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菱湖镇志 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475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G254.3
页数: 19
页码: 1-18
摘要: 菱湖镇自古以来是江南水网平原典型的“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和“文化之邦”。清·俞樾《菱湖镇志·序》:“湖故水乡菱湖一镇,菱芡之饶,蟹稻之利,甲於湖郡,而尤以蚕桑为大宗。”“自宋以来,人文蔚起,秀艾之士,前后相望。”清·沈宝青《菱湖镇志·序》:“(菱湖)茧丝之利最天下,才双之士冠一州。”
关键词: 概述 描述

内容

1958年水乡菱湖东栅菱湖镇自古以来是江南水网平原典型的“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和“文化之邦”。清·俞樾《菱湖镇志·序》:“湖故水乡菱湖一镇,菱芡之饶,蟹稻之利,甲於湖郡,而尤以蚕桑为大宗。”“自宋以来,人文蔚起,秀艾之士,前后相望。”清·沈宝青《菱湖镇志·序》:“(菱湖)茧丝之利最天下,才双之士冠一州。”
  一
  菱湖镇是湖州市东南水乡古镇,东苕溪(龙溪)贯境而过。镇域东临和孚镇、石淙镇,南靠千金镇、德清县钟管镇,西连东林镇,北接和孚镇,西北隔东苕溪导流港与道场、云巢乡相望。地理位置东经120°10′和北纬-30°43′;镇域面积108.967平方公里,镇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下辖4个社区、16个居民会、28个行政村、381个自然村。2005年在册总户数24094户,总人口80342人,其中农村14892户、农业人口63193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38人,99.9%以上人口为汉族,少数民族有满、回、苗、壮、彝、布依、蒙古、藏、侗、白、土家、傣、黎、畲、傈僳、拉祜、毛南、土、景颇、维吾尔、仡佬等21个民族305人。
  镇域西侧接近天目山余脉云巢、道场,襟山带水,地势西高东低,为湖州市太湖南岸最低洼处。境内河港纵横,漾荡密布,全镇水域面积31.795平方公里,占全镇面积的33.26%,自古以来号称“水乡泽国”,为太湖南岸最大的湖群湿地。
  菱湖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湿润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7℃,其中1月气温最低,平均3℃左右;7月气温最高,平均28℃左右。春夏常雨,尤以“梅季”为多,年平均降雨日160-170天,年降雨量1100-1400毫米,无霜期230-250天,是典型的水稻、蚕桑、淡水鱼养殖为主的三三制农业区,即农业专属经济区——菱湖湖群渔桑粮农区。境内土壤肥沃,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杭嘉湖平原的中心,全镇耕地面积28.128平方公里、桑地面积13.215平方公里,可养殖淡水水产品面积占全镇面积55%以上。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陆生、水生植物共150余种,尤以水生动植物为多,其中淡水鱼类有90多种。
  二
  5000多年以前,勤劳的先民已经开发这块富饶的土地,进入了渔耕社会,属于著名的良渚文化时期。夏代(前21世纪),地属古防风国。商代(前11世纪),地属吴国。春秋战国时,先后属吴、越管辖。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楚灭越,地属楚国。楚考烈王十五年(前248),春申君黄歇徙封于吴,属菰城县。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属会稽郡乌程县。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属扬州吴兴郡乌程县。
  唐宝历元年(825),湖州府刺史崔元亮修建凌波塘,建造秀溪桥,在塘与桥间形成集市;又因当地“尤多水产,商贾四集,号为水市”。(明万历《湖州志》、民国24年《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陆市和水市的结合,逐步形成集镇。唐朝时属乌程县。凌波塘西的湖面盛产二角青菱,传说崔元亮提倡种植,以菱代粮,度过饥荒,所以镇因“其地宜菱,以旁菱湖而名。”(明万历《湖州志》、民国24年《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于是,凌波塘、秀溪、龙湖后来成为菱湖镇别名。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析乌程县东南15乡置归安县。菱湖置镇将,设巡检寨,属归安县;东射村设湖秀巡检寨。菱湖成为市镇昉此,至南宋时渐繁荣。其地东为福增乡、西为崇札乡、西射村又为长寿乡。宋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在福增乡与崇礼乡接界处的秀溪桥为中心,兴市廛,建桥修路,设务关,掌茶酒税务,并设东、西、南、北四栅,初具市镇规模。宋嘉泰元年(1201),设思溪坊、史吴坊(又名西吴坊)和长寿坊三处酒坊。
  明洪武元年(1368),设菱湖镇。(清光绪《菱湖镇志》:“明洪武初立为菱湖镇,迄今不改。”)洪武中(1368-1398),千金税库局移驻菱湖镇,置务官。洪武二十三年(1390),建思溪预备仓和千金预备仓之菱湖常平仓。成化间(1465-
  1487),东射村改设湖秀巡检署。弘治间(1488-1505)设思溪河泊所。清乾隆十三年(1748),归安县主簿署移驻菱湖镇,并设水师营。清道光元年(1821),归安县丞署移驻射村。清同治三年(1864),设厘税局,管辖菱湖、埭溪、菁山等地税务。
  明时菱湖成为江南三大丝市之首,经济繁荣,为归安雄镇、东南巨都。清时成为江南大镇,为归安县第一大镇,置四栅,广二里,袤如之,周四五里,右滨龙溪,左倚灵山。同治十一年(1872),人口已达6656人;光绪三十四年(1908)增至12420人。民国元年(1912)废乌程、归安二县合并为吴兴县,菱湖为吴兴县属镇。镇域分东宁里、南康里、西安里、北平里。民国18年(1929)改四里为四镇,总称龙湖区。24年(1935)改四镇为四栅,仍称菱湖镇。35年(1946),菱北乡、菱南乡、菱东乡部分村划归菱湖镇管辖。民国时期的龙湖区、第五区、第二区、霅区、菱湖区历届区署均驻菱湖镇。其间,民国17年(1928)4月成立的中共湖州中心县委机关设在菱湖,领导湖州最早的农民运动——菱湖区路(村)长(超)思(溪)农民协会:34年(1945)4月28日,菱湖区抗日民主政府驻菱湖。
