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樂清新志後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康熙乐清县志》 古籍
唯一号: 113220020230000465
颗粒名称: 續樂清新志後議
分类号: K295.5
页数: 25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乐清新志的建置、星野、疆域、形胜、关隘、城池、仓储、学校、田赋、屯田、土贡、人物、寓贤、列女、书目、艺文、风俗、物产、塚墓、释老、丛谈、辨讹、残阙、记异、灾祥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订正。文章还涉及了乐清的历史和文化,对于了解乐清的历史和文化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乐清县 新志 后议

内容

建置 星野 疆域 形勝
  關隘 城池 倉儲 學校
  田賦 屯田 土貢 人物
  寓賢 列女 書目 藝文
  風俗 物產 塚墓 釋老
  叢談 辨訛殘闕 記異 災祥
  㓂警以上並殘闕
  補議
  新志成閲者群推為博洽林禮門老友作新志後議一書
  以攻其失余嫌其未盡竊不自量作續新志後議訂其舛
  誤増其遺漏但家中書籍無多所見有限知新志之可議
  不知已之無能議願邑中人更有以議吾者議新志至於
  無可議而後已則幸甚
  南獻淮琛識
  建置
  按新志此一門事實或當入省志或當入府志或當入瑞
  安平陽泰順諸志一一臚載混亂已甚至成化六年析黄
  巖三十都至五十都為縣名曰太平更覺拉雜無謂盖斷
  限之難劉知幾嘗言之矣予因摘出以標明如左以示後
  之續修者
  漢惠帝三年立閩君摇為東海王都東甌史記
  昭帝始元二年始以東甌地為回浦縣太平御覽
  光武建武初改回浦為章安縣
  太平御覽
  順帝永和三年分章安之東甌鄉置永甯縣為㑹稽東郡都尉治
  漢書郡國志
  三國吳大帝赤烏二年析永甯置羅陽寳鼎三年改羅陽為安陽
  皆属㑹稽東郡至太平二年俱改隸臨海方輿紀要
  晋太甯元年立永嘉郡以永寧縣為郡治清類天文分野之書
  以上數條皆永甯以前事樂成尚未建縣當列在府志
  孝武甯康二年分永寧地置樂成縣晋書地理志此樂成建縣之始
  按修志有㫁限樂清志當從此始
  建置表上方列南北朝三字按隋文帝未平陳以前南北分據若北魏若北齊若宇文周未甞管轄樂
  成添一北字果何所本
  後梁開平二年錢武肅王奏改樂成為樂清縣避梁主王父諱見
  宋史地理志按朱全忠父名誠樂成改為樂清避梁主父諱非王父諱
  隋書地理志開皇九年改永甯為永嘉縣省横陽入安固十二年
  省安固樂成入永嘉縣按隋書地理志無樂成二字改易原書以就已意可乎
  吳赤烏二年置羅陽宋書州郡志太康元年更名安固太平寰宇
  記因境内安固山名此瑞安置縣之始當入瑞安志
  晋太康四年以橫嶼船屯為始陽縣析安固置始陽尋改橫陽此平陽置縣之始當入平陽志
  建置引十國春秋注唐天復三年有白烏棲安固之集雲閣錢武
  肅王聞於朝詔改安固為瑞安當入瑞安志
  建置引元史成宗紀元貞元年升平陽瑞安為州此當入平陽瑞安二志
  建置附識洪武二年瑞安平陽復為縣從信錄兵部孫原貞奏立
  泰順萬厯府志景泰二年割瑞安十二里平陽六里為縣以民心
  向化賜名泰順當入瑞安平陽泰順三志
  建置引赤城新志成化六年析黄巖之三十都至五十都為縣名
  曰太平當入太平志
  宋書大明三年以揚州所統六郡為王畿以東揚州隸揚州大明
  八年以揚州諸郡為揚州以揚州為東揚州廢帝永光元年省東
  揚州并揚州順帝昇明三年改揚州剌史曰牧領郡十
  南齊書州郡志揚州統郡八
  梁書髙祖紀普通五年分揚州江州置東揚州陳書天嘉三年以
  㑹稽八郡置東揚州
