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练市镇志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222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G254.3
页数: 7
页码: 1-7
摘要: 练市,自古以来为江南水乡典型的“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和“文化之邦”。《练溪文献》云:“琏市僻处湖州归安东隅,自古号为乐土,仕宦不绝,仁人志士、骚人墨客后先相望。”宋元以上,世远难稽,而明清以来,其人文之盛,市宅之稠,物产之多,民风之淳,名冠一方。
关键词: 概述 描述

内容

练市,自古以来为江南水乡典型的“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和“文化之邦”。《练溪文献》云:“琏市僻处湖州归安东隅,自古号为乐土,仕宦不绝,仁人志士、骚人墨客后先相望。”宋元以上,世远难稽,而明清以来,其人文之盛,市宅之稠,物产之多,民风之淳,名冠一方。
  练市域内,据台子汇、蒋家村、李家埭、羊墟庙等遗址出土文物考证,在新石器时期(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聚居。相传距今两千多年前,有贾持琏遍售他镇无人以识,唯练人识而购之,故名琏市,以至“购琏成市”名世。三国时,吴国长史诸葛瑾置幕府而巡行,遂改琏市为巡幕镇。唐代湖州刺史崔元亮主持修筑连云塘,百姓喜颂其功,又将镇名改为连云塘。因河水西来如匹练,明洪武间改名“练溪”。继有涟川、连市、楗市等名先后延称。直至清同治九年(1870),才始称练市。
   宋景德元年(1004),练市由巡幕军事建制镇(藩镇)改为农村商业市镇,练市始以商业建制镇名世。
  宋初,练市归乌程县所辖。太平兴国七年(982),乌程东南置归安县,练市才属归安所辖。时设酒坊以税课。元、明两代练市设巡检司,兼管双林、善琏等处。清康熙间,归安县曾置都巡司于练市。
  雍正七年(1729),复名巡检司,仍兼管双林、善琏两地,并设东区、西区两个税局。宣统二年(1910)废巡检司,宣统三年(1911)实施自治,称自治公所,分辖练市、乌镇、双林3个自治区。
  民国元年(1912)1月17日,湖州府属各县光复,乌程、归安合并为吴兴县,练市为吴兴县属镇,设乌镇自治公所和议事会。1914年,改设自治委员会。1928年6月4日,浙江省实行村、里制,吴兴县设10个区,练市属第四区,辖6里33村。并撤销乡(镇)自治委员会,成立区款产委员会。1930年,撤款产委员会,乌镇、练市合并设区公所。1931年,改村为乡,改里为镇。1932年,又成立乌镇乡区款产委员会。1935年,扩并区乡镇,实行编组保甲制。1943年5月19日,练市沦陷。1946年4月,吴兴县实施撤区和扩乡,练市区域缩小,所辖二镇八乡撤并为练市、乌镇二镇,和仁泽、荃洪、华明、三长四乡,这一建制延至练市解放。
  1949年5月4日,练市解放,同月成立镇人民政府,隶属乌镇区(继辖二镇四乡)。1950年4月,乌镇及其镇域6个行政村划归桐乡县,乌镇区更名练市区。接着,在划乡建乡中,对原区辖乡(镇)均以划分和调整,乡镇规模由大分小。又因领导不便,三长乡划归南浔区。练市镇一分为二,划为练市镇、洪福乡;原乌镇镇属6个村划建横塘乡;仁泽乡划为长港和仁北乡;荃洪乡划为荃南、荃步2个乡;华明乡划为华林、水口2个乡。1951年6月,练市镇又分划为练市镇、练市乡。1956年撤区并乡,撤练市镇,镇区、练市乡和长港乡合并为练市乡。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下设练市镇、练市、长港、仁北、荃南、荃步、洪福、横塘、花林、水口10个大队,1959年3月改称管理区。1961年恢复练市镇为吴兴县县属建制镇,撤9个管理区划建4个人民公社。1968年2月至1969年9月,相继成立公社(镇)革命委员会。
  1981年11月至12月间,取消革命委员会,建立公社管理委员会和镇人民政府。1984年2月,公社管理委员会改称乡人民政府。1986年6月,练市乡并入练市镇。1993年9月,荃仁乡并入练市镇。1999年10月洪塘、花林两乡并入练市镇。
   二 练市镇现辖区面积124.3平方公里,其中镇建成区面积6.8平方公里。辖41个行政村、760个村民小组、562个自然村、2个社区、5个居委会。总23142户,其中农业户18878户、非农业户4264户;总人口85564人,其中农业人口71428人,非农业人口14136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88.37人。98.1%人口为汉族。少数民族为壮族、彝族、瑶族、土家族、水族、苗族、蒙古族、黎族、拉祜族、哈尼族、仡佬族、侗族、傣族、布依族、白族等15个民族162人。
