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樂清縣志隆慶壬申本》 古籍
唯一号: 113220020230000081
颗粒名称: 水利
分类号: TV-092
页数: 17
摘要: 本文主要描述了乐清县的水利情况,包括渠道、塘、埭、陡门等水利设施的修建和维护情况,以及赵公塘、刘公塘等水利设施的修建和命名情况。
关键词: 乐清县 水利 概况

内容

渠 塘 埭 陡門
  東西兩渠 渠舊自縣後翔雲峯麓發源經察院之右折而西至縣治前惠政橋下分東西沿大街兩旁而
  下至市心之寶帶河時有司常為申敕不使居民結屋其
  上淤塞水道而東西鑿浹以通兩溪旱則蓄潦則洩非惟
  清潔亦防火患渠上雜植冬青垂柳往來如行翠幄間歳
  久湮塞元末方氏吏劉敬存攝邑事濬治深廣於是兩渠
  復通仍建寳帶橋其上又濬東小河至白沙以泄溪流舟
  楫可通田得灌溉民甚便之今河存而渠塞僅通涓流而
  已父老云舊時縣治前一河西通西溪名龍鬚浹以運預
  備倉糧葢即此渠也 又府底一河以通運儒學今水洞
  故存而潛昭坊之東盡為基址矣
  論曰余聞邑治故多喬木民嬉遊其中若村落然其伐
  樹闢道引繩執鋸一切拓而除之自陳侯文滔始也然
  而陳侯之治不以愛利聞顧有溢言何哉將非老氏所
  謂朝甚除田甚蕪者耶兩渠之廢從此始矣是以孔子
  從先進漢吏貴悃愊遠矣夫
  水源 舊志云東鄉之水自黄塘窑奧諸山溪流出至新市廣七丈分注瑞應一鄉溉田十萬餘畝其河深丈午
  故無旱乾之患西鄉之水發源於縣之兩溪并白石諸溪
  流入運河又分為支河散入永康長安茗嶼三鄉灌田二
  十餘萬畝河深僅六七尺易為涸溢塘埭不葺海水流入
  化為斥鹵今則西鄉之水深倍於前時而陡門塘埭以時
  修築故西鄉之歳常稔至東鄉之水陡門圯壞啟閉不時
  下村等埭經數十年不復修築污泥淤塞未旱而乾農民
  待命於天少豐多歉雖司府縣濬河之命屢下而常阻於陡門塘埭之難成也
  水則 以市心橋柱為之較量石馬陡門橋柱平準各鑿一窟為之水則若水溢於則則泄之以備潦下於則則
  謹儲之以防旱水利之修莫要於此舊時縣官朔望莅學
  往來過橋便於省覽不待巡歴塘埭而遠鄉之水居然可
  知誠法簡而利溥也
  論曰往聞婺源潘侯之重水也其往來輒視水則有不
  如則輒取圩長治之以是圩長惕惕常若縣官曰臨其
  前也水則廢而守堤之巡徼始煩矣今河以西城築塞
  頗淤固可濬也然則西開水洞中濬河俾水則復完萬
  民之利也寕獨風氣哉夫以東西鄉水源古今之異迺
  如彼其懸殊者無他故焉董生有言在加之意而已且
  東鄉隔山又焉取水則其惟不泄邇不忘遠惟一以斯
  心而為之則乎
  趙公塘 在縣治東西兩溪上宋令管滂始築東塘令湯人繼之有記至令趙敦臨始合東西築之詳宋教授
  王賓記今東塘之下率為民舍垣牆西塘以
  下皆築城其外悉高岸葢舊塘所謂通衢也
  附王賓塘記紹興十五年四明趙侯敦臨來令樂清當
  政事委靡之後倉庫窘匱之餘悉以嚴治民始憚之於
  是躬曉夕之勤而獄訟無滯革奸蠹之弊而財賦有羡
  未幾民翕然稱焉侯實志於民而喜勤事者也茲邑素
  陋市井蕭條官寺頽圯左顧右盼戚戚不自安乃盡心
  其間一舉而獄訟新再而學校新三而館舍新以至橋
  梁道路無不缮治意其事鋭民勞嘗以言抵之且詢諸
  來者則曰一錢不以取民而皆出於公帑材市於山澤
  傭售於遊惰不日而成民無謗讟縣界兩溪羣山環繞
