第三节水文
  菱湖水文站位于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东经120°11′,北纬30°43′,设于1955年6月,观测至今。观测项目有雨量、水位,掌握杭嘉湖平原水文信息,为防汛抗旱、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
  菱湖属北亚热带气候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多年平均(1956~2000年系列)降水量1305.6毫米,降水日134天,水资源较为丰富。每年的4月15日~10月15日为汛期,其余月份为非汛期。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的梅雨和8、9月份的台风雨,梅雨特点为降雨历时长、范围大、相对强度较小,典型的有1984年、1999年等。台风雨特点为降雨历时短、强度大、相对范围较小,典型的有1962年、1963年等。5~9月降水量759.3毫米,占全年的58.2%。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最大降水量1794.0毫米(1983年),次大1715.0毫米(1999年),年最小降水量843.3毫米(1978年),最大年份降水量是最小年份的2.13倍,月最大降水量666.6毫米(1999年6月),日最大降水量197.0毫米(1967年6月28日)。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分配列表如下:菱湖站多年平均月降水量表
  菱湖位于杭嘉湖平原最西部,地势平坦,地面高程一般为1.6-3.2米(1985国家高程基准、下同)。镇域内河道纵横交错,穿流菱湖镇的主要河道是龙溪港,其上游为东苕溪。
  菱湖镇水域既受上游东苕溪来水控制,又受下游太湖回水调节。洪水期上游东苕溪来水可通过德清、洛舍、鲶鱼口等闸分流进入菱湖水域,水流态以向北流、向东流为主。枯水期太湖回水可通过太湖溇港直接引水和太湖回水进入导流港后,通过湖州船闸、吴沈门闸分流进入菱湖水域,水流态以向南流、向东流为主。平水期南北流交替情况时有发生。据菱湖水文站长年水位观测,多年平均(1956~2000年系列)水位1.21米,历年最高水位3.30米(1999年7月2日),历年最低水位0.34米(1978年9月8日)。各月多年平均水位列表如下:
  菱湖站多年月平均水位表1956~2005年每月降雨量(毫米)
  (续上表)
  1956-2005年平均降雨量为:1305.6毫米。
  最大降雨量为:1983年的1794.0毫米。
  最小降雨量为:1978年的843.3毫米。
  (湖州市水文站供稿)
  第四节土壤
  镇域内土壤主要是水稻土土类和潮土土类,土属有潜育型水稻土、脱潜潴育型水稻土和潴育型水稻土,少量山丘黄红壤土类的隐域性土壤。这些种类的土壤是水网平原耕作历史最多、土壤肥沃、生产力最高的一个土类,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油菜、早粮、桑树、果木及经济作物。由于菱湖河港密布,水势缓慢,河底淤积的河泥既有西部丘陵山洪夹带的黄红壤土类,又有河岸潮土类的堆土沉积而成,有机质含量极高,往昔是培育桑园的良好肥料。
  水田面积(市亩)
  非耕地面积(市亩)耕地面积(市亩)
  (据1959年11月的《吴兴县土地志》。数字是菱湖人民公社调查数。)
  第五节自然资源
  镇域为水网平原菱湖湖群湿地的中心,植被丰富,生物种类繁多。
  一、植物
  粮食类:籼稻、粳稻、糯稻、香粳稻、香糯稻、大麦、小麦、荞麦、玉米、高粱、粟。
  豆类:蚕豆、豌豆、绿豆、赤豆、豇豆、黄豆(嫩者为毛豆)、刀豆、四季豆、羊眼豆(白扁豆、猪耳朵等)、荷兰豆。
  油料类:油菜籽、黄豆、葵花籽、蓖麻籽、芝麻。
  蔬菜类:青菜(腌后即成盐渍菜)、白菜、芥菜(晒干腌藏可久食)、卷心菜、雪里蕻、塌棵菜、黄芽菜、菠菜、小白菜、榨菜、苋菜(俗称汉菜)、荠菜、红萝卜、胡萝卜、花菜、韭菜、韭芽、瘤茎菜、马兰头、龙爪葱、香葱、番茄、茄子、山薯、芋艿(有紫梗,白梗)、马铃薯、慈菇、朝天辣椒、青辣椒、甜椒、莴苣、香椿头、菱白、苜蓿、笋、大蒜、夏蒜、蘑菇、香菇、芹菜、山姜(洋姜)、香菜。
  瓜果类:西瓜、南瓜、黄瓜、冬瓜、丝瓜、脆瓜、金瓜(即北瓜)、八轮瓜、酥香瓜、青皮绿肉瓜、香瓜、葫芦、地蒲、桃子(有四月桃、五月桃、七月桃)、梅子、枇杷、李子(紫粉李,色如茄;醉翁李,外青内红,味尤佳)、石榴、白蒲枣、杏梅、荸荠、葡萄、莲藕(荷花,其实为莲,其根为藕)、白果、橙子、香橼(不可食,但可供玩)、柿子、菱、桑椹(即桑果)、芡(俗称芡实,又叫“鸡头”)、佛手、石药。
  树木类:桑树、柏树、松树、梧桐树、槐树、榆树、乌柏树、冬青树、樟树、柳树、白杨、黄杨、棕榈树、泡桐树、水杉树、银杏树、枫树、皂荚树、檀树、法国梧桐、栋树、樗树、麻栗树、文竹(盆栽)、青竹、芦竹、青筋竹、南竹、夹竹桃、石楠、棘竹、茶树、杨树、龙柏、扁柏、马尾松树、五针松、桃树、杏树、李树、梧桐、橙树、桔树、柿树、椿树。