  隋書韋世康傳時天下惟置四大總管并揚益並親王臨統惟荆
  州委於世康時論以為美此更無涉
  元史地理志集慶路唐武德初置揚州東南道行䑓尚書省
  通志職官略武德七年改總管為都督府并益揚荆為四大都督
  府
  資治通鑑貞觀元年分天下為十道有江南道
  唐書地理志江南道盖古揚州南境為州五十一
  通鑑綱目開元二十一年分天下為十五道有江南東道領十九
  州
  唐書方鎮表乾元元年置浙江東道節度使領州八新舊唐書合
  参武德四年李子通置括州總管府管松嘉台三州七年改總
  管為都督貞觀元年廢都督府以括州属越州都督府
  文獻通考括州唐属江南道
  文獻通考温州唐属江南道
  宋元通鑑湻化四年始分天下為十道
  明廣輿記明分天下為兩京十三省以上十六條當入省志
  通志地理略開元十道圖温州江南東道
  舊唐書地理志天寳元年温州改為永嘉郡
  太平寰宇記乾元元年永嘉復為温州
  五代史職方攷自浙東西十三州為吳越
  十國春秋晋天福四年勑建温州静海軍節度使宋史地理志大
  觀元年越州升為帥府領浙東兵馬鈐轄
  宋史地理志温州太平興國三年降為軍政和七年升應道軍節
  度使建炎三年罷軍額咸湻元年以度宗潜邸升為瑞安府
  元史地理志立中書省一行中書省十有一浙江行中書省為路
  三十路府一州二浙東肅政廉訪領五路
  萬厯府志洪武元年改温州路為温州府以上八条當入府志
  按地志立表原以省記載之繁新志既立建置沿革表復條史
  册於後所列書名已見表中後依類詳其所出觀其凡例稱表
  列於前復條列史册證據於後凡所為證據引一書復舉他書
  方可證據豈同出一書而得為證據乎至引晋書地理志吳揚
  州統十四郡臨海郡統縣八下注詳建置表晋書地理志揚州
  統郡十八下注詳建置表宋書州郡志揚州刺史領郡八孝建
  元年分揚州五郡為東揚州下注俱詳建置表如此八條又以
  表為條列史冊之證據矣
  國朝張貞杞紀既於繫年錄春秋經文之載杞事者復為年表四
  庫提要以為叠牀架屋而新志既立建置沿革表復廣採史册
  於後叠牀架屋之譏其能免乎
  星野
  星野一門博引諸書共十二頁而斗牛占騐引左傳昭公十
  三年吳伐越事斯時樂成尚未建縣何以載入謹按钦定四
  庫提要所稱地志善本如無錫志澉川志武功志朝邑志皆
  不載星野而論邵武府志云其實分野之説以二十八宿割
  属九州既巳聚訟以嶺外蠻荒之地引測騐於揚州益茫然
  矣揚州占牛女既属疑似邵武一郡而亦占牛女更牛之一
  毛矣故劉基清類天文分野之書今推步家不用新志列分
  野於樂邑視邵武郡之占牛女更一毛中之微毫矣庸有當
  乎
  疆域
  疆域二字用於邑志未允當改作邑界
  形勝
  形勝一門所列九牛文峰即關隘所叙之東塔嶺處簫䑓西
  岑即闗隘所叙之西塔嶺處海口印與即闗隘所叙之石馬
  處改易地名分作兩門其盤石蒲岐館頭兩處並見無論矣
  新志引王忠文綠畫軒出簫峯西南二十里有山逺引若虹
  霓之狀峰巒竒偉林麓静深環合映帶藍黛之色與天連碧
  葉水心白石静慧院記樂清之山東則雁蕩西則白石舟行
  至上水陸見巨石冠於崖首勢甚壮偉去之尚數十里外險
  絕有奇致其山陸漫平深泉衍流多香草大木陸地尤美此
  二記皆論邑中名勝淡形勝也
  闗隘
  首卷輿地子目有闗隘而三卷規制子目又有闗梁試問闗
  隘之闗與闗梁之闗其義有異乎且府志載海關旁口其
  二在樂清曰黄華關口曰蒲岐口新志不載蒲岐口亦属遺
  漏
  城池
  黄華城本名許公堡兵道許成章所築又名鲾城上有喻大
  中丞籌海樓四門各有門名城中有明喻大中丞記事碑義
  師記名碑黄華城為邑中要地新志何略而不載
  倉儲
  侯志論潘潢儲穀一條内有不訾省三字本史記五宗世家
  新志改為不加察未知何故
  學校
  學校一門多列大清㑹典一書謹按钦定四庫提要徐學謨
  湖廣總志其削去禮樂一門以㑹典通行不為一地而設其
  論頗為有制然通行之㑹典本不專繫於一地删之可也至
