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鼓地废墟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蜃蛟史话》
唯一号: 112934020230002416
专题名称: 擂鼓地废墟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10/001
起始页: 0193.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这是蜃蛟村内一处颇有神秘色彩的废墟,在新屋堂前西面的卖柴弄西。1931年为周氏修谱的主笔张琴先生曾记其事,说“相传其间向有前厅后堂,高大阀阅一所。门外分列石擂鼓,称擂鼓墙门。毁欤圯欤,代远年湮,已不可问。只余遗址一区,断梗荒榛,令人发荆棘铜驼之叹。”所谓阀阅,就是有功勋的世家。也就是说,这地方传说曾经有前厅后堂的高大建筑,住着一户有功勋的世家大族。大门之外有一对大石鼓,称为石擂鼓,这正是世家大族的标志,没有功勋皇恩的百姓人家,再殷实也不能有此排场。但是查阅各时代的鄞县地方史志,却找不到这样一个大族世家的印迹。如果真的有,或许是老祖宗周鄂平反后,作为光禄大夫、知府的后人,才有资格建造这样的擂鼓墙门。擂鼓地长期空旷荒芜,面积足可容下一座大宅,几十年间只是一片瓦砾砖屑,说是“火烧墙基”,竟久未有人在此营造,实为一谜。张琴继续记道,“所谓擂鼓石,不知掩埋于何所。有谓康孝子庙前平列于左右者,即移自此处,恐亦后人拟议之辞,无真凭确据可证其实耳。”他说擂鼓石埋在地下某处,也有人说榠樝东庙门前的那对大石擂鼓就是从这里搬去的,但是这或许只是人们的猜想,因为没有确实的证据。但是更奇怪的是,据说这里原来中堂上曾经悬挂一块“甘露堂”的匾额,是宋代书法名家张即之的笔墨,清初被一个知县拿去私吞了。所以张琴说:“《十古迹》称甘露书为宋张即之真迹,即此中甘露堂之额。清初为某县令赚去。执是说也,是地也,其室于宋墟、于清墟者,然乎?否乎?”这当然是张琴先生的一个很大胆的探想,如果真是这样,擂鼓地是不是宋代的大宅,或者是不是明清的大宅,这只是一个永远的文化之谜。张琴先生见多识广,或许听到过哪一路比较有权威的传闻,不然仅凭道听途说,是不会轻易写文章的。

知识出处

蜃蛟史话

《蜃蛟史话》

本书介绍了宁波市蜃蛟村的历史、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传统和人物等方面的内容。文章从村名由来、始居姓氏、行政沿革、自然环境、旧村格局、族房祖堂、联村风貌等方面讲述了村落的人文地理;从农耕田作、地珍当推草一根、贸易集市、交通航运、公共事业等方面描述了村落的经济社会状况;介绍了村办企业、传统作坊店铺等企业发展历程;记录了蜃蛟村的历史大事和闻氏家族的一些传说故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