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幕府 乡里 巡检署 公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练市镇志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442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幕府 乡里 巡检署 公所
分类号: D033
页数: 8
页码: 541-548
摘要: 清同治壬申(1872)《练溪文献》载:“琏市(练市)微区也,……盖苕霅(zhà乍)之东,偏隅僻壤,郡县所志,记载寥寥,溯诸葛巡幕之由,考贾人鬻(yù育)琏(琏,古代盛黍稷祭器和食器)之事,亦复荒渺,难凭仅传其说”、“《练市志》始於前明万历元年(1573)杨氏,……后更名《练溪文献》,惜无聚本流传,况又明季迄今两经兵燹,简断编残,概遭毁劫”、“独吾琏市志则阙(quē缺)焉”、“惟朱君又坨(chá查)录本,堪征一线之延,其载笔於清咸丰十年(1860)而止,后无续志”。
关键词: 练市镇 政权

内容

清同治壬申(1872)《练溪文献》载:“琏市(练市)微区也,……盖苕霅(zhà乍)之东,偏隅僻壤,郡县所志,记载寥寥,溯诸葛巡幕之由,考贾人鬻(yù育)琏(琏,古代盛黍稷祭器和食器)之事,亦复荒渺,难凭仅传其说”、“《练市志》始於前明万历元年(1573)杨氏,……后更名《练溪文献》,惜无聚本流传,况又明季迄今两经兵燹,简断编残,概遭毁劫”、“独吾琏市志则阙(quē缺)焉”、“惟朱君又坨(chá查)录本,堪征一线之延,其载笔於清咸丰十年(1860)而止,后无续志”。
   经考《练溪文献》及府、县等志,民国及以前,练市地方先后所设巡幕府及区、乡、都、里与巡检司署等,为历史上基层行政组织。
   第一节巡幕府乡里巡检司署 一巡幕府 《练溪文献》载:“汉曰巡幕镇(练市),今之西练村,因吴置幕府而巡行之。”时地属吴郡乌程县。吴国长史诸葛瑾(公元174~241年,字子瑜,山东琅琊阳都人),于吴黄武元年(222)“在此置巡幕府,后人因此以巡幕名其镇。”《嘉泰吴兴志》卷十载:“窃考镇戍置将,起於后魏。……又置仓曹兵,曹掌仓库戎器之类。”唐初,兵之戍者,大曰军,小曰镇。唐末五代时,镇将掌握地方实权。
  此前巡幕镇,是驻兵戍守之处。宋初,罢镇将,收权归知县。
  清光绪《乌程县志》卷一载:“晋太康三年(282)分乌程东乡置东迁县,西乡置长城县。……东迁县,其南境直到新市,而乌镇、琏市(巡幕)、含山皆在境内。”《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十六载:“魏无乡党之法,唯立宗主督护,民多隐冒,三五十家始为一户。内秘书令李冲上言:宜准古法,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取乡人强谨者为之。”北魏朝廷于太和十年(486)颁布新法令废除“督护制”,建立“三长制”。三长逐级统辖,抑制豪强匿户,增加税收,巩固国家政权。“三长制”系统性农村基层组织建制模式,后被历朝帝王所继承。“隋开皇九年(589)并东迁、长城入乌程”,巡幕属乌程县。巡幕镇将及镇境邻、里、党长姓名远莫可考。