  练市地处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中心。区域内地势平坦,河道交错。海拔3.5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湿润温和,四季分明。解放后,年平均温度为16.08摄氏度,日最高温度为39摄氏度,最低气温为零下11.7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274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为246.7天左右。
  练市地处湖州东南,东毗桐乡乌镇,西壤双林,南邻桐乡石门,北依古镇南浔。京杭运河穿镇而过,交通运输历以水道为主。始于1957年春,先后有乌杭、苏杭、嘉湖、善嘉等班次客轮途经练市。
  1955年5月25日至9月3日,首次给过境运河(定泉桥以北)“裁弯”,长达566米。1987年10月,省交通厅投资790万元,练市湾道拓宽工程动工,于1989年底竣工,镇区过境段河面宽为57.6米,长达4.21公里,可供300吨级船只通行。1996年10月,运河练市段再次拓宽,西起九里桥,东至龙腰湾,征地5.2公顷,砌石护岸3.5万立方米。2010年9月,投资2210万元的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道治理建设规划试点项目之一的练市塘治理工程动工,于翌年春竣工。1988年2月9日,湖盐公路练市至桐乡民兴段竣工。1989年3月,练市汽车客运站启用。同年8月16日,湖盐公路全线通车,各类车辆通行,结束了练市千百年来“摇船进市、肩挑过桥”的历史。2000年10月,改为省道的新湖盐公路练市境内段全线贯通。2002年,浔练公路贯通。近年,S12申嘉湖、S13练杭高速在境内交汇贯通,成为浙北高速交通网的重要枢纽。练市至沪浦东国际机场130公里,至杭州萧山国际机场70公里,至杭州、湖州、嘉兴等城市仅30分钟车程。两小时左右可达中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圈的多数城市。
   三 练市河港如织,阡陌交错,桑林遍野,雨量充沛,温度适宜,四季分明,是种植水稻、桑苗和养殖的最佳地域。据史料记载在4700多年前已种植水稻,一直延袭至今。解放前,水稻品种以互相串换为主,无良种可言。至1949年,平均亩产没有突破400市斤。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在对水稻品种加于普查评选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和推广良种,使亩产量逐年提高。练市农村的水田历以“两熟”为主。1956年,试行推广连作早稻,1958年后逐渐扩大种植面积,至1970年前后,大面积推广“三熟制”。1982年冬,实行“包产到户、联产到劳”后,仍保持“三熟制”耕作格局。其间,水稻亩产均在500公斤左右。至20世纪90年代,“三熟制”逐渐淡出,复以“二熟”为主。20世纪末,又推广免耕直播,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由于新品稻种不断引进,田间肥水防病治虫等管理科学,水稻亩产均在500公斤以上。2010年全镇总耕地面积7257.4公顷,其中水田5924.3公顷,粮食亩产472公斤,总产48894吨。
  “蚕桑之利,莫甚于湖,田中所入,与蚕桑各具半年之资。”练市种桑养蚕历史悠久,据《湖州风俗志》载,距今47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已开始植桑养蚕。《湖州市志》载:“明代,归安县练市蚕桑兴盛,镇北花林茅坤一家为植桑大户,专门经营桑叶,聚财万两银。”据载,茅坤之弟茅艮精于稼穑,雇工在唐家村(今朱家兜村唐家庄自然村)种桑10万余株,面积数百亩。他事必躬亲,精耕细作,每亩桑地的收入要比普通蚕农增加十倍甚至百倍。他还著有《农桑谱》6卷行世。《沈氏农书》云:“归安茅氏,农事为远近之最。”《湖州市志》又载:“清代,练市有叶行十多家”,前来购桑叶船只“帆樯梭织,人集如云,镇街盈路,终日喧哗”。至民国,“有地即桑,无一旷野”。民国14年(1925)蚕茧丰收,茧价百斤百块银元。至民国18年(1929),桑叶、蚕茧产量俱进入鼎盛时期。日寇侵练后,桑园遭严重破坏,蚕桑生产直下。解放初期,因物资匮乏,人民生活维艰,蚕桑生产发展缓慢。20世纪70年代初,政府虽重视蚕桑生产,但受到“以粮为纲”指导思想的制约和肥、药短缺技术滞后,蚕桑生产“在徘徊中前进”。1982年实行联产承包制后,蚕桑生产有了飞速发展。1989年,荃仁、练市成为湖州市产茧千吨先进乡。在蚕种和饲养方式的不断更新的同时,1998年,新品种桑苗“农蚕8号”、“农桑12号”、“农桑14号”引入域内。继之,“强桑1号”、“金十”、“果桑大10”最新品种面世,使桑叶产量猛增,有效提高了蚕种的饲养量。2001年,为历史上饲养蚕种最多的一年,全镇春、夏、秋三季共饲蚕种67162张,产茧2728吨。随着从工人员剧增,水产瓜果、家畜家禽等种养殖业发展,近年蚕种饲养量趋少,2010年,全镇桑地1137.9公顷,饲养蚕种48798张,张产45斤,总茧产量2192吨。
