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舆地-人文地理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蜃蛟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2011
颗粒名称: 千古舆地-人文地理篇
分类号: K295.5
页数: 57
页码: 11-66
摘要: 本文介绍在“千古舆地——人文地理篇”中,文章分别介绍了村名由来、始居姓氏、行政沿革、自然环境、旧村格局、族房祖堂、联村风貌等,让读者了解到蜃蛟村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关键词: 古林镇 蜃蛟村 人文地理

内容

一个与“龙”有关的古村
  ——蜃蛟村名溯源
  广袤的鄞西平原,背靠着西部绵延的锡山。锡山是四明山的东麓,属蜃蛟村的邻乡梅园。沿着山麓有一条逶迤向北的河流,从鄞江的它山堰分出一路清水,经小溪港、柴家河流向横街的林村。那条河流在经大桥后有一条支流桃浦河,经翁姚绕湖汇山流经蜃蛟这个千年古村,然后汇入更宽阔的新桥港,再流向石马塘河。河流一路而来,山青水碧。
  有山有水的地方是美丽的。
  1973年,在蜃蛟村边上的芦家桥,人们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专家鉴定后认为它属于河姆渡第三层的文化,距今约为5000年。在这里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陶片和破碎的陶制器皿,还发现了5000多年前的先民们用芦苇编织的苇席,他们用苇席来制作简陋房屋挡风避雨的墙壁,它证明了当时的人类已经在这里建房定居。这是鄞州至今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址,也可以这么说,这里正是鄞州最早的古村。
  芦家桥文明以后的4000年,这是一段文字历史的空白,至今无法考证中间的延承与变化。但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可以查到今天的蜃蛟村至迟形成于东汉。开始是姓魏人家的聚居地,到了南宋,姓周的人家开始在这里发族。周和魏正是蜃蛟两大最主要的姓氏。蜃蛟的周姓称自己为“蛟川周氏”,这个称呼用现代白话文说,说是“龙河的姓周人家”。
  这个村子为什么叫作“蜃蛟”,它出于何典?
  1931年编的《蛟川周氏宗谱》里,周氏的裔孙周良烜先生写了一篇《里名考》。他说:“吾乡锡山以产锡得名。横亘数百里,苍翠接天,为一郡龙脉之祖。即古之赤堇山也。《会稽记》:‘欧冶子铸剑,竭若耶之溪而采铜,剖赤堇之山而出锡’。《宝庆志》误入奉化。《成化志》又误列鄮东。惟高宇泰《锡山考》辨之为甚详。”
  他首先从锡山说起。他说横亘百里、苍翠接天的锡山,古代称为赤堇山,这是宁波一郡的龙脉所在,或者说这是一座有灵性的龙脉祖山。春秋时代的越国以青铜剑著名于中国,也因此使它成为春秋五霸中最后一个称霸的国家。所以古书《会稽记》说到,越国著名的铸剑专家欧冶子,他干涸了诸暨的若耶溪,到溪床里采铜矿,又挖开赤堇山也就是锡山来采锡,把铜矿和锡矿放在一起冶炼,得到的合金就是青铜,也就是铸剑的最好材料。周良烜先生特别强调了明代的高宇泰所写的《锡山考》,那篇考证十分详细,纠正了南宋罗浚的宝庆《四明志》把赤堇山说成了奉化白杜的鄞城山、明代黄润玉的成化《宁波府志》又误以为是鄮东堇山的错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周良烜先生反复强调着锡山是越国最重要的锡矿开采地的历史,不但在强化他对于四明郡“龙脉”的真正涵义,而且将带出“蜃蛟”这个村名的来历。
  接下来,他用了一段十分漂亮的散文笔法写道:“当夏秋之交,霪雨连绵,锡山之水,骤涨横流,高腾数丈,田禾尽没。谚呼出蜃。”也就是说,从锡山冲刷而下的山洪,横流田野,浪高数丈,老百姓称为“出蜃”。蜃蛟地区的人们至今还能记忆起当年所谓“出蜃”的景象,当洪水肆漫的时候,地下暗流突出地表,常常会冲出一个大如水桶口有土洞,地水汹涌而出,高腾数尺。
  周良烜先生认为“蜃蛟”这一村名,正是从“出蜃”这一本地屡见的自然现象中来。因为从锡山来的水,“自梅溪沿山诸港,东折而注于桃浦,至石马塘众汇流合焉。吾族周氏适居其间,人烟稠密,聚族而处者二百余家。”这个首当其冲的大村,“当蜃出时,其水必从宅前后经过,古人名命之义,殆以是欤。”可以想象,当锡山下来的山洪,漫出桃浦河遍野东来,从蜃蛟这个人烟稠密的村前村后流过,常常有地下水突然破土而出,喷射着数丈高的浊浪。人们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水景,完全可以有两种态度:一是悲观的,认为那是一场水灾,这个村完全可以叫作“水患”村,但是另一个态度却是乐观的,认为那是“出蜃”,是从锡山下来的“龙”的灵性正从这里奔腾而过,这里就是龙的故乡。
  蜃蛟村的先人是乐观的,他们选择了后一种态度,他们为此而自豪。
  蜃和蛟是什么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蜃为蛟之属,其状似蛇而大,有角如龙,鬣红,腰以下鳞尽逆。食燕子。能吁气成楼台城郭之状,将雨即见,名蜃楼,亦曰海市。”这个解释很有意思。他说蛟就是龙,而蜃是蛟的一种,头上有角,胡子是红的,腰以下都是倒长的鳞,它一呵气就会出现海市蜃楼。也就是说,“蜃”正是一种红须倒鳞的角龙,一种呵气能出海市蜃楼的神龙。因此“蜃蛟”就是“蜃龙”,或者说是“须角龙”。
  为此,周良烜先生大大地作了一番考证,虽然他的用古文所作的考证现在人读起来很不流畅,这一段可以跳过去不看,但是还是应该把它抄在下面,让有兴趣的人慢慢体味,如果看进去了,的确很有意思。他这样写道:“《汉书·天文志》:‘海傍蜃气象楼台’。《礼·月令》:‘雉入大水为蜃’。《说文》:‘蛟乃龙之属,池鱼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埤雅》:‘蛟,状如蛇而四足,细颈,颈有白婴(缨),大者数围,卵生,眉交,故谓之蛟。”然后,他又根据自己的调查采访而补充说:“予尝闻之故老云:雉卵遇蛇,旋绕入地数尺,历百余年化而为蜃。穴居地中,其状如豕,双目常闭。未出穴时,间有获之而烹食者。每当秋雨暴涨,雷电交作,穴水涌如瀑布,蜃即随流入海。人亦罕见其形。至与蛟并称者,以其皆属水怪。”
  当他坚定了自己的看法后,他又特别地更正了一个当地的说法。因为在这以前,村里曾经有人说,蜃蛟这一村名,是因为周家有一位高祖叫“蛟池公”,从他开始就叫蜃蛟。他认为这一说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万历《桃源乡志》中明明白白地写着:“宋南渡后,周家花园祖柏松公以入赘于蜃蛟弄魏氏,遂居此。”所以蜃蛟之名在魏姓居住的时候已经有了,并非起于周家的蛟池公。
  那么为什么又叫蛟川呢?原来宁波地方有两条蛟川,古人称甬江(大浃江)为蛟川,又称“郡蛟川”,而蜃蛟之川则称为“鄞蛟川”。关于这一点,1931年修成的《蛟川周氏宗谱》说得很清楚;“川之上流为它山、锡岭、建岙诸泉所汇合。自西山之麓东流出章圣桥,经姚宅之前注入桃浦。其旁支流,北折入上陈横港。蜿蜒而来,即蛟川也。”也就是说,蛟川就是桃浦的支流,经上陈而来者为其上游。“吾族居川之北岸,其南岸则为魏氏。”这就把同村的周魏两氏在地理布局上说明了。这条穿村而过的生命之水,是深得周氏的珍惜的,为此,专门记述了1920年的一次大的疏浚:“年久就淤。曾于民国九年由族人翅泰君主其事。提崇本堂公积五百金,此外,复捐集殷富八百余金,开浚焉。”
  现在可以十分清楚地说明了,蛟川的本意就是“龙河”,这条龙之水经过姚家前的桃浦河,到上陈进入横港开始,蜿蜒至芦家桥一折,至街河再一折,由西向东到万寿寺潭,这时候它就汇入了从惠民桥、孙王、前虞新桥而来的新桥港。这样算来,蛟川从上陈横港到新桥港,总长约三里。
  从鄞州最早的古村,到宁波一郡龙脉的锡山,到锡山的“龙之水”经过的“鄞蛟川”,五千年来的蜃蛟古村,一直讲述着龙的故事,那是一阙与龙共舞的故事。
  —两姓开济—蛟川
  ——创始蜃蛟的两大家族
  蜃蛟村最早的居民,是蛟川南岸的魏家的魏姓人家。蜃蛟魏姓的祖先魏斌在东汉建安元年(196)任山东兖州刺史,其后居家来到鄞县,是鄞州魏氏蜃蛟派的先祖。
  在蜃蛟村的街心小广场边,今天的供销社所在的位置,数十年前有一座古建筑,当地的人们叫它“魏家祠堂”。其实它不同于一般的家族宗祠,而
  是一座名人纪念祠,叫“魏文节公祠”。
