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縣志卷之五官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樂清縣志隆慶壬申本》 古籍
唯一号: 113220020230000111
颗粒名称: 樂清縣志卷之五官師
分类号: D691.42
页数: 38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中不同朝代的县级官职设置和职责。首先介绍了周朝的官制,然后提及了秦汉至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县级官职设置和职责,包括县令、县丞、主簿、典史等职位。其中,还特别提到了明朝的县级官职设置,包括知县、县丞、主簿、典史等职位的设立和职责。此外,还介绍了教谕和训导等学职的设立和职责。
关键词: 乐清县 官职设置 官制

内容

職官
  叙曰周官縣正所治不過二千五百家春秋戰國時始
  有大縣其官曰宰曰尹曰大夫秦郡縣天下凡縣萬户
  以上置令減萬户為長其下有丞尉漢因其制晉廢丞
  令長之下大縣二尉餘一尉宋齊因之梁大小縣皆置
  丞尉隋又置主簿唐縣有赤畿望緊上中下之差宋始
  以朝臣知縣兼管學事元上縣置達魯花赤尹一丞簿
  尉各一中下無丞縣設教諭以主學事至各縣武職秦
  漢以來率以令尉兼之元縣立達魯赤千户副千户各
  一員作職官第五
  皇明縣或設衛設所有指揮千百户等官隸都指揮
  唐縣尉 張子容年籍無考惟孟浩然集有永嘉浦逢張子容詩
  宋知縣 江利涉端拱二年 西門炳 邊秀咸平五年 宋元吉
  鄭袤之景德 管文炳祥符 丁㢲 劉慶之八年
  張温之天禧二年 王晟 張仲甫天聖二年 張亶
  樂寧天聖六年 席平 朱貽孫明道元年 周岳
  趙師旦慶厯四年 黄從政 魏縡皇祐二年 馬元輔
  焦千之見名宦 劉握熙寧元年 管滂 葛逢五年
  周邠稱周長官 祝常 蔣徹元豐元年 湯文
  楊程 吳君注元祐六年 劉逢 許宸卿
  丁湛崇甯二年 鮑輝四年 胡鋐大德二年 大史章四年
  楊植政和二年 秦規宣和 陳祖受一年 朱〓璵
  姚棠建炎 吳彦誠 孫緯紹興元年 李耆
  王傳十年 李雲師十四年 趙敦臨字比民 趙寓
  李焌 陳嘉言隆興 徐森 蔣德臣隆興
  顧大松乾道二年 俞椿 趙彦暐 姚述堯
  袁采見名宦 張卿後家左原 陳銘紹熙 秦垓
  霍駒孫慶元 姜光嘉泰二年 王玠開禧元年 應復之嘉定
  鄭滁孫 吳芾官至尚書 吕之茂 葉濤七年
  諸葛潛 曾熊 杜篪
  元按元志有達魯花赤縣尹主簿兼尉典史各一員達魯花赤
  赤答忽 脱不花 馬合謀大德元年答失蛮
  霍都赤至大二年 苫思丁皇慶元年 忽都曾帖木兒延祐二年
  木八刺五年 火你赤 麥舟丁 倒刺沙
  東阿不花進士 燕帖木兒 只兒瓦歹 燕京閭
  縣尹史普卿 張應魁 余新陳天瑞
  成仲王大德元年 曹文珪四年 馮福京 樊璋十年
  吳興祖至大二年 冷祈皇慶 王炳 張亮仁
  沈得華 陳志中 杜繼祖 衞廸
  李儼 宋彥宏 萬邦寧見名宦 徐謙
  列耀 王霓昇 陳志中 杜繼祖
  李儼 宋彥宏 萬邦寧見名宦 李光見名宦
  趙必式温
  主簿董特秀 李玉 李章 汪維崟
  趙天麒 翟公輔 魯文質己上並兼尉
  楊天合至大元年進義校尉 馬驥四年登仕郎