  养猪饲羊在练市农业经济收入中占有重要比重。练市猪羊的饲养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量大。特别是湖羊,因练市域内的土壤肥沃,草料营养丰富,因而练市生产的湖羊以“羊吃百草,浑身是宝”闻名于江浙沪地区。近年,浙江省第二、第三届赛羊会先后在练市成功举办,2010年首届练市湖羊文化节的举行,练市红烧酱羊肉更是声名远播,礼盒羊肉供不应求。鸡、鸭、猪、兔等家禽家畜除了户饲家养外,规模型养殖场越来越多。2010年,全镇出栏湖羊36946头,出售礼装羊肉近10万盒,出栏生猪93568头。
   四 据练市多处古遗址所出土的生产和生活用品考证,练市经济滥觞于唐宋及史前。宋时开始出现家庭手工业,由此官营酒坊应运而生。到明清时出现手工业作坊,并不断发展。最为显著的是茅氏家族的雕版印刷形成了一条街,名为“书街”(址在今朱家兜村施家村自然村)。男耕女织,家庭织机比比皆是。清代晚期至民国初,练市手工业逐步发展,并改木制机械为铁制,以人力、畜力为动力改以蒸汽、内燃、电力为动力。据民国20年(1931)统计,练市镇的手工业有碾米业、水作坊、酒坊、染坊、金银首饰业、铜铁锡加工业、造船业、竹木业、成衣业等101家,从业人员252人,年营业额达72990元。抗日战争其间,近代工业严重受阻,市场萧条,人民生活极度贫困。
  新中国成立后,练市逐渐成为湖州东南隅之商业重镇,工业经济不断发展。1958年,练市农具机械厂创建(后改名湖州无氧铜材总厂),其生产的农机产品曾名贯省内外。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大办农业”、“大办工业”期间,工业企业迅猛发展,特别是创建于1970年的练市漆包线厂(1984年更名湖州电工厂),于1975年被省机械厅列为电磁线定点生产企业,为后来练市镇成为全国电磁线重点基地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练市域内乡镇工业异军突起,电子、化工、丝绸、印染、皮革、化纤、服装、能源等行业,相继崛起,不断发展。1992年后,个私经济遍地开花,蓬勃发展,并积极向规模型企业挺进。至2010年,练市镇拥有工业企业151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7家,包括中外合资企业27家。工业产值121.02亿元,销售收入120.42亿元,利润5.39亿元,总资产70.22亿元,员工13146人。拥有全国驰(著)名商标3家、省二级著名商标3家、市著名商标10家。浙江长城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先后研制国家重点新产品5个、省高新技术产品5个、省新产品5个,17个产品通过美国UL认证,6个产品被列入国家“火炬”和“星火”计划,获国家专利27项。浙江洪波线缆股份有限公司先后研制省新产品5个、UL认证产品6个,2个产品列入国家“火炬”计划,获国家专利4项等。
  练市镇现已形成十大行业:电磁线、电缆线业;纺织、服装业;裘皮、皮制品业;机械、机电业;化工、食品业;建筑、建材业;新能源业;木业;皮鞋业及其他行业等。
  2010年,全镇共有:农贸市场6家,商业城1个,超市5家,专业商场(铺)157家,个体商业户639家;大型批发部4家,旅馆31家,药品超市(店)15家,酒家(店)50家,面馆(点心)109家,蛋糕房14家,茶楼(室)55家,火锅(煲)店13家,娱乐城(厅)6家,浴室(足浴)16家,美容厅(发廊)8家,网吧4家,广告公司6家,电脑店14家,手机店20家,旅游窗口4个,快递站5家等。以服装为主的万兴路一条街,以餐饮为主的振兴路一条街,以家电为主的练市大道(老湖盐路)、能源路,以及中心路,中吉路、再兴路等商铺,均购销两旺,终日繁华。
   至2010年,全镇拥有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南浔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
  6家银行。1993年,全镇个人存款9571万元;2000年,35073万元;2010年,升至171863万元。民间金融机构稳健发展。2000年,全镇入库税金7090.1万元,2010年为24709万元,增长248.5%。人寿保险公司、人保保险公司、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4家保险公司,规范发展,保额逐年上升,2010年,4家保险公司保额为4956万元。
