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双林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老家双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18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双林文化
分类号: G127.55
页数: 24
页码: 13-36
摘要: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江河湖泊之多寡及距海远近之不同,直接影响着桥梁建设事业的发展。桥梁主要用作跨水设施,水多之地则桥多,反之亦然。双林所处的江南地区号称“水乡泽国”,又临近海洋,海湾众多,古时虽有舟楫航渡,更需桥梁便利交通,故桥多。
关键词: 地方文化 双林镇

内容

石桥精神铸就双林品质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江河湖泊之多寡及距海远近之不同,直接影响着桥梁建设事业的发展。桥梁主要用作跨水设施,水多之地则桥多,反之亦然。
  双林所处的江南地区号称“水乡泽国”,又临近海洋,海湾众多,古时虽有舟楫航渡,更需桥梁便利交通,故桥多。
   各地区交通道路发达与否,也直接影响着桥梁建设事业的发展。桥梁也是一种道路,作为“跨水路”“越谷路”,只是某条交通道路的一部分。所以道路纵横、路网细密之地必多桥梁,反之亦然。古时的双林就处在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桥梁建设比他处自然要好。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基本上可以说
  五代以后,特别是南宋以后,南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已超过北方,南方的桥梁建设事业也远比北方兴旺发达。双林镇六百多年的建镇历史就是一个例证。
   各地区文化科学发展状况与桥梁建设情况密切相关。桥梁是科学技术的 水多之地则桥多 桥躬下身躯将两岸连接起来结晶,是文化艺术的光环。在文化繁荣、科学先进的地区,人们自然能造出更好更多的桥梁,这是不言自明的。
   上述诸因素决定了中国各地区古桥分布的不均衡。现存古桥的分布情况,首先与其原有疏密状况有关。其次,某一地区历史上发生的洪水、大火、地震等天灾和战争、动乱、饥疫等人祸对当地古桥势必造成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还有维修保护不力带来的恶果等,都会造成该地区古桥留存较少甚至荡然无存。反之,某一地区天灾人祸少且维修保护得力,则原有古桥必然留存较多。再次,建造材料和工程质量的差异也关系到桥梁存世时间的长短。凡此种种,便使我国现存古桥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而双林三桥能成为古桥的真正典范,全在于天时地利人和。
   双林镇承太湖和东西苕溪恩泽,水网密布,港桥珠联,是江南著名水乡,也是江南古桥留存集中区,双林塘一地就有三座石拱桥并排的雄伟奇观。
   河流将两岸隔断,而桥却躬下身躯将两岸连接起来——双林石拱桥的精神,也成了双林人的品质。
   双林三桥:耸立于古运河畔的丰碑 说到双林三桥,连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也叹为观止,大加赞誉。
   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着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历史悠久,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如浙江湖州的双林三桥。
