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练市食品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练市镇志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36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练市食品站
分类号: F276.1
页数: 4
页码: 306-309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手工业、商业、农业都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1954年,成立练市食品站,开始收购生猪供应鲜肉。为了方便群众,在花林乡西堡,洪塘乡横塘等地设立收购小组,并供应鲜肉。1955年又增设练市门市部和观音堂食品组。
关键词: 练市镇 国营商业 食品站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手工业、商业、农业都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1954年,成立练市食品站,开始收购生猪供应鲜肉。为了方便群众,在花林乡西堡,洪塘乡横塘等地设立收购小组,并供应鲜肉。1955年又增设练市门市部和观音堂食品组。
  1956年扩大经营范围,增加羊、鸡、鸭、兔、蛋等收购、销售。同年实行公私合营,原私营羊行、肉店人员,都参加食品站,并在荃仁杨开庙增设食品组。1958年全国实行人民公社化,练市、荃仁、洪塘、水口四乡合并,成立练市人民公社(俗称大公社)。商业上实行国营商业、供销社、合作商业三线合一,成立练市人民公社供销部。1961年国家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改变不切实际的组织形式。1962年恢复练市食品站,以后就开始建造仓库、屠宰场、门市部,实行“食品一条龙”。“文化大革命”(1972年)中食品站又与供销社合并为“国营练市采购供应站”。1976年又与供销社分开,恢复练市食品站,隶属于湖州市食品公司领导。同年善琏食品站并入练市食品站,下设善琏、含山、石淙、水口、洪塘5个食品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乡的工作。当年收购生猪29650头,上调12037头,收购家禽18281只,上调13144只,收购鲜蛋1489担,上调1170担,其余都在当地供应,年亏损4.1万元。1982年,练市地区全面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连年丰收,生猪饲养量大幅增加,1984年前后,养猪户出现卖猪难。1985年,生猪市场放开,个人可以直接到户上收购生猪,进入市场卖肉。食品站利用原有商业渠道和网点,国家给食品站分配饲料等政策上的优惠,在市场竞争中还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外地生猪的大量涌入,一些病猪肉,死猪肉也泥沙齐下,给防疫和生猪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1996年6月25日开始实行定点屠宰,私人个体不得宰杀生猪,由食品站以代加工的形式统一屠宰。当时代杀一头生猪收取51元钱的费用。其中国税和地税21.5元、工商5元、网点管理费4.50元、风险金1元、加工费14元、防疫费5元,以后又几经变动。2008年开始,代加工一头生猪收取30元。其中加工费25.50元,防疫费4.5元。在2010年10月起又调整为32.50元,其中加工费28元,防疫费4.50元。最多的2006年一年屠宰36661头,平均每天100多头,最多一天杀过330头猪。但是2007年5月份开始外来猪再次冲击,屠宰数量逐年减少,到2010年全年定点屠宰生猪只有19518头。现在每天屠宰30~60头。但是单就练市镇菜场一个地方,每天猪肉销售近百头。外来猪主要来自金山、海盐等地,有的甚至没有屠宰地点。他们派员长期在这里推销,上一天与肉摊预约接洽,第二天将货送到现场,价格比当地猪肉略低。练市1999年单位实行彻底改制,在职职工一次性买断工龄。单位利用职工买断工龄的资金,入股成立了练市商业食品有限公司,职工的工资、奖金、劳保、福利就靠代杀生猪的收入来维持。
