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画坛领军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南豪门》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152
颗粒名称: 北方画坛领军人
分类号: J203
页数: 4
页码: 286-289
摘要: 北京嘉德周末拍卖会上爆出一条新闻:民国初期南浔籍知名画家金城的巨幅《松竹梅藤四景屏》高悬展厅,经过几十轮竞争,由一位收藏家购得。
关键词: 知名画家 金城

内容

春夏之交的一天。
  北京嘉德周末拍卖会上爆出一条新闻:民国初期南浔籍知名画家金城的巨幅《松竹梅藤四景屏》高悬展厅,经过几十轮竞争,由一位收藏家购得。
  这位收藏家欣喜之余,称此次成交是自己“书画收藏生涯中的得意之笔”。金城此画气魄宏伟,精心设色描绘四季景致,颇有宋人风范。款识作于丙辰十月即1916年,正值京城艺术鼎盛时期。此画艺术品位和22万元高价的张大千四条屏相伯仲,惟金城的四景屏一幅梅花下部有些残损,才能让个人收藏者以理想价格购得。后经当代鉴定大师徐邦达先生鉴赏并在残损部位题识,裱褙如新。徐邦达先生在此画题识中评说:“吴兴金城北楼先生高材博识,英年从政之余,即酷喜挥洒丹青,众料悉备,是善于临摹古迹,而断不为前人法缚,挺然可以自处。此四大轴作松竹梅各一,复合以藤萝高悬,种种入妙,格致清苍,洵称杰构也。” 行文至此,细心的读者想必已能猜到,这里说的这位知名的南浔籍画家,与前回提到的那位“大闹中西会审公堂”的中国审判官,事实上就是同一个人。必须声明的是,这并非我故意卖关子,而是命运似乎注定他与书画结缘甚深。金城到北京以后,不久就成为民国初年北方画坛的领军人物,号称“北平广大教主”。其夫人邱梫(字芬芬)是南浔“八牛”之一邱炳垣的长女。由于金城自幼奇慧,酷爱美术,青年时代曾携带弟妹留学英国,并“身历十国,迹遍三洲”作环球旅行。在留学期间,他总是抽空到各地美术馆、博物馆去参观。归国途中还考察了欧美各国的美术馆及博物馆的制度。至宣统二年(1910)又充任“美洲万国监狱改良代表”,并赴欧洲考察监狱制度,游历十
  八国,其间仍十分留意各国的美术馆、博物馆。两次出国,对他的治学思想和文化艺术生涯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中国近代画史评述金城的绘画成就,历来推崇摹古功深,写生创作亦有创新。他主张“领略古法生新奇”、“不古不今稍出新意”。他作画态度严谨少有戏笔,绘画风格具有工整、清秀、精细、写实等特色。
  金城的绘画艺术,确是从潜心临摹历代名家的基础上创新形成的。他仿古对象极为广泛,涵盖五代、宋、元、明、清诸多名家,主张仿古作品,包括题识,必须要看过某家真迹,并临过数遍,领会要领,方可云仿。否则,不如不题摹仿字样,较为通脱。曾自刻一方“领略古法生新奇”之印,折射出“汲古以创新”的理念。
  金城仿古素以“精工细笔”为基调,无论画幅的材质、尺寸、构图、笔墨、设色、题跋、绘印等皆为讲究,务求与原作似无异。有人称他的仿古态度是透过临摹与古人对话,见到古画有不足之处,也会适度修改。
  金城提出画学有三要素:一考察天然之物品;二研究古人之成法;三试验一己心得。有人说他的笔墨谨严,以工带写,秀丽可观,画作深得古意。初学戴熙的精细笔法,后又接近陆廉夫画风。当然这仅是一家之言,但细想也不无道理。他的仿古作品数量虽多,但个人“写生之画”的创作作品亦不少,绘画题材大多取于日常生活所见事物,善画山水,间作花鸟、人物,山水承继马夏,人物楷模唐、仇,花鸟擅袭南田之没骨画法,笔法精工细腻,处处透露出师法古人的扎实功力,深具宋元古典之遗韵。另一方面,他的创新作品与其两度出国有关。他认为西方油画以兼收并蓄见胜,而中国诗画擅长别择,然而别择困难亦多,有时出笔过于简洁反而使意象狭小,而西方油画态度包容,取材广博而意境深远。但是他并不因此否定中国画,反而认为西方油画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画相近。他积极尝试绘画创作“不古不今稍出新意”,