  貢垓延祐元年將仕郎 孔演二年將仕郎 顧新
  拜也歹 楊天祿 荅失帖木兒
  耶偉 麻理當沙 高泰 蘇不花
  柴榮祖 幹勒 祿馬帖木□
  李逸其名 酈逸其名
  縣尉王良 李德謙 傅良佐 蔡卓
  單守臣
  典史毛珍 段伯謙 朱元發 程粹翁
  孫文政 陳文 徐文質 孫益
  黄鍾 董漢 朱珍
  皇明洪武元年設知縣縣丞主簿典史各一員
  知縣張具瞻見名宦 鄔珏見名宦 王仲彩 朱約見名宦
  林泰見名宦 孫恪宣德二年 徐文樸四年 彭文泰
  劉時省 翁廷輝 胡政 周正見名宦
  余浹 呉鉞 劉珍 唐相
  徐頤黄岡人 雷寬 管璋見名宦 戴盷長泰人
  陳文滔莆田人 錢杲 吳崇番禺人舉人 劉楷南京留守衛籍
  費衍丹徒人官生 宋臣見名宦 葛覃見名宦 林有年見名宦
  潘潢見名宦 鄭復龍溪人舉人 曹卿武進人舉人 林允宗莆田進士
  承林進士德州衛藉 王鉅婺源人進士 秦鰲見名宦 李應春巴陵舉人
  王汝襄江都舉人 歐陽震巴縣進士 楊鑰見名宦 俞文榮 上海進士
  賀賁見名宦 杜一元南海舉人 胡用賔婺源人進士
  縣丞袁英見名宦 胡逸其名 達實帖木兒
  白文秀見名宦 鄭信見名宦 宋宗禮 沙泉生
  洪清 曾道 楊敬 李文
  郭晟 張傑 鮑智 張恕
  朱昇 降銘 高禮 李榮
  步綋山東武定人 張輔莆田人 陳義鳳陽人 汪清歙縣人
  袁甫鳳陽人 何松齡武進人 趙珝楊山人 王勤甯國人
  朱祥雲大庚人 王淵江都人 馬瑞 殷樽
  朱潤見名宦 張拱極 沈大梁崑山人 鄒滙峡江人
  呉鳳喈景州人 王應選彭澤人 蔡俸沛縣人 汪尚庸歙縣人
  楊椿定遠人 吳年見名宦 周泮南康人 盧楫如皋
  主簿趙傑 王鼎 戴伯成 呉瓊
  王清 彭福 甘槖 李俊
  李榮 徐鑑 余鳳 文光㑹同人
  李瑜全州人 吳桓厯城人 姚〓武定人 高桂頴上人
  解紳安州人 劉誠之延津人 童久仁見名宦 王衣錦大同人
  陶亨進賢人 徐昇興濟人 宋元朝莆田人 朱相永安人
  李増光渭南人 周景清涇縣人 張汝明宣城人 季珍豐縣人
  林高漳浦人 鄭重義 傅朝宣江陵人 朱寵餘干人
  周德剛侯官人 張士達萬年人 賈理靈寳人 陳乾龍溪人
  典史朱恭 王逸 張復禮 姚暟
  程貴 施壽昌 徐喜 李慶
  蔡文盛閩縣人 鄭發 徐廷俊 陸景正德十六年
  康敏實 何法 鄭琴 馮紀
  林楷 羅天祥 姚德源 車寵
  周承恩 董仲球 劉世銘廬陵人
  學職
  宋知縣兼管勾學事
  元始設教諭
  教諭林楠材 徐補 葉逢午 林寮生
  鄭天覺 周習甫 潘養晦 戴朋壽
  王興祖 練勝之 俞遇 陶熹
  潘君實 馬夔 董漢卿 王良弼
  吳海 王復初 陳元禮 傅庸
  盧逸其名 滕逸其名 王天錫
  皇明洪武二年設教諭一員訓導二員
  教諭陳士舉見名宦 黄黻 曾案 官齊閩縣人
  趙昻 蕭仁觀 羅文 傅泰
  郭晟 吳伯璋 林鎡見名宦 王僎見名宦
  邵淵廣東人舉人
  陳質廣東人舉人
  方望邦閩縣舉人
  蔣镗侯官人舉人
  王濂潛山人𡻕貢
  杜价平和人選貢
  吳大賔大埔選貢
  成汝器海州歲貢
  謝瑚平湖人舉人
  謝立教安福歲貢
  黄一棟晉江舉人
  孫滔南海人舉人
  胡稻星子人歲貢
  高夢弼雲南舉人
  陳冠蘇州人舉人
  李之達東鄉舉人
  羅昻饒平人
  訓導鮑原弘見名宦
  梅頤永嘉人 劉繼 呉昕
