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病虫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练市镇志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325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病虫防治
分类号: S511
页数: 5
页码: 221-225
摘要: 练市地区水稻的主要虫害有螟虫、稻蚤、稻纵卷叶螟(白蚰);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据湖州市志记载:历史上,螟、蝗虫害曾多次在湖州市境内暴发,造成“饥殍载道,民茹草芥”。
关键词: 练市镇 农业发展 病虫防治

内容

练市地区水稻的主要虫害有螟虫、稻蚤、稻纵卷叶螟(白蚰);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据湖州市志记载:历史上,螟、蝗虫害曾多次在湖州市境内暴发,造成“饥殍载道,民茹草芥”。
  螟虫民国时期,病虫以螟害为主。民国14年(1925年)吴兴县受螟害灾田38.7万亩,损失十之七八,与民国8年水灾和23年旱灾并称历史上“三大灾害”。当时也采取了一些人工防治措施,但是单家独户,零打碎敲,形不成声势,收效不大,解放初期螟害仍然严重。1950~1955年,人民政府发动群众连续开展大规模人工治螟运动,采卵块、拔除枯心苗、点灯诱蛾、挖掘稻蒲头和翻耕灌水杀蛹等方法防治,一度使螟害明显下降。但是,单、双季稻的混栽,为螟虫生存提供了条件,所以螟害曾经在全镇历史上多次反复。1956年开始施用化学农药“六六六粉”,1964年螟害下降到1%以下。但是连续多年单用“六六六”农药,三化螟对“六六六”农药产生抗药性,螟害再次回升。当时因缺少农药,曾用烟筋浸水、辣椒浸水,柴油等大搞土农药,并用滴滴涕、“二二三”乳剂等农药综合防治。
  1976年起改用乙基1605、苏化203等有机磷剧毒农药防治,对人畜带来危害。后改用甲基1605、钾铵磷、敌百虫、氧化乐果、呋南丹等农药防治。自从取消双季早稻以后,螟虫为害已经大为减轻,2007年停用钾铵磷,目前基本不再为治螟虫专门施药,而是在防治其他病虫害时一并兼治即可。
  稻虱在60年代中期,成为常发性虫害。尤以褐稻虱为害严重,次为白背稻虱。灰稻于1965~1967年一度大暴发。1968年竭稻虱大爆发,白背稻虱从1985年后为害明显加重。50年代滴油扫杀,60年代开始逐步使用农药取代滴油扫杀,农药为“六六六”、甲(乙)六粉、马拉松、氧化乐果、速灭威、敌敌畏、叶蝉散等。近年来改用吡虫啉、扑虱灵、噻异、治虱灵、千红。1990年开始使用高效低毒扑虱灵农药,保护利用稻虱缨小蜂、稻虱红螯蜂、褐腰赤眼蜂、稻虱黑螯蜂等寄生性天敌和黑肩绿盲蝽、草间小黑蛛、食虫瘤胸蛛、似水狼蛛等捕食性天敌,控制稻虱繁殖。
  稻纵卷叶螟(白蚰)60年代中期开始加重为害。1977年、1983年、1989年为害最为严重。其中1977年损失最大。60年代以前,因为害较轻,很少防治。70年代中后期使用药剂防治,主要有杀螟松、杀虫脒、杀虫双、多灭磷、钾胺磷,其中以钾胺磷农药使用面积最大。近年来,使用毒死蜱、阿维·毒(也称世纪乐)、敌杀死等菊脂类农药。生物防治从70年代初期开始,到80年代,主要保护利用自然界天敌。据调查,纵卷叶螟的寄生性天敌有寄生蜂21种、寄生蝇3种。主要是以推迟施药时间,以“护益灭害”。
  稻瘟病曾经在历史上多次大流行,造成严重减产。20世纪50年代因品种抗病性差,为害比较严重。60年代大面积推广抗病晚粳品种农垦58号品种以后,发病率降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前期,因易感病的农虎系统品种为主,稻瘟病再次上升。80年代初期开始,改种抗病秀水系统品种,发病率减轻。
  长期种植以后,抗病能力逐步降低,1989年稻瘟病又趋严重。以后又在秀水系统培育出抗病能力强的新品种,使稻瘟病得到有效控制。药剂防治,在60年代到70年代通用波尔多液、西力生、散力散、代森锌、克瘟散、异稻瘟净、甲(乙)基托布津、多菌灵、稻瘟净等。近年来以稻瘟灵、多菌灵防治为主。
  纹枯病从苗期到抽穗后都可发生,以分蘖期至抽穗期发病最盛。主要侵害下部叶鞘和叶片,叶鞘感病后,在近水面处或水面下产生暗绿色水渍状边缘模糊的小斑,逐渐扩大成椭圆形,病斑边缘褐色至深褐色,中部草黄色至灰白色,潮湿条件下呈灰绿色至墨绿色,似烫伤。病斑多时,可连结融合成云纹状大斑,致使叶鞘干枯,叶片枯黄卷缩,稻株提早枯死。
