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农业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藕池村史》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896
颗粒名称: 第一节/农业生产
分类号: F327.55
页数: 6
页码: 149-154
摘要: 本节主要讨论了藕池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的生活状况,在描述了农民劳动分工和生产工具的使用的同时,还提到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面临的困难和艰苦。文章还涉及到农民通过自己种植席草和稻草等农产品来获得收入的情况。
关键词: 藕池村 农业生产 发展情况

内容

一、生产方式
  姜岳祥说:“土地改革后,田分好了,生产队也很小心的,公粮都要交的。”
  从图6-1来看,当时的集体化农业生产,内部分工是十分详细的,有植保员、种子员、肥水管理员、田间观察记录员、畜牧负责人、会计员、现金保管员、粮食(实物)保管员、绿萍专管员、粪便管理员。
  葛小其说:“那个时候女人也要去种田。男人在生产队干好活,再去自留地拔拔草。女的回家还要洗衣服、做饭、管孩子、补衣服,女人比男人更苦。男人4点去拔秧,7点回来吃饭,女人已经把所有东西准备好了。男人来吃完饭了,女人开始去种田了。生产队的话要做一个月,割早稻、种晚稻。个人种的话,十几天就够了。分田到户了,种的东西卖的钱都是自己的。生产队就是大锅饭,所以大家都不怎么肯做。女人平时还要做凉帽,像我们这个时代生的女人都是会做凉帽的。
  “一个生产队一年总产量是比如1000斤,除去国家公粮、社员口粮及化肥、农药、牛,能节余200斤左右。一般100亩田,要分到组、分到人,除去生产成本,一个生产队一年还有几万块结余,要如何分呢?这个是按劳动力来分的,一般要按四个季来分,春季、早稻下、晚稻上、年终,春季少一点,早稻下了稍微多点。”
  二、生产工具
  姜岳祥说:“打稻机,大概是1961年开始有的,藕池一个点,板桥一个点,一个点买一部。田的话还是藕池多,板桥五百多亩田,藕池一千多亩田。藕池的两个队合着买了一部。那时候板桥买了一部,本来是要分给藕池的,板桥就找了农办副主任张忠林,他说:有是有,但现在别来买,让别人知道了不好,大家都要的话,我们也拿不出来,因为没有几部。我们说那什么时候好拿呢?他说等晚一点。就在晚上偷偷摸摸去,还是走小路,走大路难为情,也怕别人争,就这样买了一部打稻机。最早一个大队只有一部,过了三年,就很多了,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买了,一个生产队一部。有电动打稻机比较迟了,是七八十年代的事。作为队长,也种地,忙了要帮,开早工也要去,工作每天都要安排好。那时候是分任务的,你完成得早可以回去。后来分自留地了,你可以弄自留地去。”
  三、拖拉机与农用船
  1960年12月,藕池大队向邻近的建庄大队购买了一部机船,共2000元,当时只付了300元。其余款项约定1961年早稻期时分批还上,结果到了1963年5月仍没有还上,于是被建庄大队告上法庭。后来经过调解,藕池村同意分两批还上,才了了此事。由此也可见当时藕池大队经济之拮据。戚明华说:“那个时候都是船,每个生产队有2只船和2只牛,拖拉机有的时候是1976年左右了,1000多亩田靠一辆拖拉机。以前也没有石子路,要用船运着拖拉机到板桥,再搬到岸上使用。”
  四、挑坟滩
