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陈列所与中国画学研究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南豪门》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153
颗粒名称: 古物陈列所与中国画学研究会
分类号: J203
页数: 3
页码: 289-291
摘要: 金城一生留给后人的思考很多。他在世之日,正值时代隆替,战乱频仍,其又英年早逝,因此他的画艺和成就曾一度几乎被世人所淡忘,这是可以理解的。如今,揭开历史的迷雾,我国画坛人士正在沉重的反思中清醒地认识金城,认识他所创办的中国画学研究会,乃至后来的湖社画会,在呼应新文化运动对于现实的主张,在继承中国画传统文脉的同时创新变革的时代精神,及其价值、作用和意义。可以说一向推崇“师古而创新,博取而新知”的金城师承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底蕴,但他对西方文化的汲取绝不是无的放矢,也不是全盘接收,而是试图用他的理论和实践来佐证,提醒国画家运用逆向思维洞察中国画之必要。惟其如此,追求与自信,传承与创新,才竖得起艺术人生的标杆——我在撰写金城这个人物时撞击心灵的便是这一感慨。
关键词: 知名画家 金城

内容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在参加央视举办的“CCTV·2005年度中国魅力名镇”第二轮展示之后,游览了故宫博物院,引起了对这座具有文物与博物双重功能的皇家殿堂的思考,自然想起了金城。
  民国初期,金城曾任内务部佥事并当选为众议院议员。民国二年(1913)在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支持下,他目睹热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奉天(沈阳)行宫历经战乱,文物流失,建议将这两地众多的金石、书画等艺术瑰宝转移到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国家博物院——内务部古物陈列所。是年12月,北洋政府下令内务部筹办文物陈列所,并指派金城监修工程,将文物从热河、奉天两地运到京都,同时协助朱启钤布置内部装饰。据他的外甥王世襄回忆:“当时因考虑到陆路运输不甚稳当,恐怕会损及瓷器,故这些文物并非采用火车作为运输工具,而是走水路,趁河水涨潮时以船只运输,费了很大力气。” 民国三年(1914)2月,古物陈列所在紫禁城外朝部分正式成立,其范畴包含保和殿以南、午门、东华门、西华门以及周边地区。3月至10月,热河、奉天行宫的古物分别运抵北京,共有三代鼎器,历朝书画、图书、陶器、瓷器、古玩等242500余件。经整理后有5000余件于10月10日公开“亮相”。初以武英殿为陈列室,后陆续开放文华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阅览室,并从美国退还庚子赔款中拨出22万元,在武英殿以西的咸安宫旧址建了一座库房,名曰“宝蕴楼”。金城借鉴国外博物馆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一系列比较科学的文物保护的理念、计划和管理方法,使古物陈列所日趋完善。可以说古物陈列所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博物馆。此外,他曾着手筹建“中华博物院”,直至1945年古物陈列所与故宫博物院合并,渴望已久的佳梦才得以成真。
  民国九年(1920),金城又借助总统徐世昌的幕僚周肇祥,创办中国画学研究会,从学者甚多,鼎盛时会员达200余人,且皆以湖字为号。一时京城名家陈师曾、齐白石、萧谦中、胡佩衡、徐宗浩、陈半丁、汤定之、王梦白、陈少梅等都参与其社会活动。其创办动机出于“中国画学因潮流趋新,转又渐晦,为提倡风雅,保存国粹”,以“师古而创新,博取而新知”的创见,麇集了当时画坛精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书画社团之一。他的教学方法采用传统的师徒方式,截然不同于美术院校。上课时以逐个点评、修改作业和现场示范为主,作业由学生课余完成。该会弟子中,蜚声画坛的有惠石湖、刘饮湖、李忱湖、陈梅湖、张湛湖、赵明湖、李五湖、李晴湖、陈升湖、陈东湖等,当时被誉为“十大湖”。