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劑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赤岸孝馮氏宗譜》 古籍
唯一号: 113120020230000342
颗粒名称: 約劑類
分类号: K810.2
页数: 11
页码: 四十七-五十二
摘要: 赤岸孝冯氏宗谱约剂类。
关键词: 家谱 宗谱

内容

〇源三百四十八遺囑
  余生有二子長望超幼望來因長兄學茂乏後幼子自幼出繼於長兄爲嗣然以余
  視之則皆子也今已娶妻育子矣余𫝹念家業雖微尚有薄田六石餘斗而長兄苦無
  產業繼子能保無拮據之患乎故余自願將土名下大田沙城外一號田七斗又一
  號田二斗又夏墳山腳四方一斗共田一石撥於出繼子望來爲業以補其缺在余
  畧盡慈愛之情在長子亦克敦手足之誼又將土名大光殿邊并井頭坵田二號四
  斗長四斗四斗屋基坵上下四號六斗橫塘角二號七斗共二石一斗立爲余夫婦
  祭產長子望超管業祭祀輸糧與出繼子無涉再將土名牛皮坵田三斗立爲清明
  冬至二節祭祀之費其田則歸於長子望超耕種辦祭另有祭簿則與出繼子孫二
  代一同致祭散胙自子及孫二代而止嗣後此田加入予祭產内此則可以畧展其
  孝思而於同堂會食之中又寓區别之意者也今予年近六旬精力衰而多病因面
  同兄弟輩先立此爲據吾子孫當依此而行毋滋異議至
  嘉慶十九年歲次甲戌
  屏山自識
  上吴山子興公墳記
  懋敬堂溢三百三十一與遷居巽村溢二百十一原同一汰而汰二百一府君厝葬於上吴山其山實係汰常糧掛馮子興户完納從前蓄養松木原爲蔭庇墳墓計祇
  因業近巽村年復久遠兩旁皆伊助葬遂昌爲已業糧栽馮漢武名下一業竟有二
  糧咸豐初年被砍松木口角至今皂白未分蓋自提祖考諱永錫道光十四年昇仙
  後常中文契皆韞匱而藏無人揀閱提適有他事啓而尋之忽見上吴山禁約二紙
  而禁約且赤言四紙各執一紙緣雍正年間泳啓將父助葬南羅城外乾隆三十五
  年泳久復將父助葬北羅城内漢言漢廪等投鳴親族合前後内外妥議前葬羅城
  外者出價銀拾兩後葬羅城内者出價銀二十兩均入公常嗣後毋得效尤始知此
  山爲汰常之山𨯳鑿可據矣况議立禁約族宗數十人在場花押提恐久而復没因序
  原委載入譜中以埀世守云
  九世孙善提记
  〇胡坑裏舜〓公助田記濬千百七十二
  粤稽範文正公廣置義田其恩惠且徧及羣族之人况父母與先祖一脈相承豈可
  不思報本以伸追遠之誠乎則田之立尚焉茲吾族石城派有舜〓者欲崇孝享以
  報宗功不忍忘本將已田共一石九斗五升助於先父源九百廿七府君歲時享祭
  俾與弟舜報名下輪流值祭完糧等項不得變易典賣又助於石城浩六十一府君
  錢捌仟文浩常竪屋需用凡浩府君祭祀準其舜榜夫婦二人祔食又每年清明給
  賞舜〓胙肉貳斤半以上二項俱爲報本之美舉但恐世遠年湮後人不知立助來由爲此邀仝親族立約付諸監譜者議作祭田記載於宗譜庶子子孫孫埀诸不朽
  且備永遠稽考云
  計開肋田土名列后
  三角坵田一斗新塘下田二斗
  麻車坤田一斗五升麻山頂田三號共五斗
  東塘沿田四斗田一號六斗
  〇德安公立祀約
  立合同約人戚族王濤山馮文卿等情因赤岸後前院馮德安早年逝世遺有後塘
  下己產八斗後被堂姪汪興典賣本村馮文林處旋由義姪王新榮塾出已資贖回
  以爲德安立祀之需去年冬汪興親房擬將新榮贖囘之八斗集資向其取轉並願
  另行若干報酬新榮立祀美意新榮以該產與已田毗連爲耕種便利起見情願再
  出己資另行購就城山后外比翼坵種田四斗爲德安永遠享祀之計嗣後不得有
  戤寫變易等情戚族等邀集兩造幸皆聽辦各無異詞此後每年逢德安致祭時節
  王新榮家須添入監祭一人使彼此毋忘溯本窮源之至意也今恐無憑立下合同兩紙各執一紙永遠存照
  民國十三年舊歷四月日立
  立合同約人戚王濤山王桂香楊桂法
