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抛球场往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好个新世界南浔邱氏百年往事》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017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抛球场往事
分类号: K82
页数: 23
页码: 71—93
摘要: 就知名度而言,邱启昌的五个兄弟当中最广为人知的还数邱炳华(字冰壶),但这个知名度更多地来自负面消息。作为邱家“东启昌”的长子,竟是一个最具争议和多面性的人物。一方面,他是“花边新闻”最多的公子哥,向以“花花公子”“纨绔子弟”闻名;他大肆挥霍祖产、建造花园洋房、开设赌场,因此名声不佳。但另一方面,他是浙江省第二届省议员,交游广阔,多次提案呼吁体育强国,创办商余体育会,家乡筑路修桥等善举也都慷慨解囊,做了不少善事、好事。
关键词: 邱氏 家族史 邱炳华

内容

就知名度而言,邱启昌的五个兄弟当中最广为人知的还数邱炳华(字冰壶),但这个知名度更多地来自负面消息。作为邱家“东启昌”的长子,竟是一个最具争议和多面性的人物。一方面,他是“花边新闻”最多的公子哥,向以“花花公子”“纨绔子弟”闻名;他大肆挥霍祖产、建造花园洋房、开设赌场,因此名声不佳。但另
  一方面,他是浙江省第二届省议员,交游广阔,多次提案呼吁体育强国,创办商余体育会,家乡筑路修桥等善举也都慷慨解囊,做了不少善事、好事。
   多面人生邱冰壶邱炳华(1876—1929),字冰壶,邱仙槎第五子,当地人都称呼他为“邱老五”。因他是邱家东号中的老大(高氏夫人所生长子),所以南浔人误以为他是邱仙槎的长子,这大概是因为外人不知邱家西号、东号之分的缘故。
   如果以现代人的眼光来审视邱老五,他确实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富二代”。其花边新闻甚至还被人写成了小说《九邱仙槎五子邱炳华(冰壶)上海滩名妓“林黛玉”陆金宝 《九尾龟》书影尾龟》,成为书中的男一号(隐其名为“丘八”),女主角竟是“林黛玉”。只不过这个林黛玉,可不是《红楼梦》中的林妹妹,而是清末上海滩的名妓。
   “林黛玉”(1864—1924),原名陆金宝,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市)练塘人。说起来,她也是个苦命人,早年丧父,随母流寓上海,
  8岁时入李皮匠家当童养媳,13岁被卖入妓院,开始习歌舞戏曲,唱《玉堂春》《四季相思》《十望郎》诸小曲,15岁在沪悬榜,取名林黛玉。
   “林黛玉”性格豪放,善于交际,又擅长曲艺,顺应了当时十里洋场的社会风气,所以很快一炮而红。1897年李伯元在《游戏报》刊文称“林黛玉”、陆兰芬、金小宝、张书玉等为花界四大金刚,林居首位。自此,“林黛玉”之名妇孺皆知,“名人墨客、洋场买办、达官富商,莫不以一仰颜色为荣”。1899年间,上海花界发起募捐,上海滩青楼的“四大金刚”建造“群芳义冢”,也推“林黛玉”为首的“四金刚”为号召,她还与胡宝玉、赛金花并称为上海“花丛之杰”,这是“林黛玉”名气最为鼎盛的时期。
   这股“林黛玉旋风”引来了邱家少爷。当时邱冰壶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又喜好听戏唱曲,一时被林迷得神魂颠倒,竟斥资三万两白银(一说是8000两)为其赎身后纳之为妾。要知道,“林黛玉”比邱冰壶整整大了11岁。
   把名妓娶回家,邱家简直炸开了锅。母亲反对,兄弟规劝,族人嗤之以鼻……可是邱冰壶依然我行我素。
   从十里洋场到江南小镇,为了让“林黛玉”适应南浔的生活,邱冰壶专门在邱家花园中建造了一幢三层洋楼,还专门从上海买来了留声机、发音盒等许多奇技淫巧的西洋玩意,给林作为消遣之用。
  可是好景不长,不到一年的时间,一幕狗血的剧情再度上演,“林黛玉”竟然私通裁缝,还带着首饰和钱财私逃至上海,重操旧业。邱冰壶发现自己人财两空,后悔莫及却又无可奈何。
