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教育升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藕池村史》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916
颗粒名称: 第二节/教育升学
分类号: G527.55
页数: 13
页码: 246-258
摘要: 本节记录了藕池村从无幼儿园到建立幼儿园的历程,以及藕池小学的发展和变迁。文章描绘了早期幼儿园的情景,描述了学校的教育条件、教师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
关键词: 藕池村 教育事业 发展史

内容

一、幼儿园
  张志娣说:“我大概是1958年办幼儿班的,二三个老婆婆弄饭,我算是老师了,教教他们写字、唱歌。一开始有好多小孩,最多的时候有40个,有的读了一段时间就不来了。幼儿班是全托的,大人比较担心,有的小孩容易生病。因为村子大,一个村会有老婆婆。那时候就是在一个庙里,我们也办了很长时间。后来在孙家堂沿了,那地方是新的楼房,比较干净。那时候只有十多个人了,不到20人。实际上就办了一年多一点,我从17岁做到18岁,下半年就结婚了。”可见,这是1958年“大跃进”期间的产物。
  此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藕池村是没有幼儿园的。藕池小学,有一个学前班,承担了部分学前教育功能。直到1995年藕池新村建设时,才建起了藕池幼儿园。从此,藕池一带有了正规的幼儿园。
  二、藕池小学
  藕池的小学,民国期间就有了,当时是办在藕池庙里,如江根星就在此小学读书。1943—1946年,徐名侠也在藕池小学读初小。那时候是俞福泰(1927-?)当老师,1950年档案称,他居住在藕池庙中。
  1957年时,与方家耷村合并成一个学校,称方家耷小学,因地点在沙塔庵中,也被称为沙塔庵小学,据张信良档案,1959—1961年,他在沙塔庵小学读书。当时老师是俞福泰、范平、王维岚。
  1965年,村里不让范平教书,让他去姜苏村插队劳动了。这年9月,吴升月接任老师。吴升月说:“我是1965年由藕池村党支部推荐到藕池小学做民办教师的,1965年9月开始的。我老头家就是在藕池村,原来我们两个人都在外面工作,他在镇海中学做人事秘书,我在城关三小做代课教师,后来1962年响应国家号召回乡支农,他从镇海中学下来,我从城关三小回来,1962年我们下乡参加藕池村板桥生产队,他务农,我做家务。我1965年进小学,原来与方家耷村一起的。”张国章说:“我是1965年上小学的,那时候上学是在方家耷(聚福)庵里读小学,那时候还没有藕池小学。读了半年以后,就到藕池头庙里读书,那时候藕池小学开学了。”
  1966年2月,两个村小学分开了,藕池小学设在庙里。吴升月说:“藕池小学只有我一个人,学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复式班教育。最开始没有教室,就是藕池头庙的厢房做教室,一个教室,四个班级。学生有三十个左右,在同一个班里,一年级几个、二年级几个、三年级几个、四年级几个。那时候一节课是一个小时,上课前要备课,比如说这一节课重点是一年级的,那二、三、四年级我就先布置作业,让他们做作业,我先讲一年级的课,讲好了休息15分钟,一年级做作业,然后我讲二年级。他们上课是听两遍,一遍作业一遍讲课。有时候二年级的东西,一年级也听懂了,学得快的学生,他说老师这个你讲过,我懂的,但是学生进度都不一样。老师没有空,很辛苦,一节课四个年级都要讲课,不然的话,让学生整整做一个小时的作业学生也很烦,而且课程也讲不完。那时候上一天的课,一天到晚都要讲。还有活动课,老师可以轻松一下。语文、数学上完,第三节比如说画画,一二年级画这个,三四年级画那个,这个时候的老师是万金油,画画、唱歌、体育都是自己一个人教。主课就是语文、数学,没有英语,画画、唱歌、体育是有的。上午三节课,有两节课嘴巴不能停,一直讲,第三节可以放松一下,比如说画画,讲的地方就少了,活动课让他们自己去活动,唱歌课,那时候也没有风琴,就是用嘴巴唱唱歌,后来风琴买来了,自己也轻松一些,学生也爱听。那时候讲课是用宁波话讲,不用普通话。”这就是典型的乡村教师生活。
