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练市镇志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315
颗粒名称: 第五卷 农业
分类号: F303
页数: 92
页码: 203-294
摘要: 土地私有制度,沿袭了几千年。豪门地主大量占有土地,“富者田连阡陌,桑麻万顷。”而许多因为各种原因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僮仆、佣人、佃农、长工。宋室南渡时,不少官宦大户随之南迁,进入湖州一带落户,并广置田产,大量兼并土地,成为豪绅富户。平原水乡的练市,土地肥沃,宜粮宜桑,民风古朴,客乡人定居于此者有之。明朝茅坤先祖从山阴县(今绍兴)来花林定居,传至第8代茅艮(茅坤弟弟),种桑数百亩,聚银万两。
关键词: 练市镇 农业发展

内容

第一章生产关系 第一节土地私有制 一旧土地私有制 土地私有制度,沿袭了几千年。豪门地主大量占有土地,“富者田连阡陌,桑麻万顷。”而许多因为各种原因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僮仆、佣人、佃农、长工。宋室南渡时,不少官宦大户随之南迁,进入湖州一带落户,并广置田产,大量兼并土地,成为豪绅富户。平原水乡的练市,土地肥沃,宜粮宜桑,民风古朴,客乡人定居于此者有之。明朝茅坤先祖从山阴县(今绍兴)来花林定居,传至第8代茅艮(茅坤弟弟),种桑数百亩,聚银万两。茅坤之甥顾氏超过茅氏(《湖州市志》上卷520页)清咸丰十年至同治三年(1860~1864年)太平天国占领杭嘉湖地区期间,大批地主逃亡,土地无主,太平军直接向佃农征收田赋,以充军需国库。随后颁发田凭(土地所有权证),佃农纳粮领凭后,其耕种的土地便成为自产。太平军失败撤退时,由于连年战争与清军屠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以后温州、台州及湖南、湖北的客籍人咸来占耕。凡圩中无主之田,无不占据耕种。地方官将土地判归垦荒者,一旦原田主生还,又去占耕他家荒田,占垦荒田使境内田地几乎尽数易主。尔后,土地又不断地被地主兼并。这主要缘于生产率低,赋税重,单家独户的小农经济经不起风吹雨打,一遇天灾人祸,就陷入困境,无力自拔。卖田卖地、卖儿卖女在所难免。破产失去土地的农民,出路只有租田、借债、当佣工。
   租佃制度 境内地租形式有定租、活租、分成租。定租不论有无灾害,租额不变。当时的田亩都“狭窄”,只有实量面积的六七成。练市解放前后,熟田、近田、水利好的田,每亩年租米1石左右,中等田则
  七八斗。荒田、远田、外塘田(亦称漏塘田)亦有五六斗甚至三四斗的。佃户交完租米,剩下的就是自己的。活租则按照年成收租,熟年高一点,荒年灾年低一点,田主与佃户之间可以讨价还价。分成租按田地收获分成,一般按收获时实际产量对半分成。叫作“秋成春熟,稻麦平分。”佃户辛勤劳作一年,除去成本和赋役,已所剩无几。且田主收租时用的是大斗,“加一加二者有之”,“习俗已成,不以为异。” 雇佣制度 豪门地主大量占有土地以后,一是出租,二是自已雇工耕作。据朱仰高《湖州杂识》记载:明朝花林茅坤写信给自己的外甥顾儆韦,介绍雇工直接耕作比出租土地的经济效益要高。他家每亩桑地产值,上者银十两,中者七两,下者三四两,如若除去雇工工资、成本,每亩可得上者银五六两,最下者也有一二两。说明雇工耕作,在明朝已十分盛行。在解放前后,练市地区农业雇佣劳动者有长工、短工、忙工、月工、季工、半年工等多种形式。张炎员《乌青文献》上说:“富者倩佣耕,或长工、或短工”,“无产者赴雇倩,计岁而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曰短工……少隙又计月而受值,为人佣耕,曰忙工。”就是说长年为东家劳动者称为长工,练市地区一个上等劳动力辛勤劳作一年(吃饭住宿在东家),可获得6石米的报酬。短工是东家临时的短期雇工,以日计酬,短工比长工报酬要低,每天劳动可获得一升至一升半米;月工则年初商定时间和报酬,或一个月或几个月为东家劳动,一般都是养蚕、缫丝、插秧、收割的大忙时节。忙工为忙时的临时雇工,忙工则略高于短工报酬。季工有大季工和小季工之分。大季工则每三天轮到一天,小季工是每四天轮到一天,东家会把最繁重最艰苦的农活留给季工来做。半年工则每二天轮到一天。半年工一般自家有少量土地,自耕之余再打一份工。
  有不少的人一生都为同一个东家做长工,有的甚至几代人都是同一个东家的佣工,所以长工一般都是“仰心殚力”、“终岁勤动”之人。
   高利贷 高利贷一般为一年中青黄不接之季。民国《双林镇志》记述:“春夏时告贷富室,至此加倍以偿……佃户贷米以缓须臾之死,质粜以作不急之务,其后息利倍加,寅支卯出,逋负日积,而佃丁又病矣。”有的为“不致枵腹从耕,贷米于富户,至冬以新米还债,借1石还2石,称作‘转斗米’”。还有一种“加一钱”的方式,即蚕时贷钱,蚕毕即还,每一千钱偿利息百钱。夏至为期,过期重新起息。名为小利,因为时间极短,利率实高。更有一些农户为了生存,在青黄不接时,不得不卖“青苗”、卖“赊叶”、卖“新丝”以度时艰。卖“青苗”就是在六七月份,水稻青苗期就把稻谷预卖了。此时价格不及正常价格的一半。有的农户卖一石米只折作三四斗。农民到期按实偿付;卖“冬桑叶”,则是上年底就把来年的桑叶预卖了。也有在二三月就把“新丝”预卖了,这些都在半价上下。商人富户看到有利可图,就大量收购,到头来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唐朝诗人聂夷中的《咏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种无奈。当然亲戚朋友之间的借贷,或属正常的贷款利息,一般多是年息2分,即借1石米,一年后还一石二斗。就是这样的利息,一般农户也很难承受。有句谚语:“冷在风里,穷在债里。” 二土地改革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8月20日政务院公布《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明确规定了阶级成分的划分。地主与富农的分界线是地主不劳动,靠剥削为生,而富农自已参加劳动(以土改开始时向前推三年计算);富农与中农的区别是富农的剥削占总收入的15%以上,而中农的剥削占总收入的15%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有六章:第一章总则明确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第二章土地的没收和征收。第三章土地分配。第四章特殊土地问题的处理。第五章土地改革的执行机关和执行方法。第六章附则,对于土地改革作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确定了“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正确路线。
  1950年秋冬,中共吴兴县委派出练市区土改工作队,由中共吴兴县委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兼练市区委书记王祥长任队长,中共练市区委副书记尹长远任副队长。土改队员是经过省委培训的专业队员。开展土改的乡设土改分队,由张希平、王力等任分队长。领导方法采取基点乡带动外围乡,然后推动全面展开。10月至11月中旬,土改工作队以华林为基点乡,水口、洪福为外围乡,走
  一步,带一步,如基点乡召开斗争地主大会,吸收外围乡农民积极分子参加,以推动外围乡向地主作斗争。至11月中旬,基点乡,外围乡土改任务完成,立即推动全面展开,由华林、水口、洪福3个乡的土改分队,一分为二,组成6个分队,在练市、长港、横塘、荃步、荃南、仁北6个乡开展土改。
  至12月底,练市区各乡完成土改任务。
   一个乡开展土地改革,分为发动群众、划阶级定成分、分配土地、召开土改胜利大会四个阶段。
  发动群众首先以乡为单位召开农民代表大会,宣传“土地改革法”,使代表认识到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明确谁(农民)养活谁(地主)的道理,控诉地主剥削罪行。接着召开全乡斗争不法地主大会,由农民上台诉苦,斗倒地主,使农民提高阶级觉悟,敢于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自己。同时也要把农民组织起来,按“土地改革法”规定,农民协会是执行土地改革的机构,全区9个乡,参加农民协会的有14406人,占总人口的27.62%。还有参加的民兵1595人、农民自卫队9392人,妇女会10350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87人,农民组织起来是完成土改任务的组织保证。
  划阶级定成分划阶级是划地主、富农。全区划地主137户、半地主式富农18户、富农272户,分别占总数的0.96%,0.12%,1.89%。定成分是在农民阶级内部,以自报公议的方式进行,全区定为中农4643户、贫农8655户、雇农400户,分别占总户数的32.43%、60.44%、2.79%。
  分配土地在分配前,全区没收地主多余土地6844.513亩,征收半地主式富农土地365.946亩、富农986.598亩,工商业资本家424.46亩。全区有373户雇农分到土地1622.677亩;5549户贫农分到土地13696.225亩;752户中农分到土地3436.121亩。在这个阶段,还按“土地改革法”规定,没收地主多余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全区共没收地主多余生产资料耕牛15头、农船25只、水风车105部、犁14把、铁耕锄头2385把、蚕俱1219件;生活资料有稻谷119889公斤,房屋326间、床176张、桌椅934件。全区分到这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困苦农民3501户,其中雇农358户、贫农2650户、中农458户。
  召开土改胜利大会大会以乡为单位召开,由土改分队队长作土地改革总结报告。大会也有文艺演出,表达农民分到土地后的欢乐情感。
  土改中的阶级政策,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没收地主多余的土地,保存富农经济。富农和雇农是雇佣关系,性质属于资本主义,所以对富农自己经营和包括雇人耕种的土地是保留的,只征收其带有封建剥削性质的出租土地。所以,土改后富农仍占有较多土地,全区富农1447人,土地4709.38亩,人均达3.25亩,比全区农村人均2.04亩高出1.21亩。中农一般说有较多的劳动力和生产资金,因而土改前使用土地(即自有加租入土地)较多,团结中农的政策,要求在土地分配时加于照顾,尽量少抽出其租入的土地,所以土改后,全区中农19011人,占有土地49367.338亩,人均2.59亩,比全区人均2.04亩要高出0.55亩。同时中农也分到了农具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练市区土改中参加群众组织人数和斗争不法地主数(土改表一) 表5-1单位:人续表5-1 练市区土改中各阶层分得土地户数和亩数(土改表二) 表5-2单位:人 续表5-2
   练市区土改中各阶层分得土地户数和亩数(土改表三)
   表5-3单位:人
  吴兴县练市区土改中农民分到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数量统计表(土改表四)表5-4单位:人 第二节合作化和人民公社 土地改革,在中国农村的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分到土地的农民欢欣鼓舞,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从而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但是分散的个体农民力量单薄,经不起“风吹雨打”,遇到天灾人祸就不得不出卖土地或借债度日。土改不久,农村再次出现土地买卖、高利贷及雇工现象。
  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从临时互助组或长年互助组向初级社、高级社过渡。到1957年,农村全面实现高级社,完成个体农民土地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农业生产互助组 某些农活历来就有互助合作习惯,如摇船外出扒垃圾、车水、筑圩堤、罱泥、建房等等。互助合作的形式有代工组、临时互助组、长年互助组。1951年春,俞叙娜带头在练市乡羊河滩自然村(今属莲灯村)办起了第一个代工组。农忙季节互相帮工,劳动力强的帮助劳动力弱的,解决了有劳动力无田种,有田无劳动力种的矛盾,使农户抓住了农时季节,普遍获得了农业丰收,第二年羊河滩自然村就办起了常年互助组,还按田亩分摊,投资添置了水车、耕牛等大型农具。办工组以工换工,互助组使用工票。工票分大工、小工,全劳力为大工,妇女、老人、儿童则为小工。以户结算,多还少补,蚕后结算一次,到冬季补平。是年俞叙娜互助组依靠集体力量,晚稻长势喜人,外地来羊河滩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收获时省里派人实打实产,亩产达385斤,受到省政府的表彰,奖励了一部打稻机。
  1951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贯彻后,各级党委、政府贯彻“加强领导,典型示范,稳步发展方针”;在政策上给组织起来的集体农民发放贷款,分配化肥;互助组内部,普遍实行自愿互利、等价交换、民主管理的原则。当时互助组的产量普遍比单干户的产量高二三成,所以许多地方都陆续办起了互助组。据统计:1952年全区办起互助組711个。其中常年互助组53个,临时互助组658个。参加互助组的人数22420人,占总人口40%,田亩55760亩,占总亩数42%。1953年,练市9乡1镇共办起长年互助组108个,办起临时互助组749个。参加总户数8365户,总人数26578人,水田旱地总共71744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0.6%。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练市贯彻中共中央1953年12月发布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定》后。于1954年,俞叙娜参加嘉兴地委在嘉兴南塘浜举办的培训班,学习1个月后,又带头办起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取名建设社。建设社14户人家,70多亩水田。互助组,实行各自经营,集体劳动,不干涉户上生产自主权,种什么、怎么种,都由自已决定;经营、投入、收益均由各户自理。初级社则土地入社,统
  一经营。土地可以参加分红,一般土地一半,劳动力一半。是年夏天发大水,洪涝成灾,淹没了大批土地。党和政府利用集体力量,组织劳动力抗洪排涝,抢时间插秧、管理,充分显示了组织起来战胜自然灾害的优越性。同年冬天,组织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造漏塘田,加高加固大包围圩堤,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并利用在抗洪排涝和农田基本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组织基础,在练市辖区内办起了291个初级社。
  1955年春,在贯彻执行“全力巩固,坚决收缩”的方针中,基础较差的地方,就出现“闹社风波”。一些家境较为富裕、农具和劳动力较好的农户,认为与穷困户在一起,是“萝卜烧肉,揩富裕户的油”。所以退社之风一度盛行。已经办起的初级社又退回到互助组,有的退社散组,回到了单干户。
  1955年7月,贯彻中共中央提出“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纠正“坚决收缩”,批判“小脚女人、清规戒律”的思想。提出“全党办社”的口号,从此加快了合作化的进程。是年冬天,基本实现了初级农业合作化。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4年,练市地区根据嘉兴地委试办高级社取得的经验,1955年冬,贯彻“普遍试办,重点发展”的方针,在典型示范的基础上,加快了初级社向高级社(即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转变。初级社土地参加分红,高级社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取消土地分红。向社员征集公有化股份基金,社员以入社耕畜、农具折价款抵交,多还少补。高级社下设生产队,建立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工、包产、包成本及超产奖励。对三包指标一般实行多奖少赔,也有只奖不赔与全奖全陪的,或者奖70%,赔30%的;1956年春,根据“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自上而下,层层制订秋后实现高级合作化的规划:训练骨干、扩大积极分子队伍;调查研究高级合作化的经济政策问题;中共嘉兴地委和各县县委进行一个乡全面高级合作化试点工作。秋后,开展并社(小社并大社)、升级(初级社升高级社)运动。到年底,练市地区基本实现了高级农业合作化。到1957年全部转变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未摘帽的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也作为候补社员入了社。四人民公社 贯彻中共中央1958年8月29日《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后,10月初,全部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练市乡、荃仁乡、洪塘乡、水口乡合并成为一个练市人民公社(俗称大公社),下设练市、长港、荃南、荃步、仁北、洪福、横塘、华林、水口和练市镇等10个大队,大队下设营、连、排、班等军事组织。次年3月10个大队改称管理区,军事化组织撤消。
  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将原高级社的生产资料、公共积累等财产全部无偿平调归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调配。公社为一级所有制,实行工资与供给制相结合。办起了大食堂,社员自留地和猪羊全部归集体。在人民公社成立之初,强调“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实行“大兵团作战”,提出“放开肚子吃饱饭,摔开膀子搞生产”的口号。
  农民发工资,社员吃食堂。“全民大办钢铁”,大批男劳动力被派往湖州西部山里砍树烧炭、挑矿石、炼钢铁,留下的只有“三支大军”:胡子军(老人)、辫子军(妇女)、娃娃军(孩子)。1958年的秋收冬种任务就靠这“三支大军”完成。由于公社社员的劳动报酬不与生产效果挂钩,一些干部头脑发热,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都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注意劳逸结合,打疲劳战,严重挫伤了社员的积极性。加上浮夸风盛行,到处搞“大跃进”和“放卫星”,当时提出: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晚稻亩产超万斤,一个南瓜几百斤,一个蕃薯几十斤等等。把将要成熟的许多田块的稻苗拔起移植在一块田里,称为高产试验田,结果全部烂掉。又如将树叶、稻草丢入河港里,使河水颜色变黄,时称人造尿,说是制造沤肥,用食盐拌泥放在铁锅里炒一炒,说是制造钾肥。上上下下都希望把卫星放上天,结果全部失败。“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瞎指挥风、干部特殊化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使以后的粮食、蚕桑、油菜子连续3年大面积减产,但是因为产量虚报浮夸而使国家粮食征购任务只增不减。从1959年开始,粮食严重紧缺,人民生活发生困难。城镇人口虽然粮食也有困难,但是每天一斤原粮尚可保证(稻谷),而农村人口的困难却无人问津,许多家庭吃不饱,挖野菜、吃菱根,啃树皮、咽草根、吃谷壳糠、甚至食观音土。拉不出大便,肚子胀了,用手抠等等,人们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因此不少人患上了贫血、浮肿病等缺乏营养的病症。
  1.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三级所有制为了克服“共产风”和平均主义,贯彻中共中央1958年12月10日下发的《关于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若干规定(草案)》,学习毛泽东1959年4月29日发表的“党内通信”六条。农村实行以生产大队(相当于原来的高级社)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制。公社权力下放,进行算账退赔。原高级社上缴的生产费用、公共积累以及各种生产资料均归还给生产大队所有。生产大队对生产队固定土地、劳力、耕牛、农具,实行包工、包产、包成本以及超产奖励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内归生产大队统一分配,超产奖励部分归生产队分配。可是1959年冬,传达党的庐山会议精神,又开展“反右倾、鼓干劲、保卫总路线、大路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运动,并提出“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口号。有的地方又收回自留地,重办食堂,搞“穷过渡”。实施公社工业化、农业机械化。大办水利建设、社办工业、农牧场、养蚕场、大搞富队帮穷队、大办丰产田、大食堂以及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再次大搞一平二调,重新平调社员的粮食、土地、劳力、耕畜、房屋、农具、家具、猪羊、自留地,其程度更为严重。据统计,前一次占45%,第二次占55%。随后根据上级指示,县里贯彻再次退赔平调财物。并在1961年5月,练市人民公社(俗称大公社)分成练市、荃仁、洪塘、水口4个公社(俗称小公社)。次年1月练市镇从练市公社划出,单独建立练市镇。取消供给制,实行分配大包干。生产队完成粮食征购任务及留足储备粮食、公积金、公益金、生产费、管理费后,多余的粮食、农副产品与经济收入自行分配。
  2.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三级所有制。贯彻中共中央1962年2月13日发出的《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的指示》,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归生产队所有,并规定至少30年不变。同年贯彻中共中央9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农业六十条)。正式确定人民公社“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体制,确立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无权平调生产队的劳力、资金、产品、物资,解决了从高级社开始就存在的平调问题。国家征派购粮食任务重新落实到生产队。
  对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规模也作适当调整,按照有利于生产、有利于经营管理、有利于团结和有利于群众监督的原则,把原来过大的生产大队和生产队规模进行了调整,练市公社从原来的11个生产大队调整为19个;荃仁公社从原来的9个生产大队调整为27个;洪塘公社从原来的11个生产大队调整为16个;水口公社从原来的7个生产大队调整为15个。此后,社员情绪稳定,劳动积极性明显提高,粮桑畜逐步恢复发展。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造反派夺了公社党委和管理委员会的权,到处召开批斗会,斗争“地、富、反、坏、右”,批判“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实行“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破四旧,立四新”,砸庙宇、毁神象;批判封资修,砸烂旧世界,把古老的雕刻、书刊、文艺以至所有文化,统统当成“四旧”进行毁灭性“砸烂”;学生全部成了“红卫兵”,所有学校停学停课,贴大字报,进京串联;工厂不冒烟,工人停工停产闹革命,造反有理。唯独农民只造反、不停工,因为队为基础,三级所有,不生产粮食就没有饭吃。1967年实行“民兵拿总”,1968年搞“大联合、三结合”。同年,练市公社、荃仁公社、洪塘公社、水口公社都相继建立了革命委员会,生产大队建立革命领导小组,次年改为革委会。次年9月,练市镇建立革命委员会。从此党政财文一切大权都归属于红色革命委员会。继而开展了“农业学大寨”运动。推行政治评分,开展献忠心活动,限制家庭副业,割资本主义尾巴,生产队规模再次合并扩大。极“左”思潮再次引起思想混乱,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
  1971年贯彻国务院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精神后,重申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等基本政策,农业生产才有了稳定和发展。但是由于批判“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原来的小段包工和小组生产都被统统取消。长期实行大寨式评分,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出现了“出工大呼隆,收工一阵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到夜横竖十分工”;“出工点人头,羊垃圾称斤头,猪人粪量度头,年终分配摇摇头”等不正常现象。在70年代,春蚕期间收种管养(称三抢:抢收春花、抢种三熟制秧苗、抢管二熟制早稻)、夏季“双抢”(抢收抢种)、秋收冬种,三次农忙都强调集中劳动力,乡镇企业全部停工回生产队,外出劳动力全部归队参加农业劳动,但是农时季节却往往抓不住。一个“双抢”一般需要25天至1个月左右时间,到将要结束时,农民的手脚多泡烂了,生产进度就是上不去。
  1974年开始,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每年冬天挑土平田做圩埂,大搞小塘泥。当时练市公社每年冬天挑土100万立方米,每亩水田搞满一只小塘泥。另一方面狠抓阶级斗争,大批资本主义。提出:“一把竹笋、一个鸡蛋看方向”;“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自留地上包菜点棵头(20~
  30棵,多了拔掉),家庭养鸡养鸭点只头(超过了杀掉),电灯收款点灯头。生产经营上只抓“以粮为纲”,产业单一,经济收入无法提高,全年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00多元。但是尽管这个时期国家经济困难,进口化肥减少,国内只能生产一些碳酸氢氨,且数量少、肥效低,易挥发、易烧苗。在肥料缺乏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农业生产还是在困难中不断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这个基础不垮,靠的就是“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第三节家庭联产承包 “江青反革命集团”垮台后,从1978年开始逐步推行划组分班、小段包工或劳动定额计酬等办法,1979年开始试着推行以户为单位的小段包工。是年11月3日,练市公社在中心大队召开生产队长以上的秋收冬种现场会,会上提出可以实行季节性包工到户。当时有许多人想不通,说是“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退到解放前。”季节性包工到户,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但是包工不包产,许多矛盾处理不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中共中央1981年2号文件规定:非“三靠”(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吃粮靠返销)地区不搞包产到户。当时市里统一:杭嘉湖地区不属“三靠”地区,所以不搞包产到户。但是一些地方的生产队暗地里搞起了包产到户。1981年春,练市公社领导与大队支部书记统一思想:我们不搞偷偷摸摸的包产到户,公社干脆在莲灯大队长河村、南汇大队曹家堰村搞两个包产到户的试点,到年终搞好了去总结经验,搞不好收回也容易。这样练市公社没有出现群众分干部收的情况。
  1982年8月,练市辖区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户,同年10月,全部把水田、旱地、鱼塘、集体农具、集体房屋、集体积累和储备粮、国家粮食任务一次性划分到户。土地承包政策各地有所不同:一种是30%按人口,30%按粮分(口分),40%按劳动力;另一种是60%按人口,40%按劳动力;也有人口劳力各一半分配。练市公社乡镇企业职工一样分配田地。当时确定承包期3年不变,3年后根据人口变动,进行一次小范围调整。
  1984年废除人民公社,练市、荃仁、洪塘、花林4个乡相继建立乡政府,实行党政分开,建立乡经济委员会,下设工业公司,为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打下了组织基础。是年中央提出土地承包15年不变,以后又提出30年不变。大部分生产队土地承包到户后每隔3年,土地都进行一次小调整。因为人口在经常变动,作为一个生产队的总人口可能变化不大,但是作为单个农户却变化很大。“光棍子讨老婆,增加一半”,再生个孩子,独生子女有两份自留地,如果不加调整,一个人土地就难于养活全家人。但是经常调整,土地过于零碎,不利于耕作和生产,特别像桑树果树等多年生作物,频繁调整会遭受损失,此事很难两全。开始几年有的生产队用调整国家粮食任务来解决,取消粮食任务后,也就没有了其他调节手段。随着工业生产发展,务工人员的增加,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人口的出路多元化,近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市场粮食充裕,所以土地的矛盾也并不突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产业结构就开始逐步调整;从包产到户这一年开始,土地的流转也就悄悄地开始了。有些家庭因外出经商、打工、办企业等各种原因,不能或不想种田而把土地转给了亲戚朋友耕种,有的甚至出现了荒芜。而另一些家庭劳动力全都在家务农,耕作自已的承包田以外还有余力,希望耕作更多的土地以增加收入。这样,土地的流转已经成为社会的需要。以后在政府积极引导下,土地流转从不自觉到自觉,规模也逐步扩大。
  1996年开始,随着大规模土地整理的开始,镇境各村逐步推行了双田制政策:双田制就是一份口粮田按人口分,一般每人半亩田,其余的土地为责任田。责任田不分配,由农户自愿承包。如果大家都要,就按劳动力分,包不出去的土地由村里代管,村里租赁给大户耕作。也有一些农户把口粮田也包给了专业户耕作。2008年练市镇党委政府出台了一个《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实施意见》。使土地流转更加合法有序。据统计,2010年练市镇20亩以上种粮大户134户,承包土地10138亩,10~20亩的有44户,承包土地560.4亩,租赁给养殖户临时搭棚饲养家禽家畜的土地有
  1120.7亩。2009年下半年以茅新泉为首的三个自然人,办起了湖州鼎鑫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地址位于练市镇建新村塘郎,法人代表茅新泉(法人代表占股50%,其余二人各25%)。一次性租用土地1020亩,每亩租金每年850元。其中620亩用于种植蔬菜,400亩用于水稻优质大米开发。2010年10月与浙江大学联合组织基质育苗新品种开发,与嘉兴农科所共同进行浙江优质大米开发。搭有大棚100亩,棚内建有自动喷灌系统。到山东寿光聘请两位师傅进行技术指导,蔬菜主要生产豇豆、蕃茄、彩椒、黄瓜、西芹菜、有机花菜、西蓝花菜等,2010年5月就开始产出。场内还辟出10亩土地,建造84间羊棚,饲养湖羊2000头,蔬菜叶子给羊吃,羊垃圾作为有机肥料种菜肥田,实行循环农业。计划总投入900万元,第一期已经投入620万元,建筑面积620平方米,场内有职工53人,每人每月工资在1200元~1500元左右。生产的产品销往嘉兴、南浔、上海,平时月蔬菜销售收入在50万元左右;优质大米正在开发、繁育之中。公司经常有浙江大学教授、副教授到公司指导,湖州市副市长杨建新和南浔区政府区长、副区长等到现场视察调研。这样的生态农业发展公司,在练市镇虽然还只有一个,但是她代表了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附:蔡家桥大队试行大包干政策
  1982年8月,荃仁公社在蔡家桥大队试行“大包干”搞点,制定了23条政策,这或许可以作为当时包产到户政策的一个缩影。摘录如下:1.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为“大包干”,试行时间一年。统计人口变动的截至时间为每年的3月1日。以户口变动数为准,按“动人不动田”的办法调整国家粮食征购任务。2.口粮田。每十分口粮分,分配水田0.64亩,大队干部、社队办企业职工同样享受。3.每人自留地一分,独生子女双份。除口粮田、自留地,其余土地按劳动力底分分配到户,称承包土地。
  4.无计划生育的人口,不分配土地。5.五包户、困难户只分配自留地,不分配口粮田和承包土地。6.