   “林黛玉”如此无行,有钱有势的男人却似乎很吃她那一套。每当走投无路之际,林便使出她独创的招数,选择富豪“从良”借此偿还债务。她把嫁人称之为“漶浴”,即如同一身污垢,得水便洗涤干净。因此,她一生反复嫁人,反复张榜达数十次。1905年,很有作为的大臣端方,在出国考察时途经上海,还特地接见林,据说差
  一点要娶她为妾,幸亏被左右随从劝住。那时她已经年逾四十。再过了几年,还有一位政客汤化龙打算出三千块钱娶她,结果只握了
  一下手。
   “林黛玉”一直到五十岁以后还在折腾,虽然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她晚年饱受病痛折磨,最后在孤独和贫困中死去,大概活了
  六十岁。
   我宁愿相信,邱少爷当年对“林黛玉”是有真感情的,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邱少爷没找对人,不仅当了一回“猪头三”,还为自己贴上了“花花公子”的标签。直到今天,邱冰壶与“林黛玉”的故事,还是南浔老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据南浔老人回忆,邱冰壶还好赌,在南浔笺园中开设赌场,俨然是澳门风云中赌王的角色。
   【前尘往事】邱国瑞:五公公的抛球场足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里面有两座洋楼。小洋房为他的姨太太所居,旁边有一个发电房,在南浔尚未成立电灯公司前,全靠发电房的马达自行发电。主楼为三开间三层的洋房,我记得洋房里面有一大台留声机,大喇叭上有一圆形牌子,上有“R.C.A”三字及一只竖耳聆听的狗的图案,所以当时称为“听狗牌”。楼前荷花池,池畔有一个一半挑出水面的白色建筑,也叫水阁,四面全是玻璃窗,是五公公玩牌九的地方。
   这里我要为五公公正正名,南浔人都说他是南浔赌场的老板,其实他只是和朋友在家里推推牌九,金钱上的输赢是有的,但都是“你情我愿”的娱乐性质,而并非为人提供专门场所聚众赌博并以此为业。据我母亲说,五公公玩牌时只顾看牌,旁边有两位“二爷”(小厮,当时叫“促角”先生)负责进账出账,一旦收到不大对路的铜钱(或假钱)就会丢到窗口的荷花池里,所以这个荷花池不知道吃了多少“假币”。不过五公公败家确是事实,娶“林黛玉”为妾也是真的,当时娶个小妾一两千就足够,
  五公公不但花了大价钱,而且后来林黛玉卷了钱跑了,五公公人财两失,可是情节没有书中写得那样不堪。据说当时《九尾龟》的作者曾来邱家敲竹杠,要邱家出钱买“太平”,但邱家不肯出钱,所以就乱写了,刻意夸大。之后,
  五公公花钱更厉害了,见哥哥如此挥霍祖产,我祖父当时看不过了,但又不愿出面说,就跑到杭州庙里读书去了,索性来个眼不见为净。七公公和九公公很厉害,认为再如此下去祖业要被五公公弄光了,所以他们要求分家。后来分家了,其实五公公用掉的比他应得的还多。
   事物往往有两面性,邱冰壶也有他正义、阳光的一面。比如他办的南浔商余体育会。
   南浔商业业余体育会创办于1911年,宗旨为“主张维新,尚武救国”,会员数十人,多数为商界子弟及从业者,由邱冰壶、庞赞臣等发起,正副会长由邱冰壶、张渭臣、张青士担任。会址就选择在邱家花园——笺园的抛球场内,体育会聘有专职体操教师、军事教员(拳师李健民、教练金平甫),开展武术、军操和球类活动,算是一项公益事业。这些会员个个都是有钱又有闲的热血青年,面对腐败无能、内忧外患的清政府,他们认为“保卫国家从保卫家乡开始”。于是,邱冰壶就组织会员购置枪械,自备制服,开展军事训练,以备不时之需。
   谁知,没过多久果真就派上了用场。当年11月,辛亥革命成功,南浔光复,因处于新旧政权交替的“真空期”,南浔正缺乏一支维护地方治安、保卫地方安全的武装力量。于是,邱冰壶便组织巡逻队,武装保卫南浔镇。
   这个体育会办得有声有色,还定期举办运动会等活动,1914年