   在同一条河上相距不到400米的区域间连跨三桥,实为少见。其中,化成桥居中,东距万元桥225米,西离万魁桥122米。它们如三道长虹争跃于碧波之上,瑰丽多姿,令人赞叹。这就是著名的双林三桥。
   双林塘横亘镇北,上接余杭,下注太湖,通达湖州、嘉兴、杭州、苏州、上海等地,为双林镇水运要道,往来船只距镇数里外即可望见三桥,遥遥如在迎送。
   三桥之中的化成桥又名塘桥,因由化成庵僧人创建,故名。该桥长46米、宽3.4米、高6.6米,上下各有踏步三十七级。桥北侧栏杆有伏狮一对,间嵌望柱八对,已残十根,柱头为束莲。肩墙用五对系梁加固,其中一对系梁凿兽头。
   三桥之西的万魁桥,桥长51米、宽3.2米、高6.8米,两坡各有踏步
  四十级。南坡踏步分为两阶,第一阶有七级,第二阶有三十三级。栏板末端安四级梯形云雷纹抱鼓石,栏板间嵌望柱十二对,其中四根已损坏。桥心石为法轮变形图案,整块铺住桥面。该桥心石长2.2米、宽1.8米,为江南最大的桥心石。万魁桥两侧的铭文各不相同,一侧为“万魁桥”,另一侧为“万奎桥”,乃罕见的一桥两名。
   三桥之东的万元桥,桥长51米、宽3.5米、高7米,两坡各有踏步
  四十四级。桥北部踏步分两阶,第一阶五级,第二阶三十九级。栏板末端安
  三级梯形云雷纹抱鼓石,桥心石为法轮变形图案。栏板间有坐狮望柱十对,柱头为石狮,其中两只石狮已经丢失。肩墙用五对系梁加固。
   化成桥始建于元延祐年间。初为木梁,明洪武初年易木改砖,天顺二年(1458)兴复,至嘉靖中改建为三孔石拱桥,此后在明崇祯三年(1630)、清乾隆五十八(1793)几经重修。
   万魁桥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康熙八年(1669)落成。乾隆五十五年(1790)改建,五十八年(1793)与化成桥同时重修。
   万元桥始建年代无考,明嘉靖间遭倭寇毁损,清康熙年间建木梁桥,名 站在石桥上远望福成,雍正八年(1730)易木环石,改名为万元桥,清道光十四年(1834)重建,历时七年,至二十年(1840)落成。
   除双林三桥外,还有双林东栅的大小虹桥也非常富有特色。
   双林大小虹桥即虹桥与望月桥,两桥垂直相接。虹桥因“每当晚霞西,水光环照如虹”,故名。桥为单孔石拱桥,长22.37米、宽3.44米、高4.7米。拱券石采用纵向分节并列砌置法,肩墙采用靴钉式砌置法。两坡各有踏步二十一级。桥两侧置素面栏板,末端安抱鼓石。桥顶栏板凿成吴王靠,栏板间嵌望柱十二根,桥心石雕有法轮旋叶图案,用两对系梁相连。望月桥和虹桥相接,故又名小虹桥,为单孔石拱桥,长15.63米、宽2.35米、高3米。
  拱券石采用纵向分节并列砌置法,肩墙采用靴钉式砌置法,上下各有踏步十三级,两侧置素面栏板,桥顶栏板凿成吴王靠,栏板间嵌望柱八根。
   虹桥于元至大元年(1308)始建砖桥,明洪武十六(1383)易石,清康熙年间重建。望月桥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重建,乾隆年间修,光绪
  二十六年(1900)重建。
   虹桥、望月桥二桥相依成掎角之势,虹大望月小,高低相就。有志载,大小虹桥在“农历八月中旬,皓月初升,映照水面,冉冉移至桥洞下,天上波中,团圆相似,如以石子掷入中流,波纹动荡,则水中之月,有似玻璃塔影”。两桥之间有一还金亭,亭桥浑然一体。“虹桥夜月”是双林主要名胜之一。
   双林人将文化铭刻在桥上 说到桥文化,除了桥的建筑结构、桥的故事之外,最直接的就是桥上的对联了,可以说,双林人将文化铭刻在了桥上。如双林三桥中的万元桥上有四副对联: 源远流长,永固虹梁成利济; 地灵人杰,高骞凤尾焕文明。
   甲地云联,双水千秋资重镇; 分星鼎峙,三桥一气接长天。
   苕水西来,山排万笏; 奎光东映,星耿元精。
