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其他作物种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王榭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96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其他作物种植
分类号: F307.1
页数: 4
页码: 95-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绿肥、豆类、油菜和蔬菜瓜果等农作物在王榭大队(村)种植。绿肥包括紫云英、苜蓿和浮萍,作为水稻的好肥料。豆类种植在贫瘠土地和边角地上,不用施肥,收获后能增加土壤肥力。油菜大量种植,可压榨出油脂供食用。蔬菜瓜果包括青菜、胶菜、西瓜、马铃薯、萝卜、芋艿等,集体种植,分配到户。大榭白萝卜是重要作物,可制作大榭萝卜干。个人在番薯地里嵌种芝麻和在自留地上种植花生,数量少或不作统计。
关键词: 王榭村 农业 粮食种植

内容

绿肥(紫云英、苜蓿、浮萍)及油菜
  其他农作物指绿肥、豆类、油菜籽、芝麻、蔬菜瓜果等。
  为了水稻增产,解放后水稻田里广种绿肥。秋冬季节在晚稻田里散种秕花(紫云英,也叫红花),晚稻收割后让其自由生长,来年二月茂盛旺发,三月中下旬翻耕将其浸泡使之腐烂,耙平水田后插水稻秧苗,是水稻的最好肥料,因主体绿色,故称之绿肥。在棉花田里套种草子(苜蓿,也叫黄花),棉花播种前将其翻耕入土壤底层,也是棉花的好绿肥。还有一种绿肥叫浮萍,早稻种植时植入,随禾苗长大。苜蓿又叫草子,也称为黄花,散种于春花田或山旱地上。秕花、苜蓿均可用作耕牛饲料,干湿均行。新鲜秕花、草子均可制作菜肴。但这两种作物只计面积不计产量。据记载:1964年王榭大队种植绿肥470亩,1967年种456亩。1973年王榭大队种绿肥面积不详,只有留种数据:草子(黄花)留种39亩,亩产102斤,总产40担;秕花(红花)留种3亩,亩产70斤,总产2担。1983年王榭村种317亩,1984年种303亩;其中绿肥间作60亩。之后因化肥普及,绿肥停止种植。
  豆类可种在贫瘠土地和边角地上,不用施肥,收获后反能增加土壤肥力,因而很受王榭农民欢迎。每年5—11月间能不间断收获各种豆类作物:豌豆、蚕豆、黄豆、油豆轮番上市,干鲜均可食用。种植品种有上述四种豆类。据记载,有关年份集体种植的豆类数据记录如下:
  1964年种豌豆27亩,亩产160斤,收获4306斤。1981年种秋大豆(油豆)74亩。1983年种大豆93亩,亩产44斤,计41担。1984年种大豆12亩,亩产200斤,计收22担;种蚕豆58亩,亩产100斤,计收50余担。1985年种蚕豆36亩,亩产102斤,总产37担。1988年仅种蚕豆8亩,收4担。种黄豆93亩,亩产152斤,总产141担。
  油菜因其结出的籽成熟收获后,可压榨出油脂供食用,又称菜油。压榨出的菜油分配到户,供社员(村民)食用。因而王榭村(大队)大量种植,如1983年种植89亩。1984年种油菜69亩,平均亩产209斤,总产量144担。1985年种108亩,亩产227斤,总产234担。1988年种油菜145亩,亩产219斤,总产318担。
  蔬菜瓜果包括青菜、胶菜、西瓜、马铃薯、萝卜、芋艿等,集体种植,分配到户。除萝卜收获后加工成大榭萝卜干出售给供销社外。其余都分配给村民(社员)。查阅档案,仅见零星记载:1964年春秋季蔬菜(包括瓜、芋艿)地面积27亩,1967年种植蔬瓜类作物58亩,1983年仍种蔬菜20亩,其中西瓜2亩。1964年种有马铃薯46亩,亩产400斤,总产18356斤。
  蔬菜类作物中最重要的是萝卜,品种是太湖白萝卜,也称大榭白萝卜,王榭大队(村)规模种植,年年丰收。萝卜亩产5—6千斤。如1979年就种植60亩,总产鲜萝卜约33万斤;1980年种植146亩,总产80万斤;1983年为112亩,总产62万斤。新鲜萝卜少量用于鲜食,大批量的白萝卜制作大榭萝卜干。大榭白萝卜经6道工序,才能制成大榭萝卜干,每亩可制作1000斤左右。制成的萝卜干交售给国家,运至大榭供销社收购,国家奖励化肥若干。
  社员个人还在番薯地里嵌种芝麻,因数量极少,大多又为自家食用,故很少统计。社员们在自留上种植花生,种植数量逐渐增加,但因为主要用于自家食用,故亦不作统计。

知识出处

王榭村志

《王榭村志》

本文记述了王榭村是宁波市北仑区大榭街道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大榭岛的东南部。村内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王榭人民经历了漫长的忍耐和等待,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新时代。他们积极参身大榭开发区的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王榭人民热情支持开发开放,积极参身建设,享受着开发建设的便利和收益。王榭村志是记录村庄变迁、传承史迹文化和乡土情怀的重要载体。

阅读

相关地名

王榭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