  1949年4月28日,菱湖和平解放。5月,吴兴县党政机关驻菱湖镇,直到1954年10月迁回湖州市区。菱湖为吴兴县直属镇、菱区首位镇。1953年人口普查,全镇12540人。1983年7月,为湖州市郊区直属镇。1986年11月10日撤溪西乡并入菱湖镇,实行镇管乡体制,镇域面积从0.78平方公里扩大至39.87平方公里,辖16个居民会、23个行政村。1988年11月,湖州市郊区撤销,菱湖镇为市管镇。1990年,人口43353人,其中城镇人口16743人。8个少数民族20人。1993年99月27日,设市派出区,菱湖镇为区驻地。1999年10月17日,下昂镇、新溪乡撤销,并入菱湖镇,辖11个居民区、60个行政村、400个自然村,人口85854人,镇域面积108.967平方公里。并被批准为浙江省小城镇改革试点镇,为湖州市中心镇、菱湖区首位镇。2003年1月10日,菱湖区撤销,菱湖镇隶属新建南浔区管辖。全镇有中国民主建国会和中国民主促进会两个民主党派支部,还有商会(工商联)、侨联小组和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宗教团体。
  根据2003-2020年的《浙江省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环杭州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和《湖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菱湖镇为省级中心镇、嘉湖城市集群的五级城市、二级经济区。
  三
  菱湖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清经学大师俞樾曾说:“湖故水乡菱湖一镇,菱芡之饶,蟹稻之利,甲於湖郡,而尤以蚕桑为大宗。”(清光绪《菱湖镇志·序》)几千年来,以菱湖为中心的独特地理地貌,形成“菱湖湖群渔、桑、粮农区”。湖群农区包括菱湖、石淙、千金、和孚、东林、钟管、洛舍、乾元、雷甸等近10个乡镇,计594.07平方公里面积,仅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0.21%,是全市面积最小一个农区,地势低洼,土壤肥沃,地下水位高,土地以水域面积比重较大为特点。农区内年平均气温15.8℃-16.1℃,水面资源丰富,漾荡河港星罗棋布,适宜渔业和粮、桑生产的发展,农、牧、渔、桑全面发展,生产水平高;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94人,人均耕地1.77亩,鱼荡0.42亩,淡水鱼养殖技术较高,渔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20%。菱湖镇占湖群农业区面积18.34%,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38人,人均耕地1.5亩、桑地3.2亩、池荡3.23亩,全镇河漾港荡水域31.795平方公里,占全镇总面积33.26%,加上稻田养殖水面,镇域内可供养殖水面积占镇域总面积55%以上。农业生产结构中,粮食占38.82%、蚕桑占28.06%、淡水鱼养殖占28.29%。2005年粮食总产量18092吨、蚕茧产量1089吨、淡水水产品产量20098吨。在农业收入中,粮食占13.69%、蚕茧占6.15%、家畜家禽占12.3%、水产品收入占67.75%。
  菱湖是全国五大蚕桑生产基地之一,栽桑养蚕缫丝历史有五千年之久。菱湖地处北起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南到德清封山、禺山的古防风国中间,是原始先民盛产蚕丝及丝织品的地区。秦汉时,菱湖栽桑养蚕已有相当规模,历代地方志均有记载,“乌程东南三十里有桑墟”,明代庞太元《菱湖志》指出“桑墟”即凌波塘东,菱湖已成桑树“有地即栽,无一旷土。”唐代时,丝织品列为贡品,“吴兴土产,唐时贡绵,向出菱湖、新市者最佳。”(《湖录》李宗谔《图经》)“通邑皆出,绵则惟菱湖镇出者为上,而此镇(新市)出者次之。今为岁办,以供上用。”(明陈霆《新市镇志》)元代菱湖人唐棣《上复齐郎中》:“吴茧丝出细如银,……岁岁输官供织造。”“唐时土贡有緜紬,出归安之菱湖者最佳。”(清同治《湖州府志》引《大清一统志》)“菱湖业蚕捻线(丝)为紬(绸)尤工。”唐枢《府志》宋时有官营“织绫务”作坊,“茧泊山立,缫车之声,连甍相闻”。(《宋史·食货志》)明朝时,菱湖蚕丝业更发达,产质量均为湖州府“第一”:“丝则各县俱有之,惟出菱湖为第一”,“有水绸、有纺纱绸、绵绸,出菱湖者佳”(明成化劳钺《湖州府志》);“湖丝合郡俱有,而独盛於归安,湖丝甲天下”,“菱湖在归安县东南三十五里,多出蚕丝,贸易倍于他处”。(明万历庞太元《菱湖志》及嘉靖宋雷《西吴里语》)明代时菱湖是江南三大丝市之首,“丝,菱湖第一。”(明弘治《湖州府志》)“归安菱湖市廛家主四方鬻丝者,多廛临溪。四五月间,溪上乡人货丝船排比而泊,自菱湖前后左右三十里”。(明董斯张《吴兴备志》)“小满后,新丝市最盛,列肆喧阗,衢路拥塞。《苕纪》云:菱湖多蚕丝,贸易倍他处,盖由来久矣。”(清光绪《菱湖镇志》)直到清末,东栅从隆兴桥到马家墩村1里多水面、南栅玄坛庙到清水漾2里多水面、北栅安澜桥到风水墩1里左右水面,南栅从千金塘到南栅漾的3里多水面,沿岸泊满比肩而挨的大小丝船,盛况仍然空前,“镇上大半衣食于此”。全镇大小丝庄、丝行20余家,在上海设出口欧、美、日的丝行、丝栈13家,著名者有杨万丰、唐广丰、陆鼎茂、钱宏顺4家,杨万丰的“银双墙”、唐广丰的“金麒麟”、“银麒麟”、陆鼎茂的“春翎”及“月鸾”、“天女散花”生丝商标蜚声海内外。全镇出丝“每岁约近万包(400吨以上),为一郡冠。”(清光绪《菱湖镇志》·物产)清光绪四年(1878),菱湖产丝499.72吨,占南浔、双林、新市三地生丝产量的82.03%;次年丝量545.07吨,超过嘉兴一府总产量512.2吨,接近杭州一府产量(561.14吨),占全湖州府33.04%,占全省总产量18.11%。历来有“湖丝遍天下”、“湖丝甲天下”、“湖丝被天下”的美誉,而菱湖实为湖丝之乡,从而成为江南丝绸名镇。