   积厚流光,万家余庆; 钟灵毓秀,元气常充。
   双林三桥中的化成桥有两副对联: 联双水之晴虹,中流自在; 起三桥之彩凤,夹道行空。
   桥卧为虹 磐石沐恩波,水接双桥成鼎峙; 舆梁仍古制,化垂千载拟棠阴。
   双林三桥中的万魁桥上有一副对联: 桥卧为虹,五色云霞开晓霁; 波平似镜,万年甲第耀奎文。
   不难看出,双林三桥中的对联呈一、二、四的等比数列排列,这或许是
  一种另类文化。
   双林的桥文化,除了对联,还有民歌和传说。民歌中最流行的是一首夯歌: 叽里咕噜小鸡桥, 吱吱咯咯到竹桥。
   走勿完格长板桥, 一步跨过二条桥。
   卖鱼要到渔婆桥, 放生要到放生桥。
   中秋团圆望月桥, 七夕相会乌鹊桥。
   生意做到顾家桥, 好事做到便民桥。
   强凶霸道过坝桥, 韩信点将万魁桥。
   阿弥陀佛积善桥, 常遇春上马铁镫桥。
   双林三桥之一 连中三元三官桥, 田蚕茂盛永丰桥。
   迎圣接驾来龙桥, 阴凉舒坦清风桥。
   二县分在界牌桥, 楚汉相争河界桥。
   同病相怜郎中桥, 火症伤寒西瓜(高)桥。
   歪里七八到斜桥, 弯来弯去九曲桥。
   用勿完格万元桥, 鲜甜蜜果过糖(塘)桥。
   可见双林的桥文化,除了镌刻在石头上,还口口相传。下面这则故事,就反映了双林人是如何教育子女为人之道的。
   双林有座打子桥。传说,这座桥是官至两广巡抚的双林人郑梦白建造的。
  说起郑梦白造打子桥,这里还有一段故事。
   郑梦白小时候常常借粮度日。在弄口,有一家面店,郑梦白常常到面店赊面。
   有一天,面店老板说:“你经常来赊欠是不行的。”郑梦白听了很生气。
   后来,郑梦白当了大官。一次,郑梦白回双林为娘做寿。那时候,做寿用的面,可先到面店买面票,再把面票当作寿礼送去。面店里,凭面票付面。
   郑梦白在收面票时,不收其他店的面票,专收蒋家弄口面店的面票。面店老板知道了,很高兴,就在做寿的前一天,把面全都准备好。到了做寿这
  一天,郑梦白没有到蒋家弄口面店去拿面,却到另外店里去买面。那时正是大热天,蒋家弄口面店的面都馊掉了。面店老板是小本经营,哪经得起这个打击。
   这件事传到郑梦白娘的耳朵里,他娘就把儿子叫来,教训他说:“古人说,宰相肚里好撑船。你做到两广巡抚,气量还这样小。今天,你要在双林造一座桥,记牢这次教训。” 郑梦白听了娘的话,知道自己做错了。他就在双林建造了一座桥,取名叫“打子桥”。
   我从桥上走过 江南多水,自然多桥。
   河将两岸隔断,桥却弯下身,将两地连接起来,展示出一种美德。而桥留下的,不仅仅是人类的脚印,更多的是一个又一个与这桥有关的故事。
   我曾对水乡的桥产生过浓郁的兴趣。在练市中学读书时,校园后门有一座石拱桥,名曰凤凰,惜已老态龙钟,满目裂痕,上面挂满藤蔓,如同长发纷披。凤凰老矣,不知何时涅槃,但它是我学生时代的一方乐土。毕业后,我响应祖国征兵的号召,到双林接受体检,见到双林三桥后,方知山外有山、桥外有桥。
   双林塘横亘镇北,贯穿东西,上接余杭,下注太湖,通达嘉兴、苏州杭州、上海等城市。在汽车的鸣笛还无法打破水乡宁静的时代,双林是水运要道,而横跨双林塘的万元、化成、万魁三桥,却像三位长者,日日夜夜守护着东来西去的航船,迎送南来北往的行人。
   或许是出于对桥文化的兴趣,我遇桥必记楹联。双林三桥的楹联除了常规记录地理方位外,铭刻在石柱上的还有风景、哲理和追求。桥卧为虹,五色云霞开晓霁;波平似镜,万年甲第耀奎文——此联风景与哲理相并存。源远流长,永固虹梁成利济;地灵人杰,高骞凤尾焕文明——此联哲理与追求相呼应。
   一条相距不到400米的河上却连跨三桥,实为少见。这也让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叹为观止。乘船临近双林,随着船的波动,可见三桥层叠上下,吞吐沉浮,极为壮观;每逢旭日东升,云蒸霞蔚,在船上眺望三桥,波光闪烁,宛若“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游龙,上下腾舞。从三桥走过的人们似乎也变得风雅起来,诗意起来,文艺起来。桥的原始价值也开始提升,成为新郎新娘白头偕老的背景,成为艺术家取之不尽、常看常新的素材。