   五 湖州扼苏浙皖要冲,历为兵家必争之地;练市为湖州东大门,更为历代兵家所觊觎。早在三国时,吴王遣诸葛瑾(诸葛亮兄)在练市设幕巡行以防越国入侵。宋、明、清历代均以重兵在此设防。
  清咸丰十年(1860)8月,太平天国义军领袖李世贤在攻克石门、桐乡两地后,继取练市。9月15日,太平军由练市水路攻克乌镇。翌年11月25日,湖州武装团练主力先锋营和水师,到练市与太平军交战,遭太平军设伏围袭,惨败而归。太平军占领练市3年6个月。
   民国28至31年(1939~1942),国民党二十八军六十二师曾久驻练市。
  1938年3月18日,时任游击队第三战区第一游击区司令的朱希在练市与桐乡交界的白马塘设伏,击沉盘踞在乌镇出来扫荡的日艇3艘及毙敌200余人。4月,率部300余人入驻练市,袭新塍、取严墓、克南浔,旋又拔乌镇日伪据点,其间威名大振,队伍迅速壮大至万余人。同年11月9日,驻于乌镇的朱希部奉命西进,误宿三面环水的钟家墩村,遭日军飞机汽艇及万余重兵围攻,朱部死难将士达800余人。
  1939年2月,浙江省战时政工大队二队在党支部书记、队长王子达(1951年后历任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书记、浙江省委常委)率领下,以练市镇杨树河村为中心,发动群众,开展地下抗日救亡运动,足迹遍及练市及周边地区。当时杨树河村及周边建有多个地下党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939年4月,国民党二十八军军长陶广、六十二师师长陶柳等亲临练市等地指挥杀敌。练市因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各地行政和军事管理机构鞭长莫及,故在抗战其间以“小后方”著称。最多时,有近百个(股)县府流亡机关、游杂部队、情报组、交通站麕集练市乡野,派米派伙等,造成练市域内游杂溃部横行,民不堪命。
  1940年4月1日,中共吴兴县委驻地双林被日军占领,随后,县委机关迁驻杨树河村施家浜自然村,王子达任县委书记。时练市成为在党领导下的军事指挥中心和抗日根据地,同时也成为练市周边的乌镇、石门、双林、南浔4个重镇(均为敌占区)抗日救亡的指挥中心。
  练市人民有着英勇抗敌的传统,在历次驻军与敌战斗中,均积极配合部队抗击进犯之敌。在民国初,练市区组织武装常备队和基干队,队员60名。抗战时,曾组有自卫队2个班。解放后,流窜、盘踞在练市域内的残匪和游兵散勇十分猖獗,暗杀、破坏活动时有发生,剿匪工作十分艰巨。1949年7月16日傍晚,时任乌镇区武装中队指导员的鲁籍人士石志茂深入匪窠,不幸被设伏匪徒枪杀,因而,激起全体镇民的极大悲愤,同仇敌忾,争先恐后配合政府投入到剿匪运动中去,直至全面清除匪患。
  1950年,各乡(镇)俱组织“防匪保家自卫”自卫队,共有队员3761人。1951年,辖区在编民兵2556名,配有步枪19支、土枪45支及子弹矛刀,在配合剿匪、维护治安、保卫家乡、巩固政权中作出了重大贡献。1958年,在毛泽东主席提出“大办民兵师”的号召下,辖区实行“全民皆兵”,全体民兵在各项工作中均发挥了重大作用,多次被《吴兴日报》等媒体报道。1960年4月,练市人民公社民兵营营长劳坤荣出席了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在27日的闭幕式上,获赠半自动步枪1支。
   六 古镇练市域内历来文化活动繁荣。逢年过节,以各种演出和民间活动庆贺成俗。有史可稽的寺庙,每逢庙会,请戏酬神热闹异常。解放前夕,镇区曾辟茧行为怡园戏场,邀京、越戏班轮演。解放初,镇区组建了文艺、军乐、民乐、腰鼓、秧歌和莲湘等团队配合政治中心开展宣传活动,同时组建了3个业余剧团进行演出。农村有24个业余剧团配合中心经常演出。1934年秋,无声电影入映练市;1950年10月,有声电影始映练市。1954年简易戏院建成,1976年规范化影剧院开院。1980年工人俱乐部始建,1992年易地重建并启用。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农村掀起大办俱乐部高潮。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镇、公社掀起大办文艺宣传队热潮,排演“革命样板戏”成风。随之,镇、公社文化站、电影队相继建立。2000年,练市镇文化站创省级“东海文化明珠”工程达标。1981年3月荃仁越剧团建立。2005年练溪艺术团建立,至2010年排演大戏7部,小型节目2台,且久演不衰。文艺创作活跃,诗集《在瞬间逗留》获鲁迅文学奖,小戏《瓜园会》获文化部群星奖金奖,小说《后宫·甄媛传》被搬上荧屏,古装大戏《状元恨》被专业剧团选排巡演。
   民间活动丰富多彩。拳船、标杆船、舞龙耍狮、高跷、快浆船、提灯会、拜香会等,代代沿袭。
