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水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练市镇志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320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水稻
分类号: S511
页数: 10
页码: 216-255
摘要: 种田和养蚕是练市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内容。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水稻从基本生态类型上分,有三大类:低田生态型(红稻),高田生态型(青稻),山田生态型(黄稻、白稻);从品种上分,有籼稻、粳稻、糯稻;从生长时间上分,有早稻、中稻、晚稻。从栽培方式上分,有水稻和陆稻(也称旱稻)。
关键词: 练市镇 农业发展 水稻

内容

第一节品种 种田和养蚕是练市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内容。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水稻从基本生态类型上分,有三大类:低田生态型(红稻),高田生态型(青稻),山田生态型(黄稻、白稻);从品种上分,有籼稻、粳稻、糯稻;从生长时间上分,有早稻、中稻、晚稻。从栽培方式上分,有水稻和陆稻(也称旱稻)。早、中、晚稻的根本区别在于对光照反应的不同。早、中稻对光照反应不敏感,在全年各个季节种植都能正常成熟,晚稻对短日照很敏感,严格要求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通过光照阶段抽穗结实。在练市地区,早稻可以连续种植2次(翻秋),在海南可以连续种3次,因为早稻是感温品种,只要达到一定积温,保证安全齐穗,就能早播早熟,晚播晚熟。而晚稻却不能,那怕与早稻同时播种,也要到9月初才抽穗,因为晚稻主要决定于日照的长短,同时又受到温度高低的影响,光、温联应效应十分明显,只能在短日高温条件下才能完成发育转变,开始幼穗分化。中稻则介于两者之间,早中稻与早稻相近,晚中稻与晚稻相近。据史料记载,湖州地区在4700多年前农业生产已经相当先进,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培育出了许多品种,但是在北宋以前都是晚粳品种,一年只种一熟。宋《会要》上说:“大中祥符五年五月(1012年),遣史福建,取占城禾,分给江、淮、二浙漕,并出种法,令择民田之高者,分给种之。”占城禾即占城稻。占城稻是以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北宋初年首先传入中国福建地区,占城稻有许多特点:一是“耐旱”。
  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有六十日占,八十日占、百日占、百二十占,占城稻属籼稻品种。后来在南方和各水稻地区广泛种植,培育出了“早红莲”,“金成稻”,“百日赤”,“救工饥”等许许多多不同的品种系列。籼稻品种占城稻的引进繁育,使一年二熟(麦稻二熟或稻稻二熟)成为可能,使粮食产量大大提高,人口大大增加。六七月份原来正当青黄不接,籼稻却到了收获季节,免去了许多饥民的枵腹之苦。到了近代,在占城稻基础上繁育而成的温州籼、胜利籼、嘉兴白皮等成熟早、耐旱涝、耐瘠省肥、抗灾保产品种成为早籼稻的主要品种。
