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半世纪的办学传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蜃蛟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2030
颗粒名称: 一个半世纪的办学传奇
分类号: F527.55
页数: 9
页码: 107-1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石马塘闻氏家族创立了启文义塾,随后在清末新政时期创办了新学,使用科学知识取代以往的科举蒙读。为了办好义塾和维持学校的运作,族内各房出钱并形成了一种基金运作方法,同时设立了崇文初级小学,随后根据国家规定不断改进教学课程。
关键词: 蜃蛟村 教育概况 教学课程

内容


  道光二十九年已酉(1849),蜃蛟周氏创立启文义塾。所谓义塾,就是对族内子弟实行“读书不要钱”的义务教育的地方,此事非同小可。
  半个世纪一晃而过。在“清末新政”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周氏族人又产生了创办新学的想法。宣统元年(1909)已酉,族人把办学的意愿隆重地向鄞县的地方长官呈报,也获得了批准,即于翌年庚戌二月十四日开办了初等小学堂,使用新的教材,即用科学知识取代以往的科举蒙读,但是一度名称仍沿用“启文义塾”。
  办新学和日后维持都需要钱,钱从哪能里来?当时周氏各房为了祭祀自己的祖宗,都有一些房内的公产如田地、租屋可以租赁,租赁的收入充当祭祀费用。这些公产都以祖宗的名号称为“某某祀”。这一次,形成了一个很值得注意而有趣的办学现象。为了办好义塾,周氏族内讨论,一致响应倡议,由十八柱共出祭祀钱作为办学的本钱和日后维持的基金。据《蛟川周氏宗谱》记载,这些出钱的祭祀单位有:
  二十六世廷元公之“芝坡祀”,廷宝公之“君礼祀”;
  二十七世志炎公之“月塘祀”,志顺公之“兆贵祀”,志仁公之“静山祀”,志贤公之“思齐祀”:
  二十八世端楷公之“载瀛祀”,端樟公之“晴川祀”,端本公之“吉人祀”,端柱公之“擎一祀”,端橒公之“云峰祀”,端桢公之“亭亭祀”,端杰公之“又英祀”,端楣公之“峨山祀”,端模公之“敬亭祀”,端位公之“南池祀”,端仕公之“裕堂祀”,以及端珩公(当时尚在世)的日后祭祀钱。
  十八柱的祭祀钱尚不足,又有诸公的后裔40人各出制钱三千,以厚其基金。祭祀在旧时是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动用三代十八位先辈的祭祀钱,又有40位后裔每人3000元的赞助,这次办学可称兴师动众,也可见族人对办新学的重视。对后人有启发的是,周氏族人把这笔钱分解为两个部分,一是用于学校的创办和延请教师,另一部分是用余款买进240亩校产田,以田租的形式使之增值,以供养办学所费。
  这所新的小学办在哪里?族人讨论后统一思想,就办在新祠堂“崇本堂”的两边厢房里。这又是一项重大决策。因为宗族祠堂非等闲之地,依祠办学,就有祖宗让位于子孙之嫌。但是办学是利在子孙的百年大计,又有历代孔庙就两庑办学的先例,族人思想也就高度统一。
  到了民国一、二年间,裕成的景濂堂民房因为维持困难要出让一半,而小学又有充裕的基金,就买进东边一半房屋,这样,小学就从祠堂搬到了新的校舍,并定名为“崇文初级小学”,教学为复式编制。购屋和开办各费当然尽数由启文义塾公蓄之款所拨充。
  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义塾的基金管理十分有效。《宗谱》说:“核其始末,创始于道光已酉,改设学校则在宣统已酉,相距已得六十年。故其公蓄,颇称饶足。”这里虽然没有写明,但必定有一种基金运作的方法,使之增值而得饶足。而且周氏对于教学之重视,也在谱中有所透露,“今族内裔孙,有创办完全小学之建议,则另建校舍,添设高级,实行义务教育,以符国家定章,得教育普及之效不远矣。”
  要办好学校,不仅仅要有校舍,更要有家族内部尊师崇教的规矩。于是周氏在家族内部出台了称为《教育四条》的族规:
  一、本族向有启文义塾,置田二百四十亩。自宣统二年庚戌起改办学校,现定名曰崇文初级小学,址暂在景濂堂之左。凡我族人,无论男童女童,皆可就学。学费随家之有无酌定之,毋得紊乱。
  二、教员以训育儿童为本职。族内有冠笄丧葬等事,不得多渎,致妨功课。如其事有非教师不能为者,亦须于课毕后方可请教。
  三、本族多业农,早晚两季收获之时,必须破除旧习惯,不得旷课。为父兄者,须知为学不可作辍,现时学校课本均有定程,不可旷废,贻误子弟。
  四、识字为立身之本。虽秉耒耜,不能不略识之无。既设小学,必力求扩充,添办高级,以臻完美。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周氏对于教育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把教育中的识字作为立身之本,而且凡族人无论男女儿童均可上学,其教育费用“随家之有无,酌定之”,其经费来源主要是族中所置的240亩水田的收益,实行公产公益的办法,已经初步具备了义务教育的因素;其次,强调教学楼要正规化,不得干扰教学秩序,确保教师的正常工作和学生的正常学习时间;此外,学校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逐步扩大教学规模。这些观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宁波开埠后西学东渐的影响和新文化对农村的带动。