  雨暴至則水無所泄溢流於市廛公私患之熙寕庚辰
  令管君滂始於東溪為石塘以障之導水自塘南入於
  海越十有八年民無水患逮元祐丁卯塘壞令湯君又
  葺之越二十年又壞不葺者四十年矣顧事未易辦異
  時霖雨一邑盡洿池上下相視莫克有為侯來之明年
  六月乃修築之凡長一百五十丈廣一丈五尺高稱之
  為工五千費財百萬益壯於舊耆老或言舊塘當縣左
  臂所捍才三之一若東自溪橋而上至望來橋西循溪
  曲而南至迎恩橋増卑培薄俾皆為塘則闔境均無患
  矣侯曰唯遂因餘力亟成之合東西四百丈且為通衢
  其上以便往來塘之將成也偶風雨連日不休俗謂之
  風癡有以制水得不泛溢民皆歎息嘖啧德侯之惠因
  榜曰趙公塘云夫利害近在目前久而不治伊誰之咎
  嗚呼縣令寄百里休戚當興利除害忍坐視邪然貪者
  勢有所不敢懦者才有所不至間有屬意者或曰力不
  暇給蓋按察之煩絡繹道路文移之峻急於星火方且
  拱手下氣奉承惟謹甚至下吏走卒持半紙檄直前而
  頡頏作氣勢不可禦以故為令者率皆捃拘無暇其欲
  革弊起廢立事達刀豈不戛戛乎難哉侯能自立賢矣
  昔子賤在單父上或不察至亂其政而數責其善於是
  請二史與俱使書而掣其肘因以動悟之子產為鄭貴
  忠儉而斃泰侈一年民欲殺之三年民欲其不死今〓
  雖殊人情不大相遠信夫為善者人未必知而愛惡反
  覆尤世途之常也要當自信而力行之孟子曰强為善
  而己矣趙侯有焉余昔與侯同舍且同年也敢書而為
  辭
  劉公塘 起治西迎恩門外至館頭五十餘里路通府治舊有水患行者病焉自宋紹興初令劉默始役西鄉
  民修築增加高廣民甚德之故名界石各有刻又有袁公塘 周公塘俱在劉公塘上下 蘭盤塘 在石
  馬浦為東西溪之下流長六十餘丈 白沙塘 七寶塘 二塘相連俱縣南五里起東山址至白沙
  嶺凡六百六十丈 東塔塘 靈瑞東塘 靈瑞西塘 西巖塘
  北岸塘 縣南五里五塘相連起自東山上至印嶼凡一千二百五十丈 南岸塘 陳家塘
  縣南五里二塘相連起印嶼山至石馬山凡七百一十五丈 章奥塘 沙角塘 縣西十里二塘
  相連起石馬山至沙角山凡一千二百五十四丈 三嶼塘 陳家塘 縣西十五里二塘相連起
  沙角山至塘頭山凡一千二百三十九丈 己上俱永康鄉 塔頭塘 縣配二十五里在長安鄉起自塔頭
  山至峧頊山凡一千三百十七丈 黄華塘 知廣塘 陳家塘 朱家塘
  白鹤塘 法空塘 普覺塘 八都塘 十一都塘 盤
  嶼塘 重石塘 縣西四十里凡十一塘俱相連在永康茗嶼二鄉自黄華山至重石山凡四千一百
  六十五丈 支灣塘 田江塘 縣西五十里二塘相連自重石山至館頭凡一千二百二十七丈
  館頭塘 驛前塘 象浦塘 縣西五十里三塘相連起館頭至白鷺嶼凡一千三百二
  十五丈 俱茗嶼鄉 姥嶺西塘 縣東十二里起白沙嶺東至姥嶺西凡九十一丈 官路塘
  翠雲塘 林家塘 縣東一十二里三塘相連在三都起姥嶺東至沙角山凡四百六十六文
  三
  坑塘 縣東十五里起三坑至拗橋陡門凡二百丈 已上俱永康鄉 竹嶼塘 縣東二十里起沙角山至
  竹嶼凡五十二丈 明慶塘 縣東二十五里在永康瑞應二鄉起竹嶼山至萬家橋凡五百二十丈 萬
  橋塘 朴湖塘 辜埭塘 黄塘 長山塘 黄奥塘
  感祝塘 小崧塘 馬家塘 壽昌塘 古塔塘 橋頭
  塘 縣東四十里凡十二塘俱相連起萬家橋西沿赤水港至萬橋東共七千二百三十五丈
  甑奥塘
