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纪旧说古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蜃蛟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2051
颗粒名称: 遗址纪旧说古迹
分类号: K928.725.5
页数: 16
页码: 191-206
摘要: 本文介绍蜃蛟村的文化遗址有楼姑庵遗址、擂鼓地废墟、万寿寺遗址、三祖坟、下桥头明宇公墓、小魏家蛟池公墓,石马塘闻氏有着近八百年历史,人文荟萃,名人辈出,遗留了众多的古迹、遗物、遗址,展示着闻氏望族的宿影,特留笔墨,以供后人了解探研。
关键词: 蜃蛟村 遗址 古迹

内容

蜃蛟村
  作为千年古村,必会留下一些遗址遗迹。这些古迹虽然面貌无存,但是作为文化遗迹,记录下来,以留史于后人,以俟日后咨询。
  楼姑庵遗址
  蛟川在庙桥之前有一支流,向北转西形成一段断头漕嘴,因为原先其地曾有一座尼姑庵,故称庵漕。庵在漕的南岸,称“楼姑庵”。《周氏宗谱》说:“楼姑想系楼氏之姑,或君姑为楼氏者。庵为其守志之所。建于何人,筑于何年,时代远隔,无由稽核矣。……今其旧基垒垒荒冢,衰草斜阳,苍凉满目,有不胜今昔之感矣。”这是1931年的记录,它让人获得如下的信息:“楼姑”是当初住在这座庵里有一个叫楼姑的女人,或者被叫作楼姑的女尼,她可能是一位姓楼人家的婆婆,其本人并不姓楼;或者她自己就姓楼。不管如何,大家都称她为楼姑。庵是她守志不嫁、修行礼佛的地方。至于是谁造的庵、造于何时,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无法考证。1931年时,这座庵已经早就倒坍,基址也早就成了荒冢垒垒的墓地。直到五十年代依旧如此,周氏的世鲁相先生从沈家门歇业回乡,曾在此开荒种菜,建过“地〓”(菜园)。七十年代建为乡中学,新中学校舍建成后,其地辟为草席公司。今其地建造了蛟龙禅寺,也可谓是佛地再兴。
  擂鼓地废墟
  这是蜃蛟村内一处颇有神秘色彩的废墟,在新屋堂前西面的卖柴弄西。1931年为周氏修谱的主笔张琴先生曾记其事,说“相传其间向有前厅后堂,高大阀阅一所。门外分列石擂鼓,称擂鼓墙门。毁欤圯欤,代远年湮,已不可问。只余遗址一区,断梗荒榛,令人发荆棘铜驼之叹。”所谓阀阅,就是有功勋的世家。也就是说,这地方传说曾经有前厅后堂的高大建筑,住着一户有功勋的世家大族。大门之外有一对大石鼓,称为石擂鼓,这正是世家大族的标志,没有功勋皇恩的百姓人家,再殷实也不能有此排场。但是查阅各时代的鄞县地方史志,却找不到这样一个大族世家的印迹。如果真的有,或许是老祖宗周鄂平反后,作为光禄大夫、知府的后人,才有资格建造这样的擂鼓墙门。擂鼓地长期空旷荒芜,面积足可容下一座大宅,几十年间只是一片瓦砾砖屑,说是“火烧墙基”,竟久未有人在此营造,实为一谜。张琴继续记道,“所谓擂鼓石,不知掩埋于何所。有谓康孝子庙前平列于左右者,即移自此处,恐亦后人拟议之辞,无真凭确据可证其实耳。”他说擂鼓石埋在地下某处,也有人说榠樝东庙门前的那对大石擂鼓就是从这里搬去的,但是这或许只是人们的猜想,因为没有确实的证据。但是更奇怪的是,据说这里原来中堂上曾经悬挂一块“甘露堂”的匾额,是宋代书法名家张即之的笔墨,清初被一个知县拿去私吞了。所以张琴说:“《十古迹》称甘露书为宋张即之真迹,即此中甘露堂之额。清初为某县令赚去。执是说也,是地也,其室于宋墟、于清墟者,然乎?否乎?”这当然是张琴先生的一个很大胆的探想,如果真是这样,擂鼓地是不是宋代的大宅,或者是不是明清的大宅,这只是一个永远的文化之谜。张琴先生见多识广,或许听到过哪一路比较有权威的传闻,不然仅凭道听途说,是不会轻易写文章的。