   二乡里 唐、宋行乡里制,以职官里正与长者并用,集行政、教化、司法、管理和监督于一身。
  唐贞元十七年(801)《通典》第三十三卷载:“大唐凡百户为一里,里置正一人;五里为一乡,乡置耆老(即乡长)一人。……贞观九年(635),每乡置长一人,佐二人,到十五年省(乡长废罢)。”在城乡(田野)居住者划为村,在城市内居住者划为坊。设村正(村长)、坊正(坊长)等官员。到晚唐时,乡、里行政职能逐渐削弱,被由中央直接任命村长所取代。宋《嘉泰吴兴志》卷三载:“乌程县,唐(代)管乡四十、里二百。”今镇境有琅琊乡辖5里、移风乡辖6里(镇境东北、北部边沿诸村属之)、崇孝乡辖4里(镇境东部、东南边沿诸村属之)。唐宝历元年(825),湖州刺史崔元亮筑塘于此(今练市镇市河东段),时人民颂其功德,称塘河为连云塘。“又以水自西来,到此地分南北二支,两冲于内如匹练”,故将巡幕改称“练溪”。
  宋初,乌程县辖31乡,琏市(巡幕)属乌程县。设酒房七处,琏市坊为其一。太平兴国七年(982),分乌程县东南15乡置归安县。今镇境从此分属乌程、归安二县地。嘉泰《吴兴志》卷三载:“乌程县,景德中(1004~1007)管十三乡”,今镇境有崇孝乡、移风乡等乡。“归安县,大中祥符间(1008~1016)管十一乡”,今镇境有琅琊乡(镇境大部分村属之)、太原乡(镇境西南诸村属之)等。卷十又载:“《统记》云,管镇二十四,八所(镇)已废,名不复存,见存而可纪者,……巡幕,凡十有六。《统记》作於宋景德元年(1004)。”在宋初削藩镇中,巡幕以商业市镇而被保留,为历史上练市作为建镇最早时间。《嘉泰吴兴志》卷三载:“乌程县,今为十二乡”、“移风乡管里六、崇孝乡管里四”。据民国《乌青镇志》卷十四载:“按乌程乡十二,都五十三,而区二十三,则错综其间。报本桥南是四十八都,本移风乡改崇孝。桥北至利济桥迤西到通利桥(俗名白果树桥)是五十三都,乡名崇孝,均属二十三区。利济桥北是四十九都,属二十一区。通利桥西是四十七都,属二十区,乡均曰移风。”上述两乡部分区、都今镇境东南至东北边沿诸村属之。《嘉泰吴兴志》卷三载:归安县,“今管十乡,琅琊乡管里五。”其时镇、乡职官世远难稽。
   三巡检司署 元代,“各乡属县如宋制”。镇境东南至东北边沿诸乡属乌程县,其余各乡及琏市镇属归安县。
  明代,初袭元制。洪武年间(1368~1398),于琏市东栅设立巡检司署。光绪《归安县志》卷一载:“琏市镇属归安县,继置巡检司,兼管双林、善琏两地。嘉靖己未年(1559)庄铨为巡检,时民颂其:“视官事如家事,若吾庄子(庄铨)者,未易多得也。”司署衙门驻琏市东栅禾丰桥(原址失考)东北。“藉此御奸宄[guǐ轨]、治盐盗、施盐禁,兼酒税。”崇祯十六年(1643),置乡约所于溪南三官殿(祠名,已毁,原址在今练市镇市河南),内立有《催征钱粮禁约》碑等。时巡检庄公因“视官事如家事”,被后人传颂至今,而其余巡司职官均无考。
  清代,初沿明制,县以下为乡都里甲。顺治十七年(1660)改行里社制。《练溪文献》载:“置三都四图公所于西姚村(今西瑶,属召林村)。”“四都二图公所驻东栅土地祠西(原址失考)。”都图职官无考。“康熙间(1662~1722),归安县继置都巡司衙门于琏市镇。时有一巡司沈兆贞。” 《练溪文献》载:琏市置西区税局于西练村,职官杨夏,时有谚称:归安一印,不如杨氏一信。
  东区税局驻东岳行祠西,原址和职官无考。
   宣统二年(1910)废巡司,三年举办自治,颁行自治法。各划自治区域,改称区乡自治公所。