  花草类:桃花、梅花、牡丹花、荷花、兰花、茉莉花、绣球花、夜来香、水仙花、桂花、杜鹃花、牵牛花、美人蕉、海棠花、凤仙花、一串红、玉兰花、万年青、野菊花、太阳花、菊花(种类繁多)、月季花、栀子花、山茶花、代代花、石榴花、迎春花、玫瑰花、鸡冠花、蔷薇花(红、白、黄三种)、罂粟花、杏花、李花、十姊妹(一枝十朵)、七姊妹(一枝七朵)、狗尾草、蒲公英、益母草、薄荷草、灯笼草、紫苏(籽即卜子)、车前草、菖蒲(又名石菖蒲,可盆栽把玩)、芭蕉、仙人掌、浮萍、藻沙、促织草、藤、酱瓣草、一枝香(可止血)、天降壳(俗称避口风,可止血)、含羞草、百部、萱草、瓦松、吉祥草、万年青、金鱼草、石蒜、天门冬、白茅过冬青、木莲、爬山虎、蝴蝶花、雁来红、茅草、香草头、南天竹、芦荻、过冬青(可消炎,治喉痛)、萝藦(俗名闭口风)、腊梅花、龙葵、金银花、青木香、苎麻、木槿、芍药、滴滴金(旋复花)、西番莲、紫荆、玉簪花、千日红、木芙蓉、翦春萝、翦秋纱、蕙、苕(凌霄)、棣棠、丁香、瑞香、阴地蕨、井栏边草、蜈蚣草、金星蕨、延羽卵果蕨、木耳、蕈、地滑塌、东洋草、水葫芦、芦苇。
  二、动物
  家畜类:水牛、黄牛、猪、羊、肉兔、狗、猫。
  家禽类:鸡、鸭、鹅、鸽子、鹌鹑、木头鸭。
  飞禽类:麻雀、燕子、黄莺、鹁鸪、喜鹊、乌鸦、鹞鹰、山鸡、绿头子、红头子、野鸭、雁、猫头鹰、八哥、鹦鹉、十姊妹、翠鸟、画眉、斑鸠、啄木鸟、布谷鸟、鸬鹚、鹧鸪、白头翁、蝙蝠、鸽、百灵鸟、白鹭、灰鹭。走兽类:野猫、野兔、刺猬、黄鼠狼、狐狸、田鼠、松鼠。
  昆虫类:蚕、胡蜂、蜜蜂、蝴蝶、蜻蜓、螟、蝗、蛆虫、蚤、■、蚊、蝇、纺织娘、剪刀娘、叫蝈蝈、飞蛾、蜈蚣、蟋蟀、叩头虫、蝼蛄、蜗牛、蜒蚰、跟斗虫、螳螂、蚂蚁、椿象、刺毛、金蛉子、蝇虎、壁镜(即喜子)、蚱蜢、蝉、蚯蚓、萤、蛙、蜘蛛、蟾蜍、桑牛、白蚁、臭虫、金龟子、蚂蟥。
  爬行类:乌梢蛇、赤链蛇、水赤链、四脚蛇、壁虎、水蛇、竹叶青、蝮蛇、蜥蜴。
  水产类:鲤鱼、青鱼、鲢鱼、草鱼、鳙鱼(花鲢)、鳊鱼、鲈鱼、鳑鮍、■条、鳝、鳜鱼、甲鱼、鳗鲡、鳅(有刀鳅、泥鳅)、虾、沼虾、青虾、非洲鲫鱼、加州鲈鱼、蚬子、螺蛳、田螺、鲶鱼、蟹、汪牙、鳢鱼、横鱼、金鱼、龟、蚌、鲫鱼、珍珠、蛙、团头鲂、白鱼。
  第六节自然灾害录
  菱湖地处杭、嘉、湖水网地区。夏秋季降雨量颇为突出,西濒天目山余脉丘陵区较近,常受山区及南来泄洪影响,历来易遭洪涝灾害。据《湖州粮食志》记载:唐宝应元年(762)至1949年的1187年中,共发生洪涝旱灾害302次,平均每隔三年发生一次。其次是受台风影响而受风灾。旧社会防病能力差,又无杀虫能力,故时疫及虫灾常有发生。风、雪、雹、虫灾和地震灾害达198次。解放后,经过兴修水利,疏通排灌,提高卫生水平和灭虫措施,自然灾害明显下降,时疫及虫灾基本绝迹。
  一、水灾
  唐代
  宝应元年(762)大水。
  大历元年(766)水灾。二年,水灾。
  贞元八年(792)八月,大水。
  元和十一年(816)六月,大水损田禾。
  长庆二年(822)大雨,平地行舟。四年六月,太湖决溢,漂民舍。
  太和四年(830)、五年、六年、七年,连续四年大水,太湖决堤,害稼,民饥。
  开成三年(838)大水,太湖溢。
  五代·晋天福五年(940)湖州、苏州、嘉兴三郡大水。
  宋代
  太平兴国六年(981)大水。
  天圣元年(1023)六月,大水,民饥。四年,九月,大水。
  庆历八年(1048)大水,田淹。
  皇祐二年(1050)大水。
  嘉祐五年(1060)七月,水灾。六年,七月淫雨为灾。
  熙宁四年(1071)水灾。五年,水灾。
  元丰四年(1081)七月,大水。六年,正月大雨至六月,太湖溢滥,田不能种,民散走。
  元祐五年(1090)、六年,皆大水。
  元符二年(1099)六月,久雨成灾。
  大观元年(1107)十月,水灾。
  政和五年(1115)八月,水灾。
  重和元年(1118)夏,大水,民流移。
  宣和元年(1119)水灾。六年,秋,水灾,民多流移。
  绍兴四年(1134)六月,淫雨,成灾。五年,八月,大雨,太湖溢。十四年,大水。十七年,大水。三十年,五月,久雨,伤蚕麦。三十二年,六月,大雨,山洪暴发,坏田,破民舍。
  隆兴二年(1164)七月,大雨,成灾。
  乾道二年(1166)正月,淫雨至四月。夏寒损田禾,蚕麦不登。三年、八年,水坏民田;积潦至九月,禾稼皆腐。六年,五月,大水。
  淳熙二年(1175)五月,连雨,水涨流入湖州城内。六年,秋水坏圩塘。
  庆元元年(1195)九月,久雨。二年,大水。五年,六月,霖雨至八月。
  嘉定六年(1213)六月,至七月雨,大水。九年,四、六月,大雨成灾。十五年,七月,霖雨为灾。
  淳祐二年(1242)盛夏积雨,大水。
  宝祐二年(1254)大水。三年,大水。
  开庆元年(1259)大水。
  咸淳三年(1267)大水。六年,闺十月,大水。
  德祐元年(1275)大水。
  元代
  至元二十三年(1286)、二十四年、二十五年连续三年大水。二十九年,六月,大水。
  元贞元年(1295)五月,大水。
  大德元年(1297)、二年,大水。五年、六年、七年连续三年大水成灾,民饥。
  至大四年(1311)十二月,水灾。
