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双林老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老家双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18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双林老家
分类号: K295.5
页数: 12
页码: 1-12
摘要: 老家双林是一种记忆,宛如双林三桥,是永远抹不掉的存在,宛如虹桥望月,是心头忘不掉的期盼。老家是一种味道,是姑嫂饼的香脆,是子孙糕的甘甜,是红烧羊肉的辛辣,是臭豆腐的千里飘香,是览春黄酒的酣畅淋漓。举杯邀明月,低头思故乡。
关键词: 地方史 双林镇

内容

老家是一种乡愁,淡淡的,如米行埭屋顶上的袅袅炊烟,吹不走,浓浓的,似夕阳西下时挂在树梢上的晚霞,化不开。
   老家是一种记忆,宛如双林三桥,是永远抹不掉的存在,宛如虹桥望月,是心头忘不掉的期盼。
   老家是一种味道,是姑嫂饼的香脆,是子孙糕的甘甜,是红烧羊肉的辛辣,是臭豆腐的千里飘香,是览春黄酒的酣畅淋漓。举杯邀明月,低头思故乡。
   老家是一种声音,是篱笆缠绕处的关关雎鸠声,是庭院深深处的雨打芭蕉声,是蚕宝宝咀嚼桑叶时的沙沙声。
   老家是一种习惯,朝霞与夕阳,始终是双林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物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老家是一种依靠,老家的那个家,哪怕是一间破败的茅草房,也是我可 桑叶 古镇双林以用一生的时间去依靠的地方,老家的长辈们尽管已经是白发苍苍,但是健康的他们,是我最大的福气,是我最可以依靠的铁壁铜墙。
   老家是一种寄托,无论我漂泊何方,老家是我的切切思念,是我的心可以永远寄托的地方,老家是我的喜怒哀乐,是我的心可以永远存放的地方。
   双林的,向往双林的,游走双林的,今天,我们一起走在通往双林的路途上。
   老家双林,你是我物质的存在。
   老家双林,你是我精神的归宿。
   双林:栖息于江南水乡的凤凰 美丽而富饶的杭嘉湖平原,一个个江南古镇如一颗颗璀璨明珠,星罗棋布。这块在全中国素有“丝绸之府、米鱼之乡、文化之邦”美誉的地方, 双林镇旧时的地图有一个自古以来就十分富庶的水乡古镇,如一只凤凰栖息在古老而活力的大运河畔,这个古镇就是双林。这里有着被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为石拱桥典范的桥梁,这里生产皇上题写圣旨用的绫绢,这里流淌着“走过三十六码头,难过双林塘桥头”的民谚。这里诞生过清末大臣、数学家徐有壬,茅盾《子夜》主人公原型莫觞清,左笔书画家费新我,被誉为“中国式斯诺”的罗开富。
   明代陈所志《双林赋》云:“按双溪之巨镇,实归安之沃区。东连檇李,北枕姑苏,南峙含山,西带菱湖。系嘉杭之捷径,通吴淞之往来。”可见,双林不仅物产丰饶、景色优美,而且交通便捷,地理环境十分优越。如今双林的区位优势更是令人羡慕:中国当今最发达的城市上海近在咫尺,经济最有活力的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大城市环绕四周,距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不到180千米,紧邻318国道,更有“东方莱茵河”之称的长湖申航线穿镇而过。