   第二节自治公所 民国初,乡(镇)沿清宣统制,时设乌镇乡(镇境东南至东北诸村属之,下同)自治公所和议事会。
  自治公所和议事会职责:请厘财政、振兴实业、保卫治安、规划工程、补助教育、改良风俗等。议事会议长先后有:沈恢、王坤礽、施锦屏、张瑞容等。练市等乡(镇)自治公所、议事会议长及所有公所驻地均失考。
   民国3年,镇境乡(镇)奉命撤销议事会,停办自治,改城镇乡统称为区,设自治委员会委员1名。乌镇区公所自治委员会领导人先后有吴宗骧、蔡景涵等。练市区及所属乡镇公所驻地失考。
  17年6月4日,浙江省先行实行村里制。18年春,完成编制工作。吴兴县设10个区,练市属第
  4区,区公所驻练市。辖6里33个村,属今镇域有练市里和仁农、济农、东北、练东、爱农、利农、施洪、练北、东南、练南、西南、姚安、太和、练西、荃步、西北15个村。奉令撤销原乡(镇)自治委员会同时,成立区款产委员会,设常务委员、委员若干人。
  19年,区款产委员会撤销。区公所初设自治指导员,旋设区长,并配助理、书记、出纳各1人,区丁2人。时乌镇、练市合并设立区公所,驻地练市镇。区长等领导人失考。
  20年,吴兴县改里为镇,改村为乡。区域按18年实行村里制不变。镇设镇长,乡设乡长。乡(镇)设公所。
  23年12月,奉令裁撤区公所、扩并区乡镇。
  24年,吴兴县建立5个督导区。原第3区(南浔)与第4区(练市)合并组建成第3督导区。区域内原8个镇41个乡扩并为5个镇20个乡。属今镇域有练市镇(练市、东南2个乡镇合并)、乌镇、俞奥乡(东北、练东2个乡合并)、屠泽乡(练南、西南2个乡合并)、里仁乡(太和、姚安2个乡合并)、五龙乡(施洪、练北2个乡合并)、荃步乡(荃步、西北、练西3个乡合并)、三堡乡(爱农、利农2个乡合并)、三义乡(通津、仁农、济农3个乡镇合并)。
  26年11月24日,湖城沦陷,吴兴县政府撤往安吉、孝丰等地。日军飞机轰炸吴兴城乡,乡镇解体,政权瘫痪,镇境处于无政府状态。
  28年4月,县政府随国军东来,在敌后推行新政。11月,全县划分6个区,设立区署。练市区(初称第4区)辖19个乡镇。属今镇域有练市镇和乌镇及俞奥、屠泽、里仁、五龙、荃步、三堡、
  三义等7个乡。
  32年5月19日,练市镇沦陷。时日军在部署第二期“清乡”计划中,修筑“长篱”途经练市,随之划分片区,日伪在练市镇区建立伪区、镇政权。练市区署机关流驻乡下,时辖15个乡镇。属今镇域有练市、乌镇2个镇,和屠泽、里仁、荃步、俞奥、三义、五龙、三堡7个乡。
  35年2月,吴兴县奉令扩并乡镇,练市区辖6个乡镇。属今镇域有练市镇(公所驻练市镇东大街吴宅)、乌镇(公所驻乌镇)和仁泽乡(公所驻地观音堂庙)、荃洪乡(公所驻地高王庙)、华明乡(公所驻地花林庙)。
   第三节区乡镇长名录 一练市区区长 (民国30~38年) 冯千乘,任期:民国30年(1941)4月~32年2月;杨裕年,任期:32年2月~32年8月;张锦霞,任期:32年8月~34年8月(张锦霞由青年团吴兴分团部书记兼任);嵇立人,任期:34年8月~34年9月;曹含奇,任期:34年9月~35年5月。
  练市区署驻地:练市镇东大街诸家大院。35年5、6月,吴兴县撤区并乡,练市区署撤销,建练市区乡(镇)联合办事处,嵇立人任主任,驻地为练市镇中大街周宅。于练市镇解放前夕消失。二乌镇乡区乡镇长 (民国20年~23年) 常春镇镇长黄司春;通霅镇镇长徐殿丞;通津镇镇长张藕庄;澄江镇镇长潘建藩。仁农、爱农、利农、济农、信农、惠农等6乡(前4乡属今镇境)乡长姓名均失考。
