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双林美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老家双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201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双林美食
分类号: TS971
页数: 6
页码: 43-48
摘要: 自古以来,杭嘉湖平原是美食家的天堂。唐代皮日休的“雨来莼菜流船骨,春后鲈鱼坠钓肥”,宋代苏轼的“三年京国厌藜蒿,长羡淮鱼压楚糟”等诗句,都是我国不同时期的文人墨客、达官权贵们仰慕江南美味的真情流露。
关键词: 美食 双林镇

内容

双林美食:一杯孕育于天地之间的清茶 自古以来,杭嘉湖平原是美食家的天堂。唐代皮日休的“雨来莼菜流船骨,春后鲈鱼坠钓肥”,宋代苏轼的“三年京国厌藜蒿,长羡淮鱼压楚糟”等诗句,都是我国不同时期的文人墨客、达官权贵们仰慕江南美味的真情流露。作为位于杭嘉湖水乡中心的双林,历来是美食家十分向往的地方。古时,鳞次栉比的酒楼饭馆,在街头巷尾高高悬挂着酒旗,酒旗下猜拳喝酒的游人和方士天天品尝的是烂糊鳝丝、滑炒三鲜、清炒什锦、羊饺头面、水晶羊肉以及千张包子等美食。与这些可口可品的美味相得益彰的,还有双林子孙糕、双林姑嫂饼等传统糕点,以及与这些糕点有关的美食文化。
   双林美食,作为一种物质和文化的存在,必然与其他事物一样,有着其自身发展的脉络及渊源。当然,这些美食一定与双林的历史有关,与双林的物产有关,与双林的文化有关。
   那么,双林美食文化的根基又在哪里呢?早在20世纪中叶,考古人员就曾对双林的洪城遗址、花城遗址作过多次发掘,发现这两个遗址属于马家浜文化,距今有6000多年历史。当时的生活器皿以红陶为主,还发现以牛、鹿、猪、鱼类为主的动物遗骸,有人类居住建筑的遗迹。这一切说明在6000多年前的南太湖流域一带的先民,已能够使用陶制品烹煮食物,已经进入了“陶烹阶级”。太湖地区同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摇篮。
   几千年来,双林地区以优越的自然环境,培育出丰富的物质品类:鲜活鱼虾,四季瓜菜,五谷丰硕,六畜肥壮,为烹饪美食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这块土地上,名厨辈出,饮食文化璀璨夺目,在民间流传着许多以吃为主题的传说、故事与民歌民谣以及生活习俗,这都说明了双林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
   那么,历史文化对双林美食的影响又在哪里呢?不妨从下厨的人和厨房的物来加以简要证明。吴越之地,自古以来,主厨房的是女人。“妇人之道,巽顺为常,无所必遂,其所职主在于家中馈食供祭而已。”所谓下得了厨房,上得了厅堂,指的也是女性。而今,妇女高举“停止烧饭,饿死那些老鼠”的牌子,将男人逼进厨房。从女人下厨到男人掌勺,用料、火候,男女当然有别,此为菜肴的人文之变迁。吴越之地古时的第一口固定炉灶用土石垒砌,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出现连眼灶、一面灶、柴草灶、子母灶、风箱灶,直到近代的老虎灶、煤炉灶,现代的煤气灶、柴草汽化灶、微波炉等。灶之不同,味之有异,此为变迁之一。其实,目前双林镇的农家菜,就是村妇用土灶烧就的怀旧菜肴,它更符合都市人所追求的返璞归真的口味。江南菜鲜美清爽的一个原因,就是太湖流域的人具有温顺谦和的性格,正所谓性之不同、味之有异,历来如此。比如双林的粽子、洗沙羊尾、子孙糕等特色小吃,都将精华部分包裹起来让人享用,这与双林人本分和不善张扬的性格是相一致的。当然,美食文化也同样反过来推动着吴越之地的文化发展,所以才有了张志和“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句,“正月鳑,二月鲫,卖田卖地也要尝”的民谚和钱选《鱼乐图》的画卷。