  晚粳品种品系繁多,其中独具特色的有:早熟避雀害的“雀不知”,大穗型品种的“三千穗”,多穗品种的“罢亚稻”,矮杆品种“师姑粳”,色乌而香的“乌香糯”,杆挺而不扑的“铁杆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水稻品种以互相串换为主,俗话说:“三担田里掉种谷。”当时没有良种可以更新,只能互相串换来企求高产。民国时期,晚粳、晚籼、晚糯3个类型10多个农家品种都属晚稻系列,都是高杆型、易倒伏、抗病性差、产量不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组织人员,对水稻品种进行普查,在总结评比的基础上,推广矮脚老来青、矮脚落霜青、松谷红、六〇红、矮红稻、青红稻、青粳晚、拖过山、铁杆青、温州籼等,为以后的籼改粳和单改双的耕作制度提供了条件。其中六〇红晚稻品种还作为良种支援过朝鲜。1956年开始推广双季连作早稻。先后引进嘉兴白皮、莲塘早、早三倍、南特号等高杆品种。均不耐肥、易倒伏。60年代重视推广良种和兴修水利,渠系配套,土壤肥力提高,农田生态条件发生了变化。推广矮杆耐肥的矮脚南特号、早熟三号,搭配中熟品种陆财号、科梅、矮南早一号,经过试验,早稻品种矮脚南特号和晚粳品种农垦58等优良品种的普遍推广,使水稻产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65年练市公社平均亩产达到885斤,第一次跨过了纲要。1967年过千斤,达到1021斤。同年荃仁926斤,洪塘891斤,水口829斤。
  70年代初,推广矮杆耐肥的高产中熟偏迟品种广陆矮四号,搭配早中熟品种二九青;嘉兴农科所利用地方品种老虎稻与农垦58号杂交,育成了龙虎6号,部分生产队还小面积试种过杂交水稻;在“以粮为纲”的方针指导下,三熟制面积增加,水稻产量又上新台阶。各地良种场的建立,水稻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也不断得到加强。练市东墩大队建立选种圃、株系圃、原种圃,在全公社带头示范。使广六矮四号、农虎6号等良种的丰产性状保持十多年之久。
  1982年10月,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良种推广又迈进了一步。早稻有二九丰、早莲31、浙852、嘉育293、浙幅802、浙852、原丰早;晚稻以秀水系统为当家品种:开始以秀水48,秀水06、秀水04、秀水11、秀水63、协优46为主。
   近年来晚稻的品种以秀水09、秀水110、武运粳7号、123、秀水128、嘉禾218、嘉991、嘉994、为当家品种。糯稻以祥湖47、祥湖301为主。
   第二节耕作制 历史上,练市地区一直以单季晚稻为主。解放以前,因为没有水利设施,春花很难获得丰收,尽管在冬旱年景也垦麦塄,种油菜、种小麦、种蚕豆,但是数量很少,产量很低。1962年开始普遍建造机埠,开挖水渠,基本做到了机电排灌。是年新安江电又通进练市地区。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耕作制度的变革打下了基础。
  1956年开始推广早稻,1958年以后逐渐扩大。但是由于缺肥少药,产量一直不高。60年代中期,农药的使用,使产量有了提高,春花的种植也开始扩大。70年代初三熟制面积大幅度增加,除了留足晚稻秧田和少部分二熟制早稻田以外,几乎全部种上了三熟制,普遍实行大麦、稻、稻和油菜、稻、稻(小麦和部分油菜田留作晚稻三熟制秧田)。1982年4个乡镇的平均复种指数达到234%。
  1982年冬,全面推行包产到户,联产到劳以后,三熟制面积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一直到
