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气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练市镇志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245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气候
分类号: P461
页数: 14
页码: 47-60
摘要: 气候学上以一年中5天的平均气温≤10℃为冬季,平均气温≥22℃为夏季,界于10℃~22℃之间的为春、秋季,以此标准划分:练市冬季最长,平均有132天,秋季最短,仅63天,春季79天,夏季91天。 练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南北暖寒气流的交替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冷、热、干、湿变化明显,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关键词: 练市镇 气候

内容

第一节气候变化 气候学上以一年中5天的平均气温≤10℃为冬季,平均气温≥22℃为夏季,界于10℃~22℃之间的为春、秋季,以此标准划分:练市冬季最长,平均有132天,秋季最短,仅63天,春季79天,夏季91天。
  练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南北暖寒气流的交替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冷、热、干、湿变化明显,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春季平均进入春季时间为3月31日,终末为6月17日。春季是冬季风转为夏季风的过度季节,冷暖空气交替频繁,风向多变,天气时冷时热,阴雨天气较多,一般4~6天有一次冷空气过程。
  常有冷空气南下。强冷空气24小时降温可达10℃以上。气候变化快,冷暖变化大,常有春雷、倒春寒和晚霜,并出现雷雨或阴雨连绵日子。影响早稻育秧、春花丰产及春叶(桑)产量。
  夏季一般是6月18日开始,9月16日结束。有梅雨、伏旱两个气候时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梅雨期,季内气温高,雨量集中。初夏,冷暖空气交汇,常造成连续阴雨,时值梅子成熟之际,故称“梅雨”。此时湿度高,粮食衣服易霉变,故亦称霉雨。一般是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
  梅雨期平均约22天,梅雨量平均200毫米左右,年际变化较大。出梅后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多晴热天气,气温高,日照足,蒸发量大,为伏旱期,日照强烈,天气炎热。除台风和雷阵雨外,经常出现连续二三十天不下透雨的伏旱现象。8月下旬至9月中旬,气温逐渐转凉,时有台风影响,常出现大风暴雨。
  秋季一般从9月17日开始,至11月18日结束。是四季中最短一季,正常年份受稳定的小高压控制,天气比较稳定。少数年份受北方冷空气侵袭,降温快而明显,出现秋季低温,形成“寒露风”,影响晚稻扬花结实,亦有极少的迟台风与冷空气相汇,造成较大的降水,形成秋雨连绵的现象。
  冬季一般从11月中旬开始,于次年3月下旬止,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季。冬季受极地大陆高压影响,盛行西北风,空气寒冷干燥,也是一年中降水最少的时期。前期多干冷天气,有寒潮影响,出现霜冻或暴冷;中期天气严寒,常见冰冻;后期是阴天最多时期,天气阴冷,温度回升缓慢。
