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养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练市镇志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32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养蚕
分类号: S88
页数: 3
页码: 230-232
摘要: 1930年以前,蚕种以土制种为主。蚕农选择养蚕技术好,蚕茧产量高的农户制种。据《湖州市志》记载:“琏市(即练市)种,茧色白、形小、缩皱细。”(《湖州市志》上卷。625页)当时还有三眠一生的“三眠子”种(一般都为四眠)。
关键词: 练市镇 农业发展 养蚕

内容

一蚕种改良
  1930年以前,蚕种以土制种为主。蚕农选择养蚕技术好,蚕茧产量高的农户制种。据《湖州市志》记载:“琏市(即练市)种,茧色白、形小、缩皱细。”(《湖州市志》上卷。625页)当时还有三眠一生的“三眠子”种(一般都为四眠)。制种的具体步骤是:先让蚕茧自然化蛹、出蛾,再把雌蛾、雄蛾放在一起交配,并备好一张蚕种纸,把28只雌蛾排成4行,每行7只,分别用铁皮圆圈围住,让雌蛾在里面产卵,等产好卵后,捉去雌蛾,即成一张蚕种,然后贮藏待用。自制的蚕种眠性差、蚕体弱,产量低。每张蚕种最高的产量也只有20斤左右。随着专业制种户的兴起,制种技术的提高,自制蚕种逐步淘汰。
  1930年后,蚕农开始购买江苏浒墅关蚕种场制作的“红卍字牌”和“老虎牌”、“西瓜牌”蚕种,还有云南制的“云南种”和余杭产的“余杭种”。这些蚕种比自制蚕种抗逆性强,眠性趋向齐,产量比自制蚕种高5公斤多。1950年后,逐步以“瀛翰”、“文”等杂交蚕种代替,产量有所提高。1955年建立练市催青室,全年蚕种催青量约8000张,供应练市、荃仁、洪塘、花林、善琏、含山、石淙等7个乡。至1990年全年供种达185000张。养蚕品种由多丝量的中日杂交东肥×华合为当家品种;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由杭7×杭8为当家品种;80年代中期开始,由浙蕾×春晓、青松×皓月等作为当家品种,夏秋种以
  603×华10、浙农1号、苏12×苏13、东34×苏12、蓝天×白云等为主要品种。1985年开始,逐步变成春、夏、秋三期统一使用秋蚕品种,以秋丰×白玉、白玉×秋丰这一正反交品种饲养。群众最喜欢的是俗称“白皮蚕”的白玉×秋丰品种。近年朱家兜村引进试验“秋华×平30”、扩大饲养“明丰×春玉”等雄蚕品种。
   二饲养方法 民国时期直到解放初期,练市一年养3次蚕,即春蚕、夏蚕、秋蚕,而春蚕占90%。俗话说:春蚕是大头,夏蚕是零头,秋蚕是添头。1958年开始逐步发展到养5次蚕。即秋蚕分早秋、中秋、晚秋3次饲养,使桑叶得到充分利用。
  浴种催青每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是“蚕生日”,这一天吴蚕要进行“浴种”。据练溪文献记载:“浸之于盐滷,则利于缫丝。是日用桑柴之灰或石灰覆于连之上而露于天,于冒雨雪而后收之则耐养。
  至二十四日而出用河水涤去其灰。二月十二又浴焉。”即第二年二月十二“百花生日”那一天,采集一些桃花、菜花、豆花捣烂,放适量的食盐加水调匀,然后把蚕种放在盆里,浸1小时左右取出,再放到阳光下晒,等纸干为止。至清明夜,用纸包好蚕种,再包上丝棉,白天藏在“蚕娘”贴身衣服内焐种。晚上放在身边棉被暖种,经过15~17天,直至转青孵化,用鹅毛把乌蚁轻轻掸在纸糊的小蚕匾里。1955年开始,练市区建立了催青室,焐种催青的方法消失。
  共育室1951年开始逐步推广小蚕共育,以行政小组(10户左右),或互助组为单位,自愿组成共育室,由参加养蚕户选择一间最合适的房屋,事先进行消毒,作为共育室。每个共育室经蚕业指导所培训合格的3名左右饲养员,负责催青、收蚁、小蚕饲养。蚕种进共育室后,饲养员用温度表测定温湿度,然后加以控制。小蚕共育一般饲养到出火后,再分户饲养。共育室改变了传统的催青、收蚁、饲养模式,用较为科学的方法饲养,使小蚕生长健康,蚕农大部分接受。在农业合作化前,共育室也是互助组的支撑,共育室也可称其为养蚕期间的临时互助组。
  蚕房消毒每年公历4月下旬,蚕农腾出最好的房屋作小蚕房,蚕房内外打扫干净,墙壁、门窗、蚕匾、蚕台先洗涮,然后用漂白粉消毒。为了更好保温,还把门窗。糊上白纸,房屋四周撒上石灰,叫作六面光,四周净。
   蚕房加温养春蚕的小蚕房室内最佳温度是27℃(华氏82度),过低过高都会影响小蚕的生长。
  小蚕房加温方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 解放初,单家独户养蚕,加温用“对头火”。即蚕台下面放一只大火缸,蚕台四周用草帘围严实。
  温度高低,以蚕姑穿单衣感觉寒暖为度。这种保温方法,温度很难保住一致,忽高忽低,易发蚕病。
  1958年开始推广“地火龙”。小蚕房内地下开沟,四周砌砖,房外砌灶生火,火焰冲进沟里,室外排烟去尘。操作舒适,清洁卫生,保湿保温均匀,易于彻底消毒。
