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泽芳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赤岸孝馮氏宗譜》
唯一号: 113130020230000278
人物姓名: 冯泽芳
人物异名: 字:馥堂
文件路径: 1131/01/object/PDF/113113020230000001/002
起始页: 0210.pdf
性别:
出生年: 1899
卒年: 1959
亲属: 周成玉;冯民;冯紫琅;冯紫云;冯奇;冯志;吴莉莉

传略

公讳泽芳,字馥堂泽一百三十一二,生于清光己亥年正月十一日卯时,公元一八九九年,赤岸孝冯崇四公下双眼井对门派裔孙,居赤岸,著名的棉花科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中国现代棉作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公性聪慧颖悟,善思考,好钻研。公祖辈世代务农,己经八代未出现读书人,所以父亲决心供他读书,在乡下读完私塾和小学,十四岁,民国二年一九一二年进金华省立七中读书,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年考入免收学杂費和膳费的南京高等师范农业专修科。一九二一年毕业时,核校升格为东南大学。 公因经济拮据,以半工半读完成本科学业。毕业后在东南大学任助教。在农校时,潜心棉花科研工作,发展七篇论文,其中《中棉形态及其分类》是整理我国种植的亚洲棉的最早著述。《中棉之孟特尔初次报告》是孟特尔定律发表后首次应用于中棉性状遗传的研究。民国十六年一九一七年任江苏省立通州南通棉作试验场场长。民国十九年一九二零年,到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院深造。专攻棉花遺传育种。民国廿一年一九三一年获硕士学位,毕业论文为《棉作田间试验枝术概论》。民国廿二年一九三三年获博士学位,论文为《亚洲棉与美国棉杂种之遣传学及细胞的研究》,学成回国。在南京全国经济委员会下属的棉业委员会任技术委员。一九三四年任中央棉产改进所副所长兼植棉系主任。全国抗战后,一九三八年,民国廿八年一九三九年在中央农业实验所任技正兼棉作系主任。在云南工作站任站长时,倡导木棉,设立木棉试验场。公在给助手信中言道:斯字棉、德字棉和木棉是我的三个孩子,我爱木棉如同爱我的小女儿一样。爱棉如爱子之心,感人至深。一九四二年,任中央大学教授兼农学院院长,讲授棉作学和农学概论,并进行棉区分布的研究。一九四七年任农林部棉产改进处副处长。倡导创办《中国棉业出版社》,并出版发行;《中国棉讯》、《中国棉业》、《中国棉业副刊》三种棉花专业期刊和一批棉花改良图书。一九四九年后,任中央大学《后改南京大学》和南京农学院农艺系教授。培养出了大批专业人才。一九五五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学部委员。一九五七年就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他怀著极大热情,放弃大城市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与夫人来到棉区腹地一河南安阳县白壁乡落户。他对亚洲棉的生态、分类、遗传以及对亚洲棉与陆地棉杂种遺传和细胞学,均有较深的研究。积极提倡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区推广种植斯字棉和德字棉品种。斯字棉适宜黄河流域种植,德字棉适宜长江流域种植。为发展我国植棉事业作出很大贡献。在云南工作站站长期间,根据棉作不同特点,提出我国划分五大棉区的意见。公历来重视发展棉花生产并竭力主张在棉花产区发展棉纺织工业。他的这个设想,现已基本实现。公之主张受到政府重视和经济学界的好秤。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毕生治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在从事教学工作中,是循循善诱的好导师,深孚众望的教育家。公勉励学生注重自学,独立思考,锻练思维能力。公主要研究论文汇编成《冯泽芳先生棉业论文选集》,著作有《中国棉作学》《合于中国栽培的洋棉》《合于中国栽培的细绒棉》《中国的棉花》等。 公性宽厚,治学严谨,坚持科学态度,诲人不倦,平易近人,朴实无华,虚怀若谷,作风正派。发展中国棉业是公一生的追求。公的业绩受社会推崇,被选为江苏省人大代表。在大跃进运动中,公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事科研,受到冲击和非难。共和乙亥年八月二十日公元一九五九年九月廿一日,在河南安阳任所不幸被迫害去世。 一九八零年一月九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召开追悼大会,为公平反昭雪,推翻不实之辞,恢复名誉。赞颂公毕生为国家解决实用问题,造福人类社会;创造学问,提供国家学术地位的不朽功绩。一九九七年四月,河南安阳、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适值建所四十周年庆典,举行铜像揭幕仪式,缅怀先辈,昭示后人,同时,在赤岸乔亭村小学,有铜像,供孝冯后裔瞻仰。 公娶县城孟梦周先生长女成玉为妻,浙江省立女子蚕桑学校毕业。曾任女子小学教员,国立中央大学职员。生子一民,北京大学毕业,任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媳吴莉莉,江苏省农学院毕业,高级工程师。二女;长女紫琅,北京农业大学毕业,高级农艺师。次女紫云,八一农学院毕业,副教授。长孙冯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次孙冯志杭州商学院毕业。满门都是国家高级人才。

知识出处

赤岸孝馮氏宗譜

《赤岸孝馮氏宗譜》

赤岸孝冯氏宗谱是记录一族或家族历史、血统、世系关系和重要成员的宗谱文献。它通常记录了家族成员的姓名、出生日期、婚姻关系、职业、住址等信息,以帮助后代追溯家族的起源和发展。族谱对于了解家族历史、传承家族文化、维护家族联系具有重要意义。有些族谱还会补充写入一些家族中的重要事件、地点或者与家族相关的故事。族谱在一些文化传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被认为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