  族文卿志鳴仲芬漢善純合
  聽約人王新榮樟興樟有洋桂樟茂
  代筆鎮珊
  俱有花押
  〇錫璠公託約汪八十五
  立託約人錫璠情因乏嗣欲繼不能自思追遠恐後易忘爲此托仝親族對面自願
  將己新受田四號九斗土名坐落石城後畈此田托於泳府君下嘉謨叔等以後立
  爲祀產與髙祖共年輪流其祭每年清明中元冬至三節另設兩楹間一桌又元旦
  元宵整桌請主點香上燭俱髙祖支年值理其田既托以後約於自己百年交出常
  輪流掉佃耕種管業無詞並無翻悔且房姪亦不得争阻等情今恐無據立下託約
  永遠存照
  其九斗糧託常中完納其上墳掛紙亦值支年者料理其祭品另立祭簿取祭品
  照於泳字祇支年另加一名
  光緖二年四月
  日立托約人前嬸馮門朱氏
  親族嘉謨慶祖慶吉效駟濬渠
  學經汪楷慶集
  濬波慎典
  代筆欽薦
  俱有花押
  〇大宗存祀記汪百八
  嗚呼景訪之死尚忍言哉景訪之髙祖太學生學儒源四百四十八曾祖拔貢生益
  貴濬二百三十六祖墉可汪百八父任之洋五十九先是學儒在日親見景訪之生
  蒙大憲以五世同堂奏請
  旌表無何益貴既逝任之以哀毀殞身妻何氏撫孤守節於光緖七年當事據情人
  告已蒙
  旌表孰意今年六月至十月間景訪夫婦又相繼逝世痛哉今族中衿耆嫡議將恭
  可之幼子則地繼於墉可名下爲嗣俟則地生下長子繼於任之爲嗣長子又生長
  子繼於景訪爲嗣所有墉可遺下田地山場屋業常股等項現在歸於長嫂何氏經
  管俟何氏百年後概歸則地經管惟則地夫婦與何氏分雖同輩誼如母子須念𫝹何
  氏節孝之苦衷時加體恤如有違言即作不義論除立約外記其緣起如此光緖十二年十月
  戚族同記
  〇東邑士周公助田濬附百五十
  士周公夫婦合葬四十都馬雀山本山及山腳田永禁不得助葬助東溪橋田念秤
  本都二保七百廿六號從田拍七分九釐土名下湖畚義祭祠田拾秤二坵本都二
  保五百廿五號從田二分四釐五毫土名前山腳五百廿六號從田二分七釐土名
  前山腳九百七十四號民塘拍二釐土名新作塘
  東邑其瑞公助田淵附一百六十九
  其瑞公葬陳湖塘助錦溪義渡田一□拾秤四百三十七號從田拍二分七□九毫
  土名陳家嶺路沿
  淵百四十七府君墳基祀產細號
  淵百四十七府君陳氏安人葬在上桑園己地二號後附葬源六十二府君丁氏安
  人並穴又濬七十府君蔣氏安人附在右邊濬百十三府君王氏安人附在左邊除
  葬墳以外墳沿有餘地二塊二房俱分入己除濬字以下永不準助葬另墳前有己
  田一號計田三斗土名柿樹坵清字百八十四號雙田拍七分四釐三毫四絲以後
  子孫永不準戤寫典賣等情如違者作不孝論
  〇百五府君下裔孫毓俊助田記汰八百三我祖自先朝歷傳家譜至今有年今因重修譜牒而有毓俊一派乃百五府君之
  裔孫也百五府君係百三府君之兄弟耳緣百三府君下天三府君之子孫建祠宇
  置祀產俱與百五府君之子孫無涉然觀先譜所載建祠之懿祖亦奉百五府君之
  神位於祠此所謂萬派同源俾各伸其誠敬耳今康熙五十年助田一石六斗于祠
  祠内家長衆議每春祭給胙一桌其外宗祠設辦一應與其無涉永不得妄干謹記
  涵附六百十二三其公記
  公生於康熙癸亥四月初七日未時卒於康熙辛丑閏六月十五日戌時娶何氏生
  於康熙甲子十一月廿九日子時卒於乾隆丁卯八月初一日巳時妣何氏夫亡無
  子矢志自守刻自勤苦積有餘貲置田數十畝意欲繼泳附三百五十德光公爲嗣
  不果而情好益密誼同愛男又公妻何氏與妣係姑姪代爲執爨者凡八年後妣卒
  公爲治其喪與夫合葬蔡山頭祖墓側以報妣欲繼立之心未幾公亦卒其親姪欲
  將妣產業盡籍爲己貲公長子其芳託同親族立天立聞德美德岐衆親何君秀陳
  鳳鄉等爲之留立祀田一號土名夏庒𫝹念伍秤又一號馬鞍塘下拾秤共叁拾伍秤
  其田歸於親姪耕種其祭德光公下三房遞年三人并親姪子孫共七人拜散清明
  冬至并生卒共六節有祀約二紙各執一紙
  乾隆十七年八月立郭含仲筆
