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濂桥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蜃蛟史话》
唯一号: 112935020230002151
作品名称: 继濂桥
其他名称: 下桥头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10/001
起始页: 0190.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928.78
主题词: 桥-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下桥的正名叫“继濂桥”,俗称下桥头。这座桥的交通意义既在于沟通北岸周氏聚居地与对岸“十房头”,又是北岸居民出南岸田畈的要津。周氏的新祠堂“崇本堂”就在桥之北堍。这座桥为周氏27世“静山公”周志仁所建。周志仁生于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卒于乾隆十三年戊辰,故继濂桥应当建在这之间,据其年纪,可能在雍正末或乾隆初。这座桥以后也屡圯屡修。旧栏上有石镌“咸丰八年戊午八月重修”字样。民国二十年(1931),上面说到过的周氏亨潞、亨淝等六人发起,募巨资作彻底改造。桥成后,又请古林葑里的举人张琴题了桥栏,叫“继濂”。这两个字,取意天《宗谱·静山公传》,其解释说;“庶或有继濂溪而起者乎?拭目俟之”。即继承濂溪之意。濂溪是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的故乡。周敦颐(1017~1073年)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学识渊博,他的《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为千古名句。后人赞其“为人则正而爱民,为政则廉而不枉,为文则简约而道大”,而且又是周姓同宗,鲁迅、周恩来均为周敦颐后裔。故静山公取其意而名之,其所寄寓,实应令后人反复思量。

知识出处

蜃蛟史话

《蜃蛟史话》

本书介绍了宁波市蜃蛟村的历史、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传统和人物等方面的内容。文章从村名由来、始居姓氏、行政沿革、自然环境、旧村格局、族房祖堂、联村风貌等方面讲述了村落的人文地理;从农耕田作、地珍当推草一根、贸易集市、交通航运、公共事业等方面描述了村落的经济社会状况;介绍了村办企业、传统作坊店铺等企业发展历程;记录了蜃蛟村的历史大事和闻氏家族的一些传说故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