   双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汉代即有东林村。南宋时,东林村商贾云集,故该村又被称为商林。西面约二里有个叫西林的村落。明永乐三年(1405),合东、西二林之名,称为双林镇。正式建镇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双林物产丰富。双林绫绢“轻如晨雾,薄如蝉翼”,它以“轻、薄、亮、雅”著称,生产历史悠久。从唐代起,绫绢即为贡品。明时,双林倪家滩村倪家所织的龙绫,龙睛突出,有光泽,世称“倪绫”,为朝廷专用。明嘉靖年间,双林已成为以织绫为业的大集镇。如果说,“聚商如林,始有双林之名”的话,那么真正兴镇的是绫绢织造交易的繁荣,称双林为“绫绢之镇”实不为过。
   双林民风淳朴,文化积淀深厚。镇南花城,是古文化遗址,属良渚文化时期;镇北谢村,相传为谢灵运故土。明代刘伯温也曾寓居双林花城,与隐居于乡的武康令沈梦麟交往密切。刘伯温曾赠沈梦麟诗:“杜陵老去诗千首,陶令归来酒一樽。” 造化钟爱双林,水乡地灵人杰,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据史记载,明清
  二代双林中举者116人,进士及第者23人。著名科学家徐有壬,曾著有《务民义斋算学》《测圆密率》等书,官至江苏巡抚。清代学者姚学塽,清嘉庆进士,授内阁中书,官至兵部职方司郎中。姚学塽为人耿直,以清廉著称。
   罗开富小学 双林中学 双林镇随处可见流水值得一提的还有林学家梁希,梁希15岁中秀才,后东渡日本留学,加入同盟会,回国参加革命,后又留学德日钻研林业科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新中国第一任林业部部长。
  出自双林的实业家更是不胜枚举,莫觞清、沈子槎、汤祖兴、蔡声白、高事恒等都是近现代颇有影响力的企业家。沈子槎曾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这里还要提到沪剧艺术家丁是娥,近代中医学家叶桔泉,现代工人运动领袖闵一帆,香港大业织造公司董事长、全国十大扶贫状元沈炳麟,革命烈士傅人杰、徐浩等。
   小桥流水是双林的特点。
  古镇以水多桥多闻名,旧镇区
  四周环水,内河港汊似网,津梁相连,历史上曾有152座石桥。小镇沿河而建,民临水而居,素有“开窗见河,出门过桥”之说。古镇之桥形态各异,大多别致古朴。秀美雅致者,当数虹桥、望月桥、还金亭之组合;大气磅礴,堪称一绝者,乃万元、万魁、化成三座石拱 小桥流水是双林的特点大桥。三座石拱大桥皆为明清建筑,虽经数百年风霜激流,仍鼎峙挺拔,气势雄伟。每当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之时,雄伟的拱桥、绚丽的阳光以及水中之桥清晰的倒影,组成了一幅幅瑰丽多姿的画面。
   双林,古时亦称凤凰镇,曾经与湖南湘西的凤凰古城一样清秀而美丽。
  有所不同的是,双林这只“凤凰”其凤头凤尾都由石拱桥所组成。双林才子罗开富先生最近出版的《湖州人文甲天下》对双林的“凤凰”有过这样精彩的描述: 在江南,没有哪座城市的石桥能像湖州那样围绕着一个美好或向往的主题,群桥组合,各展风姿。在湖州双林镇有句民谚:“走过三十六码头,难过双林塘桥头。”过桥有何难的?难在认识它的桥文化和湖州人独特超群的市民文化。塘桥,指的就是双桥塘上的万元、化成、万魁三桥。