  民国26年(1937)抗战前,菱湖地区蚕茧年产3320吨,生丝年产402.5镇上有丝经工场7家,并有4小型缫丝厂,坐缫车116部,年产厂丝2.5吨。
  日军占领湖州后,菱湖先后成为沦陷区和游击区,蚕桑事业严重破坏,缫丝厂被毁坏。抗战胜利后,乡贤章荣初主持投资菱湖建设协会,恢复发展蚕桑业,蚕茧产量达到战前水平,同时建菱湖缫丝厂。
  1949年后,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指导农民科学栽桑、养蚕,发展蚕桑生产,蚕桑生产渐超历史最好水平。1990年,菱湖区(行政范围比抗战前减少三分之一)蚕茧产量达6590.58吨,占湖州市区26%、全市17.3%、全省6%。全区42家丝绸厂产厂丝1030.98吨,占全市23.82%;丝织品707.67万米,占全市6.4%,年出口创汇2300万美元。菱湖丝厂年产部优产品红梅牌Z/9厂丝354.23吨,85%以上出口欧、日,创汇1160万美元,占全省国营丝厂出口量十分之一,为全市出口量四分之一。丝绸工业在全镇占重要地位,丝绸工业产值占全镇工业产值23.64%,丝绸行业职工人数占全镇人口12%。2000年,全区桑地面积65783亩,蚕茧总产量4336.7吨,全镇蚕茧收入2778万元。产值千万元以上的丝绸厂21家,农村家庭绸机得到发展。2005年,全镇桑地面积21000亩,蚕茧产量1089.2吨,蚕茧收入2236.5万元;全镇有丝厂8家,年产厂丝1434吨、产值2.9955亿元;有绸厂6家,丝绸产品1134万米,产值2.4389亿元;有轻纺企业839家、服装厂10余家,轻纺业年产值44.9551亿元。近年人造丝家庭织绸发展和商标涂层丝织带生产规模扩大,全镇120余家企业年产商标织带130亿米,占全国70%以上,市场占有率60%被专家誉为“中国蚕桑丝绸之都”。
  菱湖湖群渔桑粮农区的桑地和池荡相连相倚;育桑和养鱼相辅相成,成为“摇钱树”(蚕桑)连着“聚宝盆”(淡水养鱼池荡)的水乡典型桑基鱼荡生态农业,这是菱湖农民千余年来劳动实践中创造的桑鱼相互促进的传统生态养殖模式。1990年冬,中国水产科学院培训中心专家说,“这里是我国唯一保留完整的桑基鱼荡。”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地球物理基金会肯定:“菱湖是全世界唯一保留完整、规模最大的桑基鱼荡,这一传统生态养鱼模式,适宜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因此,2004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养鱼培训中心在菱湖射中村设立菱湖桑基鱼荡教学示范基地。
  四
  “鱼米之乡”菱湖,历史上周边农村属于南宋时的“苏湖熟,天下足”的太湖平原,素有“天下粮仓”之称。菱湖镇虽是“水乡泽国”,但因历代水利事业发达,桑基圩田连绵成片,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农田水利配套完整,圩堤加固修高,机电排灌网络化,科学种田、良种推广,2000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40756亩,粮食总产量18206.2吨。2005年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订单农业36000亩,全镇粮食播种面积42114亩,粮食总产量16368吨,收入4985万元。
  清·厉鹗《樊谢山房集》指出:“(菱湖)其地山舒水缓,饶蒲鱼莲芡之利。”(清·光绪《菱湖镇志》引述)清经学大师俞樾在《菱湖镇志·序》中也说:“湖故水乡菱湖一镇,菱芡之饶,蟹稻之利,甲於湖郡,而尤以蚕桑为大宗。”菱湖可供水产养殖面积占镇域55%,菱湖淡水水产品从捕捞到养殖历史悠久。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时期,菱湖先民已进入饭稻羹渔的原始农耕社会。春秋晚期越灭吴后,越国大夫范蠡弃官,和西施在太湖南岸隐居养鱼,德清蠡山至南浔及无锡太湖边均有遗迹,传说在他养鱼实践基础上,汉代编有《陶朱公养鱼经》,把养鱼列为致富第一条,并介绍池荡养鱼。据说东汉初侍中习郁在菱湖一带推行掘池养鱼。三国·吴(222-252)时,建业(今南京)人杨俊成流离转徙至菱湖查家簖村洋里定居,开荡筑堤,蓄养家鱼。其挖地成荡的“盼幸荡”,至今犹在;从南京长江边采集鱼苗运回菱湖,终于发展形成菱湖传统的“四大家鱼”,其间创造运输与饲养鱼苗、培育鱼种等一整套人工养鱼经验。唐代,菱湖已成“尤多水产”、“四方商贾云集”的“水市”。(民国24年臧励苏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至明代,菱湖池荡养鱼普遍,并形成桑基鱼荡。清代,菱湖已成为著名的鱼种培育基地和“四大家鱼”的生产基地,菱湖“擅鱼菱之利,兼种蚌珠之业”(清·伍载乔《霅溪棹歌》注),“菱秧未满鱼秧小,种出明珠颗颗圆”(清·伍载乔《霅溪杂咏诗》),以至“鱼多论斗卖,菱好及时栽”(清·厉鹗《菱湖诗》),“水市朝开,渔歌夜发”(清·孙志熊《菱湖镇志》·金石《菱湖创建祗园寺碑记》),“凌晨船集西湖买卖,喧腾之声如沸”,(清同治姚彦渠《菱湖志》孙霖《菱湖小志》)。境内“土人不独田禾为重,而以鱼蚕为业,故产诸鱼倍胜他处”。(清·吴玉树《宝前两溪志略》)“湖州低乡(菱湖一带),稔不胜淹,数十年来,于田不甚尽力……利在蓄鱼也。”(明末张履祥《补农书》),每年”十月后,船贩,南至钱塘,东北达苏松常镇”(清·吴玉树《宝前两溪志略》),“时物江鱼价不奢,北音市上卖声哗。艾人惯戴浑间事,夸耀南京老虎花。”(清·吴锦《菱湖竹枝词》见清光绪《菱湖镇志》)“蚌蠃鱼鳖水中多,夜市灯光匹练拖。”(清·孙宗承《菱湖纪事诗》)清末时,菱湖有鱼行、螺蛳行40,鱼种供应萧山、绍兴、宁波和台湾、福建、广东等地“四大家鱼”青、草、鲢、鳙供应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地。“鱼厘丝市闹通衢,僻壤今成贡赋区。”(清·孙宗承《菱湖纪事诗》)以民国19年(1930)为例,仅农民交纳养鱼的荡租就将近1万石大米。民国25年(1936),渔行营业额在1000万元以上(不包括远销大城市的成鱼和鱼种款收益),次年,“四大家鱼”产量20万担,鱼种4982万尾。
  日伪时期,菱湖圩埂坍毁,池荡养鱼遭严重破坏,因战乱而停止长江采运鱼苗。至民国35年(1946),经菱湖建设协会努力,菱湖养鱼逐步恢复到战前水平。
