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家荡产资助反清革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南豪门》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087
颗粒名称: 倾家荡产资助反清革命
分类号: K828
页数: 5
页码: 93-97
摘要: 1921年,张静江还与人合资经营了“利源号经纪人营业所”;1923年,他还委托严益斋经营了“恒慎号经纪人营业所”。到1931年,张家大房(南号)的东南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也加入了证券公司的业务系统。虽然张静江参与创办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后来因亏损停业,但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证券物品交易所,也是中国证券业的“开山鼻祖”。
关键词: 反清革命 张静江

内容

镜头切换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三月的巴黎,张静江从南浔返回通运公司。一日,他和助手周菊人正在办公室里,突然收到一份电报。
  周菊人打开电报,惊讶地说:“二先生,这电报真奇怪!” “为什么?” “只有一个字母。” “哪个字母?” “C。” “快!快把电报给我!” 张静江激动地接过电报,趔趄地走到东窗眺望。霎时,就像寒冬盼来了太阳,就像沙漠中寻到了绿洲,心中充满了理想的希冀。他神采飞扬地对周菊人说:“按电报上的地址,立即汇三万法郎。” 原来,同盟会总部经费枯竭,四处筹款无着。孙中山窘迫中想起在法国轮船上邂逅的张静江,便对黄兴谈起,想往巴黎发封电报。黄兴听说张静江是清使馆的官员,大感疑惑,不相信世上会有这样的人。但孙中山按张静江的地址发出一电,上写“C”,时隔不到20天,果然他没有失言。孙中山和黄兴惊喜过望,此事在东京的同盟会传为美谈,有人说这是“天佑”。
  次年3月,孙中山为筹集广东及云南革命起义所需款项,又先后以“A”和“E”致电张静江。不久,一万法郎如期汇到。但那5万法郎却耽搁了些许日子。因为通运公司已难以承担沉重的革命经费支出而出现资金困难,巴黎总店的经费也悉数挪空,张静江无奈从美国、英国两家分公司暂借了一些钱,才凑足5万法郎汇到东京。
  孙中山在风起云涌的反清革命浪潮中,得到张静江这样一位慷慨解囊者资助,瞬时元气大振。事后,他曾让胡汉民代笔函谢张静江,并详述了军事行动及其款项开支情况。张静江当即复信说:“……余深信君必能实行革命,故愿尽力助君成此大业。君我既成同志,彼此默契,实无报告事实之必需。若因报告事实而为敌人所知,殊于事实进行有所不利。君能努力猛进,即胜于作长信多多。”孙中山读罢张静江的复信,深为感慨。觉得此人胸怀磊落,慷慨大义,只尽疏财之义务,不问应享之权利,实为平生所罕见。以后孙中山有急事需求援,张静江总是如期按数汇到。1908年,张静江接到孙中山催汇巨款的电报,即决定变卖通运公司下属的开元茶店以筹款项,但还没有找到买主,起义就失败了。后来这家“日进斗金”的茶店终于卖了出去,他当天就将大部分款项汇给了孙中山。1909年,他为摆脱经济困难,曾计划筹组通义银行,却未能实现。所办的《新世界》等刊物,也因赔累太多而于1910年5月停刊。周谷城在《中国通史》中引用孙中山的话说:“自1905年8月同盟会成立后,始有向外筹资之举,当时出资最勇最多者,张静江也,倾其巴黎之店所得六七万元,尽以助饷。”孙中山与张静江初识时即称他为“奇人”,后称他为“民国奇人”,以后称“革命圣人”,并以“丹心侠骨”四字相赠。
  就当时的中国而言,清帝大厦将倾,是由于根基已先坏掉。疮伤、溃痛,体内业已糜烂。国家机器出了毛病,导致军队与官衙用不同的方式向商人勒索。而洋人的生意则以强权压榨。处于历史“夹缝”中的中国商人几乎都遭遇困厄,渴望世道改变。对于新的革命曙光出现时,他们的热情不比赤贫的平民阶层弱。但商人擅长运用价值观念均衡世事,因此在谁也无法预测到新革命的未来之时,敢于冒险支持革命的人则是微乎其微。多数人还在犹豫、徘徊和观望。中国商人的悲剧是易成为一种“叶公好龙”式的精神奴隶,不知自己是在悖谬之中。而张静江出于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接受欧洲新思潮的影响,如此执着地资助孙中山反清革命,不啻是一种时代的大手笔。