   三乡镇长 (一)乡长 民国30~31年任期 乡长里仁乡沈瑞麟,屠泽乡杨迎春,俞奥乡施进生,五龙乡钮炳发,三堡乡俞汉庭(30年5月辞职),朱顺才(5月当选接任),荃步乡邱萼(è饿)楼,洪城乡(塘南五保属今镇境)冯兰卿(30年任),沈益源(31年任),三义乡沈财生(30年任),钱秀林(31年任)。
  副乡长里仁乡蔡燮(xiè谢)阳,屠泽乡魏少熊(31年任),俞奥乡董伯英、姚应坤,五龙乡沈竹林,三堡乡俞春荣、施中行,荃步乡陈金茂,洪城乡鲍鲸墀(chí迟),三义乡钱秀林(30年任,
  31年改任乡长)、凌建藩(31年增选)、巴秀夫(31年增选)。
   民国34年任期 乡长屠泽乡杨迎春,里仁乡蔡瑞康、施达民(先后任职),荃步乡邱留先,俞奥乡董伯英,三义乡钱秀林,五龙乡钮炳发,三堡乡施中行、俞自新(先后任职)。
   民国35~38年任期 乡长仁泽乡蔡瑞康(35~37年)、陈长明(37~38年),荃洪乡邱留先,华明乡钮炳发、凌和声(先后任职),镇境其余乡长姓名失考。
   副乡长仁泽乡丁贵章(35~36年),魏少熊(37~38年),华明乡俞汉庭。镇境其余副乡长姓名失考。
   乡公所驻地仁泽乡驻北六里桥,荃洪乡驻高王庙,华明乡驻华林庙。镇境其余乡驻地失考。
   (二)镇长 练市镇 (民国20~38年任期) 镇长周印池(20~23年),方安涛(23~26年),周梓英(26~29年),嵇立人(29~38年4月)。
  副镇长徐宝成(20~29年),吴本立(29年9月~32年5月),高元林(29年9月~32年5月),潘汉卿(32年5月~35年4月),施达三(34年9月~38年4月),董伯英(35年5月~38年
  4月),高元林(35年5月~38年4月)。乌镇镇(民国30~34年) 镇长徐福(30年8月因病辞职),姚士荣(30年8月当选接任),沈子和(34年任),钱秀林(35年—38年)。
   副镇长宋新亚、姚士林(30年8月改任镇长),张铭之(31年任)。
   第四节抗战时期区署 一新政后练市区署 民国26年(1937)11月24日湖州沦陷后,镇境“落伍官兵、客籍帮会、当地饶勇,纷纷搜集散枪,组织所谓抗日游击队,各据一方,各自为政,征捐派饷,趁火打劫,无法无天。”时国民党地方政府和武装部队均流动后撤,练市镇进入“烟赌甚盛、土娼重现”和“师巫马脚妖言惑众”的无政府状态。
  29年8月,练市区署根据修正后《浙江省实施新县制计划大纲》实施新政。区乡(镇)保甲建制按照新县制要求进行整编,同时调整乡(镇)疆界。10月工作完成后,不仅各县区前来问询借镜,练市区署还得到专署特别传令嘉奖。
  30年,吴兴县推行新县制后,县政府分路东、路西(即南京到杭州国道东西两地区)2个办事处。
  路东办事处其时又称行府,实际成为抗日战争时期驻镇境流亡吴兴县政府。行府先驻马腰镇,后驻神墩三家村(自然村名,时隶属练市区,今属南浔镇)、牧羊堡(自然村名,今属练市镇洪福村)等地。
  吴兴县下设:练市、双林、菱湖、织里、妙西和城区6个区署,战后政权重新建立,使战时工作有所推进。时练市四周乌镇、石门、双林、南浔4个重镇,均先后被日伪军占据,练市成为吴兴县敌后军事中心和路东抗日根据地。整编后练市区辖3镇16乡,成为有史以来最大区级行政建制区域。
   二练市区署战时组织系统 (民国30年4月~32年2月) (一)组织系统 区署设区长1名。
