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移民涌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藕池村史》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886
颗粒名称: 第四节/移民涌入
分类号: D632.4
页数: 5
页码: 112-116
摘要: 本文讲述了临海牛头山水库移民以及种田移民的情况。移民的原因包括水库修建和种田需求,移民者分为通过政策安排和投靠亲友两种方式。种田移民的目的是填补本地人种田减少的空缺,有些移民者来到这里后面临种田技术和习惯的转变。另外,文章也涉及到拆迁时的房产分配不平等问题以及后来外地人进入村里工作的情况。
关键词: 藕池村 移民 移民

内容

一、临海牛头山水库移民
  杜炳地与杜加田,杜加田因老婆的叔叔林年祖在此村中,也移民到此。杜加田说:“我是1984年9月来的。我们这个地方刚刚造了水库,要移民。我移民此村的直接原因是,老婆的亲叔叔林年祖在此。林年祖送他哥哥到山里去,他就跟我们说:还是我们宁波好,到我们宁波去好了。我老婆就认为,叔叔在这个地方,可以帮帮忙,就这么来了。来到这个地方以后,一开始是有7个人来的,我自己家是5个,还有妹妹,还有爸爸,这样7个人,分了10亩7分土地给我种。当时来,我自己也不能种田。他们几个来了以后,先把地种了下去,村里对我们还是蛮关心的。给村里人怎么样,给我们也怎么样,自留地也给我们的。房子是住草房,村里暂时给我们住。开始种田,也是很苦的,我们没有这么多田,也是种不下来,也是日日夜夜自己在种,和老婆两个人这样种。后来我自己盖了两间空心板房,前后门也没有的,窗也没有的,自己就住进去了。后面就有一点钱就搞一下,一点点盖起了房子。我自己也不会种田,可能就三四年,一边种田,一边在外面做生意。”据档案,杜加田1971—1975年当兵;1974年入党;1976—1977年,参加乡工作队;1978—1984年,任副大队长、副书记、民兵连长。李和芳说:“我老婆(杜炳地女儿)是临海牛头山水库那边的,水库被征用了,国家叫她们移民到板桥,板桥自然村土地多,我老婆十四五岁来种田。”
  郭梅兰夫妇同样是移民到此。郭梅兰说:“我们是因台州牛头山造水库移民过来的。我们是自己要求到宁波来的。我们有五个女儿,老话讲,生女儿为了女儿好,生儿子为了儿子好。我们为了小孩好,就到宁波来了。我们拿了6亩3分田,住在板桥种田。我们是1986年下半年来的,1987年造房子,造了两间半房子,一直是平顶。9年后,房子再造上去。当时很困难,我们没有钱,小孩要上学。村里人很好的,给我们钱,给我们支票,让我们到银行拿。他们就是1万块钱、5万块钱,直接给我们造房子。第二年房子再造上去,前面可以晒谷。小孩要上学,我们没有钱上学,这里的妇女主任叫阿玲,说要让孩子读书。五个小孩上学没有钱,怎么办呢?妇女主任挺好的,给我们钱,叫他们上学。她说:你一个女儿我养得起的,一个女儿跟我好了。我小孩也挺懂道理的,讲自己家里没有钱,就不上学了,一个初中毕业,一个还没有毕业。我把钱还给她,她说钱不用还。我说谢谢,非常感谢她,我真的是非常开心的。后来三个小孩上学,还有两个女儿上班了,这样慢慢条件好一点了。我和我老头子过来,挣两块钱一天,我做30天才60块钱。我老头子种田种好,有空了就造房子,15块一天,真是非常困难,慢慢地一步一步好起来。这里村里的人很好的,别人会看不起你,说你是外地人,但这里人是挺好的,家里的东西都会给我们拿过来。当时来的时候,先到包家。以前这个路都是泥路,很小的。车子卸下来,再用船,开到新学堂,我们住在这个学校的。后来,房子造好以后,搬到板桥去。房子造好以后,按照地基算,100块多点一间。我们过来,分红、劳保什么的,都按照宁波人一样的。八月十六,年纪大的人分月饼,三八妇女节分纸巾,过年了分汤圆、瓜子,什么都有的,我们村里是挺好的。现在好了,我们也挺高兴的,板桥房子拆迁时,我们分了两套房子。”