  五保户、困难户的人口每10分口分供给平价口粮700斤,柴草600斤。7.军属家庭中的现役军人,可分配口粮田、自留地和承包地。8.赤脚医生、兽医、线务员按7—9折的比例分配承包土地;大队主要干部、社队办企业职工、民办教师不分配承包土地。大队妇女、水利、蚕桑干部按7折的比例分配承包土地。9.搞单干的“五匠”,按当年集体时出勤的时间推算,满50%的全折,不满50%的按比例分配承包土地。10.长年外出(不从事农副业生产人员)可不分配承包土地,按每10分口分供给口粮700斤处理。供给平价粮食的,应缴纳管理费。不缴纳管理费的,供给议价口粮。11.满十五岁的的儿童,按五分劳动底分划分承包土地。今后每增加一岁,加一分劳动底分,直到满10分为止。12.承包土地上的生产队集体桑叶,今年按社员饲养蚕种数每张1500斤计算。按当年的劳动工分分配。土地到户后不得减产桑叶,不得少养蚕种。13.承包后的土地(口粮田、自留地)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建房,未经批准不许卖泥。14.公粮按承包土地中的地面积分摊。15.余粮按承包土地中的田面积分摊。16.原生产队集体的积累,仍留作生产队集体所有,不得分掉。17,原生产队集体公房、农船等大型农具也不得分掉。18、拖拉机仍保留大队所有。机修工工资、修理费按每小时0.20元向农户耕田的面积收取。柴油、机手的工资按每亩0.40元收取。拖拉机包给机手使用后,机修费按前三年集体实际支出的平均数包干,另加保养费每台15元。19.大队干部误工补贴按天计发,男每天1.20元,女的每天0.84元。20.大队行政管理费开支,按前三年平均数8000元额定。分两季按承包土地(其中地2亩折1亩)向农户收取。21.生产队设队长、会计、妇女干部3人。22.生产队干部误工补贴70亩田以上的生产队每人每月补贴误工3工,50亩以上的补贴2.5工,50亩以下补贴2工,每工按1.20元算。妇女干部全年补贴5元,误工补贴由生产队支付。23.大队安排放电影,按15个生产队轮流,费用由生产队支付。
   注:摘自2002年版田水著《足下之迹》中《一种符合民意的选择》一文,标题由本卷作者另加。第二章水稻 第一节品种 种田和养蚕是练市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内容。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水稻从基本生态类型上分,有三大类:低田生态型(红稻),高田生态型(青稻),山田生态型(黄稻、白稻);从品种上分,有籼稻、粳稻、糯稻;从生长时间上分,有早稻、中稻、晚稻。从栽培方式上分,有水稻和陆稻(也称旱稻)。早、中、晚稻的根本区别在于对光照反应的不同。早、中稻对光照反应不敏感,在全年各个季节种植都能正常成熟,晚稻对短日照很敏感,严格要求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通过光照阶段抽穗结实。在练市地区,早稻可以连续种植2次(翻秋),在海南可以连续种3次,因为早稻是感温品种,只要达到一定积温,保证安全齐穗,就能早播早熟,晚播晚熟。而晚稻却不能,那怕与早稻同时播种,也要到9月初才抽穗,因为晚稻主要决定于日照的长短,同时又受到温度高低的影响,光、温联应效应十分明显,只能在短日高温条件下才能完成发育转变,开始幼穗分化。中稻则介于两者之间,早中稻与早稻相近,晚中稻与晚稻相近。据史料记载,湖州地区在4700多年前农业生产已经相当先进,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培育出了许多品种,但是在北宋以前都是晚粳品种,一年只种一熟。宋《会要》上说:“大中祥符五年五月(1012年),遣史福建,取占城禾,分给江、淮、二浙漕,并出种法,令择民田之高者,分给种之。”占城禾即占城稻。占城稻是以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北宋初年首先传入中国福建地区,占城稻有许多特点:一是“耐旱”。
  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有六十日占,八十日占、百日占、百二十占,占城稻属籼稻品种。后来在南方和各水稻地区广泛种植,培育出了“早红莲”,“金成稻”,“百日赤”,“救工饥”等许许多多不同的品种系列。籼稻品种占城稻的引进繁育,使一年二熟(麦稻二熟或稻稻二熟)成为可能,使粮食产量大大提高,人口大大增加。六七月份原来正当青黄不接,籼稻却到了收获季节,免去了许多饥民的枵腹之苦。到了近代,在占城稻基础上繁育而成的温州籼、胜利籼、嘉兴白皮等成熟早、耐旱涝、耐瘠省肥、抗灾保产品种成为早籼稻的主要品种。
  晚粳品种品系繁多,其中独具特色的有:早熟避雀害的“雀不知”,大穗型品种的“三千穗”,多穗品种的“罢亚稻”,矮杆品种“师姑粳”,色乌而香的“乌香糯”,杆挺而不扑的“铁杆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水稻品种以互相串换为主,俗话说:“三担田里掉种谷。”当时没有良种可以更新,只能互相串换来企求高产。民国时期,晚粳、晚籼、晚糯3个类型10多个农家品种都属晚稻系列,都是高杆型、易倒伏、抗病性差、产量不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组织人员,对水稻品种进行普查,在总结评比的基础上,推广矮脚老来青、矮脚落霜青、松谷红、六〇红、矮红稻、青红稻、青粳晚、拖过山、铁杆青、温州籼等,为以后的籼改粳和单改双的耕作制度提供了条件。其中六〇红晚稻品种还作为良种支援过朝鲜。1956年开始推广双季连作早稻。先后引进嘉兴白皮、莲塘早、早三倍、南特号等高杆品种。均不耐肥、易倒伏。60年代重视推广良种和兴修水利,渠系配套,土壤肥力提高,农田生态条件发生了变化。推广矮杆耐肥的矮脚南特号、早熟三号,搭配中熟品种陆财号、科梅、矮南早一号,经过试验,早稻品种矮脚南特号和晚粳品种农垦58等优良品种的普遍推广,使水稻产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65年练市公社平均亩产达到885斤,第一次跨过了纲要。1967年过千斤,达到1021斤。同年荃仁926斤,洪塘891斤,水口829斤。
  70年代初,推广矮杆耐肥的高产中熟偏迟品种广陆矮四号,搭配早中熟品种二九青;嘉兴农科所利用地方品种老虎稻与农垦58号杂交,育成了龙虎6号,部分生产队还小面积试种过杂交水稻;在“以粮为纲”的方针指导下,三熟制面积增加,水稻产量又上新台阶。各地良种场的建立,水稻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也不断得到加强。练市东墩大队建立选种圃、株系圃、原种圃,在全公社带头示范。使广六矮四号、农虎6号等良种的丰产性状保持十多年之久。
  1982年10月,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良种推广又迈进了一步。早稻有二九丰、早莲31、浙852、嘉育293、浙幅802、浙852、原丰早;晚稻以秀水系统为当家品种:开始以秀水48,秀水06、秀水04、秀水11、秀水63、协优46为主。
   近年来晚稻的品种以秀水09、秀水110、武运粳7号、123、秀水128、嘉禾218、嘉991、嘉994、为当家品种。糯稻以祥湖47、祥湖301为主。
   第二节耕作制 历史上,练市地区一直以单季晚稻为主。解放以前,因为没有水利设施,春花很难获得丰收,尽管在冬旱年景也垦麦塄,种油菜、种小麦、种蚕豆,但是数量很少,产量很低。1962年开始普遍建造机埠,开挖水渠,基本做到了机电排灌。是年新安江电又通进练市地区。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耕作制度的变革打下了基础。
  1956年开始推广早稻,1958年以后逐渐扩大。但是由于缺肥少药,产量一直不高。60年代中期,农药的使用,使产量有了提高,春花的种植也开始扩大。70年代初三熟制面积大幅度增加,除了留足晚稻秧田和少部分二熟制早稻田以外,几乎全部种上了三熟制,普遍实行大麦、稻、稻和油菜、稻、稻(小麦和部分油菜田留作晚稻三熟制秧田)。1982年4个乡镇的平均复种指数达到234%。
  1982年冬,全面推行包产到户,联产到劳以后,三熟制面积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一直到
  20世纪末期,由于国家粮食任务的取消,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乡镇企业,种粮效益下降。当时有句顺口溜:“一支香烟三斤谷,农民伯伯种田要哭。”联产到劳农民有种植自主权,一部分农业劳动力不足的农户开始少种或不种春粮和早稻。从20世纪90年代年开始,早稻、春粮逐年减少,到2001年基本取消了大麦和早稻的种植。除了还有一些油菜和小麦外全部改成了单季稻。到2010年全镇种植油菜14666亩、小麦4483亩、大豆10318亩、蚕豆3280亩、单季晚稻76517亩。在耕作方式上也有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解放前后,稻田冬季灌水(俗称烂水田),三四月份带水耙塄,翻一巴泥,盖一巴泥,将草盖死,二次耙塄再全部翻过来。耙过三次塄后,就可以平田插秧了。当时普遍实行大株稀植,行距七八寸,株距五寸左右,亩插二万丛以下(主要是便于施肥、耥田)。推广双季稻后,一度时候试行过间作稻,即早稻插秧二密一稀,到青苗时再在稀的一行里插一行晚稻。早稻收割后,留下晚稻已成大苗。可是实践结果,事与愿违。
  不仅早稻产量高不了,晚稻也因虫害严重,肥料缺乏而得不偿失,很快就取消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60年代末期,推广精耕细作,小株密植。规定所有田块必须翻耕,朝天稻蒲头不准插秧,密植达到3X4,每亩插足4.5万~5万丛,每丛3~4根秧苗。
  干部用尺在田头量过,一公尺里株距插足11丛,行距不少8~9丛。达不到要求,批评教育,甚至要拔掉重插。1977~1979年期间,推广拉线种田。田的二边直拉二根秧界绳,绳上每四寸点上一点红漆,二头横距相等,横拉的秧界绳上每三寸一点红漆,插秧人站满一畈田,按照红漆插种,种一行,拉一行,种好了就喊一声“好!”所以也有人叫种“好好田”。这样可以保证密植达到标准,当时有句顺口溜:“横里通,直里通,斜里望望行行通。”开始横拉一条绳,后来增加为横拉三条绳、四条绳。这种办法,必须等所有人到齐才能动手,插秧速度有快有慢,但是拉线插秧,速度快的人与慢的人必须同步,浪费了大量劳动力,双抢时间更加延长。包产到户以后,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这种所谓“科学种田”的方式才被彻底废除。
  1983年包产到户后,收种管养、“双抢”和秋收冬种进度都大大加快,原来一个“双抢”季节需要25~30天左右时间,包产到户后,一般一个星期就完成了,大部分农户真正做到不种秋后田。抓住了农时季节,粮食产量进一步提高,民间藏粮大大增加,甚至出现了“卖粮难”。
  整个粮食形势宽松有余,1985年国家变粮食征购为粮食定购,1993年取消了粮食定购任务。
  1997年练市镇组织一些接受新事物较好的村长去乌镇参观水稻免耕直播,同年进行典型示范。建新村村长胡林宝首先自己带头并动员了两家农户进行直播试验,结果一炮打响,产量比耕作插秧的高出15%左右。从这一年开始,胡林宝连续11年免耕直播,年年高产。免耕直播就是:不机耕、不翻垦,提早1~2天在收割春花的畈田或白田上面喷一次草苷磷加洗衣粉药水,田面略加平整以后,隔两天灌水上贩头,再过一天放浅平口水,就可直接散播经过发芽的种谷。每亩用种量6.5斤(机耕田5.5~6斤)。过2~3天,喷一次农药进行除草,一般喷洒直播净、直播宝、直播青、直播新、苄嘧磺隆。8~10天喷一次多效素或稀效唑,促使秧苗深根、矮壮、分孽。播后15天左右,进行第二次除草,用千金或杀稗王农药,杀死稗草和千金子草。之后连续进行数次拔草、匀苗。肥水管理上:一叶一芯施好断奶肥,二叶一芯施好接力肥(播后15天左右进行第二次除草,),每亩尿素15~20市斤,或复合肥25市斤,第三次(播后20天左右)每亩施尿素20市斤,第四次壮杆肥,7月上旬看苗看田每亩施尿素10~15斤,第五次保花肥,于8月15日前后,看天、看田、看苗每亩施尿素10市斤左右。水浆管理上,早期田块保持平口水,晴天灌好跑马水,保持畈面湿润促齐苗。播后20~25天轻搁一次田,播后30天重烤一次田,以后保持经常干干湿湿。
  在耕作制度上,由于几千年来传统习惯的影响,完全实行免耕的农户还不多,大部分农户还停留在机耕散播这个层面上,就是用拖拉机耕作以后,把田耙平,中间开沟,田干播谷。
  总之,免耕直播或耕作直播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和节省了劳动力,弯腰插秧历来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农活,解决“三弯腰”(插秧、摸草、割稻)是农民最大的愿望,现在直播、除草剂、收割机的普遍使用,基本完成了这个夙愿。第三节育秧 水稻育秧分早稻和晚稻两种。早稻温度低,育种催芽难度较大,要求较高;晚稻育秧时气温较高,可以自然温度催芽。育秧前先将种谷放在阳光下晒一两天,晚稻晒半天,再把种谷放在30%泥水或25%盐水里,捞掉浮谷,留下棵粒饱满的种子,用402、浸种灵、使百克、咪鲜胺等稀释液药剂浸种2~3天,然后催芽。先将种谷从药剂水中捞起滤干,放在清水中漂清,早稻要放在锅里加温,温度手感较烫为止,然后把种谷倒入地窖铺好的稻草和编织袋上面,再用稻草盖严。高温破胸,适温催芽,谷白淋温水,同时将种谷的中间部位与四边对着翻动,使温度内外一致,待谷芽长到1厘米左右,取出摊凉,然后播种。早稻尼龙育秧在3月15号左右始播。先在秧板上浇上河泥,用跳板推平,然后将发芽的种谷均匀地撒播在1.6米左右宽的秧板上,每亩秧田播谷75公斤左右。再用千部将种谷塌入河泥中。中间撑上竹条,盖上尼龙纸;到二叶一芯时,薄施追肥,并逐步灌水上秧板;遇到高温要逆风揭膜降温,防止烧苗,中间巧施追肥,4月底移栽;移栽前
  一个星期施上起身肥,并逐步揭膜练苗,然后移苗插种。尼龙育秧一般是运用迟熟品种翻中熟夺取高产的一项有效措施,亩产一般都在500公斤以上。但是成本太高,当时在生产队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尼龙育秧的面积只占早稻面积的20%左右。以后又推广薄膜平地复盖等方法育秧。
  1978年,曾经试行蒸汽育秧。蒸汽育秧将催好芽的种谷播在垫有芦簾的桃花纸上,放在室内加湿加温,到二叶一芯时,移栽到大田。当时的练市公社,4月11日在东墩大队召开蒸汽育秧插秧现场会,可谓历史上最早的插秧时间。这种方法固然可以不受天气寒暖影响,人为控制育秧插秧时间,但是秧苗在室内育成,从未见过太阳,弱不禁风,经不起风霜雨露,一下子移入大田,成活率较低,且成本太高,所以很快就停止了。
  露天的早稻二熟制育秧,一般在清明前1~3天播谷。首先要做好通气式秧田,即上年冬天翻耕,3月初干田倒细,3月中下旬上水耙平,这种方法做成的秧田,俗称“饭泡粥”,上面浇上河泥,下面空气通透,不易烂秧,不易僵秧,苗身粗壮。早稻秧最怕的是育成僵秧,僵秧移栽到大田肯定是僵苗,僵苗肥料再多也是低产。所以秧田必须选择土壤肥沃的田块,高标准做好秧田,秧板上浇上河泥,二叶一芯时施一次人粪尿,中间追肥氮磷钾混合搭配施用,才能不出现僵苗。早稻三熟制秧田一般在4月15日至25日播种,最长不超过35天秧龄,否则会造成超秧龄——“带胎上轿”。
  晚稻育秧气温较高,药剂浸种后,漂清滤干,放在阴凉处下垫少量湿稻草、塑料编织袋放在稻草上,上盖少量湿稻草,保持种子潮湿,任其自然温度催芽,露白至长芽半粒谷即可播种。晚稻秧田要施足基肥,以猪羊垃圾和蚕沙等有机肥料为主。关键要控制落种时间,一般在6月15日始播6月25日播完,秧龄不超过45天。
  在秧田和种谷的使用上也经历了一个认识的过程,60年代片面强调减少秧田来增加复种指数,为了减少秧田面积,每亩秧田播种125公斤~150公斤,每亩大田用种15公斤,后来强调稀播壮秧,70年代提出每亩秧田播种30公斤~40公斤,每亩大田用种不超过5公斤。有些生产队为了解决秧苗不足,还在旱地浇上河泥,播上早稻种子,然后小苗带土移栽。
  练市地区平均无霜期只有246天左右,种植三熟制,在农时季节上都是十分紧张的,春花、早稻、晚稻都要争时间抢季节,像翘翘板一样,顾了这一头,就失了那一头,所以都在育秧时间和播种方法上做文章。1978年前后,晚稻搞一部分二段育秧,即二熟制插秧时,加密一倍,到“双抢收尾”时,留下一半青苗外,移出一半种植到其他大田。当时有句顺口溜:“二段育秧真正好,种到田里便是稻,多种哈哈笑,少种双脚跳。””但是这种方法费工费力,移栽时伤苗严重,前期生长茂盛,后期稻瘟病暴发,苗好而不增产,以后很快被淘汰。直到包产到户后,农时季节这个矛盾才得到了缓和。
   第四节肥水管理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是粮食高产的基本条件。解放前肥料主要靠猪羊厩肥、豆饼、人粪尿、罱河泥、耙垃圾、做小塘泥等。肥料的缺乏,使水稻产量无法提高。
  解放后,政府开始进口一些化肥,但是供不应求,根本无法满足需要。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三熟制的普遍推广,肥料矛盾更加突出,增加肥料成了夺取高产的关键措施。生产队的积肥方法可以用千方百计来形容:耙垃圾,载废氨水、载咸鱼滷、载药渣、载人粪、拾鸡屎、罱河泥、搞小塘、花草绿肥、蚕豆绿肥、稻草还田、养萍、办畜牧场、肥料粮固定分配(工分粮按收成高低浮动,肥料粮固定不变,从政策上鼓励多养猪羊),碳酸氢氨拌泥深施;有的生产队还用羊垃圾到西部山区掉碳酸氢氨,用油票换化肥票等。化肥有硫酸氨、石灰氮、氨水、氯化氨、尿素、碳氨、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氯化钾、硫酸钾等。在施肥方法上,大力提倡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掌握足、早、补的原则。(一般二次追肥一次穗肥)但是因为肥料缺乏,早稻勉强可以自由支配,一些生产队到了晚稻已经无肥可施,望着黄水未脱的稻苗焦急等待公社里分一点化肥,立即买了施下去(有时公社的化肥按田亩只分几两甚至几钱)。到了70年代的末期,化肥形势开始好转,磷钾肥料搭配施用,提倡节氮、补钾、增磷,产量也有所提高。90年代推广复合肥料,并因田、因品种制宜的氮、磷、钾、微(微量元素)兼顾的配方施肥收到了省肥增产的效果。单季稻生长时间较长,一般施3次追肥,1次穗肥。
  水是农业的命脉。解放前靠人力车水排灌,所以田里的水舍不得放掉,形成长年漫灌的烂水田,有不少田称为“靠天田”。60年代初期,造机埠,挖水渠,实现了机电排灌渠系配套,70年代经过大面积平整土地,实现排灌分系,能够按水稻各生育期的需要来调节水浆管理。
  1974年推广“丰产沟”,做到搁田回水,整体一致,干湿自由控制,收放自如,真正实现满水护苗,浅水发棵,够苗搁田,足水孕穗,活水增重,防止满灌漫灌或断水过早而影响产量,也为春花种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五节病虫防治 练市地区水稻的主要虫害有螟虫、稻蚤、稻纵卷叶螟(白蚰);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据湖州市志记载:历史上,螟、蝗虫害曾多次在湖州市境内暴发,造成“饥殍载道,民茹草芥”。
  螟虫民国时期,病虫以螟害为主。民国14年(1925年)吴兴县受螟害灾田38.7万亩,损失十之七八,与民国8年水灾和23年旱灾并称历史上“三大灾害”。当时也采取了一些人工防治措施,但是单家独户,零打碎敲,形不成声势,收效不大,解放初期螟害仍然严重。1950~1955年,人民政府发动群众连续开展大规模人工治螟运动,采卵块、拔除枯心苗、点灯诱蛾、挖掘稻蒲头和翻耕灌水杀蛹等方法防治,一度使螟害明显下降。但是,单、双季稻的混栽,为螟虫生存提供了条件,所以螟害曾经在全镇历史上多次反复。1956年开始施用化学农药“六六六粉”,1964年螟害下降到1%以下。但是连续多年单用“六六六”农药,三化螟对“六六六”农药产生抗药性,螟害再次回升。当时因缺少农药,曾用烟筋浸水、辣椒浸水,柴油等大搞土农药,并用滴滴涕、“二二三”乳剂等农药综合防治。
  1976年起改用乙基1605、苏化203等有机磷剧毒农药防治,对人畜带来危害。后改用甲基1605、钾铵磷、敌百虫、氧化乐果、呋南丹等农药防治。自从取消双季早稻以后,螟虫为害已经大为减轻,2007年停用钾铵磷,目前基本不再为治螟虫专门施药,而是在防治其他病虫害时一并兼治即可。
  稻虱在60年代中期,成为常发性虫害。尤以褐稻虱为害严重,次为白背稻虱。灰稻于1965~1967年一度大暴发。1968年竭稻虱大爆发,白背稻虱从1985年后为害明显加重。50年代滴油扫杀,60年代开始逐步使用农药取代滴油扫杀,农药为“六六六”、甲(乙)六粉、马拉松、氧化乐果、速灭威、敌敌畏、叶蝉散等。近年来改用吡虫啉、扑虱灵、噻异、治虱灵、千红。1990年开始使用高效低毒扑虱灵农药,保护利用稻虱缨小蜂、稻虱红螯蜂、褐腰赤眼蜂、稻虱黑螯蜂等寄生性天敌和黑肩绿盲蝽、草间小黑蛛、食虫瘤胸蛛、似水狼蛛等捕食性天敌,控制稻虱繁殖。
  稻纵卷叶螟(白蚰)60年代中期开始加重为害。1977年、1983年、1989年为害最为严重。其中1977年损失最大。60年代以前,因为害较轻,很少防治。70年代中后期使用药剂防治,主要有杀螟松、杀虫脒、杀虫双、多灭磷、钾胺磷,其中以钾胺磷农药使用面积最大。近年来,使用毒死蜱、阿维·毒(也称世纪乐)、敌杀死等菊脂类农药。生物防治从70年代初期开始,到80年代,主要保护利用自然界天敌。据调查,纵卷叶螟的寄生性天敌有寄生蜂21种、寄生蝇3种。主要是以推迟施药时间,以“护益灭害”。
   稻瘟病曾经在历史上多次大流行,造成严重减产。20世纪50年代因品种抗病性差,为害比较严重。60年代大面积推广抗病晚粳品种农垦58号品种以后,发病率降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前期,因易感病的农虎系统品种为主,稻瘟病再次上升。80年代初期开始,改种抗病秀水系统品种,发病率减轻。
  长期种植以后,抗病能力逐步降低,1989年稻瘟病又趋严重。以后又在秀水系统培育出抗病能力强的新品种,使稻瘟病得到有效控制。药剂防治,在60年代到70年代通用波尔多液、西力生、散力散、代森锌、克瘟散、异稻瘟净、甲(乙)基托布津、多菌灵、稻瘟净等。近年来以稻瘟灵、多菌灵防治为主。
  纹枯病从苗期到抽穗后都可发生,以分蘖期至抽穗期发病最盛。主要侵害下部叶鞘和叶片,叶鞘感病后,在近水面处或水面下产生暗绿色水渍状边缘模糊的小斑,逐渐扩大成椭圆形,病斑边缘褐色至深褐色,中部草黄色至灰白色,潮湿条件下呈灰绿色至墨绿色,似烫伤。病斑多时,可连结融合成云纹状大斑,致使叶鞘干枯,叶片枯黄卷缩,稻株提早枯死。
  防治的主要措施是:水浆管理上实行浅、湿、干交替灌溉方法,控制氮肥、增施磷肥、适施硅肥;控制无效分蘖数量,改善群体风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农药用井岗霉素、稻脚青、稻丰灵、禾穗宁防治。
  稻曲病称为“乌米”,又称青粉病、绿黑穗病、谷花病,农民称为“羊屎头谷”,多发生在收成好的年份,故又名“丰收果”。因病原菌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发生为害不断扩大,危害程度越来越重。该病只发生于穗部,为害部分谷粒。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渐膨大,内外颖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即孢子座,后包于内外颖两侧,呈黑绿色,初外包一层薄膜,后破裂,散生墨绿色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有的两侧生黑色扁平菌核,风吹雨打易脱落。稻曲病不仅毁掉病粒,而且还能消耗整个病穗的营养,致使其他子粒不饱满,随着病粒的增多,空秕率明显上升,千粒重下降,造成稻米品质严重下降。
  稻曲病菌产生的毒素污染稻米,人畜食用后,可造成中毒现象,严重危害人畜健康。防治方法:(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2)选用无病种子,做好种子处理;(3)早期发现病粒应及时摘除,重病地块收获后进行深翻;(4)适量施用化肥,不要过多施用穗肥;(5)药剂防治:以水稻抽穗前5~7天为宜。
  药剂使用,先后有多菌灵、稻病宁、井扬酸钠、枯草(苯甲、丙环唑系列)、醋蚜、井岗霉素、纹霉清水剂等。
  防病治虫是一门科学,解放前和解放初,基本听天由命,病虫害的损失十分严重。至70年代初,得到政府高度重视。据资料记载,练市地区1972年4月建立公社农业技术推广站,以后逐步建立起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植保队伍。在防病治虫的关键时候,公社召开会议,布置任务,统一行动,使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很大成效。包产到户后,各乡根据各个时期病虫害情况,召开广播会议,讲明病虫害形势,防治时间,农药配方,由各家各户自已施药。2002年以后,不再召开广播会议,而是由湖州市农作物病虫测报站定期发播《湖州病虫情报》,该报发至镇、村和农药销售商店,由农药商店张贴治虫时间和农药配方,农民各自施药防治。
   纹枯病叶鞘上不规则病斑表5-5 四个乡镇粮食产量表 单位:亩、公斤、吨 注:1980年,“双抢”期间连续阴雨,特别是7月17日一场倾盆大雨,几乎使所有早稻田成片倒伏,以后又阴雨连绵,稻谷出芽霉烂,虽经囤红谷、茧站烘干、平摊风晾等措施,但是当年损失惨重,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练市镇近年粮食产量表 单位:亩、公斤、吨 表5-6 附1:练市区农技推广站 练市区农技推广站,建立于1955年10月,是吴兴县农业局派出机构。1958年随着人民公社建立,更名为练市公社农技推广站,1961年调整为小公社以后,又恢复为练市区农技推广站。”文化大革命”初期,农技人员到湖州集中学习,区农技站名存实亡,1970年10月撤销区农技站,农技干部下到公社工作。1978年10月恢复。1990年区农技站有农技干部15人。其中农艺师2人、助理农艺师7人、技术员5人,行政人员1人。1993年10月,撤小区建大区,练市区农技站也併入南浔区。
   练市区农技站,作为练市区委指导农业生产的参谋,重点设农业线(粮油)线,蚕桑线,畜牧线。
  “七五”期间曾提出“以晚稻为中心,春粮为重点,早稻为调节”方针。实施结果,晚稻连续五年增产,比“六五”期间,亩产增长19.56%,总产增长15.92%。在蚕桑上,推广桑地高产管理技术和先进的饲养方法,自1987年起,连续4年,全区蚕茧超5000吨,成为全国高产典型地区。
  1987~1990年,连续4年获浙江省农业丰收一、二、三等奖,共6次,1988年获中央农牧渔业部农业丰收三等奖、1989年获二等奖,1989~1990年被评为湖州市农业科技推广先进集体。
  练市区农技站站长周文奎于1987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粮食丰收一等奖,1988~1992年获浙江省农业厅颁发的农业丰收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1990年荣获全国农牧渔业部丰收二等奖,1991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988年、1991年被湖州市人民政府评为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1990年获湖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农业技术工作者、并晋升一级工资。
   附2:练市镇农科(技)站 乡镇农科站建立于1972年。内设粮油、蚕桑、渔业、农资、沼气、林业辅导员,负责各条线上的技术指导。1981年,改称农业技术多种经营公司,隶属于乡镇经委领导。1987年,改称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1993年荃仁乡农技站併入练市镇农技站,1999年洪塘、花林农技站併入练市镇农技站。
  2003年1月,原农技站、水机站、畜牧兽医站三站合并,改称练市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06年改称练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是年,共有农业技术干部24名,其中有农艺师(中级)2人,兽医师(中级)4人,工程师(中级)3人,助师(初级)12人,技术员(初级)3人。
  1996年练市镇农技站被评为市级“五有”(有镇、村、组农技网络,有活动资金来源,有试验场点,有典型示范户,有经营经济实体)乡镇农技服务站。1997年被评为省级“五有”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2003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农技推广中心。2001年范宝生被评为全国农牧渔业部丰收一等奖。
   乡镇农科站站长任职表 表5-7附3:水稻品种 早稻类嘉兴白皮、早三倍、团头天花落、有芒早粳、南特号、莲塘早、陆财号、江南1224、矮脚南特号、农19、矮南早1号、团粒矮、矮南早39、二九南1号、二九南2号、二九陆1号、广陆早、青小金早、圭陆矮8号、朝阳1号、珍圭51、珍圭59、珍汕97、二九青、原丰早、中杆早、先锋1号、广陆矮4号、科梅、青杆黄、广不脱、双科1号、双科2号、红梅早、四梅2号、珍广军协、浙幅802、二九丰、科庆47、早莲31、矮庆32、红突31、红突3号、嘉籼222、85~149、85~165、嘉籼758、浙852、辐83~29、嘉育293、Z91105、嘉育948、嘉早935、嘉育143。
  晚稻类白壳精老头、红壳精老头、芦柴籼、银条籼、六0天籼、矮红稻、松谷红、大红稻、铁杆稻、拖过山、六0红、青粳晚、荔枝红、红须粳、老来青、落霜青、853太湖青、新太湖青、农垦58、农垦57、农虎6号、(杂交水稻)农虎1~1、农虎3~2、东选4号、沪119、测21、58早、农红73、嘉湖4号、嘉四辐、南粳32、桂花黄、矮粳23、东方红1号、秀水48、秀水03、秀09、秀水06、秀水04、秀水115、秀水117、秀水08、秀水123、秀水128、秀水40、秀水63、秀水664、秀水11、丙861、秀水27、嘉禾218、秀水994、秀水110、秀水994、嘉991、嘉花一号、秀水1067、丙528、武运粳7号、秀水128、丙9117、C84~11、小黄胖、温州籼、胜利籼、广籼3号、珍珠矮、广场矮、南优6号、汕优6号、协优46。
  糯稻类鸡脚糯、西洋糯、黄稻糯、乌嘴糯、京引88、京引15、桂糯80、台中糯、58糯、农猪糯、红糯、双糯4号、祥湖47、禾香糯、C84~84、加湖301。第三章蚕桑 练市镇种桑养蚕,历史悠久。据《湖州风俗志》记载,黄帝时代已开始养蚕,距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了。宋代湖丝遍天下,丝绸重心由湖州西部山区逐渐向东部平原水乡转移,归安县的菱湖、双林、琏市(练市)、乌程县的南浔、晟舍,德清县的新市、洛舍等成为蚕桑的主要地区。据《湖州市志》记载:“明代,归安县练市蚕桑兴盛,镇北花林茅坤一家为植桑大户,专门经营桑叶,聚财万两银。”茅坤的弟弟茅艮精于稼穑,雇工在唐家村上种桑10万余枝,面积数百亩。他事必躬亲,精耕细作,每亩桑地的收入,要比普通蚕农增加十倍甚至百倍,使家财达银数万两。茅艮还把他的生产经验进行总结,著有《农桑谱》6卷行于世(《湖州市志》上卷第七节古代蚕桑科技著作第614页)。茅坤还给居住在瑶庄(今属练市镇姚庄)的外甥顾儆韦写信介绍他雇工种桑的经验。《沈氏农书》说:“归安茅氏,农事为远近之最。”可见在明代,练市镇的蚕桑生产就十分兴盛。
  又据《湖州市志》记载:清代,练市、新市及乌程县晟舍桑叶贸易称盛。练市有叶行十多家,立夏后为旺季;南浔等地前来“购桑叶船只每天有100多艘泊于环桥漾,买卖通宵达旦……帆樯梭织,人集如云,镇街盈路,终日喧哗。”(《湖州市志》上卷,609页) 民国至解放前,南浔、练市一带,旧时农家厢屋朝南墙上,大多开有一个“财神堂”。财神堂的两边有一副对联:田蚕茂盛,五谷丰登;横披是福星高照,里面是蚕花廿四分。可见种田养蚕就是农家维持生计的主要来源。所以,境内桑林披野,“有地即桑,无一旷野”。据石门镇志记载,民国14年5月(1925年)蚕茧丰收,茧价每百斤100元银元,农村购物力迅速提高,普遍盖造新房,曾有“首饰戴满桑柴拳头”之谚。至民国18年(1929年)蚕桑进入鼎盛时期,无论桑园面积、亩产桑叶,还是产茧总量都达到了最高峰。但在日军占领期间,桑园遭到严重破坏。解放后,湖桑得到恢复、发展。
  1959~1961年间,因为严重缺粮,桑地大量间作高梁、蕃薯、南瓜等粮食作物,桑园再次衰败。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政府重视蚕桑生产发展,但是“以粮为纲”的指导思想和肥料、农药都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蚕桑生产虽有进步,但是没有重大的突破,当时总结为“在徘徊中前进”。1982年全面实行双层经营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桑园承包到户,蚕桑生产才真正有了长足发展。1989年湖州市千金、荃仁、苕南、练市、德清县雷甸等5个乡镇率先产茧千吨以上。
  1985~1989年间,各地打起了“蚕茧大战”,1990年以后逐渐平息。近几年茧价格起伏极大,以中秋茧为例:2006年中秋茧平均价是1650元/担,2008年中秋茧480元/担。价格的大起大落,造成了蚕茧生产的跌宕起伏……。目前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找到了出路,养蚕与务工在利益的博弈中渐处下风,蚕农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
   第一节种桑 一桑苗培育 种桑须先育苗。桑苗培育,过去一般采用实生苗。其培育顺序分桑椹(俗名桑果)采集、捣烂漂洗、桑子储藏、播种育苗、桑苗嫁接、培育管理。