  徐繁荣说:“在生产队,我们挑坟滩、挑河泥,那时候最苦了。挑坟滩是分田到户前一两年,大概是1979年,那时候我们还小,挑得背都弯了,挑坟滩最苦了。区域都给你分好的,运气好一点的话,石块少一点,运气差一点的话,石块比较多,翻都翻不动。我们算苦了,但比起上辈人,我们至少有得吃了,但是劳力还是要出的。爸爸当了村里一个小领导,家里的事情就我们自己做了。做皎口水库的时候,我刚好要发育,一个小后生挑得背都弯了。”
  五、进城积肥
  姜岳祥说:“那时候很困难,那就动脑筋。要种菜籽、大麦和水稻,但是没有肥料,所以稻子种起来都小小的,只能扩大面积。一个生产队,105亩田,20%要种大麦,10%是菜籽。种点菜籽,肥料也没有的,这里离城里很近,就连夜去城里偷点大粪回来当肥料。那时候肥料还是要控制的,都是收集了后再卖给农民,我们生产队买来,还得分配的。以前就是给个条子写明几点走,撑着船过去等。最早船也是没有的,都是从地主那没收来的船。我们队以前就是用河泥当肥料,现在这样的河泥,以前碰都碰不到,有的话真的高兴死了。现在都填掉了,也不用积肥了。以前的粮站,也是一点点搞起来的。我们生产队有两只船,早晚饭吃好就去积肥了。粮食种得好了,我们也能富裕点。那时候都是晚上干这活,晚饭吃一点就去了。积过肥的河泥用来浇菜、浇麦、浇田,浇过了,产量是有点不一样的。”吴升月说:“那时候要积肥,就到宁波给别人倒马桶然后挑回来,积肥多产量也高,第6生产队,副队长就是徐定良,正队长是吴祝庆。副队长抓生产,他非常会做,积肥时,每天早上就出去到宁波倒马桶。人家肥积不来,我们是每天都有。积肥多,产量高,分红也多。”
  姜冲德说:“以前化肥不怎么用的,因为是要花钱的,以前浇点氨水,尿素稍微放一点,这已经算是很好了,其他是没有的。一般都要到宁波城里去积肥,就是倒马桶的,以前都没有什么化肥的,都靠这些粪水的。”姜冲德又说:“我们经常晚上饭吃好去,半夜去弄肥。如果被抓,还要到大队里去打证明,要去讲好话的。以前从九中挑出来,走城隍庙过来,这么远的路。”
  六、打水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打水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行业。当时,有专门的人负责打水。江根星、叶金康、张昌浩、洪根庆等人,均打过水。姜岳祥说:“买第一台打水机的是板桥,那时候我28岁,当兵已经回来了,是1963年。那时候干旱,稻谷都晒死了,一点收成都没有。方家耷的张忠林是农办的,他说:打水机你们要吗?那时候都买不起,村里没有钱。板桥把口粮卖掉,才买了这个打水机,这是第一部。但是效果很好,粮食丰收。打水机的管子(口)是10寸的,可以机动的,藕池要用,可以借给藕池,这里打好,再去那边。此前的1959年,姚江大闸造好了,水拦起来,就可以灌溉了。慈溪、江北都要拿水,很多机器排着,你也打,我也要打。我们的水是从青林渡放过来的。”周利英说:“以前一直要打水的,从3月份开始打,一直打到田没有了为止。他们是大队打水员。”
  七、抢收抢种
  徐建波说:“我1982年开始也分到田了,我们第7生产队人少地多,地分到了17亩。我爷爷自己种不过来,又给了我们3亩,总共20亩。那个时候田都是靠人力种的,我爸还在铁厂上班,分田到户时,我才16岁,20亩田我一个人管不过来,真的很苦。我爸爸基本上早上5点起床,早工开好之后,再去上班。我做到18岁,也去铁厂上班了。我们家一共4个人,还有我妈和妹妹。当时妹妹小,已经读初中了,妹妹基本都是在家里烧饭,活基本上都是我们三个人做。‘双抢’也是很苦,基本都是凌晨二三点起床,做到晚上11点,一直做了六七年。后来,外地人来了,拿点田出来给人家种,才轻松一点了。”李小平说:“生产队时,我是第一生产队的,队长是张昌浩,我们叫他‘老板’。张昌浩人是很好的,那时候田多人少。在规定时间,一定要种,要开夜工,要拔秧、开早工。当时还年轻,凌晨一两点起床拔秧田,两个人拼在一起干,一人一半。拔好以后,挑到地里,让妇女插秧。有一次,我和洪根庆拼的,他说你怎么拔不上来了呀,实际上我在打瞌睡了,睡着了。”徐仁定说:“像现在怎么可能想得到,那时候田种得都怕了。那时候天下雨,稻没有割,天晴了,共青团员3点钟就要去割,干到天亮。3亩田上午打好,下午就好种了。”周利英说:“以前当干部都是实干的,是要带头做的,且要比人家多做,如果比人家做得少,人家不服的。天亮后,以12点为界,分两个班,半天轮到一班。轮到你,就算是12点钟的时候,天最热,你也要去干的,下雨也要去,打雷也要去的。”