  万寿寺遗址
  寺大约建于明代,位于庙河塘边,与新桥河汇水处,因此旧时又称蛟川下游为万寿寺前河。查地方志未见记载,民间亦记忆淡然。寺废于清代,其地后聊盖三开间,以残壁围成明堂,作为义冢,俗称十四坟。
  三祖坟蜃蛟村周围原有三座古墓,一座在继濂桥南岸,与庙桥等距处,一座在庵漕埠头边上,再一座在下魏家,周氏族人称为“太公坟”。三座古墓均型制不凡,气度轩昂,三窗墓门,石砌拜台,有围栏。上世纪五十年代尚在,后毁于生产建设,了无痕迹。故记录于下,以备查考。
  下桥头明宇公墓
  这是蜃蛟周氏今能考稽的最早的祖坟。明宇为周姓二十三世国明先生的字,国字辈人。生于明嘉靖四十五年丙寅十二月十三日,卒于清顺治五年戊戌三月二十九日,寿登九十三岁。周明宇先生为明末的诸生(秀才)。《宗谱》说:“墓当蛟川下流,面南向。一名樟树坟。自远望之,丰碑矗立,旁植古柏数章,自相庇荫,无樟树也。年届清明时节,裔了祭扫邱陇,来前罗拜者颇不乏人。盖支裔之繁盛,公之派实为全族之冠耳。”但是当时写《宗谱》的董澜先生考证说:“读《艺文苑·论说门》二十九世良烜公所撰《四代合祀考》本议单及表残二说,谓明宇断非国明公之字,疑是国明公之父,至今辄未定议。”也即是说,明宇公可能是国明公的父亲。大跃进之后,已因平整土地而毁圯。
  小魏家蛟池公墓
  蛟池是周氏二十五世行安先生别号,先生讳道为,安字辈人。宗谱记载“生于清顺治之末,殁于乾隆之初,寿至八十二岁。郡庠生,屡徵乡饮耆宾。”也就是说,他是一位秀才,被招入宁波府学读书,估计后来没有考进举人,到老年时常常被县官邀请为乡老得到“乡饮“的礼遇。《宗谱》又说:“墓之穴凡四,公据中之左,其中右为元配虞,继室赵偏左,姚偏右,复有继室丁,则附穴于右旁。堪舆家称其地曰金钩钓月,定为吉壤。……今其云礽繁盛,瓜瓞绵绵,实占全族三之一,或即为龙脉所钟,地之灵人之杰欤。”这段话的大意为,古墓一坟四穴,中间左边是蛟池公棺椁,右边是原配的虞夫人,他有三位继室妻子,赵夫人在左偏穴,姚夫人在右。另有丁夫人附墓在右边,那是另外一座小墓。风水先生说这地方边上有一条弯弯的河流,形如“金钩钓月”,是一处吉地。以后周姓里面有三分之一都是他的子孙,这样旺的人脉,大概与这座墓正好压在龙脉上有关。
  庵漕峨山公墓
  峨山为周氏二十八世端楣先生号,端字辈人。《宗谱》说:“墓当庵漕之北岸,面向漕,堪舆家所谓坐癸向丁兼子午。公生于乾隆三十七年壬辰四月十四日,卒于道光二十二年壬寅四月九日。附葬者,元配赵氏,继室马氏、俞氏,凡四穴。”此墓俗称“太公坟”,碑文俨然,有石拜台、石围栏,公社化时节,拆去封土,以其石椁坚厚,改为厕所石粪池,后又改为氨水池,今已不存。
  村中二池
  蜃蛟村中有两个内池,一在街市尾“增大门”前,一在荫墙门外。《宗谱·地方志·荷池》条曰:“此地当街道之右,魏祠之东北隅。南北约三丈,东西丈余,作长方形。四围石坎,底甚深,能蓄水丈许。向植菡萏,梅雨之后,莲叶接天有无穷之碧,荷花映日得别样之红。每当夕阳西下,风自南来,裴回(徘徊)其畔,一纳凉之佳境也。今以无人培养,日渐零落。读逢琦公五律,曰‘不见荷花发,只留一小池’,知其荒芜非一日矣。”
  荫墙门双池当与墙门同建,大约在清雍正年代前后。荫墙也即照壁,营造风格低矮简朴,全堂水磨青砖,无细致花饰,为晚明风格。西池在照壁之后,与东池之间有石路通下桥头。东池之东为朝西墙门,以其墙门面向双池,帮向西开。双池有很强的仪仗性,烘托荫墙门,使之更为气度。抗战初,日本飞机投炸弹,正好投入池中,所幸是一颗哑弹,未爆炸,只毁荫墙一角。双池后衰落成“烂池”,用于洗涤污物和马桶,这是初建者所不敢预想的。