  我曾经无数次跨过的三桥,开始蜕变,成为文字,成为画框,成为影像,成为时尚时代的一件古老饰品。
   古老的石拱桥 其实,在我的意识之中,双林三桥也仅仅是“小桥、流水、人家”这江南水乡独特的风景而已。没有人生阅历,没有身临其境,也就无法读懂这三桥对于双林人的启迪。2013年冬天,双林镇为左笔书法家费新我先生诞辰
  100周年举办纪念活动,让我前去策划方案,我才有机会再度亲近双林三桥。
   那是一个初冬的傍晚,行人稀少,我独自一人坐在万元桥的吴王靠上,用手抚摸着那镶嵌于桥栏杆上的石狮子,品味着当年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耐心,自愧于自己的世俗和浮躁,感受着双林古镇这与桥一样博大精深的丝绸文化、戏曲文化以及从这桥开始走向远方的人物。“走过三十六码头,难过双林塘桥头。”不知这是否与双林的戏曲文化有关。双林曾经风靡过的戏台,是远近闻名的。“若使秋胡今驻马,黄金原向绢机看。”据说从明代起,从这桥下运走的,还有皇上题写圣旨用的双林绫绢。近百年来,从这桥上走过的,还有林业专家梁希、戏剧家丁是娥、出版家沈本瑛、左笔书法家费新我以及重走红军长征路的“中国式斯诺”罗开富…… 吴地处处飞蚕花 根植于我国的蚕丝业历经数千载的风霜雪雨,不但生产技术已日趋成熟,同时,也积淀了丰厚的蚕文化,嬗变出丰富多彩的蚕俗民风。尤其是在江浙传统蚕区,蚕文化的发展脉络从来没有中断过,蚕俗民风在这儿依然是活生生的文化,而且,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着。
   蚕俗民风中最精彩的应该是这两个字——蚕花。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蚕乡无处不飞花。这不是夸张的比喻,而是真实生动的写照。
   不信,你可以读一读下面这些词:戴蚕花、轧蚕花、接蚕花、请蚕花、谢蚕花、送蚕花、点蚕花、焐蚕花、撒蚕花、盘蚕花、扫蚕花地、蚕花蜡烛、蚕花菩萨、蚕花娘娘、蚕花生日、蚕花火、蚕花戏,等等。这下,你该相信“蚕花”在江南蚕乡的重要地位了吧。
   何谓蚕花?蚕不会开花,蚕花也不是桑树的花,那么蚕花究竟是什么?《辞海》中关于“蚕花”条有两种解释:一、刚孵出的幼蚕,其形似蚁,也 啃食桑叶的蚕宝宝叫蚕蚁或蚊蚕,亦称蚕茧的收成为蚕花。二、小虾。吴语中的“虾”与“花”谐音,蚕时正是小虾上市之时,故谓之。这两种解释似乎都对,但显然并不确切。
   其实,“蚕花”二字只能用心去体悟,根本无法作准确解释,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解释的话,只能说蚕花是一种虚拟的、象征了一切与蚕相关的、在蚕乡无处不在的花。
   这蚕花就是流传于双林一带的桑蚕习俗、桑蚕文化。双林信奉“吃饭靠种田,用钱靠养蚕”的规律,所以,桑蚕神是双林蚕农信奉的神。第一次是清明节,第二次是蚕花生日,届时,双林各地的蚕农划船云集到含山“轧蚕花”。“轧蚕花”分头清明、二清明、三清明,起场落脚要闹近十天。传说马头娘在清明节化作村姑踏遍含山,留下了蚕花喜气,此后谁来脚踏含山地,谁就会把蚕花喜气带回家去,得个蚕花廿四分。所以这期间,蚕妇们头戴用彩纸做的精美的蚕花,到含山顶蚕神庙里祭拜。年长的人身背红布“蚕神包”,上山绕行一周。男壮年在山下河港里赛船比武,有擂台船、踏排船、标杆船,还有哨船。其时彩旗招展,锣鼓喧天。
   十二月十二日是蚕的生日,蚕农在这天要祭蚕神。他们用红、青、白三种颜色的糯米粉,拌成米粉团,做成各种形状的团子,如骑在马上的马头娘、桑叶上的龙蚕、一缕缕的丝束、一堆堆的元宝,还有鲤鱼、公鸡等。备酒菜,立马幛,香火祭拜。马幛上画的是一个跨马宫妆靓女,周围有两男两女,手里分别托着桑叶、蚕、茧、丝。马幛上书“蚕花五圣”四个字。礼毕,孩子们手持各种象形米粉团,穿村过户,雀跃不已。