  吴升月说:“1967年‘文化大革命’对学校也有影响,经常要去开会。不过我们是小学,该上课还是上课,外面也不怎么走出去。那时候只有星期天休息,周一到周六都是上课的。后来半工半读,半天读书,半天做凉帽了,那时候学习抓得不怎么紧。当时是全日制,就是下午要弄一节劳动课,做凉帽,勤工俭学,不上课。后来,有两个老师了,就一二年级一个教室,三四年级一个课堂。1971年,造了两层楼的房子做学校,这就是新学堂。这个学校是我老头画图纸,叫师傅来造的,有两层,是1971年村里出资造的,一直到1995年才搬到藕池新村的学校。
  “1972年时,方家耷小学又合并到藕池小学,有了三个班级,六个老师。两年后,方家耷小学又合并到礼嘉桥小学。藕池小学又独立办校了。其间,代课老师来了很多,最多时有三个老师。1980年初,因为缺师资,又叫来了范平。80年代后期,公立教师调过来一个,就是丁贻德。1965至1980年,由村里发工资,每月只有28元。1988年转正为国家老师的,工资加到40元。
  “村里人基本上都在这里读的,有些住在外面,在外面读的也有,住在藕池的都在藕池读,大多数都是在藕池读。1962年下放来,21岁到藕池做民办教师,现在学生最大的有63岁了,我教了三代。”
  根据档案,1983年前后,姜善庭也做过藕池小学代课老师。
  姜锡岳说:“我是1968年从部队回来的。当兵回来后也没有什么事,村里没有老师,就叫我去学校了。我说我当不来老师的,但是没有办法,村里叫我去做,我就去做了。我对学校的事情不感兴趣,就是把学校的学生组织起来,给他们搞军训,像李小平也是我学生。当时有二十几个人。我搞军训是可以的,我是部队里出身的。但是教书这个活没有干过,不知道怎么做。我当了一年多,后来其他老师来了,我就不肯去做了。”
  张国章说:“藕池学校那时候条件很差,只有一个老师,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只有一个老师。那时候读书很艰苦,老师来不及讲课,就分配作业,一年级抄30遍课文,那时候读书生活比较困难。后来我到布政中学去了,藕池村只有我一个人到布政中学读书。我读书总体来讲还比较好,有的人是读不起,有些人是不会读,学习成绩跟不上。”
  李小平说:“我们读书有好几个学校,我1963年出生,1970年上学,1971年新学校盖好了。我们读了一年,读书就在靠庙南面的底下,那时候读书的人比较少。1971年拆了庙,重新建造新学校。那时候一年级学生分开了,藕池的人就在藕池读书,板桥的到板桥读书。那时候在农村的仓库里读书,我家门口有个洪家堂沿,生产队把里面的东西都收去了,这个地方就空了,就在这里读书了。当时是姜锡岳来教我们一年级。
  “新学堂就是指1971年建的学校。有一个五角星,1971年,写得很清楚,建得很漂亮的。新学堂长度是24米,楼上一间是医务室,隔壁是吴老师和丁老师的办公室,大通间有8米,后面还有一间,那时候三四年级一间,五六年级一间,有两个教室。下面一楼是一二年级。房子是24米乘24米,楼上楼下,阳台是木头阳台。下面一个是乒乓室。旁边还有一个大会堂,村里造的,用来开会的。
  “到新学堂读书,就两个老师,一个是吴(升月)老师,还有一个丁(国昌)老师,是从(段塘)丁家来这里教书的。二年级,就流行讲普通话了,吴老师不会教,由一个上海的知青来教普通话。她叫胡容娣,在藕池有亲戚,我们叫她小胡老师。她落户在村里,村里给她一个小房子住。她是新学堂造好以后来代课的,代了四五年总有的。那时候就是她一个人教普通话,教了没几次,那时候刚刚开始学普通话,也算早的。后来,‘上山下乡’的人可以回城了,1978年她就回去了。四五年级要到礼嘉桥小学读,我读了两年,就没有读了,回家种田了。”