  12月10日的《申报》上就刊登了一则《南浔运动会志盛》的报道:浙江南浔镇商余体育会系镇绅邱冰壶君创办,延请金君平甫教练,办理未及三载成绩卓著。兹于六号群行第一次运动会,精神活泼,观者称羡,而尤以兵式拳术器械等技最为特色,上海中国体操学校及精武体操会均莅会参观,并与来宾运动。是日天朗气清,观者达数千人,颇极
  一时之盛,兹录其顺序如下:
  1.开会(奏国乐)2.兵式(排教练)3.陆军游戏(军装竞)4.跳舞(花球)5,拳术武器6.赛跑
  7.跳舞(六人舞)8.器械(平台铁杠)9.各个操(高等各个)——中国体操学校来宾运动10.应用操(铃笛)——中国体操学校来宾运动11.拳术武器——中国
  1916年精武体育会南浔分会之军乐队精武体育会南浔分会主持人邱亮南浔商余体育会拳师李健民体操学校来宾运动12.器械(铁杆平台)13.拳术器械——精武体操会来宾运动14.闭会(奏乐)。
   这大概是南浔最早的镇运会,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可以说别开生面。
   对于邱大少爷的义举,后来来南浔视察的浙江巡按使屈映光表示高度肯定,并颁发“功资捍卫”匾额一方以资奖励。
   受到了表彰的邱冰壶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再接再厉,于1916年将南浔商业业余体育会改组为精武体育会南浔分会,并邀请霍元甲的门生、中国精武体操会首批骨干学员邱亮主持会务,进一步扩大了体育会的影响。
   精武体育会是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和强烈的民族主义的体育团体。辛亥革命前夕,陈英士(湖州人,曾任上海沪军都督,被孙中山称为“辛亥革命首功之臣”)、霍元甲等为洗雪“东亚病夫”的耻辱,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在上海组织创办了精武体操会。因邱家的“邱启昌丝行”在上海设有“网点”,邱冰壶经常来往于沪浔两地,适逢陈英士聘霍元甲南来,邱冰壶平时喜好拳术,便时往探视,并与陈公哲(后为精武会主事者)等相识。一来二去,双方便有了在浔设立分会的设想。
   南浔精武体育分会成立之后,邱冰壶负责募集日常经费,在上海精武会的带领下,积极开展武术活动,以技击为根本,以武德为皈依,旨在发扬爱国尚武精神。沿用并参照上海精武一系列规章制度,主要有:第一,会旗、会徽均以三星为标志。会徽为盾形,含义是“取防卫之意,武术应以保身为国,非以攻人”,
  三星之下有“精武”两字。会旗、会徽上黄、蓝、红三颗星:黄星代表体育,蓝星代表智育,红星代表德育,体现出精武会的宗旨为“德、智、体”三方面发展。第二,教授武术以“精武十套”为主体,采用公开办班的三级教学制度,即:武术训练分三级,每两年训练一期,第一期结业者可取得黄星(初级),第二期结业者增加蓝星(中级),第
  三期结业者再增加红星(高级),当年特制的操衣上均按所取得的结业资格缀以各色星。六年高级毕业者则称三星会员(精武会员),可提任教练。上海精武会总教练赵连和、教员张富猷等先精武体育会会标邱冰壶是南浔贫儿教养院的院董之一后驻南浔传教精武拳械,使得南浔精武会一度出现繁荣景象。
   除了体育之外,邱冰壶也是戏曲和慈善达人,为人慷慨而又讲义气。据南浔老人徐桂章生前回忆:邱冰壶每年八月寿辰时,在其笺园洋房前剧演,招待亲属朋友,以助兴趣。某年八月做寿,演剧时园中座位已满,仍有慕名而来的乡亲摩肩接踵。邱觉得意甚抱歉,乃于次日在园外搭台,继续演唱一天,使大家满意而归,举动颇为慷慨…… 【前尘往事】邱国瑞:我听我母亲讲过一个关于五公公“放焰口”的故事。旧时请和尚做道场和法事,要做七天,佛事结束时,晚上有一个压轴的“仪式”,叫“放焰口”。五公公告诉和尚,今晚这个“焰口”你别放了,我邱冰壶是南浔浔溪女校的发起人之一来放,钱我照给。于是五公公还真像模像样地做起来,那架势,有板有眼,一点也不比老和尚差劲。他还喜欢听戏唱戏,听说有的戏班到了南浔就来拜客,先给五公公演出
  一场。
   至于慈善,他是中国红十字会的会员、上海慈善会的会员,他做的善事更是不胜枚举:
  1905年,出资资助苏州东吴大学;
