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名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老家双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209
颗粒名称: 旅游名片
分类号: F592.755
页数: 3
页码: 112-114
摘要: 双林古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中部,是浙江省改革试点小城镇之一,东北距南浔约24千米,西北距湖州市约32千米。双林镇历史悠久,是江南水乡著名的古镇之一。据附近洪城和花城古文化遗址发掘考证,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汉唐时已成村落,名东林;南宋时,北方商贾随宋室南迁集居于此,故又称商林;明永乐三年(1405),与其西二里的西林村合并,更名为双林镇,一直沿用至今;现属湖州市南浔区。
关键词: 地方旅游业 双林镇

内容

双林古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中部,是浙江省改革试点小城镇之一,东北距南浔约24千米,西北距湖州市约32千米。
   双林镇历史悠久,是江南水乡著名的古镇之一。据附近洪城和花城古文化遗址发掘考证,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汉唐时已成村落,名东林;南宋时,北方商贾随宋室南迁集居于此,故又称商林;明永乐
  三年(1405),与其西二里的西林村合并,更名为双林镇,一直沿用至今;现属湖州市南浔区。
   根植于水环境中的双林古镇是一种介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人类聚集地和经济网络空间。虽然在历次城市建设中,人们已对古镇区进行了较多的改造,但旧镇址未变,区内仍然保留着江南水乡城镇特有的水网体系、街巷格局和传统建筑风貌。穿镇而过的东、西市河,沿河而建的米行埭、港北埭、西荡埭、坝桥埭和木匠埭,河街旁的油车弄、财源弄、九思弄以及永平里、天成里、陆府前等古巷民居构成了古镇空间的基本框架,依然较完整地体现出江南水乡古镇“天人合一”的环境特色,散发着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和各种历史文化信息。
   在双林古镇区中,以“三桥”为代表的桥文化景观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品位。据《东西林汇考》记载,双林历史上曾有桥125座,其中始建于宋代的有4座,元代1座,明代13座,清代35座。虽经沧桑变迁,大部分古桥已废圮湮没,但至今仍不失为“江南古桥留存集中区”(《中华文物古迹旅游·古代桥梁》之语),仅镇区尚有21座之多。其中镇北的万元、化成、万魁三桥始建于明代以前,均为市级文保单位。三桥桥长50米左右,且空间水平相距不到400米,为江南仅有。双林三桥在省内乃至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见载于茅以升《中国古代桥技术》和徐望法《浙江古代道路交通史》等权威专著,并配以图文说明。三桥造型壮观挺拔,并列鼎峙,气势雄伟,近观依依相望,远眺层层相叠,有“姐妹”之称,又有“凤凰尾”之说。三桥结构巧妙,工艺精湛。桥上构件实用而美观,具有较高艺术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此外,镇区尚存的望月(市级文保单位)、虹桥(市级文保单位)、金锁、耕坞、永丰、镇安、积善等桥也各有特色。它们和河道及两岸传统民居配合,水波桥影,虚实相映,瑰丽多姿,构成了独特的水乡古镇景观。而有关桥名、桥记、桥联、桥诗、桥俗及口耳相传的传说,组成了桥的可视性与非可视性文化景观。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的见证,古桥已成为双林镇的地域标志和文明进步的象征。
   双林物华天宝,丰产富饶。双林绫绢被誉为“东方丝织工艺的奇葩”,其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绫绢业的发展,使双林很早就成为江南水乡著名的商埠巨镇。古镇区尚存的北栅码头和区内旧绢巷、新绢巷和墨浪河、织漩漾等因绢而称谓的街区、地块,以及现今仍然还在生产经营的民间作坊、工厂,都显现了双林丝文化的底蕴和脉络。
   双林钟灵毓秀,名人荟萃。在古镇区内至今还保留有一些名人故居。这些名人有:清代道光六年(1826)平定新疆张格尔叛乱、时任兵部职方司郎中姚学塽,清代官授户部郎中、精通天文数学的江苏巡抚徐有壬,新中国第
  一任林业部部长、中科院学部委员、林学家梁希,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当代左笔书法家费新我等。另外,刘伯温、徐文长等历史人物也都在双林留下了史迹和口承传说,这些都丰富了古镇区的旅游资源。

知识出处

老家双林

《老家双林》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南浔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湖丝之源、鱼米之乡、文化之邦、园林之镇、院士乡里”的美誉。早在7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区域内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名人大家辈出,形成了独具水乡特色的丝绸文化、渔桑文化、湖笔文化、园林文化、民俗文化、儒商文化、藏书文化、名人文化等地域文化,韵动中外,影响深远。编辑出版《浔迹丛书》是继《浔根丛书》之后,我区深厚文化底蕴的又一次系统展示,也是我们近年来所作工作的一种成果回顾。此次第一季“浔迹”包括《南祾浔曦》《练溪风华》《老家双林》《人文旧馆》和《美丽千金》等五册。相信,它的出版能让更多人了解南浔的历史文化,为奋力谱写南浔赶超跨越新篇章贡献更大的力量。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