  1949年后,根据以“养鱼为主,养捕并举,养种结合,集约经营”的生产方针,菱湖淡水养鱼进入发展期。解放初,由人民政府组织渔农到长江集体采运鱼苗,培育鱼种。1958年人工繁殖鱼苗成功,结束每年春夏之交到长江采运鱼苗的历史。逐步引进特种水产品种,进而人工繁殖苗种成功。2000年,菱湖镇孵化鱼苗54370万尾,培育夏花鱼种10110万尾、冬片鱼种3503万尾,当年水产品总产量16042.8吨。1975-1977年进行老鱼荡改造,1979-1986年进行商品鱼基地建设,1990年全镇池荡21201亩,占全市池荡养鱼面积17.32%;淡水鱼产量11334吨,占全市淡水鱼产量21.58%。2000年,全镇鱼业收入15730万元。2005年,全镇鱼荡19878亩,淡水鱼产量20098吨,收入24660万元。
  民国出版《中国实业志·浙江省》第六编第三章《水产养殖业》载:“吴兴县中之菱湖镇,养鱼业最称发达。……其养殖之销路,以为上海尾闾;其所饲养鱼种之销路,则南达闽粤,北至幽燕,在国内诚可谓无远弗届矣;……允称我国淡水养殖业之中心区域。”菱湖鱼农培育鱼苗、鱼种的技术在国内占领先地位,使菱湖成为全国鱼苗、鱼种繁育基地和全国商品鱼生产基地;同时,菱湖丰富的养鱼高产经验和娴熟养鱼技术的渔农,不仅支持国内除西藏、台湾外的各省市区发展养鱼事业,还走出国门,在10多个国家地区担负指导养鱼援外任务。
  全镇有40多家和淡水鱼生产有关的渔需品商店,集中在人民中路,形成渔需品(鱼药、饲料、渔具用品)一条街;生产“四大家鱼”和特种水产品的鱼用饲料厂6家;淡水鱼深加工水产食品厂6家、鱼药厂3家。先后被农业部、市政府命名为国家商品鱼生产基地、鱼苗鱼种繁育基地、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省水产之乡、黄鳝之乡、青虾之乡,市效益农业专业镇、水产专业镇,因而菱湖镇已被专家誉为“中国淡水鱼都”。
  五作为“东南望郡”湖州一个中心镇,菱湖经济滥觞于唐宋及史前。据考古发掘,从新石器晚期的良渚文化时期、夏商周和战国时期,菱湖境内均有文化遗址发现,说明原始先民已经在菱湖居住繁衍。唐朝中期,菱湖就已有陆市并发展成全国闻名的“水市”,逐渐形成繁华的市镇。由种菱得名,赖蚕桑致富,以养鱼名扬四海,遂成经济大镇。
  宋代归安县设酒坊7处,菱湖占思溪、史(西)吴、长寿3坊,其中长寿酒坊为户部差官监造。又设务官、河泊所、巡检寨,兴市廛,治桥梁,人烟渐至稠密。元末,西、北两栅遭兵火,东栅外石街为新聚居集市。明初,菱湖设预备仓和常平仓。蚕丝、养鱼、珍珠、织绸、染坊、酒坊诸业,商业繁华的菱湖成为“归安雄镇”、“东南巨都”、“江南丝市”。制作精巧的明精石(云母片)灯远销外地。镇上茶肆、酒楼、商店遂兴起灯谜制作和猜射活动。明嘉靖年间,虽击退来犯倭寇,但东栅东湖一带惨遭损失,石街商市成灰烬。明万历年间恢复繁荣,“四方舟航所凑,水陆奇琛异■,百物所环,廛市之徒摩肩胶轕,挥汗成雨,盖他境繁华所罕与俪”。(清光绪《菱湖镇志》:《重修永宁禅院记》)至清康乾盛世,菱湖又成为归安县南乡经济、政治、军事、文化重镇。咸丰年间,菱湖成为太平天国湖州保卫战的主战场,市镇又遭毁损。同治年间得以恢复,又成归安县第一大镇,“菱湖号泽国,四面环水,中多市河,镇内九墩十三浜,七十二座半桥,河浜陌巷,舟桥连辍”(清光绪《菱湖镇志》·《菱湖镇开濬市河碑记》、孙宗承《菱湖纪事诗》),贩丝卖鱼,市镇繁荣。
  宋时开始的家庭手工业,到明清时发展成手工业作坊,除唐代作贡品的丝绸、宋时官营酒坊外,民间有雕版印刷工场作坊。宋绍兴二年(1132)王永从发起雕刻《大藏经》(世称《思溪圆觉藏》)、《新唐史》、《新五代史》,开湖州刻书出版业之先河。与造船有关的木工、制橹、铁铺、芦竹等作坊,与蚕丝有关的缫丝、织绸、染整作坊,与养鱼有关的渔具制作店铺,与粮食加工有关的轧米、榨油、酱园、豆腐等作坊,这些手工业作坊和商铺、茶楼、酒肆,使农副水产品集散地的菱湖镇更加繁华。
  清代晚期,经过鸦片战争,开放五口通商,近代工业开始在中国兴起。菱湖一批丝商纷纷在上海、湖州等地建立缫丝厂。清光绪八年(1882),黄佐卿在上海闸北苏州河边创办公和永缫丝厂,这是中国人在上海第一家机器缫丝厂,后又开设延昌丝厂、祥记丝厂、裕晋纱厂、延昌永丝厂,并主持湖北缫丝局,为民族工业的启蒙发展作出贡献。清光绪十五年(1889),杨信之在上海垃圾桥北创办延昌恒丝厂,合办怡和丝头厂、延昌永丝厂,成为上海早期第三家著名民族机器缫丝厂创办人。清宣统元年(1909),吴匡、王笙甫和范芹圃等合资,在湖州田盛街创办公益缫丝厂,为湖州第一家机器缫丝厂,并在上海开设源昌丝厂。
  民国初期,菱湖近代工业逐步发展,改木制机械为铁制,以人力、畜力为动力改以蒸汽、油机、电力为动力。民国4年(1915),王家门前文瑞斋采用印刷机印制簿册;8年(1919),南栅鼎甲桥堍开设通利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照明用电;11年(1922),严旭初开设华成绸厂;20世纪30年代,菱湖有碾米厂4家、缫丝厂4家、棉纺织布厂2家。手工工场主要为豆制品、榨油、酒酱酿造、造船、柳竹木器、冶金、石铺、印刷、刨烟等行业。抗战胜利后,章荣初主持菱湖建设协会,投资建造菱湖碳酸钙厂股份有限公司、菱湖缫丝厂股份有限公司、汇丰石粉厂、青树电气有限公司,从而奠定菱湖现业基础。1949年,全镇工厂和大工场有近20家,职工100余人,工业总产值2400万元。
  解放初,菱湖为吴兴县工业基地,是浙北工商业经济重镇。经过20世纪50至70年代“大办农业”、“大办工业”,菱湖经济发展为吴兴县第一大镇。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菱湖乡镇工业异军突起,老工业基地焕发青春,80年代成为浙北丝绸、化工和电子工业重要基地。全镇(不含下昂、新溪)以浙丝二厂、菱湖化学厂和二轻系统工厂为主体,形成多门类产业结构,有丝绸、化工、电子元器材、食品、建材、皮革机械、造船、化纤、制鞋、印刷、塑料、服装、鱼用饲料、粮油等74家工厂,在职职工9821人,占全镇居民人口的58.66%。1990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4.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4亿元,上缴利税0.4亿元。全镇工业总产值中,丝绸工业占23.64%,职工人数占全镇人口12%;化工占24.2%;10家电子元器材工厂产值占16.96%。有30多个产品获部、省优质产品,16个产品外销,年创汇2000余万美元。全镇有商业、供销社的各类商店、商场140余家,个体工商近400户,有水产品、小商品、农贸等3个市场,1990年全镇商品销售额6877万元;4家银行、2家信用社的12个储蓄所,储蓄余额3500余万元。
