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桥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唯一号: 112935020230000160
作品名称: 灵桥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267.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民国25年(1936)6月27日
分类号: K928.78
主题词: 桥-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灵桥位于灵桥门旧址附近,跨奉化江,距三江口400余米,单跨下承式三铰钢拱桥,民国25年(1936)6月27日建成。桥跨长97.536米,桥宽20.17米。车行道宽10.973米,两边人行道各宽4.572米,桥面离最高潮位3米,桥面坡度5%,设计承载能力为汽—20级。工程总段投资851万元。是连接海曙、江东两区和宁波到东南向的要道。“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改名“红卫桥”,1981年复原名。改建原灵桥为固定桥之议,起于清末,因经费筹措未果。民国11年(1922)、15年(1926)两次成立改造老江桥工程局均中止。20年(1931),旅沪甬绅乐振葆、张继先、张申之等重新发起,8月1日成立改建宁波老江桥筹备委员会,沪、甬两地设筹备处,沪有委员20人、甬16人,乐振葆、王文翰分别任沪甬筹备处主任。邀上海工部局英籍工程师詹姆生测绘设计,次年完成,预算工程费约银圆50万元,征购两旁土地及拆迁费等12万元、其他开支约8万元,总计70万元,由沪募50万元、甬募20万元。21年(1932)10月在沪招标,德商西门子建筑公司得标,标价银币486774元。22年(1933)5月1日开工,25年(1936)5月25日竣工,6月27日举行通桥大典。次年,抗日战争爆发,至30年(1941)4月宁波沦陷,日军飞机多次轰炸灵桥,一次桥面穿透,钢梁被穿数孔。解放初,国民党飞机屡炸灵桥,一次炸断支梁2根、横主梁1根。后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施求臧、邵槐等,按桥的结构制订抢修保护方案,经工人日夜抢修,使桥通行无阻。解放后至1977年7月曾由人民解放军战士守护。1951年、1958年全面大修后,每隔5~7年油漆保养一次。1986年经全面测试鉴定,虽迭遭轰炸有多处裂纹和程度不同变形,结构刚度、强度受到影响,但仍能维持通行。灵桥为后人惊叹不已并津津乐道的是,早在70多年前,灵桥的建造者在桥身中设置能用于后人铺设自来水管道的预留孔道。1994年6月灵桥大修,针对灵桥病害严重,承载等级低,严重不适应交通发展的情况,对原桥进行了拓宽改建,对原钢横梁进行加高和加宽,并加强部分钢纵梁,将原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置换为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在其上浇筑钢纤维沥青混凝土作为桥面铺装,改建后设计承载能力为汽—20级。原人行道改为车行道,拆除原桥栏杆,两外侧各拓宽人行道2.40~5.50米。2003年11月对灵桥再次进行大修。此次大修桥面铺装采用了黏结度好、强度高、渗透力强的优质材料,并采用新的工艺。此外,对桥梁钢结构进行了除锈处理,重新油漆,桥栏杆也换上新的造型。大修后的灵桥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2007年9月5日零时灵桥开始封桥维修。此次维修,桥面重新铺装双层高强改性沥青混凝土,桥头两侧接坡进行沥青面层整修。维修中,东南大学知名教授现场指导施工,大大缩短了维修时间。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政区、地理环境、人口、城区建设、街道、经济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