  魏文节公叫魏杞。魏杞(1120~1183),字南夫,安徽寿春人。生于宋宣和二年(1120),绍兴十二年(1142)中进士,初任余姚、晋陵、泾县地方官,有才名,擢升太傅寺主薄、宗正少卿。隆兴二年(1164),宋孝宗耻向金国称臣,想改变君臣献纳名义,削减岁币数目,命魏杞以礼部尚书衔出使金国。魏杞以一介使节,深入金邦,慷慨陈辞,晓以和战利害,虽备受迫害,然抗论不挠,临危不惧,终于折服对方,保主权,尊国体,退金兵,不辱使命。回国后深得孝宗重用。乾道二年(1166),除起居舍人,累迁至同知枢密参知政事、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宋代的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因此被后人称为“魏杞丞相”。乾道三年,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六年,起知平江府,被劾夺职。告老后,授资政殿大学士,居鄞县小溪芝山,怡情于山水,人称碧溪先生。淳熙十年(1183)卒,享年六十有四,追封鲁国公,谥文节。故后人又称“魏文节公”。著作有《山房集》、《三苏言行编》等,可惜都佚亡。《宋史》有他的传记。葬奉化溪口镇西北藏山先人墓下,墓旁建常乐院,后改称崇福祠,俗称魏家庄,内立宋右丞相郑清之撰写的《神道碑》。后人徐彬吾《谒魏丞相墓》诗谓:“矗矗群山聚,萧萧一空墓;尘埋扶宋相,碑勒使金功。山窣凝余泪,溪声泣旧桐;南朝千古恨,今已付东风。”庄院现为奉化市林果园艺场。
  魏杞是一位诗人,他的诗如《送袁朝奉芳秩满趋朝》,曲折地写出了对宦海风险的感慨:
  壮年鼓箧上神京,叹息惊人未一鸣。
  白发尚堪谈世事,青衫原不坠诗名。
  簿书堆案三年梦,风月张帆午夜程。
  去矣飞腾九霄上,莫忘瞻衮话平生。
  他的词也写得很漂亮,如《虞美人》,也隐约表达了他的孤傲和不与世合的叹喟:
  冰肤玉面孤山裔,肯到人间世。天然不与百花同,却恨无情轻付与东风。
  丽谯三弄江梅晓,立马溪桥小。只应明月最相思,曾见幽香一点未开时。魏杞迁芝山后,成为鄞州魏氏的碧溪派。碧溪派与蜃蛟派在族源上是近亲,因此蜃蛟魏氏把他认作了自己的族祖。从魏杞死后皇帝褒扬的谥号“文节”,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文采斐然、节气崇高的官员。蜃蛟魏氏的后人深深敬重这位出使敌国、不辱使命、出将入相、晚归山林的本族先辈,在自己的居住地建立了纪念他的“魏文节公祠”,并作为家族的宗祠。这也使蜃蛟这个古村与中国的一段大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蜃蛟魏姓在北宋时与古林的文嘉院周氏结下了一门姻亲,然而这一次结亲却包含了一段苦涩。
  蜃蛟周氏源出文嘉院周氏,是同一个大家族,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这一家族发族于湖广永州府的道州永明县,今可考的先祖是北宋天圣二年(1024)进士周尧卿,累官至太常博士,历任连州和衡州的司理参军、程州的司录,当过高安、宁化二县的知县和饶州的通判(副知府),欧阳修专门为其写过墓表。周尧卿生有七个儿子,其中周谕当过鼎州司理参军,周诜初授湖州归安县主簿,后来为文林郎江州观察判官,再一个儿子仍是蜃蛟周氏的祖先周谊,为延祐五年(1318)进士,历任秘书监左正字著作郎,入宫为皇帝侍讲经筵,升为左司谏,所以后人称“司谏公”。司谏公有一个儿子叫周碱,当过山东、河北的安抚使。周瑊生两子,叫周福和周祐,蜃蛟周氏为周祐一支,周祐曾任蓟州司理参军。周祐生周造,为宋庆历二年(1042)壬午杨寘榜进士。周造是周氏迁到鄞县的第一代始祖。周造生三个儿子,分别为周处厚、周温厚、周师厚。处厚是庆历六年(1046)丙戌贾黯榜进士,温厚是元丰五年(1082)壬戌黄裳榜进士,而蜃蛟周氏出于第三个儿子周师厚,师厚字敦夫,与其兄周处厚同受业于鄞江王先生,是皇祐五年(1053)癸巳郑獬榜进士,官朝散郎,历任荆湖北路农田水利转运判官。周师厚娶了太子中舍范仲温的女儿,也就是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侄女。周师厚与范太夫人生了周锷和周铢两个儿子。周锷,字廉彦,14岁入太学,是元丰二年(1079)已未时彦榜进士;周铢,字初平,是崇宁二年(1103)霍端友榜进士。蜃蛟周氏是周锷的后代。从上述经历,周氏实为四明望族。
  如果单从蜃蛟周氏的脉络看,上述的家族发展史可以理出一条更为简明的血缘脉络:这个家族发源于道州永明县周氏,第一位名人就是宋天圣二年进士、太常博士饶州通判周尧卿。周尧卿是宋代永明县永川乡都笛楼(今江永县粗石江镇叠楼村)人,当时与同县的周敦颐齐名,时称“潇川两先生”。周尧卿警悟强记,以学行知名。范仲淹以其经学、品德堪为人师表,曾向皇上举荐;欧阳修曾为他撰墓志,彰其学行,示之后世。周尧卿生延祐五年进士、左司谏周谊,周谊生山东河北安抚使周瑊,周瑊生蓟州司理参军周祐,周祐生庆历二年进士周造,周造生皇祐五年进士、朝议散郎、荆湖北路农田水利转运判官周师厚,周师厚生元丰二年进士、大学士、谥文嘉公周锷,所以到周锷一代,周氏称文嘉院周氏。再其后,周锷生周完官,周完官生周伯松。周伯松就是与蜃蛟魏氏结亲的女婿。然而这不是一次欢乐的婚姻,而是以“入赘”的方式,也就是以“进舍女婿”的身份进入蜃蛟的,这在旧时代多少算是很不体面、很不光彩的一件事。
  为什么一个曾经如此显赫的家族,最后会突然落得如此的败落?
  其中的一个关键人物就是周锷,事关一桩轰动全国的政治迫害事件。《鄞县志·人物·周锷》条说“周锷(1058—1132),字廉彦。元丰二年(1079)进士,调桐城尉。后弃官求学,经史百家之书无不毕读。西游颖昌、洛阳,文彦博、司马光皆极器重之。至京师上书言事,受嘉奖,出任蕲县簿,摄佥事。饥岁时请部判史捐廪赈贷,民众得以生存,曾受丰稷、范祖禹推荐任濠州司户参军。后任地方财赋官。崇宁元年,以职事论天下财用大计。政和四年,知南雄,下令核定田赋市面上租收,以通财源,裁汰冗费,革除积弊。雄州父老以故称之为‘视民如子,居官如家’,后任江淮、荆湖、浙江、福建等路提点。其为官久历中外,谙练世务,为政有方略,政声卓著。宣和五年致仕。”
  地方志常常要“为贤者讳”,所以这段历史里隐瞒了一个重大而痛苦的事实,那就是他在宋代的权力斗争中,卷入了“元祐党人之祸”,而且是所谓“妇翁、妹丈、舅甥俱入党碑”,深受蔡京迫害的政治事件。可以想象,周锷、他的舅舅范中宣公、他的两个岳父胡宗愈和王覿、他的妹夫陈瓘都是反对蔡京的同党,这不能不在朝野引起震惊。这件事在各种历史书籍中都作为重大事件记载,大体的情节是,崇宁元年(1102)宋徽宗用蔡京为相,以崇奉“熙宁新法”为名,否定建中初政。所谓“熙宁新法”,也就是史称的“王安石变法”。蔡京正好利用当初对“变法”有不同意见的情况,把一批老臣划定为“元祐旧党”,开列了文彦博、司马光、苏东坡等120人,都被称为“奸党”,周锷和他的舅舅、岳父、妹夫都在这个名单上。这份名单经御书刻石,立于皇宫的端礼门和各地官厅门前。过了两年,又重定“元祐、元符党人”以及上书反对绍述者共309人,御书刻石于文德殿门东墙,蔡京手书刻石于各州县。进入这份名单的人都受到了迫害。这无疑是开具了一份全国通晓的黑名单,使这些人在海内无法正常生存。圣旨规定这些人和他们的子女永远不准在朝为官,忠贞人家不准嫁娶他们的子女,如果已经订亲,则依据皇令解除婚约。一败涂地的周锷忍声吞气回乡,在宁波的月湖边筑“四休堂”居所赋闲,称“四休堂周氏”。不断深化的政治迫害,使周锷不得不离开城里风景优美的居所,到乡间的黄古林。从此以后,宁波和鄞县的所有地方史料中再没有见到这一门周氏在宋代和明代有重大人才出现的信息,不但仕途阻塞,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直至明代,也仅文职一人。到了周锷的孙子辈,家境已经困顿到无法讨到女人,因而小孙子周伯松不得不入赘蜃蛟魏氏。没有周锷的这一场政治灾难,恐怕也就没有了蛟川周氏。历史常常充满戏剧色彩。崇宁五年(1106)一月,天空出现一颗陨星,接着,一声惊雷竟把宫门外的“党人碑”一劈为二。这似乎是再清晰不过的“天怒”了,宋徽宗大惊,对“党人”的迫害开始收敛;五年后,又有道士对徽宗说,他见到了苏东坡的灵魂,对皇帝有意见,于是党禁开始松懈。所以周锷死后又被光荣地追认为“文嘉公”,意思是文采斐然、道德可嘉。周锷的这一次政治陷害对于以后的蜃蛟周氏的文化是有极大影响的。就旧时最被看重的功名而论,周氏在宋代周锷以前有文职9人,但以后包括整个南宋,再无一人入仕;至明代也仅文职1人。直到清代,蛟川周氏有再次崛起的迹象,有文职114人,武职6人,但是没有造就大名望也就是所谓的“族望”者。
  蜃蛟周氏的一世祖周伯松是一个过渡人物,因为是入赘,他的子孙开始时都是姓魏的,现在已经无法查清到底过了多少代,才有周本通、周本才兄弟俩正式从魏氏分立而复周姓,从此蜃蛟的周氏也以他们确定为蛟川周氏的一世祖。也就是说,自本通、本才以后,才正式有蛟川周氏。兄弟二人分为前、后两宅。下一代,前宅的崇文、崇行、崇忠、崇信和守德兄弟五人,后宅的守仁、守义、守礼、守智兄弟四人共九人成了周氏的2世祖,也就是这九人的后裔,基本形成了蛟川周氏的九个房系。3世后至23世共21代,周氏祖先的名讳已经无法考证,到了23代才正式排定行第。
  不管如何,蜃蛟村是由魏氏和周氏的两姓先祖共同创造的。两姓在发族前经历了一段共同的苦难,承担了一种共同的家庭道义。同为名门望族的两个姓氏,由于政治的原因都冷落了,然后凭借着蛟川两岸的那一片龙脉土地,踏踏实实地耕读传家,开济发明,这才开始慢慢地积累和振兴。蜃蛟村见证了两姓名门兴兴衰衰的历史,但是两姓的后裔以自己坚实的生活态度,使家族保持了千年不散的稳定,并在进入新时代后有了大的发展。这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鄞西石马塘闻氏望族