  二
  崇文初级小学为民国初开始试行的新学,开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课程。1915年,初等小学改称国民小学。次年,实施国家教育部《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提倡体育、智育、情育、志育并重。1919年起,修身课改为公民卫生课,国文课改为国语课,手工、图画改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课,并增加社会、自然课。
  1929年,鄞县政府成立义务教学委员会,对6—12岁儿童实行强迫教育,囿于经济原因,不能普及。1940年,根据教育部《国民教育实施细则》,要求所有各乡镇设立中心小学校,本村为蜃蛟乡中心村,小学遂改为乡中心小学,并由初小改为完小。学校一直设在“裕成”大宅,直到1990年搬迁新校舍。
  1949年5月鄞县解放,包括蜃蛟小学在内的所有学校悉归国有。学校废除公民训练、公民课等,增设政治课。下半年起,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一致的教育方法。1950年7月,在鄞县人民政府统一任命乡中心校长时,任命车兆育为蜃蛟乡中心小学校长。其时,还利用夜间在小学里办农民“冬学”,帮助农民识字扫文盲。1952年,根据国家教育部《小学教学计划》,开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图画、音乐等8门课程。1953年,全面学习苏联经验,强调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提倡“五个环节”,并改百分制为五级记分制。1955年秋,又增设手工劳动课,把生产劳动列入课外活动内容。1956年推广普通话,从此年入学的学生开始,小学低段引入注音字母(后改拼音字母)。1957年为实现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学方针,加强政治教育和生产劳动。1958年9月,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生产劳动正式进入列入教育课程。其时适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学校劳动任务日益加重,农忙时期放“农忙假”,组织高年级学生割稻、拔秧,低年级学生捡稻穗、拾粪积肥,学校开辟菜地让学生学习种菜养猪,组织“晚呼队”穿巷走弄呼宣传口号;教师更是政治学习不断,经常连夜赶赴鄞江桥区校开会,“放卫星”“插红旗、拔白旗”,组织农民扫文盲,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明显下降。其后又遇“三年自然灾害”,导致大批学生流失。其时蜃蛟没有中学,小学毕业生根据学区报考鄞县第四初级中学(后称鄞江初中),每年约有2—3名学生升入初中。初中毕业能考上樟村中学读高中的,更是寥若晨星。
  1962年在国家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中,贯彻中共中央《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小学须保证全年有9.5全月教学时间,纠正了大跃进带来的劳动过多的现象,其时还开展了“学雷锋”活动和阶级教育。
  
  直到“文革”前,曾经在蜃蛟小学任教的教师有数十人,其间先后由车兆育、马立品、汪时同、陈开锦、王悌恩、洪华冠、潘隆甫、翁毅夫担任校长。
  民办教师最早起于1958年,分别有宋千军、周凤英等。
  三
  1966年下半年起,小学教学受到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影响,翌年2月,因“批判旧教材”导致原课本停止使用。学校只能在“以阶级斗争为主课”的要求下,用浅近的毛泽东著作如“老三篇”为教材,再兼学语文、算术。再以后,校长翁毅夫“靠边站”,教育秩序严重混乱。1969年7月,小学下放给大队管理,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学校更名为“蜃蛟大队五七学校”,以示响应毛泽东关于教育革命的“五七指示”。教师归队任教计工分。学校先后由柯秋霞、毛连根、应百善为学校负责人,代表“贫管会”行使管理职能,相当于校长。