  气温,据55年(1956~2010年)气温资料记载:历年平均气温16.08℃。7月份最热,1月份最冷。1966年8月6日极端最高气温39℃。1969年2月6,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1.7℃。1961~2010年平均日照1937.2小时。1956~2010年平均无霜期246.7天左右。
  降水,据55年(1956~2010年)降水资料记载:历年平均降水量1274毫米,最高年降水量1780.6毫米,最低年降水量762毫米。1956~2010年平均降雨143天(包括零星小雨)。其中1966年、1971年失考。
  风象,据27年(1956~1982)气象资料记载:全年盛行东南风和西北风,春夏季以东南风为主,秋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历年平均风速3.0米/秒,夏季受台风影响,最大风速可达20米/秒。19562010年练市镇年平均气温、降水量、雨日天数、日照小时一览表 表2-1续表2-1
  1956~2010年练市镇日最大降水量出现日期一览表 表2-2续表2-2
  1956~2010年练市镇无霜期天数统计表 表2-3续表2-3续表2-3
  1956~2010年练市镇高温、低温、降水量、气温、雨日、日照情况一览表 表2-4续表2-4续表2-4 第二节自然灾害纪要 一水灾 东晋太宁元年(323)五月,大水。太和六年(371)六月,大水,民饥。
   齐永明九年(491),大水,民饥。
   北宋元丰六年(1083)正月大雨至六月,田不播种,庐舍飘荡,民弃田卖牛,散走乞食。
   南宋乾道三年(1167),八月水坏田庐,积潦至九月,禾稼皆腐。
   元至正二年(1342)大水,田禾淹没,大风驾太湖水汹涌而来,民庐顷刻倒荡,名曰湖翻。
   明永乐九年(1411)七月,霪雨没田。
   景泰元年(1450)夏,淫潦,大饥。
   成化六年(1470)正月,大水,无麦。
   成化十八年(1482)夏,淫雨连月,田畴成浸,斗米百钱。
   弘治四年(1491),自正月至五月,淫雨伤禾,民饥。
   弘治五年(1492),五月大水,民多留移,大疫。
   正德四年(1509),七月七日,骤雨如注,至十月不停,禾烂,民大饥。
   正德五年(1510),大水,石米二两。大疫。
   万历十五年(1587),夏五月至秋七月淫雨不止,江湖泛滥,田园崩裂,禾稼漂没,禾麦俱伤。
  十月米价七钱一石,次年贵至一两七钱,疫死者众。
   万历二十四年(1596)七月八日,雨如水注,数日夜不停,庐舍倾倒,圩岸倾颓,皆成巨浸。
   万历三十六年(1608)四五月间,大雨五十昼夜,庐舍俱倾。万历《崇德县志》称“盖二百年来未有之灾也”。
   崇祯十三年(1640)五月十三日起,大雨七昼夜,水溢淹禾,舟行高岸,民不聊生。米价涌贵,涨至二两余。
  崇祯十五年(1642),大风雨,大饥,人食草木,路殍相望。
  清顺治八年(1651),自春至夏,淫雨大水,麦豆浸死,斗米五钱。
  康熙九年(1670),大雨连月,田尽淹,漂庐舍。
  康熙十五年(1676)夏,大雨水,田禾没,民庐坏,冬大饥。
  康熙二十二年(1683),自正月至四月恒雨,无麦。
  康熙三十年(1691)六月,大水,平地水深3尺。
  康熙三十八年(1699)八月,淫雨为灾。
   康熙四十七年(1708)四月,淫雨伤麦,五月大水,田禾淹尽。
   雍正四年(1726)八月至十月,恒雨,大水。濒河民庐俯可拾鱼,村人驾船以割稻头。
   乾隆二十年(1755)秋,淫雨淹禾。麦石二两五钱;米石银三两二钱。
   道光三年(1823),淫雨,自三月至五月不止,平地水深数尺,禾苗淹没房屋倒塌,民多溺死,大饥。