  石马塘地处四港交汇处,南有新桥港、虹桥港,北有古林港、西洋港,汇集成碧波荡漾的大水塘。《桃原乡志》载“古有马至此化为石”之语,即是“石马”二字的出处,故名这个大水塘为“石马塘”。
  闻氏始祖吉,系山东青州益都人。闻吉次子实,登北宋辛丑科进士,任明州通判,携父吉、兄政同之任。公元1127年金兵陷汴,北宋亡。通判公因国事、家事惊悲交集,卒于任上。因道梗不得归,父吉、兄政雅爱鄞江山水奇绝,卜居鄞之光溪响岩山南,开业传世,故吉为闻氏居鄞之始祖。传之五世祖唐卿析居章村;六世祖时政公于宋开庆元年率族复析居石马塘,修塘、造桥、首建榠樝孝子庙。子孙锦瓞,闻氏先人居于石马塘江西岸由东向西开挖的河漕边,于是把村庄名曰“闻江岸”,至今已有750余年。
  石马塘居四明东七十二峰之东锡山之麓,山葱茜,插天泉源甘洁,实六邑钟毓之原,背水屏嶂,带水迂迴,水深而清。山水间闻氏聚居,自宋至清闻氏为士为民,为忠为孝,簪缨赫奕,科甲蝉联,为节为义,甲于明州。椒衍瓞绵,世推望族,兰馨桂馥,代有闻人。诗云:“锡峰倒映横青黛,它水旁过泻碧声,石笋纤纤渊内簇,地灵六邑尽传名。”闻氏望族鼎盛于明中期,闻渊上下五代皆为朝廷命官。闻渊之祖父璋,赠刑部尚书,渊之伯父元奎赠兵部主政,渊父元壁任南京刑部尚书。明弘治十八年(1505)渊中进士,政绩显著,官升吏部尚书,由于“吏部统八僚”,其官位显赫,人称“天官”,又赐太子太保。其堂兄堂弟、其弟等十余人皆在朝为官;其子、孙17人皆有功名在身。从明初至清末,仅天官房一派,除53位不同地位的达官显宦外,还有50多个郡县秀才。全族职官科举达260余人,甬水名宗,闻氏望族,实不为过也。
  村落行政说沿革
  ——蜃蛟村落的行政变迁
  我们现在没有确切的资料说明唐代以前的蜃蛟行政隶属,但是从一些墓志、残碑来看,唐代的情况与宋代基本差不多。蜃蛟村在北宋时代属鄞县通远乡。通远乡大概包括今天的鄞江、龙观、樟村、大皎、梅园、蜃蛟。
  其时全县有18个乡:
  武康乡(县城东部) 东安乡(县城西部) 清道乡(望春高桥)
  万龄乡(邱隘下应)富都乡(舟山) 安期乡(舟山)
  蓬莱乡(舟山) 灵岩乡(北仑) 太丘乡(北仑)
  海晏乡(北仑) 光同乡(栎社洞桥) 桃源乡(古林凤岙)
  鄞塘乡(姜山) 阳堂乡(宝幢天童) 丰乐乡(横溪甲村)
  翔凤乡(韩岭管江) 通远乡(梅园樟水) 句章乡(鄞江宁锋)
  为了表示大致方位,以上乡名后括号里是其核心地区的今地名。
  熙宁六年(1073)划出海岛地区的蓬莱乡、安期乡、富都乡另立昌国县,也就是今天的舟山市范围。
  熙宁十年(1077)划出县境东北的灵岩、太丘、海晏三乡隶属于定海(镇海)县,也即今天的北仑地区。至此鄞县县境基本上没有变动。
  南宋乾道五年(1169),蜃蛟村隶属鄞县通远乡李洪里。其时的通远乡辖桓村和李洪里一村一里。宋代基层行政实行“村里”制,“村”相当于今天的镇或独立行政大村,桓村即今天的龙观恒村一带。“里”是松散村落的行政联合体,相当于一个没有核心首村的行政联合村。闻时政公于南宋开庆元年(1259)迁徙石马塘,是为闻江岸村的闻始祖。
  元延祐七年(1320),蜃蛟村隶属鄞县通远乡三十九都。元代的基层行政组织为“都图”制,三十九都下设7个图,蜃蛟村具体归于哪个图现无资料可考,但这一体制直到清代基本未变,可参考清乾隆年代的行政。闻江岸属通远乡李洪里三十九都二图。
  明代通远乡只有一个里,无村。蜃蛟继续属通远乡李洪里三十九都。但三十九都下辖有18个图,蜃蛟村属于哪个图无考。闻江岸继续属通远乡李洪里三十九都二图。
  清乾隆间,蜃蛟村属通远乡李洪里三十九都四图。闻江岸仍属通远乡李洪里三十九都二图。
  其时的三十九都其有七个图,各图包括:
  一图(后虞〓、郑家漕)
  二图(前虞〓、闻江岸、蓝田方)
  三图(项家〓、石马塘)
  四图(蜃蛟弄)
  五图(林家〓、吴家庄、翁姚)
  六图(岳官漕、牌门头)
  七图(大桥、建岙)
  清宣统三年(1911),在其时的“新末新政”推动下实行“城乡自治”,乡村行政组织有很大的变化。蜃蛟弄村属鄞县章远乡,该乡包括今宁锋、洞桥、蜃蛟、梅园地区。乡政府设在王家桥。
  清末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闻江岸归属长青乡长青村,下辖石马塘西、前闻江岸、后闻江岸、乌桕树下、干唐、张马、项家。乡公所设在张龙桥庵。
  民国十九年(1930)县城宁波单独析出成市,鄞县的乡村分设5个区、363个村。蜃蛟弄村属第二区章远片区蜃蛟联合村。同属蜃蛟联合村的其他自然村包括姚家、蒲家〓、卢家桥、青龙港、上下陈、张家桥。
  民国二十一年(1932)撤消宁波市仍归鄞县,全县再次调整行政区划,不论城乡,统一划分为10个区。蜃蛟弄村属鄞县第七区蜃蛟乡蜃蛟村。该行政村包括蜃蛟弄、姚家、蒲家〓、卢家桥、青龙港、上下陈、张家桥。乡公所设在本村的榠樝东庙内。蜃蛟成为乡政府所在地的历史从这一年开始。
  民国二十四年(1935)鉴于县内乡镇太多难管,调整行政区划,将原全县351个乡镇归并为88个乡镇,不设区,县直接管乡镇。其时蜃蛟弄村属于蜃蛟乡,乡公所仍设在榠樝东庙内。同属蜃蛟乡的行政村有:石马塘西、前后闻江岸、乌桕树下、干塘、张马项、蜃蛟弄、姚家、蒲家〓、卢家桥、青龙港、上下陈、张家桥、阮家〓、后虞〓、蓝田方,石嘉桥、郑家漕、小二房,石马塘东。
  民国三十四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县再次调整行政区划,分为6区、22镇、49乡。蜃蛟村属于鄞西区古林乡。
  1949年5月宁波解放。根据浙江省民政厅民字第2207号通知,划出县城单独成立宁波市,县内分为5区49乡。蜃蛟村属古林区章远乡。闻江岸属古林区锡东乡。
  1950年,为适应土改需要,鄞县改大区制为小区制,全县设9区104乡镇。蜃蛟村属鄞江区蜃蛟乡。同区的各乡镇还有清源乡、鄞江镇、环溪乡、金谷乡、鹳岭乡、梅园乡、百梁乡、马湖乡、仲夏乡。其时闻江岸村属古林区象南乡第三村。
  1956年,为适应农业合作化运动,县内撤区并乡,把原93乡14镇归并为4镇40乡。基本上以蜃蛟乡与仲夏乡合并为建丰乡。蜃蛟村属建丰乡,乡公所设在本村长棣屋旁原周心田大屋。闻江岸村属建丰乡。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县内以11个人民公社取代原乡镇建置。这就是后来所称的“大公社”。公社之下设管理区(大队),管理区下设耕作队(生产队)。其时原建丰乡又按建立前分析为蜃蛟和仲夏两个地区各建大队,蜃蛟地区改组为卫星大队,蜃蛟村改组为照明连,故按隶属关系,蜃蛟村为鄞钢公社卫星大队照明连。次年又改大队为管理区,称为蜃蛟管理区蜃蛟耕作队。闻江岸称为鄞钢公社卫星大队革新连。
  1959年,撤消鄞县并入宁波市。本村成为宁波市鄞江公社蜃蛟管理区蜃蛟耕作队。闻江岸改称蜃蛟管理区三丰耕作队。
  1961年调整人民公社体制,以乡建社,大致是一个原传统乡镇建立一个公社,这就是后来所称的“小公社”,原大公社成为行政区。蜃蛟村改组成为鄞江区蜃蛟公社蜃蛟大队。蜃蛟公社设在本村桂房,大队并会计间设在下祠堂崇本堂。闻江岸改组为蜃蛟公社三丰大队,大队会计间设在闻氏宗祠内。同属蜃蛟公社的有13个大队。蜃蛟大队的格局一直延伸至1983年的撤社复乡,凡22年。
  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改公社为乡镇,大队为行政村,人民公社时代结束。其时,建立鄞江区蜃蛟乡蜃蛟村、闻江岸村,但村内保留经济合作社的名义,作为集体资产的所有人。1972年,拆榠樝东庙建造蜃蛟乡政府,蜃蛟村仍在崇本堂。闻江岸村办公室仍在闻氏宗祠内。
  1992年4月,全县撤区扩镇并乡,称“撤扩并”,撤消蜃蛟乡并入古林镇,蜃蛟村、闻江岸村同属古林镇。从1932年起到此年,蜃蛟村完成了整整60年的乡政府所在地的历史。2005年在本村段梅公路边建造村民委员会。
  2002年,鄞县撤县建区,蜃蛟村、闻江岸村同属宁波市鄞州区吉林镇。
  2004年4月,蜃蛟村与闻江岸村合并为蜃蛟行政村,其地包括原蜃蛟村、闻江岸村和石马塘桥西部分。
  一方水土养生民
  ——蜃蛟村的自然环境
  蜃蛟村的地理位置(以下桥头为准)为东经121°24′00.47″,北纬29° 49′ 03.53″。
  蜃蛟村所在地的地层基岩形成于12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属于中生界白垩系下统的方岩组(Klf),该组岩性下部为灰紫色砂砾岩、砾岩夹紫红色粉砂岩中部为灰紫色中细粒砂岩、粉细砂岩、泥质粉砂岩夹砂砾岩及少量薄层状凝灰岩、沉凝灰岩和泥灰岩透镜体;上部以紫色夹黑色泥质粉砂岩为主,间夹泥灰质砂砾岩。总厚度≥1734.0米。此岩层被第四系地层所覆盖。第四系岩层为形成于喜马拉雅运动的全新统鄞江桥组(O4Y)的钟家堍组(O2Z)。该地层由海积、湖沼灰、蓝灰色游泥质亚粘土、粘土、亚砂土、砂和砾石层组成。局部含有机泥炭层。总厚度≥52米。
  9000—7000年前的全新世最后一次海侵,使今天的蜃蛟一带变成一片浅海滩涂,海水直拍锡山山麓。5000年前海水开始退去,如意〓至车河〓一线的隆起带首先露出水面,形成一条带状高地,蜃蛟村所在地就在这条隆起带上,成为今天鄞州平原最早成陆的地区之一。今蜃蛟的南面从湖汇山向南过洋家畈到仲夏、芝山为一片叫小江湖的湖泊,蜃蛟以北从古林俞家向北为一片叫鷪脰湖(唐以后称广德湖)的湖泊。今天的平原基本上是一片沼泽地。距今5000