  爱莲轩
  在有恒堂(桂花堂前)的西面卖柴弄,俗称“小松房”。为周氏29世良字辈的周俊林幼年成长和读书之所。俊林号登甫,咸丰元年(1851)取入府学,成为官费的郡庠生,俗称秀才。咸丰二年和五年,两次参加浙江乡试,咸丰六年(1856)丙辰岁试,补为增广生,成为举人,蜚声庠序。中年后淡于进取,不再考进士,居住在这里二十余年,向往北宋理学大家周敦颐的境界,取敦颐《爱莲说》之意命名自己所居之轩。轩就是民居的中堂,俗称轩子间。周俊林一时枨触,有风雨敝庐之感。咏五言古诗十二首,最后一首说:“问花花无言,人在花中住”。
  半楼
  荫墙门外双池的西边,有一座面北三楹的小楼。开始时为周氏29世周良芬兄弟共有,良芬得一半,因雅称“半楼”。良芬号“澹斋主人”,半楼是他晚年休憩之所。澹斋主人生有三个儿子,得孙子十五人,晚年十分宽余满足,专门自撰一篇记事文,总结其人生所悟,说“所愿愈奢,所偿愈约;所操弥约,所推弥广。日中则昃,月盈则蚀,天地盈虚,与时消长。见道之语,今之世尚有其人欤?为之神往者久之。”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欲望越奢侈,得到的却越少;所做的越简明无私,声望却越广泛深远。这就像太阳越到正午,反而不甚明亮,月亮圆满了,就要消亏。天地之间的虚实盈亏,都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多起来又少下去,少下去又多起来。知道这些道理的人,现在还有吗?
  闻江岸村
  石马塘闻氏有着近八百年历史,人文荟萃,名人辈出,遗留了众多的古迹、遗物、遗址,展示着闻氏望族的宿影,特留笔墨,以供后人了解探研。
  闻氏宗祠
  鄞西石马塘闻氏已有八百年历史,据家谱记载,已存的宗祠由承忠翁、谷香公率族人重新祠宇,仍其故址稍扩其规,历时二年,于咸丰十年(1860)建成。宗祠坐北面南,临河岸而建,祠前广场直逼马鞍埠头河岸,宽广的祠堂潭碧水涟涟,对岸绿原地野,视野一望无际,向南朓望江口塔山一览无余。整座宗祠呈正方形,占地面积千余平方米,有男祠、女轩和附属房三大部分组成。
  男祠,前后二进,东西檐廊式看楼,中间宽敞的天井,四合院式的建筑,硬山顶。前进为门厅,五开间,五阶起步,配以高挑的马头墙、高耸的屋脊。屋脊二端饰有镰刀、桃子、桃花,系族分支旅居江苏陶都宜兴族人的馈赠品。
  女祠围墙外是宗祠的附属房,有祠堂看护人的用房、谷仓、消防水龙等。附属房东侧有条短弄与宗祠西墙的门道相连通,是平时出入宗祠的最主要通道。为保持祠堂安宁肃静,宗祠平时不太开祠堂门,族人议事开边大门,有贵宾上门或祭祖才开中大门。
  宗祠历经沧桑,开办过学校、大食堂、工厂,做过仓库。1966年“文革”之初,宗祠被“红卫兵”小将指点为“四旧”之物,属横扫之列,族人闻富章请泥工师
  傅用草结泥封抹花雕木刻,侥幸逃过一劫。
  2004年,族人闻富章率闻善法、闻恒甫、闻云土、闻兰生四位长者向村提出修缮宗祠。2006年由村书记周书芳牵头组织闻氏宗祠修缮小组,由闻富章负责,成员有闻金昌、闻志祥、闻和平、闻林宝、闻氏女婿赵良甫,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宗祠主体基本恢复原状,为便于通车,在祠前潭拓宽路面十米余,于当年修缮竣工,与上次民国十一年(1922)大修整整相隔84年。修缮后的闻氏宗祠于2008年被宁波市鄞州区公佈为文物保护点,2011年升格为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10月修复女祠神龛;改拆卸式戏台为固定戏台。同年12月21日,时隔94年的晋主暨《鄞西石马塘闻氏家乘》首发式隆重举行,市、区、镇、村的相关领导、图书馆等单位800余人参加盛会。
