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养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练市镇志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34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养殖
分类号: F326.4
页数: 3
页码: 263-365
摘要: 养鱼可分内塘养殖和外河养殖两种,境内水产养殖历史上较短 一外河养殖 练市辖区内,外河水域面积8957亩(1985年郊区水产局统计),京杭运河杭申乙线、湖嘉申线、东宗线主要航道贯穿其中,其余河流均是弯弯曲曲、纵横交错的支流,河面宽度大多在30米~50米之间,有的河段不足20米,支流上且多浜兜。20世纪六七八十年代,河道两岸,农村社员划分地段放养水草,作为湖羊冬季饲料,河道中间只留一条狭小船路,河底淤泥在冬春季节罱小塘泥而清除,因此水体较清。从90年代起,外河水草逐年减少,而水葫芦生长逐年茂盛。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家畜家禽养殖大户的兴起,外河水域的水质污染开始日趋严重。
关键词: 练市镇 农业发展 养殖

内容

养鱼可分内塘养殖和外河养殖两种,境内水产养殖历史上较短
  一外河养殖 练市辖区内,外河水域面积8957亩(1985年郊区水产局统计),京杭运河杭申乙线、湖嘉申线、东宗线主要航道贯穿其中,其余河流均是弯弯曲曲、纵横交错的支流,河面宽度大多在30米~50米之间,有的河段不足20米,支流上且多浜兜。20世纪六七八十年代,河道两岸,农村社员划分地段放养水草,作为湖羊冬季饲料,河道中间只留一条狭小船路,河底淤泥在冬春季节罱小塘泥而清除,因此水体较清。从90年代起,外河水草逐年减少,而水葫芦生长逐年茂盛。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家畜家禽养殖大户的兴起,外河水域的水质污染开始日趋严重。
  1959年春,大公社时期,练市境内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外荡养鱼。当年总投入资金约10万元,在公社范围内抽调有一定捕捞经历的人和一些连家渔船的渔民,还从双林镇捕捞大队调入渔民5户,从绍兴聘请做簖技工2名,组建起练市公社外河养鱼场,场内共有职工38人,在桐乡、南浔、双林交界的河口筑起栏鱼竹簖,常年派船看守维护,围成一个大包围圈。从菱湖购买草鱼、青鱼、白鲢、花鲢鱼苗放养,日常在河内巡逻查看,加强管理。早春和秋、冬季节选择鱼群较集中的水域进行牵捕,所获鱼类全部交供销社统一收购和销售。职工实行工资制,一般人员月薪25元,技工32元。1961年6月,大公社分为小公社后,养殖场随之解体,职工全部返回原籍。
  1964~1968年荃仁公社渔业大队在福乐渡桥塘、前洪塘、荃步、杨开庙水域实施过圈养;1969~
  1974年练市公社水产大队在市南塘、朱塘港也实施过圈养,但是都因效益不理想而中止。
  1971~1984年期间,每年5月由水产局组织,每个水产大队派出一个劳动力(1985年起由渔政站负责派员),到上海崇明岛、本省宁波、温州等地采捞蟹苗,放入外河。1971~1973年期间崇明岛无偿采捞的蟹苗多,分配到蟹苗也多,每年150多斤放入外河,每斤蟹苗有8万多只,小如芝麻。1975年河港里的河蟹到处乱爬,农田里、渠道沟中、河边洞穴里、水草上随处可见,一个水产大队仅秋季捕蟹超过万斤。统一卖给供销社调运湖州销售。1974年后,蟹苗产地渔民自捞后作为商品出售,各地淡水地区争相采购,价格飙升,资源紧张,蟹苗放养量逐年减少,至1983年放养量已经不足20斤。
  秋季的捕捞量亦随着放养量的减少而下降。1993年停止了幼蟹在外河的放养,本地产河蟹也随之消失。