  年的芦家桥文化正发生在这条隆起带上。
  蜃蛟村的平均海拔高程为7.92米。由东南面的奉化江向西面的锡山山麓缓慢倾斜抬升。海水内侵和山水出没,在平原形成了网状河流。蜃蛟是鄞西河网中南塘河和中塘河的两大水系的交汇处。南塘河的主要支流小溪港(柴家河)和惠民港(里龙江),中塘河的主要支流西洋港、梅梁河、凤岙市河与蜃蛟沿边和穿村的河流相互沟通。这些河流以丰富的水资源,为蜃蛟提供了较好的水稻种植和水上运输的条件。
  蜃蛟周边的土壤主要是黄化青紫泥田土,母质为江海相沉积物,质地轻粘至中粘。其剖面下段同青紫泥田,上段由于排水条件良好,多网纹状鳝血斑。土壤有机质5.80%,全氮0.377%,速磷4.4PPm,速钾133PPm,PH值为5.5—6.5。另外有一部分土壤为青紫泥田土,属脱潜潴育型水稻土,主要在低洼地块。母质为湖海相沉积物,质地以轻粘土、中粘土为主,土体呈青色,结持粘韧,通透性差,常伴有青泥层、腐泥层及泥炭层。有机质含量5.71%,全氮0.366%,速磷4.4PPm,速钾120PPm,PH值为6.4,近中性。这种海相湖沼型土壤条件,适宜于栽种水稻和席草,为蜃蛟历史上形成鄞州的稻作兼席编型经济村奠定了基础。
  蜃蛟属鄞西平原腹地,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分,雨量丰沛。春季为冬夏季风转换期,北冷南暖的气流经常交替出现,风向多变,温度变化大。春末夏初,常低温阴雨,雨量显著增加,河流渐入汛期。初夏季节,南北冷空气在本地交绥,因而阴雨绵绵,常出现高温高湿天气,俗称“梅雨天”。7月中旬梅雨结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进入高温少雨的伏旱期。7月下旬起多台风活动,易造成风、涝灾害。初秋仍受台风影响,随着冬季风的增强,南北暖冷气流一度对峙,导致秋雨连绵,9月份是全年降雨最多的月份。此后温度逐渐下降,由于受极地南下的变性冷高压控制,有一段晴朗少雨、温度适中的时期,俗称“十月小阳春”。冬季盛行西北风,受北方干冷的极地气团的影响,天气以晴冷干燥为主,是全年降水最少的季节。当强冷空气南下时,会形成西北大风和强降温,伴有雨雪。
  以蜃蛟所处的地理纬度,太阳的最大入射角为71.7°,最小为36.5°。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10.2千卡/c㎡,5—9月辐射量较大。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9.8小时,各月日照时数以8月份为最多,2月份为最少,两者差距为145.7小时。
  蜃蛟地区的历年平均气温为16.2℃,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0.6℃,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2.8℃。有记载的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8—9月,为37.8℃,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为-8.8℃。
  蜃蛟的多年平均降水为1372.1毫米,其中最大的年降水为1764.3毫米,最小的年降水为852.5毫米。3—7月为第一个雨期,其雨量占全年的27%;8—9月为第二个雨期,其雨量为全年的25%。暴雨和特大暴雨多发生在台风和雷阵雨天气,1小时最大雨量为63.2毫米,3小时最大雨量为101.7毫米,6小时最大雨量为122.7毫米,12小时最大雨量为183.0毫米,24小时最大雨量为298.1毫米,连续3日的最大雨量为437.1毫米,连续7日的最大雨量为469.0毫米。全年平均蒸发量为1303.4毫米,有记录的最大年蒸发量为1543.0毫米。11月到次年4月为降雪期,其中2月降雪的发生率最高,年平均降雪8.2天,1983年最多,降雪26天。视区内≥1/2面积的雪覆盖称积雪,蜃蛟年平均积雪4.5天。有记载最长的积雪发生在1976年冬,积雪26天。
  蜃蛟地区全年受东亚高低气压活动中心的季节变化控制,尤其是西风带环流系统和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环流系统的相互交替作用,南北气流交绥频繁,具有典型季风特征。年平均风速2.6米/秒,各月平均风力均为2级。5—10月为台风影响期,8—9月为影响盛期,台风影响最多的年份一年内可达5次,也有无台风影响的年份。1956年“八一台风”在象山港登陆,夜间风速达12级以上,蜃蛟受影响有少量屋倒。1963年12号台风,影响最大,酿成水灾。
  蜃蛟地区的植被不丰富,樟树为第一大树种,河岸、屋旁皆见其形。河岸边有乌桕树和苦楝树,苦楝树为速生树种,多为用材紧张的20世纪60年代所栽。野生动物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有大批量减少,有许多甚至绝迹。曾经有过的野生动物,50年代初闻江岸曾打死一只华南虎,50年代末,张马捕获过金钱豹。其他动物,哺乳类有犬科的豺(Cuon javanicus),俗称豺狗;鼬科的黄鼬(Mustela sibirica),俗称黄鼠狼;灵猫科小灵猫(viverricula iueica)俗称香狸猫;仓鼠科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俗称瞎眼田鼠;兔科华南兔(Lapus sinensis),俗称野兔;蝙蝠科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俗称蝙蝠老鼠。
  常见的鸟类,有鹭科的苍鹭(Ardea cinerea),称长脚鹭丝;鸭科的豆雁(Anser fabalis),俗称天罡鹅;绿头鸭(Anas playrhynchos),俗称野鸭;雉科的鹌鹑(cotumix cotumix japonica),俗称稻鸡;鸠鸽科的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a)俗称斑鸠;杜鹃科的大杜鹃(cuculuscanorus),俗称鹁鸪;鸱鹗科的长耳鸮(Asio otus),俗称猫头逐魂;夜莺科的夜莺(caprimulgus ihdicusiotaku),俗称夜汪;翠鸟科的翠鸟(AIcedo atthis);百灵科的云雀(Alauda arvensis);燕科的家燕(Hirundorustica),俗称燕子;鹎科的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俗称白头翁;黄鹂科的黑颈黄鹂(oriolus chinensis),俗称黄莺椋鸟科的八哥(Acridotherescristatellus),俗称屙缸八哥;鸦科的喜鹊(Pica pica),俗称丫鹊;鹟科的画眉(Garrulax canorus);山雀科的大山雀(parus major),俗称白脸山雀;文鸟科的麻雀(passer montanus),俗称麻将;绣眼鸟科的暗绿绣眼鸟(Zosteropa japonica)。
  常见的爬行类,有龟科的乌龟(chinemys reevesii);鳖科的鳖(Trionyxsinensis),俗称甲鱼;石龙子科的蝘蜓(Lygosoma indicum),俗称四脚蛇。蛇类在这里比较多,常见的有游蛇科的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俗称家蛇;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俗称呼啸蛇;火赤链(Dinodonyufozhatun);水蛇(enhgyis chinensis),俗称游蛇白眼;眼睛蛇科的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称寸白蛇;眼睛蛇(Naja naja),俗称犁鑱头;蝰科的蝮蛇(Agkistrodon halgs),俗称狗屙朴;五步蛇(Agkistrodonacutus),俗称蕲蛇,以及竹叶青(Tyimeresurus stejnegcri)。
  常见的两栖动物有蟾蜍科的中华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俗称格霸蛙科的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俗称青蛙;虎纹蛙(Rana tigrinayugulosa),俗称石孔;〓蛙科的饰纹〓蛙(Microhyla cmata),俗称田鸡。