  二练市食品站经营 食品站在改制以前属于国营商业,费用实报实销,盈亏由国家包底。在70年代,生猪调拨运输过程中,发现生猪病危需要宰杀处理,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找到当地食品站,留下猪源地址,都可以就地处理,事后统一结算。80年代初期,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上面下达收购任务和经济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以后,可以给于一定奖励。
  在计划经济时代,食品站不仅要完成猪羊禽蛋的收购任务,还要调节生产和平衡供求关系,生猪饲养减少,肉食供应紧张的时候,鼓励饲养母猪,农户饲养一头母猪、每个季度供应一定的饲料票,饲料票可以到粮管所购买平价豆饼、饲料糠,农户出售一头“合格”的肉猪,奖励一定的饲料票、化肥票、布票。所谓“合格”就是,白肉77斤以上,低于77斤白肉,就称为“不合格”,“不合格”的生猪就不奖励票证。当时粮食紧张,饲料缺乏,饲养方法落后,养一头“合格”的生猪往往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养猪户出售一头“合格”与“不合格”之间的生猪,心里会非常担心,生怕评估为“不合格”而蒙受损失。当时生猪的评估方法分12级,1级生猪的出肉率最高,为77.5%,12级生猪的出肉率最低,为55.5%。评估的方法都是用手摸、肉眼看,凭经验判断。验收员有“生杀预夺”的大权,卖猪人往往给验收员递支烟,套个近乎。当评估出来的决论与养猪户的预期太大时,就会发生争执,为了使养猪户心服口服,食品站设立了一个“杀见”的办法——养猪户对验收员的评估级别不满意,可以要求杀见——第二天早晨,养猪户可以到屠宰场“验明正身”后,当场杀了当场称,称出来多少是多少。这个办法对双方都有压力,验收员如果评估失误,杀见结果与评估差距过大,就会失信于民,养猪户如果杀见结果比评估要低,就会自找损失。
  生猪是只活口,投售很不方便,一头大猪,路远了两人抬不动,当时没有车,只能用船运,既化工又费力。为方便养猪户的就近投售,食品站在每个乡都设有生猪收购点。练市乡的观音堂、悦新、新华;荃仁乡的杨开庙、荃步、化台桥;水口乡的西堡、花林、北堡、道江河;洪塘乡的塘桥头、车塔、仪园里等,实行逢五逢十定点收购,各地还设有一些临时收购点,实行不定期的收购。点上收购来的生猪,用船或直接调上海、杭州、嘉兴等地,或装运回屠宰场宰杀。开始用手摇木船运输,这种方法速度慢、时间长,天热的时候,生猪拥挤嘶咬,容易死亡。1973年食品站购置了第一条木制机动船,以后陆续购置了4条机动船(俗称登陆艇),装卸运输就比较方便。
  1987年开始,逐步出现了养猪专业大户,如练市镇南汇村支部书记沈凤林,当年养猪101头,投售给食品站100头,被评为湖州市郊区养猪标兵。专业户出售给食品站合格的生猪,食品站给专业户每头猪供应125公斤的平价饲料,15公斤化肥。1988年6月食品站与43户专业户签订合同,定购生猪3880头,至1989年春基本完成订购任务。
  食品站除生猪收购部以外,还设有鲜肉部、禽蛋收购部、苗猪部、猪羊部、、滷味部、屠宰场、孵坊等部门。
  鲜肉部(亦称门市部)供应鲜肉。在五六十年代人民生活还不富裕,鲜肉的销售量较少,“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练市食品站只有一个肉食门市部供应鲜肉。当时不管肥肉精肉都是一个价,客观上一只猪身上,长肋、短肋、蹄膀、坐臀、里肌、花肩各有不同,一刀斩下去,是肉、是骨头都是一样价钱。当时人民生活还相当困难,一年难得买几次肉,斩一刀肉可谓是得失攸关,卖肉人的权力由此可见。所以当时对于社会上职业有个顺口溜:“四个轮子一把刀,白衣战士红旗飘。”这“一把刀”指的是卖肉刀。70年代开始鲜肉供应逐步增加,在定点收购生猪的地方又增加了“三就店”。所谓“三就店”就是就地收购,就地宰杀、就地销售。只要有屠工自愿要求开办肉店,所在大队打报告要求,经食品站批准,就可以有条件地定点开办。这些“三就店”必须服从整个市场供求关系的协调,社会上猪肉供应紧张的时候,“三就店”就要停止经营。有时为了保证重要节日期间大城市的猪肉供应,食品站还与养猪户签订保养猪的协议。保养猪就是与将要出售生猪户约定,推迟到节日前的指定时间里出售,国家给于经济和饲料奖励上一定的补助。