  婁奥塘 縣東四十里二塘相連起萬橋東岸南至婁奥山凡四百九十二丈 上沙塘 下沙
  塘 靈雲塘 林家塘 竹犀塘 萬家塘 何家塘
  小崧山西塘 小崧山東塘 縣東四十五里凡九塘俱相連起婁奧山北至顏坑共計
  二千八百七十四丈 泥塘 縣東三十里起十四都下二里塘頭至本里山頭凡三百九十五丈 蒲岐海
  塘 縣東三十五里起十四都下堡至十五都二里凡七百八十二丈 法華塘 縣東三十五里起十五〓
  高嵩山至東山頭凡二百五十丈 靈嚴塘 縣東四十五里起麗奧至安樂凡八十五丈 壽昌塘
  縣東四十里起十五都四里山頭至安樂二百六十五丈 淨名塘 縣東四十里起外嶺山頭至後塘凡八十
  丈 江心塘 羅漢塘 縣東五十里二塘相連起十六都三里至崇德塘共計一千三百丈 崇
  德塘 縣東五十里起十六都四里自江心塘頭至雙陡門凡六十丈 能仁塘 縣東五十里起十六都二
  里至東山雙陡門凡一千七百丈 壽昌塘 縣東五十里起十六都十里南浦山頭至能仁塘界凡十八丈
  已上俱瑞應鄉 海口塘 縣東五十六里起自十七都海口殿前至官路邊凡一百五丈 五福塘 縣東
  六十里石壁周圉凡一百十丈 本覺塘 縣東六十五里起東山下至官路邊凡一百十丈 渡頭塘
  縣東七十里起北監城邊至西山下凡三百七十丈 靈雲塘 縣東七十里起小芙蓉路東至東奥溪邊凡二
  百丈 觀莊塘 清心塘 江邊塘 俱十九都 石陣塘 縣東八十里起十九都跳
  頭至大慈寺前凡六百丈 新城塘 縣東八十里起海山至麻車溪凡五百丈 靖子塘 縣東
  十里起
  下塘至麻車溪凡五百丈 檉岡塘 縣東八十里起洪家橋至官塘凡六百丈 溪衕塘 縣東八十里起
  溪衕至檉岡凡百丈 〓坑溪塘 縣東八十里周圍百二十丈 烏巖 爛巖塘 二十都
  馬家場溪塘 縣東八十里起二十一都馬家場至龍灘凡百丈 湧泉塘 二十六都有温泉
  程家塘 縣東百里起二十八都山頭至溪邊凡八百五十丈 東莊塘 縣東百里起東莊頭至塘頭凡
  三百五十丈 蒲灣塘 縣東百里起蒲灣至西山凡三百二十丈 泊奧塘 縣東百里起泊奧至東山
  頭凡三百十丈 湖務車頭塘 縣東百里起塘頭至西奧凡百十丈 己上俱山門鄉 外
  頭 小毬 大毬 丁家 青嶼東 青嶼西 官
  下 南灣 梅溪坦 截嶼 龍援 百丈 隆光
  林家 九眼陡門 崇德 三山 能仁 江心 横山
  雲㑹 麻麥 吕山 隆黄 山灣 渡頭 萬安 陳
  司徒 靈山 楓林 花嚴 神山等塘俱分屬太平縣
  縣浦埭 長一十五丈 後洋埭 長六十丈 二埭俱縣南五里 白沙埭 縣南八里長五十丈
  嶼北大埭 縣西八里長三十丈宋治平甲辰縣令焦千之刱立陡門及石䃮舊泥埭嘉定邑令曾熊築以
  石 法鐙埭 縣西十里長二十丈 東山埭 長二十丈 南瀆埭 長四十丈 嶼南大埭
  縣西十五里長四十丈舊志云縣西三鄉水㑹於此春涨
  最難杆禦埭户輪年充役多至破家戊辰因鹹水害稼歳
  歉里人趙汝鐸出力於沿海湗處起土下用大松椿上用
  長石條砌疊攺造夾岸兩塘二百四十五丈并包印嶼石
  馬魚池三埭又於泄水處達大陡門五間旁為石䃮三間 已上俱一都 魚池埭 長三十丈 法華和
  尚埭 長五丈 二埭俱縣西十五里 章奧埭 長三十五丈宋淳熙邑令袁采刱築陡門欲開鑿支河通
  接後以其下鹽埕相妨遂淤廢尚存二石柱 胡埭 長十丈 二埭俱縣西二十里 三嶼東沙埭
  長八丈五尺 三嶼西沙埭 長九尺 河裹埭 長三十丈 三埭俱縣西二十五里 并上七