  作为水乡地区,淡水鱼类比较多。常见的有鲤科的青鱼、草鱼、白鲢、鳙(Aristichthys nobilis(Richardson))即俗称胖头塘鱼、鲤、鲫、餐条(Hemiculter leucisculus(Basilewsky))即俗称差鱼、翘咀红鲌(Eeythroculterilishaeformis(Bleeker))即俗称朋鱼、泥鳅、鲶鱼、黄颡(Pseudobagrusfulvidroco(Richardson))即俗称昂桑,鳀科的刀鲚(Coilia ectenes Jordanet Seale)即俗称钱鱼,鳜(Siniperca chantsi(Basilewsky))即俗称毡花鱼、鲈鱼、鳗鲡科的鳗鲡(Anguilla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即俗称河鳗,鲻鱼(Mugil cephalus linnaeus)即俗称子鱼,鳢科的乌鳢鱼和合腮科的黄鳝。此外的虾蟹类有日本沼虾(Microbrachium nipponensis)俗称河虾、中华绒螯蟹(Eriocheis sinensis)即俗称毛蟹。
  蜃蛟村的村民们就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开始农耕和渔猎的生产方式,并在此定居近两千年。
  古村的建筑群
  蜃蛟村
  蜃蛟虽然在改革开放后建造了不少的新建筑,但是古村落的建筑至今没有大的破坏,格局依旧,风貌如昨。在鄞州一些较大规模的古村落中,保存如蜃蛟这样完整的,已经十分罕见。
  与江南的许多古村落一样,轴线在村落规划中起到控制的作用。蜃蛟古村以两条轴线奠定格局,使整个村落形成了棋格状的布局。以轴线和院落作为基本构成元素,蜃蛟村经典地体现了江南村落的遗存,保持了它的历史价值。
  从魏家过蜃蛟衕桥(上桥)越蛟川,再经蜃蛟街接卖柴弄直到后塘路口,这是古村的南北向中轴线;从笆里接魏家祠堂前的横街,再沿蛟川的北河岸到下祠堂,为东西向的中轴线。古村的建筑就落定在这个大格局中。
  蜃蛟的建筑以各祖堂为中心,很有规律地作块状的组团分布,各个建筑组团的基本单位是一个院落,或叫墙门,包括以墙门与依附墙门的长条偏屋相结合的复合建筑群。墙门之间是提供交通过往的巷弄,这也是人的动线。但是蜃蛟村与一般的村落所不同的,是在蛟川的北岸又形成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条副中轴,控制着旧时属于周姓聚居地的蛟川北岸建筑群。这种复式轴线的形成,表现了村落规划的更成熟和更理性。当然这里所说的村落规划,与现代的规划方式不同,它是以族房意志、民约认同和堪舆风水相结合的一种对村落空间的认识。由于这样一个空间架构,整个蜃蛟村形成了一街一河八弄二十二墙门(魏家二墙门)的地理格局。
  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不妨以南北向的中轴线为基本参照,大致地介绍蜃
  蛟古村的建筑格局:
  蛟川以南为魏家和十房头。
  蛟川以北,我们依南北中轴线分东西两个部分来叙述。
  先说中轴线以西部分,实际上有四条东西向的弄堂把建筑分为五个层次。自南而北,首先是处于东西轴上的笆里、长埭屋横里、魏祠太廉堂;第二层次隔一条弄堂,为增大门和长埭屋,此中经长埭屋折转形成南北向一条小弄;第三层次,再隔一条弄堂,为大小松房、四房头和裕成;再其后一层次为擂鼓地,因为火灾毁圮,很久没有建造;最后是沿卖柴弄的下三房、雕花墙门和新屋墙门连续三个独立的墙门。
  南北中轴线以东部分,也有四条东西向的弄堂把建筑分为四个层次。沿蛟
  川北岸是老祠馀庆堂、航船埠头、二房、八九房和崇本堂,并隔庵漕河口遥对榠樝东庙,这是蜃蛟村十分显著村落景观线。处于卖柴弄口的桂房构成独立的第二层次,从这里又引申出一条南北向的弄堂到航船埠头,使其间的三房与桂房联成同一个层次。再后一个层次,首先是一条东西向的主要弄堂,沟通桂花堂前、荫墙门和朝西墙门。这条弄堂实际上可与西部的大小松房、四房头、裕成前的弄堂连成一体,构成蜃蛟村落东西向的副轴。同时,经荫墙门有一向南的通道到继廉桥(下桥头),同时从荫墙门口经朝西墙门与荫墙门之间的北向弯道通到庵漕,这是蜃蛟村的南北副轴。由此可以看出,荫墙门在蜃蛟村格局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它处于南北副轴与东西副轴的交叉点上,其格局地位仅次于南北、东西两条主轴的交叉点上的老祠馀庆堂。为了强调这个重要的空间节点,旧时在荫墙门前凿有双池,这不仅仅起到景观的点缀作用,更重要的是左右双池所产生的仪仗效果,大大提升了荫墙门这个轴心点的地位,在风水学上也是有道理的。再下一个层次,是一条直角弯弄,它构勒出新屋堂前的轮廓,与荫墙门的北半部相峙不悖,其南北向弯道折转又通到庵漕。
  我们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蛟川北岸的两条副轴线的作用。南北副轴指向到村里最重要的河埠——下桥头埠头,这个水岸埠头实际上由三个埠头组成的河埠群,继濂桥西边隔河各成一个埠头,东边崇本堂前又在下水处僻一个埠头(以后又成屙衲埠头)。而东西副轴则是指向村中另一个最重要的河埠——庵漕埠头。这两个重要的河埠被强化的另一个地理标志是,两处旧时都有一株巨大的千年古樟树,巨大的树冠遮空蔽日,这种巨树在水网平原上并不多见,一般的村落都作为风水树看待。作为水网平原上的蜃蛟古村,河埠的作用不仅仅是日常洗涤,而且是水上运输的靠舶点,与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村中的其他小河埠只零星地设置在蛟川的岸线上,其地位不能与上述两个河埠相比较。
  蜃蛟村的两条副轴线上的另一个十分特殊的现象是一般的村落所不具有的,那就是在东西副轴的西首,隔着一小片田畈有一个孤立的墙门建筑——裕成,这地方后来成为小学。这种正对着副轴线隔畈孤悬的建筑,在南北副轴上也出现了一座——蛟川南岸的十房头。两座降悬局外的大建筑,与东西主轴上隔畈遥望的榠樝东庙在功能上十分相似。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做法并不是偶然,它们在东南西三个方向上,为村落的下一步拓展预示了可能发展到的界址,就像围棋盘上的某一颗孤子可以看作实控范围的边界。
  虽然没有确切的记录,但是按蜃蛟古村的格局特征和建筑风格,大致可以推测其形成的过程。
  首先形成的是蛟川北岸的魏家,而小魏家形成较晚,至清中叶这里还是坟滩。周氏发族在蛟川南岸,首先形成的当是笆里和直横街一带。旧时的村落一般的原则是民宅建筑拱围于宗祠周围,而寺庙则远离村落悬势而立。故以此推测,老祠馀庆堂一带应是周氏早期的聚居地,大致包括从笆里到街市、二房、三房和尊大门一带,可能还包括擂鼓地。这是明末清初以前的格局。
  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俗称“康雍乾盛世”,这是一个人口“大爆炸”的时期,其时的基本特点是国泰民安,生齿繁衍。我们没有蜃蛟这一时期人口的确切数据,但从鄞县的人口统计看,乾隆末比康熙时代人口增长了近三倍。这一趋势就很合理地印证蜃蛟的发展,“康雍乾盛世”是八九房、桂花堂前、荫墙门、朝西墙门的建造期。紧接着是新屋堂前和卖柴弄北部的建造期。由于周氏的村落建筑迅速向东拓展,因此新祠崇本堂也顺理成章地在东部的建筑新区里建造。建造崇本堂的时间是乾隆五十年(1785),而北面的桂花堂前建于雍正年间(1723—1735),荫墙门大约也建于此期间。因此,崇本堂的建成,这一事件基本上可以看作蛟川北岸向东拓展基本完成的标志。
  民国时代有一些新的改造,其时新的建筑材料如水泥、玻璃、钢筋和铁栅逐渐引入到蜃蛟,在建筑的格局和风格上,也开始吸收晚期“折衷主义”风格,有些花园洋房的元素被引入古村。最显著的表现发生在桂房,此处有洋式内花园和铁栅花格的垂半圆花墙,并使用了水泥,但建筑的基本型制还是传统的。此外如小松房。因为蜃蛟没有强势的出门人,故没有出现像其他村落中出现过的时尚的中西合璧式“花园洋房”。这一时期的发展表现在新建筑上,则是魏家同裕的兴建。这是周姓建屋到魏家的一个特例,估计当时蛟川北岸周姓的村落结构基本完成。《蛟川周氏宗谱》说:“敦仁堂(俗称同裕):在魏家之南,民国时期新辟。二十九世良焙之私宅。焙兄弟五人,分五房,分别为长房全裕(良芬)、二房同裕(良焙)、三房复裕(良煦)、四房生裕(良焯)、五房增裕(良行)。均以家号名其房。”蜃蛟村建筑就型制而言,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沿承明代至清康雍时代的“前厅后堂,四明两廊”式样,这在蜃蛟居多,为大部分墙门所采用。这种型制目前在蜃蛟村中保存得最完整的如桂花堂前,其实荫墙门原先是最经典的,只是其中厅被火毁后不曾修复。这种风格的建筑在它的中轴线上安排了三个厅堂,即门厅(前厅)、中厅(穿堂)和后堂(祭祀堂,俗称“堂前”)。正是这样的前厅—中厅—后堂的格局,构成了“前厅后堂”的特色。在厅与厅之间是天井俗称“明堂”,前厅与照壁之间又有一个小天井,而后堂与后外墙之间,也必有一方小天井,这样就构成了四个天井即“明堂”。“前厅后堂”与“四明(堂)”便组成了建筑的中轴线上的全部内容。中轴线上的建筑完全是礼仪性的,它以祭祀为中心。而家族成员的起居只能放置于东西的两排廊屋里。由于三个厅的遮挡,廊屋分割成的各房间明显地区别成明间
  与暗间,廊屋中正对天井而未被遮挡的明间,中间为各家庭的客厅,俗称“轩子间”,暗间则用于作“房”(卧室)或“灶跟”(厨房)。因而这些房间都呈东西座向,没有南北向房屋的采光和日照的优势;在暗间里,常年只能靠开天窗或廊屋后的“后明堂”照射进来的天光。这样就形成了“前厅后堂,四明两廊”的格式,这是“聚族而居”的早期阶段的产物。