  1972年,根据周恩来提出的“普及农村小学五年教育是一项大政”的指示,蜃蛟小学于1973年开始实施五年制教学,小学设1—5年级各一班。学校内设初中,称“戴帽子”中学,主要招收本大队(村)的子弟入学,以减轻设在庵漕的公社中学的压力。初中的学制为两年,故只有初一、初二各一班,也尝试过春季招生开设初中春季班。由于教材衔接等原因,小学一度曾加读半年,称“过渡班”。1975年学校曾被评为宁波地区教育先进单位。1977年10月,为了改变办学条件,蜃蛟大队出资在裕成门前的草场建造一座砖混框架结构的二层楼教育楼和两间作为食堂的平房,总面积672平方米,于1978年8月竣工。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停止招收公立教师,原公立教师不足以应付教育任务,村里招收宋千军、周凤英、应百善、周亚斐等人为民办教师。
  1978年,蜃蛟小学恢复为公社中心小学,由虞启松担任校长,学校也在秋季由裕成老屋搬迁到新落成的教育楼。小学恢复了六年学制,取消了过渡班,继续内设初中,是年有学生420人,教职工18人。学校提倡“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书本知识为主”的指导思想,教学开始再次走上正轨。为了多方筹措办学经费,1979年9月蜃蛟小学办起了校办厂,由林大邦任厂长,有职工12人,生产五金汽车配件,年产值20多万元,利润5万元,用于补充更添办学设备和改善教工福利。1979年起不再招收民办教师,优秀的民办教师吸收为公立教师,蜃蛟小学先后有宋千军、周凤英、应百善、周亚斐等转正。
  新校舍落成后,老校舍“裕成”老屋移交蜃蛟大队创办抛轮厂,数年后毁于火灾。
  1980年9月起改由李良宝任校长。其时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小学与初中理清体制,强化社中心的职能。是年9月中小学分割,初中统一归并到公社办的蜃蛟中学,恢复三年学制,不再在小学“戴帽”。小学独立建制,且将周边除前虞小学、茂林小学继续办完小外,其余行政村的小学中高段五、六年级学生充实到社中心,使蜃蛟小学的学生额基本保持在400名左右,教师近20名。学校的东、南、西砌起围墙,以保证教学楼和操场成为一个独立的院落。1983年8月,根据省教育厅《全日制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一至六年级均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音乐、劳动等课程,在四至六年级开自然课,五年级开设地理课,六年级开设历史课。重建少先队,贯彻《小学生守则》,进行“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这一阶段,校办工厂依旧保持原有的规模和经济效益。
  1984年6月起由周信泉担任校长。1986年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育有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同年,教学楼西扩得一幢二层小楼,可增加4间教室,新建筑占地12亩,建筑面积224平方米。1988年10月到次年12月,学校再次动土,在北面新建1幢教学楼、3间食堂平屋和7间校办工厂厂房,新校舍占地3.82亩,建筑面积1236平方米,于1990年春启用新校舍。其时,学校1—6年级共12班,有学生530人,教职工28人。校办工厂保持原有的规模和效益。
  1990年9月起,由陈春亮担任校长。全校12个班级,有学生600余人,教职工30人。1991年3月起动工建造教师宿舍楼1幢,次年5月峻成,共18套,建筑占地1.8亩,建筑面积1446平方米。同时,校园内建造花坛、喷水池,校园更为美丽。
  蜃蛟小学从小公社建立后,除“文革”中必为五七学校外,一直作为公社(乡)中心小学。周边村落的初级小学在发展中不断被整合到蜃蛟小学。查1990年的统计资料,当时的蜃蛟公社共有蜃蛟乡中心、前虞小学、茂林小学3所完全小学,此外有湖山小学、车唐小学、林家小学3所初级小学。这3所初小的毕业生,大多会到蜃蛟小学来继续读五、六年级。其后,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也因为农村学龄人口的急剧减少,各周边小学均在调整中分批并入蜃蛟小学。
  四
  在蜃蛟村的教育历史上,有一段富有影响的创办中学的经历。1958年下半年,在大跃进“敢想、敢说、敢作、敢为”的积极政治气氛中,借助村里的十房头民宅,创办了蜃蛟民办中学。黄加苗是创始校长,聘请了陈丽珠、车孟哉、宋千军、童华丰、郑金文等前来任教。这在蜃蛟村的千年历史上是第一次创办中学的壮举。所谓民办,实际上是公社出钱,而不是由县政府财政支付办学经费,用现在的话说是政府分级办学。
  当时农民家境比较贫困,子弟上学能读到高小毕业已经算是不错,能升入中学的寥若晨星。因为中学必须到樟村后来到鄞江桥就读,农家子弟如果去寄宿求学,单独的开销确是一笔可观的费用,不寄宿者在家吃饭,小菜多出自田头,人多人少都含糊过去,而且还不能在课余时间为家里割猪草、挑苋菜马兰、做些帮工下手。现在初中就办在村里,这使贫困农家十分踊跃。民办中学一开办就招收了两个班,约80—90名学生。到第二年又招了一班,达到三个班的规模,同时增加了高文达、陈金国两名教师。