   道光二十九年(1849),大水,田禾淹没无存,民大饥,甚于道光三年,米石钱五千六百,翌年春饥,米石六千。
   同治二年(1863),海水溢,河水皆咸。
   光绪元年(1875)五月水,六月、七月旱,八月复水,田禾减收。
   光绪四年(1878)九月至十月,恒阴久雨,晚稻霉烂。
   光绪十五年(1889)八月二十四日晨,大雨连阴数旬,至十月初十日放晴,田禾尽没,能割者仅十之一二,每石米价涨到四千文。
   宣统元年(1909),梅雨为灾,大水,田稻淹没。七月又大疫。
   宣统二年(1910)五月,久雨。
   宣统三年(1911)五月、六月久雨,闰六月十六日夜九时,大风,至十七日晚上止。七月初阴雨积日,田禾被淹者十之三四。
   民国元年(1912)9月,大水。
   民国4年(1915)10月,大水。
   民国8年(1919)秋,淫雨为灾,田禾尽没。
   民国16年(1927),水灾,石淙乡之151庄,受灾约五成有半,善琏乡之55庄、56庄,练市乡之51庄,灾约七成。
   民国20年(1931),黄梅期61天,每石米贵至18元。
   民国28年(1939),倒做黄梅,大水。
   民国34年(1945)5月,大水,秋又大水。
  1954年,特大涝灾,全年降雨量1719毫米,5月2日至8月1日,连绵阴雨92天。镇政府组织居民、职工下乡,帮助农民车水排涝,永昌庙、南窑年别圩头受淹。次年,梅雨大而集中,造成严重洪涝灾害,6月25日,7月2日、7月6日三次暴雨,水位猛涨晚稻秧田及部分早稻田严重受淹。
  1999年6月25日~7月2日,镇域遇百年来未有特大涝灾,西部山水大量东泻,北排受阻,外河水位猛涨,均超过1949年以来最高水位30厘米左右,涨水最猛时每小时达3厘米,为历史罕见。
   二旱灾 北宋建隆二年(961),自五月不雨,至于七月。宝元元年(1038)八月,大旱,饥馑疾疫,死者殆半。
   南宋绍兴四年(1134),自六月不雨,至于八月。
   乾道七年(1171),春旱至于夏秋。
   淳熙十四年(1187),旱。
   开禧元年(1205)夏,不雨百余日。
   开禧三年(1207)夏秋,大旱。
   嘉定八年(1215)夏,五月大热,草木枯死,种不入土者十之七八,春旱至于八月,饥渴死者众。
   元至元二年(1336),自春至八月不雨,民大饥。
   民景泰二年(1451)夏,旱。道谨相望。
   景泰六年(1455),自三月不雨至于六月,石门旱,斗米百钱,饥,7876民饿死者甚众。
   天顺元年(1457),大旱,运河竭。
   成化二十三年(1487)秋,大旱,禾稼尽槁,河底龟坼。
   嘉靖二十三年(1544)夏秋,大旱,无禾,民大饥。
   嘉靖二十四年(1545),大旱,民大饥。
   嘉靖二十六年(1547)七月不雨,至于十二月二十日始雨,自夏至冬,水源干涸。
   嘉靖三十二年(1553),旱。
   万历十七年(1589)夏,大旱,运河龟坼,野无青草,民咽糟糠,茹树皮,卖妻食子,饿殍载道,疫死者无算。
   万历三十三年(1605),大旱。
   万历三十四年(1606)夏,大旱,伤稼。
   万历四十八年(1620)夏,旱,民饥。
   天启五年(1625)夏秋,大旱,禾尽槁。
   崇祯十六年(1643)六月,大旱,田禾尽枯。
   清顺治元年(1644)五月,不雨,至十一月十五日乃雨,河底起尘,晚禾枯槁,道谨相望。
   顺治九年(1652),自五月不雨,至于秋七月,溪流绝,井泉竭,运河见底,苗尽槁。
   顺治十八年(1661)八月,大旱。
   康熙元年(1662),大旱。
   康熙十年(1671),自五月至九月不雨,大旱大热,草木枯槁,人多渴死。
   康熙十六年(1677)四月,大旱,水田坼。
   康熙十七年(1678)夏秋,亢旱,秋无收,岁饥。
   康熙十八年(1679),大旱,无收。