  笆里的“忽戗”式风格,即在两边廊屋的山墙上加跳檐屋顶,开窗而成亭子状,这种建筑完全是明代的风格,这与它的建造年代十分吻合。总体而言,它应该归入前面说过的“厅堂明廊”式类型。
  另一类建筑以桂房为代表,这是出现于乾隆后期的新的建筑格局,是城市商人的发明。这种建筑可称为“间弄轩”,比如“五间两弄四明轩”之类。它的特点首先是取消了中轴线祭祀功能区,变为独立的居住单元。所有的房间一字排开,成为正屋和两边的明轩,都实现了明间采光;中厅是一个客厅兼作祭祀厅,明轩间实际上是起居室,俗称为“坐起间”,供家庭的一般日常活动。正屋和明轩合围起来的天井,既解决了所有房间的采光问题,又是人员的集散和活动空间。这类建筑在蜃蛟发展并不充分,因而蜃蛟村的老屋保留了更为纯粹的明代和清初的风格。
  蜃蛟的古建筑少马头墙,这与村中早期少出官宦有关。因为蜃蛟在有明一代文化衰落,276年里只有一个人取得过功名。但是清代的文风就十分炽烈,有清一代,光周氏一族有文职114人,武职6人。上面说过,蜃蛟的民宅基本上在清初的时候已经造好,出官的时候,房子已成,不便再改变结构。故蜃蛟的非官宦门第式的民宅,更典型地表现为殷富百姓的生活方式。
  闻江岸村
  鄞西石马塘闻氏始祖时政公于宋开庆元年(1259)率一批族人离开鄞江响岩迁居石马塘,从《家乘》的“村居图”可清晰发现闻氏族人的建村格局与众不同。以闻氏宗祠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按房分派把九个房划地分居为六大块的格局十分明显。
  以石马塘桥为中心,东半里居住着小二房祖堂一派人,东南半里的石马塘港岸边居住着港口房祖堂族人,西北半里的石马塘港支流后闻江岸居住后新房派族人,西南半里的前闻江岸河漕沿岸是族人最大的一块居住地,依次居住着“七三房祖堂”“大道房诅堂”“参议房祖堂”“知县房祖堂”“田屋房祖堂”族人。最西边一块是石马塘港上游有条向西拐入蜃蛟弄的支流蛟川河,蛟川河上有条向东的柳家漕分支,漕底居住着闻氏“十四房祖堂”族人。据老人们讲,民国初,十四房还有几幢大屋,小时候常去那里玩,后因该族族人逐渐败落,村子也随至废弃,渐渐成为坟地,最后留下两幢无主的大屋成为义塚地。六十年代,用块石彻成的百米周方呈正方形的村落址界护磡清晰可见。因久无人居,“十四房”的居住地被后人误传为“十四坟”。
  闻江岸河漕是先辈开挖的私漕,在河漕的入口处北岸有条向东南方向延伸的兜拦河水的土坝,名曰“土司墩”,插向江心,长三四十米,坝宽二米,墩高于日常河面水位一尺,起到兜拦江水入漕的作用。在墩上栽有数株杨树、柳树,大雨之后,河水上涨淹沒土墩,墩上的标志树能起到道航的警示作用。墩上还竖立一块“闻江岸私漕”的石碑,在20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时连墩带碑被挑平。
  河漕北岸明清古建筑群首尾相接。东起咸丰期间新建的宏伟祠堂,向西有清末的新屋古建筑,明清连片的高埠头老宅,西有明代吏部尚书第闻渊的的故址——“天门堂檐”,灰转瓦墙的深宅大院遍及整个村落。
  祖堂背后的故事
  ——蜃蛟村的族房制度和堂前
  与许多农村一样,蜃蛟村的老建筑格局中的许多“堂前”。顾名思义,堂前就是“堂之前”,而堂就是宗法制度下的祖堂。
  老村落的一个特点就是聚族而居。蜃蛟村是周氏和魏氏聚族而居的地方,一个大家族聚居在一起需要一整套家族制度来维持秩序,其核心的制度就是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宗”与“法”合一的制度,也就是血缘秩序与行政秩序合一的制度,它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制度形式来实现的,主要包括行第制度、祭祀制度、族房制度、族规制度、公产管理制度和家族义务制度。
  宗法制度的前提是“我们都是某个共同祖先的后裔”,在这个前提下决定“长者为尊”的原则。这就使家族内的所有人都处于统一的“辈份排列”格局中,有了辈份,才有长幼秩序,辈份就叫行第,每一辈就是一个“行”,每一个大家族(房)就是“第”,或叫“门第”(墙门)。蜃蛟周氏开始时并没有排行第,到第23世始编定行第表,五字一句共八句,凡四十字:
  国永安廷志,端良逢泰亨。
  诗书彰道义,文学显功名。
  忠孝天资厚,贤能德性成。
  继嗣尊祖教,隆茂万斯荣。
  这八句话四十字,基本上表现了蛟川周氏的治家理想和价值观念。周氏的每一辈,都用属于这辈的一个字作为谱名的其中一个字,通过名字就可以分清辈份。辈份分出了长幼尊卑,才能实现“长者为尊”,长者可以决定幼者。
  行第制度只分清了大小长幼,但一个大家族必须有一种组织形式,这就需要族房制度来解决。蜃蛟周氏是一个“族”,下面分为七个房,房是家族的支派。房下面是“五服”亲近,再下面是小房,以灶为单位,也就是独立分灶的家庭。这就构成了“族—房—五服—家庭”四个层次的家族组织。每个层级都有这个层级的共同祖先。为了巩固这一组织秩序,就需要祭祀制度来强调,祭祀共同祖先的过程,也是这个组织相互认同的过程。全族的祭祀场所是祠堂,它祭祀全族的共同祖先;而各房的祭祀场所就是祖堂,祭祀这一房的共同祖先。祖堂不像祠堂那样是独立的建筑,它是同一个房的成员共同的聚居地的核心空间,这个共同聚居地在蜃蛟就叫作“墙门”。这就是为什么蜃蛟的每一个堂前都在一个大墙门中心的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堂前有许多公共功能,主要是举办红白喜事的地方,同时也是这个支派共同荣誉的表达地,比如说堂前的板壁上会看到许多旧时张贴的科举报单,报告这个房的后裔或亲戚科举高中的消息,这就表达了这房的共同荣誉。
  据民国《蛟川周氏宗谱·规约编》说“本族自迁至今,有九房名目,其一房、五房、六房、七房都付缺如。四房除前后两房之外,另有福四房一派。集出不齐,莫此为甚。今欲定其房派,非据其现存者不可。曰前二房,曰后二房,曰三房,曰前四房,曰后四房,曰福四房,曰八九房。嗣后全族七房,永为定例,毋得紊乱。其迁居长涂桥者,纳入于前二房之内。”这也就是说,原周氏共有九房,但一、五、六、七房已有名无实,可能是举房外迁,可能是后嗣断代,也可能是记忆不清,以讹传讹。为此于1931年重整房派,按当时所存者定为七个房。其中二房分前二房、后二房两个房派,三房一个房派,四房又分前、后、福三个房派,八九房合为一房派。这种重整秩序实出无奈,因为大房、五房、六房、七房这先前的四个房或者子孙萎缩,或者后裔外迁,反正已经不要村里居住或者不能成房。七个支派,各有自己的祖堂。随着家族人口的繁衍,有些人口多的房又分出下一层次的新祖堂。而且实际上,老七房还是存在的,可能已经人口稀少。到2009年,村里的所有祖堂(堂前)基本上都被修缮一新,这不但为村民提供和改善了公共活动的场所,也提供了家族祭祀制度的纪念地,强化了家族秩序观念。现将各祖堂的简单情况介绍于下:
  前二房祖堂:俗称二房,在蛟川北岸,面向南。与前四房祖堂地相并。
  后二房祖堂:俗称长埭屋,在西三房之前,所建无考。
  三房祖堂:称“宝善堂”。三房在繁衍中又分为东三房和西三房两支,宝善堂是东西两个三房合供祭祀的地方。建于明代,当时堂面向东。清初,西房34世祖周永福自己出资改为向南。康熙三年永福与族人订立《绳祖祀合议单》,规定平时归永福使用,祭祀的时候则为东、西两房公有,祭祀东西三房共同的祖先。但东西三房又各有自己的祖堂,祭祀各自的祖先。
  东三房祖堂:称“追远堂”,俗称老屋墙门。在有恒堂之前。以《论语》“民德归厚”中句名。
  西三房祖堂:称“馀庆堂”,与老祠堂同名。其位置在擂鼓地之前,后二房祖堂之后,俗称大松房。这一派的共同祖先是25世祖周安国,国安的祀名叫“孝思”,所以又岂“孝思祀墙门”。
  三房的日月两房祖堂:称“敬义堂”,俗称荫墙门。三房发族较快,下面又分出日房、月房两个支派,敬义堂为这两房公有。“敬义”之意,出于《论语·公冶长》:“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这是孔子评论子产时说的:“他有君子的四种道德:自己行为庄重,事奉君主恭敬,养护百姓有恩惠,役使百姓有法度。”取其中“事上敬、使民义”之意,名为“敬义”。建筑原是“前厅后堂”格局,堂前原高耸一厅,左右各有厢房十余间,建房时又外凿两个池,规模宏大。某年前厅毁于大火,今只留下堂。30世裔孙逢璩、逢珍兄弟写了《记》。堂上的匾写“济美”二字,手笔出于鄞县的著名文人、进士董澜(小韭)。其匾今已修缮一新。
  前四房祖堂:在蛟川北岸边上,八九房祖堂之西,至民国时已经圮毁。建于何年、圮于何时无从考证。遗址上又建有一个小堂,大约为派下子孙不忍其祖迹湮没,设此以供一脉香火。该堂俗称“磨房“。
  福四房祖堂:称“百寿堂”,俗称笆里。大约建造于明朝末年,清初岁久倾圮。27世周志睦在嘉庆年间重新修茸。
  八九房祖堂:在蛟川北岸,临河,与崇本堂相接近。原为平房,九房下32世周昆泰于1928年秋天就旧址集资改建。2008年修缮一新。
  老七房祖堂:称“昭德堂”,俗称新屋墙门,为老七房公有。其建筑为27世孙周志炎所创。志炎生在清初,正值家业全盛之时,攻读举人,治书经,被雷太宗师(按宁)取入到府学,为郡庠生(官费学生),在学校里很有此声望。曾孙逢珍曾追记其事。故建筑建成于清康熙、雍正时代。