   三、四月为蚕月,家家闭门,门悬桃柳树枝辟邪。妻子不与丈夫同宿,邻里不相往来,切忌生人入蚕室。倘若有人闯入,主妇必怒目相向,恶语斥责;待人走时,将一把米粒撒向他的身后,以示此人所带来的不祥已随之而去了。
   谚云:“谷雨三朝蚕白头。”又曰:“小满动三车。”此时油菜结籽,农民忙于取菜籽去车坊磨油。蚕茧已收下,有的人家自己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如果天旱,又须踏水车戽水入田。水车一般为六人轴,须伴工。四人齐 桑叶茂密 桑树片片踏,二人轮休,歇人不歇车,一天吃六顿:早点、早饭、接响、中饭、晚茶和晚饭。20世纪20年代后,缫丝车渐告绝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水车渐为机械灌溉代替。
   芒种以后,蚕茧多已出售,家家有余钱。“斋蚕山”祭蚕花娘娘,邀请亲友聚餐,双林塘桥头还请水路戏班演蚕花戏。
   低吟浅唱《蚕娘苦》 历经数千年的积淀,桑蚕业不仅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培植人类的精神文明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同时,又把桑蚕业本身推向越来越崇高的地位。这种崇高的地位并不仅仅通过神话传说来表达,还有许多难以计数的文学作品和民间艺术。这些文艺作品为桑蚕业推波助澜、增添光彩,当然,我们也能从中领略桑蚕业的酸甜苦辣。
   因为桑蚕业生产的艰辛,与其相关的文艺作品往往充满了悲哀、悲愤、悲壮的色彩,显得格外凝重。正是这种凝重,又进一步强化了它的意味。
   在这些艺术作品中,数量最多、流传最广、年代最久远、扮演了最重要角色的,当数诗歌了。也许桑蚕业生产的丰富内涵特别富于诗意,也最适合于诗歌的表达。尤其是在唐诗宋词中,都有以桑蚕业为题材或以此为比喻的大量的不朽诗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从北宋就流传于东林、西林的诗篇,真切地反映了双林地区桑蚕文化的源远流长。
   蚕妇吟 [宋]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采桑曲 [宋]郑震 晴采桑,雨采桑,田头陌上家家忙。
   去年养蚕十分熟,蚕姑只着麻衣裳。
   蚕妇吟 [明]潘纬 采桑复采桑,无嗟为蚕饥。
   食君筐中叶,还君机上丝。
   还君丝,织成绮。
   贫女养蚕不得著,惜尔抽线为人死。
   蚕词 [清]王士祯 青青桑叶映回塘,三月红蚕欲暖房。
   相约明朝南陌去,背人先祭马头娘。
   读完这些诗后,你有什么感受?在普通人眼里,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个很富有诗意的行业。千百年来,也的确出了千千万万的蚕诗,仅据对《全唐诗》的初步统计,反映与蚕业有关的诗就有500多首。然而,轻盈飘逸的丝绸其实得来并不轻松,从这些诗里你就能很明白地领悟到蚕业劳作的艰辛和渗透其中的血泪。
   当然,蚕业带给人们的并不只有艰辛和血泪,也有希望、喜悦,还有物质经济上的支撑。正是这所有的一切,才成就了蚕业在今人心目中不可替代的神圣地位。
   除了诗歌,双林一带还流传《养蚕歌》《蚕娘苦》等民歌,表达了蚕娘的哀怨之情。
   养蚕歌 一只蚕匾圆溜溜,十只蚕匾十层楼, 三眠蚕起吃大叶,养蚕娘子日夜愁。
   下面这首《蚕娘苦》,以四季歌的形式,唱出了蚕娘的辛酸血泪。
   蚕娘苦 春季里来养蚕忙,蚕娘个个到蚕房。日夜勿睏多辛苦,廿四分收成喜洋洋。
   夏季荷花透水长,蚕娘个个做丝忙。木头丝车吱吱叫,做得蚕娘手脚凉。