  其实,当地上年纪的人都晓得,这三座高拱桥,是近6平方千米内的以凤凰展翅为主题的凤尾。而塘桥头的头——凤凰头是正前方约3千米的阳道桥,此桥是单孔拱桥,桥形似鸟头,紧挨桥边的两口水井是凤凰的眼睛,在凤头与凤尾中间的两边各建有对称的东虹桥、西角桥,形如凤凰翅膀。中间的凤体就是古镇双林。在凤头与凤尾直线上建有章家弄、塘桥弄等弄堂作为脊椎骨,其他密布的桥为肋,形态各异的民居中插建的许多小花园或凉亭或池塘为凤身上的羽花。为了使凤尾不至单调,在三姐妹桥两边按自然形态辟有水上风景区,西边的为风光漾,东边的为风水墩。所谓墩,就是水上小岛,岛上有亭、台、榭等。此群桥组合,历经约八百年,凤尾、凤翅、凤骨尚存…… 可惜这凤凰镇的建筑及古镇风貌,终究被现代文明这前行的浪潮所席卷…… 当今世界,人类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破坏已经危及自身的生存,始料未及的建设性破坏屡见不鲜,“许多明天的城市正由今天的贫民所建造”。
   施本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说:“人类所有的伟大文化都是由城市产生的,优秀的人类是善于建设城市的动物。”我们在惊叹人类的建设成就之余,却常常对现实充满疑惑。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这段时间,既是人类从未经历过的伟大而进步的时代,又是史无前例的患难与迷惘的时 双林街巷 双林古镇开窗见河,出门过桥代。作为人类重要的生活环境——城市,必将面临深刻的变化。
   杭嘉湖平原富足的社会经济和水乡特有的灵气孕育了双林昌盛的人文环境。民国六年(1917)编撰的《双林镇志》就是一个明证。
   有关双林的赞咏诗句、山歌民谚和民间传说很多。明人陈所志著有千余字的《双林赋》。清人凌一飞著有八首《双林名胜题咏》,且每首都附有和诗,并有《东林十二景绝句》流传下来。其在《东林春晓》中描写道:“春入东林气郁葱,无边野绿晓暾红。弄晴啼鸟和风里,含润朝烟远树中。”凤凰这种意象,更是深深地渗透在双林的灵魂之中。写到此,我的眼前忽然飞来一只凤凰,那只凤凰在阳光的投影下,折射出以下一段精彩文字: 镇南的阳道桥为凤首;桥堍双井为凤目;镇东的虹桥与镇西的大通桥相对,喻为凤翼;镇北三桥为凤尾。所以,双林镇又称凤凰镇。
   双林梧桐茂密,引得凤凰栖息。
   双林赋 按双溪之巨镇,实归安之沃区。东连檇李,北枕姑苏,南峙含山,西带菱湖。系嘉杭之捷径,通吴淞之往来。乡擅松亭之美,都抡十五之魁。风土醇而朴,士民廉以才。
  迩来生齿愈繁,氓隶杂处。凫沙蓼岸,变作桑田;花坞板桥,翻为机杼。甚者马鬣之封,覆以锥廛;青毡之地,委巷相连。故荡漾澄泓,则风光、织旋、吕庄、雉溪、水瓜、上陂,西北大小洪,芦苇夤缘而葱蒨;兜湾萦带,则蝼蛄、和睦、东庄、凌家、碓坊、荡内、东西前后庙,鸡犬吚喔而哗喧。尔其飞梁石杠,则有化成、万魁、白云、清风、普光、吴婆(一作渔婆)、虹坝、坞高,百货狼藉,走万里之估客;佛庐僧舍,则有庆善、澄心、胜因、万寿、雨花、普度、广福、闻闻,八鲜池开,夸上品之莲台。又若凤凰之泉,逗于深渊;盛林之山,草木芊绵;竹筠之田,井灶屯烟;总管之祠,庙食长年。嗜香芰兮古塍,吊定僧兮塔院;盱三林兮长松,缅花溪兮昔彦。若夫陶者冶埴,坚如灵壁,乌云霮䨴,邈焉林北。怀蜃水之冰升,减梁园之雪白,足令王孙公子,举体奇温;绀殿珠楼,嵯峨整饬。尔其芳树,则梓桂、椅桐、楸楠、柽桕、文烛、女贞、栟榈、日及,葱茏涩勒,郁郁缤纷,龌龊不及算其色;其佳卉,则鼠姑、金钱、兰荪、蕙薏、蘼芜、射干、鸿鹄、莺粟,葳蕤蔓延,旁魄不能知其全。
  若乃川泽之所蜿蜒,鳞甲之所窟宅,则脍残,银刀、鳊鲫、䲖鮀、拥剑、鼃 《双林赋》䗇,去来出没,形难为鞠;芙蕖之所点缀,葭菼之所萧瑟,则翡翠、鸂鶒、鷛𪆂、舂锄、芦虎、鹘鸼,翩跹容与,目不及谋。况乎栗留鸣于春林,渔烟起于秋渚;鸥雨破乎浮萍,雕胡生于别溆。紫瓤可以消渴,蹲鸱可以果腹。犹足鼓吹文坛,徜徉茅屋;捐忧夷毁,沉酣万轴。逃柴桑兮谢客,惬沈冥而独宿。若夫朱帷按部,豸冠衣绣。歼闽海之逋酋,征永宁之叛寇。宏勋表于当年,嘉荫垂于尔后。剖符豫章,一麾出守;循良著绩,豪暴授首。入西垣而视草,总名藩而不迁;知时相之可畏,谢司铨而归田。京兆并驱,南阳屡拜;代有伟人,世传佳话。又若征君