  有恒堂:俗称桂花堂前:为孟、仲两房公有。周氏25世祖周道安所筑。堂名取意于《孟子·滕文公上》“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以此激励后人,希望后人世守遗训,勿致陨越。道安先生,号蛟池,族内称蛟池公,生于顺治十八年,卒于乾隆初年,此祖堂应当建于康熙、雍正年代之间。地在昭德堂之前,裔孙周逢珍于光绪三十二年有《记》。
  敦仁堂:亦称同裕,在魏家,民国时期新辟,以其在周氏以往九房之外新的建筑。周氏20世周良焙的私宅。良焙兄弟五人分为五房,分别为长房全裕(良芬)、二房同裕(良焙)、三房复裕(良煦)、四房生裕(良焯)、五房增裕(良行)。均以家号名其房因此堂名反而被掩盖。
  景濂堂:俗称裕成。民国二年(1913)有一半出卖办小学。
  载德堂:二十八世周端位所建。端位号南池,与夫人洪氏共享遐龄,以子孙众多,特建此堂。地当三房馀庆堂皇之前,街道之后,以世载其德之意,而
  名其堂。俗称“增大门”。
  崇礼堂:为二十九世周逢琳建于咸丰八年,在敬义堂之右。“元配王,生二子;继室李,又生八子,共十人。虑故居之不相容,因筑此,以分居其儿辈少者七人。正宸凡七楹,东西两厢各九楹。堂之前又有厅如正宸之数。厅额曰:服畴食德;堂曰:崇礼。益取崇尚礼仪之意。门前临大港,有小河可达其后。左拓场圃数十弓,凿一池据其右。堂之旁隙地,集植树花果竹木之属。”此堂就目前地貌变异,尚不知其确实所在。疑为朝西墙门,此地原曾有火灾而圯。
  尚里闻江岸
  ——联合村落的风貌(一)
  闻江岸古村在蜃蛟村东二里,历史上一直为独立行政村。2004年4月,闻江岸村与蜃蛟村合并为联合行政村,村名仍为蜃蛟村。在近十数年发展中,两村新屋毗连而浑然一体,然而其古村的核心空间,依然旧貌可辨。闻江岸是鄞西平原上有近八百年历史的古村落,虽然今行政上合于蜃蛟,然其文化个性与传统兀然独存,不能与蜃蛟混为一谈。
  宁波平原上的地名中,凡有“×江岸”之称者如范江岸、宣江岸、励江岸,均为临大河的古村,村名的意义即是“江岸边的×姓聚居地”,故闻江岸也可理解为“(石马塘)江岸边闻姓的聚居地”。
  闻江岸村落的历史有一段大的变迁,今天所说的闻江岸主要是指闻氏聚居的前闻江岸和后闻江岸,这是两个浑然一体的村落形态。宽阔的石马塘港从村东边的半里处滔滔流过,大河的一条小小的支流在村东折西流向村落,勾勒出这个精致小村的南面轮廓。这条支流小河流经了闻氏的宗祠和南面的大宅群,那祠堂前濒水的马鞍形道地晒谷场,那石坎驳成的曲折的精致河岸,那沿着河岸设置的石阶埠头和系船的泊位,那排列在河岸边一座座大宅气势夺人的墙门,那河岸中段冠盖蔽天的百年古樟,那一条条从河岸通向村落内部的石板小巷,那接甍连片的黛瓦屋顶和屋顶上不时冒出的袅袅炊烟,都构成了闻江岸这一水乡平原上居民聚落鲜明的景观个性。
  小河到村落的西端嘎然而止,使小河成为了断头的河汊,当地称为“漕嘴”。漕嘴边的河岸上,是村里最后一座墙门大宅,称为“天官第”,这是江岸小村
  历史上最显赫的门第,从这里走出过一位中央机构的尚书闻渊,为今天的落寞江村留下一段辉煌的掌故。
  闻渊(1480—1563),字静中,号石塘,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嘉靖初年,当应天府和顺天府尹,相当于南京市和北京市的市长。后又担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左待郎、南京刑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闻渊是明朝历官45载的元老之臣,历职有27七任之多。晚年与严嵩相相忤,“乞骸骨”归故里,家居14年后卒,享年八十四岁,葬于栎社。累加太子太保,卒赠少保,谥庄简,故人称“闻太师”。《明史》说他“渊居官始终一节。晚扼权相,功名颇损。”
  闻江岸因闻渊的声名和他所赋予的家族自信心,而形成了尚书故里的气度。然而闻氏的家学渊源可以追溯宋代。闻江岸闻氏的族源在山东青州益都。北宋宣和末(约1254年),有闻实到明州任通判,卒于任上。时值金兵陷汴京,闻通判不得归葬,遂在鄞县桃源乡木莲岩择土安葬。随闻实一起来明州的父亲闻吉也不能再回青州故乡,就在小溪镇风景秀丽的响岩定居,这地方就是今天鄞江镇啤酒厂对江的狮子山下,成为青州闻氏定居鄞县的始祖。到南宋理宗开庆年间,响岩闻氏已历数代,五世闻唐卿一支分居到樟村街,其后形成樟村闻家而六世闻时政一支分居到水网平原的石马塘港畔,也就是今天闻江岸闻氏的始祖。闻江岸建村的日期,据《闻氏家谱》记载,为南宋开庆元年(1259)。
  闻时政是个有目光的人,当时他就看到石马塘港水面广阔,河流纵横交错,是发展农耕的好地方,于开庆元年(1259)率第一批族人离开鄞江响岩来到石马塘,择水而居,并率家人在“马至此化为石”之处筑石围塘,“石马塘”之名就由此而来。闻时政也是沿山锡麓榠樝祖庙的建造者,仅从其筑石塘、兴庙祀这两件事,可以看到这是一位非同一般的人才。
  闻氏的后人就依石马塘为中心,向东西两方延伸居住。据《闻氏宗谱》记载,随家族的发展,族中的各支派划地分居。首先是“楼下派”居其发族地石马塘东,再往东一里为其支派“小二房”;另一支派“港口房”居东南半里外的后虞〓。在石马塘桥西南半里地的前闻江岸,最东首为闻氏宗祠,依次向西为“七三房”“大道房”“参议房”“知县房”“田屋房”。在前闻江岸核心区域西边的“柳家漕”边居住着“十四房”一派的闻氏族人。至此,闻氏族人居住地的格局形成了六个自然小村落。核心区域西移至闻江岸,闻氏的卜居格局其本形成。需要说明的是,石马塘作为闻氏发族之地,其影响的削弱,与行政区划有很大关系。解放初期第一次划分行政区划时,以石马塘江为界,桥东两个半村划为古林区象南二村,桥西两个半村划为象南三村;再其后,桥东为望春区,桥西为鄞江区,相互间的联系更加松散,唯其宗谱素称《鄞西石马塘闻氏家乘》,以此正本清源。
  石马塘闻氏自闻时政定居到民国,其间的660余年共出落过科举功名和职官者260余名,也堪称鄞地的一大文化家族。2000年全国人口大普查时,古林镇有闻姓507人,大多为石马塘闻氏后人,而闻江岸一村的闻姓只有230人,甚至比解放初少,其间的一个很大原因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外迁到各地,以城市为主。
  顺便说一下闻江岸行政的历史沿革。闻江岸在清末属长庆乡,同为其乡的村落有张马、唐家、车家、乌桕树下,设乡公所于鹤顶庵,以地保制为其治安管理的自治特点。民国前期,闻江岸划入蜃蛟乡,乡长为周诗贞,项友年、陈怀康为副乡长,采用保甲制管理。1945年抗战胜利后,改为锡东乡,乡长为庄信元。锡东乡的范围,东起郑家漕,西至建岙之锡山东麓。
  建国后闻江岸的行政建置也屡有变革。1949年5月解放,继续保存锡东乡建置,时本村水章夫从部队转业回乡,任锡东乡乡长。1950年土地改革时,闻江岸划为吉林区象南乡,设乡公所在唐家。同属象南乡的共有八个行政村,其中一村郑家漕,二村石嘉桥,三村闻江岸,四村张马,五村车唐、乌桕树下,六村下周漕,七村水家、白象桥,八村夜夜红、钱家。1956年上半年,为推动农业全作化,撤象南乡,闻江岸并入建丰乡,乡长为马杏宝。其后,闻江岸与郑家漕、石嘉桥共同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采用政社合一的行政机制。1958年撤县入市,闻江岸整合到蜃蛟管理区,以桥西部分建立“三丰生产大队”,以茂林人林阿宝为书记,蜃蛟人周吉相为会计。1961年恢复鄞县时建立小公社,闻江岸为辰交公社三丰生产大队。社名改“蜃蛟”为“辰交”,一是为了书写简便,二是有象征意义,称为“抲掉两根虫”。三丰大队以汪阿夫为书记,林阿六为大队长,闻兰生任副大队长,水章夫任财务副大队长,闻惠章为大队会计。此体制直到“文化大革命”。1968年7月由闻富章、闻金昌、闻三年、闻兴芳、
  闻恒甫成立“三丰大队革命委员会”,闻富章为革委会主任。1971年恢复党组织,以汪阿夫为书记,闻兰生为大队长。其后闻金昌、闻赛芳、虞阿平、闻春芳先后于1978年、1982年、1989年、1996年担任村(大队)党支部书记,也即是全村的第一把手。