   桑椹采集一般在5月下旬,待桑椹成熟时,选择色紫、粒大、饱满、鲜亮的桑果作种子。
   捣烂漂洗把采集来的鲜桑果捣烂,使果肉与桑子分离,再放到水里,捞去浮面的果肉和瘪籽,留下饱满色黄的桑子作种子。
   桑子储藏因为桑子播种有春播和夏播之分,如果夏播就是当年播种,而春播就要等到来年再播。
  桑子受潮就会发芽,所以必须精心储藏。当地农户一般将干燥的桑子用布包好,放在石灰甏里,用粘土或石腊封口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待来年播种。
  桑子播种桑苗春播一般在4月中下旬,夏播在6月份。春播用的是上年的桑子,而夏播可以用当年的桑子。播种有条播和散播,一般以条播为主。在沟里播种以后,再撒上一层草木灰,这样土质松、易出苗、生长快。
  培育桑苗未经嫁接的桑苗叫广秧,广秧长大以后是野桑。经过嫁接以后才能成为家桑。20世纪五60年代的桑苗培育,一般是当年播种,当年冬天或第二年春天移植放稀,长成较大的广秧,第
  三年春分后嫁接成家桑,当年冬天或次年春季移栽。此种桑苗株型大,适宜于高杆桑园的补植。60年代起,逐渐改为当年嫁接当年成苗的“火焙接”。即第一年4月下旬播种,当年育成广秧。第二年春分后,边排种,边嫁接,称“火焙接”,拔苗后留下的广秧直接嫁接,称“广接”。当年育成家桑,当年冬季就可以移植。这样可以缩短一年的培育期,且产量大大提高,嫁接的桑苗到秋季还可以采叶养蚕,但是采摘不能过度,否则桑苗质量会受到影响。这种当年育成的桑苗,枝型较小,适宜于成片桑地改造或低杆桑的补植。目前已经全部采用这种方法育苗。
   嫁接方法有插接、劈接、靥接、换接、上枝接、附地接、开口接、捏皮接、袋接等等。嫁接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袋接法得到普遍推广。
  袋接法就是把接穗削成斜面的前端,插入砧木切面捏开皮层和木质部分离的袋口中,使愈合成活,故称袋接。这种嫁接方法,操作简易,成活率高,适合于大面积育苗。袋接在春期砧木开始萌芽时进行,袋接的方法主要如下: 接穗的采集与贮藏 剪取接穗的时期,一般在嫁接前即树液流动前15~20天进行。用作嫁接的接穗必须品种优良,母株生长良好,枝条充实,冬芽饱满的无病虫害的一年生越冬枝条。采穗时期,还要根据当年的气温、桑树品种等灵活掌握。每嫁接1万株桑苗准备穗条75公斤~100公斤。接穗贮藏的场所温度应掌握在10℃以下,以5℃左右最好,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做到既能抑制桑芽萌发,又能保持穗条不失水过多,也不发生蒸热变质。
   袋接步骤 剪砧木扒开砧木根基周围的土壤,露出黄色根部,然后于根基下方,选择光滑、无侧根的部位,剪成45度的斜面,剪口要平滑,皮层不能破裂。
   削接穗 接穗一般用四刀削取。选饱满的芽作接芽,在接芽反面下方约1厘米处向下斜削略成弧形的斜面;再在先端及削面两侧各削一刀,使韧皮部和形成呈斜面露出;最后在接芽上方剪断成接穗头。
   插接穗 用手指捏开砧木剪口皮层呈口袋状,把穗削面对着砧木皮层插入袋口中,以插紧为度。
   壅土 接好接穗后,用湿润的细土壅紧嫁接部位,用力要均匀,防止穗头动摇或碰歪;然后用细土覆没穗头,呈馒头状。刚刚嫁接的桑最怕当天下雨,当天下雨就会大大影响成活率。培育管理嫁接苗生长到10厘米~13厘米高时,进行浅削积土、除草、施肥、培土。苗木长到33厘米高时再除草、施肥、松土。7月初开始“回头”,即摘去叶芯,以后不断把新生的叶芽摘掉,这样培育的桑苗条杆粗壮,长短一致,根系发达。
  1998年,练市镇朱家兜村建立起湖州市唯一一家优质化蚕桑示范园区。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了《桑树嫁接育苗技术规程》。该项技术利用袋接法在室内进行,并根据需要,可采取嫁接体制作后立即移栽和嫁接体产生愈伤组织后再移栽两种形式。这个新技术运用了工厂化生产方式,在嫁接史上是一个新的突破。朱家兜桑苗培育的第二种方法是“桑树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这种方法是利用桑苗摘芯嫩枝进行扦插育苗(直接从家桑上取枝扦插,无须嫁接)。一般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进行。经过扦插准备、插床准备、穗条采收与切制、插穗处理与扦插、扦插后管理等5个环节,30天左右即可移栽大田。
   朱家兜优质化蚕桑园区的建立,改变了原来境内桑苗主要靠海宁、桐乡供应的历史,大大提高和加快了桑苗培育的质量和速度。
   二品种改良 据《湖州市志》记载:远古境内“桑土即蚕”,土产桑树。北宋时,州境民间普遍使用桑树嫁接技术,以更换、优化桑树品种。土生野桑与引进鲁桑等培养为嫁接桑(家桑),逐渐形成优良桑树种群——湖桑。
   据《练溪文献》记载:一百多年前,练市栽桑以荷叶桑、黄头桑、戴竹青为上。
  桑树可分为二类:一类是凡未经嫁接的桑树统称野桑。野桑叶尖、皮薄、津液少、叶面粗糙,产量很低。练市蚕桑源远流长,很早以前就学会了桑树嫁接技术,凡经过嫁接的桑树称家桑,家桑叶圆而大,津多而甘,性柔、条脆,统称湖桑。经过嫁接的湖桑分属乔木和灌木两类。火桑属乔木,而其他湖桑则属灌木。湖桑品种十分繁多,解放前主要有青桑、荷叶桑、扯皮桑、火桑等。火桑一般栽种在河边、塘边、屋边、地头,很少成片桑。因为火桑产叶期比一般湖桑早七八天,树形高、寿命长、单枝产叶量较高,一般先期采摘,用于喂养小蚕。但火桑亩产量低,忌伐条,易老化。70年代以前占总量的5%~8%,70年代以后逐步消失了。
  解放前的桑园,一般都是稀植、高杆、大桑,即亩栽250枝左右,一般三腰六拳四年育成。即栽种后,连续三年春伐,第四年开始夏伐(剪叶)。桑树的拳高离地1.5米~1.7米,树龄30~40年,最长可达百年以上,桑拳大如人头,斑驳苍老。其特点是发芽早,成叶早,但桑树参差不齐,几代同堂,产叶量不高。
  解放后,成片桑地的品种主要有桐乡青、荷叶白、湖桑197等桑树。1957年以后,栽种逐渐加密,拳高1.2米左右,成桑时间提前,树龄一般在20年左右,产叶量也有所提高。但是桑树的发展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是很不适应。特别是化肥的分配与蚕茧的销售量掛钩(0.5公斤蚕茧可购买0.5公斤化肥),蚕桑好,售茧多,化肥分配就多,部分化肥可以用在水稻上,粮食也就增产。所以发展蚕桑不仅增加经济收入,还能发展粮食生产。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正在大力批判资本主义,经济收入除了蚕桑以外几乎毫无来源,所以人们迫切希望蚕桑生产有更大幅度的提高。原来在老桑地上死一枝老桑,补种一枝幼桑,这种修修补补办法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桑叶产量,通过探索,干脆把老桑树全部翻掉,从零开始,成片种上新桑,效益更好,其时称为改桑。新改桑园每亩密度提高到1000~1200枝,离地半尺开拳,所以称为无干密植桑。这种改桑栽培法,当年秋季就能出叶,第二、第三年桑叶产量达到高峰,快速提高了桑叶产量。从1972年到1975年期间,改桑形成高潮。当时的练市公社金塔大队改桑声势大、行动快,成为嘉兴地区改桑典型,影响极大,闻名省内外,外地来参观人员络绎不绝,连湖南等外省地区也组织人员前来参观。在金塔大队带头下,很短的时间内,练市公社的改桑面积达到15%以上。
   无杆密植桑虽然能在短期内提高桑叶产量,但是衰败快,泥叶多、成本高、寿命短。1978年开始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矮改中——就是把无杆密植桑翻掉一半,有的甚至翻掉2/3,每亩留桑400枝上下,拳高提高到1米左右,这样的桑地既保留了旧桑园的传统优势,又加快了提高桑叶产量的速度,延长了桑树寿命和产叶量。
  原荃仁公社在蚕桑生产上一直比较先进,无论育桑养蚕都领先于其他乡镇。1998年在朱家兜村结合农田改造,引进农桑8号、农桑12号、农桑14号,目前正在引种新一代“强桑1号”、“金十”、“果桑大10”等最新品种。练市镇依托朱家兜村大量优质桑苗,于2001年开始,结合本地的农田基本建设,每年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建成了品种优良、土地平整、连片种植、沟渠配套、能排能灌、稀密合理(每亩栽桑620枝左右),高低适中(拳高0.8米上下)的现代化桑园。加上群众积极自改,到2007年全镇已有11041亩改造完成,占20112亩桑地总面积的54.9%。
   三培育管理 桑地管理历来为农家所重视,田头地边,无处不桑,一年四季管理不懈。人民政府历来重视蚕桑生产,鼓励农民种桑养蚕。50年代就提出粮、桑、畜并举的农业生产方针。每年冬天发动农民挑田泥,上河泥,埋猪羊肥,垦过冬地,缺枝补植。在政策上也鼓励蚕桑生产发展:培育专业桑园,可减少粮食征购任务,售茧数量与化肥分配掛购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培桑育桑的积极性。
  农谚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五六十年代春天要修桑刮蟥,绊桑整枝,开沟平地,削草施肥。特别春天寸草尺根,要勤于削地,古话说:有草无草,清明前削三草(遍)。近年来许多农户施用草苷磷等化学农药除草,长年不再垦地、削地了。肥培管理更为重要,一般一年施肥3至4次:3月份施春肥,占总肥量的25%(一般25公斤~30公斤尿素,最好分两次施下),春伐以后,6月初施一次夏肥,占总肥量的50%左右,俗称“谢桑肥”,一般50公斤尿素(最好分两次施下);7月、8月份再施一到二次秋肥,占总肥量的25%左右,一般25公斤左右尿素。每次除了氮肥外再配上30%左右的磷、钾肥。秋肥不宜过多,多了桑树容易疯长,影响来年产叶。施肥方法一般是桑树边上开一个潭,浇上猪人粪或撒上化肥。近年来一些农户乘土地潮润时把化肥直接撒在桑地里,让其自然溶化。这种施肥方法,肥料容易自然流失。桑树春伐以后,会从桑拳上长出许多新枝来。6月底7月初需要匀桑,俗称匀二(夏)叶。匀二(夏)叶要留粗去弱,留条合理,留条太多则桑条细小纷杂,留条太少,则第二年桑叶减少。匀二(夏)叶时间正值夏蚕饲养期间,匀出来的二(夏)叶,正好给夏蚕吃。从
  60年代开始的桑树剪梢也是桑地管理的重要内容。一般在11月和下年2月,把枝梢剪去,剪掉自身整条长度的1/3。通过剪梢可以使养分集中、枝条充实、冬芽饱满,避免嫩梢冻枯,提高春季发芽率,促进新梢芽的增长,提高产量。并且桑稍上是病菌和虫卵较集中的地方,剪梢可防除病虫害。据调查,剪梢后的春叶产量比不剪梢的可增产10%左右。目前农户剪桑稍比较自觉。
   四防病治虫 桑树病害主要有癃病、桑赤锈病、桑膏药病和黄花型矮缩病等桑病。桑树癃病,通过桑树津液传播,在伐条时很容易传染,所以一发现癃病就连树拔掉,以断绝传染源。1990年发生过一次桑赤锈病,主要采用农药“粉锈宁”防治。
  桑树虫害有一个发展的过程:50~60年代,主要是桑蟥为主,所以一到冬天农闲时,一些老年就到桑地刮蟥,农家都备有“蟥耙”。还有六月捏头蟥,七月捏二蟥。头蟥留一,二蟥便有百。有些年份,蟥虫多时,人工敲桑树,蟥虫掉到地上用竹丝扫帚扫。农药主要是鱼藤精,工具用自制的竹管吸入药液再喷到桑树上,效率极为低下。逐步使用单管喷雾器,背包喷雾器以后,效率大大提高。
  1963年左右,基本消灭桑蟥,代之而来的是毛虫、野蚕、刺毛、桑尺蠖,虫害主要发生在秋季。
  当时的主要农药有敌敌畏、氧化乐果、甲胺磷、敌百虫等。
  1981年开始随着秋季养蚕次数增多,除了四大嘴食性害虫(毛虫、野蚕、刺毛、桑尺蠖)以外,逐步发生并严重暴发了桑蓟马、红蛛蜘等刺吸性害虫。针对虫情变化,除了以上常用农药以外,又增加了双效灵、扑虱灵等农药。
  1992年夏秋季,东墩等村突然暴发了桑粉虱(属刺吸式害虫)。虫情自东向西迅速漫延。这种虫不断吸枯桑树新梢嫩叶,还大量排出黑色排泄物,导致桑叶发黑,严重污染了桑叶。采摘桑叶时,哪怕采叶人穿上塑料雨衣也会全身发黑。此虫如此大面积爆发,实属历史罕见,后经省市有关专家实地会诊,采用扑虱灵类农药防治,才取得了明显效果。以后几年全面发动群众,实行冬季重防,夏秋重治,使用灭多威农药进行了针对性防治。经过连续多年的努力,到1997年,该虫害逐步减少,不再成为重防治对象了。
  1998年,湖州市推行中秋分两次饲养(早中秋和晚中秋),因而造成养蚕与治虫的矛盾,结果中秋五龄期间桑螟大暴发。不仅桑树嫩梢桑叶被吃完,而且采摘来的桑叶上都是桑螟,饲在地铺里的桑螟到处乱爬,老蚕室四壁缝隙里、电灯开关内、灯头上到处掛满桑螟,当年蚕茧产量亦受到影响。为此1998~2003年期间,秋季以治桑螟为重点,农药多用杀螟粉为主。
  2004年以来,夏秋治虫以野蚕、桑尺蠖、毛虫、桑螟、刺毛等常规大嘴虫为主,兼治双粉虱、桑蓟马、红蛛蜘等剌吸性害虫为辅。
   第二节养蚕 一蚕种改良
  1930年以前,蚕种以土制种为主。蚕农选择养蚕技术好,蚕茧产量高的农户制种。据《湖州市志》记载:“琏市(即练市)种,茧色白、形小、缩皱细。”(《湖州市志》上卷。625页)当时还有三眠一生的“三眠子”种(一般都为四眠)。制种的具体步骤是:先让蚕茧自然化蛹、出蛾,再把雌蛾、雄蛾放在一起交配,并备好一张蚕种纸,把28只雌蛾排成4行,每行7只,分别用铁皮圆圈围住,让雌蛾在里面产卵,等产好卵后,捉去雌蛾,即成一张蚕种,然后贮藏待用。自制的蚕种眠性差、蚕体弱,产量低。每张蚕种最高的产量也只有
  20斤左右。随着专业制种户的兴起,制种技术的提高,自制蚕种逐步淘汰。
  1930年后,蚕农开始购买江苏浒墅关蚕种场制作的“红卐字牌”和“老虎牌”、“西瓜牌”蚕种,还有云南制的“云南种”和余杭产的“余杭种”。这些蚕种比自制蚕种抗逆性强,眠性趋向齐,产量比自制蚕种高5公斤多。1950年后,逐步以“瀛翰”、“文”等杂交蚕种代替,产量有所提高。1955年建立练市催青室,全年蚕种催青量约8000张,供应练市、荃仁、洪塘、花林、善琏、含山、石淙等7个乡。至1990年全年供种达185000张。养蚕品种由多丝量的中日杂交东肥×华合为当家品种;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由杭7×杭8为当家品种;80年代中期开始,由浙蕾×春晓、青松×皓月等作为当家品种,夏秋种以
  603×华10、浙农1号、苏12×苏13、东34×苏12、蓝天×白云等为主要品种。1985年开始,逐步变成春、夏、秋三期统一使用秋蚕品种,以秋丰×白玉、白玉×秋丰这一正反交品种饲养。群众最喜欢的是俗称“白皮蚕”的白玉×秋丰品种。近年朱家兜村引进试验“秋华×平30”、扩大饲养“明丰×春玉”等雄蚕品种。
   二饲养方法 民国时期直到解放初期,练市一年养3次蚕,即春蚕、夏蚕、秋蚕,而春蚕占90%。俗话说:春蚕是大头,夏蚕是零头,秋蚕是添头。1958年开始逐步发展到养5次蚕。即秋蚕分早秋、中秋、晚秋
  3次饲养,使桑叶得到充分利用。
  浴种催青每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是“蚕生日”,这一天吴蚕要进行“浴种”。据练溪文献记载:“浸之于盐滷,则利于缫丝。是日用桑柴之灰或石灰覆于连之上而露于天,于冒雨雪而后收之则耐养。
  至二十四日而出用河水涤去其灰。二月十二又浴焉。”即第二年二月十二“百花生日”那一天,采集
  一些桃花、菜花、豆花捣烂,放适量的食盐加水调匀,然后把蚕种放在盆里,浸1小时左右取出,再放到阳光下晒,等纸干为止。至清明夜,用纸包好蚕种,再包上丝棉,白天藏在“蚕娘”贴身衣服内焐种。晚上放在身边棉被暖种,经过15~17天,直至转青孵化,用鹅毛把乌蚁轻轻掸在纸糊的小蚕匾里。1955年开始,练市区建立了催青室,焐种催青的方法消失。
  共育室1951年开始逐步推广小蚕共育,以行政小组(10户左右),或互助组为单位,自愿组成共育室,由参加养蚕户选择一间最合适的房屋,事先进行消毒,作为共育室。每个共育室经蚕业指导所培训合格的3名左右饲养员,负责催青、收蚁、小蚕饲养。蚕种进共育室后,饲养员用温度表测定温湿度,然后加以控制。小蚕共育一般饲养到出火后,再分户饲养。共育室改变了传统的催青、收蚁、饲养模式,用较为科学的方法饲养,使小蚕生长健康,蚕农大部分接受。在农业合作化前,共育室也是互助组的支撑,共育室也可称其为养蚕期间的临时互助组。
  蚕房消毒每年公历4月下旬,蚕农腾出最好的房屋作小蚕房,蚕房内外打扫干净,墙壁、门窗、蚕匾、蚕台先洗涮,然后用漂白粉消毒。为了更好保温,还把门窗。糊上白纸,房屋四周撒上石灰,叫作六面光,四周净。
   蚕房加温养春蚕的小蚕房室内最佳温度是27℃(华氏82度),过低过高都会影响小蚕的生长。
  小蚕房加温方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 解放初,单家独户养蚕,加温用“对头火”。即蚕台下面放一只大火缸,蚕台四周用草帘围严实。
  温度高低,以蚕姑穿单衣感觉寒暖为度。这种保温方法,温度很难保住一致,忽高忽低,易发蚕病。
  1958年开始推广“地火龙”。小蚕房内地下开沟,四周砌砖,房外砌灶生火,火焰冲进沟里,室外排烟去尘。操作舒适,清洁卫生,保湿保温均匀,易于彻底消毒。
  1970年开始用“坑房”加温。在地火龙上铺一层河沙,保湿保温更加持久,操作更加方便灵活,室内温度均匀,这是小蚕共育历史上最佳的方法。
  从1983年春期开始,由于实行联产到劳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千家万户养蚕,就一直推广联户共育方式。普遍采用“靠壁龙”加温,即小蚕房四周墙边砌一条暗沟,既可烧柴也可烧煤,省燃料、升温快、布湿快、保温性能好,无烟灰污染。可以轮流值班,节约劳动力,蚕室蚕具可以统一消毒,有利于科学养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独门独户养小蚕的情况却有不断扩大趋势,小蚕加温的方式也出现“百花齐放”的状况。目前已经有靠壁龙、蒸气灶、木屑桶、电热加温器、电热毯、箱内育、缸内育、小蚕自动控温设备等不同的方法加温。
   小蚕饲养 收蚁50年代平附种收蚁采用打落法,或以桃花纸引收,头天发种,次日晨感光收蚁;蚕种改为盒装散卵后,收蚁普遍采用网收法。网收法收蚁干净、方便。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容易伤蚁,且定座比较困难。1970年荃仁乡蚕农黄世权采用二夜纸包收蚁(头天发种,隔天收蚁))法。蚕匾上垫一红纸,卵平摊其上,上盖白纸,四周折叠包密,第三天早晨感光后开包收蚁,蚁蚕都伏于白纸。此法逐步推广相沿,1992年至今已在全镇范围内全面推广使用。
   小蚕防干纸保湿的的推广 解放前和解放初,一般沿用少量多回育法,一天给桑近10次,化工多、成本高,浪费桑叶。1960年开始,推行防干纸保湿。即将涂腊的纸包住蚕座,四周折叠,以保持桑叶新鲜,一般一天给桑3~
  4次。这样既解放了劳动力,又减少了桑叶的浪费。
  直到1976年左右才开始逐步推广塑料薄膜覆盖保湿。塑料薄膜保湿性能好,经久耐用,不粘蚕,可以彻底消毒。使用时不用折叠,操作快捷简便,还可以多次使用,相对成本亦低,所以到1982年左右已经被普遍使用。
  小蚕给桑方式随着小蚕共育的推广,防干纸和塑料薄膜的使用,也有了优化。从1976年开始引进、实践、改进到小蚕“二回育”,即小蚕一日喂叶两次。该饲养模式,既节省桑叶,又解放劳动力,而且桑叶保鲜好,蚕体发育均匀,可以彻底消毒。联产到劳后,更加受到养蚕农户的欢迎。本镇蚕桑技术员沈士林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制定了“春期小蚕二回育饲养模式表”(根据这个表饲养,10天10夜眠三眠)和“夏秋期小蚕二回育模式表”(根据这个表饲养9天9夜眠三眠)。由于来源于实践,便于操作,深受群众欢迎,几年内经多次复印,基本达到户户都有二表,有的农户贴在墙上,便于饲养时对照使用。
  大蚕饲养传统育法,4龄大眠放在匾里饲养,昼夜勤饲桑叶。到了老蚕(即五龄),蚕体日益长大,光用蚕匾饲养不能满足稀放要求,所以都下地饲养,地面上撒上稻草,稻草面上放蚕,俗语叫开筐,也称开地铺。地铺上面放几只小橙子(称地蚕橙),小橙子上搭2条木跳板,或竹跳板,饲蚕时,人踏在跳板上。老蚕饲养,一般采用薄饲多餐,以夺取高产,一昼日饲叶4~5次,精心者或劳力富裕户,餐间半过时进行一次贴补。这种饲养方法对夺取高产很管用,但到旺叶时,往往会出现“有叶来不及採”,“有叶蚕受饿”的现象。特别在蚕茧价格回落,劳动力大量外出的情况下,这一矛盾更会突出。所以从1991年开始大力推广五龄少回育饲养,即一日三餐,俗称人一餐蚕一餐,实施这一方式,必须放得稀,饲得厚,吃得饱,也能获得高产。
   老蚕上簇五龄老蚕到不再吃叶,蚕身变得透明时,称为熟蚕,就要结茧了。此时必须给蚕以适宜结茧的环境——上簇。旧时上簇用稻草截去二头,折中盘旋展开,称为“蚕毛帚头”,或叫“和尚帚”,互相交叉插在地铺里,让蚕宝宝在空隙中结茧,这种方式柴印茧较多,60年代改为蜈蚣簇(俗称蚕龙),80年代大力推广方格簇。方格簇茧子质量有很大提高,但是成本较高,使用年限不长,特别是评茧方式改为肉眼评定以后,价格上下不大。所以近几年又多使用蜈蚣簇了。
  在自已养蚕自己缫丝的解放前后,蚕农都搭山棚上簇。四周架木,离地1.3米~1.7米,木上铺上蚕簾,簾上插蚕毛帚头,上面放蚕结茧,下面置盆生火,吐丝即干,蚕丝吐尽,解舒好,丝质好。此法代代相传,沿用甚久。以后因为蚕桑发展,无法满足需要,更因为养蚕户把茧子卖给茧行,自己不再缫丝,解舒好差不再与蚕农有直接关系,技术上只强调蚕室通风换气,以提高蚕茧质量。第三节蚕病 境内蚕病主要有:血液性脓病、中肠型脓病、浓核病(俗称空头病)、细菌性败血病、瘁倒病、曲霉病、多化性蝇蛆病等。还有农药中毒、空气污染,氟化氟中毒等等。养蚕最怕蚕病,俗语称“春蚕白肚夏蚕僵,秋蚕空头精打光”。解放前缺乏科学知识,往往蚕病造成重大损失。解放后大力普及科学养蚕知识,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乡有蚕桑辅导员,村有蚕桑技术员,生产队有蚕桑专管员。
  认真开展科学养蚕和蚕病防治,有效地控制了蚕病的漫延。蚕室、蚕具、小蚕房消毒十分严格,屋内泥土更换、高温熏蒸、漂白粉浸泡等。养蚕期间,人员出入换鞋、勤除沙、勤观察,发现蚕病对症下药。用防病一号、清石灰、漂白粉、福尔马林、灭蚕蝇、阿托品、硫磺、蚕座净等药物对蚕座蚕体进行消毒。80年代因为乡镇企业大发展,砖瓦窑、水泥厂大量排放氟化氟和硫化物,造成养蚕期空气、叶质污染。1982年春茧严重减产,引起各级领导高度重视。1983年开始每年4月25日至5月25日砖瓦厂停火一个月,使这个矛盾得到缓解。
   四个乡镇蚕桑生产表 表5-8单位:张、吨 练市镇蚕桑生产表 表5-9单位:张、吨附录1:桑叶市场 据《湖州市志》记载:“练市、晟舍、菱湖、双林、新市、武康、长兴等地叶市盛于明代。”《湖州市志》上卷第618页)又云:“练市、新市及乌程县晟舍桑叶称盛。”(《湖州市志》上卷609页)。
  由此可见练市镇叶市的历史源远流长。1937年以前,练市镇上有10多家叶行,一般由米行兼营,叶市期间日夜营业。每当老蚕期是桑叶交易的旺季,每天有近百条买叶船停满环桥洋一带。市场叶价随时变化,每逢大量缺叶年份,最高的成交价是“十洋三担”,如果桑叶剩余过多,最低价是五角一担。
  所以以俗话说,“谁能识得四月天,躺在床上吃一年。”意思是说,谁能预先知道桑叶市面,谁就能够在这段时间里赚够一年的钱。
  解放后,农村实现合作化,开始有组织有计划按桑叶产量预订蚕种,桑叶余缺数量不多。但遭逢自然灾害,或者蚕性好而桑叶长势不好的年代,公社、大队便派专人去外地采购桑叶。70年代最高叶价为“百元三担。” 附录2:土丝市场据《湖州市志》记载:解放初期,湖州境内南浔、双林、菱湖、练市、织里、善琏、新市、洛舍等镇农村为土丝集中产地(《湖州市志》上卷643页),所以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能缫丝。当时物价经常波动,而米和丝象黄金一样衡定。不管物价如何变动,丝和米却不会贬值。藏丝优于藏钱。1937年前,练市镇大丝行有3家,有的是赊布庄兼行,还有一些小丝贩子。当时生丝最高成交价,每两为1银元,最低价每两为3角钱。土丝销往南浔、江苏、震泽等地。1953年后,茧子逐步由国家统一收购,土丝市场不复存在。
   附录3:茧站与收茧 抗日战争前,练市有茧行3家:裕康茧行(今仁寿桥南练南小区处),公成茧行(今南大街粮管所处),德大茧行(今东大街猪羊部处)。3家茧行各有房屋10多间,抗战期间,裕康、公成茧行被毁。抗战胜利后德大茧行停业,开设大同茧行(今练东茧站处)。
  新中国成立后,练市地区蚕茧收烘工作由丝绸公司委托供销社代收代烘。1955年建造练东茧站和练西茧站,1956年建造长港、花林茧站,1964年建造洪塘茧站,1967年建造荃西茧站。
  1978年,练市供销社按照练市区行政区划建立区供销社,管理范围扩大了含山、善琏、石淙3个乡,这3个乡的5个茧站划归练市收茧小组管理。这样练市收茧小组管理茧站从原来的6家扩大到
  11家〔练东、长港、练西、荃西、花林、洪塘、含山、牛场(也称和平)、善琏、石淙、新开〕。1983年供销社体制改革,按照经济区域建立区供销社,西片3个乡(含山、善琏、石淙)的5个茧站划归善琏收茧小组管理。
  随着蚕桑生产的快速发展和有利于蚕农方便售茧,先后在1983年新建日晖桥茧站,1984年新建水口茧站,1986年新建化台桥茧站,1987年新建观音堂茧站,1989年新建仁北茧站,这样总共茧站又发展到11个,并一直延续到现在。收烘茧工艺上,开始时都是老煤灶(格子灶)。70年代初,改成车子灶(高车灶),1974年起络绎改成73—1型车子灶(低车灶)。在花林茧站造过一付推进灶,在洪塘茧站造过一付自动化翻板灶,洪塘和练东茧站在73—1型风扇车子的基础上加装风扇叶轴,叫双双灶。无论推进灶、73—1型车子风扇灶、外炉灶、双双灶、都实行“五定烘茧法”。即定铺格量、定加煤量、定温度、定时间、定干燥程度。并分头冲、二冲,二次烘干。
  由于乡镇丝厂的遍地开花,需求大于供给,加上收购茧子多少与乡镇收益有直接联系。利益的驱动,触发了“蚕茧大战”。从1985年开始到1989年,蚕茧收购成为市县以下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收茧期间,层层下派工作组到乡镇督促蚕茧收购,乡镇、村干部更是全力以赴,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动员蚕农到指定茧站售茧,发现“外流”,轻者批评教育,重者扣留罚款;私自收茧,就地没收。对茧子的计价形式也由以干壳量为基准加补正的方式,改为肉眼评定(俗称目评),即由主评根据茧子外观质量口头喊价。
   在蚕茧大战期间,练东、长港2个茧站划归练市丝厂自收自烘,并由练市丝厂新建了观音堂茧站。
  1988年丝绸公司收回,仍由供销社代收代烘。
  1997年湖州市政府按照中央有关精神对蚕茧收烘管理体制进行一体化改革,茧站房产、设备由供销社卖给丝绸公司,成立湖州市丝绸控股集团公司,练市设蚕茧收烘管理站。练市地区的11个茧站和收烘小组共27名在职职工和9名离退休人员整体转入丝绸控股集团公司,收烘形式改为丝绸公司统一收烘、经营。2001年,市政府对丝绸控股集团公司转为股份制企业,同时按照一个大区建立一个收烘管理站的思路,从2002年1月1日起,练市的11个茧站并入南浔蚕茧收烘管理站管理。
   蚕茧价目表 表5-10单位:50公斤/元表5-11 蚕茧价目表 单位:50公斤/元 注:1951~1957年以缫折为计价依据;1958~1971年以鲜上茧率16%为中准价;1972年以后,以鲜上茧干壳量7厘米为基准价格。担茧价格为全年平均价。第四章种植 第一节大小麦 练市地区旧时,大麦种植面积很少,栽培技术落后,产量也很低。三熟制面积扩大后,大麦成熟时间早,有利于第二季早稻提早种植,对全年高产具有重要作用,大麦面积才迅速扩大。至包产到户前的1980年练市镇的大麦面积为6692亩,达到水田总面积的35.5%,单产450斤;荃仁大麦面积8457亩,占总面积40%,单产268斤;洪塘大麦面积7676亩,占总面积的36.7%,单产370斤;花林大麦面积5753亩,占总面积的33.7%,单产296斤。包产到户后,大麦面积继续保持不变,到1990年,
  4个乡镇的大麦面积达到27860亩。占总水田面积的36.5%。大麦连作稻成为练市粮食作物三熟制高产栽培的主要方式。随着单季稻的逐步推行,三熟制面积的减少,到2001年全镇基本取消了大麦的种植。大麦在练市的粮食生产历史过程中,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一度却又是一个重要角色。
  小麦生长时间长,成熟时间迟,所以在三熟制为主的时期,小麦只能作为晚稻秧田使用,所以种植面积很少,大麦不种以后,小麦的种植面积反而有所扩大。
  大、小麦品种旧时大麦品种单一,抗病性差,有二棱大麦(也称篦箕大麦)、六棱大麦(也称无芒六棱大麦)。20世纪五60年代以立夏黄无芒六棱大麦为主,这个品种产量虽高,但是碰到收割季节雨水多,赤霉病很容易暴发。二棱大麦抗赤霉病较好,以后又以种植二棱大麦为主。70年代引进耐肥、高产、抗病的早熟3号、沪麦4号、浙农大3号、浙农大6号、秀麦3号、花30等品种;小麦品种50年代以和尚头麦为主,但该品种易感赤霉病,六70年代改为矮粒多,80年代以浙麦2号、浙麦3号、扬麦3号、扬麦5号、扬麦4号、扬麦158、扬麦12、浙丰2号,目前正推广硬冬白和优质强筋小麦。随着品种的改良,大、小麦的产量也有了提高。
  耕作方式解放前后,麦塄都是狭塄宽沟,用鸭脚铁耙垦四耙泥,第一铁耙称开门耙,第二铁耙称里爪耙,第三铁耙称外爪耙,最后一铁耙称关门耙,拢成一条土塄,裁刀泥放在麦塄上面,然后用脚把泥踏实,用豆拐打潭播种或种上麦苗,利用面积很少,产量也很低。70年代初,学习参观江苏吴江、苏州等地经验,对春粮的耕作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麦塄改狭畦为阔畈,改浅沟为深沟,改点播、条播为散播,彻底改变原来粗耕粗作的习惯,阔麦塄先垦成几条三耙塄,上下泥块全部倒细,再合并耙平,泥块大小要求下面拳头大,上面煤球大,然后耙成中间高两边低的龟背式畈面,药水浸种,种子催芽,磷肥拌子播种,下种以后斩籽入土,上面再散上一层盖子肥。一度时候为了增加利用面积,明沟又改成暗沟,即先用千部闸两条印子,用铁耙把熟泥整块提到田畈面上,沟底撬平,又在沟的下面(墒泥里)开一条小沟,再把熟泥搬回原处填平,埋在下面那条沟就成了暗沟,田中有水就自动从暗沟中流出。入冬前,麦苗长到4叶时,用木槌敲一次苗,以促使分孽,防止疯长,压实根部,抗寒保暖。80年代后期,又推广大麦免耕法。先把种子散播在白田畈上,再开沟撬泥,把撬起来的沟泥放在麦子上面,等干燥后敲细,作为复土盖子之用,可谓一举两得。
  肥水管理水网地带春花高产的最大威胁是渍害。当时提出“春花一条沟,从种管到收”,到了春天更加强调疏通沟渠,排除积水。在肥料的施用上,强调一个“早”字。大麦出苗就施一次壮苗肥,浇一次河泥,中间二次追肥,最后看苗施一次穗肥。
   防病治虫练市地区大、小麦的主要病虫害有赤霉病、黑穗病、黄花叶病和粘虫、芽虫等病虫害为主。
  赤霉病(俗称红头麦)是镇内大、小麦最常发生的疾病,其发病程度与大、小麦扬花灌浆期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阴雨日多则发病严重。1964、
  1965、1973、1975年为重发年份。大流行的1973年损失产量40%~50%,一般年份小麦重于大麦。五60年代结合防治。
  麦类黑穗病在解放前后发病较高,小麦散黑穗、大麦坚黑穗是本地区重点。该病系种子带病菌孢子传播。60年代推广冷浸日晒、石灰水浸种、拔除田间病穗。70年代开始推广使用甲基托布津、乙基托布津和多菌灵等农药防治。80年代推广福美霜、多菌灵等药剂浸种,以后得到控制。在大麦齐穗后10天内,遇日平均气温13℃以上和连阴雨3天以上就对大麦进行防治;小麦在始花期一般日平均气温15℃以上,连阴雨较多的年景,在始花期普遍防治一次,后连续有阴雨天气,在第一次施药后5~6天再治一次。
  黄花叶病系土壤带菌,70年代起,水田大麦三熟制增多,经数年连作,至70年代中期已普遍发生。罹此病者根系萎缩植株枯黄,严重者减产60%甚至整片枯黄绝收。以后改用抗病品种,采用种子消毒(用1%~2%石灰水浸种48小时),逐年轮作,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生机等方法降低发病率。
  粘虫为害麦类始于60年代。该虫具有群聚性、迁飞性、杂食性、暴食性和假死性特点,三龄以后食量大增,严重时,可把植物叶子全部吃光。可用糖醋敌百虫液诱杀成虫,也可以用糖醋草把诱集成虫采卵,尔后消灭。
  芽虫体小而软,大小如针头。腹部有管状突起,总的体型小巧玲珑,似刚发出的嫩芽,加上蚜虫喜欢吸嫩芽的汁液,曰“蚜”虫,别名又有瓜蚜、腻虫或蜜虫。芽虫吸食植物汁液,为植物的大害虫。不仅阻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造成花、叶、芽畸形。用甲铵磷、氧化乐果、三唑酮、吡虫啉农药或天敌瓢虫、蚜狮、草蛉等防治。
  随着三熟制的普及,麦田杂草为害不断加重,看麦娘、雀舌草、繁缕、碎米荠、茼草、蓼、稻槎菜、猪殃殃、一年蓬、曲鼠草等,其中以看麦娘为害最重。看麦娘俗称鱼肚肠草,这种草攀附在麦杆上生长,不仅与麦子争阳光争空间,而且遇到刮风下雨,成倍增重而使麦子倒伏,造成“麦倒全完”的后果。防治方法是合理轮作,精选种子和中耕除草。化学防治方法使用绿麦隆、二甲四氯、丁西和草苷磷。随着土地流转机制的正常建立,粮食承包大户的增加,小麦种子的优化,产量的提高,这几年的小麦种植面积反而有所增加。
   第二节油菜 油菜是练市镇境内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历史上农家自己种植,自已到油厂加工榨油,自已食用,所以自古就有种植的习惯。但是种植方法落后,产量低下。解放前,虽然也在水田里以狭塄阔沟的方式种植油菜,但因水利问题没有解决,基本上都是“靠天田”,当时大多数油菜都种在旱地上。三年困难时期,食油极度紧张,国家配给食油票每人每月七钱。60年代末,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人们对于食油需求提高,加上春花三熟制面积的扩大,油菜种植面积也随之增加。1978~1990年,国家对油菜子收购价格多次调整,油菜子与粮食比价上升,农民种油菜积极性提高,油菜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1979~1992年,4个乡镇的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列表。
