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烛残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南豪门》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094
颗粒名称: 风烛残年
分类号: K828
页数: 4
页码: 115-118
摘要: 1937年4月,张静江的同乡老友戴季陶因旧疾发作,便到了杭州。张静江说:“杭州来往朋友太多,不宜养病。还是到我的老家南浔去吧。”戴季陶欣然应允。于是他们乘坐快艇返回故乡。一路上,张静江情不自禁地勾起了对南浔的回忆。民国初期,袁世凯疯狂迫害革命党人,湖州、南浔的白色恐怖相当猖獗。浙江都督朱瑞奉了袁世凯的密令,派旅长叶颂青带兵到湖州、南浔,召集地方乡绅,出示朱瑞手谕,通缉陈英士、张静江、庞青城和周柏年等人,解散地方团防,收缴枪支弹药,分别抄了他们的家,并查封了庞青城的浔溪造纸厂。
关键词: 张静江 风烛残年

内容

1937年4月,张静江的同乡老友戴季陶因旧疾发作,便到了杭州。张静江说:“杭州来往朋友太多,不宜养病。还是到我的老家南浔去吧。”戴季陶欣然应允。于是他们乘坐快艇返回故乡。一路上,张静江情不自禁地勾起了对南浔的回忆。民国初期,袁世凯疯狂迫害革命党人,湖州、南浔的白色恐怖相当猖獗。浙江都督朱瑞奉了袁世凯的密令,派旅长叶颂青带兵到湖州、南浔,召集地方乡绅,出示朱瑞手谕,通缉陈英士、张静江、庞青城和周柏年等人,解散地方团防,收缴枪支弹药,分别抄了他们的家,并查封了庞青城的浔溪造纸厂。当时的南浔,听到张静江的名字,几乎被视同为洪水猛兽,尤其是张、庞、周等人的亲朋好友都受了牵连,因而有的族人竟联名上书当地政府,驱逐他们出族,生怕杀头、坐牢…… 然而,历史有时也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幻。国民党北伐胜利后,张静江回到了南浔。当年名列“乱党”之列的“通缉犯”一下子成了政府大员,当他的汽艇一进南浔的市河,震天撼地的鞭炮声就骤然响起。未等他上岸,一大群乡绅、长者和官员就簇拥在他老家东恒和门口,敞开怀抱热情欢迎这位游子的归来。平时清静的“尊德堂”(张家的客厅)由于他的回归,高朋满座,蓬荜生辉,一扫昔日沉闷的气氛,变得热闹非凡。宴席上,满面春风的张静江慷慨陈词地宣传孙中山的革命主张,频频端起酒杯道:“父老乡亲们啊,革命就是破坏工作,现在破坏成功,我要开始建设了,请诸位多多帮忙,我敬大家一杯!”……抑或正是张静江的豁达宽恕,让当初联名上书的族人内心自责,无地自容了。第二天,张静江就到张家祠堂祭吊了列祖列宗和发妻姚蕙的灵位。
  张家祠堂的奇特之处,在于它里面有一小西洋厅,还有一小后花园。据说张静江每次回乡寻根祭祖,总要在这小西洋厅内住上一天。关于姚蕙之死,有人说她在纽约发生车祸而早逝,也有人说她在巴黎的公园里带孩子玩耍时,居然被树上掉下来的枯枝砸死,而在场的其他人却都安然无恙。为永远纪念这位贤妻,张静江就花重金定制了一具水晶玻璃棺材殓葬她。当姚氏的遗体运回故乡安葬时,曾停厝于张家祠堂内。在清末那个时代,水晶玻璃本来就是稀罕的舶来品,平常人家连看也没有看见过,何况用水晶玻璃做棺材殓葬。这件事,一时轰动乡里,传为奇闻,也体现了张静江对姚氏的无尽思念。
  现在,张静江陪同戴季陶回到南浔,再一次住进了老家。尽管南浔的父老乡亲仍像十多年前那般盛情,但张静江的心境却与往日大相径庭,异常凄凉和颓丧。一日,他和戴季陶对坐西厅,凝视着窗外细雨缠绵,嗟叹不已。戴季陶似乎猜到了他的心思,便说:“人杰兄,天地茫茫,世事沧桑。今日你我聚此,不知明日何方?” “传贤兄——”张静江恍惚间回忆如烟往事,犹如品味一杯苦酒,语气里不免含着伤感:“明日的我,肯定是要做寓公了,你当然是回南京去了。” “人杰兄,别这样说!”戴季陶揶揄道:“你还是堂堂的建委头头嘛!” “这是虚职。”张静江长叹一声,冷冷一笑:“介石不是早就设了个‘经委’?我已没有实权了。” 戴季陶默默地品茗,不敢附和。