  埭俱二都並永康鄉 黄瀆埭 長三十五丈 八華埭 長三十丈 二埭並縣西三十里俱五都 塔
  頭埭 長四丈五尺 沙隶 長五丈 長林埭 長七十丈 三埭俱縣西三十里俱六都 黄花
  東大埭 長十九丈 黄花西大埭 長二十丈宋淳熙間邑令袁采增築外另作護埭下為暗溝或
  遇埭捐則塹塞暗溝得水不決又有小陡門二間紹興二年築以石 曹田埭 長一十二丈 項浦埭
  長二十一丈 東浹西浹埭 長二十一丈 池奧埭 長三十二丈六埭俱七都 洋田埭
  長十七丈在八都 盧嶼埭 長二十丈 新河埭 長三十丈 二埭俱海邊 猫兒埭 在洋田長
  一十五丈 已上十埭俱縣西三十五里 直落埭 落洋埭 牛軛埭 哨舩
  埭 興安埭 五埭俱在岐頭已上俱長安鄉 滄下埭 長八丈 營田埭 長八丈 瓦
  礫埭 長八丈 侯家埭 長五丈 東浦埭 長三十丈 西浦埭 長三十丈六埭俱縣西
  四十里 盤石埭 去縣西五十五里長三十一丈 伍保埭 長八丈 重石埭 長三十丈 二
  埭俱縣西五十里 館頭埭 長十丈 簫埭 長十丈 白鷺嶼埭 長十五丈 黄香埭
  長十六丈 四埭俱縣西六十里并前九埭俱十二都 巳上俱茗嶼鄉
  竹嶼大埭 縣東二十五里在永康鄉三都長五十丈 余家埭 長二十丈 徐家新埭 長二
  十五丈 二埭並縣東三十里俱洪武二十八年為興利除害事修築在十三都 朴湖埭 長五十丈 辜
  埭 長十七丈 二埭俱十四都 黄塘入埭 長七十二丈宋宣和間里人葉尉達先刱陡門其底無磹
  石閘板歲久損腐鹹潮衝淤二十餘里並無灌注鄉人病之乃為埭 烏龜埭 長十丈 長山埭 長八
  丈 黄奧大埭 長二十丈 感祝埭 長十七丈 蒲岐埭 長三十二丈 五埭並十五都并前
  共八埭俱縣東四十里 已上俱瑞應鄉 長徼溪埭 縣東六十里長一百丈 白巖溪埭 縣
  東
  六十五里三百六丈長二埭俱十八都 蒲溪上埭 下埭 巉頭埭 俱二十都 丁
  公埭 凡三有李孝光原田歌
  附原田歌并序樂成温屬縣也縣為鄉六其土田錯海
  中軒輖如犬牙獨山門鄉直縣北其地多高山深溪土
  敝而瘠居人無所稼穡五代間令有丁公者始教民治
  田起大防具為式沈竹籠水中楗以巨石 以棲苴因
  地勢磬折行水梢溝以灌溉田水勢所至盡可耕稼自
  丁公時為埭凡三日北閤丁公九房丁公埭在澱村其
  民曰我不知治田丁公實教我因名埭曰丁公使子孫
  世世無忘丁公也澱村民愚蠢而厚醇視諸 為農者
  又最勞苦縱無年不甚困鄉之富人竊睨而垂涎欲陰
  懷其利而攘之則持布帛陷惡人去丁公三百步更起
  埭奪水民訟諸有司吏畏富人不即受民則泣守枯田
  悒悒不能言泰定二年秋㑹縣尹靳公來止富人素畏
  威名乃自令惡人壞埭他日又輒嗾惡人致詞
  小人乃喜澱村民自相語曰公且去富人
  取吾屬矣公惠我等甚大願相從留公以續吾命即
  聽當以塞其門無聽公去李孝光聞其言而悲之為
  歌以達其辭歌曰我田維何維彼高原曰有知者淫水
  兩山有渠閣閣丁公所作爰稼爰穡爰手于㕡我渠既
  成我稼既同歳則大有化為沃壤飲食世世翳丁公之
  績富人睨旁陰作蟊賊嗟彼富人胡俾我壞天生靳公
  小人所畏我不有命汝則奪之孰有父母靳公活之嗟
  嗟小人君子所怒公在如鼠公去如虎爾操其輈我繁
  其騶有能還公則説我牛
  沸頭上埭 在二十二都長六十丈 徐公埭 在二十六都自龍難至蔗湖長二里侍郎王啟有記
  附王啟記畧 正德五年江右徐公來守是邦詢民隱
  駐節千驛蔗湖鄉彥千光淵率老稚伏道左曰苦田暵