   四个乡镇的油菜种植面积和菜子产量列表 表5-12单位:亩、斤、吨21世纪开始,食油品种开发供应越来越多。如:葵花油、菜子油、玉米油、橄榄油、山茶油、棕榈油、大豆油、米糠油、核桃油、葡萄子油、芝麻油等等,应有尽有。单一的自榨菜子油和自种自食的原始经济已经不能适应人门生活的需要,大部分农户都到自选商场掏钱购买其他品种食油,农户自已加工的菜子油只作为食油的一种搭配食用。加上种植油菜用工较大,因此油菜的种植面积开始不断下降。2000年全镇种植面积34000亩,总产5004吨;2008年种植面积下降到15481亩,总产2400吨,10年时间面积和总产都下降了一半以上。
   一油菜品种 解放前后油菜以白菜型为主,三月黄、长梗白等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早熟、耐湿、耐寒和适应性强等特点,但是均易感染菌核病,每亩单产只有70—80斤。1956年,从四川引进抗病高产甘蓝型品种胜利油菜,主要为胜利92、甘油3号等品种。该品种枝多夹密,抗病耐肥,产量可比老品种高30%以上。但是生长期比老品种长,一般要在5月下旬开始成熟,对于三熟制早稻的种植季节带来较大矛盾,所以面积一时难于扩大。到70年代初,有些生产队为了抢夺早稻插种时间而再次改种老品种,使菌核病严重回升。1978年开始引进甘蓝型92—13系,92—758系、浙双72、浙优8号,这些品种,熟期比胜利92型油菜早,又高产一二成,每亩产量可达200—250斤左右,所以面积得于迅速扩大。
  从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及国际上对低芥酸优质食用油需求的增加,全面推广“双低双高”油菜品种。沪油15、沪油17、浙双72、浙双758、浙油18新品种得到逐步普及。
  所谓双低双高,就是低芥酸、低硫甙、产量高、出油率高。油酸人体易于吸收且能降低人体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浓度(低密度脂蛋白中的胆固醇易在血管璧上沉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血管疾病),但并不影响血液的高密度脂蛋白(它是防止血管硬化的保护因素之一)的浓度,双低油菜中的油酸含量达60%,因而被称为“最健康的油”,对心血管疾病具有预防保健作用。
   二栽培技术 稻田种油菜,是水田旱用,泥土含水量要低,农谚有云:“烂田种菜,下不长根,上不长叶,春不发棵,“来年一朵花,三亩田打一车。”所以在靠人力车水的年代,在耕作上多为小塄阔沟,打潭种菜。60年代末,实现机电排灌,有条件改为阔塄深沟,密植程度也大大提高。70年代因为水利的进
  一步改善,逐步推广“稻板油菜种植法”:油菜田不再翻耕,只是在稻畈田上开沟种菜,然后撬沟盖土压根,这个方法已经基本在全镇范围内得到普遍推广。以后又在这个基础上推广二铁耙合拢的“扒塄种植法”,每塄种两行,亩栽6000苗左右。还有一些地方,在中、晚稻收割后,畈田不翻耕,直接播种,沟泥挖起覆盖在上面的栽培方法,这种方法往往因为季节上矛盾而产量不稳定。
   三秧苗培育
  50年代初,密播小秧,大多是高脚、弯脚、长柄弱苗。60年代学习上海南汇经验,改变传统习惯,培育稀播壮秧。当时称为“三六矮壮秧”,即6寸高、6张叶、6毫米粗。油菜播种时间一般在9月中旬前后,利用中秋蚕叶采摘后的桑地和花白地,进行一次浅层翻耕或者用锄头深削一次地,达到表面土质疏松,并撒上一次磷肥打底,每亩播一斤种子,播后施一次猪人粪或者草木灰盖子肥,一亩秧地一般可种6亩大田。油菜出苗后,进行间苗,并打一次快刀或双草净药水除草。菜秧长到二叶一芯时,最后进行拔草、定苗,一寸间方留一枝秧苗,俗称:一只火柴盒子能够穿过。经过这样的匀苗,枝枝油菜都可以种植。近年来在二叶一芯期喷施一次多效素,使秧苗矮杆粗壮,追肥要注意早、勤、少,施多了会造成拥挤瘦长,移栽前一星期施一次起身肥(亦称陪嫁肥)。
   四肥培管理 春花施肥突出一个“早”字。油菜种植时要用磷钾肥拌化肥撒在秧沟里,使一扎根就吸收到肥料。
  栽后一星期施一次猪人粪或者有机肥料,重施腊肥,看苗适施花肥。年前进行一次中耕,即碎土、压根、除草(俗称排沟)。五病虫防治 油菜主要的病虫害是芽虫、菜青虫,菌核病、毒素病。旧时对油菜病虫害基本不防治,60年代开始施用乐果和敌百虫等防治芽虫和菜青虫。70年代开始因大量种植感病的早熟油菜,菌核病逐年加重。菌核病俗称烂蒲头,严重田块损失50%~60%。药剂防治措施主要在盛花期和终花期各喷一次多津灵或甲基托布津。除此以外还有多种预防措施:种子盐水选种,除去菌核,土地轮作,品种更换等。毒素病亦称病毒病,是油菜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芽虫传播,发病从叶子开始,所以又称花叶病,最后导致整枝油菜早衰死亡。除了常规的种子处理、土地轮作、撬沟培土外,还可以在初花期摘除茎干黄叶,切断传播途径。药剂治虫主要是敌敌畏、敌杀死、速灭丁,防病药水主要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六适时收割 油菜荚角容易开裂,不能等全部老化干枯再拔,特别是胜利油菜,在角果70%枇杷黄时,或连根拔起,或用大镰刀割起,放在田面上晒干,然后用手工脱粒,俗称“揉菜子”。1978年胜利油菜的收获改传统摊晒方法为油菜打堆后熟。这样可以使三熟制早稻提早插秧,对于油菜子增加了一个后熟的过程,还可以提高出油率,所以很快为农民所接受。在三熟制广泛种植的年代里,几乎所有的苷蓝型油菜都进行打堆处理。
   第三节蚕豆 蚕豆原产里海南部至非洲北部,公元1世纪时始由欧洲传入练市。蚕豆又名胡豆、南豆、马齿豆、竖豆、仙豆、寒豆、湾豆、罗汉豆(罗泛豆)、夏豆。蚕豆为长日照作物,有些类型和品种呈中间型,适应性广。喜温暖湿润气候和pH6.2~8的粘壤土。幼苗只耐-4℃低温。各生育期的最适温度为:发芽期9℃
  12℃,营养生长期14℃~16℃,生殖生长期16℃~20℃。气温过低过高均影响正常传粉和结荚。需水量较大,种子发芽时需吸收相当于自重100%~120%的水分。土壤过湿易生立枯病和锈病。在开花期对气温和水分的敏感常是蚕豆产量不稳的重要原因。蚕豆在境内的田头地角、房前屋后、河滩水渠、路边荒地、树下桑边、水田(冬旱田)旱地到处都可以种植。蚕豆在10月中旬到11月初下种,练市以开沟或用豆拐打潭播种为多,与黄豆一样自身长有根瘤菌,除了需要锄草削地外,一般不施肥、不喷药、不管理,下种以后就有收获,是标准的绿色食物。蚕豆不宜连作,但可以套作、间作;既可以收子,又可作绿肥;既可作畜牧饲料(包刮豆梗),又可以当菜桌上美肴。在三年困难时期,正是老百姓充饥度荒的重要食品。目前嫩蚕豆、蚕豆板、发芽蚕豆、油沸兰花豆、蚕豆淀粉制成的粉丝,都是美味可口的时令菜肴。60年代,粮食统购统销时1斤干蚕豆可折1.2斤原粮,当时种植最为广泛,不管桑地白地,到处都套种蚕豆。旧时蚕豆品种,都自留自用,普遍粒小皮厚,以后引进太仓蚕豆,粒大皮薄,细沙嫩肉。近年的新品种有慈溪大白蚕、上虞田鸡青、临夏大蚕豆等。
   第四节黄豆 黄豆起源于中国,这是世界各国学者所公认的。
  黄豆也是五谷之一,水稻、大豆、小麦、大麦、粟是中国文明社会赖以生存所必需的食物。可见,黄豆的栽培已经源远流长。黄豆品种繁多,总共有100多种,从颜色上分有黄豆、青豆、黑豆、褐豆四种类型,从生长季节上分,有早熟、中熟、迟熟,播种也有迟早之分,大棚反季种植,
  一年四季都有,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下种为宜;黄豆适宜浅播,用锄头开潭(坑)下种,然后封潭(坑)盖土。
  由于黄豆枝形不同,稀密也根据情况而定,一般1.5~2万株苗左右。黄豆病害主要有孢囊线虫、根腐病、灰斑病、大豆食心虫、蚜虫等。练市镇对于黄豆的管理,历来比较粗放,一般下种后,只抓助地除草,秧苗长大封行后,就等待收获了,中途一般不治虫、不防病,所以产量一直不高,2010年,练市镇黄豆种植面积10318亩,总产量2269.96吨。嫩黄豆(俗称满豆)可以当蔬菜吃、烘干的称为熏豆,配上苏子、芝麻等佐料泡茶称为熏豆茶,是练市土特产,老黄豆可以榨油和做成各种豆制品。
   第五节杂粮 练市镇境内杂粮品种繁多,历史悠久。
  玉米,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和秘鲁,16世纪传入练市镇,至今有400余年的栽培历史。玉米又称粟米、粟蒲茹、包谷、包芦、玉蜀黍、大蜀黍、棒子、苞米、苞谷、玉菱、玉麦、稀麦、玉豆、六谷、芦黍、珍珠米、红颜麦、薏米包。早玉米6月、7月份收获,迟玉米10~11月份收获。据资料介绍,玉米中含有较多的粗纤维,比精米、精面高4~10倍。还含有大量镁,镁可加强肠壁蠕动,促进机体废物的排除,对于减肥非常有利。所以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市场上嫩玉米交易火爆。
  高梁,又称蜀黍、芦稷或芦粟,本地叫萝萁粟,由于杆子高,吸肥量大,穗大粒多,磨成粉可以做馍馍当饭吃,在三年困难时期大量种植。但对于桑树影响特别大,近年来已经很少有人种植。
  白扁豆,也称羊眼豆,有黑白之分,一般嫩时采摘下来当小菜炒着吃,均为农家传统种植品种。清学者查学礼一首诗写得十分形象:“碧水迢迢漾浅沙,几丛修竹野人家。最怜秋满疏篱外,带雨斜开扁豆花。”绿豆、赤豆,色如其名。都有耐旱耐脊的特点,适应性强。绿豆播种期长生长期短,赤豆适宜套种,都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四季豆,俗称刀豆,名符其实,一年四季可以连续种植多次,一般乘嫩时当蔬菜吃。
   豌豆(俗名含豆)是越冬作物,花有紫色白色之分,紫花为早熟品种,白花为迟熟品种。
   豇豆也有迟早之分,早熟称早豇豆,迟熟称秋露豇,色紫红。
  蕃薯,又称山薯、红薯、地瓜。清咸丰以后,温州、台州客民至长兴、安吉、德清等租山开荒,种植蕃薯,之后在平原也逐步传播种植。蕃薯耐肥、耐脊,容易种植,俗称“甘薯半年粮”。但是蕃薯适宜沙质土壤,练市的黏土过于肥沃,旺长薯藤而薯块不大,所以只在田头地角和小块土地栽种,大片土地栽种的不多。
  南瓜,又称蕃瓜。其有个型大、产量高、便于储藏的特点。嫩时当小菜吃,老时当副粮用。其有解毒、助消化、治疗糖尿病等作用,困难时期,农民作为粮食曾广泛种植,近年来只作小菜之用,一些人家在房前屋后、河滩地头,种植几枝。
  芋艿,有旱芋艿和水芋艿之分,旱芋艿种在旱地里,水芋艿种在水田里,又有紫梗和白梗之分,紫梗味香,白梗味淡,多作菜肴用,有中秋吃芋艿的习俗。相传明朝年间,倭寇侵犯中国东南沿海,百姓深受其苦。戚继光受命抗倭,取得很大胜利。中秋这一天,戚家军在营地里欢度中秋。半夜里倭寇偷袭,将戚家军围困在山上,断其粮草。数天后,士兵们在找食物时挖到不少野芋艿,煮后很好吃,但不知其名。戚继光说:“为了纪念遇难的士兵,就叫它‘遇难’吧。”一天夜晚,戚家军饱餐“遇难”后奋勇突围,将倭寇全歼在睡梦中。此后,东南沿海人民在过中秋节时,都要吃糖烧芋艿,以志不忘民族危难和戚继光的抗倭功绩。时间一长,“遇难”便渐渐变为了“芋艿”。
  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山药蛋、馍馍蛋。马铃薯世界各地都有生产,故乡来自秘鲁。联合国于2007年10月18日正式推出“2008国际土豆年”活动。此项活动,将突出土豆在提高食品安全和减少贫困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马铃薯在中国种植时间还只有100多年,栽培的方法是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一年可以连续种植数次,境内主要作为蔬菜食用。其他还有荞麦、燕麦等。
   第六节经济作物历史上,境内的主要经济作物有菊花、菸叶、棉花、乌元参、络麻等。
  菊花是中国主要的药材之一,有野菊和家菊之分,其中家菊清肝明目,野菊祛毒散火,甘苦微寒,清热解毒,对眼睛劳损、头痛、高血压等均有一定效用。境内菊花种植有几百年历史,蒸晒过的干菊花远销国外。
  1984年练市供销社收购菊花2704担,1985年以后,由于某种原因菊花价格偏低,种植菊花面积减少。菸叶,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已经开始种植。农民种植菸叶,晒干、去筋后,加食油刨成烟丝,俗称板烟,用烟管点燃吸食(也有用水烟袋吸食的)。三年困难时期,烟片曾贵如黄金,但是到60年代后期,香烟大量销售,吸杜烟的人愈来愈少。加上种植菸叶与蚕桑生产矛盾(菸叶的气味会毒死蚕宝宝),集体生产期间禁止种植,现在练市镇域内已经基本绝迹。
  棉花,有很长的种植历史。抗战前,农民普遍种棉,并自纺自织后因机械化纺纱织布的发展,质地柔软、光泽鲜艳、花色繁多的化纤织物大量上市,杜布逐渐被淘汰。目前虽然还有部分农户少有种植,但是只作棉花胎的原料之用。
  乌元参,在民国时期,从桐乡引进,开始逐步推广种植,1950年后,乌元参产量达到高峰,练市区供销社年收购一千多担。后来因病害加重,产量下降,加上粮食紧张,乌元参种植逐年下降,60年代被淘汰。
   络麻,民国初年开始种植,当时农户以搓绳自用为主,以后国家大量收购,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据1952年10月12日《练市区拾月上半月简报》载:“全区络麻地2500亩,每亩400斤,总产达一万余担”。以后一度时候络麻还加工成白麻:即剥去麻梗,把鲜麻皮浸在河港里一段时间,烂掉皮肉,洗净晒干,纤维象真丝一样洁白光亮。后来因蚕桑生产发展,桑树占领了整个旱地面积,络麻也就失去了生存余地。
   包产到户后,经济作物大量增加。瓜果蔬菜、根茎芽菌:品种繁多,水田旱地,小棚大棚,一年四季,陆续不绝。具体地讲,可分12类。
   瓜类南瓜、冬瓜、丝瓜、黄瓜、瓠瓜(俗称扁蒲)、菜瓜、西瓜、甜瓜。
   白菜类大白菜、小白菜、胶菜、黄芽菜。青菜、长梗白、矮脚白、塌菜、苔心菜、腌菜等。
   甘蓝类花椰菜(俗称花菜)、包心菜、卷心菜、包菜(分平头型、圆头型、尖头型)、洋白菜等。
   芥菜类瘤芥菜、雪里蕻、榨菜、大头菜等。
   茄果类番茄、茄子、辣椒等。
  根菜类萝卜(又名莱菔,古名紫菘,有红萝卜、白萝卜之分)、胡萝卜(俗名大钱萝卜,又名丁香萝卜)、百合(又名野百合、喇叭筒、山百合、药百合、家百合、蒜脑薯、百合蒜、夜合花)。
   绿叶菜类菠菜(又名赤根菜)、芹菜(有旱芹、水芹2种)、莴苣(俗名莴苣笋)、苋菜(俗名汉菜,有青、紫2种)、木耳菜、空心菜。
   葱菜类韭菜、洋葱、葱(香葱)、蒜(大蒜)、香菜、姜(老姜)等。
   水生类茭白(又名茭笋)、慈菇(又名茨菰)、荸荠(又名凫茨、地力)、莼菜(俗名水莲叶)、藕、莲心。
   豆芽类绿豆芽、黄豆芽。
   多年生蔬菜竹笋(有冬笋、春笋、鞭笋)、椿芽(俗名香椿头)、金针菜(又名黄花菜)。
   菌类蔬菜平菇、蘑菇、草菇、香菇、猴头菇、金针菇、凤尾菇等。第七节花卉苗木 花卉是一种观赏性植物,它的发展条件一般是建立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前提下,进入到追求精神享受阶段的一种需求。所以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花卉只有公园里才能看到的欣赏品,只有少数人家房前屋后和窗台上“养在深闺未人识”的“稀客”。正真成为大众需求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90年代。练市镇首先搞花卉生产的是练南村的王雪妹。她于1997年,在练市镇自来水厂租用土地办起了盆景为主的花卉生产基地,除了向市场销售外,主要是把培育好的花卉盆景出租给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放在这些单位里供观赏。随着季节变化,更换应时的新品种;有些绿色盆景用长了,出现萎蔫时,再搬回基地培养,给租用单位换上新盆。这样租用单位只要按月支付租金,花卉盆景就可以常换常新,办公室也可以常年不断地欣赏到新花新景。王雪妹经营一段时间后,人去了湖州,花卉基地也就停办了。1998年,一个崇福人到庄家村办起了湖州练市温馨花木场,地址位于庄家村桥西堍南侧,至今已经3次更换主人。现任法人代表徐雅英,经营方式主要也是出租花卉盆景为主,同时也对外销售。花木场里搭建了大棚,棚里棚外育有大大小小50多种花卉苗木盆景。发财树,幸福树,绿萝、棕竹、金山竹、龟背竹、富贵竹、仙客来、文竹、武竹、七彩竹叶、鸭脚木、巴西木、荷兰铁、象皮树、澳洲杉、玉杉、榕树、参榕、孔雀竹叶、也门青、龙须铁、金钱树、针葵、浦葵、散尾葵、夏威夷、椰子、君子兰、金边兰、青叶吊兰、蟹爪兰、虎皮兰、九瓶兰、兰花、丹尼斯、萝荟、常春藤、滴水观音、金虎球、小天使、朱蕉、朱顶红、红包铁、青苹果、菊花、茶花、杜鹃花、秋海棠、西瓜皮椒草、花叶芋、合果芋、花叶竹芋、斑马肖芋、冷水花、广东万年青,铁线蕨等。练市地区的花卉还远不止这些,还有牡丹、桃花、梨花、梅花、桂花、金桔、荷花、芍药、茉莉花、代代花、昙花、令箭荷、忍冬、蜀葵、海芋、千日红、夜夜红、鸡冠花、石竹、天竺葵、含羞草、锦葵、凌宵、金盏花、马蹄莲、葱莲、麦门冬、南天竹、美国凌霄、紫花地丁、蒲公英、玫瑰花、鱼腥草、马齿苋、灯笼草、芦根、紫苏、藿香、薄荷、茅根、紫英云、大力子、半夏、剑麻、康乃馨、石榴花、大丽花、首乌、垂叶榕、鹤望兰、蝴蝶兰、太阳花、绣球花、玫瑰、月季、凤仙花、木芙蓉、迎春花、牵牛花、栀子、六月雪、万年青、薄荷、车前草、扁畜草、水仙等等。
  2009年练市镇车塔村,自然人潘德潮、潘应潮、郑有才和车塔村合资办起了湖州华欣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厂化生产百合花和郁金香鲜切花。并建立了浙江大学鲜切花研究基地,总经理郑有才,总投资356万元,租用土地258亩,已搭建双层大棚67亩,每亩大棚的成本在14000元左右。
  公司通过省进出口公司进口荷兰香水百合和郁金香种球,种球栽种以后可以连续剪两次花,第一次剪花后,休眠12周,老桩上可以继续长出新芽,第二次剪花以后,就必须栽种更新。肥料使用进口的水形性复合肥,用管子直接输送到花木根部,根据需要,科学合理施肥。还建有2吨锅炉1只,冬天晚上送暖,保证温度适宜,生产的产品销往上海、杭州、金华、宁波、温州和江苏各大城市。由于练市与各大城市距离较近,境内又有申嘉湖高速和申嘉杭高速公路相通,交通便捷,短时间内即可以送达目的地,给运输和保鲜带来优势。
   苗木:房前屋后、滩头河边种植树木,是历史习惯。有句古话:前松后朴,打船造屋。但是,真正绿化造林,成片种植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82年练市、荃仁、洪塘、花林各乡镇政府按照湖州市统一规定,配备了一名林业辅导员,负责指导所属乡镇的植树造林工作。
  随着城市和乡村建设的蓬勃开展,公路的快速发展,新区绿化、路旁植树需要量大增,培育苗木有利可图。1998年湖州莹冠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丁红星在新丰村杜家埭购买和租用土地50亩,培育香樟、雪松、银杏、广玉兰、白玉兰、枇杷、桃子、葡萄、李子等树苗。2006年又在练南、长港租地185亩,种植红叶日楠、桂花等树苗,准备5年以后出售。2000年练市镇邵永坚、杨子宝、茅墀堪(2年后退出)等3人到荃步村长河兜租用45亩土地,培育香樟、雪松、广玉兰、白玉兰、紫玉兰、合欢、桂花等树苗。一度时间,不少农户在自己土地上繁育树苗,村里5亩10亩成片培育者并不罕见。但是近年来苗木市场迅速饱和,价格严重下降,有的人家甚至把树苗拔掉当柴烧。
  2008年,湖州市组织力量对绿化造林进行实地普查,对桑地、林带、公路、机耕路、四旁植树,凡属于乔木者都进行实地查看,统计造册。是年全镇绿化总面积29642亩(含桑地),其中有林地6838亩(不含桑地),森林复盖率16.1%,林木绿化率17.3%。
  2009年冬~2010年春,练市镇开展第四批沿海防护林建设。投入资金90万元,在湖盐公路沿线为主的朱家兜村、荃步村、白水河村、召林村、练南村、柳堡村、李家兜村、车塔村、大虹桥村、蔡家桥村、新华村、莲墩村等12个村,对园区内主干路在保留原有柏树等灌木基础上全面补种或套种乔木,对2003年后,主干路已种植香樟等乔木树种的进行全面补植,对园区内支路全面种植水杉。植树长度161公里,种植香樟31139枝,水杉50452枝,桑园510亩。
  于2010年3月全面完成任务,并通过区、市、省林业部门的验收合格。沿海防护林建成以后,可以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农田小气候,降低或减轻自然灾害。第五章畜禽饲养 马、牛、羊、鸡、犬、豕历来谓为“六畜”,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据湖州城北邱城遗址发现,距今6000多年前,先民在经营原始农业中兼营捕鱼、饲养家畜、家禽。近邻石门镇志记载:“据《桐乡县罗家角遗址发掘报告》,《罗家角遗址的动物群》等资料记载,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水牛角、猪头骨、陶猪等,证明了早在七千前的新石器时代,牛、猪已经驯化,与农耕同时发展至今。”数千年来,祖先在生产的实践中,形成了粮、桑、畜互相促进的生态环境。即水田种粮,粮食养猪,猪粪肥田亦肥桑;桑叶养蚕,蚕沙肥田,青草老桑叶喂羊,羊垃圾肥田又肥桑。这种双重的循环,推动了粮桑并茂、六畜兴旺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农谚云:农户人家,有猪有羊,像模像样;无猪无羊,无“舍名堂”。凡是像样的农家都养有猪羊。
   第一节猪 猪的饲养历史久远。自古以来,猪在中国人的家庭里是很有地位的。在以象形著称的汉字的“家”中,在其宝盖头下的“豕”,代表的就是猪的形象。由此可见,在过去国人的心目中,无猪是不成家的。猪食粗而杂,生长快,粪肥多。过去农家养猪首先是为了肥田,其次是把日常生活中产生的菜根、蕃薯、南瓜、萝卜、青菜、革命草、水浮莲、水葫芦、蕃薯藤、酒糟、米糠、残菜、剩饭、芋茎、豆渣、豆饼、菜饼、麸皮、坏蚕豆、坏黄豆等喂猪,能废物利用,勤俭生财。农家有云:“农民不养猪,好比秀才不读书”;“蚀在棚头,赚在田头”;“穷不丢猪,富不丢书”,养猪是农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旧时农家房屋的最后面一间,都建有猪棚和羊棚,俗称猪羊棚头,猪棚里铺有青砖,猪棚与粪坑相通,猪粪可以推入粪坑,夏天用水一冲,猪舍就能清洁卫生。冬天一般垫上稻草,猪会铺平睡在上面,得于温暖。
  在抗日战争时期,人们到处逃难,猪羊又不能随身携带,在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环境中,畜牧业也深受其害,其时养猪户只有十之一二。解放后,政府鼓励发展畜牧生产,50年代党和政府提出了“粮、桑、畜全面发展”的方针,猪的饲养量很快上升。“五风”时期,有些队一夜之间把猪羊归并到一起集体饲养,造成饥饿和死亡。三年困难时期,又因为粮食极度紧张,人尚食不果腹,以野菜、糠麸充饥,猪的饲养也就严重下降。1961年,练市公社生猪存栏1858头,荃仁公社1138头,洪塘公社1295头,水口公社339头。60年代初,政府从政策上鼓励畜牧生产发展。首先确立了以“私养为主”的方针,规定肥料工分可以参与生产队的经济分配,对养猪户划分饲料地、养母猪按季分配饲料票,可以购买平价饲料,生猪出售奖励饲料票、布票等票证,饲养量迅速回升。1965年练市公社年终生猪存栏8035头,荃仁公社9243头,洪塘公社5162头,水口公社4565头。70年代开始,政府号召积极发展集体养猪,生产队都办起了集体牧场,公社出现了一批百头牧场。但是大多数牧场都安排一些半劳力的老年人或妇女饲养,管理原始,方法落后,又缺少精料,牧场大部分亏损。人们有句顺口溜:“牧场用个老头子,养了几只瘪母猪,只吃饲料不产仔,生产队长叫老子。”政府除了号召大力发展集体养猪以外,对私人养猪也采取鼓励政策:肥料工分与劳动工分一样参加分红,肥料工分的粮食分配年初确定,不管粮食丰收歉收,都固定不变。而劳动工分的分粮却要按照生产队收入,按实分配。所以一度时候,曾发生过劳肥矛盾。有人说“铁耙柄不如镢子柄”。意思是拿铁耙柄参加劳动的人,不如拿镢子柄割草养猪羊的人实惠。这个政策,大大鼓励了农民发展畜牧的积极性。1978年,练市公社年终存栏12899头,荃仁公社12763头,洪塘11289头,水口公社7533头。70年代畜牧的饲养量虽然大大增加,投售量也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当时管理上还是传统的老方法,精料很少,也缺乏科学搭配,有什么吃什么,所以生长缓慢,饲养时间很长,一般从捉进小猪到出栏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1971年练市公社实行畜牧合作医疗,全公社配备4名专职畜牧兽医,22名赤脚兽医,18个大队都设立畜牧兽医保健站,每亩水田收取0.20元。对全公社畜牧的防治和阉割不直接收费,凡经公社兽医防疫、阉割的生猪,事后死亡,经证明情况属实,由合作医疗站按规定补偿损失,经费不足,由上级主管部门拨款解决。1974年,公社在练南大队三家村建立种畜场,引进金华、常州、嘉兴等地母猪10多头,向农户供应仔猪。购进长白、大约克良种公猪4头,为全公社母猪配种;以后又培养技术人员,推广人工授精,到1988年止,通过人工授精的母猪,受胎率95%,每头母猪平均产小猪9.7头以上。当时农户把猪养大以后,大多数都卖给食品站,自己宰杀的很少。练市食品站在练市地区分地段设点收购。洪塘(塘桥头、横塘(亦称仪园里)、花林、含山、善琏、石淙设立生猪收购小组,负责当地的收购,练市、荃仁由食品站直接收购。当时食品站收购生猪的标准,最小的猪不得少于77斤白肉,低于这个数字,就作为不合格计算,不抵任务,取消各种奖励。包产到户后,私人养猪大大发展,1985年国家取消了派购任务,随后又出现了卖猪难。
  1987年前后,养殖大户开始逐步形成。他们不满足小打小闹的传统饲养方式,或租房、或盖房、或利用旧房,成批建棚进行了规模化饲养。一改原来那种喂猪一勺糠一把菜一桶水,只讲吃饱,不讲营养的维持式饲养方法,而是小猪、大猪、母猪、公猪、肉猪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的饲料配方,改水料为干料,安装自动饮水器,提高饮水卫生和环境卫生。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方法不断提高,养猪大户不断增加,规模也不断扩大。花林农兴村杨伟东1988年5月12日,捉进12头金华二头乌小猪饲养,结果亏了本,但是他并没有灰心,以后又改养太湖黑猪,也没有赚到钱。1999年委托上海农科院种猪场帮助引进法系大约克公猪,从此开始,改变传统养猪方法,实行现代化科学养猪。2001年和2008年,养猪场两次搬迁扩建,目前租用土地20亩,建造起一个大型的生猪养殖场,拥有公猪15头,都是纯种长白、美系杜洛克、法系大约克、美系大约克、美系长白、丹系长白、台系杜络克等品种系列,每年进行血缘更新。2009年7月栏内有今产母猪235头,后备母猪200头,大小肉猪3200头,职工10人,场内建有仔猪保育室,乳猪生下来14天断奶,以后进入保育室饲养,可以保证仔猪在最适宜环境中健康成长,缩短母猪自然喂奶时间,缩短配种周期,仔猪在保育室精养50天后再转大棚饲养。场内建有大型沼气池,自备饲料粉碎机,在实践中优化各个阶段的饲料配方。从乳猪生下来到出栏一般只要6个月时间,平均体重210~230斤。伟东生猪养殖场所有母猪生下的小猪除出售少量苗猪外全部自养,2010年存栏数4350头,年出栏生猪5900头,销售额800多万元。2007年法人代表杨伟东还去北京参加了“中美农牧企业世纪高峰论坛”,讨论了遗传育种和疾病防控。成为练市镇生猪养殖上一个龙头企业。
  练市镇南汇杨志江于1989年在杨家埭自己家里,利用老屋平台下房屋建起猪棚,第一批捉进26只小猪,养大出售以后,每头猪赚了几十元钱,从此猪越养越多,场越办越大。2002年,以28万元购买了破产企业练市金顺副食品厂的1500头生猪,又租用桐乡县农场猪舍,饲养1800头,加上自已猪舍饲养的近2000头生猪,最高的存栏数达到了5000多头。2010年,出栏生猪3500头,销售额500万元左右,利润50万元上下。2006年又在练市镇上办起了志江饲料经营部,年销售饲料5000吨,营业额1300万元。
   生猪规模型养殖从1987年起步,当时养殖30~40头生猪就是大户,最多的有200多头,是年练市食品站先后与43个大户签订了3880头生猪的购销合同。随着养猪专业大户的兴起,散户养猪愈来愈少。目前家家户户养猪的旧俗已经消失,2007年,全镇出栏50头以上的专户342户,年出栏商品猪7.34万头,占总出栏数的86.35%。2010年,生猪存栏50头以上大户饲养了48039头,大户占总存栏79163头的60.7%。其中:100~500头163户,存栏26874头,500头以上9户,存栏10630头。
   第二节羊 羊有三种:湖羊、绵羊、山羊。绵羊与湖羊基本相同,绵羊适宜放牧,毛长而密。湖羊属本地良种,毛短而稀,体型中等,身躯狭长,鼻梁隆起,眼大突出、耳较大而下垂,无角,颈细长,背平直,尾扁平,尾尖上翘,四肢细而高,腹毛粗、稀、短、皮毛全白(也有极少量的羊,毛色黑白相间),湖羊的特点是:合群性强、饲料范围广;忍受艰苦的能力强;性情温顺,喜干厌湿;母子可准确相识,属四腿反刍的食草动物。山羊生有双角,活泼好动,喜欢登高,大部分时间处于走动状态。特别是羔羊的好动性表现的尤为突出,经常有前肢腾空、身体站立、跳跃嬉戏的动作。
  据《湖州市志》记载:“境内饲养湖羊始于晋或更早一些,距今1500年以上历史。”“宋代普遍饲养。”羊是六畜之一,镇域内历来都有养羊的习惯。解放前后,农户养羊主要为了积肥,一只湖羊可肥田半亩左右。河泥拌羊垃圾,沤制成小塘泥,肥效长又不易流失,历来是水稻的优质肥料。羊垃圾藏过冬地,也是蚕桑最好的自然肥料,能改良土壤,提高地力。湖羊以食草为主,饲料来源宽泛。菜叶、蕃薯藤、枯桑叶、青草、水草、草干、稻草糠、豆夹壳、秸秆等,凡是植物几乎都是湖羊的饲料。在怀孕期和哺乳期,加喂一些米糠、麸皮、蚕豆等精料。湖羊生长快,性成熟早,繁殖力强。小羊饲养半年即可交配,孕期5个月。成年湖羊二年可生三胎,每胎生2~3羔;头胎较少,1~2羔。湖羊产下的小湖羊,称为羔羊,在未吮奶前宰剥的羔皮,具有板皮轻柔、毛色洁白、波浪花纹,光润鲜美、富有弹性,朴而不散,手感滑爽柔软,可染上各种颜色。羔皮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素有“软宝石”之称,远销欧美,是长盛不衰的出口创汇产品。红烧羔羊肉不仅香嫩爽滑、美味可口,营养丰富,还是滋补佳品。湖羊毛的质地优于其他的粗羊毛,均匀度好,绒毛比例高,是粗纺地毯的好原料,成年湖羊每年春秋季节可剪毛2次,公羊每只能剪毛3市斤左右,母羊2斤上下。羊皮可制裘、制革,缝制成高档的皮装、手套、皮鞋、皮包等制品。当年生产的嫩羊(俗称花窠羊)宰剥后制作的毛皮,毛长细柔,花纹明朗、色泽光润,保暖性好,是旧时显富摆阔的一种侈奢品。成年湖羊一般80斤左右,大的可达120斤。湖羊肉鲜嫩可口,肉质细脆,鲜纯味美,营养丰富,是冬季滋补食品,民间素有“猪补三、羊补七”之说。湖羊除了一年两次驱虫需要吃药,两次防疫需要打针外,一般不再用药,纯属绿色食品。近年来练市制作的红烧羊肉,取成年湖羊(雄性为上品),活杀剥皮后,切成大块入锅,加之黄酒、酱油、食糖、红枣、桂皮、八角、味精、辣椒、醋、姜等佐料,用旺、温、焖不同火候烹之,起锅后在羊肉上面撒上蒜叶、姜末,就会香气扑鼻,让人馋涎欲滴。其特点是:入口爽滑,脆而不油、酥而不腻、香而不膻,色泽红亮,鲜美无穷。秋冬的练市,红烧酱羊肉香飘满街,是农家和宾馆、酒店餐桌之佳肴。闻讯远道而来,品味练市羊肉者络绎不绝。有人为湖羊编了个顺口溜:“羊吃百草,浑身是宝;生下羊羔,出口外销;羊肉味美,营养更高;羊毛纺纱,羊绒毛料;羊皮制衣,美观时髦;男穿帅气,女穿窈窕;高档皮鞋,精制皮包;湖笔羊毫,出自羊毛;羊杂制药,市场行俏;羊屎羊尿,有机肥料。” 湖羊终年舍养,镇域农户一般均开有坑状的羊棚,面积多在6平方米~7个平方米,可养羊4~5头。公羊、母羊、断奶的羔羊都应该分养,以防止早配、滥配。羊是食草动物,所需粮食很少,并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一般情况下很少生病,饲养方便。旧时家里只要有个小孩割草,就可以养羊。但是历史上,有些农户因无力购买种羊,产生了“份养”的习俗。所谓“份养”就是贫困户向别户借羊饲养,该羊无论养到何时都属于原主所有,所产羔羊对半分成,栏肥归养户施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人民政府发放猪羊贷款,帮助贫困户购买种畜,“份养”方式随之消失。
  70年代,开始,为了解决肥料的困难,政府号召多养猪羊,在分配上也向肥料倾斜。羊垃圾的肥料工分,可以与劳动工分一样参与生产队的经济分配。一般100斤羊垃圾可以折成工分12~15分,固定分配1.5斤到2斤的稻谷。一些半劳力多的家庭以多养猪羊增加收入分配,湖羊饲养量迅速增加,1977年练市公社年终湖羊存栏达到19522头,平均每亩田达到1.03头。荃仁公社年终存栏18264头,每亩达到0.86头,洪塘公社年终湖羊存栏12488头,平均每亩水田达到0.60头,水口公社达到11170头,平均每亩水田达到0.65头。一度时候劳肥矛盾也比较突出。羔羊皮的价格也多次提价,到1979年甲级羔皮每只达到36元。当时什么都当资本主义批判的时候,唯独多养猪羊是社会主义的,所以羊的饲养量一直比较高,平均每亩水田保持在一头上下。1971年,练市公社推广湖羊人工授精,共授精10万多头,受胎率98%。人工授精使用的公羊一般都是体形大、毛头好、品种纯、健康正宗的本地湖羊,为湖羊品种的提纯复壮起到了重要作用。
  1982年包产到户后,各项鼓励政策不再起作用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化肥供应逐步满足了生产的需要,散户饲养有所下降。
  过去饲养湖羊一直以积肥和产羔羊皮为主要目的,宰杀食肉率比较低,一般过春节时,一些农户才会杀一头隔年公羊或花窠羊以丰富菜桌上的佳肴,母羊只有到了需要淘汰的时候才会宰杀,所以全年的总宰杀率不到10%。进入90年代后,羊肉价格提高,羊皮制革发展,羔羊比价下跌,成羊宰杀率和上市量逐步增加。
  境内新华村,从70年代开始就有一批人专门经营湖羊皮,小贩子从千家万户手中收购湖羊皮,再卖给经营大户,经营大户或直接卖给皮革厂,或交皮革厂加工后再卖给皮件厂。也有一些人从新疆、内蒙购进原皮,再转手卖给企业,从中营利,效益十分可观,有的成为一方富户。练市镇因势利导,在新华村建立了湖羊交易市场。湖羊市场位于练市镇东侧,湖盐公路与桐乡交叉口的新华村。工程总投资53万元,占地5000平方米,一期工程于1998年8月完工。湖羊市场建立后,远在新疆的客商闻名而至。羊肉远销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并且四季不断,使得湖羊肉在周边城市闻名遐迩,成为农民及城市居民的佳肴。湖羊市场年交易湖羊5万头以上,总交易额3800万元左右。