  於朝廷政令專為一地而發者有詔諭可稽有奏議可考有
  案牘可尋實不待披求國史然後能知此則欲省編辑之力
  姑為托辭者矣
  馬文煒安邱縣志惟典禮雅樂國家通制非安邱所獨有而
  各為一考此劉知幾所論天文諸志誤學史記者也史記括黄帝以
  來故可立天官一書至厯代非各有一天無庸複志四庫提要所論如此修志者當知
  所去取矣
  钦頒書籍所有廿一史内載宋金遼元四史以宏簡錄凑足
  全史固難盡讀而孰為正史孰為雜史豈秉筆者尚未之知
  乎至温州府志亦作钦頒書籍更可笑
  田賦
  武功縣志所載田賦止就一縣而載寥寥不過五行而樂邑
  喜封之設本属良法又為一邑所獨而新志反不之載於厯
  代之賦法廣為蒐採共三十三頁何舍其所當載而取其不
  當載乎侯二谷隆慶邑志以明人錄明代本邑之田賦當得
  實而新志以款目甚繁易以紹興府志所載噫田賦因地而
  異紹興之田賦而作樂清之田賦可乎
  屯田
  石衛
  温州設衛凡三曰温州衛金鄉衛皆有屯田而盤無之以其
  逼海皆斥鹵而志中憑空設一屯田子目且有樂邑既設衛
  當有屯田等語未免意揣
  土貢
  雁山茶芽甲於一郡新志載明貢茶芽拾斤國朝貢茶芽六
  斤是已又引唐宋前明所貢土產及甌江逸志所載等物諒
  旁邑土貢或然而淡樂清所出何必載於志中於茶芽出自
  雁山反不載殊覺詳畧失宜
  人物
  錢堯卿當遵省志入義行為允
  史有數人合傳無一人兩傳新志以王十朋入儒林又入名
  臣劉黻入儒林又入忠烈朱諫章元梅入文苑又入循吏一
  人兩傳自亂其例
  趙連入忠烈藝文又載侯一元趙烈士傳李孝光入文苑藝
  文又載李五峰行状李經敕入文苑藝文載李後峰行状未
  免複叙不如照渠松之注三國史例移注本傳下
  曹逢時瑞安人王梅溪有送曹逢時歸許峰詩許峰瑞安地
  新志既引省府志作瑞安人何以復收入
  鄭涔朱竹垞明詩綜鄭涔黄巖人新志既稱鄭涔見太平黄
  巖二志何以復收入樂志中按侯志巳司訓樂清
  寓賢
  首列唐沈佺期以附張易之流驩州其人品可知以外所載
  寓賢多詩人概稱為賢未允子目當改寓賢為流寓
  寓賢當載其有闗於是邑不宜泛涉其生平如周行已載其
  祖豫父泳俱登第巳獨往伊洛從二程子游作顏子不貳過
  論吕夷簡載其上疏陳八事曰正朝綱塞邪徑禁貨賄辨壬
  侒絕女謁疏近習罷力役節冗費潘翼載其明天文作星圖
  證驗又著九域賦朱晦翁載其登第五十年仕於外者僅九
  考立朝纔四十日持正不合其為學窮理以致其知返躬以
  踐其實而以主敬為本此皆不免叢冗
  趙抃清獻集中有題靈峰寺登飛泉寺㑹峰寺經樂清寄前
  縣令周邠等語葉水心講學白石見集中静慧院經藏記高
  啟大全集有與内弟宿雁蕩僧舍詩此皆可入寓賢新志何
  以不收入
  列女
  楊阮氏光宗姊十八適永嘉生員楊兆龍既稱適永嘉何以
  入樂清志列女傳中宜永樂兩志並收
  藝文書目
  徐炯文著春秋韻語當入詩集類不當援著經例入春秋類
  仍蹈府志混列
  就正錄按南宋有兩劉黻一字聲伯號蒙川樂清人一字
  季文號靜春廬陵人見養新錄
  四朝聞見錄考亭解中庸考亭
  之門人劉黻字季文號靜春與文忠文忠真西山德秀為友而輩行
  過之乃大不取其師之説其自為論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
  惟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故謂之性而貴於物焉湯誥曰惟皇
  上帝降衷於下民若有恒性吾夫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是
  則人之性豈物所得而儗哉或疑萬物通謂之性奚獨人愚
  曰是固然矣然此既曰性則有氣質矣又安可合人物而言
  以自汨亂其本原也凡混人物而為一者必淡識性者也至
  如孟子道性善亦只謂人而巳文忠公與靜春辨各主其説
  或當燕飲旅酧之頃静春必與公辨極而爭起公引觞命静