  六聘以遴士,贡元殊时而司李;参政教授于平溪,中翰惜才于天子。旷代奇逢,千秋为奢。至于名缁登坛,贤王走币。平湖素对而虚襟,咸阳纪行而赋丽。梅雪唱,梦坡酬;吴之镡,张之卣。俱能绍箕裘骚咏之才,饶于武弁萧散之致。寄于扁舟,名著三吴;书兼玉局,香山之社。于焉再盟草堂之琴,痛夫一曲。溯高谊于古人,嗟子恭之不作。照堂丛林之表率,用美处士之该博。对督学以七言,现六子之字说。宇文有咏竹之句,慧济有刻灯之绝。钦伯客扬州而渥丹,南墅宴广福而听雪。白云之轩,居士无称;见一之亭,其人维哲。悦耕之夷犹,半农之修洁。避朱门而不干,候府尹而不屑。
  皆晚近所希闻,而蒐之故老之笔。至如迂途自甘,拙庵宁老。历广文而长贫,耕南阳而枯槁。参羲画而微吟,说毛诗而搜讨。返上元而觚芳,踏义兴而小草,著调元而联韵,歌卫生而暤暤。开蒋生之三径,任花落而不扫。岂若世芳之陶纵,待之之潦倒。又若分甥以产,遗盗以资;伫立还金,兼谢铢锱。
  羌慷慨而急人兮,直倾囊而出之。生不辰而早鳏兮,胡没齿而不悲。弟既异 《双林镇志》而终好兮,洵伯仲之埙箎。
  婉娈洁身兮,濯清泉而不淄。踉跄救父兮,蹈白刃而不辞。潜德弗耀,会名无穷。诸如此类,风教所崇。乃若孝廉鹊起,茂才林立。采东阿之丽藻,阐于陵之苦节。眷苏门之长啸,抚虎头之三绝,子云之居谁问奇,公超之市可藏拙。牙慧流而汝南评,手谈罢而东山别。汝阳酿王安足论,云溪醉侯差可列。又若贩夫曳绮,尼媪谈经。嫁女殚蘅皋之翠羽,张宴倾茂苑之兰英。宇翚飞而插汉,舟鹢彩而扬舲。玩好纷乎净几,管弦间以清讴。盼归程于白马,睇窈窕于青楼。盈缥缃者逾糜之墨,揭流苏者珊瑚之钩。喜蜡屐于阮子,笑走舸于桓元。效滑稽之曼倩,驰挟弹之韩嫣。眇搜神之干宝,咤博塞之袁耽。
  诋周何以佞佛,宗王谢而清谈。更加轻缣璀璨,贾胡满装,云锦陆离,织女
  七襄。贮阿娇于金屋,鸣箜篌于洞房。或渔征于水国,或垄断于殊方。里有打门之吏,邻有惊女之龙。下石似忠,阋墙非侮。脂韦为通,胶柱为鲁。逋赋为儇,趋事为偻。斯亦上都称雄,三河比佻者矣。然而璞断则残,玉雕则碎。保混沌于既凿,砥波流于日溃。挹先进之遗风,祛世俗之浇僿,其在慎士习哉!其在慎士习哉! 双林绫绢

知识出处

老家双林

《老家双林》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南浔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湖丝之源、鱼米之乡、文化之邦、园林之镇、院士乡里”的美誉。早在7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区域内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名人大家辈出,形成了独具水乡特色的丝绸文化、渔桑文化、湖笔文化、园林文化、民俗文化、儒商文化、藏书文化、名人文化等地域文化,韵动中外,影响深远。编辑出版《浔迹丛书》是继《浔根丛书》之后,我区深厚文化底蕴的又一次系统展示,也是我们近年来所作工作的一种成果回顾。此次第一季“浔迹”包括《南祾浔曦》《练溪风华》《老家双林》《人文旧馆》和《美丽千金》等五册。相信,它的出版能让更多人了解南浔的历史文化,为奋力谱写南浔赶超跨越新篇章贡献更大的力量。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