   双林古镇的饮食文化 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双林人早已过上了一种十分有规律的生活,并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俗。
   双林人喜欢主次兼食,有吃小点心的习惯。旧时本地人喜爱吃蒸谷米、黄米和冬春米。蒸谷米是将谷蒸熟加工而成的一种米,黄米是将白米放在囤里加工而成,冬春米是在黄米基础上再囤制一次而成。三种米的共同特点是贮藏时间长,烧饭涨性好。平时一日三餐外,双林人还有吃点心的习惯。镇上有些居民吃早点心代替早餐。点心品种有团子、汤团、糕、粢米饭、大饼、油条、包子、馒头、馄饨、面条、豆浆、粽子等。农忙时农民每天吃四餐,即在下午三时左右增加一餐,俗称点心。点心品种有圆子、年糕、糯米饭、面条、番薯、芋艿、南瓜等。
   双林人喜欢荤素搭配,以自产为主。荤菜主要有猪肉、羊肉、牛肉、兔肉、蟹、虾、甲鱼、鳝鱼、草鱼、鲢鱼、鲫鱼、咸鱼、咸肉、鸡、鸭、鹅、禽蛋等。素菜主要有青菜、菠菜、芹菜、榨菜、花菜、雪菜、韭菜、包菜、萝卜、茄子、豇豆、蚕豆、黄豆、芋艿、茭白、南瓜、丝瓜、西红柿、马铃薯、莴苣、蘑菇、咸菜、酱菜、豆制品等。
   双林人过年过节或逢红白之事,都有摆宴席的风俗。办喜酒一般用八仙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喜酒越办越多,讲排场、摆阔气,方桌改为圆桌,每桌酒菜少则二十多种,多则三十种以上。有干贝、蹄筋、海参、黄鱼、发菜、全鸡、全鸭、蹄髈等佳肴,外加名酒、高档烟。除喜酒外,还有对亲酒、待媒酒、满月酒、周岁酒、罗汉酒(十六岁生日)、上梁酒、搬家酒、拜师酒、新年酒、寿酒、端午酒、八月半酒、年夜饭等。双林人喜欢喝酒,又会自做米酒,统称杜酒,有杜白酒、杜黄酒、原杜香。杜白酒的制法:用糯米蒸熟成饭,将酒药拌入饭里,盛放在缸中,中间揿一个凹形的酒潭,然后加缸盖,再用稻草包紧缸的周围,过十多天即成白酒。杜烧酒的制法:用杜白酒糟,经蒸馏烧制而成,也称糟烧。杜黄酒的制法:将酒曲放入杜白酒里,使米酒变黄,即成黄酒。现双林农村春节前酿杜白酒仍较普遍。
   双林人很会享受,酒足饭饱后,就想到要喝茶,尤其是镇郊的老农民,深更半夜赶到双林喝早茶已成习惯。除茶叶茶外,不定期有本地招待客人的熏豆茶、镬糍茶。
   熏豆茶:以烘青豆为主,加少量茶叶用开水泡制而成。有的还放入芝麻、苏籽、桂花、橘子皮、丁香萝卜,或香豆腐干、熟荸荠、扁尖笋等“茶里果”,色香味俱佳。既喝茶,又吃点心,故喝茶也叫“吃茶”。
   镬糍茶:也称镬糍汤,将糯米饭放在烧烫的铁锅里制成薄片(即锅巴),再加糖冲开水即成。其味甜而软糯。春节期间,多数农家备有镬糍茶招待客人。产妇常饮此茶充饥。有些不爱甜食的,改用猪油、味精、鲜酱油、葱等佐料冲镬糍当点心,别具风味。
   双林两大名点:姑嫂饼、子孙糕 在双林的传统小吃之中,有两大名点,那就是姑嫂饼和子孙糕。
   姑嫂饼,是双林的传统名点。它不但风味独特,而且映衬出双林淳厚的民风。在双林,有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清道光年间,双林镇闵家巷有一户姓马的人家,家庭和睦。有一天,马大娘的身体不舒服,不思饮食。
  贤惠的媳妇知道双林人喜食甜饼,便动手做甜饼给娘吃。那年头,双林一带做饼有个风俗习惯,做饼时,将一口大碗翻过来,底朝天,甜饼就做在这大碗底部的凹层。这做法至今仍可在某些农家见到。媳妇用炒面粉等原料做甜饼时,当姑娘的调皮,乘其嫂不注意,不时偷偷地在甜饼中放上一小撮盐。
  甜饼制成后,马大娘一品尝,甜中带咸,味道独特,于是食欲大增,精神大振。问明缘由,才知是女儿调皮所致。这样,一传二、二传四,姑嫂俩这种做法就在双林镇流传开了。自此,双林人就将用这种方法制作的甜饼取名为“姑嫂饼”。后经几代人的努力,成了这一带的传统特产。
   双林子孙糕问世于1905年,创始人是王双喜。王祖籍南京,生于茶食世家,他有一手制作茶食糕点的精湛技艺。他随家迁到双林后,见双林人爱吃米粉糕点,于是将南京传统茶食糕点的馅料和制作技艺用于米粉糕点的制作上,取名“子孙糕”,寓意子子孙孙步步高(糕)升。由于子孙糕的油、香、甜、糯,独具特色,他遂在长板桥设摊销售,子孙糕很快成为当地人喜爱的糕点。