  石马塘古村
  古村石马塘位于鄞州区古林镇西三公里。据宋《宝庆四明志》记载,“石马里”为鄞西桃源乡所辖的一里二村,即石马里、林村和黄姑村。闻氏始祖时政公于宋开庆元年(1259)率族迁居石马塘,已有750余年的历史。石马塘地处水乡泽国,南有虹桥港、新桥港,北有古林港、西洋港、后门港之水汇集成大水潭。《桃源乡志》载“古有马至此化为石”,是即石马出处。人们在河岸用石筑起防水堤岸,即为塘,“石马”与“塘”,即为石马塘。时政公在砌石的河岸最窄处造起一座二墩三孔的石梁平板桥,称“石马塘桥”。闻氏族人就分布在桥的东西几个自然村,桥的东边为东街(今仲一村)、西边为西街。
  石马塘港向西南通鄞江桥,向南通横涨,过坝入奉化江,顺潮水,上溯江口、奉化,下抵宁波、三江口;向东北,经古林,过石碶,达宁波濠河头;向西北,过集士港、翻越大西坝,入余姚江,上通余姚、曹娥、百官,下达宁波三江口,与奉化江汇合入甬江。四通八达的水系为繁荣石马塘的经济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闻氏家乘》载庭萱公《石塘晓市》诗云:“十日三期快所求,村多常见市人稠。诸般货杂晨方集,一哄声喧午未收。烟霭亭中邻佛殿,风腥桥外系渔舟。骅然错认将衙报,刺史羊公古庙留。”足以说明在几百年前已是商贸的集市地。
  东街河岸边有块“席行基”,专供集市卖买草席的场所,以席兴市,清朝中叶,石马塘已是草席集散地。据《家乘》记载,晚清期间,石马塘草席吞吐量已达几十万条,行销到全国各大商埠乃至出口国外。与之相配套的有专卖草席原料的“草行跟”、二家排席作坊和仓库。
  民国期间,有二家以蒸气机、柴油机作为动力的粮食加工的米厂、榨油坊、称为“酒栈”的制酒厂、“广益堂”药店、打金店、制鞋铺等商店。名扬宁波的“石马塘灰汁团”的产地就在此。1917年宁波电话公司在石马塘设立电话话务站,并设立邮筒,开办钱庄。外地的信件、邮寄、汇款,只须写上“鄞西石
  马塘”不十分完整的地址,便可抵达收件人之手。说明鄞西石马塘在外各地商埠有较高的知名度。
  19世纪末,石马塘已开办“追远初级小学”。元建普渡庵、清建水搁墩和泗水亭,亭内有关帝殿、财神堂,施茶碑。东街有明崇桢间修建的羊府庙、真武殿,还有在清乾隆六十年从西街拆移至东街的青阳观。众多的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的遊人和信徒,为古村的繁荣兴旺起到了助推作用。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赖以生存的集市贸易的动力草席收购归供销社经营,石马塘的集市贸易成为无米之炊、无市可兴的尴尬局面,辉煌了几个世纪的石马塘晓市退出历史舞台。2013年3月,省级亲水河道示范点惠民工程在石马塘港两岸动工兴建,2015春建成,沿岸景观二十四处,石马塘成为人们游玩、赏景、健身、休闲的好去处,为一度落寞的石马塘注入了新的活力。
  石马塘桥
  《鄞西石马塘闻氏家乘》记载,时政公于宋开庆元年(1259)造跨越东街与西街的二墩三孔石梁平板桥——石马塘桥,桥的东堍紧逼羊府庙西墙,西堍直插泗水亭,桥全长14米、宽2.5米。由纵向三排长条石的桥板铺成桥面,二边由长条石设置的护栏,桥墩用整根石条叠砌,二头浑圆,既减水流阻力,又可减少船只碰撞。