  盛平 呉寧 楊武 朱璽
  雙縉 陳甫 曹敏 鮑康
  余賔將樂人
  周傑見名宦 黄祥 何洛
  李廷賢豐城人
  應榮延平人
  潭倬廣東人
  吳體道進賢人
  周于德見名宦
  蕭漢崇化人
  林相新㑹人
  陳東岳莆田人
  李鑾見名宦
  董鎔寧國人
  頼津福建人
  徐珂豐城人
  樊以時南昌人
  蕭來裔新喻人
  曹 易學就
  桂翼安仁人
  方茵三水人
  桂遠用石埭人
  劉子醇安福人
  王元吉和州人
  程煇玉山人
  章贄桐城人
  屬官
  巡檢司巡檢館頭一員 北監一員
  驛丞西皋一員 館頭一員 窑嶴一員 嶺店一員
  倉大使廣豐一倉一員 二倉一員 三倉一員 四倉一員 五倉一員
  陰醫隂陽學訓術一員醫學訓科一員
  僧道僧㑹一員 道㑹一員
  鹽場大使長林一員 天富北監一員 外有税課局大使一員 河泊所官一員俱裁革
  吏役
  縣六房吏户禮兵刑工各司吏一名典吏二名工房添設司吏一名典吏二名 勘合科司吏一名典吏
  二名 承發架閣各典吏一名 鋪長一名
  儒學司吏一名
  巡檢司司吏館頭一名北監一名
  驛吏西皋館頭窑嶴嶺店各一名
  倉攅典廣豐一倉二倉三倉四倉五倉各一名
  鹽場攅典長林 天富北監各一名
  僧吏各一名以僧道為之
  附衞所官
  盤石衞指揮使三員同知三員僉事一十八員經厯一員知事一員 鎮撫一員
  左所正千户一員副千户三員百户十一員鎮撫二員
  右所正千户一員副千户二員百户十一員鎮撫一員
  中所正千户二員副千户二員百户十一員鎮撫一員
  前所正千户一員副千户二員百户十一員鎮撫一員
  蒲岐所正千户三員副千户四員百户六員鎮撫一員
  後所
  正千户一員副千户三員百户一十員達官百户員鎮撫一員
  名宦
  宋焦千之字伯强治平二年知縣嚴毅方正蒞事精明吏
  不敢犯始建學構講堂以敦教化自為文記之
  袁采字君載三衢人淳熙五年知縣作世範凡三篇曰睦
  親曰處已曰治家刻以教樂民
  論曰余讀世範書愛其近於人情一字一藥牖民者不
  當如是耶雖治行不詳知廼其書則仁人之言矣
  园萬邦寧字細英寳坻縣人至正丙申以廕任縣尹行抵
  郡值監縣燕帖木兒與范千户討方氏不克千户死焉舉
  邑騷動邦寧聞之卽疾馳赴邑或勸且緩邦寧曰吾奉命
  出宰忍使無辜肝膽塗地乎旣至推心曉諭渠魁懾伏其
  為治主愛利招撫流離自出俸賑之民交德焉陞瑞安州
  知州
  李光字諺明貴溪人至正末為縣尹時方明善據温郡劉
  公寬復嘯聚楠溪民遭侵暴多逃匿光居間還定之卒馴
  方氏之暴復白省府量田畝均事役民頼蘇息光有文武
  才嘗教石門及温郡又巡莆門掾樞府所至有績具編修
  楊守陳叙中後以㓂亂道梗遂卽樂清家焉子孫衣冠至
  今
  皇明袁英潭州人洪武元年縣丞時始建縣治英受篆至
  縣悉革元敝政宣布 威德政事一新山民馮名梗化嘯
  聚英捕斬之摧破其黨民頼以安興學校課農桑百廢具
  舉秩滿陞浙江行省都事
  張具瞻洪武間知縣英毅有為革元敝政建明倫堂薦賢
  造士修廢舉墜孜孜如不及 國初樂邑綱紀自瞻始焉
  鄔珏江西臨川人洪武四年知縣亷明有為修學校立題
  名以風士類善詩賦皆切物理一時民俗為之丕變
  白文秀太原人洪武四年縣丞勤政事杜私謁賦役惟均
  庭無留牘陞於潛知縣
  陳士舉字大用廬州人任教諭飭躬勵行毅然以倡明道
  學為已任士類翕然宗之
  鮑原弘字元濟黄巖人由明經洪武二十三年任訓導性
  厚重善淑人諸生執經問難為從容講解務通其旨又工