  1905年,出资支持张弁群创办浔溪女校;
  1911年,出资资助成立南浔商团;
  1912年,出资资助南浔育婴堂;
  1914年,出资赞助成立南浔贫儿教养院,并任院董;
  1918年,出资修缮南浔永济塘桥;
  1920年,出资赞助中国体操学校迁浔;
  1922年,出资兴修南浔水利圩田。
   …… 以上种种,邱冰壶的确功不可没。总之,邱家的老五身上确乎有一种亦正犹邪的血脉贲张与激情涌动。
   辛亥前后的南浔商团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对于华夏子民而言,真是“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
   在这个变局当中,以张静江为代表的浔商毁家纾难、自我革新,积极支持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南浔人支持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的事迹,在不少出版物当中被屡次提及,因此许多人早已耳熟能详,但具体的细节却并不多见,而新近出版的刘承幹《求恕斋日记》犹如一扇天窗,为我们带来了一米阳光。
  1911年农历九月初五:“今日在义仓会议筹办团防事宜,予以彼未来邀,故尔不往,我家惟颂叔到场。闻所议之事,因莱臣于昨夜到镇,今晨已用庞氏专轮去接费毓卿,夜间可到此矣。推举庞莱臣为总董,张定甫、邢植之、张石铭、梅祗安、庄士先、沁园(金焘,笔者注)、冰壶(邱炳华,笔者注)两母舅、本生父亲(刘锦藻,笔者注)为议董(尚有二人记忆不清),张弁群、淡如、邢聚之、梅祗荷、吴彦臣、屠辅清、张青士、寅叔母舅(邱炳圻,笔者注)、颂叔为办事董事(尚有一人记忆不清)。”
  1911年农历九月初九:“……此番邱冰壶母舅发起创办商团,随即卸肩作罢,宋毂宜等为事已发表,断难中止,决计办理,即托余往询。刘溥翁可否备贾讬为购办枪械……”
  1911年农历九月十一:“……今日午后开商团大会在报国寺举行,余不往,祝厚斋前去。傍晚,厚斋回,知:到者甚众,举定梅祗荷为正团长,张弁群、邱伟如为协团长,邢聚之为会计长……”
  1911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忽有张静江、沈虬斋、杨谱笙、王开訚(即沪都督代表者)上台宣告云:现在中央政府成立,一切款项须解政府,由总统分派,宗旨忽变,甚深骇异,且谓此时款项支绌,欲写巨款,当场发出专簿。本生父亲(刘锦藻,笔者注)即以十万元写之;张石铭拟写一万而静江自写五万(定甫出名),石铭无法,只得亦写五万元;庞莱臣写洋一万元,申明伊尚有放出款项七万元,如能索取,当可助作军饷;莱臣为静江舅氏,先期运动,故得无言;清臣(庞青城,笔者注)宣告已助军政府五万元……” 我们可以从这几则日记当中获取不少信息。第一,支持辛亥革命的南浔人,张静江大约是始作俑者(孙中山称他为“革命圣人”,并手书“丹心侠骨”相赠,后文还会提到),但绝对不是他一个人的力量,而是整个浔商群体,其中恐怕也离不开邱家的幕后支持。据邱氏后人回忆,张静江曾不止一次到邱家募集革命和建设经费,邱家每一次都慷慨解囊。第二,辛亥革命前后,以绅商为代表的政治力量对地方自治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提到的“团防”和“商团”与邱冰壶以及邱家有着重要关联。
   南浔的团防由来已久,在辛亥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原来由绅商募捐而建的团防局被废除,守土派“为地方自卫之谋”而组建“民团公所”。民团合并了南浔原来的水师防营、盐捕营、原团防营,并另招募团丁共约400人。“所有设施均按旧时常规,分驻四栅,昼 《求恕斋日记》中关于南浔辛亥革命前后的记录邱冰壶等南浔绅商哀悼陈英士的悼文夜巡逻”,军饷由刘、张、庞、邢、邱等五大家族筹划。