  延祐三年(1316)连雨,田淹半数。五年、六年、七年,大雨,田淹过半;民饥。
  至治三年(1323)大水。
  泰定二年(1325)五月,大雨,江湖水溢。
  天历元年(1328)八月,水没民田。
  至顺元年(1330)、二年、三年,连续三年水灾。
  至元三年(1337)大水,田淹。四年、六年,大水。
  至正元年(1341)四月,水灾。二年大风,驾太湖,汹汹高入内河,倾垓倒荡,名为湖翻。十三年、十五年、十六年,大水。
  明代
  洪武二年(1369)、六年、八年、十七年、十八年,连续五年水灾。
  建文四年(1402)水灾。
  永乐二年(1404)、三年,两年均水灾。九年,七月淫雨,田没。十一年,十二年,两年水灾。十四年,水灾。
  洪熙元年(1425)六月,大雨没田。
  宣德五年(1430)、七年,大水,没田。
  正统九年(1444)、十一年,大水。
  景泰七年(1456)四至六月,大雨,水灾。
  天顺元年(1457)四至五月连雨,苗烂。八年,大水,饥。
  成化元年(1465)久雨无收。六年,四月,水灾。七年,八月,水灾;九年,水灾。十年,六月,亦水灾。二十年,水灾。二十二年,大水。
  弘治四年(1491)水灾。五年,大水。七年,大水。
  正德十二年(1517)大雨没田。十三年,水灾。十四年,水灾;七月初六日山洪暴发,大水突出平地丈余,田禾尽没,人畜浮溺不计其数。
  嘉靖元年(1522)水灾。二年,大水。四年,七月大水。十三年,水灾。十五年,水灾。四十一年,大水,民饥。
  隆庆三年(1569)五月,大风雨,田没。四年,水灾。
  万历八年(1580)润四月,大水。九年,又大水,民饥。十三年,大水。十四年夏,又大水。十五年元旦,雨雪连旬不止,太湖水溢。三十六年五月,淫雨,湖水泛滥,大饥。
  天启四年(1624)四月,雨伤禾;五月,雨十多日;七月后,大雨三日,一岁两荒。七年,五月,昼夜淫雨,四境平沉;六月,水平复种。七月,雨复如注。种者又没,一岁两荒。
  崇祯四年(1631)大水。十三年,五月,大雨七昼夜;水溢街市,田禾尽淹,民大饥,树皮草根俱尽。
  清代
  顺治二年(1645)七月十四,大风异常,是夜大雨倾盆,平地水添数尺,淹没田亩。七年夏,大水。八年,四月,大水。十六年,大水。
  康熙元年(1662)五月初,大水,潦田。四年夏,大水,大风拔树;秋,大水。
  民饥。八年,夏,大水。九年,正月大雪;五月,淫雨连旬,田尽没;六月十二日,太湖水涨丈余,间以狂风,漂没庐舍无算,民大饥,死者相枕藉。十一年,大水,民竭力戽水,秋尽收。二十一年,大水。二十二年,大雨麦无收。二十六年,大水。三十年,大水无收。三十二年九月,大雨,伤稼。三十四年,大水没田。三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大雨,二十四日水涨三尺余。四十六年十月四日,河水暴涨。四十七年,五六月,恒雨淹禾。四十九年四月,恒雨,蚕无收。五十五年,五月暴雨,水溢,苗尽烂。
  雍正元年(1723)八月至十月,恒雨,饥。四年,八月大雨,太湖溢,田淹。十二年,大雨损麦。
  乾隆六年(1741)七月,大雨,禾没过半。九年,秋大水。十三年,多雨。十七年八月,大水。十九年,水溃禾稼。二十年,大水。二十三年夏,大水,田没。
  二十七年,水灾。三十四年春,淫雨损麦,田没。五十四年,大水。五十六年,大水。
  嘉庆八年(1803)四月,久雨,米价涌贵。九年,正月恒雨,五至六月连旬大雨,田禾淹没。十三年,淫雨成灾。
  道光三年(1823)三月至五月,淫雨不止,禾未插秧,大半被淹。六月初七日,大雨。七月初二日,大风骤雨,水复顿涨数尺,太湖水溢,至冬始平。四年,六月十五日大雨,水势骤涌,平地数尺。十一年夏,霖雨;秋,复久雨,水灾粮价涨。
  十三年,雨水害稼;冬,久雨不晴。十四年,秋雨连日伤稼,冬复霖雨。二十一年春,大雨;秋,霖雨伤稼。二十九年,大水,田禾尽没,居民榆皮为食。三十年,八月十三四日淫雨。大水。
  咸丰四年(1854)十一月初,河水涨起尺余。
  同治元年(1862)海水倒灌,河水皆咸。六年,五月,淫雨害稼。
  光绪元年(1875)五月,水;八月复水,田禾减收。三十二年六月十四日大雨,坍民房甚多。三十四年六月,霖雨。
  宣统元年(1909)四月后,大雨连旬。五月十三四日又大雨,禾苗被没。二年五月,久雨,至秋,四乡为灾。
  民国时期
  元年(1912)5~6月,大水。
  4年2月底,暴雨成涝。10月,大水。
  9年5月,大水没田。
  10年,夏秋,大水,太湖流域洪水为灾,8~9月最严重。
  11年,夏秋两次大水。
  12年、13年均大水成灾。
  20年,梅雨降水6000毫米,特大水灾。
  21年,又大水成灾。
  34年,大水没田。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夏至秋,三次大雨,水灾。
  1951年7月中旬,持续大雨,7月12日至20日连续大雨,由3.51米涨到4.91米,水害严重。
  1954年5月10日~7月23日,降雨66天。计降雨天数为:5月,21天;6月,22天;7月,23天。总降雨718.2毫米,农田积水1米深。被淹5517亩农田池塘,最深处达3.5市尺。最高水位5.31米。