  詩文有文集
  朱約淮安邳州人由監生洪武三十年為本縣典史清案
  牘除敝政吏民悦服父老共舉其能三十五年遂陞知縣
  政治日新庶務畢舉雖僻居山海素不服役者咸愛慕而
  趨事焉以母憂去
  林泰廣州府人由舉人永樂二年知縣以亷律已以寬撫
  民民皆德之尋董工 京師卒
  鄭信濟南府長山縣人由人材永樂八年來為丞明法果
  斷威愛兼行民信服之母憂去職
  周正南昌人進士天順初知縣為民修築青嶼江山蒲㠗
  永寧四塘有記
  附錄周正修築四塘記 樂清地臨濱海田土寡少先
  朝多沿海塗築捺成田外砌以石内壘以土為塘岸以
  捍潮水間遇風潮猛作塘岸衝坍田復為海民旣失耕
  糧復虛敗逃徙他方者有之天順元年 今上詔赦天
  下惓惓以招流民修水利墾荒田為言臣正等奉命夙
  夜兢惕 上意旨乃沿海遍視度其難易於農隙之時
  漸次修築之舉土於海採石於山伐木於林夫起得利
  之人不敷則借倩鄰里僧永昇捐已貲設酒飰以勞之
  是年十二月青嶼江山二塘成復廢田三十餘頃又明
  年蒲嶴永寧二塘成復廢田四十餘頃於是流民襁負
  其子而歸者盈路争先種藝田尚鹹南先藝以麥勃然
  而興日至就熟衆民交相慶曰吾青嶼江山二塘坍於
  永樂二年蒲嶴永寧二塘坍於洪武初年民不得耕且
  食者久矣今而得復成田皆我 皇上之恩德邑大夫
  之功力也不可先食各刈麥治飯至能仁寺設位前再
  拜稽首呼萬歲者三退而方食又求前都御史李匡為
  文謝余以陳堯叟蘇子瞻為比顏汗顙泚復之曰塘之
  修築田之復耕 皇上之命爾衆民之力也吾何與焉
  衆曰 皇上有命侯實奉行衆民之力侯實率先民心
  弗忘千萬斯年况一時之近乎余嘉其誠秉筆記之俟
  後之宰是邑者續而修之永永弗墜可也
  又邑人王顯寄周侯去思歌 昔侯蒞政吾邦時民情
  好惡異所施侯今去官二十載民心善惡惟侯思虎狼
  戕獸莠戕穀自侯始芟民乃育狗徒鼠輩盗民生自侯
  殛之民以寧鯨鼉簸浪海啮蝕侯作石隄民粒食妖魃
  扇虐田野空流離侯哺民何凶呌囂敲朴滿庭下蹈義
  狗仁皆按堵憸壬囂〓畏神明疾廢惸嫠仰慈母自公
  多暇何委蛇執經士子争摳趨吾邦自昔多文獻東閣
  洪開集羣彥天心不欲吾民瘳侯惠未終胡奪侯依依
  赤子失所恃攀轅卧轍那能留星霜迭更如矢亟製錦
  烹鮮知幾易惟侯姓字久難磨萬口有碑心所刻君不
  見惠政橋北鳴琴堂堂前老樹排風霜至今邦民相指
  點枝枝愛惜如甘棠 按顯歌作於二十年之後則論定久矣故亦附之
  論曰頃余誌官師問父老邑大夫之治當無賢於婺源
  潘侯者乎曰有周侯正周侯之後則潘侯也葢聞之先
  世云廼余求周侯莫得其行事髣髴葢百二十餘年於
  今矣嗟吁久之㑹有以雁山故帙視余者則塘記在焉
  如獲尺璧也讀之詞氣温厚宛然見其為人彼西門史
  起所以澤當時而流後世者亦何以尚之哉
  管璋吉安人弘治間由舉人知縣事敷政勤敏門無私謁
  布衣蔬食冲約如寒士廳事上扁公生明三字自省而力
  行之民咸愛戴呼之曰管青天
  宋臣字以忠直隸人弘治十七年由進士知縣事不畏
  禦折獄如流尤崇學校日與諸生講論道藝諄諄不倦母
  丧去職行李蕭然士民扳望垂涕
  林鎡莆田人弘治間教諭性方嚴而無疾言遽色教人以
  禮義㢘耻為先爲立章程課督之諸生莫不敦行力學以
  是多登第躋顯仕著名當世焉
  周傑莆田人弘治十七年任訓導性醇和與諸生討論終
  日不倦循循啟牖咸謂如坐春風
  王僎安福人由舉人正德元年任教諭性沉静不妄語時
  諸生嚴而有禮精通經學隨材善誘風流藹然