  防治的主要措施是:水浆管理上实行浅、湿、干交替灌溉方法,控制氮肥、增施磷肥、适施硅肥;控制无效分蘖数量,改善群体风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农药用井岗霉素、稻脚青、稻丰灵、禾穗宁防治。
  稻曲病称为“乌米”,又称青粉病、绿黑穗病、谷花病,农民称为“羊屎头谷”,多发生在收成好的年份,故又名“丰收果”。因病原菌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发生为害不断扩大,危害程度越来越重。该病只发生于穗部,为害部分谷粒。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渐膨大,内外颖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即孢子座,后包于内外颖两侧,呈黑绿色,初外包一层薄膜,后破裂,散生墨绿色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有的两侧生黑色扁平菌核,风吹雨打易脱落。稻曲病不仅毁掉病粒,而且还能消耗整个病穗的营养,致使其他子粒不饱满,随着病粒的增多,空秕率明显上升,千粒重下降,造成稻米品质严重下降。
  稻曲病菌产生的毒素污染稻米,人畜食用后,可造成中毒现象,严重危害人畜健康。防治方法:(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2)选用无病种子,做好种子处理;(3)早期发现病粒应及时摘除,重病地块收获后进行深翻;(4)适量施用化肥,不要过多施用穗肥;(5)药剂防治:以水稻抽穗前5~7天为宜。
  药剂使用,先后有多菌灵、稻病宁、井扬酸钠、枯草(苯甲、丙环唑系列)、醋蚜、井岗霉素、纹霉清水剂等。
  防病治虫是一门科学,解放前和解放初,基本听天由命,病虫害的损失十分严重。至70年代初,得到政府高度重视。据资料记载,练市地区1972年4月建立公社农业技术推广站,以后逐步建立起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植保队伍。在防病治虫的关键时候,公社召开会议,布置任务,统一行动,使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很大成效。包产到户后,各乡根据各个时期病虫害情况,召开广播会议,讲明病虫害形势,防治时间,农药配方,由各家各户自已施药。2002年以后,不再召开广播会议,而是由湖州市农作物病虫测报站定期发播《湖州病虫情报》,该报发至镇、村和农药销售商店,由农药商店张贴治虫时间和农药配方,农民各自施药 纹枯病叶稍上不规则病变表5-5 四个乡镇粮食产量表 单位:亩、公斤、吨 注:1980年,“双抢”期间连续阴雨,特别是7月17日一场倾盆大雨,几乎使所有早稻田成片倒伏,以后又阴雨连绵,稻谷出芽霉烂,虽经囤红谷、茧站烘干、平摊风晾等措施,但是当年损失惨重,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练市镇近年粮食产量表 单位:亩、公斤、吨 表5-6
   附1:练市区农技推广站 练市区农技推广站,建立于1955年10月,是吴兴县农业局派出机构。1958年随着人民公社建立,更名为练市公社农技推广站,1961年调整为小公社以后,又恢复为练市区农技推广站。”文化大革命”初期,农技人员到湖州集中学习,区农技站名存实亡,1970年10月撤销区农技站,农技干部下到公社工作。1978年10月恢复。1990年区农技站有农技干部15人。其中农艺师2人、助理农艺师7人、技术员5人,行政人员1人。1993年10月,撤小区建大区,练市区农技站也併入南浔区。
   练市区农技站,作为练市区委指导农业生产的参谋,重点设农业线(粮油)线,蚕桑线,畜牧线。
  “七五”期间曾提出“以晚稻为中心,春粮为重点,早稻为调节”方针。实施结果,晚稻连续五年增产,比“六五”期间,亩产增长19.56%,总产增长15.92%。在蚕桑上,推广桑地高产管理技术和先进的饲养方法,自1987年起,连续4年,全区蚕茧超5000吨,成为全国高产典型地区。
  1987~1990年,连续4年获浙江省农业丰收一、二、三等奖,共6次,1988年获中央农牧渔业部农业丰收三等奖、1989年获二等奖,1989~1990年被评为湖州市农业科技推广先进集体。
