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文明史上的奇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南豪门》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074
颗粒名称: 古镇文明史上的奇迹
分类号: G259.29
页数: 4
页码: 57-60
摘要: 抗日战争初期,南浔镇上的一场大火,从东栅头一直烧到南栅头,据说烧掉房屋约5000间。“四象”之一庞家的宜园、张家的东园(绿绕山庄)等三大花园都被烧光,只留下一棵紫薇树,一道长堤,一个空空荡荡的“孤岛”;适园中唯有假山没有烧掉,留下的是一片片石磊磊葛蔓蔓……但嘉业堂藏书楼历经兵燹和动乱,却依然如初,这确是一个难解之谜。
关键词: 南浔镇 嘉业堂 藏书楼

内容

抗日战争初期,南浔镇上的一场大火,从东栅头一直烧到南栅头,据说烧掉房屋约5000间。“四象”之一庞家的宜园、张家的东园(绿绕山庄)等
  三大花园都被烧光,只留下一棵紫薇树,一道长堤,一个空空荡荡的“孤岛”;适园中唯有假山没有烧掉,留下的是一片片石磊磊葛蔓蔓……但嘉业堂藏书楼历经兵燹和动乱,却依然如初,这确是一个难解之谜。
  要破解这个谜,还得从满铁大连图书馆说起。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得到中东铁路的经营权,便在1907年成立了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会社下属的资料机构就是后来的满铁图书馆。当时一个名叫松崎鹤雄的日本人,是研究汉学和中国古籍的高手。他久闻南浔嘉业堂的盛名,并与刘承干有所往来。日本学者柳大藏在《满铁调查部内幕》中介绍以“满洲建国,亚洲开放”为目的“大雄峰会”头目笠目时说:“笠目在满洲有两个知己,即松琦和桔朴,他们是满铁的特约人员,松琦是圣海舟的门徒,受海舟之命早已来到中国,以研究汉学和古典书籍入手,掌握了中国社会的奥秘。”这就是说松琦到中国是负有特殊使命的。他做过满铁大连图书馆的顾问,曾为搜集中国珍籍四处奔走。在满铁图书馆的内部刊物《书香》(1938年10月)上,登载着原满铁大连图书馆馆长沛沼介写的一篇文章。此文透露一事,当时满铁大连图书馆嘱松崎鹤雄,他就打电话给他的内弟、嘉兴地区日本侵华驻军守备队长牧二郎少将,让他把嘉业堂的藏书全部“保护”起来,然后伺机调离出来。可见早在1938年嘉业堂就被日军“保护”起来,实际上是一种控制。这种“保护”,暗藏着一个文化掠夺的阴谋。不过,这个阴谋最终未能得逞罢了(张廷银《藏书研究应注意图书聚散中的文化展示》,2003年5月3日《光明日报》书评版)。2006年10月20日,我在陪同央视《走遍中国》摄制组拍摄嘉业堂藏书楼时,凑巧遇见了旅顺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王若。他说,20多年前就发现了满铁大连图书馆保存的有关史料,因为几年前看到社会上对此有些误导,于是就写了《嘉业堂未毁之谜》,对张廷银的文章作了些补充(2003年12月8日《文汇读书周报》),如大连满铁图书馆收存嘉业堂藏书楼的《永乐大典》44册,等等。
  有一种说法,即日军侵入南浔的第二天,就在熊熊大火燃起时,一伙日军进了藏书楼。走进正厅,抬头见一块九龙金匾,带队的军官没有了昔日的疯狂与狰狞,“啪”地一个立正,敬礼。金匾上,末代皇帝溥仪赐予的“钦若嘉业”四个大字清晰耀目。当时溥仪已成为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可能是日军表面上有些顾忌,因此没有贸然下手。这让刘承干认为,是“龙恩”震慑住了日本军人。正如他在《求恕斋日记》所言:“并见今上御匾,行立鞠躬,颇客气。” 当然,也有人说刘承干深知日本人收藏书籍之习惯——好全部而恶残本,就将大量珍本抢救运沪,而从无法运走的整部书籍中抽走了第一册,秘藏在南浔的别墅——求恕里的天花板上面,以免被日本掠夺。解放后,刘承干将这些隐藏之首本悉数归入藏书楼完整配套。于是就有了嘉业堂藏书楼“覆巢”下仍有完卵的奇迹。1951年11月19日,刘承干把藏书楼全部捐献给浙江省图书馆。应该说,这些举措与刘承干当年聚书时“保存国粹,匹夫有责”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我手头有一篇题为《关爱藏书楼情切切——周恩来批示复印件在南浔展出》的报道,这是2003年初我与记者一起采写的。相关链接是解放前夕,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周恩来,曾给进军江南的九兵团一份专电,要求保护南浔嘉业堂和宁波天一阁。陈毅司令员还在戎马倥偬之际亲自走访了藏书楼。1949年5月7日,周恩来又致信中宣部,对南浔嘉业堂和太原普善寺的接收与保护作出重要批示。据藏书楼负责人郑兴宝先生介绍,他们是在《周恩来文化文献》中获悉此重要批示的。在省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几经周折,终于获得了此重要批示的复印件,并立即展出。