  去粕存精,现保留的练市船拳多次进入央视,并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地方特种拳种。2009年6月22日,练市船拳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练市武术源远流长,明天启元年(1621),练籍人茅元仪(1594—1640)著有《武备志》,对武术有专门研究。武术代袭,传人不绝,2004恢复武术大赛以来,已有数十人次在国际武术大赛中获奖。成立于1997年的大虹桥“彩虹舞狮队”在省内外已表演300余场,不仅“舞”进央视国际频道,还被美国一家电视台播放,继又为电视剧《天下粮仓》添彩。
  以篮球为主的体育活动在练市历史悠久。1946年镇区就辟有球场。1994年,一个较有规模的灯光球场在镇工会内建成,并多次在这里举行赛事。至2010年,镇村都建有规范化的健身路径,置有健身器材,学校均建有塑胶球场。成人、学生多人次在区级以上体育赛事中获奖。1995年,练市镇被评为“浙江省体育先进乡镇”,2008年,升级为“浙江省体育强镇”。
  练市镇数字电视客服中心从有线广播至有线数字电视,经多年努力,已转换电视用户20982户,占90%以上。电信、移动、联通设施完善,通讯发达,全镇拥有固定电话35730户。七 练市古镇,“地灵人杰,人文荟萃”,民众历来崇尚文化。历代书院、学塾代传,人才辈出,仕达魁科。自宋至清,共涌现:进士47人(其中武进士3人),举人64人;状元2人,榜眼1人。秀才、职官不计其数。水口施氏,华林钮氏、茅氏,练溪嵇氏、凌氏,瑶庄顾氏等,满门书香,均为朝臣,代代相袭。茅坤白华楼藏书“充栋不能容”,“藏书甲海内”尽人皆知。
  至民国初,练市域内均为私塾。1920年秋,镇区才创办男、女学校各1所。1928年,合并为练溪初级小学,后年有扩班,但因战事不断,入学率不高,教学维艰。农村学校更少,教学很不规范。
  解放后,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尊师重教深入人心,办学形式和教学方式日趋完善和规范。至2010年,全镇共有:小学3所,民工子弟学校1所,初中4所,高中1所,幼儿园3所,成人学校1所;小学学生4172人,初中学生3133人,高中学生1618人,入园幼儿1207人。2005年,练市小学获“浙江省标准化一类学校”,2009年获“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2010年,获“全国写字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洪塘小学先后获“浙江省红旗大队”、“浙江省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花林小学先后获“浙江省农村实验教学先进集体”、“浙江省三类标准化学校”等荣誉称号;练市中学先后获“2007~
  2008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浙江省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督导评估A级学校”等荣誉称号;练市一中先后获“浙江省示范初中”、“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练市二中获“浙江省课外阅读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洪塘中学教师教学比武、教育科研、论文评比及指导学生参赛等,先后获市级以上奖项百余次;花林中学先后获“湖州市文明单位”、“湖州市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练市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先后获“浙江省农函大先进指导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扫盲奖”等荣誉称号;练市镇中心幼儿园先后获“浙江省优秀民办学校”、“浙江省二级幼儿园”等荣誉称号。
  民国初期至新中国成立前,镇、乡私营医生不足40人,个体诊所20余家,严重缺医少药,各类疫病时有暴发。新中国成立后,整合医疗场所和人员,建立练市医院。至2010年,练市医院已拥有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其中用房面积13000平方米,日立螺旋CT等现代化诊疗仪器齐全,固定资产达3000余万元。各类科室完备,在编职工164名。医院先后获卫生部“爱婴医院”、省“200强中心集镇示范卫生院“和“省绿色医院”等荣誉称号。2005年12月,顺利通过省卫生厅“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评审。