   康熙三十二年(1693)五月、六月,大旱,田不获插。
   康熙四十六年(1707)夏,大旱,河港皆涸,米谷涌贵,岁饥。
   康熙五十九年(1720)夏,大旱,饥死者枕藉。
   康熙六十年(1721)夏秋,俱大旱,河底龟坼,至八月始雨。
   康熙六十一年(1722)夏,亢旱。
   雍正元年(1723)夏,继上年大旱,大饥。
   乾隆三年(1738)旱,无菽麦。
   乾隆十三年(1748)夏,大旱,米价腾贵。
   乾隆十六年(1751)夏,大旱,石米白金三两。
   乾隆二十一年(1756)五月,旱,民食榆皮,甚有抢攘者,疫疠盛行。嘉庆十八年(1813)夏,大旱,河尽涸。
  嘉庆十九年(1814)夏秋,大旱,河皆涸,大疫大饥,饿殍载道。
  咸丰六年(1856),自五月不雨,至于八月,大旱河涸,地生白毛。
  同治十二年(1873)夏旱,河水几涸,冬始雨,多雪大寒。
  光绪二十四年(1898),大旱,每石米价涨到六千文。
  民国23年(1934),黄梅无雨,夏酷暑,干旱,市河水涸可行人,居民饮用水取之于环桥漾、白庙漾。
  1953年春旱,夏秋继续干旱,镇上职工、居民,下乡帮助农民车水抗旱。7月25日至8月15日,连续高温22天,8月26日极端气温达41.5℃。
  1966年7月31日~8月10日,连续9天高温,其中8月6日极端气温达39℃。
  1971年6月27日~7月7日,连续高温10天,部分早稻逼熟减产。
  1978年大旱,6月26日至7月10日连续高温15天。
  1987年高温,部分早稻减产。
  1988年高温,部分早稻减产。
   三虫灾 北宋天禧元年(1017)二月,蝗蝻复生,多去岁蛰者,民饥。
   熙宁元年(1068),蝗。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蝗害稼,民饥。
   庆元三年(1197)秋,蝗。
   开禧三年(1207),旱,蝗,群飞蔽天。
   元天顺元年(1328)七月,蝗。
   正德元年(1506),蝗蔽天,稻如剪。
   嘉靖八年(1529)六月,大蝗,蔽天遮日,止于芦竹,食叶殆尽,夏蝗秋螟。
   嘉靖十八年(1539)夏,飞蝗蔽日,虫蟊害稼,有全亩禾苗不吐花而干缩者。
   嘉靖十九年(1540),飞蝗蔽日,伤稼大半。
   嘉靖二十四年(1545),蝗,民大饥。
   万历六年(1578)秋,蟊害稼。冬木生介虫。
   崇祯六年(1633),蟊伤稼。
   崇祯十一年(1638)夏,旱蝗。
   崇祯十二年(1639)夏,六月,飞蝗蔽天。
   崇祯十四年(1641)六月,旱。六月二十九日飞蝗自西北而来,障目蔽天,食禾几尽,民以杂草树皮为食。
   清康熙九年(1670)七月,大旱,蝗。
   康熙十年(1671),自五月至七月,旱蝗异常。
   康熙十一年(1672)闰七月,天忽雨虫,飞食米穗,有声如雷,田禾俱尽。
   雍正九年(1731)秋,蟊伤稼。次秋,蟊伤稼。
   乾隆三十年(1765)秋,蟊伤稼。
   乾隆五十年(1785),旱,蝗蝻生,岁大饥。
   嘉庆八年(1803)秋,螟。咸丰六年(1856)五月,大旱,蟊伤稼,蝗蔽天,高低田均灾。
  光绪二年(1876),夏蝗,冬大雪连旬,冰坚经月不解,鸟兽冻死。
  光绪三年(1877)五月二十三日,大风,秋有蝗入境。
  民国14年(1925)秋,螟为害。
  民国18年(1829),螟虫为灾。
  1950年夏、秋,螟虫突发,镇上职工、居民,晚上帮助农民点灯诱杀螟蛾。
  四风灾冰雹低温 唐天复三年(903)月,大雪,平地三尺,其气如烟,其味苦。
  南宋绍兴五年(1135),六月,大风雨雹,大如荔枝实,坏舟覆屋。闰月溯月雹雪,十月丁未夜,秀洲大风电风雹。十一月,秀洲大雨雹。十二月,又雹。嘉兴雨雹。
  元至顺元年(1330)闰七月,嘉兴府境内大雨烈风,崇德尤甚,坏民田。民饥。