  葛覃字延之磁州人正德乙亥以進士來知縣㢘公有威
  明敏果斷甄拔士類省費輕徭案無留牘政令所及雖深
  山窮谷罔不畏懷五載之間四境寧一以徵召去
  林有年字以永莆田人舉人正德間以御史言事謫稍遷
  來知縣事政尚簡要毁滛祠以建社學創六門以禦㓂盗
  禁佛事以正民俗時稱得治體焉
  論曰夫林侯亦賢侯也然余兒時猶聞里巷有一段葛
  兩條柴之謡何哉殆其嚴弗若歟故曰火烈而鮮死水
  懦而溺人雖諸葛公之治蜀猶不能違也非夫太上而
  欲以德服人其難哉
  潘潢字薦叔婺源人嘉靖元年由進士知縣事性端厚寡
  言笑邃於問學動必以禮雖甚怒未嘗疾言厲色其為治
  務漸民於孝悌禮義著訓善亭鈔揭以示民日與諸生相
  劘以經術毁嶽廟以祀王梅溪彰善癉惡興利除害一時
  士民翕然宗仰為良吏首秩滿陞南禮部主事改吏部官
  至户部尚書其條教風範至今邑人傳之
  論曰始潘侯去邑父老欲立石頌之侯聞移書止之書載
  志餘今五十餘年而士傳輿誦如一日也卽貞珉何加焉
  迨今胡侯之來則民欣然如復見潘侯矣侯又數問潘
  侯行事步步趨趨居久之愈益似而胡侯之亷至不取
  一介其勤靡間乙夜昧〓其慎遇臧獲如賔又未知潘
  侯何如也問潘侯乃侯微時所從逰蛾術駒前有素矣
  夫淑髦士以遺治民猶潘侯之賜哉
  童久仁貴溪人主簿以憂去囊空無資潘侯潢一夕坐堂
  上前民謂曰夫童君亷吏也今若此奈何語未卒民輸镪
  相屬
  論曰昔漢氏益小吏俸以爲民也若童簿及今吳丞吳丞
  年見後職斯祿薄矣而又數竒行塞非夫青雲之士從而
  表章之其誰與勸乎
  周于德華亭人嘉靖七年任訓導折節爲㢘饋遺一無所
  受遷蘄州學正
  論曰余嘗事周先生或疑先生之清何以不畏人知而
  表表若此其賢而備責之耶雖然司教非仕貧官也士
  私覿曰朿脩亦非也立之爲師焉則朿脩其祿矣祿之
  不豐廣文之冷則詔祿者之責也故忠信重祿而後簠
  簋可得而觀焉將塵金玉而人隨夷矣清惡乎名哉
  秦鰲崑山人嘉靖間由給事中左遷來知縣事政尚和平
  市無騰價崇學校重禮義人心翕然慕之僅數月遷去民
  攀留脱靴建亭扁之曰去思
  朱潤字伯雨山東益都人嘉靖十九年以給事中謫來爲
  丞望之渾厚而精明絕人人莫敢欺治行卓然未久以遷
  去吏民至今追思畏懷之
  楊鑰雲南劍川州人進士來知縣性剛介居官亷儉持法
  不撓嘗避冦移其家山中主人遇之甚謹及難解編徭錄
  其主人曰是好室屋雖少恩人服其公焉
  賀賁字懋文靈寳人進士嘉靖壬戌來知縣爲人長厚而
  有才識聽訟催科不煩而理盡疏邑之積敝又時出緒餘
  以樹風教隆師儒游刃四顧裕如也擢御史
  李鑾善化人學識器度卓犖不羣嘉靖間訓導愷弟作人
  見者感悦其言亹亹尤嚴義利之辯甫二年遷去諸生戀
  戀不忍舍焉
  呉年閩浦城人也以吏員仕丞凡厯數縣積歲乃至吾樂
  其始民以資易之久則服焉常鞭笞吏爲言吾故嘗爲吏
  吏當如是如是受笞者咸心服去雖爲丞而民之聽之葢
  甚於令也無何徙爲王府官去民相與泣留之喧闐載道
  時有藩臬使者行部至聞譁聲問狀乃始訝之然莫可留
  矣
  論曰嘗聞丞負余舊矣且刀筆吏世所輕而呉君以得
  民何哉聞其清不受一錢其才鉅細艱易無弗受受無
  弗達也厯試不隳有以夫卒也左官棄之諸侯已甚矣
  而隨以察罷非以資輕故耶然則滌器筦庫彼獨非才
  也哉
  熊驛丞者逸其名若世次邑里嘗丈量本縣田土善於其
  職作魚鱗冊坵段瞭然銖兩之奸無所容父老至今傳誦
  之聞尚有藏其籍者第不敢出耳葢惡其害已也