   在民团成立后,南浔商团也随即成立。南浔商团仿上海万国商团形式,最早由邱冰壶发起,后来因他另组“南浔商余体育会”而交由梅履中(祗荷)以及本家兄弟邱镕经(伟士)筹办。这个商团有团员数十人,枪支弹药购自上海制造局,也有一定政治背景,当时巡街护巷,甚得民心。与前者不同的是,南浔商团在政治上更倾向于革命派。
   加上邱冰壶自办的“南浔商余体育会”,辛亥革命前后,南浔有
  三支团练武装力量,可谓“风起云涌,一时称盛”。
   由于这三支队伍均不归湖防节制,湖州县府嗤鼻为“家兵编练也称防,保卫民团势太张”,对此甚为不满。浙江军政府对此十分警觉,考虑到民团公所与汤寿潜的关系,商团与陈英士、张静江的关系,浙江军政府认为这些团队实际是地方“扩大力量,有所企图”。
  1913年8月中旬,浙江都督朱瑞于派遣叶颂清部以出巡为名,包围民团驻地,强行解散了民团,守土派“诸绅相顾错愕,弗敢抗,遂遵令遣散。次日,商团亦宣告停办,自行缴械。乡团又继之”。只有邱冰壶的商余体育会安然无恙,体育会何以能够保留?这个“例外”是邱少爷留下的一个谜。
   民团和商团的解散,是民国初期地方社会与国家的第一次交锋。民国初期地方自治虽然在外形上导入了近代地方自治制度,但是基本承袭了国家与社会相互分离的旧有模式。
   在政府解散了民团后,鉴于地方“保卫形势日益严峻”,庞莱臣等人联名呈报县府要求增设地方警察四十名,经费则由地方自行负担,县府通过派遣警佐的方式初步控制了察部队。1915南浔商会会长庞赞臣
  1916年,张静江(右二)陪同孙中山在海宁观潮年,南浔镇根据民国《地方保卫团条例》成立了新的保卫团。至此,以浙江军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权力完全控制了南浔的地方保卫组织。
   此后,邱冰壶以及整个邱氏家族仍与新的保卫团保持了良好的友谊与互动。后来继任保卫团长(也叫“团总”)的熊秀楚还是邱冰壶的徒弟,所以邱家的笺园和抛球场也成了地方各界“大员”经常光顾的“会所”。刘承幹的日记里也有详细的记载:……至抛球场应常品莲(水警区长)、季小波(统捐局长)、江仲权(煤油税局长)、蒋竹卿(电报局长)、李子龙(警察局长)之邀…… ……同至抛球场团拜公宴各机关也…… ……晚应冰壶、寅叔两母舅之招至抛球场,同坐者常品莲、季小波、童树棠…… ……而商会又有条来邀,余五时至抛球场一议…… 在我看来,邱冰壶是典型的乡绅,他扮演的角色“绅”大于“商”,在辛亥革命前后及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为维持南浔的地方自治,邱大少爷确实有许多往事值得大书特书。
   乡绅其实是旧社会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往往是统治者和农民之间的桥梁。
   有人认为,乡绅阶层始终是儒家文化最可靠的信徒,特别是在朝代更替时,乡绅捍卫儒学的决心和勇气更胜官吏一筹。而随着乡绅群体的消失,乡村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失去了文化领袖和灵魂,没有了指导和提升文化教育的导师,乡村的凝聚力也随之消失。所以,当下农村的复兴,恐怕也需要类似的力量。
   “修、齐、治、平”是每一个士子的理想,邱大少爷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浙江省议员任内那些事儿人总要一分为二地看,别看邱冰壶早年行事荒唐,也花了不少钱,但到了中晚年还是做了不少正经事。尤其是他当选浙江省议会第二届议员之后,做了不少为民发声、为民请愿、认真履职、建言献策的好事。当时的议员和现在的人大代表一样,通过选举产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邱冰壶的群众基础还不错。
   浙江省议会,又称浙省会、浙议会,为民国初年浙江省地方立法机关,其前身为清末浙江咨议局与辛亥革命时期的浙江省临时议会。1913年2月18日,浙江省议会开幕,至1927年2月,北伐军担任省议会议员时的邱冰壶邱冰壶是大中国水火保险公司的监察人攻克杭州,浙江省议会被改为国民党浙江省党部。作为浙江省立法机关,浙江省议会的职权大致可以被分为立法权与监督权。其中,立法权中包含对浙江省财政事务的审核、批准。监督权则表现在对浙江省行政机关的监督方面。议员对本省行政事项有疑义时,得以十人以上之连署,提出质问书于省行政长官(省长),限期答复。如认为答复不得要领,可以要求省长自行到会或派员答辩,所以省议员的权利还真不可小觑。