   明景泰元年(1450)正月,大雪二旬,间有黑花,凝积丈许,乌雀几尽。
   景泰五年(1454)二月,大雪四十日,压覆居民,渚港冰结,舟楫不通。
   成化十二年(1476)冬,恒寒,水泽腹坚,冰坚逾月,湖港徒行,舟楫不通。
   弘治十四年(1501)十一月,恒寒,冰坚半月,河荡皆可徒行。
   正德四年(1509)十一月,恒寒,坚冰。
   嘉靖十四年(1535)十月八日,大雷雨雹。
   嘉靖四十三年(1564),大雹。八月狂风终日,拔木扬沙。十一、十二月雷电大风。
   隆庆二年(1568)元旦,大风扬沙,白昼晦冥。四月大雹。
   万历十五年(1587)夏秋,龙风骤作,发屋拔木,皮吹烈,如刀刮然,田禾淹没。七月终,飓风大作,环数百里,一望成湖。
   万历二十九年(1601)六月,寒,大雪。
   万历三十年(1602)正月十四日,河冻,不通三日。
   万历三十一年(1603)三月十四日,大风,雨雹。
   天启六年(1626)七月初一日,大风拔木,淫雨如注,室庐俱损,两昼夜方息。
   天启七年(1627)十二月十四日,大雪之二十七日止。
   崇祯元年(1628)七月二十三日,飓风拔木,大风雨成灾。
   崇祯六年(1633)六月二十五日,烈风发屋拔木,覆舟无数。
   清顺治二年(1645)七月十四日,大风雨,水溢,一日一夜水满五尺。
   顺治六年(1649)二月十九日,大雷雹。
   顺治十四年(1657)六月,大风,民居多坏。
   康熙二十九年(1690)十一月,大雪,河道冻绝。
   康熙三十五年(1696)七月二十三日,飓风大作,坏庐舍,伤人畜。
   康熙四十二年(1703)二月十九日,大雷雨雹,损菜菽,三月大雨雹。
   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大雨雹,六月三日雷雨,昼晦,飓风大作,摄去人舟无算。六月大雪。
   康熙四十七年(1708)二月晦日,大风雪雨雹。
   雍正十一年(1733)三月,雨雹,伤麦及桑。
   乾隆三十九年(1744)六月,大风雨,坏室庐无算。
   乾隆四十六年(1781)六月十八日,飓风大雷雨,伤烟豆棉花。乾隆五十四年(1789),飓风。夏大雨雹,伤麦。
   乾隆五十五年(1790),大雪,饥。
   乾隆五十六年(1791)正月,大雪一昼夜,堆积盈尺。
   嘉庆元年(1796)正月,大风雪,寒甚,冰凝不解。
   嘉庆五年(1800)正月十六日,大雪,平地三尺余。
   嘉庆二十年(1815)二月初旬,大热,雷电,大雪。
   嘉庆二十三(1818)五月,大雨雹。
   道光二年(1822)正月,大雪经旬。
   道光七年(1827)十二月,大雪,雷。
   道光二十一(1841)十二月二十九日,雨雪,大如木棉花,门外深五六尺,街道雍塞,停市数日,压屋宇,伤人甚多,菜麦苗俱伤。
   咸丰十一年(1861)十二月十七日,大雪,至除夕始止,深可一丈,河道皆冻,冰厚尺余。
   同治三年(1864)六月十二日,大风拔树。
   同治九年(1870)四月十三日,大风毁屋。
   光绪十八年(1892)冬,大寒,河港冰冻尺许。
   民国5年(1916)12月,大寒,河渠皆水,舟楫俱断者十天。
  1949年7月24日至25日,台风,暴雨成灾。
  1956年8月1日至3日,台风,9月23日~25日,台风过境,24日暴雨。
  1962年1月,结冰25天。
  1962年9月4日至7日,第8号台风过境。9月5日暴雨。
  1963年9月10~14日,第14号台风过境,暴雨,9月12日降雨量251.1毫米,部分晚稻倒伏。
  1964年2月,寒,2月17~20日连续大雪4天,积雪深126毫米。
  1969年1月29日,大雪、惊雷,2月6日极端最低温度零下11.7℃,19~26日降雪,压断电线,积雪17天。