  21世纪开始,养羊专业大户逐步形成,莲灯村的蔡坤林等,在新世纪初,较早办起了湖羊养殖场,饲养数量在100头上下。2008年5月,横塘村徐玉根办起了湖州练市志盛湖羊繁育基地,新建房屋50多间,羊棚100多个,实行离地平养,在实践的基础上自已试制出科学的饲料配方。2010年,湖羊存栏2300头,出栏1400头,销售额145万元,利润45万元上下。最近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徐玉根采取购入市场上大羊,再进行育肥后出售,周转和效益都有了很大提高。
  2008年新华村潘坤泉和朱忠祥二人创办了湖州练市年丰生态湖羊繁育场。一次性投入60多万元,购入近千头湖羊,暂租弃用的旧校舍饲养。2009年又投入305.6万元,建造新的饲养场。新场占地105.2亩,其中养殖区20亩,玉米地、牧草地85.2亩。第一期建造9排羊棚,1872平方米,离地1米,架上木条,实行漏空式饲养;棚内安装自动饮水器,提高饮水卫生,减少疾病;建造办公室、宿室、库房等辅助用房355平方米,场内自设饲料粉碎机,青饲料粉碎机,兽医室、消毒室、消毒池。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配方,达到最优化饲养。2010年,湖羊最高存栏2090头,销售1060多头,收入1150万元,利润43万元。2008年镇政府补助4.59万元,2010年,7月,通过了省二级种羊场验收,取得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同年练市镇举办湖羊文化节,在全省湖羊竞赛中,湖州练市年丰湖羊生态养殖场参赛的湖羊以106.8公斤获得特等奖,奖金5000元;并获得乡土人才奖,奖金5000元;年终被评为南浔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南浔区农业龙头企业,并通过了湖州市现代农业精品园的验收。
   到2007年年底,全镇20头以上的243户,总出栏湖羊14373头。2010年总存栏40019头。
   为了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羊肉,2004年,市、区、镇等各级政府先后投入26万元,实行了定点屠宰。
  2002年练市镇被列为浙江省优质高效农业“湖羊生产示范基地”。
  2003年中央电视台第7套致富经栏目来练市拍摄了《拆开湖羊真好卖》节目。
  2009年5月中央电视台第7套连续两次到练市拍摄电视,每日农经栏目拍摄了《能生的湖羊》、聚焦三农栏目拍摄了《湖羊的兴与衰》。
  2007年11月15日,浙江省第二届湖羊赛羊会在湖州市练市镇举行,浙江省湖羊主产县(市、区)及新兴产区的36头种公羊参加评选。副厅长赵利民出席颁奖仪式并讲话,省畜牧兽医局局长张火法主持颁奖会。南浔区练市镇连墩湖羊专业合作社参赛的种公湖羊以93.4的高分荣获本次赛羊会特等奖,桐乡、嘉兴、余杭、德清、海宁、等地种公湖羊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2008年,近地爆发羊痘病,区发改委经贸局、区农林局、食品药品监管分局、练市镇政府采取联合行动,加强管理,力保定点屠宰湖羊肉的质量安全,维护湖羊市场稳定,以减少农民损失。
  2010年9月26日,浙江省第三届湖羊赛羊会、首届练市湖羊文化节在练市镇隆重举行。会上南浔区委书记高屹致欢迎词,练市镇委书记徐国华作了练市湖羊发展状况介绍,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杨晓彤、全国政协委员贾幼陵分别讲话,湖州市副市长杨建新宣布浙江省第三届湖羊赛羊会、首届练市湖羊文化节开幕。会上练市镇湖羊产业协会与上海清真洪长兴餐饮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湖羊肉供货协议;有20多个县市、33只湖羊参加了比赛,专家评出了参赛湖羊的特等奖1名(练市新华年丰生态湖养殖场获得);一等奖3名(其中一名练市横塘朱来祥获得);二等奖5名。当天练市镇上餐饮店各自派出烹饪高手,在振兴路上垒灶开锅,当场显艺。灶内桑柴火旺,锅中热气沸腾,满街羊肉飘香,当日免费品偿,烹饪专家评定了练市星级羊肉店(练市羊肉特色经营店);文艺演出了《练市船拳》和《康康舞》,还专门对当天活动进行了证文、评选和奖励……此次活动大大宣传了练市湖羊文化,扩大了练市湖羊的知名度,推动了练市湖羊的发展。
   第三节牛 牛是大牲畜。属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在牛科动物中,一般将牛属、水牛属、倭水牛属、非洲野牛属和野牛属的动物通称为牛类,大约共有16种,可分为四大类:(1)普通牛。分布较广,头数最多,如各种兼用牛,中国以役用为主的以及日本的和牛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2)驼鹿,亦称驼峰牛。耐热、抗蜱,是印度和非洲等热带地区特有的牛种。(3)牦牛。毛长过膝,耐寒耐苦,适应高山地区空气稀薄的生态条件,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独特畜种,所产奶、肉、皮、毛,是当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资源。(4)野牛。如:美洲野牛欧洲野牛等。可与牛属中的普通牛种杂交,产生杂交优势和为培育新品种提供有用基因。
   水牛是水稻地区的主要役畜,人们用来耕田、犁地、拉车、榨油、转磨、车水等生产劳动,也是价值较高的大型农具,解放前一般的农户都无力购置。五六十年代,随着双季稻和三熟制的大面积推广,大忙季节劳动力紧张;组织起来的农民也具备了购买和饲养耕牛的能力,所以练市境内一度时候大部分生产队都拥有水牛。一般都从长兴、安吉、嘉兴等地购入,一头好的水牛,价值800元~1000元左右,一个经济薄弱的生产队,倾一队之力也很难办到,所以政府发放耕牛贷款,给于支持。为了保护耕牛,政府还颁发宰杀耕牛禁令。养好一头耕牛,要费工费料,搭建牛棚,平时要有专人放牧、割草,冬季要留好足够的饲料和加强保暖措施,大忙季节,除了喂以青草外,还给牛喝黄酒,吃黄豆包,以强壮体力,提高工效。境内一般只养水牛,主要用于耕田,黄牛较少。70年代开始,拖拉机的广泛使用,耕牛逐步被淘汰。
   其实牛的价值不仅仅是耕田,普通牛经过不断的选育和杂交改良,均已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如乳用品种、肉用品种、役用品种、兼用品种。牛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008年12月,练市镇钮金根等3人在蔡家桥村办起了神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饲养肉牛。该公司占地80亩,职工4人,其中一名兽医。总投资400万元,饲养肉牛。第一批于2009年4月份,分两次购入西门卡、夏洛兰小牛107头。牛是食草动物,以粗料为主,加少量精料即可。主要是稻草、青草、麸皮、豆糟、玉米、粉碎的玉米秆等。牛粪用来种蘑菇,2009年搭棚拌料,种植蘑菇15万尺;麻菇泥再种芦笋42亩,芦笋剪去食用部分后,留下的茎块给牛吃;还开有10亩鱼塘,牛屎牛尿放入渔塘给鱼吃,完全实行循环经济,既消除环境污染,又可提高经济效益。实践结果,夏洛兰牛精肉多,但是生长慢,西门卡牛生长快,但精肉少,养牛的经济效益不理想。2010年饲养生猪效益远远高于养牛,于是当年5月改为了养猪,第一批生猪饲养1200多头。全年种蘑菇、种芦笋、养鱼、养猪的销售额达到500多万元。
   第四节兔 兔子,食草哺乳动物,短尾巴,长耳朵,上嘴唇中间裂开,后腿比前腿稍长,善于跳跃,跑得很快。兔有家养的和野生的,肉可以吃,毛可以纺线、做毛笔,皮可制成裘衣和各种皮制品。据《湖州府志》记载:“兔毛褐色有白者,人家畜以为玩。”古时只作“玩”的宠物饲养,在生活尚处于困难的情况下,一般农户是不大会饲养兔子的。解放以后,境内开始引进、发展养兔。最早以养肉兔(草兔)为主,后来改养“力克斯”皮用兔。三年困难时期,因肉食奇缺,一些农户饲养少量草兔,自宰自食,以补肉食之不足,60年代初,引进“安哥拉”全耳毛、半耳毛长毛兔,从食肉转变为剪毛为主。特别是1976年后,兔毛提价,饲养量开始增加,品种逐步引进和繁殖西德长毛兔和日本大耳兔。“文化大革命”期间,大批资本主义,生产单一,经济困难,许多农户养几只兔子,卖了兔毛,换点油盐酱醋;一些农村媳妇、儿女,在参加集体生产之隙,割草养兔,其兔毛收入可作为自已的“私房钱”使用。当时有句顺口溜:“家养三只兔,油盐酱酒醋,养了十只兔,生活蛮好过。”当时最多的也就是养10多只兔子。一只成年兔子2.5~3个月剪一次毛,天热的时候2个月可剪一次,一只兔子可剪毛1~1.5两。现在的长毛兔经过品种改良,年产毛可达1.53斤。
  1982年,花林乡的兔子存栏数达到6000~7000只,花林茅家桥的兔毛收购开始初露生机,以后逐步向水口延伸,每天有20~30人在街路上设摊收购。发展到后来,一些人拿着剪刀、背着包袱,到农户家中帮助剪毛后再收购。一些小贩子收购以后,当天就可以卖给大户,拿到现钱,第二天继续收购。兔毛的价格一般在100元左右一斤,最高价格达到120元。很长一段时间,花林兔毛市场远近闻名,方兴未艾。但是从1984年开始,兔毛市场出现了一股掺假风,先是在兔毛上喷开水,盖上塑料纸闷一晚上再出售,以后掺细泥、掺石灰、掺白水泥,更有甚者,烧盐开水喷在兔毛上,干燥后,盐粘在了兔毛上,一般一斤毛可增重1~1.5两。掺假使兔毛出口和兔毛生产都受到严重损害,价格每斤下降到60~80元,市场严重萎缩。
  2004年浙江省农业厅发展食草动物设立獭兔专项,湖州市农业局在练市、双林、善琏设立獭兔项目建设示范基地,引种建棚,建立獭兔养殖中心。每个点补助现金28万元~30万元、种兔2000只。要求建立两个二级种兔场,每个场补助现金6万元和200只种兔。6个扩繁场,每个场补助现金
  3万元和100~150只种兔,兔笼安装喂料斗、饮水器,饲料主要以青料为主,加入少量精料,做到科学配方,兔场防疫、兔笼设计标准化。
  兔子繁殖力强,从配种到出生,只要30天,一只母兔一年可出4~6胎,最多的可出10胎(出得太多对母兔损害很大),一般一胎兔子可出6~8只,最多的可达10只。几胎兔子同时出,还可以将小兔互补。即将一窝生得过多、母兔喂奶不足的母兔那儿,移几只到生得过少、喂奶还有余地母兔那儿寄养。只要将母兔的奶水往寄养仔兔身上擦一擦,仔兔的气味与其自产的仔兔气味相同,母兔就会像自已的子女一样哺育。2006年全镇兔子达到14.7万只。是年,西堡杨松庆1户,最多的时候饲养量达到过1.2万只。獭兔的主要收入是兔皮和兔肉。目前练市镇有浙江天湖和湖州马可狮派两家皮革加工龙头企业,收购一部分兔皮外,大部分由小贩收购活兔,一般一只成年活兔可卖50元。2004年10月价格最高时,一只商品兔可卖到70元,小贩收购后,皮肉分售,可卖到90~92元。兔皮卖给桐乡崇福中辉公司,兔肉卖给肉食加工企业和供大城市食用。2006年全镇年饲养家兔500只以上的养兔场147个,占总饲养量的87.6%2007年3月中央电视台第7套致富经栏目到练市拍摄了《赶点儿出售獭兔皮》。
   申浩毛纺厂创建于1993年,专营兔毛加工和兔毛纺织生产,最近几年年均兔毛加工500吨以上,
  80%产品外销,年创汇300万美元。2006年开始建立长毛兔种兔繁殖基地,饲养彩色长毛兔。2007年,在原厂区64亩土地的基础上,继续征用土地60亩,租用土地124亩,建造兔房30幢,兔笼12660只,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饲养长毛兔10000只。2010年饲养量达到15000只。2008年列入国家财政部参股项目,入股2000万元,并与山西省汾水地区和长治地区挂钩扶贫,生产的种兔作为扶贫政策发放给农户饲养。第一批2009年5月2000只扶贫种兔,第二批2010年10000只扶贫种兔,陆续运至当地发给2000户贫困户饲养。在此基础上计划引进兔肉、羊肉生产线3条,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兔、羊肉加工厂。这样从兔子养殖、兔毛加工到肉食品加工形成一条龙生产。目前各项工程正在建设中。是年通过了省一级兔场验收。
  2010年,练市全镇兔子总存栏87643只,其中长毛兔存栏12612只、獭兔存栏74851只。100只以上大户72户,71381只。
   还有马(摄影道具)、驴(旧时豆腐坊拉磨)、狗、猫等家畜,境内也有饲养。第五节鸡 鸡有两种:原鸡(亦称野鸡)、家鸡。家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境内农户历来就有养鸡的习惯。旧时农家一般养四五羽、
  七八羽,以吃食撒落地上的杂粮、虫子,鸡蛋可换油盐酱醋针线,也是招待亲戚朋友菜桌上的美味佳肴,所以生蛋母鸡是主妇眼中最现实的生财之宝;过年过节,杀只公鸡,用来请神拜佛,焚香祭祖,求财祈福。古代计时器尚未发明,早晨一声鸡鸣,向人们报告新一天的开始,它不仅是庄户人家的时钟,也是公共生活的时钟。集体生产以后,散养的鸡鸭会损害庄稼,所以村规民约,有所约束。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群鸡群鸭作为资本主义尾巴来割除,规定饲养羽数,有的生产队,到晚上鸡鸭上棚以后,挨家挨户摸过只数,超过者当场斩头。包产到户后,取消了这种严厉措施,并鼓励农户发展家禽养殖,饲养量迅速增加。
   家鸡的品种按经济用途分,有肉用鸡和蛋用鸡两种。
  1983年开始肉鸡实行专业化饲养,当时有的饲养200~300羽,最多的饲养2000羽。
  2005年,新丰榨树湾周德富,开始饲养蛋鸡,年存栏2.1万羽。
  2007年8月,以沈国强为法人代表的4位股东,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蛋鸡养殖场,饲养海蓝蛋鸡,起名为湖州绿康禽业有限公司,地址位于李家兜。投资1800万元,占地80亩,建筑面积12220平方米,其中生产用房9820平方米。常年存栏生产蛋鸡10万羽,年提供优质无公害商品蛋205万公斤、无公害肉鸡10万羽。鸡舍采用自动喂料、自动扒粪,自动饮水器,夏天使用水帘风机降温,冬天应用电热丝加温,整个鸡舍基本实现恒温控制。根据《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及《浙江省畜禽场管理规则》的要求,有兽医室、消毒室等配套设施。现有职工38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技术人员3人,建立严格的免疫程序和消毒制度,采用科学的饲料配方,按照无公害鸡蛋生产操作规程和无公害鸡蛋生产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生产。2008年7月经区农林发展局产业科无公害鸡蛋认证抽检,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认证为无公害鸡蛋,同年11月已通过了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是年5月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了“生态绿康”牌商标,并已获得核准通过。
  2009年5月8日,第二期扩建工程破土动工,又新租土地103.7亩,再建一个常年存栏16万羽蛋鸡分场(股东变为2人)。项目建成后,公司总占地面积183.7亩,总投资4300万元,2010年存栏生产蛋鸡23万羽,提供无公害鸡蛋3300吨。产值3000多万元,利润450万元,规模全省第二,成为养鸡产业上的一个龙头老大。
  2007年全镇蛋鸡存栏2.3万羽,年提供商品鸡蛋45.23万公斤,肉鸡饲养量187.5万羽,出栏肉鸡150.6万羽。500羽以上的肉鸡的饲养大户达到138家,占存栏总数的81.4%,占饲养总量的94.97%。
  2010年,蛋鸡存栏2000羽以上3户,共209000羽,黄羽肉鸡存栏2000羽以上大户43户,共163481羽;草鸡出栏500羽以上21户,共42623羽。第六节鸭 境内养鸭历史悠久,旧时就有群养习惯,俗称“赶黄鸭”,一般100~200羽左右为一群,都为蛋鸭(绍兴麻鸭)。赶鸭人撑着一只小船,拿着一根小竹杆,拉长声音呼喊指挥鸭群在田头地边寻觅蚯蚓、青草和撒落的粮食,以减少饲料用量,在粮食收获季节,田里掉落的粮食较多,不喂饲料也能吃饱肚子生蛋(称为拾白蛋)。农户在鸡、鸭的散养上,散养鸡的较多,而散养鸭的却较少。因为鸭有“夜扒食”的习性,往往越到晚上,越是到处觅食,不肯自觉回棚。所以到了傍晚,河边上养鸭户“鸭来来……”的呼鸭声象信天游的歌声一样高吭动听,赶到火冒时,有人当场将鸭砸死在河港里。就为这个原因,户养鸭子较少。有些农家有小孩在家闲着,就专门赶上20~30只鸭,一天到晚赶着鸭子跑,鸭子生蛋,聊以贴补家用。“文化大革命”期间,群鸡群鸭曾作为资本主义批判,家禽的存栏数一度严重下降。包产到户后,80年代中期又把养群鸭者列为先富起来的“万元户”,披红带花加于表彰,家禽的饲养数量大大增加。以后逐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肉用鸭与蛋用鸭的品种、饲养方法和饲料配方都各有不同,水鸭旱养等科学手段的运用,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目前一只肉鸭,从孵化到出栏只要30~35天的时间,重量在4~5斤左右。一只蛋鸭从孵化成小鸭到产蛋只要150~180天时间(最快的140天),一般连续产蛋一年后,就作为肉鸭淘汰更新。
   洪塘乡民安村周仁琴,1988~1989年开始养鸡、养猪,1991年转为养鸭,
  1993年开孵坊,供应樱桃谷种鸭。2003年组织周围农户建立了民安家禽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实行了“五统一”(即:统一提供苗禽,统一提供饲料,统一提供兽药,统一产品质量,统一销售产品)的养殖模式。这一模式,使毛鸭质量越来越好,价格也比市场价格高很多,饲养户的利润大大增加,短短几年时间合作社成倍扩大,还带动周边更多农户,2007年民安家禽专业合作社被评为湖州市示范性专业合作社。是年,周仁琴又投资3500多万元建立起练市欣农禽业有限公司。集种鸭繁育、苗鸭孵化、肉鸭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实行一条龙生产。公司现占地107.8亩,建有年饲养能力3万羽的省二级父母代种鸭场1个,年孵化能力可达3300万羽的苗禽基地1个,年屠宰能力700万羽的肉鸭加工厂1个,同时建有现代化冰鲜能力400吨和冷藏1000吨的大型冷库及相配套的污水处理系统,还有年饲养100万羽左右的标准化养殖小区2个。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可达到年生产无公害鸭肉14000吨。但是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环节不没有完全连接好,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加工厂生产一段时间以后,就停止了运转。不过除了加厂不够理想以外,练市欣农禽业有限公司的其他生产都很正常。2010年出售苗鸭1800万羽,实现销售7600万元,利润达到180万元。
  湖州三灵饲料有限公司于2001年在庄家村创办饲料厂,2002年筹建樱桃谷种鸭场,2003年正常生产,2006年饲养量保持在6万羽左右规模,年产种鸭蛋1000吨,同时以基地加农户的的饲养方式,回收种鸭蛋1500吨,销售种鸭饲料6200吨,孵箱150只,总占地面积36亩,企业总资产1851万元,职工60人。养殖基地将工厂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导入种鸭养殖基地的生产经营中,对孵化、种鸭养殖实行封闭式管理。以基地加农户的模式,采取二统一、一回收方式处理与散养户的关系。即:由基地统一供应良种苗鸭,统一供应种鸭饲料,种鸭蛋以市场价格回收。已与练市周边地区和湖州、德清、长兴、安吉等地建立了近2000户的合作关系,形成了较大的规模。2010年种鸭存栏数6万羽,孵化箱310台,年产种蛋1457吨。销售种鸭饲料15000吨,销售收入5782万元,利润180万元。
  2008年1月,瑞丰种鸭专业合作社在新丰村建立,负责人李斌斌,下设禾丰种鸭场,占地120亩,投资1500万元,建造鸭舍30000平方米,可常年存栏6万羽,苗禽孵化车间720平方米,拥有电孵箱30台,配有兽医室、消毒室、咨询室等现代养殖场设施,污水处理达到环保要求,与浙江大学合作,专业从事樱桃谷SM3父母代种鸭的养殖、种蛋回收、苗禽孵化、销售;饲料供应、技术咨询服务工作。实行樱桃谷种鸭旱养,确立了“瑞丰”商标。养殖和孵坊共有员工37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2010年生产种鸭蛋1458吨,出售苗禽1000多万羽,产值达到4236万元,利润324万元。
  合作社以“养殖场+农户”的模式发展运作,已有57户农户加入合作社。
   随着专业养殖场的不断增加、硬件设施的逐步改进,科学手段的全面提高,养鸭这个产业正在进
  一步发展,练市镇到2007年,养禽500羽以上的专业场、户663家,樱桃谷种鸭存栏52.6万羽,年提供种蛋1036.3万公斤,肉鸭饲养量153.2万羽,出栏肉鸭129.4万羽。2010年存栏500羽以上大户
  221户,共243467羽,出栏10000羽以上42户,共80100羽。
   境内还养有少量鹅、飞鸭等家禽。
   附件:管理机构 解放前,农民饲养的家畜遇到疾病,请民间兽医治疗。1957年,练市乡政府组织4名民间兽医,建立兽医站,负责全乡畜牧防疫工作。1963年,组建练市区兽医站,全站有兽医12名,负责练市、荃仁、洪塘、水口、善琏、含山、石淙7个公社的畜牧防疫工作。1971年,练市公社实行畜牧合作医疗。1993年荃仁乡并入练市镇,2个乡镇的兽医站也随之合并。1999年10月,洪塘、花林乡并入练市镇,2000年7月练市区、练市镇、洪塘乡、花林乡4个畜牧兽医站合并为练市镇畜牧兽医站。2003年1月练市镇农业服务站、水利农机服务站、畜牧兽医站合并为练市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06年更名为练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乡镇兽医站站长名录 表5-13第六章渔业 练市镇地处水乡平原,纵横交叉的河港水道,是淡水鱼类生长繁育的良好水域。境内鱼类品种繁多,人们猎鱼方式也多种多样,戳鱼、网鱼、钓鱼、装鱼(倒笼)、扳鱼、饵鱼……,只要人勤手巧,锅中便有鲜鱼烹烩。90年代后,工业企业高速发展、家畜家禽规模化养殖,对水源污染逐年加重,河道淤积,水质污臭,许多小港浜兜变成了臭水沟,鱼类已经无法生存,水产资源严重衰褪。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内荡养殖逐步兴起,改变了原来外荡鱼类丰富,而内荡养殖较少的局面。
   第一节渔民 旧时渔民,祖祖辈辈常年漂泊在江湖河港上,以船为家。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头顶芦菲,脚踏平棋,晨星暮月,寒来暑往,穿梭在云中雾里,以捕鱼捉虾耥螺蛳为生。南宋诗人朱希真一首《好事近·渔父》的词,以浪漫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渔家生活的情趣:“短棹钓鱼船,江上晚烟笼碧。塞雁海鸥分路,占江天秋色。锦鳞泼剌满篮鱼,取酒价相敌。风顺片帆归去,有何人留得。”诗人笔下的渔家生活是如此潇洒自信,放浪不羁。但是,现实生活中,渔家生活艰辛劳苦,渔民地位卑微低下。
  常年经风沐雨,披霜冲雪在江枫渔火中,皮肤黝黑粗糙;终岁盘坐于船板之上,从事捕捞作业,双腿弯弓畸形。所以“渔船里阿姆”(渔家女人)往往是丑陋的代名字,渔家孩子大多不读书不识字。全国解放后,1953年实行民主改革,组织渔业协会,渔民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但是水上作业的分散性和流动性,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中,连家渔船这个领域却是一个“死角”。建国10多年后,还是单家独户的分散作业,为了补上社会主义改造这一课,1966年2月,中共中央批转了水产部党组“关于加速连家渔船社会主义改造的报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连家渔船的社会主义改造。练市镇贯彻中央文件时,主要任务有三条:一是实行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渔船、渔网等生产资料折价归公,生产集体化,大寨式评分,按劳分配。二是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生产基地。改变单
  一经济,发展多种经营。除划给一定水域面积外,动员农村大队,以自愿互利的原则,协商划给一定土地面积,归水产大队集体耕种。三是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生活基地,结束以船为家、水上漂泊的生活,实现陆上定居。这个工作在“文化大革命”的大批判中,渔民单家独户的生产方式被当作资本主义批判时,进一步加大了力度。
   一上岸定居 荃仁公社渔业大队成立于1963年下半年,其成员大多是在1962年国家动员城镇居民下农村时,从双林镇、菱湖镇、石淙镇下来的渔业人员,将粮户关系落实在荃仁公社的大虹桥、里仁桥、铁店兜、竹子兜、前进村等生产队。渔民继续各自单独捕捞,只向生产队缴纳管理费,购买平价的粮食和食油。
  组织初期,地无寸土,没有办公地点,练市镇西栅茶馆作为议事场所。
   进行连家渔船社会主义改造时,荃仁公社渔业大队被吴兴县定为试点单位,先走一步。提早在1965年下半年,为扶持渔民实现陆上定居,从鲶鱼兜生产队划拨土地、县财政拨款建造砖木结构九路头平房40间,于1966年上半年完工。房屋完工后,一些渔民不习惯岸上生活,不肯上岸,房屋空置了两年多时间,直到1968年4月连家渔船改造进入高潮时,33户渔民才搬入新居,实现了陆上定居。同年对私有的渔船及渔具折价归公,实行评工记分,年终集体分红。为解决渔民的口粮自给,1966年,从原公社种子场接管水田70亩,大部分劳动力转移到了原来不熟悉的农业生产中,一直种了8年田。1975年办起了运输队、生产发酵粉的食品厂、生产塑料包装袋的塑料编织厂。1982年包产到户,渔船渔具重新折价回归个人所有,企业也因效益不理想而停产歇业了。
  练市公社水产大队成立于1968年。原南浔镇捕捞大队因渔民过多,在连家渔船社会主义改造时,一地难于安排,就分散为几批人员到各地安置。1968年4月28日,28户渔民(含花林2户,洪塘1户)到练市公社,与原练市5户渔民,共33户组建成立了练市公社水产大队。建队初期,渔船停泊在东栅凤凰桥一带。洪塘、花林、练市3个公社的外港水域划归水产大队,作为生产基地。
  1969年下半年,从新联大队划拨施基郎给水产大队作为陆上定居点,初期搭建草棚1座(4间),作为仓库和社员集会场所。与此同时,对社员私有生产工具(船只、网具)进行折价登记,归集体所有,劳动力统一调配,工具统一使用,实行自报公议的大寨式评分,水产品全部由鱼行收购。1970年初由县物资局调拨33间水泥梁、柱结构的七路平房建筑材料建造渔民住房,至1971年上半年改建成九路平房36间,33户渔民陆续搬进了新居,实行了陆上定居。多余3间,1间作大队办公用房,2间作仓库兼会场。
  1970年,上级提出渔民口粮自给的要求,公社从练南大队划拨水田23亩,又接收原农业中学白地12亩,水产大队组织渔民,像农民一样种植水稻、春花和杂粮。口粮仍不足部分,由粮管所作农村返销粮补足。
  为了响应政府号召,发展多种经营,改变单一的生产模式,1973年办起了编织厂,编织网片、再用手工加工成农用罱泥篰。1975年创办塑料编织厂,生产简易电器配件,1978年搞小型运输拖队,贩运砂、石等建筑材料。1980年开办併线厂,为纺织企业加捻、併线。
  1982年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所有的生产工具(船只和网具)重新折价回归社员个人所有。
  1985年,原来属集体所有的的社员住房也折价分给了个人。全村18间平房、48间楼房折价以后,按1969~1981年劳动工分编造方案分配给社员,社员所住房屋用现金找补平衡,所有权也随之转归个人所有。
   二二村合并
  1993年10月荃仁乡并入练市镇,但是两个水产村却一直各自为政,直到2002年4月22日,渔业村与水产村才合二为一,成为现在的练市镇水产村,原渔业村和水产村,作为生产队核算单位依旧存在,村办公地点设在施基郎。
  施基郎是一个四面环水的独圩墩,东西长130米,宽67米,总面积13亩,地形较高,1999年特大洪水时,地面离水面尚有90厘米距离,人称风水宝地。据传说,旧时曾是一施姓大户居住在此,故称为施基郎。原来这个独圩墩与外界的通行靠1座八字形的木头桥,下面二组木桥柱,上面铺有三块木板,宽不足2市尺,只能单人通行。由于长年失修,人走在桥上左右摇晃,每到冬天雨露霜桥、雪积冰封之时,老年妇女有时爬行而过。1970年水产大队申请建造新桥,得到县主管部门批准,由县桥工队预制桥板,运到埠头,在原木桥旁建造了1座三垮度、二块桥板、单边栏杆的水泥桥,取名新渔民桥。后因桥面太狭,单边栏杆也不安全,有自行车连人带车跌入河中。1986年,村里投资5000元,用钢筋混凝土浇灌,加宽桥面,增设为双边栏杆,摩托车、自行车都可以安全通行。2008年,又在旧桥东侧10米处新建1座公路桥,桥面宽4.5米,长18米,总投资23万元,镇上补助12.5万元。旧桥也同期拆除。新渔民桥的变迁,是渔民生活改善和变化的一个缩影。
   目前水产村共有132户人家,528人。专业从事捕捞作业的有62户,其余70户都转业为搞运输(15条船,4000吨)、经商、打工。
  渔民原来祖宗三代住在一条船上,小孩子从小跟随大人捕鱼捉虾,一般都是不读书、不识字的文盲,捕鱼技术靠父母言传身教,代代相传。陆上定居后,从小开始都入托入幼入学,所有孩子都读完初中义务教育,以后又继续进入高中、技校、大学深造。现在整个水产村已经有技校生5名,高中学生46名,大学生28名。
   三渔民生活
  1990年,根据祖孙三代同居一室,生活上存在许多不便这一实际情况,经村党支部、村委会研究,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凡祖宗三代户,孙辈年满18岁者,集体安排七路平房地基1间,由个人出资建造,为老年人所居。这一政策普遍受到欢迎,至2010年已建造13间房屋,归老年人居住。它的好处是:(1)无偿安排建房地基,老年人子女乐意投资建房,体现了爱心。(2)老年人有了自己名正言顺属于自己的新房,心里高兴。(3)避免了祖孙三代同居一屋,难免产生的代沟矛盾,新老三代都舒心。4.老年人居住在一起,可谈天说地,有共同语言,又能互相照应,子女放心。5.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质量有个比较,促进了儿女的孝心。
  2005年,湖嘉申(湖申乙线)线的航道使用权收归国有,涉及渔民7户(村里安排在那里装簖、捕捞,常年生活在这一区域的渔民)。2008年东淙线(湖州东迁—桐乡宗央庙)航道的使用权收归国有,涉及渔民8户(同上)。总共涉及渔民15户,38人。国家视同向农民征地一样给渔民于补助:补助的标准是:(1)住家渔船每艘补5000元(一户一艘)。(2)址网每索3000元(规定每户为3索);网兜每只兜袋补3000元(按实装数补);转产补偿费每人13000元;办理38名养老保险,每人投保23000元(总共87.4万元),年满60周岁后,每人每月可领取养老保险金345元。第一次湖嘉申线补偿7户时,养老保险的钱全部拨到村里,保险的名额和政策作了明确公布,但是这笔钱是不是拿去保险却没有硬性规定,村里讨论结果是,全部按实有人口分给户上。第二次东宗线养老保险的钱,没有拨到村里,而是规定这笔钱必须保险到人,否则取消资格。结果村里按规定保险38人。但是事实上,目前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是60人,村民代表大会反复讨论,最后决定:按照保险人数每月可以收到保险金400元,村里留一部分资金作为以后退休人员的预备金外,按现在60岁以上的实有人数分摊,每人每月可拿到200元养老金,2009年1月开始已经兑现。尽管这个政策还有许多矛盾和问题,但是老人每月能拿到150元(现已增加到200元)的保险金,却是一件恒古未有的大喜事,他(她)们欢欣鼓舞,庆祝这个人到老年的意外之福。
  2002年两个水产村合并以后,村支部、村委会对村庄环境进行整治、修筑河岸,安装路灯、道路砂改油、建造婚丧专用场所、自来水管道改造、更换变压器、建造治安岗亭等投资近90万元。2003年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卫生村,2004年被命名为区级文明村,2007年被命名为市级文明村,2006~2008年连续3年被评为市级渔政渔港监督先进集体。第二节捕捞 “渔猎取薪,蒸而为食”是古代先民赖以生存之本,历朝历代传承下来。到了近代,淡水鱼捕捞方式主要有三类:钓子、网具、电捕。
  钓子类分铁钓和竹钓两种。铁钓是由铁丝经特殊加工而成铁钩,有的铁钩上还生有倒齿,鱼吞食以后,很难挣脱。铁钓又分小钓和大钓。小钓有装上蚯蚓为饵的,也有装上小鱼虾为饵的,只要诱得鱼儿上钩,就成猎物。大钓有悬空钓和滚钓。滚钓渔钩锋利,在一根总线上系有许多短线,短线上又系有渔钩,河港中横放总线,两边划船前行扯动总线,锋利的渔钩触到潜伏在河底的鱼儿就被钩住(一般都是大鱼);悬空钓即在河的两边各插一竹杆,将渔钩线拴在河中总线上,河面上又装有竹节当浮子,使钓钩悬于半水中,竹杆上装有响铃,鱼从渔钩边游过,水流带动渔钩,钓子一钩住了鱼,就越扎越深,鱼的挣扎,会使周围的钓子也来“帮忙”。
  鱼儿只能俯首就擒。
  竹撑钓由毛竹的丫枝削制而成。分为麦钓和饼钓两种。麦钓以小麦为诱饵,小麦蒸熟处理后,钓子两头弯到一处,直接插在麦粒上,鱼一咬麦粒,竹钓就自动撑开,鱼就无处可逃,这种方法钓的多是鲫鱼之类的小鱼。饼钓以糠饼为诱饵,采集蒿草茎干晒成半干,剪成1厘米的圈,把糠饼切成条状,塞进蒿草茎圈里,然后把竹钓二头弯到一处,插入圈里,鱼一咬糠饼,茎圈就断,竹钓自动撑开。这种方法钓的都是鲤鱼、草鱼之类大鱼,钓子也比麦钓大许多。