事实上,张静江亦非一直是富翁。因为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所需的款项是巨大的,张静江不得不凭他的信誉和影响,动用各种社会关系捐款借贷,并且鼓励和拉进南浔的富商都进入了这场革命。1912年1月,孙中山组建临时政府时,自然想到了张静江,欲请他出任财政部长。张静江却执意不愿为官,恳请中山先生收回成命。但临时政府财政异常困难时,张静江又一次挺身而出,约请南浔同乡褚民谊,以商人名义捐款10万元。这次捐助,是民国初期捐款最大的一宗,对当时政局的稳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时,南京政府还向日本借款30万元,但日方要求需有中国国内有资财实力的人担保,张静江与江浙财团大亨朱葆三等人做了财产担保。与此同时,张静江一直未间断对北方革命党人的经济援助。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改组同盟会为中华革命党,对张静江来说又是一个珍贵的历史镜头。孙中山委任张静江为财政部长。作为孙中山的忠诚追随者,张静江违背了“只出力,不为官”的诺言,毫不迟疑地复电东京,答应出任财政部长。但当时张静江在巴黎不能到任,由财政次长廖仲恺全权代理。1917年1月3日,张静江通电各地的报告说,他仅以书信或电报形式向华侨借款集资一项,达英镑111万元,日元174万元,另借日本久原房私人款80万,犬冢信太郎15万,山田纯三郎5万,还有国内借款若干。后来,他在巴黎的通运公司终于被拖垮了,上海马斯南路的6幢花园洋房也卖掉了,换成了革命活动的经费。
  当孙中山的军政府成立后经费异常困难的时候,张静江想到了另一条生财之路,即开办一个证券物品交易所,敛集钱财。1920年2月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由虞洽卿任理事长,常务理事有周佩箴、闻兰亭、郭外峰、盛正华、周湘舲等人,张静江为总监察。当时交易所门庭若市,股票行情不断上涨,获利颇丰,可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凭空发了大财”。张静江自己的一块资本运作叫“恒泰”经纪字号,亦称恒泰记,委托侄儿张秉三和陈果夫为经纪人。戴季陶、蒋介石先后在所内任职,蒋还当过拍板,拿过津贴。张静江的目的是为孙中山领导的革命筹集资金,至少每月约一万至二万元划拨广州军政府。1921年,张静江还与人合资经营了“利源号经纪人营业所”;1923年,他还委托严益斋经营了“恒慎号经纪人营业所”。到1931年,张家大房(南号)的东南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也加入了证券公司的业务系统。虽然张静江参与创办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后来因亏损停业,但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证券物品交易所,也是中国证券业的“开山鼻祖”。

知识出处

江南豪门

《江南豪门》

出版者:文匯出版社

《江南豪门》是一部以清末民初南浔丝商世家望族百年沧桑为题材的历史故事。它以南浔丝商世家的生活为主线,描绘了他们的家族历史、商业活动、社会关系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这个家族曾经是江南地区的豪门望族,在清末民初的时期,他们通过丝商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庞大的家族产业。在故事中,读者可以看到江南地区的社会变迁、经济繁荣以及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同时,通过这个家族的兴衰历程,也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阅读

相关人物

张静江
相关人物
周菊人
相关人物
胡汉民
相关人物
朱葆三
相关人物
周佩箴
相关人物
闻兰亭
相关人物
郭外峰
相关人物
盛正华
相关人物
周湘舲
相关人物
陈果夫
相关人物
张秉三
相关人物
戴季陶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广东
相关地名
云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