据国画宗师刘子久回忆,一次上课时,金城表扬了刘子久的作业后笑说,难怪你是我的得意弟子,我叫金城,你叫光城,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我们之间有缘分。民国十一年(1922)春,金城为刘子久赐号“饮湖”,并亲手刻了一方“饮湖”的印章赠之,边款刻有“北楼仿秦为饮湖老弟,时壬戌正月二十五日”。解放初期,由于对传统国画的否定,湖社被作为“守旧”和“顽固”的代表加以批判。金城也被戴上了许多政治帽子而遭到冷落。有很多人出于自我保护有意淡化与老师的关系。但刘子久始终不忘他的教诲,在填写个人历史材料或从艺经历时,或逢人谈及个人学画师承渊源时,总是把师承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上。他儿子刘祖泰曾提醒过父亲,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这样做是否合适。子久先生却坦言:“一日之师,终身莫忘。
  老师教的东西一辈子受益,何况历史是事实,回避是不应该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侵华列强先后退回庚子赔款,指定用于兴办文化事业。其中,日本退款中的一部分即用于办中国画学研究会。因此该会成立后,金城即与日本美术界取得联系,于民国九年(1920)在北京南河沿“欧美同学会”举办了首届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二届联展翌年在日本东京举办。三届联展于民国十三年(1924)在北京、上海两地举行,中国南、北画家的作品都参与了展览。民国十五年(1926)6月,他赴日本东京、大阪两地举行第四次联展,盛况空前,引起日本文化界的轰动。不幸的是,他从日本返回上海时突然旧病复发,竟与世长逝,年仅49岁。为追思金城致力于中日文化交流的卓越奉献,日本政府特授予他三等瑞宝勋章,日本名画家渡边晨亩专程赴华参加了悼念活动。渡边晨亩先生每每念及北楼,总禁不住黯然落泪。当时金城之子金开藩(字潜厂,号荫湖,1895-1946)和金城的部分弟子,为传承弘扬他的遗愿,在北京组织湖社画会,并出版《湖社学刊》100期,至今仍弥足珍贵。
  金城一生留给后人的思考很多。他在世之日,正值时代隆替,战乱频仍,其又英年早逝,因此他的画艺和成就曾一度几乎被世人所淡忘,这是可以理解的。如今,揭开历史的迷雾,我国画坛人士正在沉重的反思中清醒地认识金城,认识他所创办的中国画学研究会,乃至后来的湖社画会,在呼应新文化运动对于现实的主张,在继承中国画传统文脉的同时创新变革的时代精神,及其价值、作用和意义。可以说一向推崇“师古而创新,博取而新知”的金城师承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底蕴,但他对西方文化的汲取绝不是无的放矢,也不是全盘接收,而是试图用他的理论和实践来佐证,提醒国画家运用逆向思维洞察中国画之必要。惟其如此,追求与自信,传承与创新,才竖得起艺术人生的标杆——我在撰写金城这个人物时撞击心灵的便是这一感慨。

知识出处

江南豪门

《江南豪门》

出版者:文匯出版社

《江南豪门》是一部以清末民初南浔丝商世家望族百年沧桑为题材的历史故事。它以南浔丝商世家的生活为主线,描绘了他们的家族历史、商业活动、社会关系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这个家族曾经是江南地区的豪门望族,在清末民初的时期,他们通过丝商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庞大的家族产业。在故事中,读者可以看到江南地区的社会变迁、经济繁荣以及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同时,通过这个家族的兴衰历程,也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启钤
相关人物
王世襄
相关人物
陈师曾
相关人物
齐白石
相关人物
萧谦中
相关人物
胡佩衡
相关人物
徐宗浩
相关人物
陈半丁
相关人物
汤定之
相关人物
王梦白
相关人物
陈少梅
相关人物
惠石湖
相关人物
刘饮湖
相关人物
李忱湖
相关人物
陈梅湖
相关人物
张湛湖
相关人物
赵明湖
相关人物
李五湖
相关人物
李晴湖
相关人物
陈升湖
相关人物
陈东湖
相关人物
金开藩
相关人物
徐世昌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