  网具有车笼式址网、牵塘网、撬网、丝网、撒网、罱网、拖网、扒网、耥网、划网、扳网、网簖、满港网、蟹网、卵台网、跳台网、蟹罡网、虾笼。
   车笼式址网是33厘米间方的方形笼状渔网,横着安装在河道底上,网上多处开有倒网口,鱼虾只进不出。
   牵塘网又称拉网,用渔网拦住一只塘或一段河港,牵网捕鱼。
   撬网亦称三角网,一般用于撬水草捕鱼。
  丝网亦称“的笃船”,先在河港中横布数条丝网,然后用脚(也有用手的)颠动一块中间垫有横木的平棋,在船板的上两头撞击,发出响亮的“的笃”声,鱼群受到惊吓,就到处乱窜乱撞,有鱼撞入网中被网扣住,渔人就收网抓鱼。
  撒网亦称“扎网船”,渔网是上尖下宽的喇叭形状,底部间隔穿有一圈铅条,渔人将网撒成一个大圆圈,落入河中,将鱼圈住,然后慢慢拉网捉鱼。
   罱网是在寒冷的冬天,鱼儿不大活动的季节,用罱篰在河底盲目挟鱼的一种捉鱼方法。
   拖网是在船的一边或两边,拖挂两个底部镶有铁片的网兜,摇船前行,网住鱼虾。
  扒网亦称扒螺丝船,小竹杆根部装一个撑开似畚斗状的网兜,再用另一根小竹的稍头装一块竹片,称为扒杆,网兜装在河中,扒杆从河岸往网兜的方向一下一下的拉动,使螺丝滚入网兜中。
   耥网亦称耥螺蛳,耥网与扒网一样用一竹杆装有畚斗状网兜的推网,网兜放在船头前面,边摇船边推着网兜向前,将螺蛳推入网中。
   划网是在春天鱼儿交配繁殖的季节,撒网捕鱼的一种方法。
  扳网是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安装一个四角间方的渔网,用四根小竹,两根一对,交叉将四个网角拴住,在小竹的交叉点上再系一根杠杆竹,将网沉入河底,间息一段时间,扳起一网。有句俗语:十网九网空,一网就成功。网簖是渔网从河底一直装出水面,挂在竹子上面,两头开有倒网口,鱼类只能游进不能游出。
  满港网亦称大网。将整条河道全部装网,一个岸边装有绞车,人力控制渔网起落,一个岸边用毛竹系住网纲绳,起网时毛竹自动将渔网托起。有时能网住几十斤大鱼,这种方法只在发洪水期间,水混流急时较为有效。
  蟹网亦称牵蟹网,高1.5米,下面穿上有洞眼的铅片沉入河底,上面穿有木浮子或塑料浮子,使网直立在河中。当河蟹顺流而下触网以后,就攀沿在网上,渔人在一边筑有缓坡似的蟹埠,隔10分钟时间将蟹网的一头围到蟹埠头,拉出水面,河蟹即成笼中之物。
   孝(产卵)台网是鱼类交配产卵期间捕鱼的一种方法。
  跳台网在鱼簖的上游斜插数块用白漆涂好的毛竹片,竹片板的边上装一个渔网,鲌鱼、鲢鱼游到簖边,发现一个白色的东西,就会在慌乱中跃出水面,跳进布下的渔网中。
  蟹罡网即是小扳网,50厘米间方四角网,用小竹头撑开网角,小竹头中间系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系有浮子浮在水面上,网中放有青蛙肉或蛤蟆肉等渔饵,四角系上砖块沉入河底,隔一段时间拉一次网(一般一次放上几十个蟹罡网,逐个轮流拉网),捕足网中之蟹。
  虾笼亦称倒笼。由两节装有倒剌的圆形竹笼组成,呈八字形,底部装有竹笼盖子可以随意打开,盖里插一条蚯蚓,引诱鱼虾进入笼中捕食。鱼一进入笼子,就很难再逃出来。这种笼子在青苗田期间最好用,倒笼放在有水流的缺口,泥鳅、鳝鱼、虾顺流而下觅食,进入笼中被擒。
   鱼簖是用综绳(现用尼龙绳)将竹片编成簾子,拦插在河流中拦捕鱼虾的苇栅或竹栅。
   起渔窠是在河道容易集鱼的地方,堆放上树枝,水面盖有水草或水上植物,让鱼安居在鱼窠里。
  到起鱼窠前,再定期投放一些鱼饵,引诱鱼儿更加集中。一般在天气寒冷时候,渔儿不大活动的季节,渔民会“起渔窠,起鱼窠”的在河港里叫喊,渔窠主人与渔家谈好价钱,一般六四至对半分成。渔窠主人多一点。渔家就用铁链网围住渔窠,将树枝全部扒到岸上,渔家用罱篰全部罱一遍,然后就收起围网,将网中之鱼全部收完以后,就与渔窠的主人当场分成。地段好、且规模大的渔窠一次可以捕到几百斤鱼,一般的渔窠所获不多。
  摆擂台在春季鱼儿交配的季节,选择一个合适河岸,用三支毛竹搭一个小平台,上铺一块木板,渔人用二个雌雄鲤鱼,在鱼的楞鳍上系一根麻线,挂在一根竹杆两头,让雌雄鲤鱼不断在水平面游动,引来鲤鱼交配,渔人用渔叉守在上面,等引来的鲤鱼游到适当位置,就用渔叉戳鱼上岸。
  灌桥畔用渔网将石桥堍围住,用石灰水灌入桥畔里,将鱼赶到网中,围而捕之。此系有害作业,已被淘汰。
  照春鱼每年春天,水暖花开时节,栖息底层越冬鱼儿开始游向上层水域,到浅水层找食,且活动迟钝,渔人划一小船,船头点有照向水域的渔灯,一手拿鱼叉一手划浆,沿着无水草河岸前行,看到鱼儿,就用渔叉戳之,十有八九成功。
  墨鸦鸟亦称鸬鹚、鱼鹰。栖息河川、湖沼和海滨,善潜水、捕食鱼类,经训练后是捕鱼高手,本地称为赶墨鸦。渔家在墨鸦的颈部系一根线,墨鸦在水底抓到鱼后,吞到颈部却进不到肚中,渔人把墨鸦吞到颈部的鱼全部捏出。60年代政府禁捕,现在墨雅已经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除了渔民捕捞以外,农民亦有多种捕渔方法。
  戳鱼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渔叉,平时春季鱼类交配产卵期间戳孵子鱼,夏秋天戳嚎鱼,春夏戳甲鱼、孵子黑鱼等。引鱼是在水位上涨期间,通外河的车沟里用炒焦的米糠、麸皮打引,炒过的米糠、麸皮香味很浓,每天晚上在水沟里撒上一些,引得鱼儿来吃食。几天以后,在早晨天亮前,突然用网将出口处拦住,然后填土将水舀干,有时这种方法收获颇丰。
  张泥鳅钓在清明前后,烂水田耙塄沟里放泥鳅钓。一般都是农村小孩子的用莲管棒(干枯)剪成33厘米长,中间系上一根线,用竹洗帚篾丝剪成的两头尖、1厘米左右长的篾丝,线的一头将篾丝中间系牢,把切成2厘米~3厘米长的蚯蚓肚子里插入篾丝,篾丝一头剌破蚯蚓皮,露在外面,一头藏在里面,钓子放入有水的塄沟里,莲管棒浮在水面上,钓子沉入水里,泥鳅吞食后,上面有根棒浮着,无法再钻入泥里,而是带着钓子到处游动,装钓人一看就知道那一管钓子有鳅上勾了,就可收鱼入篓。
  张鳝鱼钓鳝鱼钓与泥鳅钓一样,所不同的是泥鳅钓用洗帚篾丝作钓子,而鳝鱼钓用的是铁钩,泥鳅钓放在水面上,而鳝鱼钓插在田塍边或地滩边。钓鱼在历史上源远流长,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妇幼皆知的息后语,李白在《行路难》中更有“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白日边”的佳句。
  钓具有海杆钓、台杆钓、手杆钓、抛杆钓。钓鱼方式有河钓、溪钓、海钓、潭钓、夜钓、冰钓、渔塘钓、水库钓。浮珠有七星浮、笃浮。渔饵有荤饵、素饵、臭饵、香饵。渔杆短到一两米,长到十五六米,渔钩从10~0号(号码越大渔钩越小)。购置一套渔俱、渔服,最便宜的几百元,贵的几千元、几万元。现在的钓鱼已经成了身价和实力的象征,不少白领、有钱人甚至各级干部,都有钓鱼的爱好者。到处都有钓鱼协会和各种钓鱼比赛,小到县市、大到全国乃至世界。钓鱼从初始的经济性,逐渐演变成了娱乐性、竟技性。
  钓白鱼(翘嘴白鲦)在9~10月份採菱时,用一根短杆渔钓,钓子上用一根磨亮的黄铜丝弯成数圈,中间留一小孔,钓子套进铜丝孔里,不装渔饵,上下抽动,一只手在离水面处弹动手指,水里发出“叭叭叭”声音;铜丝在水里闪闪发亮,白鱼误以为是小虾小鱼在游动,就张开大嘴抢食,误吞鱼钩,泼喇入篓,成为佳肴。
  放蚕花(虾米)旧时水田都常年灌水,到了9~10月份,蕴草里有许多小虾米。人们在缺洞口揿一张瓦片,瓦片上面留一指深的水向外河流淌,利用田里的水位与外河水位的落差,下面放一淘箩,水向下流的时候,蚕花(小虾米)全部流到了淘箩里。晚上在下面点亮一盏小油灯,蚕花(小虾米)喜光,就不断地放下来,放到的虾米,或带鲜炒着吃,或给鸡鸭当饲料,吃不了的晒干,以后放汤作佐料。
  舀塘旧时每畈田里都开有小塘,到了最炎热的夏季,田里的水面温度很高,容易将鱼烫死,而小塘里因为水深而温度相对较低,泥鳅、鳝鱼就会游到小塘里躲避。舀塘就成了捉鱼最简便的方法。一般先在小塘里用脚搅动一下,如果塘里翻出许多泡泡,说明塘里有鱼(泥鳅),就结伴戽塘(舀塘),在粪桶的两头系上绳索(一头拴在粪桶耳朵上)各执一绳,两人协调运动将水汲入田间,舀干后将躲入烂泥里的泥鳅全部挖出来。在冬季,水田全部干枯,而渠道里还有
  一些薄水,泥鳅会逃入渠道躲避。此时翻垦渠道(水泥渠道就没有泥鳅了),容易得到鳅鳝。
  垦麦塄时,田面已干,泥鳅钻入田泥深处,只要带有一篓,垦田中随时可以拾到泥鳅,增加餐桌美味。
  钓鳝鱼用一长铁丝弯成一钩,钩上装一条蚯蚓作饵,选择河滩、地埂、田塍,放入鳝鱼洞中,鳝鱼馋而咬钩,渔人拉鳝出洞,即成笼中之物。还有在田塍上摸鳝鱼、统鳝鱼,冬天有人用深沟撬掘鳝鱼等。
   提笼罩抓鱼编一竹笼,两头相通,下大上小,在水田中见鱼立即罩住,用手在笼中摸鱼即成。
  鳜鱼笼用竹篾编成鸡摊篓大小、两头都装有倒翅的渔笼,两头再搏上杨树根须,放在水流的桥畔边,鳜鱼钻入篓里以后,就再也游不出来了,鳜喜欢集群活动,有时笼里钻进一群,能倒出一大堆来。
   摸鲈鲤清明前后,鲈鲤产子在河埠的石畔上,表面光滑,用指一掐,会“啪”的一响。
  产子的鲈鲤一直守在旁边,防止其他鱼类吃掉鱼子,看到损害自己的幼子就会过来撕咬,只要一根手指不断掐子,一根手指张开以待,等鲈鲤张开大口咬住手指时,迅速掐住嘴巴,就将鲈鲤抓住了。
  鲈鲤窠用两张瓦片对合一处,用绳子绑住,一头用一只草鞋(也可用蒲鞋)将口封住,再生一长绳抛在河滩深处或河埠边,鲈鲤会钻入里面产子或穴居,到时慢慢拉起来,里面就有鲈鲤。打甲鱼(鳖)。这是一项技术活,只要用脚在渔塘里搅动一下,就知道那里有甲鱼,一个猛子钻到水下就把甲鱼抓起来,一抓一个着。还有一些人知道这里有甲鱼,就用渔叉守着,甲鱼过一段时间,必须钻出水面透气,等甲鱼在水里往上窜时,刚出水面的一瞬那,用枪戳住。
  照泥鳅鳝鱼用木板做成长方形开口罩子,顶上盖一张瓦片,下面点一盏灯,五面皆封住,只留一个口子,火光向前(也可用手电筒),到晚上一手提灯,一手拿只提桶和桑剪(也有用专门制作的竹剪)在水田里见到泥鳅、鳝鱼,就用剪子剪入桶中。
  摸河蚌螺蛳夏天一般在水流较急、底无砖石的河道里,用脚先在河底踏住了河蚌以后,再钻到水里摸起来。冬天用六齿钉耙在河道里扒蚌。旧时螺蛳很多,用手捡拾,比比皆是,困难人家也作填肚充饥之物。
  药鱼是用簾子临时拦断一段河浜,用鱼藤精、巴豆等鱼药洒入河中,将鱼类全部药死。有人把这方法称为火烧河底,使所有鱼类遭受灭顶之灾,遭人谴责,现已禁止使用。还有用羊头网打虾,用钓子、用小缸张甲鱼(鳖)用渔枪戳蟹等等方法。
  电捕始于1973年,水产大队渔民用柴油机带动发电机,发出的电流为交流电,以捕捉底层鱼为主,用柴油机带动电动机,串联电容及二级管,发出的电流为直流电,称引电,以捕捉水草内的鱼类为主。电捕产量很高,但对渔业资源破坏性很大,1979年上级水产部门通知禁止电力捕鱼,大型电捕基本停止。但是一些懂电器知识的人,为了赚取高额利润,仍在装配和出售逆变器等电捕工具。
  因小型电捕工具设备简单、易于操作,肩背式宜在水田里捕足泥鳅、鳝鱼、蛇,因而电捕禁而不止。
  但因使用不当,时有伤亡。
   第三节养殖 养鱼可分内塘养殖和外河养殖两种,境内水产养殖历史上较短 一外河养殖 练市辖区内,外河水域面积8957亩(1985年郊区水产局统计),京杭运河杭申乙线、湖嘉申线、东宗线主要航道贯穿其中,其余河流均是弯弯曲曲、纵横交错的支流,河面宽度大多在30米~50米之间,有的河段不足20米,支流上且多浜兜。20世纪六七八十年代,河道两岸,农村社员划分地段放养水草,作为湖羊冬季饲料,河道中间只留一条狭小船路,河底淤泥在冬春季节罱小塘泥而清除,因此水体较清。从90年代起,外河水草逐年减少,而水葫芦生长逐年茂盛。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家畜家禽养殖大户的兴起,外河水域的水质污染开始日趋严重。
  1959年春,大公社时期,练市境内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外荡养鱼。当年总投入资金约10万元,在公社范围内抽调有一定捕捞经历的人和一些连家渔船的渔民,还从双林镇捕捞大队调入渔民5户,从绍兴聘请做簖技工2名,组建起练市公社外河养鱼场,场内共有职工38人,在桐乡、南浔、双林交界的河口筑起栏鱼竹簖,常年派船看守维护,围成一个大包围圈。从菱湖购买草鱼、青鱼、白鲢、花鲢鱼苗放养,日常在河内巡逻查看,加强管理。早春和秋、冬季节选择鱼群较集中的水域进行牵捕,所获鱼类全部交供销社统一收购和销售。职工实行工资制,一般人员月薪25元,技工32元。1961年6月,大公社分为小公社后,养殖场随之解体,职工全部返回原籍。
  1964~1968年荃仁公社渔业大队在福乐渡桥塘、前洪塘、荃步、杨开庙水域实施过圈养;1969~
  1974年练市公社水产大队在市南塘、朱塘港也实施过圈养,但是都因效益不理想而中止。
  1971~1984年期间,每年5月由水产局组织,每个水产大队派出一个劳动力(1985年起由渔政站负责派员),到上海崇明岛、本省宁波、温州等地采捞蟹苗,放入外河。1971~1973年期间崇明岛无偿采捞的蟹苗多,分配到蟹苗也多,每年150多斤放入外河,每斤蟹苗有8万多只,小如芝麻。1975年河港里的河蟹到处乱爬,农田里、渠道沟中、河边洞穴里、水草上随处可见,一个水产大队仅秋季捕蟹超过万斤。统一卖给供销社调运湖州销售。1974年后,蟹苗产地渔民自捞后作为商品出售,各地淡水地区争相采购,价格飙升,资源紧张,蟹苗放养量逐年减少,至1983年放养量已经不足20斤。
  秋季的捕捞量亦随着放养量的减少而下降。1993年停止了幼蟹在外河的放养,本地产河蟹也随之消失。
   二内塘养殖 在历史上一直很少,有些生产队填断一只小浜兜或几亩渔塘搞点养殖,大都只放鱼苗无人管理,到年终把渔塘水抽干了,不管大鱼小鱼,捉起来全部分掉,产量效益都不大考虑。近在咫尺的菱湖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基地,内塘养鱼大大高于粮食生产的效益,为了引进内塘养鱼的技术,练市乡于1981年从石淙乡聘请了一名渔业辅导员,指导全乡的内塘养殖。但是由于没有编制,报酬不高,两年后,本人主动辞职回乡。1986年花林乡利用种子场的土地搞水产养殖。其中6亩小鱼塘,27.5亩成鱼塘,雇工4人,加上1名脱产干部负责,5个人专门从事渔塘养殖。是年成鱼塘亩产达到2400斤,取得了较高的产量,1990年后承包给个人经营。随着土地流转机制的正常建立,加上近年来土地平整工作的全面展开,大部分村里都有一部分未分配到户的土地,承包给了一些养殖大户和种植大户。因此许多土地都集中在一些承包大户手中,上百亩几十亩的大户比比皆是。境内搞水产养殖的承包大户除了部分本地人外,许多来自菱湖、江苏,年承包租金最低的每亩140元,最高的700元。据原来在上海地区搞养殖的人反映,那里的租金比这里要高,但是那里的道路畅通,汽车可开到田头,渔塘都是用水泥板砌好的标准塘,所以饲料运输,鱼产品交易都很方便,无形中提高了经济效益。这里承包金虽然较低,但是道路不畅,有时因汽车无法进入,产品交易受到影响。近年来上海地区大规模的建设,土地被大量征用,所以从上海过来的养殖户较多。这几年水产养殖除了家鱼饲养外,特种水产亦有了很大发展。洪塘乡车塔村郑爱松于1989年用4亩田在室外养鳖6000只,2001年又建造起
  1500平方米的室内温室养鳖场,养鳖6万只。2003年又在鳖塘里套养5万只乌龟,龟、鳖在沙坑中生蛋后,自己用孵箱繁殖幼鳖幼龟。是年有稚鳖15000只,稚龟35000只。2005年10月,又成立了湖州练市松源龟鳖专业合作社,已经吸收13户为正式社员,为了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优,又开办了一家龟、鳖饲料供应门市部,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所需饲料,在养殖过程中提供技术服务,还帮助养殖户推销商品鳖等一系列产前、产中、产后服务。2010年12月郑爱松荡内饲养量5万只。个人年销售
  300多万元,合作社年销售500多万元,为散户销售5000多万元。成为练市镇第一家特种水产的专业合作社。
  2010年全镇有外港(机埠内)渔塘909亩,内塘(老渔塘)912亩,稻田(稻田挖塘)养鱼9975亩,共计11796亩。其中,饲养青虾3650亩,鲫鱼1252亩,鳊、鲤、草、青、鲢、鳙等家鱼3804亩,河蟹720亩、鲈鱼270亩,黑鱼680亩,鳜鱼250亩,鲌鱼220亩,鳖680亩,汪丁(黄颡鱼)
  90亩,卢氏沼虾85亩,白对虾95亩,温室养鳖48户6580平方米。稚鳖150万只,稚龟5.2万只。养殖淡水鱼总产量达到2406吨。其中家鱼类(青、草、鲢、鳙、鲤、鲫、、鳅、颡、鮊、鳝、镢、鲈、鳢)1423吨,虾类(虾、蟹)613吨,贝类(蚌、螺)25吨,其他类(龟、鳖、蛙)345吨。外河捕捞产量35吨。
   第四节渔政 湖州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南浔分站,办公地点设在练市镇万兴路123号,前身是从练市渔政站演变而来的。1982年的时候,绍兴来了一批电捕、药虾的渔船,停泊在两省(江、浙)三市(湖州、嘉兴、吴江)四乡(乌镇、洪塘、桃源、横街)的交界的乌镇西栅。他们白天休息,晚上电捕、药虾,捕后即离。练市的资源受到损害,可是又没有权利越界处理,在无奈之中,于1983年下半年,练市水产村和荃仁渔业村商量决定,两村抽调5名人员,安排1只挂机船,在自己的水域内巡逻检查,发现外来船只就驱赶出境。
  1984年4月湖州市郊区水产局下文,设立湖州市郊区渔政管理委员会(渔政处)练市区渔政站,管辖练市、洪塘、花林、荃仁、含山、善琏、石淙7个乡镇的外河水域。建站初期,没有办公地点,借用座落在万寿桥西堍原属练市派出所办公楼后院西侧二间五路平房作办公室、兼外地职工宿舍。巡逻船仍用原挂机船。
  1985年下半年,借用原练市派出所废弃的消防艇,经整修后,作为渔政检查船。1987年下半年,从嘉兴造船厂订购8米钢质汽艇一艘,编号为浙湖735号。1989年1月1日改名为湖州市渔政处练市渔政站。同年使用自有积累资金,在万兴路西段北侧征地1.30亩,建造三间三层(中间四层)平顶办公楼,建筑面积346平方米,总投资15万元。当时渔政站职工6名,临时工1名。
  2000年1月湖州市渔政处下文,撤销练市、南浔、双林渔政站,建立湖州市渔政处南浔渔政站,办公地点设在原练市站原址,职工增加到12人。外河管辖范围除原石淙划归菱湖站,其余按原三站不变。2001年春渔政检查艇更新为5人摩托快艇。2004年1月,将菱湖渔政站与南浔渔政站进行撤并,改名为湖州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南浔分站。管理范围扩大到南浔镇、南浔经济技术开发区、练市镇、双林镇、菱湖镇、旧馆镇、和孚镇、千金镇、石淙镇、善琏镇水域,职工11人。
  渔政管理站的工作职责是:(1)贯彻执行渔业法律法规和规章;(2)负责辖区内的渔政渔船执法检查工作,打击电、毒、炸鱼、无证捕捞、渔船无证航行等违法违规行为;(3)协调处理渔事纠纷,维护渔业生产秩序;(4)负责辖区内渔业生产安全监管工作,组织开展渔船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避免渔船死亡事故,对重大渔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5)负责辖区内的渔水域环境监管工作,协助查处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处理对渔业污染事故;(6)对水产养殖中的渔药使用监督管理以及水产养殖过程中违法用药的行政处罚的实施;(7)协助做好辖区内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工作;(8)开展水生野生保护动物驯养繁殖、经营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查处非法捕捞国家保护水产野生动物行为;(9)做好辖区内渔业船舶的监督检验工作,凡从事外河捕捞专业人员和兼业人员都必须办理渔业捕捞许可证、渔类船舶证书和船员证书,交纳一定的渔业资源费方可合法作业。1988年境内从事外河捕捞的专业渔民125人、兼业渔民46人,到2010年,区域范围扩大,境内从事外河捕捞的专业渔民63户,兼业渔民40户。渔政站收缴的资源费,一部分统一购买鱼苗投放到区域内的外河中,进行渔业资源的人工增殖放流。 南浔区域内历年放养鱼苗数
   表5-14单位:寸、万尾
  第七章水利农机 第一节农田水利 练市镇地处湖州市东部平原,每遇洪涝,西部山区的水奔涌东下,形成灾害。历史上人们“集土障水,垒石挡蛟”建筑防洪堤埂以抗御洪水。多以民间自发修筑为主,官府兴办极少。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和1954年两次大水,特别是1954年,当时许多圩堤淹没,到处一片汪洋。一些外塘田普遍渗漏,俗称“蓑衣漏”,昼排夜淹。人民政府积极组织农民互助合作,扶弱帮困,日夜车水排涝,抢时间插秧。“七月初三(农历)种早田”就是这一年的实情。大水过后的这年冬天,政府发动群众大搞水利建设修复损毁塘岸,加固加高圩堤,挖泥夯土改善渗漏土层。
  在机电排灌以前,不管旱水大水都靠人力车水排灌。农谚云:“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缩脚干还是脱手沉”。后面一句的意思是插秧以后拔脚就干,比插秧以后立即(脱手)沉在水里还不好,所以一种田就得车水(也称踏车)。车水是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农活,水车(也称龙骨车)也是农家的一件大型农具。一般一只圩头里田亩最多的人家就得置有水车(也有几家合置一部水车的),称管车头,什么时候车旱水,什么时候车大水,那一只圩头先车,那一只圩头迟车,抽谁家的人出工车水,都由管车头的人说了算。管车头的人有一本车工簿,谁家出了工就记在车工簿上,到年终按田亩结算扯平。车水根据水位落差情况定人数,水位平时,二人一班,水位落差大时,三人一班,两班轮流,记转数换班,息人不停车。一般上午踏1200转,下午踏1800转。新中国成立前只有长港塍地主丁氏有1台铁牛牌柴油机带动水车,1949年(新华村)邵家角村购买1台大隆牌3匹马力柴油机带动水车。1954年新兴村购进1台8.8千瓦柴油机,以后柴油机逐年增加。1958年练市管理区在李家石桥、长港管理区在九里桥最早建起了2只机埠,当时没有通电,李家石桥机埠配了1台20匹马力柴油机。1959年11月吴兴县推广南浔公社鼓楼港灌区建设电力排灌与渠网化经验,各地开挖干、支、毛三级渠道。当时因单纯考虑节省土地,大多渠道沿地边、埂边开挖,弯弯曲曲,宽窄不等,排灌不畅。1962年5月新安江电进入练市地区,许多大队分灌区建起了机埠。但是当时没有经验,都是大灌区格局,把大批河港兜浜打坝拦在里面成了“内港”,排灌能力又不配套,碰到洪水突如其来,无法达到及时排灌的目的。而且打坝以后,农船无法进出,在当时运输主要依靠水路船运的情况下,带来了许多麻烦。以后逐步增加机埠,缩小灌区,建造闸水门,开通内港,提高排灌能力。
  1953年5月浙江省航运公司开辟杭申乙线以后,1958年12月运输线路全部从甲线(杭州—石门—嘉兴—上海)改为乙线(杭州—新市—练市—乌镇—苏州)。由于苏杭班、乌杭班等大型客轮卷起的巨浪惊涛拍岸,加上运输船队昼夜不息的往返交汇,两岸河滩严重损毁。1965~1966年,在杭申乙线(运河)的沿河两岸开始抛石护岸,经济上实行民办公助,政府每米拨25元,农民以工代资(每米5元),在练市、荃仁、洪塘损毁最严重的地段抛了一部分石头护岸。
  1970年开始“农业学大寨”,大搞土地平整。搬埂并圩,填土改田。当时大队劳动力集到一个地方,人挑肩扛,人声鼎沸,往来不绝,挑灯夜战,场面十分壮观。运河沿岸的大队都把大多数工程放在加固加高大包围上,1974~1975形成高潮,使水利条件得于改善,抗洪能力得于加强。1983年前后,砌石护岸改成浆砌块石,把河滩削成斜坡,砌上石块再用水泥嵌缝。但是限于当时的经济条件,上级每年下达的任务很少,进展缓慢。
  1983年包产到户后,一段时间里,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缺失,农民只种自家田,对集体公共事业不再关心,干部的指挥力下降。当时群众中有个顺口溜:“包产到户不靠你(指干部),袋里有钱不怕你,有了问题要找你,解决不了要骂你。”“拿起筷子吃肉,放下饭碗骂娘。”所以渠道的开挖和机埠维修等工作处于停顿状态,出现了“机埠像亭子,渠道像笛子(千疮百孔),集体经济变垫资”的局面。
  1988年砌石护岸改成混合式,即砌石落底80厘米,收顶50厘米,砌石以后,外面再加15厘米一层混泥土,用震荡器震荡加密,每年水利部门下达的砌石护岸任务数量也逐步增多。
  1989年开始,村级小圩区做三面光渠道。即先按规定大小做好渠道,再用缩小5厘米的模板放在上面,中间灌入水泥,插入震荡器震密实。利用三年时间,到1992年止,基本完成了小圩区三面光渠道的改造任务。
  1997年开始大规模土地整理(标准化农田建设)工作。土地整理是中国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一个重要决策,是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大举措,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制定的一项惠农政策。土地整理,就是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综合采用农业、水利、林业、生物和科技措施,实现田成方、路成行、林成网、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农田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操作机械化和农艺规范化,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措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朱家兜村是练市镇第一个开展土地整理的村,1997年平整土地1209亩,次年建成全市唯一一家优质化蚕桑示范园区。此后列入平整土地的行政村数量逐年增加,有计划分期分批地进行整理。经过十多年不间断努力,到2010年全镇整理土地面积达到96577亩,占应整理总面积的90.1%(见后附表)。这次整理土地一改以往依靠人挑肩扛的方式,而全都是依靠推土机等大型机械操作,田、地、渠、路被整体推平,原来那种田中有地、地中有田、插花交叉、路弯渠曲、零头荒角、杂乱无序的场面被彻底改变。水田旱地重新分片划块,新修的三面光渠道用60型、70型、80型、95型的“U”字形水泥板配套,主排渠用1米高的五孔板铺设;排灌两用渠进出水设有1米长水泥管通到田里,水泥管口设有铁盖封闭,开关自如。道路平整宽阔,路边绿化,整齐笔直,可供大型机械通行。土地整理结合灌区改造,机埠维修整理,一并进行。
  到2010年底练市镇已经建造维修小型排灌机埠363座,水泵528套,电动机功率5784千瓦,国家补助资金413万元左右。小型水闸18座,其中已改成有螺旋式启闭水闸12座,国家补助资金36万元。2007年建造的钟家墩村钟新水闸排涝站1座,国家补助资金29万元左右。建造三面光排灌渠道643公里,国家补贴资金4501万元。国家的补助资金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标准:1997年~1999年每亩补助450元(其中国家补助300元,镇补助150元),2000~2002年每亩补助700元(镇上不再补助),2003~2010年每亩补助1200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灌区资金缺口过大的,少量追补一点的情况也有。 练市镇历年土地整理面积情况
   表5-15单位:亩
   续表5-15-1
   注:①田地总面积是年报面积数;整理总面积是指市整理中心规划实际面积(包括原开荒大寨田和现在内港填平复
  耕面积)。②到2010年年底止,全镇补助资金7861万元,包括三面光渠道、道路绿化、机埠维修等各项资金在内。
  实践证明:土地整理有诸多益处,可以将处于荒废状态的道路、沟渠、坟墓等开发成生产用地,有效增加耕地面积;通过规整农田灌溉渠系,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以及改良土壤等措施,能够提高土、水、肥的综合利用效率;通过调整土地关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能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归并零星地块,能够促进土地集中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和农业集约化创造条件;能够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为大面积推广农业技术创造条件,有效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由此可见,土地整理在练市镇以至全国新农村建设中,是一次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功在当代,惠及子孙。
  1999年一场特大的洪灾,河道决堤,2万多亩农田汪洋一片,许多村庄房屋道路被淹(后有附件详细记载)。吸取了这个重大教训以后,政府发动群众,大搞水利基本建设,争取国家资金补助,大力改造圩堤。到2010年,已建造标准圩堤179公里,争取国家补助资金358万元,建造砌石护岸102公里,争取国家资金补助2040万元左右。2005年以前全镇共计砌石护岸90040米,上级补助资金160元/米。2005后加大了补助的力度,由原来的160元/米,增加到250元/米。航道应急加固砌石护岸工程量也有明显的增加,其中2005年建设应急加固砌石护岸4600米、2007年2210米、2008年3850米、2009年1300米,2010年2150米。
  集体生产时期,由于化肥缺乏,罱河泥是积肥的一个重要来源。当年要求“每亩搞满一只小塘泥”的时候,罱水河泥简直撑破了河床。可是包产到户以后,罱河泥的人从少到无,长期看不到有人罱河泥了。20多年淤泥的积蓄沉淀,使河床抬升,水质下降,蓄水减少,抗洪能力降低。这种情况不仅在练市,在全国各地都一样。此事引起中央高度关注,温家宝总理、曾培炎副总理先后到无锡做过专题调研,决定在太湖地区实施生态清淤。湖州市水利部门,于2006年就开始了对河道的清淤工程。
  河道清理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打坝抽干河水,用高压水泵冲涮河底淤泥,再用泥浆泵抽干,标准是能够穿套鞋在河底行走;第二种是用挖泥船抓斗清淤。到2010年12月为止练市镇已经完成河道清淤180.115公里,完成土石方253.317万立方米,国家投入补助资金1212.251万元(见后附表)通过河道清淤后,河道行洪排涝能力加强,河网调蓄能力提高,水生态环境改善,逐步恢复了河道的基本功能,改善了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重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风貌。
   练市镇历年河道清淤统计表 表5-16 注:河道清淤资金基本全部由上级政府拨款。第二节农具农机 一耕作用具 练市地区,粮桑并茂,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创造了许多适合本地的生产工具,这里择要介绍: 犁是一种耕地的农具。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传统的犁头,犁铧、犁壁为铁铸件,犁身都为木制,50年代犁梁改为铁制而称铁犁。
  50年代末,推广过双轮双铧犁,后因一牛牵不动,双牛很难协调,所以弃用。
  耙有平耙、滚耙两种,是水田浅层碎土和平田的农其。平耙由长方形木框组成,一般长180厘米、宽60厘米,在长框边各装15~20只相互错开的铁齿或耙刀,以切碎土块。滚耙是在木框中间与两长边平行装一木滚轴,轴上等距离穿20只竹片,竹片外露10厘米~15厘米,人站在耙的上面,挥鞭驱牛牵引。
  耖有铁、木耖两种。主要用于碎土和畚平田里泥块。木耖和铁耖形状相同,耖齿长约10厘米,齿为方形,铁钞较长,齿尖锋利,长约12厘米。
  铁耙是传统的翻垦农具,农民家家户户都有。由古代二齿镢发展而来。有二齿、四齿两种,中间装上竹柄,两齿均为尖齿,四齿有垦麦塄用的鸭脚铁耙,垦地用的散齿铁耙,垦烂水田用耙塄铁耙,撒猪羊垃圾用的尖齿铁耙。
  铁锹 (俗称扦步)。口薄,舌尖形,锋利,整体呈长方形,中间有梁,边略厚,装竹柄。是开沟、撬土、做滩常用工具。
  深沟撬种春粮时开深沟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种春粮时,为了降低水田地下水位,推广深沟撬开深沟。
  锄头也称刮子,口薄,新月形,有管子可装竹柄。常用于旱地削草、松土、培土、下种开穴(也称兜潭)、用于开垦荒地。有狭锄、三角锄、板锄等。
   山子(也称翻子)翻桑树、翻树用。
   犁头 踏耙 耖耙 鸭脚铁耙散齿铁耙耙塄铁耙尖齿铁耙扦步深沟撬锄头山子二耕作机械 电耕犁1966年练市公社莲墩大队首先购入4套电耕犁,配有双向犁及星形耙。以后一些大队陆续购入。70年代还配置鼠道犁(炮弹犁)在春花田开暗沟。当时因经常断电,又非常笨重,操作不方便,还发生触电事故,1980年后基本停用。
   拖拉机1972年新丰、新庄、水北大队各买进1台拖拉机,开始用拖拉机耕田,以后逐年增加。
  手扶拖拉机主要型号是工农12型和东风12(练市地区,工农12现已基本淘汰,都是东风12型为主)。当时手扶拖拉机还配了套耖,耙、单铧犁、双铧犁等,最后还是使用旋耕式最为方便实用,一直到现在。近几年购入大中型拖拉机的有江苏产的654型、48千瓦,554型,40.4千瓦;小型拖拉机有无锡产的东风12型、东风16型、CF—121(7.6千瓦)、CF151,江苏常州产和浙江永康产的S195型,小型号拖拉机大多都是8.8千瓦。
  机耕船1977年开始,又在拖拉机的基础上发展了机耕船。机耕船可以防陷,但是船体行进增加阻力,爬坡越田塍困难,后又被逐步淘汰。以后新丰等村又购进东风50中型拖拉机。但因当时圩头小,田块零乱,机器上下困难等原因,此后没有发展。
  2010年年底止,练市镇耕作机械共703台,6602千瓦。