  論曰葢周王拜民計尼父式負版甚矣夫冊籍之重也
  今敝矣富多田肉有田無税貧多田皮有税無田起於
  買者之少收賣者之出角造冊者之釐毫飛洒如田一畝作十
  數條分而洒之莫知所自展轉虚除旋收旋除分爲數段數除之後則遂無收遂使新田
  則日墾舊額則日虧譬之琴瑟不調甚矣非一切丈之
  固不可也丈之而弗能正則末如之何矣聞某縣令之
  丈田也令民先自實其田標之田畔乃從一騎徐往掣
  而覈之有不如標輙舉入之從鉅公始於是四境之田
  不嚴而正而太平令則稜威尤甚桓東之場狐鼠積焉
  而太平之籍亦正葢賞罰者馭民之二轡也存乎其人
  爾如熊驛丞者民烏能勿思哉世遠位微名迄弗傳惜
  矣余求故記何獨丞也賢令如袁如周嚮非世範塘記
  則亦已矣讀袁君樓記又知有王君丁君今從百世後
  欲求其咳唾髣髴胡可得哉胡可得哉是以君子傷杞
  宋也
  武將
  皇明楊文滁州人蒲岐所正千户永樂八年十月五日倭
  寇攻城文率兵力戰所乘馬中鎗斃復挺身步戰力不支
  遂爲賊所害
  崔興定遠人蒲岐所千户馮春所百户俱領戰艦防倭永
  樂八年十月五日遇倭船二十三隻於下堡海洋遂前决
  鬭自寅至申矢石俱盡竟死之
  羅銘衡州人盤石衞百户領軍青門水寨永樂十一年正
  月率戰艦廵哨至分水山海上遇倭船二十七隻銘直前
  與鬭以寡不敵衆遇害
  張鈇臨海人任温處參將嘉靖戊午已未間倭連歲大至
  攻縣縣城惡賊馮高瞰城中民大駭盡走賊乘之幾入鈇
  仗劍叱走者以身當之舉矢祝天又求得善射者黄仲於
  是連發中賊賊乃退卒以全城民德之爲立生祠
  傅德後所百户嘉靖戊午倭攻後所德力戰與麾下二十
  餘人俱死
  論曰余聞之父老云樂城之不亡也以張公之存也而
  所城之存也則以傅侯之亡也曰何也曰樂城𠋣山以
  山與賊有亡道焉而張公曰城存與存城亡與亡故城
  以人存後所之城本可禦賊徒以縣官築墻斷道更爲
  賊梯微傅侯死則墻不可抉而城且夷矣故以不存存
  者傅侯力也推此則縣旁之堡離立可耳豈可附于城
  哉
  秦煌蒲岐所百户嘉靖戊午春三月禦賊黄華海上時倭
  㓂大至官軍望見皆披靡引退獨煌與應襲千户魏履謙
  以孤舟力戰發連弩射賊賊少卻已而合數十艘俱前圍
  煌煌等力竭矢盡遂見執皆罵賊而死事聞擢煌子千户
  時倭賊連歲入犯所官前後死事者 千户崔海 周賓
  百户季爵 鎮撫劉彧皆以例増爵而煌最先死死又最
  烈顧其賞不超而履謙以舍人竟寢不錄輿論惜焉
  論曰葢式螳以鼓勇市骨以致駿如諸將之死䝉被
  國恩宜矣顧其中不有背刃求活而卒不免者乎而天
  施一切覃之獨魏履謙遺焉人固有幸不幸哉余觀他
  處死事者卽其人在草莽也顧力能張之則遂列之朝
  著春秋啟宇賞延于世光依日月以爲固然此其視吾
  邑方義士功大小報輕重何如哉方輅見紀變故士而死者
  則有鄔生連生同上女而死者則有二錢雁女泳女見列女故枯
  或嘘之生或吹之賞旣如此罰亦宜然此谷永所以訟
  陳湯也總八柄以馭將吏者尚審之哉
  樂清縣志卷之五 庠生侯一牧校

知识出处

樂清縣志隆慶壬申本

《樂清縣志隆慶壬申本》

本志修于隆庆六年(1572),历二年而竣,辑成《乐清县志》七卷,分壤地、廨宇、财用、秩祀、官师、人物、志馀共七卷,其体例效法正德《武功县志》。民国七年(1918),张侯佐以玉海楼孙氏抄校本,由温州务本石印公司仿印三百部发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