  20世纪末期,由于国家粮食任务的取消,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乡镇企业,种粮效益下降。当时有句顺口溜:“一支香烟三斤谷,农民伯伯种田要哭。”联产到劳农民有种植自主权,一部分农业劳动力不足的农户开始少种或不种春粮和早稻。从20世纪90年代年开始,早稻、春粮逐年减少,到2001年基本取消了大麦和早稻的种植。除了还有一些油菜和小麦外全部改成了单季稻。到2010年全镇种植油菜14666亩、小麦4483亩、大豆10318亩、蚕豆3280亩、单季晚稻76517亩。在耕作方式上也有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解放前后,稻田冬季灌水(俗称烂水田),三四月份带水耙塄,翻一巴泥,盖一巴泥,将草盖死,二次耙塄再全部翻过来。耙过三次塄后,就可以平田插秧了。当时普遍实行大株稀植,行距七八寸,株距五寸左右,亩插二万丛以下(主要是便于施肥、耥田)。推广双季稻后,一度时候试行过间作稻,即早稻插秧二密一稀,到青苗时再在稀的一行里插一行晚稻。早稻收割后,留下晚稻已成大苗。可是实践结果,事与愿违。
  不仅早稻产量高不了,晚稻也因虫害严重,肥料缺乏而得不偿失,很快就取消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60年代末期,推广精耕细作,小株密植。规定所有田块必须翻耕,朝天稻蒲头不准插秧,密植达到3X4,每亩插足4.5万~5万丛,每丛3~4根秧苗。
  干部用尺在田头量过,一公尺里株距插足11丛,行距不少8~9丛。达不到要求,批评教育,甚至要拔掉重插。1977~1979年期间,推广拉线种田。田的二边直拉二根秧界绳,绳上每四寸点上一点红漆,二头横距相等,横拉的秧界绳上每三寸一点红漆,插秧人站满一畈田,按照红漆插种,种一行,拉一行,种好了就喊一声“好!”所以也有人叫种“好好田”。这样可以保证密植达到标准,当时有句顺口溜:“横里通,直里通,斜里望望行行通。”开始横拉一条绳,后来增加为横拉三条绳、四条绳。这种办法,必须等所有人到齐才能动手,插秧速度有快有慢,但是拉线插秧,速度快的人与慢的人必须同步,浪费了大量劳动力,双抢时间更加延长。包产到户以后,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这种所谓“科学种田”的方式才被彻底废除。
  1983年包产到户后,收种管养、“双抢”和秋收冬种进度都大大加快,原来一个“双抢”季节需要25~30天左右时间,包产到户后,一般一个星期就完成了,大部分农户真正做到不种秋后田。抓住了农时季节,粮食产量进一步提高,民间藏粮大大增加,甚至出现了“卖粮难”。
  整个粮食形势宽松有余,1985年国家变粮食征购为粮食定购,1993年取消了粮食定购任务。
  1997年练市镇组织一些接受新事物较好的村长去乌镇参观水稻免耕直播,同年进行典型示范。建新村村长胡林宝首先自己带头并动员了两家农户进行直播试验,结果一炮打响,产量比耕作插秧的高出15%左右。从这一年开始,胡林宝连续11年免耕直播,年年高产。免耕直播就是:不机耕、不翻垦,提早1~2天在收割春花的畈田或白田上面喷一次草苷磷加洗衣粉药水,田面略加平整以后,隔两天灌水上贩头,再过一天放浅平口水,就可直接散播经过发芽的种谷。每亩用种量6.5斤(机耕田5.5~6斤)。过2~3天,喷一次农药进行除草,一般喷洒直播净、直播宝、直播青、直播新、苄嘧磺隆。8~10天喷一次多效素或稀效唑,促使秧苗深根、矮壮、分孽。播后15天左右,进行第二次除草,用千金或杀稗王农药,杀死稗草和千金子草。之后连续进行数次拔草、匀苗。肥水管理上:一叶一芯施好断奶肥,二叶一芯施好接力肥(播后15天左右进行第二次除草,),每亩尿素15~20市斤,或复合肥25市斤,第三次(播后20天左右)每亩施尿素20市斤,第四次壮杆肥,7月上旬看苗看田每亩施尿素10~15斤,第五次保花肥,于8月15日前后,看天、看田、看苗每亩施尿素10市斤左右。水浆管理上,早期田块保持平口水,晴天灌好跑马水,保持畈面湿润促齐苗。播后20~25天轻搁一次田,播后30天重烤一次田,以后保持经常干干湿湿。
  在耕作制度上,由于几千年来传统习惯的影响,完全实行免耕的农户还不多,大部分农户还停留在机耕散播这个层面上,就是用拖拉机耕作以后,把田耙平,中间开沟,田干播谷。