   邱冰壶当选省议员是民国7年(1918),任期三年。浙江省图书馆里完整保存着省议会议员历年的质问书,让我们得以了解邱议员当年履职的情形。在三年的任期内,由他提出或连署的质问书有近
  二十项之多,可以说非常敬业勤业。质问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赈灾、水利、财政、刑律、文化等领域,大多是民生事项。这里不妨择其
  二则,大可管中窥豹:质问书之一:邱炳华等质问关于八年浙江省国家岁入预算盈余事项书六月九日发查民国八年度浙江省国家岁出入预算表,岁入部经常临时两门,计共银一千零七十五万一千五百八十九元。岁出部经常临时两门,计政费四百零七万九千四百零三元,军费三百十二万一千一百十八元,两共列银七百二十万零
  一千零二十一元。又另编列特别军费银一百五十二万零
  二百二十二元。出入相抵,计盈余二百零三万三百四十六元。此二百零三万三百四十六元,贵省长是否悉数报解中央?抑酌留本省籍充各项预备经费之用?虽国家预算不在省议会范围以内,然省款国税同为人民血汗之资。查民国
  五年本会第一届第二年临时会,前吕省长曾咨送国家全部岁出入预算,书用备参考议员等对于是项盈余之所在,不无疑义爰据省议会法第十九条提出质问,希贵省长于三日内答复。
   省长咨文六月十二日到浙江省长公署为咨复事,本年六月九日,准贵议会咨送邱议员炳华等提出关于八年度浙江省国家岁出入预算盈余事项质问书一件,咨请查照答复等由准此查预算经费属于财政厅主管,准咨前由除令行查复再三行转咨外,相应咨复贵议会查照此咨。浙江省议会浙江省长齐耀珊质问书之二:凌福镜邱炳华等质问关于浙江通志各县采访员迁延事项书六月六日发浙省山明水秀、人文荟萃,民国肇兴,建议设立通志局,延聘名流支持局务,集文献之大成,津梁后学,昭示来兹,懿欤盛哉。惟是时阅数年,迄未告成,本会迭次展限,诚以一省声名文物关系綦重,不忍使功之败于垂成此本会同人所一致赞同者也。惟我浙属县七十五,闻尚有数县未将采访事实汇呈总局,则全书之迟迟未成,过不在局内诸名公而在各县之采访员,此应质问者一。集县而成省,缺一县不得名为通志,然典则掌故势难凭空臆造,各县采访员此迁延更何时可竣?…… 省长咨文六月十五日到浙江省长公署为咨复事本年六月六日,准贵议会咨送凌议员福镜、邱议员炳华等提出关于浙江通志各县采访员迁延事项质问书一件请如期答复等由准此查是项征访册,前因各县稽送叠经文电严催,现多据报遵办,惟於潜、昌化、吴兴、武康、安吉、余姚六县尚未据报送局,复经电饬增员赶办,并限期竣事径送分报各在案准咨前,由相应查案咨复贵会查照此咨。浙江省议会浙江省长沈金鉴邱冰壶既然是湖州南浔的议员,理应为家乡的经济发展、民生事业发声请愿,其中最重要而具代表性的,是关于疏浚南浔市河经费和塘重修补助的议案。邱委员为此花了大量精力,不仅积极奔走呼吁,自己更是出钱出力,两个提案最终都得以落实。
   邱冰壶提出的议案(质问书)塘,又称荻塘,东塘,最早开凿于晋代,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支流,即今日之长湖申航道。塘自古就是湖州通南浔、江苏、上海的水上交通命脉和漕运要道,亦是运河上塘的防汛大堤。塘大堤的安危,关系到交通运输、农田水利与官府驿运,事关地方经济发展,故历代政府都对此十分重视。
   近代,由于年久失修,塘已经千疮百孔、破败不堪,沿线农田常受水淹,造成稻田绝收,米价大涨,沿线百姓深受其扰。进入民国以后,浙江省设水利议事会成立,并对商轮征收水利附加捐。
  湖州及南浔的绅商有鉴于此,乃以城镇市场繁荣全赖农村富裕、修塘与官绅利益息息相关,倡议重修塘,并确定了“浙西水利议事会拨款补助半数,地方筹集半数”的经费筹集方案。邱冰壶还专程南浔的母亲河——塘为了此事与庞元济等一起赴杭谒见省长沈金鉴。