   秋季里来菊花黄,蚕娘卖丝到街坊。雪白细丝卖勿起,东讨西逼两手光。
   冬季里来过年忙,蚕娘出外做相帮。清早做到黄昏头,还是一身破衣裳。
   养蚕虽然愁苦,但世代相传的谋生手段并不会因愁苦而作罢,这倒使百姓在长期的困苦中磨炼出超凡的乐观精神,学会了苦中作乐、愁里寻欢的本领。所以,尽管“愁”字当头,但仍能从民间找到愁中寻欢的蚕歌。流传于双林的《三月清明过》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
   三月清明过,霎眼谷雨到,春蚕娘子嘻嘻笑。
   红米饭,还嫌糙,笋烧咸肉白米饭,外加猪油浇。
   男人家,想讨好,红酒里面白糖泡。
   甜蜜蜜,辣暴暴,三杯浑汤嘴里倒; 吃得头重脚轻走路摇晃晃,迷迷糊糊我把蚕种上烘灶。
   青炭加得蛮蛮高,一个瞌〓,啊呀呀,不得了,眼前蚕种烘得乌焦焦。
   男人家骂来又是敲,我只有哭哭啼啼娘家走一遭。
   爷回话:老子勿管账,你去向侬姆妈要。
   还好!还好!娘回话: 丫头丫头你来得正凑巧,家里还多三张种,拿去勿要再在火上烧。
   包一包,塞在腰,走在田埂浪厢哈哈笑。
   骂一声:“翘辫子!”打我一顿勿怨你,今夜枕头横里一定要你讨个饶。
   蚕歌描写的是养蚕开始前蚕娘兴奋异常,饮酒过度,把蚕种放在灶头烘焦,结果乐极生悲,酿成无法养蚕的后果,又通过娘家的帮助,再转悲为喜的故事。
   过去要把蚕种放在温暖的地方“暖种”,以促进孵化,所以,蚕娘把蚕种放在了灶头上,这是蚕乡的传统做法。在养蚕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这种悲喜剧当然不会再发生,但从中也可以看出,蚕业生产环节之复杂,意外事故之多,的确让人提心吊胆。
   这首《三月清明过》犹如一出轻喜剧,把一个原本是养蚕中应该很令人发愁的意外事故,通过风趣幽默的描绘,化为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风俗画,并活脱脱再现了一个憨态可掬的蚕娘形象。
   双林人织出来的丝有一个名字,叫“湖丝”。而缫丝工吟唱的《湖丝阿姐》,则真实地描绘了近代工业兴起后,农家女子进丝厂打工的生活。
   日落西山天明亮,湖丝阿姐能起早,喊娘亲,先把饭烧。
   看看钟头五点过,忽听敲仔二把锣,姐妹们,都去上工。
   老小全进湖丝站,打扮做丝茧子拣,十二点,放工吃饭。
   江北阿姐真苦恼,天天冷饭开水泡,好小菜,一根油条。
   上海阿姐本领高,打盆做丝算头挑,着衣裳,真正时髦。
   苏州阿姐岸上跑,滑头麻子来盯梢,骂一声,杀侬千刀。
   你看穷爷啥路道?瞎脱眼睛来胡闹,恨起来,刮侬耳光。
   为了让双林的丝绸业后继有人,双林人还创办了自己的丝业学校。我们至今还可以从下面两首校歌中,感受到当年双林镇丝绸业的繁华。
   双林丝业学校校歌 小河萦环,冬青绕屋。
   济济少年,敦品立学。
   萤窗雪案有佳模, 造英俊,光中华。
   放学晚歌 丁铃,夕阳西,晚风起, 放学了,归去; 休争先,休恐后,要整齐! 见父母,行个礼。
   晚饭后,把书理。
   灯光下光阴须爱惜! 水路戏班:一种根植于水乡的艺术 双林有句出名的戏谚:“走过三十六码头,难过双林塘桥头。”罗开富先生说:“过桥有何难的?难在识它的桥文化和湖州人独特超群的市民文化。”这句话的确道出了双林桥文化的特点。
   “走过三十六码头”中的“三十六”泛指走过的码头之多。这码头,指的是运河一带诸如双林、南浔、菱湖、新市、练市、乌镇、善琏等水乡古镇。
  双林塘桥头即双林塘上的万元、化成、万魁三桥。
   江南水乡特有的文化土壤,催生出了一种具有水乡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水路戏班。这种戏班的演员们,吃、住、行和演戏都在一条船上。演出时以对子戏、小武戏为主。