  1970年开始用“坑房”加温。在地火龙上铺一层河沙,保湿保温更加持久,操作更加方便灵活,室内温度均匀,这是小蚕共育历史上最佳的方法。
  从1983年春期开始,由于实行联产到劳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千家万户养蚕,就一直推广联户共育方式。普遍采用“靠壁龙”加温,即小蚕房四周墙边砌一条暗沟,既可烧柴也可烧煤,省燃料、升温快、布湿快、保温性能好,无烟灰污染。可以轮流值班,节约劳动力,蚕室蚕具可以统一消毒,有利于科学养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独门独户养小蚕的情况却有不断扩大趋势,小蚕加温的方式也出现“百花齐放”的状况。目前已经有靠壁龙、蒸气灶、木屑桶、电热加温器、电热毯、箱内育、缸内育、小蚕自动控温设备等不同的方法加温。
   小蚕饲养 收蚁50年代平附种收蚁采用打落法,或以桃花纸引收,头天发种,次日晨感光收蚁;蚕种改为盒装散卵后,收蚁普遍采用网收法。网收法收蚁干净、方便。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容易伤蚁,且定座比较困难。1970年荃仁乡蚕农黄世权采用二夜纸包收蚁(头天发种,隔天收蚁))法。蚕匾上垫一红纸,卵平摊其上,上盖白纸,四周折叠包密,第三天早晨感光后开包收蚁,蚁蚕都伏于白纸。此法逐步推广相沿,1992年至今已在全镇范围内全面推广使用。
   小蚕防干纸保湿的的推广 解放前和解放初,一般沿用少量多回育法,一天给桑近10次,化工多、成本高,浪费桑叶。1960年开始,推行防干纸保湿。即将涂腊的纸包住蚕座,四周折叠,以保持桑叶新鲜,一般一天给桑3~
  4次。这样既解放了劳动力,又减少了桑叶的浪费。
  直到1976年左右才开始逐步推广塑料薄膜覆盖保湿。塑料薄膜保湿性能好,经久耐用,不粘蚕,可以彻底消毒。使用时不用折叠,操作快捷简便,还可以多次使用,相对成本亦低,所以到1982年左右已经被普遍使用。
  小蚕给桑方式随着小蚕共育的推广,防干纸和塑料薄膜的使用,也有了优化。从1976年开始引进、实践、改进到小蚕“二回育”,即小蚕一日喂叶两次。该饲养模式,既节省桑叶,又解放劳动力,而且桑叶保鲜好,蚕体发育均匀,可以彻底消毒。联产到劳后,更加受到养蚕农户的欢迎。本镇蚕桑技术员沈士林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制定了“春期小蚕二回育饲养模式表”(根据这个表饲养,10天10夜眠三眠)和“夏秋期小蚕二回育模式表”(根据这个表饲养9天9夜眠三眠)。由于来源于实践,便于操作,深受群众欢迎,几年内经多次复印,基本达到户户都有二表,有的农户贴在墙上,便于饲养时对照使用。
  大蚕饲养传统育法,4龄大眠放在匾里饲养,昼夜勤饲桑叶。到了老蚕(即五龄),蚕体日益长大,光用蚕匾饲养不能满足稀放要求,所以都下地饲养,地面上撒上稻草,稻草面上放蚕,俗语叫开筐,也称开地铺。地铺上面放几只小橙子(称地蚕橙),小橙子上搭2条木跳板,或竹跳板,饲蚕时,人踏在跳板上。老蚕饲养,一般采用薄饲多餐,以夺取高产,一昼日饲叶4~5次,精心者或劳力富裕户,餐间半过时进行一次贴补。这种饲养方法对夺取高产很管用,但到旺叶时,往往会出现“有叶来不及採”,“有叶蚕受饿”的现象。特别在蚕茧价格回落,劳动力大量外出的情况下,这一矛盾更会突出。所以从1991年开始大力推广五龄少回育饲养,即一日三餐,俗称人一餐蚕一餐,实施这一方式,必须放得稀,饲得厚,吃得饱,也能获得高产。
   老蚕上簇五龄老蚕到不再吃叶,蚕身变得透明时,称为熟蚕,就要结茧了。此时必须给蚕以适宜结茧的环境——上簇。旧时上簇用稻草截去二头,折中盘旋展开,称为“蚕毛帚头”,或叫“和尚帚”,互相交叉插在地铺里,让蚕宝宝在空隙中结茧,这种方式柴印茧较多,60年代改为蜈蚣簇(俗称蚕龙),80年代大力推广方格簇。方格簇茧子质量有很大提高,但是成本较高,使用年限不长,特别是评茧方式改为肉眼评定以后,价格上下不大。所以近几年又多使用蜈蚣簇了。
  在自已养蚕自己缫丝的解放前后,蚕农都搭山棚上簇。四周架木,离地1.3米~1.7米,木上铺上蚕廉,廉上插蚕毛帚头,上面放蚕结茧,下面置盆生火,吐丝即干,蚕丝吐尽,解舒好,丝质好。此法代代相传,沿用甚久。以后因为蚕桑发展,无法满足需要,更因为养蚕户把茧子卖给茧行,自己不再缫丝,解舒好差不再与蚕农有直接关系,技术上只强调蚕室通风换气,以提高蚕茧质量。

知识出处

练市镇志上

《练市镇志上》

练市镇志以辨证唯物主义为准则,实事求是记述练市镇的历史和现状,旨在弘扬古镇的传统文化、先人业绩和现代成就,记录资料,为后人续志提供依据。载录时限,上溯事物之发端,下限至2010年12月。图片资料延伸至2012年6月。载录地域为今练市镇范围,兼及原属乌镇区、练市区和大公社所辖区域中之今练市镇区域。与市、县、区有关联的事也作简述。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丛录和后记组成,专志分24卷。辅以图、表、照片。文体采用记叙式,一般不作评述。本着“略古详今”的原则,重点记述近代、现代,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