  春曰某竊笑漢儒聚訟吾儕豈可又為後世所笑姑各行所
  學而巳劉靜春猶力持其説不巳著為就正之錄云此則非
  樂清蒙川所撰明矣新志誤收
  𡊮氏世範袁采為邑令時作當載名宦袁采傳中不宜入
  邑志書目
  陰符經講義悟真篇講義崔公藥镜永嘉夏元𪔂著
  不宜入邑志書目
  爾雅釋韻補星經證騐括蒼潘翼著不宜入邑志書
  目
  鳴困集陳渠著誤為髙友璣髙友璣南屏集反遺而未載
  王十朋東坡詩集注按蘓詩集成注蘇詩九十七家內有
  毛宏萬申之萬大年賈巖老王壽朋王百朋皆樂人邑志未
  載
  地志收藝文自樂史太平寰宇記錄張祐金山詩始自後體
  例相沿皆收藝文而必有關于風土散附各條下觀吳郡志
  武功志可知矣新志除散附各條下尚有三卷皆無闗於風
  土未免濫收其有関於風土不逐條缀附亦失體例
  新志凡例惟雁山佳詩收羅不盡其長歌大篇及題兼他事
  者俱分載藝文内外編今觀所載非皆出雁山非皆長歌大
  篇淡皆題兼他事殊與凡例相背
  風俗
  風俗當以一邑之俗有與他邑異者載之如冠婚䘮祭歲時
  禮儀處處皆同何用詳載
  風俗門載張文忠論甄習樂清其失悍於胡用賓縣志序蔣
  埴樂清紀略後亦失次序
  又錄浙江通志始東甌王信鬼故甌俗多敬鬼樂祀此宜入
  府志
  小注引顧况詩
  亦不專詠樂清
  至所載訓俗格言尤属創體中有大葵
  論樂邑何嘗有此
  物產
  武功縣志惟載特産其於他邑所同者從略新志所載共六
  十一頁每物多引故實如所引詩經爾雅説文上林賦甘泉
  賦皆樂清未建邑以前書尤為不類又載別名如虎為虞吏
  寅客鹿為角仙茸客不一而足名為地志實則類書而於永
  嘉記樂成縣菰子浦出好蔗樂成縣新溪口有蠣嶼四面皆
  蛎李衎竹譜苑竹產天台雁蕩樂清山中朱諫以香魚寄趙
  雲溪何白飲龍湫新茶周文璞朱石君山樂官等詩皆未之
  載
  塚墓
  新志既立塚墓一門而於叙山中載某山某墓以複
  釋老
  北
  願齊住南雁非北雁觀方輿勝覧願齊聞平陽明王峰頂有
  雁蕩山結茆其間新志既引方輿勝覽何以忘却平陽二字
  列入樂志中
  叢談
  甄龍友永嘉人見談數又見宋詩紀事其事實羅列叢談中
  又下注龍友樂清人談數誤作永嘉此以不誤為誤
  辨訛
  以下並殘闕
  温嶺一條當載入府志
  記異
  災祥
  㓂警
  遺事叢談辨訛三子目不冝在記異災祥冠警上
  補議
  名宦祠鄉賢祠宜入廟祀不宜不入學校
  校士舘不宜附諸書院後
  飛雲關属瑞安江口關鎮下關俱属平陽何以附入樂志
  張廌世説補注引永嘉郡記作薦而太平御覽引永嘉郡記
  作薦唐釋儀白鶴寺碑作文君字子雁新志於下二條皆
  載及
  文武兩途並重武科不宜封蔭後
  劉應奎係劉黻弟新志黻子
  謹按钦定四庫提要地志部論景定嚴州志載甯宗楊皇后
  為嚴人而宋史乃云㑹稽人當必有誤此可訂史傳之失萬
  歴應天府志明㑹典及明史職官志諸書皆載明封爵惟公
  侯伯三等志中封爵詳載孫炎之追封男爵足補史傳之闕
  鿄克家湻熈三山志其所記十國之事多有史籍所遺者足資
  考證羅願新安志如汪藻曽為符即之類亦多史傳所遺
  云云諸如此類不可枚舉不必以右軍為永嘉太守末載晋
  書遂疑府志之誤省志於職官門削去王羲之武㫁

知识出处

康熙乐清县志

《康熙乐清县志》

康熙年间,设馆修志,适逢“三藩之乱”,事遂中辍。乱平后,乐清知县延聘林允辑、鲍易等次第增加修成《乐清县志》八卷,康熙二十四年(1685)梓行,本志涵盖了多个主题和方面,包括地理、历史、文化、官职、人物、艺术、技艺、宗教信仰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金淮琛
责任者
南獻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乐清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