  《湖州市文化艺术志》记载:“双林便是出武生的地方,由于他们都有一些武功,只要学会几句唱,在台上即可开打。因此双林人酷爱看戏,门道也精,去双林演出的大小班社众多,有唱红的,也有唱砸的。好多水路戏班的艺人说,杭嘉湖的戏要数湖州的四个台最难唱,即南浔张王庙、菱湖百升堂、新市刘王堂、双林塘桥头。” 那么,为何说“难过双林塘桥头”呢?在民间 双林水路纵横还有一种传说。讲水路戏班的武生进入双林时,要抛钢叉。即到了双林塘桥时,武生要站在船头上奋力将手中的钢叉向桥上抛去,摇船的又要站在船艄上奋力把船摇过塘桥去,待钢叉穿过桥顶落下来时,那站立在船头的武生还要将钢叉稳稳地接住。这样,水路戏班就可以安稳地在双林塘头演出了。
  由于站在船头要将钢叉抛过塘桥,还要稳稳地接住,难度十分高,难怪,外地的水路戏班都说“走过三十六码头,难过双林塘桥头”了。
   现在横跨在双林塘两侧的万魁桥,一桥有两个名字,左面为“万奎”,右面为“万魁”。这种对桥的多元命名,实属罕见。另外,双林塘桥的桥孔竖石,近水面处有一排石洞,一旦在石洞中横亘于木,那么两边的船就无法进出。凡此种种,都与双林的桥文化和民间艺术有关,而且除了水路戏班外,还有各种各样与民间文化艺术有关的船。如划龙船、标杆船、踏排船、擂台船、哨船等,每逢清明、端午,便进行大规模的表演和竞技比赛,项目繁多,最富水乡特色。
   民间竞技:双林体育的一朵奇葩 一年四季有农忙农闲之分。农闲的时候,双林人也同样不会闲着,他们会想出许许多多好玩的把戏。下面这些民间竞技就是当年农耕文化对现代体育的阐述。
   双林的小伙子喜欢比力气,常见的比力气活动有托春杆、掰手腕和拔河等。托春杆相当于现在的举重。因为这种活动大多数是在春天进行,所以叫托春杆。这种春杆是用两片扁石或者磨盘和一根木棍组成,就是在中间钻
  一个孔,用木棍的两头串住石头。春杆用双手或者单手举托,重量一般有30公斤、40公斤、50公斤、60公斤。春杆的分量越重、托春杆的次数越多为赢者。托春杆当然是小伙子居多,而姑娘就喜欢围在一起看小伙子托春杆,哪个小伙子托春杆的分量重,就表示他力气大,于是在心里暗生情愫。
   托春杆是一个人的活动,两个人比力气的是掰手腕。两个人将手臂平放在桌子或凳子上,由一方各伸出右手紧紧握住对方的右手,或者由一方各伸出左手紧紧握住对方的左手,由一个中间人担当裁判员的角色,喊“开始”,双方同时用力扳倒对方,被扳倒者落败。一般为连扳三次为一局。
   也有许多人一起比力气的,那就是拔河。这是一种传统的集体体育活动,由人数相等的两支队伍组成。两支队伍对拉一条粗麻绳,麻绳中间扎一朵红花或者色彩鲜艳的丝绸作标记,还要在拔河的场地上用石灰粉画出一条界线,充当河流。两支队伍的人分别向相反方向用力拔,标记移向一方,超过界河者为胜,三次为一局,中间还需要交换场地。拔河不仅仅需要力气,还需要团结一致的协调性和技巧。
   在双林,除了托春杆、掰手腕、拔河这种比力气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之外,还有放风筝、打弹子、老鹰抓小鸡、捉七、削水片、轧猪油等趣味性民间体育活动。
   放风筝,也叫放鹞子。双林有“正月里来踢毽子,二月里来放鹞子”的歌谣。牵着自己制作好的风筝迎风跑步,一直到将风筝放上天空。放风筝一般在春天或者秋天。风筝制作得漂亮,而且放得高、时间放得长者为胜。常见的风筝有蝴蝶、蜈蚣龙、凤凰等,以飞禽为主。
   双林镇的体育活动场所 打弹子可以两人或者多人参与。具体方法是在地上挖三个小坑,呈三角形,玩时在限定距离内将弹子滚进坑。三坑全进称“老虎”,可击杀其他弹子。谁进坑的弹子谁多,谁就是赢家。
   老鹰抓小鸡是群体性的体育游戏。一人扮“老鹰”,一人扮“老母鸡”,其余的人扮“小鸡”。这是一项集体活动,“老鹰”抓“小鸡”,“老母鸡”拼命保护“小鸡”。“小鸡”互相扯着衣服躲在“老母鸡”的后面不让“老鹰”抓住。
  “老鹰”往东抓,“老母鸡”往东保护“小鸡”;“老鹰”往西抓,“老母鸡”往西保护。“小鸡”如被“老鹰”捉住,就算抓牢,“小鸡”若被抓光,“老母鸡”输,“老鹰”赢。
