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聋哑学校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唯一号: 112931020230000251
机构名称: 宁波市聋哑学校
文件路径: 1129/01/object/PDF/1129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0584.pdf
地址: 宁波市粮丰街165号
前置机构: 宁波市私立济喑聋哑学校
起始时间: 1947年

机构描述

前身为鄞县私立济喑聋哑学校,由杭州籍聋哑人章春坡于民国36年(1947)创办并担任首任校长,原址在孝闻街131号林氏宗祠(今孝闻街48号)内。1949年9月,董事会改由市工商联领导,改名市私立济喑聋哑学校。1956年1月市政府接管,改为现名。学校先后迁址孝闻街北端和横河街35号,2002年8月迁往现址粮丰街165号。校园占地面积30余亩,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1956年前为六年制,后改为十年制。聋哑学生年龄一般偏大(12周岁以上)。“文化大革命”后,参照国内多数聋哑学校学制,改成八年制。1994年起改为九年制。教学大纲同普通小学,采用教育部编写的专门教材,并试行口语教学。1984年起,执行国家教委制定的《全日制八年制聋哑学校教学计划》,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常识、美术、教育(低段为律动课)、手工劳作7门课程。高年级增设职业劳动教育课(有缝纫、木工、美工3组),程度与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长春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相近。1995年秋,率先在省内开办职业高中班,开设工艺美术专业。1999年增设服装设计和制作专业,职业高中改称职业中专。2003年开设烹饪与面点专业。至2004年,有职业中专毕业生100余人,其中60名学生进入各类大专院校继续深造。 学校以“重视个性培养,发展学生特长”为目标,积极探索“夯实基础,发展个性,学会创新”的教学模式,1999年,舞蹈《童趣》获省残疾学生文艺会演创作、表演一等奖,全国残疾学生文艺会演创作、表演三等奖。2004年,校舞蹈队演出的《那一场雨》获省残疾学生文艺会演创作、表演一等奖,全国残疾学生文艺会演创作、表演二等奖;舞蹈《春的律动》获省残疾学生文艺会演二等奖;舞蹈《大地骄子》获省残疾学生文艺会演创作三等奖、表演二等奖;二胡《赛马》获全国残疾学生文艺会演三等奖。2002年在全省聋人单项体育比赛中,校羽毛球队获男女单打第一名,乒乓球队获单打第二、三名,门球队在全省比赛中分别获男、女团体第三名。2003年,在绿星国际少年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中,有3名学生获金奖,3名学生获银奖,6名学生获铜奖。在全国首届残疾学生工艺美术作品评比中,有4幅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2004年9月,市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在该校成立。10月,足球队代表省参加全国残疾人足球锦标赛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11月,在省首届聋人运动会中,共获得10枚金牌。 学校集小学、初中与职业中专于一体,并附设盲人教育部,有19个班级(盲班3个)、283名学生(其中盲生31人)、51名教职工,专任教师4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名,中级职称教师24名,市级骨干教师1名,市教坛新秀及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奖者7名,大专以上学历教师35人。教师中有7名获中国福利基金会颁发的“优秀特殊教育工作者”荣誉,2名获省“春蚕奖”,多名获市“红烛奖”、市“十佳师德楷模”、市“十佳优秀班主任”等荣誉。学校曾被评为省先进学校、市文明单位。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册内容涵盖海曙区财政税务、经济管理、口岸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中华民国地方政权及其党团组织、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章春坡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