   下设粮政、军事、教育、建设、财政、民政、会计等科室和特务队(区中队)、区建设委员会等部门。
   (二)职员名录 区长冯千乘。指导员粮政指导员徐礼,军事指导员杨裕年,30年10月改任沈国英,教育指导员蒋见明,同年9月改任沈烈昇,建设指导员沈林、梁一悬,同年7月改任沈子和,财政指导员黄知古,同年5月改任郑友仁,民政指导员唐石民。会计盛君倩,同年8月改任倪耀华。区特务队人员39人。区中队辖2个分队。30年9月由区特务队改编,人员75人。时因物价飞涨,县拨经费不敷支配,由区署另按月补贴。区中队装备步枪36支,手枪8支,弹药5110发,手榴弹26枚。区建设委员会负责人由建设指导员兼任。
   三战时工作与活动 (一)流驻乡下军政机关 以安全起见,练市区署“也非经常流动不可”,曾流驻朱家兜、举科兜(自然村名,今属练市镇洪福村)等村,区武装中队随同迁驻。时“遇到敌情恶化,工作人员全部疏散,转入地下活动,一待情势缓和,大家重又集合办公。” 民国30年(1941)练市区署流动召开乡(镇)长会议地址:4月22日,在五龙乡天二圩(自然村名,今属练市镇新会村)召开;5月4日,在练市镇召开;5月29日、6月25日、7月12日均在神墩(自然村名,今属南浔镇)召开;10月16日,在五龙乡天二圩召开;12月15日,在花林村召开。
  31年1月3日,练市区署流驻举科兜村,时吴兴县行府流驻在该村北不足1千米牧羊堡。是日,日伪军从村南约1千米处杨堡桥向北窜扰,在枪林弹雨中,区署工作人员已来不及撤走,便在村西农田里躲避,时“流弹如飞蟥一般,从人们头上掠过”。国民军和练市区武装中队奋力阻击,日伪军旋即退去,双方均有伤亡。
  6月初,吴兴县行府迁到五龙乡杨叶兜(自然村名,今属练市镇农兴村)。因再次遭到日伪军窜扰,被迫迁到神墩长河浜村。
  同年,平湖、桐乡和加善等县流亡政府及他们的自卫大队,忠救军、挺军队纵队及其他各色游杂部队也先后流驻在镇境马河里、羊河滩、莲墩、东清风、水北、彭家河、许家埭、水口等自然村。各个流亡政府、每支军队及各种机构驻村不久,便要换地方,这时就要老百姓帮助搬家,每到一地又要向群众派草、派米、派人领路送信或上街购物品等。
   (二)“五四”大联欢 民国30年(1941)春,驻练市国民革命军奉调西去,换来62师186团接防。团长汤家楫、副团长贺炎煌,率所部以练市为中心,流驻练市附近乡下。时练市区署以取得军政密切联系,定于当年5月4日青年节,举行扩大军民联欢大会,并发动各界慰劳国民革命军。5月4日,在练市镇南郊屠泽乡水北庙(原庙已毁,旧址在今练南村境内)举行盛大联欢会。并由练市、善琏两地青年队及镇境各小学承担游艺、编印联欢特刊,张贴壁报、标语等事宜。会前向乌镇、练市、善琏各商会征求慰劳品,包括猪4只。并由妇女会负责发动全区各界妇女赶紧缝制慰劳干粮袋500只,每只袋内放喜蛋2个,水果糖2卷和油印抗战歌曲集1册及其他糕饼等。除外,又募集胶鞋200双,慰劳代金5000元,以慰劳62师186团全体将士。是日,安排青年队、妇女会联合组成阵中访问团,慰问186团抗日将士。