   捉七,也叫捉巧。以七粒小杂物为比赛器材,一般是小石子、香包、蚕豆等。用手将其撒在桌上或地上,然后捡其中一枚,先向上一抛,然后捡桌上一枚后再接住上抛那一枚;第二次仍是向上抛一枚,捡桌上两枚后再接住上抛那一枚;最后上抛一枚,一次清光桌上三枚后再接住上抛那一枚。如
  三次均顺利得手,则有权将它们放在手中稍予整匀,然后轻轻向上一抛把手反过来使手背承受所抛落下诸物,看能接到几枚,多者为胜,也可以逐次累计其承积数量。
   削水片是在河边上的体育活动。用房屋旁边的小瓦片,猛力向水面削过去。瓦片虽重于水,但由于速度快,飞旋在水面时,时而腾空,时而着水,这时候会出现一圈圈涟漪。瓦片削得远,削出来的圈圈涟漪多为胜利者。削水片除了用好力气之外,更加需要技巧。弄得不好,这瓦片连一个涟漪没有划出来,就一下子沉到了水底下。
   轧猪油是一种小孩子冬天取暖的游戏。
   早上,冬天朝东的粉墙下,一群顽皮的小孩靠着墙壁站成一排,中间的
  一位背贴墙壁、面朝太阳,两边人数均等,中间的那位说一声“好”!两边的小孩子就向他轧过去,直到把他轧出墙壁,或者轧他的人被他轧出墙壁。
  那个被轧出墙壁的人又马上跑到人数少的一边继续加入挤轧的行列。
   还有一种玩法,人数相当的两排人靠着墙壁,中间的两位面对面用自己的肩膀顶着另一个人的肩膀,两边的人分别在他们两位的后面推搡挤轧。这样谁被轧了出来,就马上返回队伍里去挤轧另外的人。
   这种游戏不分胜负,谁被轧出了局,就立即返回这个局去轧其他的人出局。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大家感觉到累了,才一个个自动退出,目的是为了暖和,不是为了输赢。一般三个人以上就可以做这种游戏,人越多越热闹。
   挤轧时,孩子们常常是嘻嘻哈哈,吵吵嚷嚷的,吸引来许多看热闹的动物,成为他们忠实的观众。一只芦花公鸡在追逐一只黄母鸡;小花猫在太阳底下跟自己的影子捉迷藏;狗则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家的小主人,在这群孩子面前奔来跑去。
   冬天的太阳,圆润而温暖,它的光芒,将桑树、谷堆、草垛投影到墙壁上,成为小孩子玩耍的背景。
   女人们从家里搬出一条凳子,靠着稻草堆孵太阳,一边纳着鞋底,一边看着孩子们玩耍。男人们则拿上一只火钵头,对着蛋黄色的太阳,点燃一管旱烟,神情悠然自得。
   冬日的寒气全让孩子们的热闹给轧跑了,他们的身上,散发着阵阵热气。
  昨晚母亲刚刚缝补好的棉袄,在一次次与墙壁和人的摩擦中,里面的棉絮或者丝绵被轧了出来,好像猪身上的板油,白花花的,显露在了棉袄的外面。
   后来,大家就把小孩子这种取暖的游戏,称为“轧猪油”。

知识出处

老家双林

《老家双林》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南浔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湖丝之源、鱼米之乡、文化之邦、园林之镇、院士乡里”的美誉。早在7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区域内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名人大家辈出,形成了独具水乡特色的丝绸文化、渔桑文化、湖笔文化、园林文化、民俗文化、儒商文化、藏书文化、名人文化等地域文化,韵动中外,影响深远。编辑出版《浔迹丛书》是继《浔根丛书》之后,我区深厚文化底蕴的又一次系统展示,也是我们近年来所作工作的一种成果回顾。此次第一季“浔迹”包括《南祾浔曦》《练溪风华》《老家双林》《人文旧馆》和《美丽千金》等五册。相信,它的出版能让更多人了解南浔的历史文化,为奋力谱写南浔赶超跨越新篇章贡献更大的力量。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