  总之,免耕直播或耕作直播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和节省了劳动力,弯腰插秧历来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农活,解决“三弯腰”(插秧、摸草、割稻)是农民最大的愿望,现在直播、除草剂、收割机的普遍使用,基本完成了这个夙愿。第三节育秧 水稻育秧分早稻和晚稻两种。早稻温度低,育种催芽难度较大,要求较高;晚稻育秧时气温较高,可以自然温度催芽。育秧前先将种谷放在阳光下晒一两天,晚稻晒半天,再把种谷放在30%泥水或25%盐水里,捞掉浮谷,留下棵粒饱满的种子,用402、浸种灵、使百克、咪鲜胺等稀释液药剂浸种2~3天,然后催芽。先将种谷从药剂水中捞起滤干,放在清水中漂清,早稻要放在锅里加温,温度手感较烫为止,然后把种谷倒入地窖铺好的稻草和编织袋上面,再用稻草盖严。高温破胸,适温催芽,谷白淋温水,同时将种谷的中间部位与四边对着翻动,使温度内外一致,待谷芽长到1厘米左右,取出摊凉,然后播种。早稻尼龙育秧在3月15号左右始播。先在秧板上浇上河泥,用跳板推平,然后将发芽的种谷均匀地撒播在1.6米左右宽的秧板上,每亩秧田播谷75公斤左右。再用千部将种谷塌入河泥中。中间撑上竹条,盖上尼龙纸;到二叶一芯时,薄施追肥,并逐步灌水上秧板;遇到高温要逆风揭膜降温,防止烧苗,中间巧施追肥,4月底移栽;移栽前
  一个星期施上起身肥,并逐步揭膜练苗,然后移苗插种。尼龙育秧一般是运用迟熟品种翻中熟夺取高产的一项有效措施,亩产一般都在500公斤以上。但是成本太高,当时在生产队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尼龙育秧的面积只占早稻面积的20%左右。以后又推广薄膜平地复盖等方法育秧。
  1978年,曾经试行蒸汽育秧。蒸汽育秧将催好芽的种谷播在垫有芦簾的桃花纸上,放在室内加湿加温,到二叶一芯时,移栽到大田。当时的练市公社,4月11日在东墩大队召开蒸汽育秧插秧现场会,可谓历史上最早的插秧时间。这种方法固然可以不受天气寒暖影响,人为控制育秧插秧时间,但是秧苗在室内育成,从未见过太阳,弱不禁风,经不起风霜雨露,一下子移入大田,成活率较低,且成本太高,所以很快就停止了。
  露天的早稻二熟制育秧,一般在清明前1~3天播谷。首先要做好通气式秧田,即上年冬天翻耕,3月初干田倒细,3月中下旬上水耙平,这种方法做成的秧田,俗称“饭泡粥”,上面浇上河泥,下面空气通透,不易烂秧,不易僵秧,苗身粗壮。早稻秧最怕的是育成僵秧,僵秧移栽到大田肯定是僵苗,僵苗肥料再多也是低产。所以秧田必须选择土壤肥沃的田块,高标准做好秧田,秧板上浇上河泥,二叶一芯时施一次人粪尿,中间追肥氮磷钾混合搭配施用,才能不出现僵苗。早稻三熟制秧田一般在4月15日至25日播种,最长不超过35天秧龄,否则会造成超秧龄——“带胎上轿”。
  晚稻育秧气温较高,药剂浸种后,漂清滤干,放在阴凉处下垫少量湿稻草、塑料编织袋放在稻草上,上盖少量湿稻草,保持种子潮湿,任其自然温度催芽,露白至长芽半粒谷即可播种。晚稻秧田要施足基肥,以猪羊垃圾和蚕沙等有机肥料为主。关键要控制落种时间,一般在6月15日始播6月25日播完,秧龄不超过45天。
  在秧田和种谷的使用上也经历了一个认识的过程,60年代片面强调减少秧田来增加复种指数,为了减少秧田面积,每亩秧田播种125公斤~150公斤,每亩大田用种15公斤,后来强调稀播壮秧,70年代提出每亩秧田播种30公斤~40公斤,每亩大田用种不超过5公斤。有些生产队为了解决秧苗不足,还在旱地浇上河泥,播上早稻种子,然后小苗带土移栽。
  练市地区平均无霜期只有246天左右,种植三熟制,在农时季节上都是十分紧张的,春花、早稻、晚稻都要争时间抢季节,像翘翘板一样,顾了这一头,就失了那一头,所以都在育秧时间和播种方法上做文章。1978年前后,晚稻搞一部分二段育秧,即二熟制插秧时,加密一倍,到“双抢收尾”时,留下一半青苗外,移出一半种植到其他大田。当时有句顺口溜:“二段育秧真正好,种到田里便是稻,多种哈哈笑,少种双脚跳。””但是这种方法费工费力,移栽时伤苗严重,前期生长茂盛,后期稻瘟病暴发,苗好而不增产,以后很快被淘汰。直到包产到户后,农时季节这个矛盾才得到了缓和。