  1962年9月4日,受第8号台风影响,5日暴雨。
  1963年9月12日至13日,受12号台风影响,暴雨成灾。水位4.95米,水淹农田1068亩。
  1980年7月至8月,洪涝。南栅市河、东栅市河洪水淹没街道。
  1983年6月25日至7月4日,大水。东苕溪导流港有100米堤坎裂缝。
  1984年6月中旬,暴雨洪涝,水上航运中断8天。
  1991年5月19日至7月3日、7月13日至17日,连续大到暴雨,东西苕溪洪水侵袭,太湖水位超历史最高水位0.26米,且发生太湖水倒灌,菱湖最高水位4.31米,大水成灾。
  1993年6月14日起,气候反常,连续阴雨,到8月19日止,降雨达6.48毫米。7月25日上午8时水位达4.97米,超危急水位4.4米的0.53米。8月20日继续降雨,外河水位不断上涨。上午8时水位达4.55米,下午2时涨至4.56米。22日下午水位达4.78米,晚上8时达4.97米,为最高水位。
  这次水灾,全区塌房117间,淹水田18135亩,桑地6970亩,鱼塘5961只、13422亩,逃鱼3573担,小鱼37万尾,进水工厂62家,其中停产36家。倒塌圩埂15处,430米。用去土方21195立方米,竹帘5563片,木桩1794根,毛竹35670支,草包2950只,蛇皮袋81190只,尼龙网353970平方米。
  1993年8月洪涝灾害外河水位升降情况
  注:最高水位是22日晚8时达4.97米
  1995年6月20日至7月7日梅期,连续大到暴雨,菱湖梅期雨量457毫米;7月8日的最高水位4.80米(危急水位4.20米),梅涝成灾。
  1996年6月29日开始暴雨,特别是30日晚德清大闸五孔全开泄洪后,最高水位(吴淞口水标)达4.78米。镇机关干部全部下乡下企业,全镇农村出动2350人,全镇农村48个机埠全部开足排水,还增加389台泥浆泵排涝。
  1999年6月7日至12日平均降雨174毫米。6月15日至18日平均降雨106毫米。6月22日至7月2日全区再降大雨,平均达430毫米。间隙短,来势猛。为了确保西险大塘和上游省城安全,菱湖承担上游分洪的压力,于6月29日16时30分德清大闸五闸全开,洛舍大闸亦全部开放。至7月2日4时,水位高达吴淞口水标5.35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4米。堤坝损坏106公里,3座水闸、6座桥梁损坏;输电线路31公里、邮电线路25公里受损。镇区街道洪水最深处达1.8米,主要街道无法行车,只能以舟代替。215个自然村和10个居民会的12920户的43216人被洪水围困。鱼塘、农田、桑地共34140亩被淹,逃鱼4140吨。镇中心小学、菱湖酒家、龙湖饭店、房管所办公楼、镇机关办公室被作为安置受灾居民临时住所。中央、省、市各级领导视察、指导抗洪抢险。在抗洪抢险期间,没有人员伤亡,没有疫病感染。
  二、旱灾
  唐代
  永昌元年(689)十月,旱。
  万岁登封元年(696),大旱。
  乾元元年(758),旱。
  贞元六年(790),大旱,井泉竭,人渴。
  永贞元年(805),旱。
  元和四年(809)秋,旱。六年,大旱。
  长庆三年(823)三月,旱。
  宝历元年(825)秋,旱。
  大和元年(827)秋,旱。
  开成四年(839)六月,旱。
  乾符三年(876)五月,旱。
  中和四年(884)大旱,人相食。
  宋代
  咸平元年(998)春、夏,旱。
  大中祥符五年(1012)五月,旱。
  宝元元年(1038),旱。
  熙宁三年(1070),旱。七年、八年,大旱,民多饿死。十年,旱。
  元祐元年(1086),旱。三年,旱。四年夏,旱。
  建炎二年(1128)夏寒、秋旱。七年,旱。二十四年,旱。二十九年,秋旱。
  隆兴元年(1163),旱。
  淳熙七年(1180)秋,旱。八年,旱。十四年五月,旱。
  绍熙三年(1192)春、夏不雨,禾稼不能入土。民饥。
  嘉泰二年(1202),旱。四年,五至七月无雨,旱。
  开禧元年(1205)夏,不雨百余日。三年,久旱。
  嘉定七年(1214),大旱。十四年,旱。
  嘉熙四年(1240),大旱。
  淳祐七年(1247),旱。
  元代
  天历二年(1329)八月,旱。
  明代
  永乐元年(1403),大旱。十三年,旱。
  正统三年(1438),旱。七年,旱。十二年,大旱。
  景泰六年(1455),旱。七年,七至八月复亢旱。
  嘉靖十四年(1535),大旱。二十三年,大旱无食。二十四年,大旱。三十八年,大旱。
  万历十一年(1583)夏,旱。十六年,旱。十七年夏,大旱。十八年,旱。三十三年,旱。四十八年夏,旱。
  天启五年(1625)夏,大旱。十一年秋,旱。
  崇祯十四年(1641)六月,旱。十六年夏,大旱。
  清代
  顺治十八年(1661)夏,旱。
  康熙元年(1662)秋,旱。十年,五至七月不雨,大旱。二十三年夏,旱。二十四年秋,旱,歉收。三十三年夏,旱。四十八年冬,旱。五十九年夏,旱。六十年夏秋,大旱。
  雍正十一年(1733)夏,旱。
  乾隆二十四年(1759)夏,旱。