  一语道出其在师古与创新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之独到之处。
  金城自述,对于花鸟画最具心得,其次是山水画。他的花鸟画取材多元,包含花卉、花石、花鸟、蔬果、鱼藻等等,尤其是鸟类神情灵活。民国初期,他筹办中华博物院时,任鸟部主任,就大量收集鸟类标本,同时外出写生,曾计划将临摹作品整理成专书,大约鸟类画稿多达数百幅。他对于花鸟画取材力求“同中求异”,认为花鸟画章法简易,随手拈来皆成妙谛,画作是否成功就凭“得势”而已。此外,在以池塘清癯为主题的画中,也可见其尝试以不同的画法描绘水色透明质感的演变。
  金城的山水画,大多是其日常生活见闻的抒情写照,及山水游记写生,其中也有欧行的异国情致。他的山水画风格清新,画中各种老树怪木,皆由他写生而来,显然早已远离临摹仿古的陈迹,真实地再现了自然之美。2005年12月3日,在央视“鉴宝”栏目,一位名叫马文新的人收藏的《金城山水立轴》亮相,作品描写的是深山竹屋读书的情景;左上有一题词,落款为“鹤龄先生大雅正文,乙丑十月吴兴金城”。专家团评述,此作是金城优秀之作,平整中见奇峭,取景高远,淋漓苍润,估价为45万元人民币。
  金城的绘画人生,使我不由想起“文如其人”这句古代格言,其实绘画、音乐、舞蹈等等也含着同样的哲理。大凡文学艺术家都各具个性和特色,但也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印痕。金城所处的社会正是中国画发生裂变的时期,中西文化的论争与探讨,引发美术界舍旧求新思潮迭起,产生了“借古开今”、“引西润中”的思维体系和创作模式,金城显然是属于这一时代的“弄潮儿”,他的《画学讲义》中有极精彩的笔墨。观其画作,可谓“精研古法,精采新知”之实践,画风湿润典雅,耐人寻味,往往画中的一笔线条就是最佳的“雄辩”。
  金绍城的山水立轴当然,金城的艺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他的作品似乎还缺乏一种鲜明的独特风格。遗憾的是据南浔老人回忆,金城的早期部分作品,原收藏于家乡故居,抗战期间伪军侵入南浔,将其作品作为花纸散发,故散失无余。传世之作有山水画《山水》(1919年作,朵云轩藏)、《雪景山水》(1926年作,朵云轩藏)、花鸟画《鹰》(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南瓜》(1923年作,私人藏)、《秋荷白雁》(台湾国泰美术馆藏)等等,著有《藕湖诗草》、《北楼论画》等。他的篆刻初学西泠八家,后学秦汉印玺,还擅长竹刻。据史料记载,金城与宣统皇帝的老师陈宝琛和内务大臣耆龄关系甚密,当时溥仪正在宫中效法上祖在藏画上钤印,他就乘机借了古画临摹。溥仪曾拿出三十方印石交陈宝琛刻印,陈就让金城刻了五方,即宣统御览之宝、宣统御笔、无逸斋、即此是学、用笔在心。
  时人谓当时画坛有“南张(大千昆仲)北金(拱北兄妹)”之称。

知识出处

江南豪门

《江南豪门》

出版者:文匯出版社

《江南豪门》是一部以清末民初南浔丝商世家望族百年沧桑为题材的历史故事。它以南浔丝商世家的生活为主线,描绘了他们的家族历史、商业活动、社会关系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这个家族曾经是江南地区的豪门望族,在清末民初的时期,他们通过丝商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庞大的家族产业。在故事中,读者可以看到江南地区的社会变迁、经济繁荣以及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同时,通过这个家族的兴衰历程,也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阅读

相关人物

徐邦达
相关人物
邱炳垣
相关人物
马文新
相关人物
金绍城
相关人物
陈宝琛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浔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