  20世纪90年代末,工业体制改革,国营和大集体工业企业全部完成改制,形成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产品结构大规模调整,技改投入加大,新产品开发提高科技含量,突出培育扶持新型纺织、精细化工、新型建材、轻工机电等新兴产业。1999年12月18日成立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菱湖加工区和工业园区,增强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工业强镇建设。2000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3472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6864万元、第二产业45552万元、第三产业21056万元。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现价)337543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11138万元,占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的92.18%;农业产值26405万元,其中粮食收入4843万元、蚕茧收入2778万元、渔业收入15730万元、家畜家禽收入4365万元。全镇预算内财政收入5218万元,预算外财政收入1079万元;预算内财政支出975万元,预算外财政支出1077万元,其中农业支出70万元。2003年,加快“新型纺织、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生态旅游”四大基地建设。轻纺业成为工业经济支柱产业,全镇农村家庭织机300多台;有7家专业缫丝厂、10余家服装厂;丝织涂层、商标制造企业120家,浙丝二厂、新永盛、荣文、尤夫、海源、平原、荣顺等骨干企业成为轻纺龙头企业;涂层织带商标年产130亿米,占全国市场60%,并建立镇轻纺业协会。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有天旺、天湖、茂业、华金康等11家农业龙头企业;无公害农业(粮鱼)生产基地订单农业面积36000亩,初步形成“农户+订单+基地+公司”格局,农业产业链被拉长。新型建材业已有鸿翔等8家企业和4家水泥企业形成规模。同时整顿小化工企业,关停并转9家有污染源的化工企业,对菱化、新奥特、展望、狮王4家大型骨干化工企业严格环保无污染标准。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05.58亿元(不包括金融、房地产),其中第一产业3.63亿元,占3.44%;第二产业68.82亿元,占65.18%;第三产业33.13亿元,占31.38%。财政总收入10.5615亿元,其中预算内财政收入8027万元。镇政府可支配收入410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816.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50元。
  2005年,全镇镇商业大型超市7家,大型专业市场9,个体商场、商店近3千家。渔需品商店40余家,其中24家集中形成渔需品商业一条街外,副食品批发商店6家也集中形成副食品批发一条街,另有50家服装店形成服装一条街。全年批发销售10,5711亿元,商品零售额4.1896亿元。全镇旅馆20家,营业额1.3789亿元;餐饮68家、点心铺45家,饮业营业收入1.4468亿元;浴室桑拿理发美容歌厅茶馆照相等255家服务业收入1.2544亿元;旅游业收入380万元;6家银行15家储蓄网点年末金融各类存款余额1172万元,年末居民储蓄余额5.63亿元;2家保险机构人寿、财产保险余额收入388万元;6家房地产年末成交额9960万元;社会保障和福利业金额5153万元;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金额2031万元。
   六 菱湖古镇从唐代中期的水市、陆市,随着经济繁荣而发展。宋以后,围绕菱湖,逐渐形成的古村小集镇,有思溪市、竹墩市、下昂市、史舍市、南商林市、射村市、双开市等16个。清光绪时,归安县19个农村集市,菱湖辐射范围内占84.2%;古镇内散布的自然村426个,住房商铺格局均临河而建,沿桥而成街市。从唐至清代,镇域有古桥283座,现保存109座,加上现代桥梁达327座,平均每平方公里桥梁密度4座,誉称“百桥之乡”。镇区内有自来水厂2座,供水主管道总长119公里,管网密度1.46公里/平方公里,涵盖镇区及28个行政村的381个自然村。通过“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河道清理,农村人居环境更保持了生态优美。射中村和南商林村的新农村建设成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建城区5家房地产公司2005年末商品房成交额达9960万元;并形成南浜、新墩、梦湖、河滨、钻石华府、世纪佳园、龙湖苑等新型住宅小区。2005年,镇区房屋建筑面积196.06万平方米,实有住宅使用面积43.17万平方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7.5平方米;农村住房人均使用面积41.5平方米。
  1998年菱湖已被批准为省、市奔小康示范镇。同年,菱湖镇成为省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镇后,随着农村“康庄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镇彻底改变“无船路不通,无桥路难行”、“划船上市,肩挑过桥”的闭塞状态。继1988年11月菱湖至和孚公路通车,继而向东经石淙、通双林,南经千金通新市,西经东林连接104国道。同时,28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公路,146公里村级公路已有95%达到黑色公路标准,并在2005年底全部开通乡村公交班车。2008年开工的乍浦铁路经过镇北郊,在竹墩设置货客运服务站。杭湖锡线经改造,已为三级航道,贯穿镇域中部;湖嘉申线改造为三级航道,从镇北郊思溪横贯。传统水上客运航线1998年停航后,由陆路公交所取代。2005年底,90%以上农村挂浆机水泥船停止使用。