  道光九年(1829)秋,旱。十年夏,旱。十二年夏,旱。十五年夏,旱。二十
  三年,七月旱。民饥。
  咸丰六年(1856)夏,大旱。
  光绪元年(1875)不雨,大热。二十四年,六月大旱。
  民国时期
  3年(1914)正月旱,夏秋继旱。
  7年,大旱,河道淤浅。
  13年6月,苦旱无雨。
  23年夏,亢旱,5月初8日起连续113天无雨,田畴龟裂,河道涸,龙溪只剩中间一水沟。
  25年,旱。
  31年,旱,冬旱。
  33年,旱。
  36年,旱。
  37年,冬旱,延至次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冬暖春旱。
  1951年夏,旱。
  1952年秋,旱。
  1953年,春旱连夏旱,尤以7月25日至8月15日,连续高温22天。职工、居民下乡抗旱。
  1955年,夏旱连秋旱。
  1957年,夏秋连旱,7月25日,室外气温高达41.1℃。
  1958年,梅季无雨,夏旱,东苕溪水位降至2.42米。
  1959年,夏旱连秋旱。夏旱以6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甚。
  1960年夏,旱。
  1961年夏,旱。
  1963年1-4月上旬,春旱。
  1967年,伏旱40余天。
  1971年,夏秋小旱。
  1973年冬,旱。
  1978年,夏秋大旱,连续晴热,干旱至年底。
  1981年,夏秋旱。
  1986年7月上旬-8月下旬,连续干旱。
  1988年6月30日,出梅后高温干旱,35℃以上晴热天气持续21天。冬天又旱,延至次年1月中旬。
  1990年7月5日至8月17日高温、干旱44天,河网水位剧降。
  1992年7月15日至8月1日,连续半月气温高达35℃,降雨量比常年少,发生夏旱和秋旱成灾。
  1994年4月28日至5月12日,春旱严重。
  1995年8月29日至9月7日,三伏高温干旱,最高气温37.7℃至39.8℃。
  10月7日至12月15日,降雨仅5天,秋旱连冬旱。
  1999年9月上半月,连续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引起秋旱。
  2000年上半年降水偏少,7月中下旬连续高温,春旱连伏旱。
  2001年6月底至7月底,晴热高温,35℃以上高温连续25天,6月28日至7月4日、7月8日至12日、7月19日至31日的连续高温段,极端最高气温38℃至39.1℃,夏旱秋旱。
  2003年6月30日至9月上旬,连续高温日(35℃以上)32日至45日,梅后高温伏旱。
  2004年9月2日至11月9日,降雨少,发生秋旱。
  三、风、雹、雪
  唐代
  天复二年(902)三月乙卯,浙西大雪,平地三尺。
  宋代
  绍圣元年(1094),海风(台风)害民田。
  政和元年(1111)冬,大雪,积丈余。
  绍兴二十八年(1158),大风,水溢。
  元代
  天历二年(1329),大雪、冰厚数尺。
  明代
  正统五年(1440)正月,大雪二旬,积丈余。
  景泰元年(1450)大雪二旬。四年,十一月至翌年孟春,大雪。
  成化十二年(1476)冬,大雪、大寒。
  弘治十五年(1502)冬,大雪。十六年,冬又大雪,积四五尺。
  正德八年(1513)十二月,大雪丈许。
  嘉靖二十七年(1548)十二月十四日,大雷电。四十年正月,雷电。四十三年十一月,大雷两次。
  万历七年(1579)冬至前一日,大雷。二十三年,大雪平地丈许。二十四年,
  八月狂风大作,拔木,屋瓦皆飞。二十七年,五月十二日怪风拔树。四十一年三月十四日,大冰雹。
  天启元年(1621),大雪,民间有“天启元年,雪撞撩檐”之谣。
  清代
  顺治十一年(1654)冬,大雪旬余。
  康熙四年(1665)夏,大风拔木折屋。九年正月,大雪,二十八日积雪未消,昏时红光如电。十二年,除夕雷电。二十八年十一月大雪,河冻不通舟数旬。三十四年,六月雹大如拳,坏民房民舟。康熙五十一年(1712)闰五月十九日下午
  四时许,龙卷风卷三角漾,水为之涸。
  乾隆三年(1738)九月三日,大风雨雹。五十五年,大雪,饥;十二月,雷电。
  嘉庆元年(1796)正月,大雪,苦寒。二十三年,五月大雨雹。
  道光七年(1827)十二月,雷大雪。十六年二月十二日,大风、雨、雷、电、雹。
  十八年除夕,大雷电。二十一年十一月,大雪积丈余。
  咸丰十一年(1861)十二月二十七日大雪起,至除夕止,积雪丈余。
  同治十年(1871)三月二十二日,龙卷风狂风骤雨,拔木毁屋。十一年,三月十四日,大雹雨。
  光绪二年(1876)十二月,大雪连旬,奇寒,鸟兽冻死。十八年冬,大雪,河港冰冻尺许。
  民国时期
  20年(1931),最低气温-11.6℃。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5年9月22日下午5时半,暴风雨自西北方向而来,同时鸣雷闪电,被暴风刮翻7吨大船一艘,草房4间,化学厂石粉100包浸水,吹倒墙头5座,烟囱门窗一批。丝厂茧子淋湿11担。