  为组织好5月4日联欢大会,“4月底前,练市区署决定将机关由乡村迁回练市镇南大街黄三房(旧时富户民宅,原址在今练市镇西仁桥南堍)办公,以便筹备大会一切事宜。5月3日,区署先行设宴招待186团官佐及地方党政主管等。4日傍晚,水北庙前人山人海,台上汽灯通明,会场布置极其庄严,大会在热烈情绪中开幕,吴兴县行府王秘书、186团正副团长等都有热烈演讲,时台下掌声如雷,演说完毕后,联欢会游艺开始,有歌唱、有滑稽、有话剧。一直闹过半夜方休。这是战后一次破天荒大集会。凡是乡(镇)民众,工作人员,经此次大联欢,增强抗战信心。练市区署也因举办这次大联欢、大集会,从而大显身手,取得与会民众,尤其是青年们拥戴。同时,也博得驻军好感。”(三)惩治伪军与土贩 民国30年(1941)5月20日,练市区区长冯千乘带兵由神墩乡去马腰乡检查工作,路遇2个老百姓气喘吁吁奔来向区长一行报告:说是有1个刚从双林出来伪军士兵,在马腰镇塘西(镇西郊有白米塘河,河西岸诸村,当地人称之塘西)路上向路过乡民“挖腰子”(拦路抢劫)。时跟随区长2名武装战士立即冲向作案现场,便一把抓住这个伪军士兵。后又将这一罪犯押送到时流驻在神墩乡三家村(今属南浔镇)吴兴县行府,受到正在行府视察工作方元民①县长赞赏,并当场奖给每个战士20元钱。
  当区长等返回练市镇时,又将这个罪犯押解到练市,时轰动练市全镇。那时乡民敌我界线分得十分清楚,因乡民平时进出伪军据点,常常被驻守伪军士兵“敲竹杠”、“吃生活”(方言,前句意是敲榨,后句意是打骂)。所以,见到有伪军被抓住,便人人拍手称快,并声讨:赶紧把他杀掉!后来,区署便将这一伪军士兵押送到国民军62师186团部去发落。
  5月下旬一天,区长冯千乘坐“航船”(时乡镇间货客两用小船)去乌镇,在船里遇见1个小伙子,他正在剥取一包一包香烟盒上包皮纸,有人问他作什么用?他说:包“烟土”(时称鸦片作烟土)用!他既不知船里坐着一位区长,更不知道战时贩烟土还会有人来管,而此时区长也不知道他姓什么?第
  二天,练市警察将这个人抓获,并在其家中搜出不少“烟土”来,才知道他是练市镇上1个有名“土贩”(时称鸦片烟贩子为土贩),姓高名树德。
  自抗战以来,游击区吸食、贩卖“烟土”,已被人们认为是很平常事情。时练市区署却呈请县府依照《战时禁烟治罪条例》处于该烟贩高树德极刑,并在练市镇公开处决。此时练市镇上鸦片老枪个个哧得瑟瑟抖,“土贩”也不敢再来练市。
  接着,练市区署制定1个《烟民自首登记限期戒绝办法》,凡犯有烟瘾,准许自首登记限期自动戒绝,逾期不绝者,即施行劝戒。一面实施办法,一面搜查缴枪。若三期无效而不自改诲敢于再犯者,即依《战时禁烟治罪条例》处于死刑。
  同年,区署在所属乡(镇)分别开展烟民登记、交保勒令限期戒烟运动。时在练市查获3起案件,并开展拒毒大宣传,公开焚烧烟具,使毒焰大杀;又派队赴乌镇举行总清查两次,将捕获售吸贩卖犯李二嫂等4人明正典刑;又派队在马腰镇举行总清查3次,将捕获开灯(在家中开设“地下”吸食鸦片烟铺子,时称烟灯)售吸犯沈天生等2人明正典刑;在其他各乡也不时地严查严禁,发现有烟犯不自首限期戒绝,乡保甲长一并负连坐之责(即连带责任),因此,其时区域内烟毒有所遏制。
  练市区署在结合开展“烟民登记、交保勒令限期戒烟运动”同时,发展到制定包括禁毒在内力除“五害”等规定。与乡民约法三章,对售吸贩卖“烟土”、赌博、巫婆神汉、卖淫嫖娼、偷盗等进行专项整治和打击,力求净化地方风气。