  张吉峰说:“我们那个时候没有幼儿园的,只有一个学前班。一二年级、学前班一个教室,楼上三四年级一个教室,老师上课先上一年级,下半节课上二年级,两个年级分别坐在一个教室的左边和右边,讲完之后,就做作业。村里的学校也只能这样子了。我们还算好了,有的地方学校都没有,还要去别的地方读。我们只有四个年级,五六年级要到礼嘉桥小学去了。办一个学校成本太高了,同龄的孩子就这么几个,一个年级就两排,才十几个人。我们那个时候小学有吴(升月)老师、丁(国昌)老师,只有两个老师。一开始是一个,后来二个,再后来是三个。从我们三年级开始就有三个老师了,老师也就一间办公室。那个时候是没有操场的,要跑步的话,就在机耕路上跑,从这头到那头,大概50米,是比较简陋的。”
  吴升月说:“1993年,藕池新村开发后,外地买房子的人多了,学生也多了。藕池村与房产公司出资造了二幢三层楼,作为新的藕池小学。1995年,学校迁进新校区。村校变成完小,有六年级了。原来的藕池小学是初小,只有一到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要到礼嘉桥村。成为完小后,毕业生可以直接升到布政中学。师范生也来了,有12个老师,学生也有200多。上面让我脱产去学习了一年,教育局任命我为校长。师范生质量很高,工作都很努力,所以每次统考,我们成绩都很好。后来到鄞县中学考试,我们6个学生参加考试,成绩也很好,后来他们给我打电话说,有5个考到鄞县中学,他们喜欢我们学生到他们学校去。1997年,我正式退休。退休后,又干了2年,1999年才正式离岗。”
  三、代课老师
  徐亚晨说:“我1959年出生。家里兄弟姐妹多,我上学比较晚,10岁才上学。那时候村里女孩读书很少。一个年级只有11个人。当时是复式班,一二三四年级在一起的,老师先教一年级,然后做作业,轮到给二年级上课,三年级一边做作业一边也听课了,老师讲课也讲不过来,也教不过来。我们二年级有8个人,那时候四个年级加起来只有三十多人,有些人读了一段时间就不读了,到生产队去做农民,年龄小,就安排放牛,人是越读越少。我们上午两节课,下午劳动课比较多,农忙时还要帮助农民拔秧、拾稻穗。放学回到家里要做凉帽,上午11点放学做凉帽,做到12点半再去上学,凉帽做来卖掉,可以交学费。那时候都在生产队里劳动,下半年分红,多的人有几十块好拿,没有的人还要找生产队借十块、二十块。那没有钱怎么办,只有自己做凉帽去交。那时候是浙江省统一教材,现在是全国统一。
  “那时候布政中学刚初中升高中,名气还是古林中学大。初中,有十个名额可以到古林中学,老师也很客气,把我排进了。1978年,高中毕业。我先在礼嘉桥小学代课,接着是藕池小学代课,在藕池小学代课是1979年或者是1980年,代了二三年。在藕池小学代课时,我们在整个布政二年级语文考第一名。”
  姜芬琴说:“我们读小学的时候,学校就在藕池的周边,有时候也到那边去。老学堂也读过,老学堂是一个庙,我到新学堂已经是四年级了,这个新学堂也是我们亲手给它造起来的。造学堂的时候,那些砖头都是我们学生一块块递上去的。以前我们读书,不像现在任务这么重,经常一节课就学一句话,很简单的。我去上学已经很迟了,已经10岁了,我们村里读书的人很少,一个班级是10个女孩子,男孩子一个都没有的。小的8岁,大的12岁,多数是10岁、11岁。这10个人是动员来的。如果你没有读书的话,晚上要读扫盲班的。我姐姐没有读过书,就是晚上读扫盲班的,晚上在仓库里读的。读到二三年级,上面一班有两个男的留级了,所以我们这个班2个男的10个女的。以前办了扫盲班,可能有的年纪会比较大,我们这个班后面的学生,年龄都正常了。读到小学毕业,十五六岁了,自己也懂事了,社会也发展了。我老爸倒是认识字的,在旧社会读了四年级,所以算是有文化的人了,看了很多书,小时候老是给我们讲历史故事,什么薛仁贵之类的。我老妈不识字的,等小学毕业,我老妈说:你也不用读了,你前面的三个姐姐,一个没有读过,一个读一年,一个读两年,你也够了。这个时候,我已经懂事了,我说我要去读书。你读书,人家没有读书,草帽也是一天做两顶帽子。我说我去读书,我给你做一顶半,我可以晚上做。这个时候形势也发展了,老妈也没有怎么阻止我,我就去读初中。初中读好以后,社会更进一步,自己的思想也有了,就去读高中了。我们村里的人,我们这个班有两个人去读高中了,一个是我,一个是徐亚晨,还有一个读初中的姜丽菊,她可能高中没有去读,读初中的就我们三个人。那个年代,高中毕业是很不容易的。我们村里当领导的这些人,文化程度太低了。下面一届还有两个女的是高中生,一是大队长徐定良的女儿徐贤君,还有一个是徐亚芬。到现在为止,我们这一代的人,包括60年代的人,识字的人很少,有文化的人很少。”