  据嘉兴的沈如淙先生追忆,当时嘉兴县刚解放,县委接到省委、地委转来的中央指示,即派嘉兴独立营第一连,连夜赶到南浔执行任务。第二天,时任嘉兴县委副书记的杨铭、沈如淙到南浔检查藏书楼的保卫工作,研究警卫措施。
  南浔附近的匪特并不甘心失败。就在第一连进驻小莲庄第三天下午,一连文书沈向荣(中共党员,崇明人),在藏书楼通往市街的弄口突然遭到两名土匪袭击,两匪扑向沈夺枪,沈奋勇反抗,力拒两匪。他们见夺枪不成,即向沈连开数枪,沈当场牺牲。连队闻讯,立即追捕两匪。在当地农会干部(其中有一女同志)、群众协助下,两匪当天被捕获,关在一间靠河民房内。夜间一匪跳窗逃跑,落入河中淹死;另一匪被押送至嘉兴独立营营部,审讯后,报经上级批准处决。在审讯中得知两匪系国民党潜伏下来的马文龙匪部残匪。烈士鲜血洒典籍,藏书楼被保护下来了。
  十年浩劫,南浔也饱受沧桑。当时我在嘉业堂附近一所中学任教,看到它终年铁门紧闭,显得神秘兮兮的。很多次,我和友人不得其门而入,往往只能徜徉在香樟树成行的石板路上,倒也别有一番滋味。后来才意识到,正因为它铁门紧闭,才躲过了动乱的厄运。这不能不归功于一个把生命与藏书楼连在一起的人,他的名字叫汤福璋,是省图书馆派到南浔的一个普通管理员。他从杭州调来,一家四口甘居寂寞,长守数十万卷古籍,并精心保养,没有一日懈怠。老汤虽然不是学者,但他深知嘉业堂中这些古籍价值连城,就摆出一副“大革命”的架势,用石灰和黄泥涂没了一切显山露水的真迹,再用红漆大书特书标语口号,使藏书楼成了“红色的海洋”。给他壮胆的还有嘉业堂周围的农民兄弟,他们让他准备好一只脸盆和一根桑柴头,只要有紧急情况就登楼以击盆为号,农民兄弟就赶来帮助。
  有一次,一群红卫兵团团围住了嘉业堂。
  老汤急中生智,开口操起杭州官话说:周总理曾指示南下大军保护藏书楼,陈老总也来视察过。他千方百计把红卫兵阻挡在外面。
  “冲!冲进去!”红卫兵大声嚷道。
  老汤挺身挡住铁门,冷静地望了一眼红卫兵,说:嘉业堂是浙江省图书馆的古籍部,里面藏的全部是中国的古书,这些古书很珍贵,很有价值,你们千万不要乱来。(上个世纪)50年代为了查找中印边界某种珍贵史料,中央让北京、上海、南京等一些图书馆查找,后来却在嘉业堂里找到了好几份哩!…… 红卫兵听了这些道理,又望望门里的“红海洋”,才半信半疑地离开了这座抹着神秘色彩的藏书楼。
  现在,老汤早已远行。
  他从未认为自己是“功臣”,但南浔人永远记着他! 凡是爱书的人,都不应该忘记他!

知识出处

江南豪门

《江南豪门》

出版者:文匯出版社

《江南豪门》是一部以清末民初南浔丝商世家望族百年沧桑为题材的历史故事。它以南浔丝商世家的生活为主线,描绘了他们的家族历史、商业活动、社会关系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这个家族曾经是江南地区的豪门望族,在清末民初的时期,他们通过丝商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庞大的家族产业。在故事中,读者可以看到江南地区的社会变迁、经济繁荣以及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同时,通过这个家族的兴衰历程,也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承干
相关人物
柳大藏
相关人物
张廷银
相关人物
王若
相关人物
溥仪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陈毅
相关人物
郑兴宝
相关人物
沈如淙
相关人物
杨铭
相关人物
沈向荣
相关人物
马文龙
相关人物
汤福璋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大连图书馆
相关机构
浙江省图书馆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浔镇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
南京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