  公曰是湖壞也善溝者水漱之善防者水淫之速具畚
  來我為汝刊木識之因往得水道乃命徐典史鑿石通
  隄砌幾千餘步廣六尺深倍之延袤數里凡四閱月而
  成捐貲買田若千畝築室若干楹為民世守之噫公真
  召父杜母哉公名宏貴溪人
  奧坑埭 長二十五丈 驛前埭 長五十丈 竹〓下埭 長三十丈 朱洋溪埭 長二十丈 馮監埭 長三十丈 已上五埭俱二十七都 呉家埭 在二十七都塔兒下 水涨後洋
  埭 在二十八都 婆溪前埭 長百丈 婆溪埭 長三百丈 二埭俱二十八都 并前七埭並
  縣東百里 已上俱山門鄉
  白沙陡門 東山陡門 石馬陡門 在印嶼西麓 俱縣南五里宋治平邑令
  焦千之刱以石䃮 俱一都 南岸陡門 縣南十里 章奧陡門 縣西十三里 三嶼陡
  門 縣西十五里 俱二都 已上並永康鄉 塔頭陡門 縣西二十五里 岐頭陡門 縣西三十
  里 俱六都 黄花陡門 縣西三十里 白鹤陡門 法空陡門 俱縣西三十五
  里 俱七都 已上俱長安鄉 盤石二陡門 支灣陡門 俱縣西五十里 館頭陡
  門 縣西六十里 俱十都 俱茗嶼鄉 三坑陡門 抝橋陡門 俱縣東十二里 竹嶼
  二陡門 縣東二十里 巉頭陡門 縣東二十五里 俱三都 已上俱永康鄉 下村陡
  門 久圯 朴湖陡門 以新涨塗田數多於下流築埭瀦水龜埭瀦水灌溉而於西南别建龍江陡泄之舊
  陡門遂廢不用 下堡陡門 俱十四都 下灰埭大小陡門 又名龍呼埭 高嵩東
  陡門 高嵩西陡門 俱縣東三十五里 壽昌塘陡門 小崧陡門
  靈巖塘陡門 俱縣東四十里已上俱十五都 淨名塘陡門 縣東四十里 東山陡
  門 東山雙陡門 南浦陡門 俱縣東五十里 俱十六都 已上俱瑞應鄉 海
  口塘陡門 縣東五十六里 本覺塘陡門 縣東六十里俱十七都 石陣塘陡門
  新城塘陡門 靖子塘陡門 檉岡塘陡門 俱縣東八十里 俱十九
  都 石臺陡門 在二十一都馬前山谷中峭壁旁圍懸泉飄洒有石可坐名忘歸石有臺數仞累石為之
  臺左鑿石為小渠引泉出谷下注平疇谷口鑿厓為陡門
  儲水以為灌溉之利相傳渠與臺乃昔馬氏三娘所作
  以上俱山門鄉 外有小毬塘 大毬塘 丁家塘 青
  嶼塘 青嶼西塘 官山下 南灣塘 梅溪坦 龍拔
  塘 六眼 隆光塘 林家塘 九眼 崇德塘 三山
  塘 能仁塘 江心塘 横山塘 吊山塘 隆黄塘
  上灣塘 渡頭塘 萬家塘 陳司徒塘 靈山
  塘 花嚴塘 神仙塘等陡門今俱分屬太平
  論曰夫國保於民民依於食食占之歳歲仰之水故后
  稷之為烈也在粒民禹之巍巍也在溝洫溝洫重哉凡
  為農利者莫如隄防莫如陡門而為隄防害者莫如盜
  決莫如漁船夫盜決以出漁船知有魚之利而不知無
  年之害也以泄淫潦知決之之易而不知塞之之難也
  是愚民也今欲埭長存莫如下石而上土則潦易決決
  易塞而漁船不得肆欲陡門長修莫如加意水則不惜
  役錢以惠閘夫時譏察而勸懲之水利其有永乎

知识出处

樂清縣志隆慶壬申本

《樂清縣志隆慶壬申本》

本志修于隆庆六年(1572),历二年而竣,辑成《乐清县志》七卷,分壤地、廨宇、财用、秩祀、官师、人物、志馀共七卷,其体例效法正德《武功县志》。民国七年(1918),张侯佐以玉海楼孙氏抄校本,由温州务本石印公司仿印三百部发行。

阅读

相关地名

乐清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