  “算了,不谈这些!”张静江话题陡转,说:“我倒想问你一个问题,你的‘特别外交委员会’,为什么对日本人那么妥协?” “我反对你用妥协一词!”戴季陶立即反驳:“我是因时制宜,量力而行。” “屁话!”张静江显得忿忿然:“面对日本侵略者的进攻,政府竟一退再退,一让再让。作为特别外交长官,你无法推委这历史责任。” “人杰兄,这是一种误解!”戴季陶略微提高了声调:“中国对日本,是弱国对强国……” “我不听!”张静江几乎喊了起来:“收起你的那套妥协论吧!……” 僵局,令人尴尬而无奈的僵局。
  正是佐证了“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句俗语,两位老友都清楚彼此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是很难沟通的。在这位被人尊称为“张公”、“静老”的元老面前,久经世故的戴季陶自然是避开锋芒,自打圆场。张静江却情绪更加低落,隐约间他意识到自己似乎已到了风烛残年,能干大事的日子是屈指可数了。
  张静江本来打算在南浔多呆几天,陪陪这位同乡老友,浏览一下南浔“四象”之首刘氏的嘉业堂藏书楼和小莲庄,顺便再到戴季陶的故里——湖州的戴山乡去。但此刻他完全失去了兴致,便借口杭州有事要处理,向戴季陶告辞。戴季陶自然心里有数,也就不再挽留。从此,两人天各一方,大路朝天。
  张静江的夫人朱逸民见此不愉快的僵局,就劝张静江先到莫干山去玩上一两天,放松放松心情。因为张静江与朱逸民十分恩爱,在西湖边的葛岭筑有别墅,取名“静逸”,就是用夫妻二人名字中各取一字,合起来定的名。至今那别墅还依然屹立,主建筑为两幢欧式风格的小楼,若站在阳台上可远眺美丽的西子湖。他们还特地在莫干山修建了一座精巧雅致而别有风味的避暑别墅,亦称“静逸庐”,以作永恒的纪念。也许张静江敏感到这是最后的一次了,所以他和朱逸民在莫干山“静逸庐”玩得特别开心,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一切的烦恼瞬间便烟消云散…… 回杭州的路上,仍下着缠缠绵绵的细雨。张静江沉浸在断断续续的往事回忆之中,神志恍恍惚惚。看来,天下最理解他心的女人,恐怕只有两位。第一个夫人姚蕙,全力支持他资助孙中山革命;第二个夫人朱逸民,在他致力于经济建设时,帮助他在采矿、造铁路、建公路等事业上取得成功,还帮助他在创办国营工业的同时发展股份制私营工商业。此刻,朱逸民劝说道:“与其这样,不如索性到国外养病去吧!”张静江没有直接回话,仍闭目养神。朱逸民边为他捶背边说:“你呀,就是断不了这凡根!”张静江睁开眼睛,说:“佛也讲求普度众生,我总觉得应该对老百姓有个交待!”猛然间,那种万念俱灰的意念又一次如寒流袭上张静江的心头。

知识出处

江南豪门

《江南豪门》

出版者:文匯出版社

《江南豪门》是一部以清末民初南浔丝商世家望族百年沧桑为题材的历史故事。它以南浔丝商世家的生活为主线,描绘了他们的家族历史、商业活动、社会关系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这个家族曾经是江南地区的豪门望族,在清末民初的时期,他们通过丝商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庞大的家族产业。在故事中,读者可以看到江南地区的社会变迁、经济繁荣以及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同时,通过这个家族的兴衰历程,也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阅读

相关人物

张静江
相关人物
戴季陶
相关人物
朱瑞
相关人物
袁世凯
相关人物
叶颂青
相关人物
庞青城
相关人物
周柏年
相关人物
姚蕙
相关人物
朱逸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湖州
相关地名
南浔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