  1956年8月1日夜至2日,12号台风袭击本镇,风力10~11级,吹倒房屋46间,墙30座,压伤3人,跌死1人,需修房57间。
  1963年9月10日至12日,受12号台风影响,暴雨成灾。
  1964年4月21日3时许,暴雨、冰雹、龙卷风损旅馆(今菱湖大酒店)墙顶及竹器社部分房屋。
  1969年1月29日夜,大雪、鸣雷。2月6日,气温降至-11℃。19日至26日,大雪。
  1983年4月28日下午5时36分,暴雨、冰雹。
  1984年1月17日至2月11日,连续大雪,损屋。邮电通信一度中断。
  1986年4月9日下午3时50分,特大暴风雨袭击菱湖地区。刚放学的石淙乡初中学生在石淙毛纺厂围墙边避雨,墙倒,当场死3人,送菱湖医院抢救不治死3人,送湖州九八医院抢救2人(其中死1人),伤5人。石淙绸厂工人12人受伤,其中重伤2人。下昂、溪西有正在建房的农民4人受伤。
  1991年8月7日16时50分左右,12级以上龙卷风夹暴雨由南向北席卷马腰、东迁、南浔等地,连续10分钟,菱湖受边缘影响。
  同年,7月14日,冰雹、大风、暴雨袭击妙西,菱湖受边缘影响。
  同年,12月26日晚至27日,积雪厚达7至11厘米。29日至30日冬寒,最低气温零下7.9℃至零下12.4℃。
  1992年3月13日至4月1日,低温、阴雨、寡照,平均日照不足1小时,3月气温平均7.6℃至7.7℃,严重倒春寒。
  同年,7月13日13时左右,冰雹袭击德清士林、干山、雷甸、乾元等9个乡镇,菱湖受影响,冰雹如黄豆。
  同年,9月23日上半夜,19号台风到达,风速18米/秒至23米/秒,并伴暴雨。
  1993年5月13日至21日,阴雨连绵,日照仅11小时至12小时,并出现强降温和暴雨。
  1994年7月15日18时和7月16日15时,德清秋山、乾元、干山、钟管、士林等乡镇连续2次冰雹,菱湖冰雹大如蚕豆。
  1995年1月17日傍晚到18日、2月16日晚至17日,两次降雪,积雪深分别为5至12厘米、6至9厘米。
  同年,4月13日至5月3日,持续低温阴雨。
  1996年3月14日至29日,持续低温阴雨倒春寒,平均气温7.3℃至7.5℃,日照5.2小时至10.2小时,雨量比常年多1.2至2.5倍,雨量达236.8毫米。
  同年,7月18日至20日,冰雹袭击,持续5至10分钟,大如花生米。
  1997年8月18日晚,11日台风过境。
  1998年1月2日至23日,暴雪成灾,积雪最深10至21厘米。3月20日至21日,又大雪,积雪深4厘米。
  同年,9月19日晚,第6号台风过境,伴暴雨。
  1999年3月9日至15日、18日至30日,阴雨20天,农作物播种推迟。同时,3月11日晚伴有大到暴雪,寒潮降温,最低气温1.9℃。
  同年,9月上、中旬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引起秋旱。
  同年,12月下旬到2000年2月冬寒,12月下旬最低气温连续零下3.9℃以下,23日最低气温零下6.8℃至零下9.6℃。1月25日至28日,又连续低温零下3.9℃,最低气温零下5.4℃至零下7.7℃,并冰冻。
  2000年上半年,连同上年冬旱后,相继春旱和伏旱,降水持续偏少且连续高温。
  2001年6月28日至7月底,晴热高温,35℃以上高温22天至25天,极端最高气温38℃至39.1℃,尤以6月28日至7月4日、7月8日至12日、7月19日至31日为连续高温段,并引发秋旱。
  同年,6月22日至26日,台风“飞燕”入境,暴雨引发水位接近危急水位。7月31日至8月1日,台风“桃芝”引发暴雨。同时,7月份的热带风暴“尤特”和“桑美”过境,使高温天气暂时中断。
  同年,8月10日至25日,暴雨低温,月均气温26℃至26.6℃,引起夏寒。
  2002年9月4日至8日,台风“森拉克”过境,影响不大。
  2003年1月22日至23日,暴雪,积雪深10至21厘米。3月22日,再次降雪,积雪深4厘米。春粮、油菜、果木和桑树等受雪冻而减产。
  同年,6月30日至9月上旬,高温酷热持续70多天,高温日30天至45天;7月19日至8月7日,又连续高温20天,梅后高温引发伏旱。
  同年,8月10日,强雷暴袭击,以落地雷、绕击雷、横向雷为主,鱼塘受损较重,杨家巷村一农民新宅遭雷击损毁半间。
  同年,9月7日15时30分,冰雹大如鸽蛋、蚕豆。
  2004年7月3日,强热带风暴“蒲公英”过境,暴风伴暴雨。
  同年,9月22日至11月9日,秋旱,其中10月份降雨量仅3.3毫米。
  同年,12月28日,大雪,积雪深4厘米;12月30日再降大雪,积雪深2厘米。
  2005年3月10日至12日,寒潮伴大雪,日气温下降10.2℃,伴6至7级大风,雨雪量8.8毫米,积雪深9厘米。
  同年,6月28日13时,短暂出现冰雹。
  同年,7月8日15时至17时,龙卷风伴冰雹,袭击东林、洛舍、菱湖、南浔等地,持续约15分钟。
  同年,7月18日,台风“海棠”过境,中到大雨。8月5日至7日,台风“麦莎”过境,暴风暴雨。9月12日凌晨,台风“卡努“入境,大风暴雨成灾。
  同年,12月3日、11日、21日,分别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8日和12日极端气温零下6.1℃。12月低于0℃的气温有16天。
