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袖善舞的顾六公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南豪门》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125
颗粒名称: 长袖善舞的顾六公公
分类号: K828
页数: 4
页码: 210-213
摘要: 顾福昌(1796-1868),字成之,号春池,因兄弟中排行第六,人称“顾六公公”。他年少时因家贫,只好弃学从商,开头在镇西栅摆布摊。由于他秉性勤俭仁厚,因而布摊生意颇为兴隆,稍有积蓄后到南浔邻镇——江苏吴江的震泽开布店,兼营蚕丝,由妻子朱氏在家照顾年老多病的父亲。南浔与震泽相距仅6公里,他就每天早出晚归,徒步往返,寒暑不止。老父病故后,他就关了震泽的布店,在南浔西栅开了一家小小的顾丰盛丝行,经营辑里丝,自运售于洋行。
关键词: 长袖善舞 顾福昌

内容

现在,让我们再审视一下周庆云《南浔志》上的有关记述吧。
  顾福昌(1796-1868),字成之,号春池,因兄弟中排行第六,人称“顾六公公”。他年少时因家贫,只好弃学从商,开头在镇西栅摆布摊。由于他秉性勤俭仁厚,因而布摊生意颇为兴隆,稍有积蓄后到南浔邻镇——江苏吴江的震泽开布店,兼营蚕丝,由妻子朱氏在家照顾年老多病的父亲。南浔与震泽相距仅6公里,他就每天早出晚归,徒步往返,寒暑不止。老父病故后,他就关了震泽的布店,在南浔西栅开了一家小小的顾丰盛丝行,经营辑里丝,自运售于洋行。
  清道光初年,30岁出头的顾福昌带着雄心和梦想走出古镇南浔的青石板,闯入上海。当时的上海尚未开埠,正如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代表林塞在考察报告中写的:“江岸边一马平川,寂静无声,河埠纵横交错,土地精耕细作,与荷兰几有异曲同工之妙……时值麦收,人们都忙于收割,那时的外滩,还什么都没有,是一片长满芦苇的泥塘。” 然而,使顾福昌大开眼界的是1843年上海辟为通商口岸后,英美等国商人很快在老上海城外的滩涂上造起了高楼大厦,形成了今天的外滩的雏形。
  起初,有人总认为洋商的休闲生活是在外滩上跑马,跑来跑去,跑出了一条500米长的路,上海人称“马路”。其实是18世纪末,有一位名叫马卡丹的英国人设计了一种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间略高于路面,便于排水,而路面平坦宽阔。这种路广泛用于城市建设,取设计者的姓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因为这里有了马路,于是就有了通宵不灭的万家灯火,穿梭奔跑的蒸汽火轮,西装革履的洋人和长袍马褂的掮客;有了医院、邮局、拍卖行、文明戏、新闻报;有了让外地人莫名其妙的“康白度”、“拿摩温”、“咸水妹”、“水门汀”等等的洋泾浜英语。今天的南京路就是从这里伸展开来的,与南京路平行的另外几条马路,则被简单称为一、二、三、四马路。因此,很有经商远见的顾福昌就在上海四马路开设顾丰盛栈号,后改为顾寿泰丝栈,与南浔顾丰盛丝行遥相呼应,成为南浔丝商在上海最早发迹的一家。顾家的财产,早年在“四象”之首刘家之前。
  在这样的年代,顾福昌经历了一次人生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他的精神获得了一次升华。他开始成熟了——成熟于一场冒险之后,成熟于劫难后的新生,成熟于十里洋场。当时他发现洋商都急于寻找经纪人,心想只有掌握了外语,才能迅速打开生丝出口的快车道。因此,聪慧好学的顾福昌就千方百计与洋商往来,日积月累,不仅江南古镇南浔的声音已经变得相当遥远,耳边只有喧嚣不息的生意行情,而且他自己也很快被十里洋场的景观同化了,怀里揣着瑞士钻石表,金丝边眼镜是道地的法兰西产品,竟会用洋泾浜英语寒暄几句,逐步能通译英语,成为上海早期的丝通事(翻译兼买办)。1901年轮船招商局建造之前,上海中山东路就有了美商旗昌洋行的大楼。1860年的时候,顾福昌进入洋楼,成为旗昌洋行的买办兼股东。由于他学会了英语,又熟悉生丝交易的业务,因而做得得心应手。
  19世纪50年代,顾福昌与宁波的杨坊被上海道聘为上海丝茶捐总局董事,负责丝茶捐总局和南北两市分局的稽查及到沪丝茶厘捐收解等事宜,成为上海丝界领袖人物。1860年上海丝业会馆成立后,顾福昌是首届董事。
  丝业的获利,使顾福昌在上海长袖善舞,周旋得相当潇洒。他又开始着眼于新的经济点,购下了当时上海滩上唯一的外洋轮船码头——金利源码头,建起大堆栈,与洋商结纳,独占上海出口货物装卸和打包业务。
  南浔一带有俗谚:
  顾家码头上,
  养着一群鹤;
  天天都下蛋,
  下了不少蛋,
  下的都是金元宝。
  金利源码头是十六铺码头的前身,1862年由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建造(顾福昌是大股东),比南通张謇于1905年在十六铺南面建大达码头早几十年。据说,最初是福建漳州人郭振斋来上海,在今天的阳朔街开设万丰沙船号,经营南北海运业务。为了停泊船只,他在十六铺的黄浦江边建造简易码头,始称金利源码头。码头名称上冠以“金”字,这是福建商人的习惯,表示“金银进门”之意。当时顾福昌得手后,身价倍增,不仅是美商旗昌洋行买办兼股东,又当上了英商怡和洋行打包公司总经理。他在上海、南浔广置家业,还为琼记洋行推销洋布、茶叶,而且从事对日贸易,试图从日本天皇那里搞一份茶叶专卖的执照。可以说,顾福昌的商界人格和才华当时得到了最充分的张扬,在上海洋行买办中当之无愧统领风骚,成为中国丝业外贸发展史上的一个奇人。
  顾福昌还热心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攻占杭州城后,他在新市镇开办施粥厂,接济逃难的百姓;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后,他出巨资用于湖州、南浔善后重建,如修桥铺路,创设育婴堂,重修施善堂等等;还捐资设义塾,使族中子弟无论贤愚、不分男女均有入学机会。
  1865年,美商旗昌洋行在上海的新合股人乔治·泰森(GeorgeTyson)致P·S·福士的报告中说:“顾丰盛是19世纪60年代某洋行的买办之一,是个信誉好地位高的著名丝茶商人。”因此,顾福昌在他鼎盛时期早天时,得到了英美两国领事馆和所属机构下半旗志哀的殊荣。徐有珂在《顾福昌墓志铭》中云:“其卒也,花旗国领事馆命挂半旗,此为外国隆礼也。”

知识出处

江南豪门

《江南豪门》

出版者:文匯出版社

《江南豪门》是一部以清末民初南浔丝商世家望族百年沧桑为题材的历史故事。它以南浔丝商世家的生活为主线,描绘了他们的家族历史、商业活动、社会关系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这个家族曾经是江南地区的豪门望族,在清末民初的时期,他们通过丝商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庞大的家族产业。在故事中,读者可以看到江南地区的社会变迁、经济繁荣以及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同时,通过这个家族的兴衰历程,也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阅读

相关人物

周庆云
相关人物
顾福昌
相关人物
张謇
相关人物
郭振斋
相关人物
徐有珂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浔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
福建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
湖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