  祠墓規則祠乃祖宗神靈所依墓乃祖宗體魄所妥子孫思祖宗不可見見所依所妥之處如
  見祖宗一般思敬思哀於是乎在理大宗祠者尤加意焉可也今將祠墓規則開列
  於左
  祠制三進南向初進正五間再進正五間兩廂各四間俱爲子孫歲時對越之所後
  進正七間兩廡各六間俱爲祖宗棲神饗祭之所
  另西邊小屋十二間前六七間爲守祠人居住之所後五間爲理事人祀事烹飪之
  所西邊溝一直橫計二尺五寸祠拍一尺五寸祠前有磚門門外有照墻東西兩邊
  各有隙地
  前天井紫荊兩株後天井古柏兩株皆係先人手植之物須加意培養毋忽
  凡瓦蓋滲漏墻垣歪斜及棟樑榱桷或有損壞之類須及時補葺整理毋得苟且從
  事若祠有餘貲更爲建造以作塾處可也守祠人灑掃潔净朝夕焚香祠中不許污
  穢堆積
  墓林第録其屬大宗祠爲理事人所有事者
  致政府君安人朱氏合葬祠前名六角墓
  廸功郎二府君夫人嚴氏合葬東巖庵
  承務郎三府君安人朱氏合葬東巖庵
  百三府君葬喬亭街上塘山安人吴氏施氏别葬西青
  五六府君安人朱氏合葬下會山
  儒學教諭通三府君夫人王氏合葬西青山荷花塘上
  欽賜冠服天三府君安人俞氏合葬西青山名伏虎形
  餘墓屬大宗祠者故跡不可盡考茲不復載
  理事人上墳弔祭照常辦事
  凡垣砌碑石有損則重整之
  樹木則愛養之
  或被人盜葬盜欣則合力究治之
  助葬者祖墳邊不可侵傷
  開向者樹木枝椏一概送歸於祠不許入己交價
  助葬開向者先要報明宗祠知會族長各派長及理事人親臨看視果無侵害則許
  為之
  瑞山助公濟橋田記順德派上街頭
  赤岸之南有溪焉自東而西者名曰東溪支嶺之水所自出也則徃來者皆藉橋以
  通之今他橋均置有常產惟安樂堂明堂左首向雖有橋然皆隨緣樂助時或閒斷終不免夫褰裳余堂叔瑞山慨然自任資費人力己出者埀二十年而猶慮代遠年
  湮子孫弗克承其志因以己所置之田三號共二石又山一片助出以租息作修造
  之費欲相傳替者其意亦良深矣然猶冀樂善者繼起或由是而增其式廓或易木
  而造爲石梁即將此田助入以備所需但子孫與董理均不得變易典賣致失久遠
  之計斯舉也余叔家僅少康能存大公之心若是豈沾沾爲子孫計者所可擬哉因
  名其橋曰公濟固非過譽今吾族適修宗譜因嘉其志之遠遂自忘謭陋聊掇數言
  付之剞劂以埀諸不朽云
  計開田山號於后
  斯字千七百九十九號大路下八斗雙出一畝六分正
  斯字千七百九十三號同八斗雙田一畝七分一釐
  斯字千七百六十七號同四斗雙田一畝正
  照山坑山六畝餘
  從姪驥謹撰
  埀紳公遺囑漢百三
  立遺囑人埀紳情因所生四子長澤棋次澤椿三澤槐四澤煜長子澤棋不幸早年逝世膝下乏嗣祇留寡媳朱氏澤煜尚在幼穉次子澤椿已經出繼叔祖光謙名下
  於民國十二年已有約據訂定對於家中一切產業已經斷絕關係余因年逾六旬
  第恐積久就衰未易兼顧爲此托仝族中務令澤槐澤煜及寡媳朱氏共同力持家
  政出繼之澤椿惟叔祖光謙名下產業歸於澤椿承管所有余一切遺下產業澤椿
  絲毫不能幹預茲恐久後無憑立下遺囑三紙名執一紙存照
  民國十三年十一月日立遺囑約人前
  聽約人馮朱氏
  澤槐
  澤煜
  親族仁薄
  鎮珊文卿
  志鳴福淮
  其棫
  代筆澤琛俱有花押

知识出处

赤岸孝馮氏宗譜

《赤岸孝馮氏宗譜》

赤岸孝冯氏宗谱是记录一族或家族历史、血统、世系关系和重要成员的宗谱文献。它通常记录了家族成员的姓名、出生日期、婚姻关系、职业、住址等信息,以帮助后代追溯家族的起源和发展。族谱对于了解家族历史、传承家族文化、维护家族联系具有重要意义。有些族谱还会补充写入一些家族中的重要事件、地点或者与家族相关的故事。族谱在一些文化传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被认为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