  四、虫灾、病害
  唐代
  开成四年(839),蝗食苗。
  乾符六年(879),湖州旱,田鼠为害,食稻殆尽。
  宋代
  咸平三年(1000),民疫死。
  天禧元年(1017),蝗灾,民饥。
  熙宁三年(1070),蝗灾。
  崇宁二年(1103),归安蝗灾。三年、四年,归安连岁大蝗灾,其飞蔽日。
  宣和三年(1121),蝗灾。
  绍兴三十二年(1162),淮南蝗飞入湖州境,声如风雨,害稼,民饥。
  隆兴元年(1163)八月,飞蝗蔽日,害稼。
  乾道六年(1170),螟害;冬,湖、嘉皆饥。九年八月,蝗。
  庆元二年(1196),虫灾。
  开禧三年(1207),大蝗飞行蔽日,豆粟皆无。
  嘉定元年(1208)五月,大蝗。八年,飞蝗蔽日。
  嘉熙四年(1240),蝗。
  景定三年(1262)八月,蝗。
  明代
  正统十二年(1447),蝗。
  正德三年(1508),民疫。五年,疫甚。
  嘉靖八年(1529)夏,蝗;秋,螟。四十年,民饥疫。
  万历元年(1573),大疫。
  万历六年(1578)秋,螟损稼。十六年,煌灾,饥殍载道。
  天启六年(1626)八月十六日辰,煌飞遍野至酉才止。次日复飞集,田禾、地菜食尽。
  崇祯八年(1635),蝗灾,蝗蔽天而下,所到之处禾立尽。民削树皮,或掘观音土而食。
  清代
  顺治五年(1648),大疫。
  康熙十年(1671)夏,蝗灾,荒歉。
  康熙十八年(1679),虫灾。二十六年,蝗灾。三十三年,大疫。四十九年,大疫。
  乾隆二十一年(1756)春,大疫。二十四年,秋虫伤禾。五十一年,大疫。
  道光元年(1821)夏,大疫。二十三年,七月,螟食禾。
  咸丰九年(1859),蝗灾。
  民国时期
  14年(1925)秋,螟为害。
  17年(1928)夏秋之际,蝗、蝻害稼。
  23年(1934),脑膜炎流传。
  31年(1942),疫。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秋,螟虫突发,农户点灯诱杀。
  1959年5月,小麦赤霉病严重。
  1956年至1965年,纹枯病、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病害严重。
  1966年至1982年,褐稻风、黑尾叶蝉、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麦类赤霉病为害较严重。
  1982年至1990年,稻瘟病发病面积占农田15%左右,白叶枯病发病面积占20%;大麦以赤霉病、粘虫危害较重;小麦以赤霉病、白粉病、粘虫严重。
  1991年至2005年,稻瘟病发病面积1%,白叶枯病发病面积3%,稻曲病发病面积10%;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为严重,尤以稻纵卷叶螟为烈。
  1967年流脑,镇域内356名患者,死者27名。其中镇区死亡5名,溪西14名,下昂3名,新溪5名。
  五、地震
  历史上,周边地区发生的地震,对菱湖均有影响,现将《湖州市志》的地震记录摘录如下。
  汉
  延光二年(123)七月,丹阳郡山崩47所。
  三国·吴
  黄武四年(225),江东地震。
  嘉禾六年(237),江东地震。
  赤乌二年(239)正月初一,江东地震;正月廿七,江东地皆震动。十一年,江东地震。十三年八月,故鄣诸山崩,洪水溢。
  晋
  太康元年(280),乌程地震。九年正月,吴兴地震。
  兴宁元年(363)4月,地震,湖渎泛滥。
  太元六年(381),吴兴长城夏驾山石鼓鸣,声如金鼓。
  南朝·梁
  太清二年(548)九月戊辰,地震,坏屋死人,地生白毛,长二尺。
  隋
  开皇二十年(600)十一月戊子,地震。
  唐
  咸通十三年(872)四月庚子朔,浙西地震。
  五代·后唐
  天成四年(929),吴越地震,居庐有坏者。
  宋
  绍圣元年(1094)九月,乌程南浔、归安双林等处地震。三年,归安双林、乌程南浔等处地震。
  绍兴二年(1132)八月,乌程地震。三年八月甲申,浙西地震,湖州为甚。六年,乌程南浔、归安双林等处地震。
  宝庆三年(1227)七月十一夜四更,大风回射,天地震摇。
  咸淳十年(1274)八月,天目山崩,水涌流安吉,民溺死者无算。
  明
  正统八年(1443),地生白毛。十一年六月,地震。
  成化十五年(1479)九月,乌程南浔等处地震。
  弘治十八年(1505)九月十三,郡中地震,生白毛。
  正德三年(1508),乌程、归安、德清、武康诸县地震。五年,乌程、归安、长兴、德清、武康地震,生白毛。七年三月,乌程南浔、归安双林等处及德清地震有声。
  嘉靖六年(1527),天目山崩。十年九月,湖州府城西门外地忽陷数十丈。
  隆庆四年(1570)八月,湖州山崩成河。
  万历十二年(1584)正月十三,乌程地震,声如雷,二十八年九月,乌程南浔、归安双林等处地震。三十二年十月初九,乌程、归安、德清被地震波及至坤。