   (四)浙西行署视察练市区署 民国28年(1939)1月,“国民军28军62师先头部队(时称箬帽兵)以整齐装备和严明纪律振旅东来。4月间,军长陶广、师长陶柳,亲临路东指挥杀敌,并把路东各色游杂部队抚编调赴后方整训。到此,省国民政府另委方元民接长吴兴。方县长率属推进路东,举办训练、普设战时小学、成立政治工作队、整理保甲、恢复乡镇、建立练市等6个新区署、重建战后政权,使路东局面为之一变,①据冯千乘《八年抗战回忆录》记述:“民国30年5月20日……将这一罪犯押送到时流驻在神墩乡三家村吴兴县行府,受到正在行府视察工作方元民县长赞偿”,而查阅1999年3月版《湖州市志》、《民国时期吴兴县县长名录》记述方元民任职时间:1939年4月~1941年4月。两处对照有误差。另呈一番新气象。”
  29年3月,日军集结上万兵力,以飞机大炮配合作战,发动春季大扫荡。时吴兴凡是位于交通要道市镇村落,没有一处不遭敌人烧杀蹂躏。重建吴兴政权险遭摧毁,县政府西撤山中,在路东接替政权行府的路东办事处,时驻练市乡下。
  30年除夕,国民党浙西行署天北视察组陈元善等视察练市区署。当日晚区署召开工作座谈会,向视察组汇报同年全面开展战时劳军、吴兴县在练市区举办第一期划分区段开展土地陈报等项工作。次日,在练市举行31年元旦庆祝大会。陈元善出席会议并致词。庆祝大会结束后,即举行公开焚毁烟具(鸦片烟具)仪式。把练市区一年来收缴和没收烟具统统当众焚毁。行署视察组颇感满意。练市区署因此受到行署嘉奖。农历年底,区署移驻练市镇北郊举科兜。
   (五)客军麕集民不堪命 自敌伪发动所谓太湖东南地区及杭州地区“清乡”后,在清乡线以内是抗日部队、机关,叠受日伪不断“扫荡”与威胁,无法再以生存。因清乡区在吴兴县只占东南一角,于是海北(时称钱塘江河口北岸沿江各县为海北)、苏淞一带,各县府、各部队,都被迫西撤,退集吴兴,那时吴兴流亡机关、部队之多,有4个专署(浙江二区、十区、江苏二区、三区)14个县府(崇德、桐乡、德清、平湖、嘉善、嘉兴、海宁、海盐、嘉定、昆山、吴江、淞江、金山、吴县)。每个专署、县府都有部队,以及情报组、交通站等附属机构。连同吴兴县原有机关、驻军,单位总在100个以上。都要在吴兴就地借粮、派款。除派柴、派米、派伕、派船以外,还要派油、派盐、派酱,甚至派被、派帐、派鸡、派蛋。向民众征派项目多到20种以上。无论机关,还是部队,都纪律全无,苛扰不已。造成吴兴空前未有游杂横行,民不堪命局面。
   摘自国民政府练市区署区长冯千乘《八年抗战回忆录》手稿 附一:汪伪维持会 民国32年(1943)5月19日,日军侵占练市镇后,汪伪政权在练市镇上建立维持会。时推举懂日语的乐俊泉为会长。一年后,由周俊彦担任维持会会长。到1945年夏,汪伪军逃离练市镇,维持会随之消失。
   附二:日伪政权 民国32年7月,日伪在练市开始清乡,其间,沈大方(又名麻子阿方)任伪镇长;9月,潘文忠任伪区长(不久被练市区战时青年服务队暗杀)。

知识出处

练市镇志上

《练市镇志上》

练市镇志以辨证唯物主义为准则,实事求是记述练市镇的历史和现状,旨在弘扬古镇的传统文化、先人业绩和现代成就,记录资料,为后人续志提供依据。载录时限,上溯事物之发端,下限至2010年12月。图片资料延伸至2012年6月。载录地域为今练市镇范围,兼及原属乌镇区、练市区和大公社所辖区域中之今练市镇区域。与市、县、区有关联的事也作简述。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丛录和后记组成,专志分24卷。辅以图、表、照片。文体采用记叙式,一般不作评述。本着“略古详今”的原则,重点记述近代、现代,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