  “三年自然灾害”开始后,农村经济十分萧条,办学经费的来源也受到影响,踌蹰满志的民办学校就受到很大的挫伤。1961年上半年,蜃蛟民办中学搬到裕成老屋,附于小学一起办学,规模仍有三个班。到了次年,学生只剩下一个班,人数不足20人,教师也只有宋千军一人。但是民中的办学机制依旧得到群众的需求和公社的支持,到1964年再度发展为二个班,又从古林中学调来李竹凡老师,与宋千军一起专门教习初中,其他课程则由小学的教师如翁毅夫等兼任,大大减少了教育成本。当时公社党委要求民中加强种田技能的培养,划拨卢家桥15亩土地归学校耕种,学校也因此增加了一名农民教师陈世猛,于是民办中学必为农业中学,称蜃蛟农中。
  蜃蛟农业中学一直维持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生也与各地的中学一样随大势停课“闹革命”,外出进行“革命大串连”,不再有新的招生,学生作鸟兽散,学校也自然结束使命。
  1969年9月,为适应“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将全县15所县属中学的教师、校具、仪器等分到全县53个公社,以实现“社社有初中”的目标。此月,蜃蛟公社中学建立,首任校长林守甫。中学选择了蜃蛟村的庵漕河南空地建造校舍,公社按全社每亩土地0.8元的标准摊派,共筹得办学资金1.8万元,各大队也抽调一名人员负责建造校舍,蜃蛟大队派出队干部周云良负责建设。为节约建校费用,校舍建造的部分材料系拆除张马后面的三眼桥庵所得,由杨南良、唐松凤负责拆迁。学校占地3.8亩,建筑面积1140平方米。
  1971年秋季正式招生4个班,在新校舍开学,这是蜃蛟村历史上第一所正式的公办初级中学。中学的师资除从原公办学校调入的王蔚筠、徐正竹、程鑫凯等教师外,又招聘了应安邦、严秀兰、徐仁江、许锡明、车建国等。学校除教授浅近的语文、数学和常识外,还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活动。1976年秋,学校增设高中班1班,次年又招高中1班,高中直到1979年结束停办。
  1979年高考制度恢复后,教育方走上正轨。1980年9月,蜃蛟小学的初中班2班在中小学分设中并入蜃蛟中学,并开始实行三年学制。1983年秋季起,初一年级实行《浙江省全日制第二类教育计划》初中开设农业知识课外活动,以培养当地生产需要的人才。1988年后,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新编《鄞县志》记载,1990年蜃蛟中学班级5班,学生201人,教师14人,1993年在公路边毗邻小学建新校舍。
  随时着计划生育的贯彻,学龄青少年增长速度得到了控制,原规划的学校开始生源不足。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1997年9月,在全县县教育布局调整中,撤消蜃蛟中学,师生并入古林中学。从1969年开办到1997年结束,蜃蛟中学历经28年的办学历程,一度开创了蜃蛟教育的辉煌时代。这其间,林守甫、王瑞甫、朱建国、虞启松、虞启迈、陈春亮、任连华、王以林曾先后担任蜃蛟中学的校长,为中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知识出处

蜃蛟史话

《蜃蛟史话》

本书介绍了宁波市蜃蛟村的历史、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传统和人物等方面的内容。文章从村名由来、始居姓氏、行政沿革、自然环境、旧村格局、族房祖堂、联村风貌等方面讲述了村落的人文地理;从农耕田作、地珍当推草一根、贸易集市、交通航运、公共事业等方面描述了村落的经济社会状况;介绍了村办企业、传统作坊店铺等企业发展历程;记录了蜃蛟村的历史大事和闻氏家族的一些传说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车兆育
相关人物
马立品
相关人物
汪时同
相关人物
陈开锦
相关人物
王悌恩
相关人物
洪华冠
相关人物
潘隆甫
相关人物
翁毅夫
相关人物
宋千军
相关人物
周凤英
相关人物
翁毅夫
相关人物
柯秋霞
相关人物
毛连根
相关人物
应百善
相关人物
周亚斐
相关人物
林大邦
相关人物
李良宝
相关人物
周信泉
相关人物
陈春亮
相关人物
陈丽珠
相关人物
车孟哉
相关人物
童华丰
相关人物
郑金文
相关人物
高文达
相关人物
陈金国
相关人物
李竹凡
相关人物
陈世猛
相关人物
林守甫
相关人物
周云良
相关人物
杨南良
相关人物
唐松凤
相关人物
王蔚筠
相关人物
徐正竹
相关人物
程鑫凯
相关人物
应安邦
相关人物
严秀兰
相关人物
徐仁江
相关人物
许锡明
相关人物
车建国
相关人物
林守甫
相关人物
王瑞甫
相关人物
朱建国
相关人物
虞启松
相关人物
虞启迈
相关人物
陈春亮
相关人物
任连华
相关人物
王以林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蜃蛟中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蜃蛟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