  四、升大专、本科
  说及藕池小学毕业后较为出色的学生,吴升月说:“早期是姜芬琴。戚建军是藕池村90年代的大学生。张忠杰考进大学了,现在在外面工作。洪康华的两个女儿很乖,姐姐洪海微在房地产公司,妹妹洪小微是鄞州电视台的编辑。姚亚苏考到了北京语言大学,现在在北京工作。徐伟祥是杭州铁路局医院外科第一把刀,我们村里两个人找他动手术也动得非常好。我教育他说,外科医生这把刀要抓好,技术要高,给别人救命的,态度要好。”
  姜芬琴说:“我弟弟(姜国城)好像是村里第一个去读大学的。他当老师当了7年,后来下海了。最开始在望春中学做英语老师,班主任做得很好。那时候的望春中学算是比较好的中学了。当时他很年轻的,说老师不做了,下海去了,跟了一个学生的家长,到学生家长那边去打工了,扔了铁饭碗去经商了。那时候是90年代初。我们这个村,普遍的文化程度都比较低,后来冒出的人才也很少,比如说经商生意很大的,或者当领导很大的,这样的人才也是少的。”姜国城说:“我家里面最小,1972年7岁上小学。小学读了五年半,1977年7月,小学毕业。初中是在布政中学,1980年毕业。高中是在古林中学,1982年毕业。1982年考上宁波师院英语系,1985年毕业,分配到鄞县望春中学,现在的同济中学。1985年到1992年,教了7年。我1985年宁波师范英语系毕业,分配到望春中学,刚刚去教书的第一第二年,我是非常非常投入的。我从初一开始是做英语课代表的,有时候英语老师叫我一起去批改作业,那时候改作业用红墨水的笔,如果有一点红墨水沾到了手指上,被同学看到了,好像还很光荣。那么小的一个事,对我自己内心是有触动的,好像做老师也蛮好的。后来考了大学,因为总的分数不高,是师范大学最后一批录取的,但是对我们农家孩子来讲,对我爸妈来讲,能够考上大学,从农民变成国家的人,也是一件很大的喜事。我在1985年、1986年、1987年这三年是全身心工作的。第二年,我是当高三文科班的班主任,高考成绩出来,是望春中学历史上最好的一届。以前都是没有人考进大学的。我这个文科班一共42个人,考进了24个。1987年年底,学校里面评先进教师,我们文科班是5位老师,这5位老师,要么就是年终评上先进教师,要么就是在年终大会上有表扬,唯独我没有。那时候人单纯,才21、22岁,这件事情对我纯洁、朴素的情感打击是很大的,用现在的一个词语去表达,好像是我被忽悠了。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对学校的看法就有点转变了。接下去就对教书的热情也一般般了,没有像刚刚开始那么投入了。到了23岁,开始找对象了。我认为做老师这个行业不好玩,也没有我想要的东西。”
  姚亚苏,女,1992—1996年,北京语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2005—2008年,获得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曾服务于中石化、爱立信、索尼爱立信、文思创新、联合能源集团等公司,在大型央企、大型外企和美国或香港上市企业均有就职经历,管理幅宽涉及人力资源、行政、IT、企业资讯及政府公共关系等领域。现任迈世科技副总裁,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在汽车、钢铁等行业的产业落地。同时担任清华大学xLAB创业导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职业发展导师及MBA入试评委,国资委职业经理资质评价项目面试评委、北京中外企业人力资源协会委员、人力资源认证课程及职业提升软技能等课程讲师。热心公益,发起五米公益(中学生及家长公益群)与一步阳光。