   三栽培用具 秧凳木制传统农具,用于水田坐在凳上拔秧时用 耥也称耥耙,用于水田中耕除草。旧时单季晚稻,大株稀植,行间有
  23厘米~26厘米宽,10株一绷,结合施肥,耥在行间往返推拉,既除草也松土匀肥。实行机耕后,特别是密植程度提高后,耥耙无法放入行间,改用人工摸草耘田。
   四排灌用具和机械 戽斗 (也称绷桶)解放前,个体户大部分使用绷桶提水灌溉。俩人对站,用手握绳,协调操作,将水提倒在田里(或田外)。
  水车以动力分为人力、畜力、风力、水转4种,人力、水车又名“龙骨水车”。人力水车有脚踏、手摇两种。手摇水车又称拨车,形状较小,结构与脚踏水车相同,脚踏水车又有立车和坐车之分,其主体结构相同。畜力车、风力水车主体与人力车相似,传动部分与人力水车不同,转动轴经立、卧两齿轮传动,带动水车板叶运水。练市地区普遍使用坐车,坐车由车轴头、小轴头、车壳、车菲、和木、插梢、木杵、项凳、楞头、横木、跳板、绳索等组成。60年代建造机埠以后,水车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抽水机船 (也称机器船)船上装有内燃机和离心泵(型号为X195纸插式单缸四冲程内燃机),8.8千瓦机器,
  14进12出的水泵,单轴平衡,震动强烈,体积大。70年代改为S195,双轴平衡,体积减小,震动也温和许多,该 秧凳 耥耙 水车机型沿用至今。用皮带带动水泵,可以灌旱水也能排涝,在河中来去方便,很受农民欢迎,60年代初基本每个大队都有。随着机埠的普遍建造,排灌能力的配套,机器船也就逐步消失。
  水泵早期的机埠水泵以轴流泵为主,水泵与电动机分离,用皮带牵动水泵。1990年萧山水利机械厂生产出14英寸分体式水泵,电动机安装在水泵上,直接传动,节省了成本,也提高了效率。
  美中不足的是,这种型号还需要二层枝架木,安装维修还比较麻烦;2001年该厂又生产出联体式水泵,这种型号的水泵,只要一层支架木,安装维修十分方便,近年来联体式水泵在更新改造中不断增加,到2008年止,14英寸水泵中分体式占85%,联体式占15%(12英寸~6英寸水泵都是联体式,
  14英寸以上的都是分体式)。目前使用的水泵有24寸的600ZLB—2,配30千瓦—8电动机;20寸的
  500ZLB—2,配18.5千瓦—8电动机;14寸的350ZLB—2.8,配18.5千瓦—4电动机;14寸350ZLB—2,配11千瓦—6电动机;14寸的350ZLB—3.5,配15千瓦—6电动机;12寸的300ZLD,配11千瓦—4电动机;10寸的250ZLD,配7.5千瓦—4电动机;8寸的200ZLD,配5.5千瓦—4电动机;6寸的150ZLD配3千瓦—2电动机。还有潜水泵、泥浆泵等。
  2010年止,练市镇机埠380只,排灌用具机械共计875台,6684千瓦。
   五植保器具和植保机械解放前农村没有植保器具。
  三面快主要用于挖稻根,灭越冬螟虫。为长20厘米左右匙形小刀,刀尖及两侧有锋刃,上装小木柄,使用时将三面快插入稻丛根部,沿根部旋转,将稻蒲头挖出烧毁。60年代停用。
  治虫灯夜间利用灯光诱集害虫,使虫扑入灯下水盆(水盆里滴少量的油)中死亡。60年代使用白炽灯,70年代使用黑光灯,后使用电热丝,现停止使用。
  手动喷雾器50年代主要使用552丙型压缩喷雾器,60年代大量使 用单管喷雾器,70年代使用背包式喷雾器,一直沿用至今。以前还有少量 喷粉器,练市地区使用较少。
  高压机动喷雾器配有小型汽油机,要有多人协同操作,压力大,扬程远,速度快,比较适合集生产时的大面积治虫,包产到户后,使用很少。目前有担架式植保机,背包式轻便机动喷雾器等。
  在全镇拥有机动喷雾器66台,计37千瓦。
  2010年止,练市镇拥有植保机械82台,共76千瓦。
  六收获(脱粒、打场)用具和机械 镰刀镰有稻镰(又称镰剑)、镰刀(又称大镰刀)之分。
  1958年前练市地区只有稻镰,稻镰由刻有锯齿的刀片和木柄组成,呈月牙形。镰刀刀口无锯齿,木柄比稻镰要长,目前手工割稻普遍使用镰刀。
  快速收割器1958年推广快速收割器。主体为木框架,内侧两边装有锯齿形刃割刀,框上方装有简单扶稻器和丁字形长木柄。70年代后多次引进铁制收割器,有装有分禾装置,但是使用很少,现已消失。
  乔千、横头用于烂水田晒稻(晾稻)工具。乔千由3根小竹扎成一束或用2根小竹扎成一束, 镰刀 喷雾器错开使用,由多束望直,分开撑在田里,上面架上一根竹杆,俗称横头。用榻车把割起的稻运到田边,倒挂在横头上,晒干后挑回家脱粒。
  榻车是割稻、养蚕和晾晒东西的多用工具,使用比较广泛。榻车由左右2片组成,上下各1根胳膊粗细的横档,又各自有1根相应大小的笃柱穿连,2片交错,笃柱中间用铁稍活联,可以灵活收放。割稻时放稻运稻,养蚕时放蚕匾饲蚕。
  稻床系竹木结构,有大小之分。大稻床较为沉重,一般放在家里作掼稻用,小稻床较轻快,放在稻桶或菱桶里在野外掼稻用。四周用木头做成长方形框架,横置毛竹制筋,竹筋间留有空隙,将稻摔打,使稻谷脱落。旧时家家户户都有稻床,后来打稻机普及后,稻床被淘汰。
  稻桶由3厘米左右木板做成上口大、底部小的的方桶,左、右、前方3面装有2米高、用小竹头撑起来的围帐(围帐一般用编织布、麻布片做成),用于稻麦等作物脱粒。使用打稻机以后,稻桶也闲置不用了。
  连枷数根60厘米~80厘米长木条或竹条中间穿上数根铁稍,做成板状,用一可以旋转的环轴装在长柄顶端,用连枷摔打晒干作物秸秆,使子粒脱落。适用于黄豆、蚕豆、断稻穗脱粒。练市地区使用很少。
  风车古又称为扇车。用于稻麦脱粒后扬扇清理杂物。木结构,身为圆鼓形大木箱,箱内装有4~6片薄木板做成的风扇叶,后部有粮食杂物出口,顶部有盛谷斗,谷物放入盛谷斗,从底部狭缝中徐徐漏入风车中,手摇风扇轮产生风力,将杂物从后部出口处吹出;谷粒落入车外盛器。后来逐步被排风扇所取代。
  谷筛、米筛、麻筛用竹篾编成圆形筛子,小的有直径60厘米~80厘米大小。谷筛的孔很大,用于清理稻谷中的杂物,人力运动谷筛,谷从筛孔中漏出,留下杂物。米筛孔小,用于米谷分离,人工旋集米筛,米从筛孔中漏出,留下谷粒。麻筛的孔最小,用于分离碎米杂质。
   谷物盛器主要有谷箩、笆斗、栲栳、麻袋、廪条、米囤、畚斗、匾等传统工具。
   脚踏打稻机、电动打稻机 (也称脱粒机)。脚踏打稻机属半机械农具。有单人、双人打稻机,结构基本相同。50年代引进使用。脚踏打稻机与掼稻比较,效率有所提高,但是非常费力,所以开始多是4人组成二班,互相轮换,后来又改成3人一班,以减轻体力。电力发展以后,打稻机上安装上马达(稻桶打稻机也一样),就是现在的电动打稻机,体力大大减轻,效率成倍提高,一直沿用到现在。目前全镇拥有电动打稻机3739台。
   联合收割机有苏州久保田产的PR0488半喂入收割机,26.1千瓦,久保田PRO久保田448、
  558(左图)PR0588半喂入收割机(右图),32.7千瓦~44千瓦,无锡产的洋马4LBZJ—140B半喂入收割机,32.4千瓦,全镇到目前为止,共有收割机24台,计1162.8马力。在水稻收割旺季,来自江苏、安徽、山东等外地收割机进入到境内为农户收割作业服务,一般每亩收取费用60元~80元。
   榻车 谷桶 风车 收割机2010年止,练市镇拥有收获用具机械共2579台,5760千瓦。
  七积肥施肥用具和机械 罱夹、木千篰均为传统工具。罱夹亦称泥篰,由两片篾编罱夹组成蚌壳形(后有用塑料绳织成的网篰)。两片罱夹交错各装长竹杆(称罱泥杆),夹起淤泥置于船中,河泥满仓后,运到岸边,或直接挑到田里,或用木扦篰将河泥铲到岸边的河泥塘里,再用粪桶挑到田里。木扦篰用木头凿成畚斗形直口勺,装有竹柄。
   粪桶、粪勺均用杉木箍成,现在改为塑料桶,仍广泛使用。
  机动吸泥船吸泥船装单泵,(吸泥泵)配套S195发动机。当时有不少大队都装配了吸泥船,但是真正用于吸泥的很少,在水路一条的情况下,大多作运输工具使用。
  八加工用具 木砻用全木制成,用于除去稻壳(亦称砻糠)。主要由上下两个木盘、横担、砻心轴、砻耳、间隙调节杆、篾箍、砻拐、砻凳部件组成。上下盘由内到外凿斜齿槽,上下盘啮合、旋转,使稻谷在滚动中脱去谷壳。因为效率低又伤米,所以自从有了皮砻和碾米机以后,木砻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石臼用于脱去糙米糠层(舂米)和春节时打年糕用。用整块大石凿出半球形的坑,大小有异。
  境内以1斗、3斗、5斗臼为多,外形有方圆两种,配有石槌(俗称臼槌),可一人舂,也可二人对着舂。开始将糙米倒入臼内,用臼槌连续夯击,至米白为止,工效很低。60年代被皮砻和碾米机所取代。现在偶然用于打年糕,有的地方年糕也用机器挤压了,石臼已成为古玩界的藏品。
  石磨(俗称磨子)。用坚硬石头凿成圆形盘状体,分上下两盘,上下交合面均凿有斜纹磨槽,下盘有磨心轴,上盘有投料洞,使用时拉动磨杖,使上盘旋转,并陆续投料,即可将米、麦、豆等磨成粉。60年代开始,已经被磨粉机所取代。
  九养蚕缫丝工具 蚕台木台。木制丁字形木架,横档中间连接处,可左右转动能折叠,结构多层,(一般7~9层为多)每层可存放蚕匾一只。
  饲蚕凳俗称旋台架子,木制品,为养蚕专用工具,凳面宽短,中间有圆孔,插入十字形木架,放置蚕匾,便于旋转饲蚕,至今仍使用。
  双梯亦称梯登。木制铁制均有,供登高作业之用。由二面规格相同的梯子连成,下宽上窄,梯的顶端用插销活联,使用时将下部拉开,成人字形即可上梯,一般以5~7档为多,也有9档11档 小砻 磨粉 石臼 蚕篇蚕台的高梯。旧时多育高桑,梯子多为剪桑叶之用。
  丝车是境内集煮茧、抽丝、扬翻、烘干、定型于一体的传统缫丝工具,由煮茧灶、抽丝绪头、翻丝轴、传动槌、踏板、烘盆等几部分组成。缫丝时,先煮茧理出丝头,穿过聚丝孔,绕上翻丝轴,用脚踏动旋转,将丝从茧子抽出,绕于轴上,下面用炭火盆烘干,边抽丝、边绕、边烘、使其定型,到一定数量卸下,称为一车丝(一般25市两左右)。
  人工缫丝劳动强度大,需手脚并用,全神贯注,煮烤受热,条件艰苦。
  一整天只能加工20市斤左右的茧子。由于鲜茧很快出蛾(蚕蛾钻出茧壳,就不能缫丝),故旧时有“抢丝夺麦”之谚。自推行机立缫以后,缫丝质量、数量大大提高,土法缫丝很快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织机为境内传统的织布工具。也可以织绢、绸。木制,分机身架、牵经轴、筘、梭子、提综杆、卷布轴、踏板等部分组成。织布时用脚踏动提综,使之不断上下相互交错,并同时将梭子来回抛接而布纬线,用手拉动筘,使经线理直、碰紧,如此往返,逐渐放经、逐渐布纬、逐渐卷轴收布。70年代前境内还有织机,现在已经基本消失。
  纺车境内传统的纺纱工具,户户皆有。纺车为木制,由车架子、车头、锭子纺轮、等组成。纺纱时,右手摇动纺轮,由纺轮上的线带动锭子旋转,左手捏住棉条慢慢抽拉,纺出棉纱,待到一定长度,右手略将纺轮倒回,使棉纱绕到纡子上。
  纺纱时必须两手有节奏地协调进行。随着机械化纺纱的发展,原始的纺纱自然就被淘汰。
   十加工机械 砻谷机利用皮轮碾米,碎米率低,质量好。特别籼稻米易碎,皮砻加工的米折高5%左右。早稻不再种植以后,皮砻使用已经很少。
  碾米机60年代开始机埠上普遍安装了立式碾米机,当时的型号一般为2号米机,配10千瓦电动机,现在仍在使用;近年来一些个体户购买永康产的88型碾米机,配13千瓦~15千瓦电动机,碾米和粉碎谷糠一次完成;松阳产的联合米机,配15千瓦~17千瓦电动机,既可以米和糠的加工一次完成,也可以只碾米,不粉碎谷糠。到现在为止全镇拥有粮食加工机械243台。
   磨粉机有产自永康、松阳的230型配3千瓦~4千瓦电动机,350型配7.5千瓦~11千瓦电动机,目前全镇共有51台。
   饲料粉碎机有松阳、余杭产的450型,配17千瓦电动机,建德、余杭产的400型,配10千瓦~
  13千瓦电动机,平湖、嘉兴产的4020型,配7.5千瓦~11千瓦电动机,全镇140台,畜粪处理设备1台,2008年合计141台,共1820千瓦。
   水磨豆浆机永康产的250型,配3千瓦~4千瓦电动机,2009年共有17台。
  榨油机解放前多用木制油车,以牛为动力,解放初相沿。70年代,练市公社办了一个小油厂,年生产能力100吨左右,1987年转产化工。以后,在这个油厂工作过的管理人员和工人,有些熟悉榨油技术的人,自己购买榨油机办起了民运油厂,为农户加工菜油。目前全镇拥有油料加工机21台,办起了大大小小油厂21家,最大的油厂,年加工油菜子250吨~300吨。
   还有青饮饲料打浆机、制面机、水磨机等。
   缫丝 纺纱2010年止,练市镇加工机械260台,共计3551千瓦。
   十一运载工具和运输机械 扁担竹质为多,亦有木质,配有麻绳、络索、竹夹。境内常用运输工具之一,扁担又称稻冲,还有羊角扁担及冲杠并常配“笃子”。供人挑物疲劳时歇息时借力。
   土箕、草篰、箩筐用竹编制。为传统家用农具,现仍使用。
   农船境内传统运输工具。解放前后多为木制船,用橹摇。60年代后,多用水泥船,以1吨、3吨、5吨为多。
   手推独轮车山区运输工具。木制车轮,车架组成。一般可搬运100公斤。平原地区很少使用。
   双轮胶轮车、三轮车解放后发展,逐步代替独轮车。现在几乎家家都有双轮胶车和三轮车作为短途运输工具。
   挂桨机动船70年代开始使用,常有NG—73型8.8千瓦农用机挂桨船,近年来多为NG—73型挂浆机,配S195柴油机。2010年水产村拥有挂机船62只,农村中挂浆船已基本淘汰。以前使用的GJ—75、配套动力机为F165(4.4千瓦)与F175(5.1千瓦)柴油机的现在也已经没有了。
   运输拖拉机用于短途运输。手扶拖拉机配7C—1型1吨挂车,80年代逐步改成机械式自卸挂车。中型拖拉机挂车均装有汽动装置,大部分为自卸式挂车。1985年开始引进方向盘式小型拖拉机,全镇共有19台167.6千瓦,变型农用拖拉机108台214.6千瓦。
   专业运输电瓶车专业用于短途运输和乡村载客。车内安装5台6×12蓄电池,载重600公斤,
  2010年全镇拥有85台。还有商店自备车45台。第二种为小型专业运输电瓶车,车上安装3台6×12蓄电池,载重300公斤。
  2010年止,练市镇运输机械476台,共计8001千瓦。
  十二其他机械 农田基本建设机械:推土机8台,计823千瓦;挖掘机19台,计646千瓦;装载机1台,计143千瓦。共计28台,1612千瓦。
   渔业机械,增氧机125台,计5223千瓦。
   高速乘坐式插秧机 SPU-68C型,配10.5马力(7.7千瓦),全镇共有2台。
   其他农业机械还有排风扇,家庭水泵等2835台,7621千瓦。
  2004年开始国家对购买农业机械实行了补助政策,具体补助列表如下附表: 扁担、担绳练市镇2004~2010年农机补助表 表5-17 十三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
  2007年1月练市金诚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地址位于横塘村。社员从成立时的7人已发展到目前的57人,拥有各类农业机械29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台,手扶拖拉机4台,半喂入联合收割机7台,高速插秧机2台,植保机械14台。总资产190余万元。合作社带头人江金成于1999年与新丰村村民合股购买了第1台洋马Ce-1型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后,通过几年的刻苦钻研,掌握了收割机的各项性能和维修保养技术。2004年浙江省实施农机补贴政策后,在他的带领下,又有6位农民先后购买了久保田PRO-488联合收割机。江金成不仅带领他们开展跨区作业,而且免费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和维修服务,深受同伴的信任。2006年,7台收割机为外地和本地农户提供了12000多亩的收割作业服务。第二年,在农机管理部门的鼓励下,筹建并成立了合作社。几年来,金诚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壮大,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总共从事收割业务23000多亩,种植业务2400亩,治虫等植保业务1200亩。劳务收入179万元,自已拥有土地628亩,提供商品粮690800斤。这个专业合作社代表了新型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的方向,得到了有关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附件1:练市镇水利农机管理站机构沿革
  1958年春,为适应社会发展,练市镇、练市、荃仁、洪塘、水口等,相继成立大公社抽水机站。
  1960年,吴兴县委县政府下达文件,关于在县级各乡镇建立小型排灌机埠的要求,同年,练市公社,荃仁公社,洪塘公社,水口公社等都建立第一批小型排灌机埠。
  1961年,石双线3500伏电压线接通,双林变电所开始向周边公社输电。练市公社,荃仁公社,洪塘公社,水口公社的机埠陆续投入运行。
  1963年7月7日,吴兴县委下达关于在各公社成立公社抽水机站的文件。同年练市公社,荃仁公社,洪塘公社,水口公社等相继成立抽水机站。
  各公社抽水机站成立之初,成员仅有二三人。主要负责全公社机电管理维修技术辅导并协助各村建设机埠等。随着农业农村形势发展要求,抽水机站从几人到逐步增加车工、电工等专业技术人员,开设小型修理车间,开展农机水泵修理业务等。
  1977年各公社站都相继改名为水电农机管理站。并增设了农机维修厂。
  1984年,包产到户开展不久,水电农机站一分为二,拆分为农电站和机电站。农电站后划分为乡镇供电所,机电站后演变为水利农机管理站,专门从事水利农机业务。
  1993年撤乡并镇(荃仁乡并归练市镇),1994年4月荃仁乡水利农机管理站划入练市镇水利农机管理站。合并后共有人员8人。
  2000年花林乡,洪塘乡并入练市镇,同年花林乡水利农机管理站,洪塘乡水利农机管理站划入练市镇水利农机管理站。合并后共有10人,其中助理工程师3人。2003年1月练市镇农技服务站、水利农机服务站、畜牧兽医站合并为练市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06年更名为练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乡镇农机站站长任职表 表5-18附件3:练市镇“6·30”特大洪水
  1999年6月30日,练市镇遭遇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称
  6·30”特大洪水)。7月1日凌晨2点的最高水位达到了5.12米,超过警戒水位1.37米。持续时间之长,雨量之集中,历史罕见。形成洪灾总共有三个强降雨过程,总降雨量742毫米。第一次6月7日~12日降雨量为180毫米。第二次降雨,6月15日~17日,降雨量为100毫米,由于两次长时间的降雨,土地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也造成了外港水位猛涨。第三次降雨量6月23日开始,直至7月2日。持续时间比前两次更长,雨量更集中,这次总降雨量达到了462毫米,练市镇区全部淹没,万兴路当时被淹水位达0.6米深,全镇告急。洪塘镇上的10万伏变电所及李家兜、白水河、彭家河、蔡家桥、钟家墩、慈菇桥、徐家角、南汇、大虹桥,柳堡,召林等
  10多个村决堤,2万多亩水稻被洪水淹没;损坏房屋24149间,面积60312平方米,倒塌274间;淹没鱼塘1100亩;转移人口1977人,受灾土地47437亩。洪塘电影院门前被淹水深达到1.2米。特别是洪塘的10万伏变电所和境内大多企业被淹,造成了219家企业全部停电停工停产;损坏村级公路40公里,损坏堤防300公里,损坏变压器4只,电水泵16只,造成了长达一个星期的交通中断,直接经济损失超亿元。
  从6月20日开始练市镇已全面进入了抗洪抢险战斗,镇委镇政府专门组织了主要有民兵和共青团参加的3个抢险应急小分队,共计450名人员;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村为单位,专门组织了村抗洪抢险应急小分队,各自为战,日夜坚守在抗洪第一线,群众纷纷拿着工具自觉参加抗洪抢险,有的群众连续几天几夜坚守在抗洪一线工地上,当防汛物资紧张时,都自觉拿出家里的编织袋,木桩,和门板来进行堵缺口,填圩堤。这次洪涝灾害全镇共调用防汛物资编织袋120万只,毛竹木桩2万多支,调用移动水泵1000多台。党委政府科学调度,确保重点,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安全放在首位,号召群众,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坚定严防死守的信心,精心组织,妥善安排灾后各项工作。电力部门抢修受淹的电力设施,自来水厂确保供水安全,交管站努力保证公路畅通,水机站联系排涝水泵配件,派出所加强社会治安,医院送去消毒药物,工商、财税、保险、工办人员深入企业了解灾情,帮助克服困难,学校及时做好复课工作,宣传、广电及时宣传干部群众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大灾激发了人们的大爱,练市的所有企事业单位、个人自发向赈灾办公室捐赈,一部分外地领导也以个人名义也向家乡伸出援助之手;短短10多天时间内收到捐赠款122863元。全镇人民再接再厉迅速修复水毁工程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亲帮亲邻帮邻,借田育秧,旱地育秧,使受淹田所需秧苗及时播好。全镇农业、工业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镇1.6亿元的技改项目,灾后也进入正常施工。
   “6·30”洪灾,给人民留下了挥之不去的伤痛,也创造了一笔可歌可泣的精神财富。第八章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惠农政策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共中央关于“三农”(农村、农业、农民)工作的12个1号文件的贯彻。
  是使练市的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根本原因。
  中共中央12个1号文件共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中央五个一号文件”是指从1982年到1986年。贯彻这五个1号文件,通过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肯定,使农民逐步从绵延数千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模式中解放出来,调动了广大农民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贯彻中共中央1982年1月1日发出的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1号文件,文件总结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改革,进一步放宽了农村政策,肯定了“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于10月份练市地区全面实行了包产到户。学习贯彻中央1983年1月颁布的第二个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文件从理论上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新发展”。从而进一步稳定了家庭承包责任制。传达贯彻中共中央1984年1月1日发出的《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1号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使农民吃了“长效定心丸”。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1985年1月发出的《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中央1号文件。中心内容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取消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国家还将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1986年1月1日下发的《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
  1号文件。进一步摆正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肯定原有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同时,强调增加投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学习和传达贯彻第一阶段的“五个一号文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开创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自此,农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据统计,1978年人均收入为:练市129元,荃仁131元,洪塘131元,花林118元。1992年,人均分配分别为练市1521元、荃仁1142元、洪塘1245元、花林1358元。农村经济从原来“以粮为纲”的单一经济向多元化发展,各种经济成分同台竞争,原来长途贩运、弃农经商、“鸭司令”、“鸡大王”当作资本主义批判的对象,转眼成了炙手可热的“专业户”、“万元户”,开会披红戴花、上台领奖;乡镇企业成为经济发展最强大推动力,农民的观念更新,私营经济空前活跃,农业、农村、农民进入了未曾有过新局面。
  然而,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不断面临新的难题。特别是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增幅连续4年下降。1997年至2003年,全国农民收入连续7年增长不到4%,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练市镇也同全国一样,从1997年人均收入4015元,到2001年的4860元,年均增长不到5%,多数农户收入持续徘徊甚至减收,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也陷入低增长期。“有饭吃,缺钱花”,“吃饱了饭,看不起病,读不起书”,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农村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一度缩小后又进一步扩大。第二阶段的7个中央1号文件是指2004年至2010年,通过中央加大对“三农”投入的惠农政策,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科技水平,改变了农业生产徘徊不前的局面,使农民从温饱大步迈上了小康之路。
   新世纪第一个关于“三农”的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于2004年2月8日公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6个涉农的一号文件。通过传达贯彻,大大增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信心。自此中共中央又连续发布了6个1号文件:贯彻2005年1月30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6年2月21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1月29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8年1月30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年12月31日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11年1月3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7个中央1号文件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题,形成了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掀开了的历史新篇章。
  概括地说,学习贯彻第一阶段的5个中央1号文件是“松绑”,解决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问题,波澜壮阔的改革事业掀开了新的一页,也奏响了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气势磅礴的主旋律。第二阶段的7个中央1号文件的主要精神是“惠农”。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提高粮食产量,增加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政策,使农业农村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春天。2000年,练市镇农民人均收入4500元,2008年10980元,2010年达到13120元。
   第二节农业发展 农业生产从刀耕火种到用锄头铁耙耕作,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生产环境艰苦,生产内容单一,单家独户的小农经济,发展步履缓慢而艰难。人称“露天工厂”的农业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受到肥料、种子、技术的制约,产量一直徘徊不前。旧时农业一天到晚愁的是水,大水来了要排涝,旱水干了要灌水,车水占用了大量的时间,60年代通了电,建造了机埠,解决了水的矛盾。六七十年代最大的矛盾是肥,粮桑争肥、稻麦争肥、早晚稻争肥。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肥料问题也解决了,特别是1982年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积极性得了充分发挥,农业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向前发展。但是农业生产的条件没有改变,农业劳动的艰苦程度依然如故。随着全国粮食的宽余,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改革农副产品统派购制度,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1993年国家取消了合同定购任务,实行了30多年的粮本、粮票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农业产业结构也逐步进行了调整,20世纪90年代开始,江南一带的三熟制面积逐年减少,到2001年练市镇全部取消了大麦和早稻的种植,除了一部分油菜和小麦是二熟以外全部改成了单季稻,这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业劳动的强度。1997年练市镇开始推广免耕直播,同时普遍实行药剂除草,晚稻机械收割面积也逐年扩大,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生产最艰苦的“三弯腰”劳动。20世纪末,国家开始了对农业大规模投入,以推动农业的发展。
   一农田补助 从1997年开始,有计划、分年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平整,到2010年止,练市镇平整土地总面积96577.2395亩,占总面积的90.1%,补助资金7861万元,实现田成方、路成行、林成网、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化农田,为生产专业化、操作机械化和农艺规范化的现代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4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2007年开始停收承包金,并禁止一切收费,确实公益事业建设需要筹集资金和劳务的,须按“一事一议”制度,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2006年开始河道清淤,到
  2010年为止,已经完成河道清淤180.115公里,国家补金1212.251万元。2006年开始,国家对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进行直补(具体见附表) 练市镇镇种粮大户直补明细 表5-1 单位:元 练市镇粮食生产直补明细 表5-20 单位:元续表5-20 练市镇养殖及农业机械补助明细 表5-21 单位:亩元 国家除了不断加大对农业进行补贴的力度以外,积极鼓励土地流转,发展各种专业大户,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创办各种专业合作社,开展对现代农业的引导和示范。二农业产业化
  2009年为止,全镇已培育农业龙头企业9家,其中省级2家(申浩兔业有限公司、天湖裘皮制品有限公司),市级5家(湖州马可狮派皮毛制品有限公司、浙江呈祥裘皮服装有限公司、湖州练市酒业有限公司、湖州三灵樱桃谷种鸭场、湖州练市方氏农庄),区级2家(湖州练市欣农禽业有限公司、湖州绿康禽业有限公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企业。