  日伪时期,四明山麓诸村是抗日力量的游击区,石马塘的西部水路曾是通往四明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物资补给线。1941年农历十二月初二上半夜,二面保长闻在光把闻江岸征集的“派谷”(摊派的稻谷)装船经石马塘港送往“里路”(革命根据地)的交接地陆桂桥,由革命老区建岙的堡垒户挑往四明山根据地。日伪期间地下党员林一新(称为林大队)、严式轮(解放后第一任奉化县县长),在黄古林开办“古林补习中学”,常过往石马塘。严还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在闻江岸居住过,接触社会头面人物,发展地下党员。当时游击队派员到石马塘“同和”米厂监管粮食加工,指派民伕,每人挑五斗米(折75斤)到樟村军需处。此事被伪军营长许许泽楣获知,派驻江口镇方桥的一个班伪军,抢去同和米厂德国产引擎一台,作为水上巡逻艇的动力。
  解放战争时期,严式轮常来蜃蛟、闻江岸、黄古林等地发展过党员。1949年解放前夕,石马塘桥东是国民党第六区的地方武装自卫队的驻地,在桥东堍的羊府庙墙角筑起碉堡,在桥上设置栅栏门,派兵把守,盘问、搜查过路行人,严密封锁水陆交通。桥的西面为第七区,以防共产党的人员进入六区活动。
  石马塘闻氏在明朝处于鼎盛时期。闻渊为弘治乙丑科(1505)进士,官终吏部尚书,赐太子太保。闻渊上下五代都为朝廷命官,其祖父璋,赠刑部尚书。伯父元奎,兵部主政。父元壁,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叔父元宸,锦衣卫指挥佥事。堂兄泽,江西布政参议大夫。堂兄泮,锦衣卫镇抚。弟洪,锦衣卫指挥。弟济,沿山县知县。其嫡系上下五代朝廷命官多达30人。
  石马塘桥又因闻渊而称“尚书桥”,屡有修缮,《鄞县通志》记,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重修,在桥的北面栏板上刻有重修的年份;光绪十八年(1892)重修。《家乘》的艺文卷《诰封奉政大夫庾梅闻先生六十寿叙》记,庾梅闻先生嗣以先世业贾,遂贾焉,鄞之西乡以草席为出口货之大宗,运销各埠者,岁以累万计,故乡之人营商者,多业此焉。先生遇里中善举,量力佽助,无吝色。去家半里许,有桥曰“石马塘桥”,地近市场,行人往来之要冲也!岁久失修,行圯矣。先生一日行经其处,蹙然曰:“是吾责也”。乃躬出巨资,鸠工庀材,为之重修。
  泗水亭
  石马塘桥西堍有幢七柱落地的三间水榭建筑,名曰“泗水亭”,亭北部为四柱落地(含正柱)的三间穿斗式梁架结构的小阁楼平屋,是泗水亭的亭屋;南面四柱(含正柱和一根童柱)是抬梁、穿斗混合式的梁架织构,组成过街楼式的亭子。亭屋深三檩,其中二檩为阁楼,脊檩下部分为亭屋的前门面,北面矮墙临河。
  亭屋西端一间的北挂面与坐东朝西的七间水搁墩房屋紧密相连相通,并成直角坐标式的两座房屋连在一起。两座房子的归属与建造时间皆同。泗水亭、水搁墩都是普渡庵的附属房,《宁波市佛教志》、《鄞县佛教志》载,普渡庵,县西南四十里石马塘,元(1271—1368)始建,又名石马庵。清朝僧法赞重修,并建水阁。
  泗水,意为四源并发。石马塘桥南有虹桥港、新桥港水流入石马塘港:石马塘桥北有吉林港、西洋港。四水汇聚成石马塘大水潭,四水涟漪,故曰“泗水亭”