  八、收入不高
  周利英说:“那时候记工分,没有现钱,哪有现钱买菜啊。如果就男人,女人不做,工分容易超支。我们两个人都干,超支倒是没有。”史幼芳说:“我们农民有句话,田沿三尺高,跳出田沿就好。头想高烟囱,城市的烟囱高高的,都想到城市去。我小时候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买的,粮票还分地方粮票,有宁波粮票、浙江粮票、全国粮票。我们到上海去,要拿全国粮票的,浙江粮票都没有用的,饭都不能吃。宁波城市里的工人,带鱼都可以领大一点的,我们农村里分到的带鱼都是小小的。我记得我25岁时,有的东西还要用票买的。国家贫穷,老百姓也就这样了。农民每天背朝天种田,下雨也要淋,真的很辛苦。现在国家对农民也重视,国家也富强了,总归是好起来了,农民翻身出头了。”
  九、种席草
  杨国平说:“当年种席草时,收上后要晒好,在太阳底下,要三朝、四朝地晒,还要摇着船去宁波去晒呢。俗话说‘小暑割草,大暑割稻’,差不多是最热的时候割席草。后来是种日本席草,做榻榻米的,从田里割来,用泥粉弄过,再晒过,要晒过几天。这个草细,本地草比较粗。日本席草种植始于20世纪80年代,不过本地席草种也种的,但是比较少了。个人分田到户以后,大家都种日本席草了,因为种这个收入高”。姜芬琴说:“还有草帽和我们睡的席子,也是我们自己种的草做的。自己种的席草,晒干以后,一捆一捆给它捆好,然后用两根稻草做的绳子给它捆起来的。这个捆的技术也是很难的,因为席草晒干以后很滑的,如果捆不好的话,一拿就散掉了。我老爸捆的席草,又干净又好,从来不会散掉。”徐森林说:“天亮起来,大家饿着肚子去割席草,饭也没得吃。那时候有种黄桃的,有时候买点黄桃来当饭。席草还要把它晒干,还要去卖,那时候真的很苦的。等我们卖完了回来,人家早就在吃饭了。我们回到家里,还要放夜潮,那时候很苦的。”
  此外,还有稻草。姜芬琴说:“我老爸(姜阿利)种出来的东西很精细的,泥土弄得像米粉一样精细。我们早稻割下来以后,稻草干了,拿回来要储存。那时候就靠烧稻草当燃料用的。稻草都是储存在屋子外面的,要给搭成一个很大很大的草堆。一般的农民都搭不好,搭到一定大小就要塌掉了。我老爸的草堆,可以搭到最大最高,像房子一样盖起来,不管多大的雨,里面都淋不进去的。要用的时候,不是从上面一捆捆拿的,而是在中间抽的。这么大的一个草堆,它是一捆捆都叠好的。如果草堆没有搭好的话,抽出来后,这个草堆就要塌下来了。我老爸搭的草堆,你去抽好了,它不会塌下来的,很厉害的,这也是一种技术,一种手艺。20世纪80年代,我们村里集体经济就是靠农田做出来的,可以维持我们的日常生活了,村里也没有很穷的人家。”

知识出处

藕池村史

《藕池村史》

出版者: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藕池村的历史发展的著述。书中涵盖了民国时期、集体化探索时期、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前期、融入城市发展时期、集体时期的经济生活、开放时代职业的多元化、村民生活方式嬗变以及专题人物往事等不同阶段的内容。书中还附有藕池村大事记和后记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藕池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