  菱湖民间研习医术、悬壶济世的名医传诵一时,慈善世家接踵不断。民国时期就建有现代医疗单位,菱湖建设协会接管时疫医院后新建菱湖医院。新中国成立后,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大发展,菱湖人民医院为县级中心医院,原镇卫生院、溪西卫生院、下昂卫生院均为省级农村卫生院。目前城镇医疗卫生设施不断完善,有县级医院1所、分院3所、村医疗卫生站10所。2005年验收通过省级卫生城镇。
  清同治期间(1862-1874),菱湖有正大民信局;尔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12月,菱湖始设邮政代办所,并开设派报社;民国期间电报、电话业务由专职机构开展营业。新中国成立后,邮电事业有很大发展。2003年,菱湖邮政支局的邮政函件进出口30.5万件、包件进出口1.3万件、汇兑进出口1.8万件,邮政储蓄收储总额1910.9万元、储户23509户。邮政传递居民入户、农村入自然村。电信开通国内、国际直达电话,2005年电话用户近20000户,电话装机总量35000余部。除菱湖电信支局外,还设有移动中心营业厅、联通中心营业厅、铁通中心营业厅、网通中心营业厅。
  菱湖为湖州市地势最低洼处,自古以来洪涝灾害频频发生。据载,从唐宝应元年(762)大水至民国34年(1945)大水没田,发生洪涝灾害198起;新中国成立后至2005年,发生洪涝灾害9起。旱灾从唐代永昌元年(689)至民国37年(1948)共90起;新中国成立后9起。台风、冰雹、大雪灾害,从唐代天复二年(902)起至民国20年(1931)共42起,新中国成立后7起。新中国成立后,除加强气象预报,广泛发动城乡群众防灾、抗灾外,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其间,20世纪60年代修筑加固主航道沿岸护堤,建设农田机电排灌网络,设置圩田水闸;20世纪80年代起,改造建设农田大包围圩区,有效降低洪涝、干旱、台风等灾害损失。经过1999年6月下旬至7月初特大洪水侵袭后,修筑防洪工程。2000年12月22日,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所建造一期防洪工程基本完成,2001年5月28日,菱湖镇一期防洪工程全部竣工,成为全省首家县级城镇防洪工程建成镇。自此,菱湖镇区5.8平方公里居民不再受洪涝之害。
  科学技术的普及,工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85年菱湖被电子工业部命名为江南水乡电子工业镇;1986年获全国农村科普先进集体,1987年为省、市、郊区农村科普先进集体;2002年被命名为湖州市效益农业专业镇、水产专业镇;省水产之乡、黄鳝之乡、青虾之乡:2006年农业部批准菱湖镇为国家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2004年新增就业岗位2017个,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98人,吸纳失地农民782人。2005年居民储蓄余额5.6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950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19人,比上年减少23.06%。
  七
  菱湖“地灵人杰,人文荟萃”,“才双之士冠一州”。全镇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历代都有优良传统,彰显人文底蕴深厚。汉唐时期家族文化教育就已形成,最早向家族外子弟传道解惑授业的私塾,是南宋朱弁于绍兴十三年(1143)后在竹墩村建立的书院。淳熙九年(1182),朱弁从孙朱熹到竹墩讲学,题写“长春书院”匾额。此后,历代书院、学塾发展,清代的龙湖书院成为全省著名学府。菱湖涌现历代进士251人(韩国沈氏22人),其中武进士10人(韩国沈氏2人);举人512人,其中武举人20人。明清时,秀才有1473人。并先后有18人高中巍科,夺得状元、榜眼、探花、传胪,会元5人。由科考人朝为官,或由战功为官,历代菱湖自三公以下的各级职官有1083人。
  尊师重教在菱湖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教育质量一直名列全县前茅,小学为省、市重点实验小学,初中为省、市示范初中,成校为省示范成校,幼儿园为省、市示范幼儿园,菱湖中学是省一级重点中学。1999年,原下昂镇被命名为省教育强镇;2001年,菱湖镇被命名为省教育强镇;2004年被命名为湖州市示范性教育强镇。2005年,全镇有高中1所、中等职成校1所、技校1所、初中3所、小学3所、村小4所、幼儿园5所,在校中小学或技校学生12736人,在园幼儿1802人,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和高中教育,初中升高中段比例91%以上,普高与职高之比为1∶0.95。全镇青壮年非文盲率99.5%。据现有资料,2005年全镇包括在外地的中高级职称人才,其中研究员、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记者、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主任医师等高级职称499人;工程师、经济师、农艺师、中级教师等中级职称674人。
  汉唐以来,菱湖名门望族和著姓众多,出现一大批名人,有的在全国声望较高。正如俞樾在清光绪《菱湖镇志·序》中所说:“自宋以来,人文蔚起,秀艾之士,前后相望。”沈宝青在清光绪《菱湖镇志·序》中所说:“才双之士冠一州。”尤其竹墩沈氏,中唐以前习武为主,权倾朝野;中唐以后习文为主,有的为朝廷中枢,有的为文化名人、书画名家,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定影响。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沈氏名人423人中,竹墩沈氏几占五分之一;《辞源》收录的沈氏名人39人,竹墩沈氏占二分之一。北宋绍兴年间赴高丽经商的沈满升,因战乱定居高丽,官至尚书、太子詹事,子孙繁衍,遂成当今韩国25万沈氏的始祖,2002年10月3日,韩国沈氏丰山大宗会会长来竹墩寻根,并建立寻根碑。舟山沈家门、台州沈氏族人、海宁沈氏等各地沈氏先后到竹墩寻根访祖。明末清初的沈光文,被尊为台湾文献初祖、佛教始祖,“台湾无文也,斯庵(沈光文)来而始有文也。”(清《诸罗县志》)“台湾之教育,实始自沈公教学蕃社始,……而台湾之文献,始於沈公之台湾舆地图考,……台湾之赋,始于沈公之台湾赋,……台湾之诗,始於沈公之寄迹效人吟……”(清《台南县志稿》)并赞誉沈光文为“三百年前台湾破荒的伟人”(1949年元旦台湾《和平日报》)。竹墩朱氏是朱熹从祖朱弁后裔,清乾隆年间确立竹墩朱氏家庙为全国三所朱熹家庙之一,浙江朱氏大多源出竹墩朱氏,名人颇多。其他如前丘吴氏,菱湖孙氏、王氏、冯氏、陆氏、杨氏、姚氏、费氏、任氏、章氏、唐氏、卞氏、庞氏、潘氏、蒋氏、邵氏、倪氏、卜氏、宋氏、毕氏等均为著姓望族,人才济济。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中,菱湖姓氏299个,千人以上大姓主要有沈氏、费氏、杨氏、吴氏、王氏、姚氏、陈氏、朱氏、张氏、施氏、徐氏、褚氏、钱氏、章氏、陆氏、李氏、冯氏、周氏、俞氏、金氏、赵氏、卢氏、孙氏等23个。
