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新枝:百年悖仁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好个新世界南浔邱氏百年往事》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034
颗粒名称: 老树新枝:百年悖仁堂
分类号: K82
页数: 9
页码: 183—191
摘要: “春寒漠漠拥重裘,灯火南浔夜泊舟。风势北来疑雨至,波光南望接天流……”500多年前,明代大才子文徵明划一叶轻舟,从苏州赶往湖州,顺着塘运河之水一路向西,路过南浔时天色已晚,便在此歇夜,写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夜泊南浔》。500年后的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南浔段(含塘故道及南浔镇历史文化街区)也随之荣膺世界文化遗产。
关键词: 邱氏 家族史 南浔

内容

“春寒漠漠拥重裘,灯火南浔夜泊舟。风势北来疑雨至,波光南望接天流……”500多年前,明代大才子文徵明划一叶轻舟,从苏州赶往湖州,顺着頔塘运河之水一路向西,路过南浔时天色已晚,便在此歇夜,写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夜泊南浔》。
  500年后的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南浔段(含頔塘故道及南浔镇历史文化街区)也随之荣膺世界文化遗产。
   在南浔古镇頔塘故道的南岸,原来耸立着两处邱家的大院,受地理位置之限,均坐南朝北,是典型的朝北墙门。一处位于下塘西街,叫惇仁堂西号,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后来毁于抗战,当地政府近年在这个区域兴建了一个公园——垂虹公园。一处位于下塘东街,叫惇仁堂东号,建于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尚存,是一座精雕细作、庭院深深的百年大院。说不定,当年大才子文徵明的泊船就停靠在邱家的河埠边! 惇仁堂,顾名思义,应该是“惇厚仁义传家久”的意思,“惇” 邱启昌东号老宅门口景色与“仁”大概是邱家老太爷的人生追求。
   一看邱家东号的地形就可以看出,邱宅门庭深邃,占地广阔。
  如果算上邱冰壶的笺园和邱寅叔的梦景园,南北长约130米,东西宽约80米,东近马家港、西靠皇御河、北濒古运河、南连莲溪河,总占地近万平方米,足足占了一条街坊的面积。相比之下,只有大门不够气派,仅有三开间的门面,比起三进、四进、五进的房屋,邱宅的一进、二进明显是缺了只“角”。(见附录2)缺的这只“角”就是南浔董家祠堂。董氏系南浔昔日的望族,既是官宦之家,又是书香门第,明末出了“一门四进士”,显赫一时。到了晚清时期,董家已经没落,当时有人劝邱仙槎出重金买下董家祠堂,让邱宅显得方方正正,大门也可以造得更加气派。但老太爷却认为:人家的祠堂岂可轻动?我们家虽然有钱,也不能以钱势压人,而且人家书香门第,与其为邻不是正好可以借点书香气?原来如此!不得不佩服老太爷的处世智慧。所以,邱宅就造成了如今的凹字形,董家祠堂与邱宅也一直和睦相处、互为邻居地相伴了近一个半世纪。
   与南浔其他豪宅不同的是,邱宅大门旁就是账房间,而且二进专门设了轿厅,这在南浔绝无仅有。整个宅子最重要的建筑——正邱宅二进漏窗雕刻旧影邱宅四进二楼现状厅已是第三进,主要用于接待重要宾客和红白喜事;第四、第五进才是居住功能的走马楼楼厅(现存部分)。从第三进起,中轴线之东还建有一列建筑,主要是书厅、花厅、八角佛堂等,各有通道相连。
   邱宅的东北侧有一方水塘,名字叫仓潭。围绕这个水塘,邱家建了水阁和河埠。据说,这个仓潭是当年董家用于放粮收租的地方,北侧有三板桥与运河活水相通,再外面就是邱家的私家码头,用于停靠“大伦、嘉明”等私家船舶。
   据邱氏后人回忆,由于老屋的门槛太高,小孩子要大人抱着才能跨过;由于屋子太多,还有小孩子走丢了,让保姆着急了半天;由于仓潭太好玩却危险指数高,小孩子去了那里,仆人都得戒严似的高度戒备…… 邱寅叔的孙辈大多出生在南浔,从小又生活在老宅,有着鲜活的儿时记忆。邱国廉、邱国瑞与邱国盛三位老先生,不但画了老宅的平面图,还有非常生动的回忆:【前尘往事】邱国瑞:我们家的房子先是门房,旁边是账房厅,账房先生在那里办公,楼上存放水枪等消防用品。进去是轿厅,放着一顶轿子,还有“回避”“肃静”的牌子,客人在此落轿,这里是我们小时候捉迷藏的地方。接下去是大厅、茶厅,这是接待客人的场所,是整个宅邸最重要的地方。再后面的三大厅、四大厅都有楼,是居住用的,高氏太婆就住在四大厅的楼下。整座房子一共
  五进,深得不得了,雕刻非常精美,用料和做工都十分考究,考究到什么程度呢?我堂弟邱国常从上海回南浔老宅时(20世纪30年代),要装个从上海带回来的无线电,于是专门请了南浔电灯公司的一位工程师来装。无线电在三大厅里装,一切工作就绪,准备接地线时问题来了:因为整个三大厅里全是方砖和石板铺地,而且当时建造时都实现了“无缝对邱宅内精美的木雕和砖雕邱氏惇仁堂东号的中式和西式门楼南浔张石铭旧宅花厅内的董其昌《酒德颂》板屏原是邱家旧物邱宅墙砖上刻有“新民、合作、协大”等字样接”,竟找不到
  一处接地线的缝隙。后来好不容易在后面天井与