  作为聚族而居的宗姓大族的标志是其聚居地必有宗祠。闻江岸村的闻氏宗祠完整地保留至今,该家祠始建何时已经无从考证,唯知在明嘉靖前已有家庙“追远堂”,今宗祠内四个柱础磉盘为明代遗物。清咸丰七年(1857),祠宇倾倒,丹青剥落,闻氏后新房九世孙闻承忠率族人在原地拆迁重建,正其规制,建有堂、庑、庭、湢,使昭穆有位,拜祭有地,工程历两年告竣,耗资五千缗有奇。宗祠又专辟祭祀田220余亩,以保证四时香火。宗祠在民国十一年(1922)又得以重修,其后曾办过学校,做过仓库,开过工厂。岁月侵蚀,风雨剥落,宗祠建筑日颓。2004年二村合并后,闻富张率族人闻兰生、闻善法、闻恒甫、闻云土等,代表族人向村提出搬迁闻氏宗祠内工厂,重修闻氏宗祠的意愿。2006年,蜃蛟村书记周书芳牵头大修,其间又得市、区两级文物保护部门、镇政府并镇文化站的支持,历时7个月、耗资70余万元终告竣成,并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修后的闻氏宗祠观瞻不凡,气度非常,可称宁波平原中宗祠中的精品。从瞻赏角度说,闻氏宗祠有四大看点。一是看烘托气势。宗祠借河岸而建,祠前以大批石板铺陈广场一方,其势直逼正前方河岸的马鞍埠头,埠头向南,河阔水清,其深处自然成潭,称祠堂潭,隔水展望平畴绿野,借宇宙之寥廊,舒胸臆之广大。宗祠屋宇恢宏,四柱六门,五阶起台,华屋高庭。迎客有“益都旧族,甬水名宗”门联,瞻首有雕刻精美的牛腿、雀替、券拱、月梁。建筑占地一千余平方米,呈正方形布局,暗喻其恭敬家风。二是看厅堂局气。堂前湢地开阔,上四级台阶,为中轴线上的祭厅“追远堂”,这里是闻氏祖宗神位的安放地。湢地的两庑为两层看楼,旧时闻氏宗祠备有拆卸式戏台,其规制为宁波少有。每逢祭祖,于湢地搭台娱祖,请来当地著名戏班,如清末名扬甬城的“老王其昌”“小王其昌”“老大鸿寿”等班子均来此献演。三是看女祠。“追远堂”西面有洞门相通,这宗祠特辟的女祠“熙蕴轩”,这是族为表彰贤妻良母的特殊祭厅。闻氏历史上,被钦封为“诰命”的女性有15人,因坤范妇德而入族谱列女传23人,均为懿德操行贞孝节烈的闻家媳妇。因此她们的身后并非依附于丈夫而有宗祠中有自己应有的领受后人香火敬意的位置。女祠的天井里有两大两小的四只荷花缸,为民国十一年(1922)闻氏族人进谱时旅居江苏宜兴的后新房白宕派族人敬献的礼物,缸体上有“闻氏宗祠”字样,可见是专门烧制,并饰有松、竹、梅、兰、芰荷、凤凰、鸳鸯等瑞草瑞兽图样,以象征妇德风范。四缸均配石底座,以衬托其庄重恭敬之态。此缸不但有观赏性,且有蓄水消防的功能。四是看“义火祠”。在女祠西侧,宗祠又特辟专门放置早夭的未成年或未婚子女木主的神位堂,神位均依附于母亲的神灵旁,表现出动人的人文温情。这在各地的宗祠中实属少见。
  古村闻江岸与蜃蛟均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两村的联全并称,真可谓是文化上的珠联璧合。
  喧市繁华石马塘
  ——联合村落的风貌(二)
  石马塘当日的繁华现在已经渐渐为人所淡忘,然而它毕竟曾经是鄞西主要的集市所在。《闻氏家谱》中记有“石塘古迹”八景,其开首《石塘晓市》云:
  十日三期快所求,村多常见市人稠。
  诸般伙杂晨方集,一哄声喧午未收。
  烟霭亭中邻佛殿,风腥桥外系渔舟。
  哗然错认将衙报,刺史羊公古庙留。
  石马塘处于数条大河的交汇之处。鄞人称大河为“港”,因此流经的那条大河便叫石马塘港。这条大河与周边的前河西洋港、前虞虹桥港、前虞新桥港、后闻下三港、洞桥野猫洞港等大河水脉相通,故素有“大河通五港”之说。在古代以水运为主要交通手段的时代,这样的区位地势,必是生意交易之地,集市繁华之处。
  石马塘在民国前有十日三市之盛,后来几经调整,成为“一、六市”,也就是在十天内逢农历一、六之日兴市。这样,在今天吉林镇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六石马塘,二、五、八前虞〓,四、九蜃蛟弄,三、七、十黄古林”的集市物流循环。一条跨河的长街从东西向贯穿石马塘,与南北向的石马塘港形成一个立体的直角坐标系,坐标的原点即是江村的地理中心“尚书桥”。《闻氏家乘》有记,南宋开庆元年(1259),闻时政卜居石马塘,造桥,又建榠樝孝子庙。明代闻渊曾重修石马塘桥。石马塘桥又名“尚书桥”,是后人纪念闻渊尚书而命名。桥东的东街和桥西的西街分居尚书桥两岸,两街昨桥处,又衍化为行人留驻的街亭和庙前兴市的水滨广场。
  由于水路交通的便利,蜃蛟、前虞、翁姚、白象桥等处的航船都经过此处,有汽船牵引后,这些内河航班就在这里连舟结队,然后开赴宁波。尚书桥是石马塘交通和人文的枢纽,桥边的埠头是赶集的商船、田庄船和渔船的泊位,而桥边的河岸又是客船的靠泊之处。
  商业带动的人文脉络,使这个小小的江村形成了庙、寺、观、堂并存的格局,桥东毗河的羊府庙是纪念和祭祀唐代明州刺史羊僎的神社,每年的正月初四和八月十六,是羊庙烧香还愿、求财保平安的正祀日,四乡香客络绎而来,盛况往往持续数日。东街的另一头是一座道教的“青阳观”,道观在宁波地区十分罕见,尤其在儒学氤氲的鄞西。桥西与羊府庙隔河相望的是佛教的庵堂“普渡庵”,庵堂是宁波女僧比丘尼的佛寺,由于其主教的尼姑最易与女性信徒合拍,也极易发展。因此鄞西地区少崇山伟寺,而星散于乡间的大多为亲切温情的女僧庵堂,这是鄞西佛教的特色。最有特色的建筑却是庵边建造的一座“水阁墩”,这种建筑学名应叫“水榭”,建筑的承重柱直接从水里“长”出来,水面之上铺设楼板,楼板之下则是小艇划子停泊避风雨的地方。这座水阁传说是闻渊为其母亲观看龙船竞渡而建造。有关“普渡庵”及“水阁”,《鄞县佛教志》有记:“县西南四十里石马塘,元(1271——1368)始建,又名‘石马庵’,清朝僧法赞重修并建水阁。”说明水阁并非明代闻渊所建。不管水阁建造的初衷如何,最后闻氏在这里开辟族塾,课子弟识文,而在普渡庵前又建有中药店“广益堂”,这种儒、释、道三教合一而集聚于一个村落的格局,在鄞西地区是唯一的,反映了这个小小江村的宽泛的精神追求。
  除了集市的繁华外,东街和西街都有日常的店铺。石马塘虽是一个自然小村,但却是蜃蛟、翁姚、梅园通向古林的咽喉孔道,也即是鄞西大村与集镇之间的交通枢纽,同时它又是周边数十小村的地理中枢,因此虽非巨村,却能成商业服务的气候,这也是鄞西地区很罕见的经济地理现象。形成这一现象的一
  个很值得注意的动因,是石马塘曾经为黄古林的一个草席收购分中心,这里曾经有四家收购草席的固定席行,同时逢集还有赶集来收购的流动席商。这对周边席乡农村就有了很大的吸引力,因为背着草席赶市是一件很累人的活,能近一点肯定受欢迎。或者可以这样认为,石马塘曾经以它的专业市场的优势,而
  凸现于鄞西平原。
  当地的一首民谣唱出旧日石马塘商业和人文的繁荣:
  回头讲席行,坐行有四行:
  恒生昭瑞行,顺风加其昌。
  左有普渡庵,庵前广益堂。
  水墩做学堂,读书声琅琅。
  河西轧米厂,河东榨油坊。
  惠源贳器店,生意称兴旺。
  市日天一亮,行贩先到场:
  文升卖蔬菜,阿六水产忙;
  透鲜当日担,一到就抢光;
  舟山小舢舨,蟹酱蟹糊咸,
  海蜇白皮子,冬夏长下饭;
  阿三抽棒糖,阿来花生糖,
  华才癞头做蜂糕,石马塘灰汁团,声名行四方。
  石马塘市井的衰落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社会转型。首先是解放后草席收购统归供销社后,席行的经营成为历史,石马塘的市面因为失去了支撑的商业而渐趋败落,加之行政区划肢解了这个小村,使它成为分属两个行政区的两个“边缘半村”,再无商业的集聚效应,但是航运上的枢纽地位未变,人脉气象一息尚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的交通方式变化中,公路上的汽车运输彻底取代了水路航运,蜃蛟与外地沟通的两条公路都与石马塘擦肩而过,这个小小的江村终于被现代交通彻底地“边缘化”,没有汽车经过的村子,它只能在最后的历史画面上停格。所幸的是,石马塘在历史停格的那一刻起,它的原始风貌却得到了完整的保存,成为了传统村落的鲜活的标本。
  清同治年间,闻氏的第十七代孙闻庭萱曾经充满感情地为家乡石马塘写下过《石塘古迹》七言诗九首,今日读来,韵味依旧。特抄录于后,以飨读者:
  石塘古迹
  它山潆洄到石塘,天然胜迹聚吾乡。
  井留瀱汋苔纹古,桥隔江河练影长。
  鄮国尚书碑立屹,明州通判泽流芳。
  祖龙可笑当年庙,何时巍巍镇一方。
  石塘晓市
  十日三期快所求,村多常见市人稠。
  诸般伙杂晨方集,一哄声喧午未休。
  烟霭亭中邻佛殿,风腥桥外系渔舟。
  哗然错认将衙报,刺史羊公古庙留。
  瓜漕夜雨
  潭长作蒂港为藤,漕比瓜形信可凭。
  无数白鸥随浪起,有时赤鲤待雷升。
  丝纶月下尝垂钓,苓箵风前每下罾。
  渔妇渔翁相与语,多鱼那不及吴兴。
  三潭印月
  三潭不减圣湖清,个个澄然印月明。
  有影何人期共对,此心唯我许同盟。
  锡峰倒映横青黛,它山旁过泻碧声。
  石笋纤纤渊内簇,地灵六邑尽传名。
  双桥夹水
  虹自何年下碧霄,石塘南畔化双桥。
  长流横锁愁难逝,园影低沉欲并摇。
  银汉宛呈牛女夕,铜台犹记魏王朝。
  何如此地留佳胜,倘遇长卿好共邀。
  柳岸莺啼
  二月烟和柳满堤,柳阴浓处有莺啼。
  千丝袅袅春风晓,百啭嘤嘤暮雨西。
  态比张郎看不厌,只追戴子听应迷。
  寻芳选胜无如此,几度游人驻马蹄。
  荷池鱼戏
  宋祠西畔漾清涟,留得荷池不计年。
  翠盖亭亭高下出,纤鳞发发往来穿。
  金梭乱掷飘红粉,玉尺轻抛破绿烟。
  夏夜纳凉宜此地,歌闻采采识归船。
  洪沟春雨
  春来有雨注洪沟,田水涓涓日夜流。
  满腹岂徒资犊饮,全身恍若见龙游。
  乍停为咽重重石,骤涨难浮泛泛舟。
  试问贵人争览胜,风光丈八得同不。
  隔田秋稼
  四面俱高此独低,农人每岁枉加泥。
  春来只道田同石,秋至谁知稼满畦。
  耞板声传湖泊外,笠蓑影聚石塘西。
  丰登有庆叨田祖,报赛村村荐只鸡。

知识出处

蜃蛟史话

《蜃蛟史话》

本书介绍了宁波市蜃蛟村的历史、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传统和人物等方面的内容。文章从村名由来、始居姓氏、行政沿革、自然环境、旧村格局、族房祖堂、联村风貌等方面讲述了村落的人文地理;从农耕田作、地珍当推草一根、贸易集市、交通航运、公共事业等方面描述了村落的经济社会状况;介绍了村办企业、传统作坊店铺等企业发展历程;记录了蜃蛟村的历史大事和闻氏家族的一些传说故事。

阅读

相关地名

蜃蛟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