   王双喜在同行中爱交朋友,与同在双林的“张万兴”糕团店店主张季安交情甚笃。他们俩常在一起喝酒交谈。王双喜做子孙糕时,允许张季安在旁观摩,对张的提问,也回答一二。时间一长,王双喜实际上已将子孙糕的选料和制作要领传给了张季安。后来王双喜因儿子离开双林,人力不济而停业。张季安于是效法制作子孙糕,并在选料、外形上做了许多改进,使之更加完美。双林其他糕点店也纷纷如法炮制,然而只有张季安店里出售的被公认为正宗的。
   双林子孙糕从王双喜始制,延续至今,已逐渐成为双林一带定亲、婚嫁、迎娶、寿庆、望蚕花、送端午汤、建房等礼仪的必用糕点。喜庆场合用的子孙糕,每块都要用胭脂红打上“囍”字。糕白字红,分外醒目。子孙糕的包装纸上,印着两个仙童,一个扛朵大荷花,一个捧只大盆子,两童之间是“和合二仙”四个大字,以示“和睦好合”“同心永结”“百年好合”。其上再覆盖一张印有“子孙糕”三个烫金大字的大红蜡光纸,红底金字,颇有气度。如以子孙糕为礼,既作主要茶点,又讨子孙满堂之彩头。由于子孙糕讨人欢心,后来又被人们用于造房、祝寿、孝敬长辈等。子孙糕作为送礼佳品,早先只能送给长辈,故而又名“大人糕”。后来,才在平辈和后辈之间互相赠送。在送给长辈时,因身份不同而送法各异。一板子孙糕平时划为十六块,按块计价出售。用子孙糕作寿礼,则要带个六字,如十六块、三十六块,或总的块数是六的倍数,如十二块、十八块。总之,多也好,少也罢,都离不开一个“六”字。倘若遇到不一般的大寿,如亲朋六十六大寿,则大都要送
  六十六块。这样,才显出送礼者之诚意,又有吉利之意,以示“六六顺风”。
   双林是稻麦共育的地方,所以双林的糕点也源远流长。据传,我国早在
  2000多年前已在吃糕了,《周礼·天官》中的“糗饵粉糍”就是米麦粉等制成的糕。周代不但有米糕,还有加进荤馅的糕。到汉代出现了枣糕,说明水果掺杂进了糕点。时至今日,仍有枣糕、枣粽。糕是有枣的,而枣是一种廉价的补品。到了隋唐,糕已制作得很精美,如紫云糕与水晶龙凤糕。南宋时,糕的品种繁多,不但有枣糕、豆糕、麦糕、乳糕,还有糖糕、蜜糕及重阳糕等。
  到了明清时代,则品种更多,如八珍糕、百果糕、雪花糕、玉带糕及茯苓松子糕等。双林的糕点不用人造色素和人造香精,采用红曲、玫瑰汁、青菜汁、鸡蛋黄、南瓜、豆沙、可可等染色,采用桂花、芝麻、松仁、薄荷等增香。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古时那天要登高赏菊宴饮,还要佩戴茱萸,吃重阳糕。如今登高吃糕的习俗依然存在。在古代,糕平时都可制作,重阳糕有什么特殊意义呢?这是由于重阳时各种稻米都收割了,用来制糕,可以尝新;重阳日天明时以片糕置小儿额上(在小儿睡未醒时),祝小儿将来百事俱高。
  在宋代,重阳还把粉面蒸糕称为“食禄糕”,这是除了登高所望年年高之外,还盼“得禄”。

知识出处

老家双林

《老家双林》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南浔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湖丝之源、鱼米之乡、文化之邦、园林之镇、院士乡里”的美誉。早在7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区域内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名人大家辈出,形成了独具水乡特色的丝绸文化、渔桑文化、湖笔文化、园林文化、民俗文化、儒商文化、藏书文化、名人文化等地域文化,韵动中外,影响深远。编辑出版《浔迹丛书》是继《浔根丛书》之后,我区深厚文化底蕴的又一次系统展示,也是我们近年来所作工作的一种成果回顾。此次第一季“浔迹”包括《南祾浔曦》《练溪风华》《老家双林》《人文旧馆》和《美丽千金》等五册。相信,它的出版能让更多人了解南浔的历史文化,为奋力谱写南浔赶超跨越新篇章贡献更大的力量。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