  牟洁琼说:“我小学在藕池小学,初中在实验学校。高中的话在五乡中学,然后又转到了鄞州中学。那时候就是觉得我爸妈对我挺严,我在六年级就学完了整个初中的课程。初三,就把高一的学完了。然后,我要去外面,也要自由一点,就到了英国。我喜欢设计,是学设计出身的。我在武汉读了一个合作班,读完语言,就直接去了英国,在英国本地考一个大学。我研究生读的是传媒经济,还有一个专业是财政金融。其实,你要在国外找寻自己的一片事业天地是特别难的,最好的发展的地方就是中国。中国正在发展商业企业,市场最大,就回来了。”
  张富华儿子张瑞翔,1997年,辰卿小学毕业。田莘耕中学初中毕业。高中在姜山中学读。2008年,考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俞云华的两个女儿也是大学毕业。长女俞红,田莘耕中学初中毕业,在鄞县中学读高中。2008年,中国地质大学毕业。2009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读双学位。2009年,到英国约克大学读商务。目前在方力集团做国际销售。次女俞丹,田莘耕中学初中毕业,高中在同济中学。2011年,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读环境科技。2015年毕业,在首南小学当老师。
  2019年毕业的大学生孙怡,绘制了《游园惊梦》。

知识出处

藕池村史

《藕池村史》

出版者: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藕池村的历史发展的著述。书中涵盖了民国时期、集体化探索时期、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前期、融入城市发展时期、集体时期的经济生活、开放时代职业的多元化、村民生活方式嬗变以及专题人物往事等不同阶段的内容。书中还附有藕池村大事记和后记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志娣
相关人物
孙家堂
相关人物
江根星
相关人物
徐名侠
相关人物
俞福泰
相关人物
张信良
相关人物
范平
相关人物
王维岚
相关人物
吴升月
相关人物
张国章
相关人物
丁贻德
相关人物
姜善庭
相关人物
姜锡岳
相关人物
胡容娣
相关人物
张吉峰
相关人物
丁国昌
相关人物
徐亚晨
相关人物
姜芬琴
相关人物
薛仁贵
相关人物
姜丽菊
相关人物
徐定良
相关人物
徐贤君
相关人物
徐亚芬
相关人物
戚建军
相关人物
张忠杰
相关人物
洪康华
相关人物
洪海微
相关人物
姚亚苏
相关人物
徐伟祥
相关人物
姜国城
相关人物
牟洁琼
相关人物
张富华
相关人物
张瑞翔
相关人物
俞云华
相关人物
孙怡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藕池小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藕池村
相关地名
方家耷村
相关地名
村里集镇
相关地名
姜苏村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瓦房子镇
相关地名
平房子镇
相关地名
和尚房子乡
相关地名
藕池新村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鄞州区
相关地名
红帽子镇
相关地名
帽子峰镇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鄞县
相关地名
香港特别行政区
相关地名
武汉市
相关地名
中国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