  练市镇根据镇《“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依据全镇服务人口和地理环境,整合现有卫生资源,建立健全了20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责任医生93名,形成了“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
  始办于1969年的农村合作医疗,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先后解体。从1992年开始,又逐步恢复,先实施初保,继而推行风险性合作医疗。1997年,又实施大病合作医疗制度,延至1997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实施信息化管理,参保农民的医药费均为刷卡报销。至2010年,参加“新农合”人数达99%以上。始于1980年筹建练市自来水厂,先镇区,后农村,不断延伸扩展,至2010年,饮用自来水普及率已达100%。
  2000年,练市镇荣膺“省级卫生镇”称号和市“灭鼠先进镇”称号。2006年、2007年分别获“湖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年优胜乡镇”称号。2009年:投资2700万元进行污水处理升级工程;投资8100万元实施地下管网改造;投资850万元完成湖盐、浔练公路和镇区道路绿化补种及亮化工程;投资
  60万元改造公厕30座;投资90万元添置垃圾清运车39辆和洒水车1辆。现人均绿化面积7平方米。在农村,建有公厕55座,垃圾箱3000余只,专用清运车一村一辆,配保洁清运员309名。投资723万元(其中国拨623万元)完成河道清淤114公里。村容村貌彻底改观。至2010年,全镇未发生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点。
   八 时序更迭,沧海桑田,清末以来,练市镇的城镇建设一直徘徊不前,“一条扁担街,落雨淋肩头”,成了横贯东西一条亘古不变的狭长街道的真实写照。时至改革开放,练市人纵横捭阖,所向披靡,建成区迅速扩大,高楼耸立。据1996年统计,镇区各类房产1552户(处),建筑面积43.25万平方米。
  始于2001年,镇区3家房地产公司先后崛起,至2010年,总投资8.2603亿元,共开发房产面积302694平方米,兴建商品房3158套、营业房1490间、别墅109套、排屋105套、车库2336个,总建筑面积559571平方米。湖滨、阳光、东方、长城、定泉、凤凰、景月湾、清和苑等13个新型住宅小区拔地而起。练市农村,在“康庄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通过“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人居环境改观,小康村、示范村、魅力水乡等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先后脱颖而出,向着城乡一体化迈进。
  镇、乡车辆从无到有,至2010年,全镇拥有轿车2169辆、面包车382辆、中巴12辆、大客车26辆、货车425辆。
  2010年,练市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29亿元,财政收入2.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4680元跃至13120元。成就不群,荣誉纷至,2001年,被评为“浙江省卫生镇”;2006年,被评为“省级文明镇”;2007年,被评为“省级生态镇”;2008年,荣膺“浙江省体育强镇”等称号。
  实力练市,活力练市,潜力练市,魅力练市。勤劳、淳朴、智慧、勇敢的练市人民,在充满和谐的氛围中,依托古镇千年文明的底蕴,改革开放30多年集聚的财富和经验,不断自主创新,朝着把练市建设成先进制造产业集聚区、滨水城市功能实践区、魅力水乡休闲观光区、物流仓储交通枢纽区的现代化滨河小城市奋力前进。

知识出处

练市镇志上

《练市镇志上》

练市镇志以辨证唯物主义为准则,实事求是记述练市镇的历史和现状,旨在弘扬古镇的传统文化、先人业绩和现代成就,记录资料,为后人续志提供依据。载录时限,上溯事物之发端,下限至2010年12月。图片资料延伸至2012年6月。载录地域为今练市镇范围,兼及原属乌镇区、练市区和大公社所辖区域中之今练市镇区域。与市、县、区有关联的事也作简述。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丛录和后记组成,专志分24卷。辅以图、表、照片。文体采用记叙式,一般不作评述。本着“略古详今”的原则,重点记述近代、现代,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阅读

相关地名

练市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