  练市区农技站站长周文奎于1987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粮食丰收一等奖,1988~1992年获浙江省农业厅颁发的农业丰收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1990年荣获全国农牧渔业部丰收二等奖,1991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988年、1991年被湖州市人民政府评为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1990年获湖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农业技术工作者、并晋升一级工资。
   附2:练市镇农科(技)站 乡镇农科站建立于1972年。内设粮油、蚕桑、渔业、农资、沼气、林业辅导员,负责各条线上的技术指导。1981年,改称农业技术多种经营公司,隶属于乡镇经委领导。1987年,改称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1993年荃仁乡农技站侪入练市镇农技站,1999年洪塘、花林农技站侪入练市镇农技站。
  2003年1月,原农技站、水机站、畜牧兽医站三站合并,改称练市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06年改称练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是年,共有农业技术干部24名,其中有农艺师(中级)2人,兽医师(中级)4人,工程师(中级)3人,助师(初级)12人,技术员(初级)3人。
  1996年练市镇农技站被评为市级“五有”(有镇、村、组农技网络,有活动资金来源,有试验场点,有典型示范户,有经营经济实体)乡镇农技服务站。1997年被评为省级“五有”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2003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农技推广中心。2001年范宝生被评为全国农牧渔业部丰收一等奖。
   乡镇农科站站长任职表 表5-7附3:水稻品种 早稻类嘉兴白皮、早三倍、团头天花落、有芒早粳、南特号、莲塘早、陆财号、江南1224、矮脚南特号、农19、矮南早1号、团粒矮、矮南早39、二九南1号、二九南2号、二九陆1号、广陆早、青小金早、圭陆矮8号、朝阳1号、珍圭51、珍圭59、珍汕97、二九青、原丰早、中杆早、先锋1号、广陆矮4号、科梅、青杆黄、广不脱、双科1号、双科2号、红梅早、四梅2号、珍广军协、浙幅802、二九丰、科庆47、早莲31、矮庆32、红突31、红突3号、嘉籼222、85~149、85~165、嘉籼758、浙852、辐83~29、嘉育293、Z91105、嘉育948、嘉早935、嘉育143。
  晚稻类白壳精老头、红壳精老头、芦柴籼、银条籼、六0天籼、矮红稻、松谷红、大红稻、铁杆稻、拖过山、六0红、青粳晚、荔枝红、红须粳、老来青、落霜青、853太湖青、新太湖青、农垦58、农垦57、农虎6号、(杂交水稻)农虎1~1、农虎3~2、东选4号、沪119、测21、58早、农红73、嘉湖4号、嘉四辐、南粳32、桂花黄、矮粳23、东方红1号、秀水48、秀水03、秀09、秀水06、秀水04、秀水115、秀水117、秀水08、秀水123、秀水128、秀水40、秀水63、秀水664、秀水11、丙861、秀水27、嘉禾218、秀水994、秀水110、秀水994、嘉991、嘉花一号、秀水1067、丙528、武运粳7号、秀水128、丙9117、C84~11、小黄胖、温州籼、胜利籼、广籼3号、珍珠矮、广场矮、南优6号、汕优6号、协优46。
  糯稻类鸡脚糯、西洋糯、黄稻糯、乌嘴糯、京引88、京引15、桂糯80、台中糯、58糯、农猪糯、红糯、双糯4号、祥湖47、禾香糯、C84~84、加湖301。

知识出处

练市镇志上

《练市镇志上》

练市镇志以辨证唯物主义为准则,实事求是记述练市镇的历史和现状,旨在弘扬古镇的传统文化、先人业绩和现代成就,记录资料,为后人续志提供依据。载录时限,上溯事物之发端,下限至2010年12月。图片资料延伸至2012年6月。载录地域为今练市镇范围,兼及原属乌镇区、练市区和大公社所辖区域中之今练市镇区域。与市、县、区有关联的事也作简述。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丛录和后记组成,专志分24卷。辅以图、表、照片。文体采用记叙式,一般不作评述。本着“略古详今”的原则,重点记述近代、现代,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