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内河捕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藕池村史》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897
颗粒名称: 第二节/内河捕鱼
分类号: F326.4
页数: 2
页码: 154-155
摘要: 本节主要描述了藕池村姚国华的父亲以及叶家是藕池村的渔民,他们艰苦地在河塘里捕鱼,并面临收入不稳定的问题。文章还提到了捕鱼过程中的困难和努力,包括长时间离家以及销售困难等。同时,文章还提到了渔业社的建立以及姚国华担任社长的经历。
关键词: 藕池村 渔业发展 渔民生活

内容

姚国华说:“父亲(姚信芳)也是捕鱼的。在藕池,捕鱼的有两户,一个是叶家(叶根财),一户是姚家。叶家是四兄弟,姚家也是四兄弟。以前我父亲也是很辛苦的,在河塘里捕鱼。我父亲有4个儿子2个女儿,以前人多,赚不到钱。我家捕鱼是从爷爷开始的。我父亲三个兄弟,都是捕鱼的,嫂子也是捕鱼的。那时候捕鱼的人,多数是住在船上的。房子也是有的,如果不去外面捕鱼了,就回家里来住。以前就一条船,小小的手摇船,在旁边的江河里捕鱼。开出去以后的话,可能要20天、半个月才能回来,一般要背两袋米去。捕了鱼还要去卖掉,这个也要看行情的,经常卖不掉,臭了倒掉也是经常的。过去捕到好的螃蟹,我父亲就卖给藕池的老板,换一点米。现在我也不会捕鱼了。现在好的东西都很值钱,大的河鲫鱼要40块、50块一斤。
  “父亲三兄弟里,大伯伯早就到沈家门修皮鞋去了,后来又回来捕鱼。捕鱼的人是苦的,钱又赚不到。我们家6个兄弟姐妹,你知道要吃多少饭吗?那时候男孩子最起码有3碗可以吃,那四个兄弟就12碗了。米是跟人家买的,我们家以前一个大大的米缸,要煮一锅的,不然不够吃。我们四兄弟原来也捕鱼,现在有一个在开五金厂。现在,最大的阿哥(姚昌华)还在捕鱼,还有一个阿弟(姚宝华)也是。老大天冷不捕了,天热就捕一捕鱼,因为他79岁了。老四是一直在捕鱼的。
  “我们是在布政的,布政渔业队早就有了。我们户口在藕池,工作单位在布政。渔业队在板桥,有100多个人。以前老的渔业队在厂里干活,现在大家也都退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捕鱼的人合在一起,变成渔业大队了。我们分房子没有享受到的,因为分属不同的经济合作社。这也有道理,因为农民是有土地资源的,靠土地生活的。你们渔业是靠水资源,也可以去自己开发。我十多岁开始捕鱼的时候,这边水很多的,但是后来被拦起来了。我是1973年结婚的。结婚了以后,我还在捕鱼,老婆开始在五金厂上班,后来厂被个人承包去了,也出来一起去卖鱼。
  “1983年到2011年,我一直当渔业社社长。渔业社是不分组的,我是属于‘半工半渔’的,上午到村里办事,下午出去捕鱼。一般来说,我能解决的我自己去做,我不能解决的就找村书记。那时候河塘是渔业社的主要经济来源,收入也是蛮可观的,承包河道,多少长度多少钱一年。在古林镇范围我管理不了,石碶街道也有。石碶也有渔业社的,但河塘是属于我们的。后来塘西造敬老院,把河塘填了。这事当时是石碶街道办的,河的面积是属于我们渔业队的,所以要到石碶街道去要点适当的赔偿,当时的价格也是比较低的,双方是共同协商的。我就讲了,多少总归要赔偿一点的,不赔偿是不可能的。”
  陈利菊补充说:“那时候捕鱼,用丝网和小船作业。这个就是典型的内河捕鱼。捕鱼的行业不是很好做,只能养家糊口,跟农民种田一样,也没有什么花头的,也很苦的,晚上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当时为了两个孩子读书,想让儿子和女儿生活能好一点,也要咬牙干。这个苦和种田的苦是不同,农民的苦是有季节的,我们是一年四季的。我们不怕下雨,但是怕响雷。”

知识出处

藕池村史

《藕池村史》

出版者: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藕池村的历史发展的著述。书中涵盖了民国时期、集体化探索时期、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前期、融入城市发展时期、集体时期的经济生活、开放时代职业的多元化、村民生活方式嬗变以及专题人物往事等不同阶段的内容。书中还附有藕池村大事记和后记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藕池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