  千余年来菱湖民间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商业繁华,茶肆酒楼林立,宋以后,尤其明清时期,市民文化兴盛。精制明石灯加上猜谜盛行,形成灯谜传统。2000年9月,省文化厅命名菱湖为省民间艺术之乡——灯谜之乡。龙舞、狮舞、蚌壳舞、马灯舞、大头娃娃舞、荡湖船、踩高跷等民间歌舞业已恢复,成为节庆日传统演出节目。水乡哨船,为水乡菱湖人自明代以来练武卫家的军事体育。射村剪纸、书法春联、苏式刺绣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书法、国画在菱湖历史上突出成就者有赵孟頫、沈尹默、沈迈士、沈左尧等,一代宗师吴昌硕妻子是菱湖人,年轻时与菱湖水乡也结下深厚的书画缘。龙湖书画院成为菱湖书画爱好者的乐园,菱湖实验小学和三小是省书法实验基地。镇上有文化站3所、图书馆2所,菱湖文化中心是省部级文化站,菱湖影剧院是省市农村先进电影放映单位。镇老年体协是全国和省市先进体育单位,菱湖中学是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实验小学是省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菱湖镇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体育强镇、卫生强镇。镇上还建有菱湖公园、松雪公园、秀溪公园、凤鸣公园、安澜公园,成为市民休闲锻炼的场所。
  菱湖镇的新闻媒体,最早是30年代的《菱湖日报》。抗战胜利后复刊,解放前停刊。新中国成立后,有线广播成为主要新闻载体。1990年10月,创办《菱湖通讯》,系镇政府主办的内部发行报刊,至2005年已出刊127期,每期发行3500份,发行对象为各地菱湖人和市、区机关及随《湖州日报》夹送的菱湖本地读者;菱湖广播电视站成为镇上自办节目的主要宣传窗口,也是省、市、区先进广电站。
  菱湖保留的文化遗产,有省级文保单位1处;市级文保单位6处、市级文保点17处;区级文保单位10处。
  八
  菱湖旅游资源丰富。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评级,菱湖江南古村群、水乡湖群湿地蕴含的深厚文化有47件单体资源被评上旅游等级,涵盖水域风光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和人文活动类,其中人文资源占全单体数88%;基本类型中单体数量最多是桥,占全单体数的48%。单体等级中,菱湖桑基鱼荡评定为最高等级5级;藤桥为单体4级;后庄漾、竹墩村(吴兴沈氏发祥地)为单体等级3级;安澜桥、浙江制丝二厂、沈尹默、牛棚漾、南商林漾、菱湖菱、养富桥、射中新村、菱湖中学、章荣初为单体等级2级;禅智古寺、白扁豆、启秀小学、世德堂、梧桐禅寺、徐森玉、承志堂、菱湖灯谜、杨光泩故居、永兴桥、马灯舞、射中箭潭箭墩、中共吴兴县委机关旧址、众安桥、龙山寺、杨光泩、宝蓄桥、长寿桥、菱湖区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等33件单体为1级。菱湖水乡古村群形成的区域经济,被称为“中国五千年鱼都”、“中国五千年蚕桑之都”,是典型的“丝绸名镇”、“鱼米之乡”。以菱湖为中心的菱湖湖群粮桑渔农区的6万亩桑地和11万亩鱼荡,相连相依,蔚为壮观,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养鱼培训中心赞赏的我国唯一保留完整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桑基鱼荡的集中地,设立联合国粮农组织菱湖桑基鱼荡教学示范基地,水乡古村群则地处这片菱湖湖群湿地的核心区。
  菱湖襟山带水,“龙溪苕溪左右夹持,青山云巢一抹山岭逗相对望。”河湖港汊汇错,塘兜墩荡散落,地貌极为丰富。镇域内翠桑绿柳遍地,乔灌草本茂盛,芦荻萍莲众生,自然景观优美。而且古村群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2004年10月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组关于菱湖旅游资源评估结论)“中国五千年古神话之都”的羿射九日和嫦娥奔月原始神话发源地,至今尚存有箭墩、箭潭、九龙戏水池、羿神庙——土地庙等遗址和风俗;有三国·吴杨俊成掘池养鱼成为菱湖人工养殖“四大家鱼”故里和故事;有清顺治帝圆寂的民间传说;海内外尚有“吴兴沈氏出竹墩”之说,竹墩村同时又是朱熹后裔的发祥地。古桥文化有浓厚的菱湖水乡特色,百余座古桥优美建筑造型及内涵充分突现水乡古村群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脉络,也是水乡生态旅游一道风景线,菱湖为名副其实的“百桥之乡”,每平方公里桥梁密度4座,亦为全国所罕有。
  2002年1月,《浮霞郡·水乡人家生态旅游区规划》经市、区领导和专家论证评审通过,列入市、区旅游发展规划。2005年4月,菱湖国际艺术家村射中作为浮霞郡旅游区一个景点,已经开发启动,并成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文化建设新亮点,成为“与远古对话、与当今同步、与未来携手”的新辟水乡古村旅游区域。同时,南商林新农村的生态休闲农家乐水乡旅游也开始规划启动。
  九