  四大厅接壤的地方找到一条适合的小缝,这地线才得以落地,不过由于跨越了一进房子,线被拉得很长。
   原来的仓潭比现在的要大,潭边有河埠。水阁建筑精巧,里面的布置也是考究得不得了,完全不是现在的模样(现在叫水阁的地方是1949年后盖的)。水阁上有楼,七房的定姑姑、紫姑姑他们曾住在楼上,这个水阁也是邱家人消暑娱乐的地方,楼下可以打麻将,一旁还可以钓鱼。
   高氏太婆喜欢种桑养蚕,所以在仓潭南面的空地上造了三间房子,空地上还有桑地和菜地,这三间房子是蚕房,里面都是养蚕的工具。我家还有三只轮船,一只叫大伦,是七公公的,另一只叫嘉明,是我祖父的,还有一艘是五公公的。我父亲和大伯志同道合,他们养的马是雪白雪白的,以前家里有很多外国养马的杂志。
   邱家的房子里还进行过不少表演。上海有个演独角戏的名家叫王无能,据说第一场表演就是在南浔,为高氏太婆祝寿,演出的地点在南浔邱宅的四大厅。我曾看到《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里面写的是新世界老板娘七十大寿(实应为老板之母,笔者注),新世界的老板指的应该是七公公。
   邱宅的南侧和东侧还有三幢西洋楼。南侧的是邱寅叔梦景园的洋楼,相当于是整个邱宅的第六进,三层五开间的欧式风格,拱形的门廊、红色的墙体,褐色的百叶窗,与南浔的红房子类似的式样。
  另外两幢洋楼的主人都是邱冰壶,一大一小,耸立在邱宅东南迤的笺园之中,是笺园最主要的建筑。
   说起邱冰壶的笺园(一作戋园),与邱厚涵的半亩园一样,也是
  一个神秘的园林,面积也不大,大约只有7亩(含抛球场)。南浔向有园林之镇的美誉,“四象八牛”当中不少富户都在南浔建有自家的私家园林,而能建两个以上园林的人家屈指可数,除了刘家、张家之外,就数邱家。因为资料缺乏,我们对邱家的这两个花园知之不详。据邱氏后人及亲属所绘的平面图及回忆可知,笺园不似传统的江南私家花园般亭台楼阁、曲径通幽,而是更接近于西方园林的风格。西洋楼、荷花池、抛球场、大草坪,再配以果园、汽船库、发电房……相较而言,更多了一份洋气与大气。
   笺园也是爱国之地。据史料记载:1905年7月29日,南浔各业借邱氏笺园集会,抵制美货。1911年,南浔商余体育会在此成立,
  20世纪50年代笺园抛球场旧址上建起的粮仓
  一群热血青年在此操练,立志保卫家乡……
  1949年,南浔解放,邱氏惇仁堂收归国有,一切又有了变化。
  一进大门进行了改造,二进、三进房屋被拆除,之后建起了新房,住进了七十二家房客;四进、五进被当作南浔航运管理站、南浔财税所的办公场所,再后来这里办起了砂轮机厂。唯一不变的只有运河边的那个大河埠,还是当年高大气派的模样。
   尽管早已没有了豪宅的气象,邱宅还时不时会有找到“宝贝”的新闻传出。据南浔文史专家徐顺泉先生回忆:早年工作人员在清理邱宅时,不仅发现了一些字画、美国原装的扑克牌、家具及烟榻等物件,还找到一件可以称得上是宝贝的好东西。那是一套明代董其昌所书魏晋诗人刘伶创作的《酒德颂》银杏板屏,原来一共8块,后来找到6块,如今悬挂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石铭旧宅花厅之上,已是张氏故居的镇馆之宝之一。
   邱家的抛球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则先后建起了规模庞大的南浔粮仓总站和南浔镇中心幼儿园。
   南浔粮仓总站建于1955年,仿苏联式样,粮仓内部直径达12米,顶高17米,粮仓容积约1900立方米,每仓体可满装稻米约1000吨。这些粮仓体形硕大,风格与江南地区的粮仓迥异,内部构造独特,是典型的工业遗产。原有14座之多,现仅存2座,已被列为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一旁的南浔镇中心幼儿园是笔者的母校,20世纪70年代才搬迁至此。80年代中期,笔者在此就读时,这里已全然没有了当年抛球场的痕迹,倒是对北侧的巨型粮仓还存有依稀记忆,当时自然不会想到今日会与邱家有这么一段因缘。
  2017年4月,邱氏惇仁堂修缮工程(一期)正式进场施工,年底邱宅后两进建筑将以全新的面貌与世人见面。
   根据规划,邱宅的二进、三进也将在不久之后重建,东侧的幼儿园将被搬迁,并恢复旧时笺园的部分景观,逐步建设“笺园·艺术家聚落”,届时邱家的老宅将得以重生。
   衷心期盼这一天早日到来!

知识出处

好个新世界南浔邱氏百年往事

《好个新世界南浔邱氏百年往事》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好个新世界南浔邱氏百年往事》是《浔根丛书·第四辑》之一,由陆剑编著,2017年12月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内容是关于南浔“八牛”之一邱家的家族史料专著,南浔邱氏后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海岸和近海工程学家邱大洪为本书题词,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先生为本书作序推荐。本书既是南浔邱家的家族史又是创业史,从家族创业视角反映南浔深厚的历史文化、见证南浔古往今来的风起云涌,是了解南浔一个不可多得的窗口。本书史料翔实、行文清通,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