  亭子的西边尽头立有一块嘉庆十八年(1813)的施茶碑,置有两只茶缸,一只菊花茶、一只清茶,在缸盖上放上几只带有竹柄的斜口的竹管筒饮具,供路人免费享用,有茶亭闻香之传。西边的亭屋上是关帝殿,下有财神堂。东边的亭屋备有灯笼,內备蜡烛、数根火柴,专为夜间行人应急之备,尚有为赤脚行路的穷人舍施草鞋,这些吊在柱子上的舍施品,谁需随取。夜间,桥头有“天灯”照明。
  普渡庵
  《宁波市佛教志》载,普渡庵,县西南四十里石马塘,元(1271——1368年)始建。又名石马庵。清朝僧法赞重修,并建水阁。《鄞县通志·政教志》,按民国二十三年(1934)六月调查录载:普渡庵属长青乡石马塘,住持云琴,男。元时建置,清时僧法赞重修,並建水搁,咸丰九年(1859)重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住持云琴复修。整座庵堂由主建筑和附属房组成。
  庵的核心建筑是坐西面东的大雄宝殿。大殿的朝西后门外有座坐西面东的七间二楼建筑,中间设楼梯,供香客居宿等用房。大殿的北边有座坐北面南的五间二楼,与七间二楼呈直角状,是住持、僧人、护法、香宾等用房。大殿的檐廊北门可通往操场,是学子们的乐园,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30米。东濒港,西、北挨稻田,有竹篱笆围之。
  1941年4月20日宁波沦陷,城内百姓逃难到乡下,工厂外迁。宁波祝家有个老板带家小来普渡庵避难,把夹竹桃带到庵内培植,还养了一只克毒乌龟,能治白喉病。奉化陶岙老板把宁波卷烟厂搬到普渡庵,生产“金带牌”“燕子牌”“火车牌”白锡包卷烟,有生产工人三四十个,日冠投降后工厂回迁,改名为“联工烟厂”。
  1949年5月25日宁波解放,1950年9月古林区象南乡实行和平土改搞点,把三间亭屋、十间街面小屋分给无房屋居住的租户、贫民。1956年,建丰大乡陈乡长抽调供销合作社人员在普渡庵办起酒精厂,用黄壳郎果捣碎拌砻糠,经过发酵,用蒸馏土法提馏酒精。当时因缺乏燃料,大收棺材板,计重付款,盛行拆坟风,大雄宝殿被毁。次年进入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时代,因原料、燃料难以为继,酒精厂停办。1959年转办麻纺厂,困难时期倒闭。数年后王顺苗夫妇开办尼龙袜厂,1970年转为蜃蛟公社社办企业,1984年尼龙袜厂转制给虞某开办蔺草厂,1989年转给卢某,并拆除最后二座二楼,普渡庵最终被蚕食殆尽。
  鹤顶庵
  《鄞县通志·政教志》记载,民国二十三年(1934)六月调查资料显示,鹤顶庵属长青乡闻家,主持性道,男,临济派,清咸丰间(1851——1861年)毀于火,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建,民国八年(1919)住持性道重修。《家乘》的村居图中标有“鹤顶俺”的座落位置,庵南有张龙桥。庵、桥,位于前闻江岸村庄向北半里、后闻江岸村庄西半里的交叉点上。调查资料未有“鹤顶庵”庵名的记述。庵后的“庵基”大坟滩有两座明代“横拦土”式的古墓葬,有二副墓对,分别是:“庵顶静招山鹤舞,桥心清揢水龙唾。”、“张龙若有龙,鸣鹤真如鹤。”龙、鹤的传奇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两副墓对是桥名、庵名的佐征。
  一传“鸣鹤”说:庵是鹤的躯体,庵后的“庵基”大坟滩是鹤的尾巴,下面有许多鹅卵石是鹤的蛋,庵边的二只井是鹤的眼睛,庵边小桥上的二根石梁桥板是鹤的嘴。看看桥板铺得蛮平,桥上有人走过就会发出“咯咯”似鹤的鸣鸣声,叫声昼夜不断,烦煞和尚睏不熟,于是叫来石匠师傅在二根桥板上凿了七只麻雀洞眼,从此不再发出“咯咯”的鹤鸣声。
