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唯一号: 112934020230000734
专题名称: 独轮车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736.pdf
专题类型: 物产
产地: 宁波市

专题描述

独轮车 系木质车架,人在后用手推,轮子向前滚动前进,形似辘轳。可载货一二百斤,或载客2~6人,宜狭窄小道通行。境内于民国时期较为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匿迹。手拉车手拉车可分为黄包车和板车。黄包车,原自日本传入上海,车商将车身漆成黄色以招徕顾客,俗称“黄包车”。车体呈黄色,铁制支架,双轮,置油布车篷及垂帘,主要用于载客。一车一座,由车夫拉车。民国4年(1915)5月在宁波江北岸始见,由商人唐翼在江北岸开办利捷车行,置车200辆。19年(1930),宁波市内共有1590辆人力车通行于城区。境内曾有市心桥协记车行(车40辆)、右营校场龙飞车行(车60辆)、江厦江心寺跟聿迅车行(车80辆)、东殿庙跟鹏飞车行(车200辆)、大池头公益车行(车140辆)、紫薇街民利车行(车80辆)、紫薇街大达车行(车150辆)等。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三轮客车发展,黄包车趋衰。1953年,黄包车减至260辆,至1954年4月,黄包车全部为三轮车替代。板车,为木制车身,两轮,用双手推拉前进。清同治十三年(1874)传入宁波时其车轮有木制和铁制两种,车身较短,车速缓慢。后逐渐改为胶皮车轮、胶质气胎,主要用于载货。1990年为改善市区交通,手拉车在老三区(海曙、江东、江北3区)内被淘汰,现城乡接合部的私人废品回收站仍有少量手拉车在收购废品、运载货物。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政区、地理环境、人口、城区建设、街道、经济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产地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