  天启三年(1623)十二月廿二,各县地震,生白毛。
  崇祯二年(1629)四月,乌程南浔、归安双林、德清地震;闰四月又震;十二月又震。四年,归安双林地震。七年三月,乌程南浔、归安双林地震。镇域均有震感。
  清
  顺治六年(1649)二月十六,乌程、归安、长兴地震。八年正月,乌程、归安地震。九年二月十四夜,乌程、归安、长兴地震。十二年二月,乌程南浔、归安双林等处地震;六月又震。十五年,乌程、归安之南浔、双林等处地震。
  康熙五年(1666)十二月,乌程、归安地震。七年六月十七昏时,浙江各府县俱地震,属县地大震久之,折屋压死人众,山谷多生白毛,长二三寸。十二年正月初二、初三,长兴夏驾山石鼓连鸣;十二月,德清新市地震。十五年十一月,乌程、归安地震。二十四年四月,德清新市地陷十余丈。四十六年十月初四,乌程南浔、归安双林等处地震。五十三年九月初八,湖州地震。
  雍正八年(1730)十一月廿八戌刻,乌程、归安地震。九年四月廿五,武康地震。十三年七月二十巳刻,乌程、归安、德清地震,有声如雷自西来。
  乾隆十七年(1752)四月初四卯时刻,乌程、归安地震。二十年十二月朔未刻,乌程、归安、德清地震,五月又震。三十年正月,地震。四十四年八月二十,乌程、归安地震。二十九年正月地震,五月又震。三十年正月,地震。四十四年八月二十,乌程、归安地震。四十七年六月,乌程、归安地震,同年,武康地震。五十年七月,湖州西门外下塘地陷数丈,居民屋脊与地相平,人破屋而出,物什无一损坏,河中忽亘起土埂,升出白光一道,往龙溪而去,怪风相随,溪中数十舟为白光所迷,顷刻风定后舟皆聚一处。五十七年五月,乌程、归安地震。
  嘉庆四年(1799)十月,武康地震。二十年十月廿一,归安双林地震。九月,武康地震。
  道光十九年(1839)九月初三、廿三,乌程、归安地震。二十一年六月十二,德清地震。二十六年六月十二夜,江浙地震,波及乌程、归安。
  咸丰三年(1853)三月初七夜,乌程、归安、长兴、德清等县地震,此后连日小震月余。
  同治六年(1867)六月,归安双林合水忽涌,荡摇如沸,池水赤然,盛林山等处尤甚;十一月廿四,地震。十年十一月廿五申刻,孝丰大沙雾,西乡黄色,南乡黑色,地震。十一年八月十九,地震。十二年六月十九卯刻,归安双林地震,辰刻又震。十三年十月二十夜,孝丰地震。
  光绪二年(1876)六月,长兴地震。
  宣统元年(1909)二月,德清地震。十一月廿七夜十时,乌程南浔地震。
  中华民国
  2年(1913)4月3日戌时刻,吴兴、德清地震。
  6年(1917)1月24日辰时,地震。
  7年(1918)2月12日未时,各县地震。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64年12月19日晨4时,地震。震中江苏无锡南,波及吴兴、长兴,湖州城乡早起者感觉床摇窗响,长兴震感不强,门窗板壁等轻微作响。
  1972年4月24日18时,地震,房屋有声,悬物摇晃。
  1974年3月7日5时8分,孝丰磻溪与安徽广德县交界处3级地震,孝丰镇民听到震声。4月22日8时30分,地震3级,震中江苏溧阳附近,浙北一带有震感,屋微动。
  1975年9月2日20时15分,吴兴南浔地震。
  1976年4月22日21时,地震,床摇动。
  1979年7月9日傍晚,地震。震中江苏阳附近,6级。镇域普遍有震感,屋摇动。
  1982年6月13日,三桥地震,0.5级。
  1984年5月21日23时37分47秒,江苏如东以南海域6.2级地震,波及镇域,有震感,门窗、橱柜、床铺晃动出声,旧屋檐尘掉落。6月18日13时10分17秒,德清三桥、莫干2级地震;25日23时35分31秒,三桥西复震,震级2.2级,各县、市区均有震感。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菱湖镇志 上》

出版者:昆仑出版社

《菱湖镇志上》借鉴了前志菁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征博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了菱湖上起远古、下迄当今的历史和现状,补史之缺、正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社情民风大全,实为了解菱湖的历史与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菱湖镇志》为领导机关和部门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了详尽的镇情,作为科学的依据和借鉴;也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

阅读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菱湖镇
相关地名

相关实物

思溪塘
相关实物
千金塘
相关实物
东苕溪导流港
相关实物
沙波港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