  菱湖历来是归安南乡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军事重地。菱湖人民历来具有反抗侵略压迫的革命传统。早在秦末项羽起兵反秦时的江东三千子弟兵中,就有菱湖一带水乡子弟跟随项羽南征北战。明景泰五年(1454),庞正招义勇编水师定水军,保卫菱湖,击退盗匪。嘉靖三十三年(1554)和三十四年(1555),菱湖人民两次组织义军击退倭寇侵略,倭寇从此不敢再犯菱湖。清道光元年(1821),菱湖原下昂、东林、锦山一带乡民抗粮,迫使归安县丞署移驻射村,派兵丁98人。同时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清咸丰十一年(1861)五月,太平军攻克菱湖,大战双堂子水路、大战安澜桥畔,击毙清军南乡团练头目吴以著,大败法国洋枪队。同治三年(1864)三月,太平军以菱湖为主战场展开湖州保卫战,直到七月底,太平军和清军双方兵力各10余万激战,太平军打死打伤清军将官近10人、清军死伤万余人,英法洋枪队“常捷军”死伤800余人,太平军将士死伤万余人。这是太平天国最后一场惨烈战役。
  清代经学大师俞樾曾说:“湖故水乡菱湖一镇,菱芡之饶,蟹稻之利,甲於湖郡,而尤以蚕桑为大宗。国家岁入厘税,无虑千百万,度支经费,咸取给焉,而大半出于丝捐,丝捐以湖郡为最,湖郡又以菱湖为最,然则菱湖所系岂不重欤。”(清光绪《菱湖镇志》·序)加上漕粮,这说明菱湖的税赋历代重于他处。因此,农民抗粮抗捐经常发生,归安县丞署、主簿署、河泊所、水师营相继驻菱湖。清宣统二年(1910)1月,乌程、归安因受灾,县吏匿灾勒征,思溪、石淙等地灾民鸣锣聚众,张贴传单,和德清农民呼应,抗纳漕粮,数千人约期分路进城,捣毁漕仓官署。下半年,下昂农民万余人,船三百余艘,包围镇上当典铺,反对高利盘剥,遭清军镇压,农民反抗,捣毁清水师船1只,俘清兵3人。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祖籍菱湖人杨谱笙、沈谱琴等都直接参与响应。1925年上海“五卅卅”惨案发生,菱湖各界募捐声援,小学生游行示威,声势浩大。
  菱湖是中国共产党在湖州领导人民革命的中心区域。1926年4月5日,中共党员谢庆斋在灵山举行野餐聚会,邀请菱湖进步青年20余人,宣传革命思想,首次传播马克思主义。1927年2月,李泉生等成立吴兴县最早的农民协会——吴兴县第一区农民协会,开展吴兴县最早的潞、长、思农民运动。此后,党的活动加强,1927年4月中旬末,菱湖人朱霞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共湖州县委中担任青运、工运负责人。4月底,陆思采、孙景贤入党。5月初,姚醒吾、叶昌林人党,成立中共菱湖支部。6月,成立中共菱湖区委。同年冬,中共吴兴县中心县委在菱湖成立,孙景贤任县委书记,菱湖陆思采家成为县委机关驻地。1928年12月,中心县委被破坏,但革命斗争从未止息。
  1937年11月24日,日军侵占湖城。12月,菱湖爱国青年编写《国魂》墙报,后改《国魂》油印小报,进行爱国抗日救亡宣传。1938年1月,郎玉麟、彭林率吴兴县抗日自卫大队到菱湖,10多名菱湖爱国青年参军“郎”部。爱国抗日进步团体国魂社于1月21日成立,在中共浙西特委领导下,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并组建了中共菱湖区委、国魂社党支部、手工业党支部。此后,抗日烽火从未止息。
  1945年4月,新四军三纵八支队开辟杭嘉湖地区,在菱湖鱼鳌圩击溃国民党吴兴县大队,解放菱湖、石淙、千金等地,成立菱湖区、镇抗日民主政府。
  1946年—1948,菱湖化学厂、菱湖缫丝厂工人先后进行5次罢工,均取得胜利。1948年10月,中共江西工委驻上海联络站地下党员陈彬(苏景陈)和上海地下党员李慈分别经王洗和章荣初取得联系,于1949年2月以青树中学社会教育处教师身份到菱湖从事迎接解放的秘密工作。成立地下党支部,并于4月下旬成立章贡纵队,将菱湖、南浔、双林自卫队改编为一、二、三支队,又控制了石淙、千金等地自卫队,迎接解放大军。4月25日,陈彬代表中共江西工委在湖州和保安司令于树峦谈判和平解放湖州。4月2日,张声举和下昂自卫队王士英到桐庐和金肖支队取得联系;8日,下昂自卫队改编为金肖支队第十大队,吴志新为大队长,王士英为大队副,赵民为教导员。4月23日,赵民代表金肖支队和于树峦进行策反谈判。4月27日晚,赵民、陈彬一起和于树峦谈判,于树峦同意和平解放。4月28日凌晨,湖州和平解放,当天菱湖和平解放。5月15日,中共吴兴县委、县人民政府在菱湖镇成立。17日,成立菱湖区人民政府和菱湖镇人民政府。
  菱湖从此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尤其是世纪之交,菱湖镇被省政府列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中心镇、环杭州湾城市发展群规划五级小城市、环杭州湾“长三角”的“金南翼”产业群落基地之一和省强镇扩权首批试点中心镇。经过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菱湖焕发新的活力,对湖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行政区划调整后,振兴菱湖,重振雄风,成为全镇人民共识。菱湖必将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传承优秀人文传统、弘扬经济重镇辉煌,继往开来,在21世纪实现并巩固工业强镇、生态立镇、科技兴镇、文化名镇、教育强镇、体育大镇和卫生强镇的富民强镇目标,重铸辉煌,使菱湖这颗水乡明珠更加璀璨绚丽。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菱湖镇志 上》

出版者:昆仑出版社

《菱湖镇志上》借鉴了前志菁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征博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了菱湖上起远古、下迄当今的历史和现状,补史之缺、正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社情民风大全,实为了解菱湖的历史与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菱湖镇志》为领导机关和部门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了详尽的镇情,作为科学的依据和借鉴;也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

阅读

相关地名

菱湖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