   二内塘养殖 在历史上一直很少,有些生产队填断一只小浜兜或几亩渔塘搞点养殖,大都只放鱼苗无人管理,到年终把渔塘水抽干了,不管大鱼小鱼,捉起来全部分掉,产量效益都不大考虑。近在咫尺的菱湖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基地,内塘养鱼大大高于粮食生产的效益,为了引进内塘养鱼的技术,练市乡于1981年从石淙乡聘请了一名渔业辅导员,指导全乡的内塘养殖。但是由于没有编制,报酬不高,两年后,本人主动辞职回乡。1986年花林乡利用种子场的土地搞水产养殖。其中6亩小鱼塘,27.5亩成鱼塘,雇工4人,加上1名脱产干部负责,5个人专门从事渔塘养殖。是年成鱼塘亩产达到2400斤,取得了较高的产量,1990年后承包给个人经营。随着土地流转机制的正常建立,加上近年来土地平整工作的全面展开,大部分村里都有一部分未分配到户的土地,承包给了一些养殖大户和种植大户。因此许多土地都集中在一些承包大户手中,上百亩几十亩的大户比比皆是。境内搞水产养殖的承包大户除了部分本地人外,许多来自菱湖、江苏,年承包租金最低的每亩140元,最高的700元。据原来在上海地区搞养殖的人反映,那里的租金比这里要高,但是那里的道路畅通,汽车可开到田头,渔塘都是用水泥板砌好的标准塘,所以饲料运输,鱼产品交易都很方便,无形中提高了经济效益。这里承包金虽然较低,但是道路不畅,有时因汽车无法进入,产品交易受到影响。近年来上海地区大规模的建设,土地被大量征用,所以从上海过来的养殖户较多。这几年水产养殖除了家鱼饲养外,特种水产亦有了很大发展。洪塘乡车塔村郑爱松于1989年用4亩田在室外养鳖6000只,2001年又建造起
  1500平方米的室内温室养鳖场,养鳖6万只。2003年又在鳖塘里套养5万只乌龟,龟、鳖在沙坑中生蛋后,自己用孵箱繁殖幼鳖幼龟。是年有稚鳖15000只,稚龟35000只。2005年10月,又成立了湖州练市松源龟鳖专业合作社,已经吸收13户为正式社员,为了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优,又开办了一家龟、鳖饲料供应门市部,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所需饲料,在养殖过程中提供技术服务,还帮助养殖户推销商品鳖等一系列产前、产中、产后服务。2010年12月郑爱松荡内饲养量5万只。个人年销售300多万元,合作社年销售500多万元,为散户销售5000多万元。成为练市镇第一家特种水产的专业合作社。
  2010年全镇有外港(机埠内)渔塘909亩,内塘(老渔塘)912亩,稻田(稻田挖塘)养鱼9975亩,共计11796亩。其中,饲养青虾3650亩,鲫鱼1252亩,鳊、鲤、草、青、鲢、鳙等家鱼3804亩,河蟹720亩、鲈鱼270亩,黑鱼680亩,鳜鱼250亩,鲌白鱼220亩,鳖680亩,汪丁(黄颡鱼)90亩,卢氏沼虾85亩,白对虾95亩,温室养鳖48户6580平方米。稚鳖150万只,稚龟5.2万只。养殖淡水鱼总产量达到2406吨。其中家鱼类(青、草、鲢、鳙、鲤、鲫、、鳅、颡、鮊、鳝、镢、鲈、鳢)1423吨,虾类(虾、蟹)613吨,贝类(蚌、螺)25吨,其他类(龟、鳖、蛙)345吨。外河捕捞产量35吨。

知识出处

练市镇志上

《练市镇志上》

练市镇志以辨证唯物主义为准则,实事求是记述练市镇的历史和现状,旨在弘扬古镇的传统文化、先人业绩和现代成就,记录资料,为后人续志提供依据。载录时限,上溯事物之发端,下限至2010年12月。图片资料延伸至2012年6月。载录地域为今练市镇范围,兼及原属乌镇区、练市区和大公社所辖区域中之今练市镇区域。与市、县、区有关联的事也作简述。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丛录和后记组成,专志分24卷。辅以图、表、照片。文体采用记叙式,一般不作评述。本着“略古详今”的原则,重点记述近代、现代,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