   三农业专业合作社 根据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的要求,全镇已办起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其中市级2个(朱家兜蚕桑专业合作社、民安家禽专业合作社),区级2个(湖州练市金诚农机专业合作社、湖州市练市松源专业合作社),镇级8个(湖州练市莲墩湖羊专业合作社、湖州练市丰盛生猪专业合作社、湖州练市浩强兔业专业合作社、湖州练市正大畜禽专业合作社、湖州练市瑞丰养鸭专业合作社、湖州练市洪瑶蚕桑专业合作社、湖州练市联农植保专业合作社、湖州练市为民蚕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建立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民市场信息缺乏和买难卖难问题,而且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进一步实现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打下了基础,为农业打造“上接市场,下联农户”的产业链提供智力支持。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农业就是水稻和蚕桑,生产工具就是锄头铁耙,生产方式就是手工劳动,生产的产品就是自给自足的旧面貌。
   四农民电子信箱
  2005年9月浙江省启动了“浙江百万农民信箱工程”,这是一个由政府主导,集个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农技服务、办公交流、信息集成等功能于一体的面向“三农”的公共服务平台。让农民借助电脑和手机短信进行网上双向交流,快速、便捷地获得各类免费科技、市场信息和系统提供的服务,构筑农民网上社会。农民只要有1台联接宽带的电脑,拿自已的身份证到镇农业服务中心免费办理一个实名注册登记,中心就会给于一个邮箱地址和密码(有些行政村也可以办理)申请人就可以进入农民信箱,检索到各种市场信息,技术资料,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也可以在网上推销或购买农副产品,既方便又快捷。练市镇到2010年止已经注册农民信箱的单位和个人有5255户。
   第三节农村面貌 千百年来,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就是分散、封闭、落后、贫穷、愚昧的代名词。“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这几句顺口溜,虽然带有几分调侃,但当时现实状况也确有几分真实。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百年耻辱;八年抗战,更使“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素称“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杭嘉湖地区的农村中,大部分农民也是“衣不敝体,食不果腹”。新中国成立后,打土豪分田地,组织起来的农民,豪情满怀,想建设起自己一个理想中的美好家园。但是紧接着出现的“五风”、“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使农村的发展几经曲折。改革开放以前,农民远行都靠水路一条,走远一点的亲戚也会摇一只船去,行动十分缓慢和不便;练市到湖州乘轮船要4~5个小时,办一点小事也要来回3天;到杭州、苏州的轮船要6~7个小时。一般的农村妇女从不远行,甚至没有进一次城市,一生奔波在灶头、棚头、田头的三点一线上,终老在家里、村里、地里的狭小天地里。农村的道路都是烂泥路,一经连续阴雨,路上泥泞不堪,一般没有大事不会出门。
  小孩子到邻家玩耍,自已做一双高跷,或者自己做一双木屐(用一块木板,木板下面的两头钉上木条,木板上面钉一双草鞋),或者拿来两块砖头,各系上一根绳子,拎着绳子走路。大人遇事下雨天出门,穿一双钉鞋,拿一把夏天抹上桐油的黄布伞。钉鞋的鞋底钉有铁钉,道路泥泞湿滑,钉鞋沉重坚硬,远路往往脚上起泡。后来有了胶鞋,出门方便多了。但是因为“方便”,雨天路上行人就多起来了,道路更加湿烂,泥水加深,雨鞋往往进水,所以又发展为高邦套鞋。80年代初期,农民家里有几双高邦套鞋、几块手表,还作为富裕起来的标志进行专门的统计。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农舍,断墙残壁的上面挂上几片稻草把,以遮风挡雨。困难时期,男婚女嫁的时候,想要造间新房,许多人家树当梁条竹当椽。当时有句顺口溜:“楝树梁条竹椽子,骗骗新娘子,害了后小子。”建国前后,一度时候农村缺医少药,稀有的几个土“郎中”(医生),靠的就是几根银针、一把挑痧刀、一张中药方子走天下。农民生了病,只能听天候命。在没有计划生育的年代,生儿育女不由已,有的农村妇女生了十多个孩子,但是养育成人的却很少,婴儿死亡率很高,生活困难的家庭怕养不活,生下来就一桶冷水把孩子溺了。村庄周围遍地露天茅坑,蚊蝇满地,臭气冲天。河道里的水虽然清澈,但是粪桶、马桶、小孩的尿布就在同一条河港里洗涮,卫生观念淡薄,平均寿命很低。农村孩子一般不读书不识字,能断文识字者绝少。早先家里点的都是烧灯草的油盏碟子,后来改用煤油灯,60年代才用上电灯。天黑上床睡觉,鸡鸣三遍起耕,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农村有句俗话:“脚踏砻糠火(火炉),夫妻对面坐,咸菜滚豆腐,皇帝老子不如我”。这就是旧时农村中有代表性的一种观念。
  改革开放30年,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交通彻底改变了过去水(死)路一条的现场。1982年冬至1984年冬,练市镇铺设了通向19个行政村的水泥路,全长38公里,宽1.2米,改变了千百年来雨天行路难的旧貌。荃仁、洪塘、花林等也相继修筑了水泥路面。1987年春,练市镇利用浙江省农村工作会议机会,直接向省里争取到40万元资金,又在本镇筹集36万元,是年3月开始修筑通向桐乡的公路,1988年完工,并与杭申公路接通,结束了水(死)路一条的历史。同年2月14日练市—杭州班车开通。1989年湖盐公路全线通车,8月16日练市—湖州班车开通。2002年浔练公路开通。2008年申嘉(杭)湖高速公路开通,在新会村设立南浔南站,2009年练杭高速建成通车,在新丰村设立浙北高速公路管理中心。湖嘉乍铁路已在筹建之中。同年4条特高压线过境:向家坝~上海100万伏,淮南—上海80万伏,锦屏—苏南80万伏,葛洲坝—上海50万伏,涉及14个村,全长17公里,拆迁660多户,练市镇成为了特高压通道。
   —村庄整治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2001年湖州市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和农村改水,2003年启动“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练市镇结合自己的实际,从“三改”(改厕、改水、改路)、“六化”(硬化、绿化、亮化、洁化、净化、美化)入手,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当时以自然村为单位整治,补助标准根据村庄大小和整治效果,分1万元、2万元、3万元;以后又改为每人补助60元、80元、100元。经过七年努力,全镇41个行政村20245户、527个自然村,截至2007年底,合计整治村庄345个,占所有自然村的65%,整治人口53819人,占总人口的
  70%。
  村庄整治提升工程2008年开始的提升工程(从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改变过来)改为以行政村为单位,以“四改”(改路、改水、改厕、改线)为重点,达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的“六化”标准,并建立长效管理相配套。其中花林、新会、朱家兜、水口、白水河、车塔、莲墩、钟家墩等9个村通过了区、市两级部门的考核验收。2009年村庄整治提升村11个,车塔、莲墩、农兴、召林、大虹桥、慈姑桥、白水河、李家兜、柳堡、悦新、中心名列其中。2010村庄整治提升村10个,中心、悦新、金塔、朱家埭、松亭、横塘、农兴、西堡、凌家堰、严介圩。行政村经有关部门考核,属于市级优秀的奖励37.5万元,良好的参照优秀打8折奖励,及格的参照优秀打6折奖励。
  二村庄建设 全面小康村建设示范村从2004年开始。在以公路(湖盐公路、浔练公路)两侧的村庄整治提升为重点的基础上,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了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小康示范村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服务强化”的“八个化”要求。达到“规划科学,环境整洁,设施配套,服务健全,安居乐业,生活舒适,邻里和睦,管理民主”的标准。“湖州市‘全面小康村建设示范村’暨农村新社区考核验收办法”,分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4个方面分细目考核:在物质文明建设上,人均集体可支配收入2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通行政村主干公路四级以上,村内主要道路宽3.5米以上,进户道路宽1.5米以上,道路硬化率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100%,自来水入户率100%,河道整治,符合国家标准,有完善的农村电气化、信息化网络。完成村庄建设规划,无违章建筑。土地利用率符合国家标准。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0%以上。精神文明建设上:计划生育率达到
  100%,义务教育入学率100%,有较完善的商业网点,有达标的幼儿院,有医务室,有健身场地和公共活动绿地500平方米以上,有老年活动室(40平方米以上),有3000册以上的图书室。政治文明建设上:村级组织工作规则健全、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完善,村级组织班子团结、开拓进取、有较高威信。社会风气良好,3年内无重大刑事案件。生态文明建设上:村庄绿化覆盖率20%~25%以上。彻底消灭露天粪坑、推广和普及室内卫生设施,公共场所建有公厕。垃圾处理,做到保洁队伍齐备,保洁制度健全,环卫设施完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清洁能源利用普及率90%以上。申报的材料详实细致,考核严肃认真。2004年练市镇荃步村首开先河,成为第一个小康示范村以后,2005年水口村、练南村,2006年姚庄村,2007年庄家村,2008年钟家墩村,2009年朱家兜村,2010年慈姑桥村。相继成为小康示范村。这些村整体投入都在300万元~350万元左右,验收合格,省市奖励100万元~120万元,2009年提高到150万元。整个工程,村里一般都要投入很大一部分资金。
  新农村实验示范村建设始于2007年,总体上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要求,分列34个子项目,都有明确标准。城镇规划区内行政村、创建当年无实质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的行政村不列入创建申报对象;创建当年尚未获得“全面小康示范村”称号的一般不列入创建申报对象。年初申报,次年初经过自查,无一票否决项目,且综合得分都在90分以上,向区新农办提出验收申请,区考核验收合格后,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者,由区上报推荐材料,由市级组织现场考核验收,然后由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审定。审查合格,报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新农村实验示范村”。市奖励60万元,区奖励15万元。姚庄村于2007年成为练市镇第一个新农村实验示范村。2008年水口村,2009年练南村,相继进入新农村实验示范村行列。
  2010年,新农村实验示范村提升(更名)为美丽乡村,慈姑桥村成为练市镇第一个“美丽乡村”。
  中国魅力水乡示范村创建始于2010年,是南浔区委提出:加快推进“中国魅力水乡”示范村建设步伐,充分发挥示范村引领带动作用的要求。制定了《“中国魅力水乡”示范村考核办法》,分成清丽水乡、幸福农民、和谐家园三大块27项考核内容,每个内容都有具体指标和分值。上一个年度12月,由乡镇提出下一年度创建名单,提出申请,报区“中国魅力水乡”建设办公室审核同意后,下发年度创建名单。当年11月底由申报创建单位自查,无一票否决项目的,向区“中国魅力水乡”建设办公室提出考核验收申请。12月上旬组织区级有关部门进行现场考核验收、评分,然后报区领导小组审定,验收合格得分在90分以上,获得“中国魅力水乡示范村”称号的,区委、区政府在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进行授牌并按规定给予以奖代补。是年,练市镇慈姑桥村第一个获得南浔区“中国魅力水乡”示范村称号。
  加快集体经济薄弱村建设从2008年开始,市、区建立专项扶持资金,从土地流转中奖励,从加快“一村一品”产业培育中增加集体收入,从开展中介组织、创办农业专业合作社中奖励,从土地开发和农村宅基地复垦中提成,从积极发展村级物业经济中增收,从规范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中开源节流。各种措施综合并用,推动集体经济薄弱村脱贫。2008年至2010年,列入脱贫村的有4个:达井村、车塔村、白水河村、北堡村。脱贫补助资金30万元,其中市补25万、区补5万元。
   三村庄变化 经过“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村庄整治提升”、“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新农村实验示范村”、“中国魅力水乡示范村创建”、“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建设”6个层次的创建活动,农村的基础设施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改变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面貌,美化了村庄,为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开创了新的局面。
  道路硬化凡创建合格村的道路硬化率达到了100%,通行政村的主干道达到四级公路以上标准,通自然村道路宽3.5米,通户道路宽1.5米,新增道路及进户硬化150公里。2005年开通了农村2条线路的班车。
  农村改水练市镇境内有练市自来水厂、洪塘自来水厂、花林自来水厂3家,供水人口11万人(包括外来人口)。截至2010年底,全镇共有19030户安装了自来水,占总户数的94%。
  卫生改厕村庄整治以来到2010年底,拆除露天茅坑4200多只,彻底根治了千百年来,农村到处都是露天茅坑这个不卫生的旧俗。农户家中基本都安装了无害化卫生间,全镇农村建造公共厕所
  35只,卫生厕所逐步普及。
   路灯亮化在村的主要道路和公共场所安装电灯,方便村民出行和安全。
   村庄绿化在道路河道及农户房前屋后种花种树。全镇农村绿化率已达到28%以上。
  河道净化2006年开始河道清淤工程。截至2010年年底,共完成河道清淤180.115公里,完成砌石护岸42.15公里。2005年开始建设生活污水处理池,截至2010年年底至建成4只,并建成分散式污水处理池160只。全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35%。通过河道整治,河水清澈,河岸整齐,环境优美,再现了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风貌。
  环境美化经过房前屋后集中整治,拆除危房、危墙,粉刷外墙,2010年年底止,农村整治工作全面完成,共建造垃圾收集房46座,垃圾箱3700只,落实保洁员、清运员长期进行垃圾收集处理,经镇垃圾中转站压缩中转至长超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理,达到了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要求。
  还建造人工湿地185只、沼气厌氧52只、阿科蔓1只(都是村级较小的污水处理池)。第四节农民生活 农民在现代汉语字典上解释为“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在奴隶社会,有自耕农和隶农。前者是以小块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从事个体劳动的自由农民;后者是向大土地所有者租种小块土地、地位介于自由农民和奴隶之间的佃耕者。在封建社会,除了自耕农以外,大量存在的是租种地主土地的佃农。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农民的分化加剧,形成了雇农、贫农、中农和富农等阶层。通常所说的农民是指生产资料的私有者和劳动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中国农民却要复杂得多。长期以来,中国实行了“二元结构”户籍制度,出现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这种户籍藩篱制,使“农业户口”者,即便在外从事非农业工作数十年,只要身份没有变更,仍然会给你定性为农民。所以户口成为界定农民与非农民的不可逾越的铁丝网。户籍制度不统一的情况下实际我们所指的农民就是“农业户口”者。从现在人们的认识程度看,现阶段在中国如果给“农民”一词下个定义,那就是“户口登记在农村并为农业户口的农村人”。农民在社会成员的构成中是一个最为弱势的群体。如果出一个车祸,一起死了两个人,一个是城镇居民,一个是农村农民,农民的赔偿要比居民少一半,如果居民可以赔偿10万元,而农民只能赔偿5万元。在同一个工厂里劳动,农民工干最艰苦最繁重的活,可是工资往往只有正式工的一半(近几年开始逐步趋向靠拢)有些农民工编了个顺口溜:“干活是大头,吃苦在前头,报酬拿零头。”历史上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默默耕耘在黑土地上,从来没有什么养老保险,没有医疗保障。中国有句古话:“人老不值钿,树老值千钿。”农民人到老年,无力农事,手无分文,坐吃闲饭,给本来青黄不济的家庭增加负担,老人自艾自怨,子女诮呵不尊,患病无力求医。农民的老年凄苦是一个普遍现象。有时并不是子女不孝,而是孝顺也需要物质基础为前提,农民的晚年生活只用“艰难”二字如何了得。红楼梦里好了歌中有一段唱道“世人多道神仙好,只因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这些话用在农民身上似乎更加贴切。
  近年来国家对农民的扶持逐年加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1月开始,全国对60周岁以上没有退休工资的老年人,不分城镇和农村每人每月补助养老金60元,城镇居民和乡村农民一视同仁。
  2010年12月止,全镇60岁以上人数17160人,每人每月补助60元,全年政府补贴养老金1235.52万元,参加比率达100%。不足60岁的人,从2011年开始,必须自己缴纳一定金额,年满60岁时才能领取养老金,自己不缴纳金额,将取消无偿补助。缴纳的金额有不同档次,以后领取养老金的数量也就不同。例如1950年出生的老人2010年是59岁:一次性缴纳200元,到2011年,每月可领取养老金62.70元;一次性缴纳400元,到2011年,每月可领取养老金64.2元;一次性缴纳600元,到
  2011年,每月可领取养老金65.7元;一次性缴纳800元,到2011年,每月可领取养老金67.2元;一次性缴纳1000元,到2011年,每月可领取养老金68.8元;一次性缴纳1200元,到2011年,每月可领取养老金70.2元;一次性缴纳1400元,到2011年,每月可领取养老金71.8元;一次性缴纳1600元,到2011年,每月可领取养老金73.2元。这是缴纳的额度大小与领取养育老金多少的不同档次,还有缴纳年限不同与领取养老金的差别的档次。例如1950年出生的59岁老人,自愿以:200元的档次一次性缴满14年,共2800元,到2011年,每月可领取养老金111.87元;400元档次,一次性缴满14年,共5600元,到2011年可领取133.45元。以此类推,到1600元最后一个档次,一次性缴纳
  22400元,2011年可领取养老金263.38元。同时随着年龄的减少,每减少一岁,缴费增加一年,缴到年满60周岁,可领取不同数量的养老金。从理论上讲,从18岁开始就可以缴纳养老金了,但是一般情况下,45岁左右的人才开始缴纳。练市镇60岁以下18669人自愿缴纳了养老金,2010年共计收缴养老金金额2062万元,参加比率98%。以后,分年度缴纳到60周岁为止,就可以领取按规定的养老金了。
   一农村合作医疗
  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放到农村去”的指示(简称“六二六”指示)。
  迅速在全国农村办起了合作医疗。从1965年冬开始,每个大队选择一名“赤脚医生”,是年10月到次年1月集中到练市镇耶稣教堂进行3个月的技术培训,由上级医院派出医术高明的医生讲课,然后回大队建立卫生室,为农民治病打针。1967~1968年连续两年到善琏集中组织3个月的再培训,湖州市级医院还经常组织一些专项讲座。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多次反复,使一些“赤脚医生”的医术很快得到了提高,当时许多村里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1969年,练市公社在练南东毛桥建造了“六二六”卫生院,公社实行了合作医疗,从村里抽调医术较高的“赤脚医生”到卫生院当医生。
  报酬回生产队拿工分,卫生院给于一定的补贴。农民在卫生院看病不付钱,每人每年从下面收费2元,且收支做到基本平衡。在此期间练市地区各乡都陆续办起了合作医疗。1977~1978年在南浔小莲庄创办赤脚医生大学,为基层赤脚医生的进一步深造创造条件。1982年实行包产到户以后,因为收缴费用发生困难,于1983年停办了合作医疗,卫生院实行自负盈亏,对外照常营业。1986年湖州市卫生局派人到练市镇协商,撤销原练市乡卫生院,医务人员併入练市医院。是年10月26日,合併工作全部完成。1998年10月,原荃仁乡卫生院併入练市医院,1999年11月原洪塘和花林乡卫生院并入练市医院,所有医务人员也同时全部併入练市医院。1992年开始实行大病统筹。2000年每人每年收缴
  10元村集体交2元,镇财政按参保人员投入2元。报销比例:1000元以内自负,1001元~2000元报销30%,2001元~3000元报销40%,3001元~4000元报销50%,4001元~5000元报销60%。5000元以上者由镇统一报区合作医疗办公室审批,享受大病补偿报销待遇。当时报销面较小,农民大多不愿参加。2005年实行新型合作医疗,每人每年出资25元,三级财政补助25元(其中镇财政按当年参加人数出资5元,市、区财政各出10元)。门诊报销10%。至2009年农民每人每年承担65元(参保人员必须占总人口的97%以上),政府补助115元(其中:中央财政4元,省财政24元,市财政43.5元,区财政22元,镇财政21.5元),人均筹资标准180元。资金的分配原则为:71.1%(每人128元)用于大病统筹合作医疗的报销;全部资金的25%(每人45元)用于乡镇小额型合作医疗报销;全部资金的3.9%用于合作医疗困难救助。农民到区内医院门诊看病报销25%,大病合作医疗报销起报线,区内医院1500元,区外医院2500元。起报线:1万元报销55%,1万元~5万元报销65%,5万元以上报销70%。
  2010年,每人每年承担80元,政府补贴160元(其中中央、省、市承担92.50元/人,区、镇各半分担,补助资金67.50元/人),共计240元。随着筹资增加,农民参保人员享受补偿也有大幅上升:①门诊报销从2009年的25%提高到国家基本药品内西药30%,中药(包括中医诊疗)36%,其他药品25%。②住院报销比例,区内医院2010年继续实行零起报,在扣除自负部分后分段报销。具体为0~1000元部分由2009年的25%提高到30%;1001元~1500元部分从2009年的25%上升至60%;
  1501元~10000元部分,由2009年报销55%上升至60%,1万元以上部分报销65%,5万元以上报销
  70%。③普通床位费首次纳入报销范围(日费用40元以下全额报销2009年未纳入报销范围)。④将植入性材料纳入报销范围(其中国产按总费用40%,进口与合资按总费用的20%报销;区内医院再上浮20%)。⑤彩超、CT的检查费由2009年的限报10%增加到按总费用60%报销。⑥最高报销从2009年的5万元增加到8万元,大额医药费支出的困难群众还可以申请大病救助。全镇占总人口的99%参加了新农村合作医疗,还全面推行参保农民刷卡报销。二九年制义务教育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停收学杂费(小学生每人100元,初中生每人130元),2008年春季停收了书本费。2005年启动爱心营养餐工程和教育券补贴。爱心营养餐补助不分中小学生,每人每个学期补助100元,教育券根据情况不同对困难学生进行补助,烈军属子女,低保户子女补助略高一点,这个项目从2005年开始,2007年底取消。
   三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从1992~2002年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可以自愿参加生活补助。凡60岁以上老人,每人一次性缴费
  3000元,次月即可领取150元生活补助金。不足60周岁的缴费标准因征地时间不同而有所变化:1992~
  1999年征地的,每人缴费5000元,1999年5月18日~2002年征地的,个人缴费8000元,年满60周岁以后领取补助金150元,2010年已经增加到265元,全镇自愿参加生活补助的共有2933人。这个项目2002年以后已经取消。从2003年开始,根据2003年湖政发(2003)12号文件精神,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农民土地被征用后,年满18周岁以上,每人缴纳23000元保障金(从征用土地款中留出资金)。男年满60周岁、女55周岁以后,每月可拿到养老金220元。随着时间推移,养老金每年有所增加,到2010年,每人每月已经增加到345元。2010年全镇已经有1162人(含水产村渔民
  38人)实行了养老保险。凡土地全部被征用的生产队,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每人补助13000元。
  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国家从1997年开始在城乡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9年的最低标准是:城镇每人每年1143.80元,农村321元,是年全镇发放低保金140690.24元,到2004年城镇居民的低保金全部由民政部门负担,农村居民由民政局与乡镇各半负担,是年城镇居民每人每年的低保金上升到1223.72元,全镇85人。农村居民的低保金每人每年554.16元,全镇920人。2005年,不分城镇农村,调整为民政部门负担60%,乡镇负担40%。2007年开始低保户又增加了一个物价补贴。城镇居民每人每年的低保标准1100.32元加物价补贴211.25元,两项相加,实际补贴标准为1312.07元,共124人。农村居民补贴标准为597.82,加物价补助126.75元,两项相加实际补贴标准为724.57元。共826人。敬老院每人每年补贴1882.19元,共73人。全镇总共补贴资金为767640元。2009年城镇居民低保和物价补贴相加2130元共122人,农村1157.93元共829人,敬老院2551.29元,共79人。补贴总额达到1320132元。从2010年开始资金全部由国家负担。2008年全镇共有各种残疾人(肢体、精神、视力、听力、语言、智力)1237人,纳入低保182人(包括单低46人),还有一些残疾人得到居家安养18人、托养9人、重度残疾补助、民政福利企业上班等扶持。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城镇60岁以上低保户实行举家服务,每人每月65元,低收入户32.50元,内容包括理发、家政、快餐三项,以有价票证形式发放到人,2011年扩大到农村。2003年开始对低保户实行危房改造,是年改造17户,271900元,2004年6户,2005年22户,2006年15户,2007年,21户,2008年45户,2009年31户,2010年19户。总共补助资金217.1万元。2008年、2009年低收入农民年满70周岁的315人,实施生活补助制度,每月给于50元的生活补贴(2010年该项目被取消)。低收入农户接通自来水的入户成本费等个人出资部分,由区镇两级1∶1负担。低收入户必须100%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个人自负部分由区镇分担,有线电视初装费、和月租费全免。低收入户发生重大疾病的,在正常报销的基础上,再列入“困难补助”范围。80年代以后,各乡镇逐步建立敬老院,原荃仁乡敬老院建造于1986年5月占地面积17.5亩(包括蔬菜基地),建筑面积1229平方米。原练市乡敬老院建造于1990年,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1508平方米。原洪塘乡敬老院建造于1996年3月,占地面积4.5亩,建筑面积345平方米,原花林乡敬老院建造于1996年7月,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295平方米。三次撤乡并镇,各乡敬老院(1995年荃仁,2000年洪塘、花林)相继併入练市镇敬老院。由于人员增加,于2007年11月在原来基础上进行扩建,面积扩大到15亩,计划总投资1500万元,分二期建造,第
  一期工程投入700万元,新建休养楼4800平方米,2008年搬入新楼,2009年命名为练市镇福利中心,现有五保老人80人,其中残疾人20人。2001年3月,在白水河建造了练市陵园,占地47.3亩,工程投入120余万元(土地不包括在内),建造各类坟墓2616只,到2010年12月31日,已经安葬2026余只骨灰盒。
   五农民生活提高 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的大发展为农民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一般农户都有1名到数名成员在企业工作,农业生产只是在做工之余的附带劳动,使农民的生活逐步有了提高,尽管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还有距离,但是纵向比还是在不断地得到改善。这从家用电器的购置上可见一斑:70年代农民追求的“三大件”是手表、缝纫机,电风扇;80年代追求的“三大件”是空调、彩电、洗衣机;90年代追求的“三大件”是:冰箱、电脑、摩托车;21世纪追求的是“两小”:一辆小汽车、一幢小别墅(大部分人家想买一套城镇住房)。目前农民绝大多数都使用了液化气、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2008年实行家电下乡补助。政府用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实行先进示范和低收入保护的政策,不断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1962年农民人均分配:练市公社91.9元,荃仁公社79.4元,洪塘86.2元,水口76.9元。1971年农民人均分配:练市公社125元,荃仁公社130元,洪塘公社127元,水口公社127元。1980年农民人均分配:练市公社150.24元,荃仁公社146.32元,洪塘公社158.36元,水口公社122.64元。1992年人均分配:练市镇1521元,荃仁乡1142元,洪塘乡1245元,花林乡1358元。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4500元。2008年10980元。2010年13120元。

知识出处

练市镇志上

《练市镇志上》

练市镇志以辨证唯物主义为准则,实事求是记述练市镇的历史和现状,旨在弘扬古镇的传统文化、先人业绩和现代成就,记录资料,为后人续志提供依据。载录时限,上溯事物之发端,下限至2010年12月。图片资料延伸至2012年6月。载录地域为今练市镇范围,兼及原属乌镇区、练市区和大公社所辖区域中之今练市镇区域。与市、县、区有关联的事也作简述。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丛录和后记组成,专志分24卷。辅以图、表、照片。文体采用记叙式,一般不作评述。本着“略古详今”的原则,重点记述近代、现代,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阅读

相关地名

练市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