   第四节肥水管理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是粮食高产的基本条件。解放前肥料主要靠猪羊厩肥、豆饼、人粪尿、罱河泥、耙垃圾、做小塘泥等。肥料的缺乏,使水稻产量无法提高。
  解放后,政府开始进口一些化肥,但是供不应求,根本无法满足需要。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三熟制的普遍推广,肥料矛盾更加突出,增加肥料成了夺取高产的关键措施。生产队的积肥方法可以用千方百计来形容:耙垃圾,载废氨水、载咸鱼滷、载药渣、载人粪、拾鸡屎、罱河泥、搞小塘、花草绿肥、蚕豆绿肥、稻草还田、养萍、办畜牧场、肥料粮固定分配(工分粮按收成高低浮动,肥料粮固定不变,从政策上鼓励多养猪羊),碳酸氢氨拌泥深施;有的生产队还用羊垃圾到西部山区掉碳酸氢氨,用油票换化肥票等。化肥有硫酸氨、石灰氮、氨水、氯化氨、尿素、碳氨、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氯化钾、硫酸钾等。在施肥方法上,大力提倡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掌握足、早、补的原则。(一般二次追肥一次穗肥)但是因为肥料缺乏,早稻勉强可以自由支配,一些生产队到了晚稻已经无肥可施,望着黄水未脱的稻苗焦急等待公社里分一点化肥,立即买了施下去(有时公社的化肥按田亩只分几两甚至几钱)。到了70年代的末期,化肥形势开始好转,磷钾肥料搭配施用,提倡节氮、补钾、增磷,产量也有所提高。90年代推广复合肥料,并因田、因品种制宜的氮、磷、钾、微(微量元素)兼顾的配方施肥收到了省肥增产的效果。单季稻生长时间较长,一般施3次追肥,1次穗肥。
  水是农业的命脉。解放前靠人力车水排灌,所以田里的水舍不得放掉,形成长年漫灌的烂水田,有不少田称为“靠天田”。60年代初期,造机埠,挖水渠,实现了机电排灌渠系配套,70年代经过大面积平整土地,实现排灌分系,能够按水稻各生育期的需要来调节水浆管理。
  1974年推广“丰产沟”,做到搁田回水,整体一致,干湿自由控制,收放自如,真正实现满水护苗,浅水发棵,够苗搁田,足水孕穗,活水增重,防止满灌漫灌或断水过早而影响产量,也为春花种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五节病虫防治 练市地区水稻的主要虫害有螟虫、稻蚤、稻纵卷叶螟(白蚰);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据湖州市志记载:历史上,螟、蝗虫害曾多次在湖州市境内暴发,造成“饥殍载道,民茹草芥”。
  螟虫民国时期,病虫以螟害为主。民国14年(1925年)吴兴县受螟害灾田38.7万亩,损失十之七八,与民国8年水灾和23年旱灾并称历史上“三大灾害”。当时也采取了一些人工防治措施,但是单家独户,零打碎敲,形不成声势,收效不大,解放初期螟害仍然严重。1950~1955年,人民政府发动群众连续开展大规模人工治螟运动,采卵块、拔除枯心苗、点灯诱蛾、挖掘稻蒲头和翻耕灌水杀蛹等方法防治,一度使螟害明显下降。但是,单、双季稻的混栽,为螟虫生存提供了条件,所以螟害曾经在全镇历史上多次反复。1956年开始施用化学农药“六六六粉”,1964年螟害下降到1%以下。但是连续多年单用“六六六”农药,三化螟对“六六六”农药产生抗药性,螟害再次回升。当时因缺少农药,曾用烟筋浸水、辣椒浸水,柴油等大搞土农药,并用滴滴涕、“二二三”乳剂等农药综合防治。