  1989年8月、9月,皆有7级左右台风。
  1990年9月,台风,最大风力7级。
   五地震 北宋庆历二年(1042)十一月丁酉夜秀州地震,有声自西北起,如雷。
   庆历八年(1048)十一月,有声如雷。
   皇祐二年(1050)十一月丁酉夜,地震,声自西北起。
   明成化十年(1474),地震。
   弘治十八年(1505)十月九日,地震,地生白毛;居民房屋撼动,次日地生白毛;屋瓦皆鸣。
   嘉靖七年(1528)九月,地震。
   嘉靖三十八年(1559)四月二十三日,地震,顷刻止。
   嘉靖三十九年(1560)四月二十五日,地震,震级为4.25,房屋摇动如范,河水撞击,鱼皆跃起。
   嘉靖四十四年(1565)六月,地震。
   万历十二年(1584)二月二十四日,地震,震级4级,震声如雷。
   万历二十三年(1595)十一月九日,地震。
   万历二十八年(1600)十一月,地震。万历四十六年(1618)冬,地震。
   天启三年(1623)二月十日,地震,地生白毛。
   清顺治九年(1652)三月二十四日,地震,自北而南,屋宇摇动。
   康熙六年(1667),地震。
   康熙七年(1668)六月十七日戌时,地震,地生白毛,长尺余;次日地又震。
   雍正八年(1730)一月六日,地震,震级四级。
   雍正十三年(1735)七月二十日已刻,地震,有声如雷,自西而东,镇中位置在湖州东南,震级
  3.5级。
   乾隆十七年(1752)五月十七日,石门地震,震中在上海长江口,震级五级。
   乾隆二十年(1755)十二月,地震,屋瓦鸣。
   乾隆二十六年(1761)三月十一日,地震,有声。
   道光十九年(1839)十月十二日,地微震震。
   咸丰元年(1851)夏,地微震,震中在湖州东,震级3.5级。
   咸丰二年(1852)十一月初六日,地震。
   咸丰三年(1853)三月初七夜,地皆大震,房屋震撼有声,自是连日小震,月余始息。
   咸丰八年(1858)秋,地震,震中在嘉兴附近,震级3.5级。
   同治十一年(1872)八月十九日,地震。
   光绪二十一年(1895)九月二十一日酉刻,地震,屋瓦皆鸣。
   宣统元年(1909)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十时,地震。
   民国2年(1913)4月3日,地震。
   民国6年(1917)1月24日辰刻,地震。
   民国7年(1918)2月12日未刻,地震。
  1971年12月30日,地震,震中位置在长江口。
  1974年4月22日,地震,震中在江苏溧阳市,练市有震感。
  1979年7月9日,地震,震中在江苏溧阳附近,练市有震感。
   六天象
  2009年7月22日发生日全食天象。
   日全食持续时间5分51.7秒。
   食分1.077 初方08:22:20 食既09:35:03 食甚09:37:59 生光09:40:55 复圆11:00:22 其间时有大雨,可透过云层看到日全食天象

知识出处

练市镇志上

《练市镇志上》

练市镇志以辨证唯物主义为准则,实事求是记述练市镇的历史和现状,旨在弘扬古镇的传统文化、先人业绩和现代成就,记录资料,为后人续志提供依据。载录时限,上溯事物之发端,下限至2010年12月。图片资料延伸至2012年6月。载录地域为今练市镇范围,兼及原属乌镇区、练市区和大公社所辖区域中之今练市镇区域。与市、县、区有关联的事也作简述。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丛录和后记组成,专志分24卷。辅以图、表、照片。文体采用记叙式,一般不作评述。本着“略古详今”的原则,重点记述近代、现代,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