  二传“张龙”说:下三江的支流张马漕水清波平,有龙居潭,有妇人在潭边洗刷马桶,弄脏了河水。因龙是神圣的,于是腾空飞离张马漕,飞到下三江下游的一座二根石梁平板无名小桥的上空时回头张望,依依不舍向东飞去,腾入石马塘江庙后的龙潭安身。从此无名的小桥被称为“张龙桥”。桥边的鹤顶庵也就多了一个“张龙桥庵”的名。
  1972“农业学大寨”,庵后的鸣鹤尾巴庵基坟滩被挑平改成大寨地,坟堆等石材被抬到前闻江岸祠堂边,当作大队五间排席加工场的建房材料,那块“张龙却有龙”的上联石即在东边的墙角上,下联石被反砌在墙体里。另一对“庵顶静招山鹤舞,桥心清揢水龙唾”被一户农家作为门的墩子的基石,嵌彻在墙体里。
  人们虽然未见兴风降雨的神龙,但是龙的踪迹依然可循,“车干河”时,龙潭口就会显露出水面。每到盛夏双抢期间,稻田用水急增,旧时大型的提水农具水车日夜不停地向河里提水,灌溉农田,河面水位急降,会把河水车干,称为“车干河”,车干河是旱灾的代名祠。说也奇怪,那腾龙安身的石马塘港羊府庙后的龙潭,即使河水断流,而潭水始终不干。有年车干河,石马塘农民抗旱,用抽水机抽龙潭的水灌田,潭水始终不干。人们说,龙潭通东海龙宫,不会干涸。
  神奇的庵就有神奇的主持,性道师父是位颇有武功的神奇僧人。据传,大师站在门槛上,四个后生用尽平生之力推不下门槛;能隔河把小孩丢到对岸,稳稳站住,不伤毫毛;他的轻功绝佳,能在竹制的“白篮”边上行走。一代大师,20世纪70年代乘鹤去西天佛国。
  鹤顶庵曾是共产党地下活动的秘密聚会点,烈士闻纪友曾秘密召集水章夫、闻阿根、闻铭海、李阿元、张嘉法在庵内商定参加革命。于1945年8月20日投奔四支队,加入革命队伍,四支队于当年10月北撤到苏北。
  2007年南起前闻江岸经张龙桥、乌桕树下、唐家,北至龙三村的龙三公路建成,北可达凤岙横街镇诸村。至于那庵边的二根平板小桥张龙桥已被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所替代。
  尚书第
  20世纪末,里人、宁波文化名人周时奋会同天一阁的洪可尧先生来闻江岸寻尚书第故址,在《落寞江村》一文中有关尚书第故址的描述如下。
  洪先生决心要找到尚书第的故址,我们就向闻江岸村的深处走去。沿河的马头墙大屋伊然成局,石砌的河坎边埠头階石首尾相贯。我们在石埠头边上碰到一位闻氏后人,他也不知何处尚书第。谈话中说到老墙门里有一处叫“天门堂前”,这个“天”字用得突兀,怀疑与天官有关。
  于是过去细察,只见地基上三整堂屋和两庑的石砌阶沿、磉盘、石板都是典型的明代大户风格,布局的规制尺度也非闻渊这般地位不可,只是巨大的阶石台盘大多爆裂,可以判断是当初的一场大火后的遗迹。村人深有感叹说“不是你们来考证,我们根本不知道有如此典故。”天门堂前随着这把火而永远消形匿迹,门前河道上石埠斑驳,冻水如止。四百多年前这里应当是朦穜连樯,官轿接杠,灯影酒觞,杯箸交杂。

知识出处

蜃蛟史话

《蜃蛟史话》

本书介绍了宁波市蜃蛟村的历史、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传统和人物等方面的内容。文章从村名由来、始居姓氏、行政沿革、自然环境、旧村格局、族房祖堂、联村风貌等方面讲述了村落的人文地理;从农耕田作、地珍当推草一根、贸易集市、交通航运、公共事业等方面描述了村落的经济社会状况;介绍了村办企业、传统作坊店铺等企业发展历程;记录了蜃蛟村的历史大事和闻氏家族的一些传说故事。

阅读

相关地名

蜃蛟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