  1976年起改用乙基1605、苏化203等有机磷剧毒农药防治,对人畜带来危害。后改用甲基1605、钾铵磷、敌百虫、氧化乐果、呋南丹等农药防治。自从取消双季早稻以后,螟虫为害已经大为减轻,2007年停用钾铵磷,目前基本不再为治螟虫专门施药,而是在防治其他病虫害时一并兼治即可。
  稻虱在60年代中期,成为常发性虫害。尤以褐稻虱为害严重,次为白背稻虱。灰稻于1965~1967年一度大暴发。1968年竭稻虱大爆发,白背稻虱从1985年后为害明显加重。50年代滴油扫杀,60年代开始逐步使用农药取代滴油扫杀,农药为“六六六”、甲(乙)六粉、马拉松、氧化乐果、速灭威、敌敌畏、叶蝉散等。近年来改用吡虫啉、扑虱灵、噻异、治虱灵、千红。1990年开始使用高效低毒扑虱灵农药,保护利用稻虱缨小蜂、稻虱红螯蜂、褐腰赤眼蜂、稻虱黑螯蜂等寄生性天敌和黑肩绿盲蝽、草间小黑蛛、食虫瘤胸蛛、似水狼蛛等捕食性天敌,控制稻虱繁殖。
  稻纵卷叶螟(白蚰)60年代中期开始加重为害。1977年、1983年、1989年为害最为严重。其中1977年损失最大。60年代以前,因为害较轻,很少防治。70年代中后期使用药剂防治,主要有杀螟松、杀虫脒、杀虫双、多灭磷、钾胺磷,其中以钾胺磷农药使用面积最大。近年来,使用毒死蜱、阿维·毒(也称世纪乐)、敌杀死等菊脂类农药。生物防治从70年代初期开始,到80年代,主要保护利用自然界天敌。据调查,纵卷叶螟的寄生性天敌有寄生蜂21种、寄生蝇3种。主要是以推迟施药时间,以“护益灭害”。
   稻瘟病曾经在历史上多次大流行,造成严重减产。20世纪50年代因品种抗病性差,为害比较严重。60年代大面积推广抗病晚粳品种农垦58号品种以后,发病率降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前期,因易感病的农虎系统品种为主,稻瘟病再次上升。80年代初期开始,改种抗病秀水系统品种,发病率减轻。
  长期种植以后,抗病能力逐步降低,1989年稻瘟病又趋严重。以后又在秀水系统培育出抗病能力强的新品种,使稻瘟病得到有效控制。药剂防治,在60年代到70年代通用波尔多液、西力生、散力散、代森锌、克瘟散、异稻瘟净、甲(乙)基托布津、多菌灵、稻瘟净等。近年来以稻瘟灵、多菌灵防治为主。
  纹枯病从苗期到抽穗后都可发生,以分蘖期至抽穗期发病最盛。主要侵害下部叶鞘和叶片,叶鞘感病后,在近水面处或水面下产生暗绿色水渍状边缘模糊的小斑,逐渐扩大成椭圆形,病斑边缘褐色至深褐色,中部草黄色至灰白色,潮湿条件下呈灰绿色至墨绿色,似烫伤。病斑多时,可连结融合成云纹状大斑,致使叶鞘干枯,叶片枯黄卷缩,稻株提早枯死。
  防治的主要措施是:水浆管理上实行浅、湿、干交替灌溉方法,控制氮肥、增施磷肥、适施硅肥;控制无效分蘖数量,改善群体风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农药用井岗霉素、稻脚青、稻丰灵、禾穗宁防治。
  稻曲病称为“乌米”,又称青粉病、绿黑穗病、谷花病,农民称为“羊屎头谷”,多发生在收成好的年份,故又名“丰收果”。因病原菌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发生为害不断扩大,危害程度越来越重。该病只发生于穗部,为害部分谷粒。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渐膨大,内外颖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即孢子座,后包于内外颖两侧,呈黑绿色,初外包一层薄膜,后破裂,散生墨绿色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有的两侧生黑色扁平菌核,风吹雨打易脱落。稻曲病不仅毁掉病粒,而且还能消耗整个病穗的营养,致使其他子粒不饱满,随着病粒的增多,空秕率明显上升,千粒重下降,造成稻米品质严重下降。