  禽蛋收购部负责家禽和鲜蛋的收购,收购的家禽和鲜蛋大部分调往外地,供应大城市食用。如1976年练市食品站收购家禽18281只,上调13144只,收购鲜蛋1489担上调1170担。
  苗猪部(俗称小猪行)主要是为生产服务。当时千家万户养猪,小猪最多也就是捉一两头,到外地购买非常困难,猪羊部从吴江、严墓、嘉善、丽水、江西玉山、四川荣昌等地采购小猪,就地供应,给养猪户带来很大的方便。
  猪羊部(俗称羊行)主要是为当地农户湖羊余缺调剂服务,农民把一头羊牵到猪羊部,有专业“羊倌”识别羊口的嫩老,判定母羊是否怀胎,评估羊身价格。在此基础上,买卖双方再讨价还价,成交以后,猪羊部从中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用;有时猪羊部也有直接买进卖出,一些菜羊购进以后再调大城市宰杀。猪羊部于改制后停止营业。
   滷味部(亦称熟食部)主要为人民生活服务,出售猪头肉、高温肉、内脏、鸡、鸭等熟食品。
  屠宰场,负责屠宰生猪。开始时只有一只水泥池,杀猪、退毛全部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很大。1968年开始用触电以后再进刀放血,2000年安装脱毛机实行流水化作业,作业流程为:麻电→放血→进热汤池浸泡→脱毛机脱毛→进冷水池修毛、落头→上钩开肠破肚→处理内肠。一度要求生猪剥皮,按屠宰生猪头数,规定比例,必须完成指标任务。最多的时候日剥皮生猪20头上下。80年代后,不再下达任务,剥皮数量也就逐步减少,直至停止。
  孵坊筹建于1959年,1960年投入生产,属大集体企业性质,隶属于食品站领导。当时只有近10名职工,利用镇东原留婴堂作工场进行草孵。所谓“草孵”就是用稻草结成圆囤,然后糊上泥巴,等泥巴干燥后放碳加温,孵化小鸡小鸭。这种原始的孵化方法温度控制十分困难,每两个小时进行一次检查,随时调节温度,以保证孵化顺利进行。1967年,化3000多元从常州食品公司购买了第1台电孵箱,然后自已照样画葫芦进行仿造,并不断根据生产需要添置设备,最多时,电孵箱近20台,年生产小鸡小鸭100多万羽,除供应当地外,还销往湖州、埭溪、嘉兴、临安、富阳,最远销往宁波、广州、哈尔滨。改革开放以后,各地孵坊遍地开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几经曲折沉浮,数次停产。1999年,根据市政府的要求,湖州市食品公司派工作组进孵坊实行了彻底改制。在职职工以600元一年买断工龄,实行身份置换。距离退休不到5年的职工,一次性提前退休(男1944年前、女1955年前)。练市孵坊改制时,在职职工14人,退休职工17人(包括提前退休职工在内),所有退休职工移交给市社保办,由市社保办负责发放退休职工工资。企业把所有资产和房屋拍卖后,共40多万元资金全额上缴市食品公司,抵作改制成本。
   三练市食品站的体制改革
  1999年,湖州市食品公司派来工作组,按照湖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食品站进行了彻底的改制。在职职工一次性买断工龄,实行身份置换,给于600元一年的工龄补贴。改制后职工与单位脱离关系,职工工资和医药劳保费用全部由自己负责。距离退休不足5年的职工,当年一次性提前退休16人。退休职工每人平均上缴13000元资金,退休工资由市社保办统一发放。改制时练市食品站有退休职工68人(包括提前退休16人),在职职工21人,包养7人。所有资产评估为97万元,这笔资产正好抵销改制成本。改制后,在职职工利用改制买断工龄的资产,全部入股成立了湖州练市商业食品有限公司,并一直延续至今。
  练市食品站历任领导人名录表6-5续表6-5
  历年定点屠宰生猪数 表6-6 单位:头

知识出处

练市镇志上

《练市镇志上》

练市镇志以辨证唯物主义为准则,实事求是记述练市镇的历史和现状,旨在弘扬古镇的传统文化、先人业绩和现代成就,记录资料,为后人续志提供依据。载录时限,上溯事物之发端,下限至2010年12月。图片资料延伸至2012年6月。载录地域为今练市镇范围,兼及原属乌镇区、练市区和大公社所辖区域中之今练市镇区域。与市、县、区有关联的事也作简述。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丛录和后记组成,专志分24卷。辅以图、表、照片。文体采用记叙式,一般不作评述。本着“略古详今”的原则,重点记述近代、现代,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