   这次塘重修工程以旧馆为中心点,全长七十二里,自旧馆至南浔西栅由南浔负责,自旧馆至湖城由湖州负责,两方同时进行。
  对此,各级政府、绅商、百姓均大力支持。当时的吴兴县政府一方面多方筹措资金,除从公益税等拨出专款外,还广泛向当地的绅商、企业、轮船局、行业组织募捐;另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补助资金,邱冰壶、凌福镜等湖州籍浙江省议会议员多次向省长提出相关建议。
  早在1920年,邱冰壶、凌福镜等就联合署名向省长提出了《关于修筑吴兴东塘补助经费延未拨付事项书的质问书》,要求尽早落实省补资金。
  1922年,吴兴县召集湖浔两地士绅在湖城集会并成立修塘董事会。推举乡绅庞莱臣、李垲、杨兆鰲、邱冰壶等人为董事,商议进行程序诸事,并决定在上海、湖州、南浔分设三个事务所。上海事务所主要负责向在沪的湖籍富商募集经费及上下联系,湖州事务所、南浔事务所具体负责荻塘重修事宜。
   起初,重修工程原来预算约需款项总计60余万,申请以半数款项由水利议事会补助(即30余万两);余下部分由湖州、南浔分摊各半,主要向两地富商及各行各业募捐。可是,事情的进展却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先是水利议事会的补助迟迟未能及时足额下拨,主要原因系当时政局的动荡(如“江浙战争”等),省财政亦捉襟见肘,后来实际拨付到位的缩减到了24.5万;更糟糕的是,由于物价上涨等原因,修塘的实际支出大幅超过预算20余万。这里的“一减
  一增”形成30余万的差额就要靠地方自筹来解决,无形中就加大了募捐的压力。
   幸而地方各界对此大多踊跃异常,纷纷出钱出力予以支持。当时的南浔为江南首富之镇,以“四象八牛”为代表的南浔富商在此次募捐中表现出色,不仅占了捐款户数的一半,且捐款金额超过了募捐总额的70%。在邱冰壶的动员下,邱家以“邱惇仁堂”的名义捐银6000元,名列绅商捐款第五位(捐钱数额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庞家、刘家、张家、邢家)。可见,“刘张庞邢邱”五大家的格局至少维持了半个世纪。
   此次修塘工程于1923年9月正式开始,到1928年3月完成,前重修塘纪念碑拓片(邱家名列第五)后历时5年,工程浩大,质量优良,至今完整,实为湖州、南浔近代交通、水利建设史的一大壮举。为褒奖此举,百姓在旧馆运河北岸(今在吴兴区织里镇旧馆村境内)建亭,以资纪念。亭中立《重建吴兴城东塘记》石碑,高约3.5米,宽1米,石碑正面刻碑文,叙述修塘的具体经过;反面详细列出捐款单位、姓名、金额、收支明细等情况。这虽然是许多人的集体劳动结晶,但邱议员功不可没。
   近百年过去了,石碑上“收邱惇仁堂捐银六千元”十个大字仍然清晰可辨。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做善事,行公益,百姓不会忘记,所以往事并不如烟。

知识出处

好个新世界南浔邱氏百年往事

《好个新世界南浔邱氏百年往事》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好个新世界南浔邱氏百年往事》是《浔根丛书·第四辑》之一,由陆剑编著,2017年12月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内容是关于南浔“八牛”之一邱家的家族史料专著,南浔邱氏后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海岸和近海工程学家邱大洪为本书题词,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先生为本书作序推荐。本书既是南浔邱家的家族史又是创业史,从家族创业视角反映南浔深厚的历史文化、见证南浔古往今来的风起云涌,是了解南浔一个不可多得的窗口。本书史料翔实、行文清通,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