  稻曲病菌产生的毒素污染稻米,人畜食用后,可造成中毒现象,严重危害人畜健康。防治方法:(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2)选用无病种子,做好种子处理;(3)早期发现病粒应及时摘除,重病地块收获后进行深翻;(4)适量施用化肥,不要过多施用穗肥;(5)药剂防治:以水稻抽穗前5~7天为宜。
  药剂使用,先后有多菌灵、稻病宁、井扬酸钠、枯草(苯甲、丙环唑系列)、醋蚜、井岗霉素、纹霉清水剂等。
  防病治虫是一门科学,解放前和解放初,基本听天由命,病虫害的损失十分严重。至70年代初,得到政府高度重视。据资料记载,练市地区1972年4月建立公社农业技术推广站,以后逐步建立起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植保队伍。在防病治虫的关键时候,公社召开会议,布置任务,统一行动,使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很大成效。包产到户后,各乡根据各个时期病虫害情况,召开广播会议,讲明病虫害形势,防治时间,农药配方,由各家各户自已施药。2002年以后,不再召开广播会议,而是由湖州市农作物病虫测报站定期发播《湖州病虫情报》,该报发至镇、村和农药销售商店,由农药商店张贴治虫时间和农药配方,农民各自施药防治。
   纹枯病叶鞘上不规则病斑表5-5 四个乡镇粮食产量表 单位:亩、公斤、吨 注:1980年,“双抢”期间连续阴雨,特别是7月17日一场倾盆大雨,几乎使所有早稻田成片倒伏,以后又阴雨连绵,稻谷出芽霉烂,虽经囤红谷、茧站烘干、平摊风晾等措施,但是当年损失惨重,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练市镇近年粮食产量表 单位:亩、公斤、吨 表5-6 附1:练市区农技推广站 练市区农技推广站,建立于1955年10月,是吴兴县农业局派出机构。1958年随着人民公社建立,更名为练市公社农技推广站,1961年调整为小公社以后,又恢复为练市区农技推广站。”文化大革命”初期,农技人员到湖州集中学习,区农技站名存实亡,1970年10月撤销区农技站,农技干部下到公社工作。1978年10月恢复。1990年区农技站有农技干部15人。其中农艺师2人、助理农艺师7人、技术员5人,行政人员1人。1993年10月,撤小区建大区,练市区农技站也併入南浔区。
   练市区农技站,作为练市区委指导农业生产的参谋,重点设农业线(粮油)线,蚕桑线,畜牧线。
  “七五”期间曾提出“以晚稻为中心,春粮为重点,早稻为调节”方针。实施结果,晚稻连续五年增产,比“六五”期间,亩产增长19.56%,总产增长15.92%。在蚕桑上,推广桑地高产管理技术和先进的饲养方法,自1987年起,连续4年,全区蚕茧超5000吨,成为全国高产典型地区。
  1987~1990年,连续4年获浙江省农业丰收一、二、三等奖,共6次,1988年获中央农牧渔业部农业丰收三等奖、1989年获二等奖,1989~1990年被评为湖州市农业科技推广先进集体。
  练市区农技站站长周文奎于1987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粮食丰收一等奖,1988~1992年获浙江省农业厅颁发的农业丰收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1990年荣获全国农牧渔业部丰收二等奖,1991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988年、1991年被湖州市人民政府评为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1990年获湖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农业技术工作者、并晋升一级工资。
   附2:练市镇农科(技)站 乡镇农科站建立于1972年。内设粮油、蚕桑、渔业、农资、沼气、林业辅导员,负责各条线上的技术指导。1981年,改称农业技术多种经营公司,隶属于乡镇经委领导。1987年,改称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1993年荃仁乡农技站併入练市镇农技站,1999年洪塘、花林农技站併入练市镇农技站。
  2003年1月,原农技站、水机站、畜牧兽医站三站合并,改称练市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06年改称练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是年,共有农业技术干部24名,其中有农艺师(中级)2人,兽医师(中级)4人,工程师(中级)3人,助师(初级)12人,技术员(初级)3人。
  1996年练市镇农技站被评为市级“五有”(有镇、村、组农技网络,有活动资金来源,有试验场点,有典型示范户,有经营经济实体)乡镇农技服务站。1997年被评为省级“五有”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2003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农技推广中心。2001年范宝生被评为全国农牧渔业部丰收一等奖。
   乡镇农科站站长任职表 表5-7附3:水稻品种 早稻类嘉兴白皮、早三倍、团头天花落、有芒早粳、南特号、莲塘早、陆财号、江南1224、矮脚南特号、农19、矮南早1号、团粒矮、矮南早39、二九南1号、二九南2号、二九陆1号、广陆早、青小金早、圭陆矮8号、朝阳1号、珍圭51、珍圭59、珍汕97、二九青、原丰早、中杆早、先锋1号、广陆矮4号、科梅、青杆黄、广不脱、双科1号、双科2号、红梅早、四梅2号、珍广军协、浙幅802、二九丰、科庆47、早莲31、矮庆32、红突31、红突3号、嘉籼222、85~149、85~165、嘉籼758、浙852、辐83~29、嘉育293、Z91105、嘉育948、嘉早935、嘉育143。
  晚稻类白壳精老头、红壳精老头、芦柴籼、银条籼、六0天籼、矮红稻、松谷红、大红稻、铁杆稻、拖过山、六0红、青粳晚、荔枝红、红须粳、老来青、落霜青、853太湖青、新太湖青、农垦58、农垦57、农虎6号、(杂交水稻)农虎1~1、农虎3~2、东选4号、沪119、测21、58早、农红73、嘉湖4号、嘉四辐、南粳32、桂花黄、矮粳23、东方红1号、秀水48、秀水03、秀09、秀水06、秀水04、秀水115、秀水117、秀水08、秀水123、秀水128、秀水40、秀水63、秀水664、秀水11、丙861、秀水27、嘉禾218、秀水994、秀水110、秀水994、嘉991、嘉花一号、秀水1067、丙528、武运粳7号、秀水128、丙9117、C84~11、小黄胖、温州籼、胜利籼、广籼3号、珍珠矮、广场矮、南优6号、汕优6号、协优46。
  糯稻类鸡脚糯、西洋糯、黄稻糯、乌嘴糯、京引88、京引15、桂糯80、台中糯、58糯、农猪糯、红糯、双糯4号、祥湖47、禾香糯、C84~84、加湖301。

知识出处

练市镇志上

《练市镇志上》

练市镇志以辨证唯物主义为准则,实事求是记述练市镇的历史和现状,旨在弘扬古镇的传统文化、先人业绩和现代成就,记录资料,为后人续志提供依据。载录时限,上溯事物之发端,下限至2010年12月。图片资料延伸至2012年6月。载录地域为今练市镇范围,兼及原属乌镇区、练市区和大公社所辖区域中之今练市镇区域。与市、县、区有关联的事也作简述。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丛录和后记组成,专志分24卷。辅以图、表、照片。文体采用记叙式,一般不作评述。本着“略古详今”的原则,重点记述近代、现代,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