  村文书兼会计郭成祜说:“杜加田他们早一点,后来陆陆续续进来的也很多。第一批是水库移民,因为他们那边是山区,有山林基地,就像我们的自留地一样的。他们是牛头山水库移民,他们移民之后,可以投亲靠友的投亲靠友,不能投亲靠友的,国家来给你安排。移民之后,他们的山林基地费交到我们村里面来,正好这边缺人,田没人种。那时候我们的田有1200亩,田真的很多。你想,我们有1200亩田,本村村民只有300户,种不了,所以把他们拉进来。”
  二、种田移民
  徐森林说:“1982年以后,来了很多外地人。本地人有的是年纪大了,有的是到外面厂里去了,田没有人种了。”郭成祜说:“1982年分开单干,本身村民的公粮交不了,但又不能拖的。一户人家有10多亩田,两个劳力又要上班,根本种不了。村里没有办法,社长徐定良叫上杜加田,到我们临海去拉人,拉过来种田。通过一年两年,他们看看还不错。那个时候,人的思想还比较保守,不肯离开老家。这样拉进来的人,大概是99个。这种种田拉进来的,占移民的三分之二以上。三分之一是通过政策进来的,有些人可能买房了,有些是企业办到这里了。”
  杜加田说:“这里一块田很高,水打不上去。那时候党委书记、赵社长就说叫人来种黄桃。赵社长当书记,开会说要去找人,要找会种黄桃、会管理黄桃的人。开会时,我也在的。”季贤兵说:“我们有一个老乡打听到一个消息,说藕池可以种黄桃40亩。当时厂里桃子树苗也给买好,三年水电免费的。我们非常高兴,我们三户人家就过来了。不过,来了以后非常吃惊。我说,山上可以种桃,水里可以养鱼,这地方怎么可能种桃?这块地在工业区内,地势非常高,水打不到,根本不适合种黄桃。我们信心不足,那时小孩都是小小的,最后都悄悄走了。到了1984年下半年,地什么的都弄好了。1985年春节过后,我们又来了,此时桃树已经种好了。村里担心我们不肯来,电报打过来,说可以放牛了,我们就又来了。当时书记也是这样说,说杨家路头的杨家已经搬进来了,你们愿意去也可以去。那时4户人家,分别种40亩黄桃。当时村里是很穷的,社长让我们造房子,急死了,他说如果不造的话,你们又要回去了。造房子的批条也是社长写的。第三年,天下雨,水漫上来,黄桃只有一半可以吃,1斤卖四五块,挑出来的几个好点的桃子,就卖10块、20块。第四年,说种桃还不如种席草好,就把桃子树挖了,种水稻。拖拉机也进不来,地和水泥地一样硬。水稻刚好种了一年,村里搞工业区了。”
  蔡品志是典型的种田大户,1992年左右来村中。蔡大利说:“父亲(蔡品志)来了,田种了二三十亩了,把两个弟弟带来了。他原来在村中当生产队长当了几十年,他是种田大户,自己有耕牛,田种得好。那时候,大队部在杨家路头,当时是(吴)安光当书记。第一年,二三十亩早稻种了,他们来看,安光说:这个是像种田大户了。女村长阿玲也讲:老蔡这个种田是像样的,种田种得很好。这个田种得好,虫子也不来吃的。早稻种下去,到了下半年,我父亲将两个儿子户口迁进来,父亲自己的户口没有迁进来。”
  郭成祜说:“当初来是两批,一批好像是种黄桃的4户人家。我是把他们分类,种黄桃的一批,还有种田的。黄桃的那块田弄掉了,附近的田都给他了。我记得藕池村分自留地最晚的是1987年,1987年以前进户口的话全部有自留地。我是1992年进来的,就完全没有了。分批的话,也可以算是三批,第一批是我们村里领导出面把人拉过来的。那一批是在1982年到1986年之间来的,那批人不少的。像我叔叔(郭小占)就是1986年来的。第二批是种黄桃,以前这个地方是种黄桃的,后来黄桃挖掉了,变成田了,就没有人种了。1990年以后,陆陆续续进来的是他们的亲戚朋友,像杜加田弟弟(杜炳地)也过来了,土地要给弄5亩、10亩。两三年以后,如果表现好的话,户口也可以进来。实际上,很多人也不会种田的。准确地说,他们那边种田的技术和习惯,跟我们这边不一样。那边是山田,土地不多,每个人只有四五分田。我听我爸说,我们家里6口人的话,每个人只有四五分田,加在一起只有二三亩田。到这里不一样了,最起码给你10亩。那怎么办呢?要慢慢学。他们那边种点自己吃吃,优哉游哉的。这个地方就不行,有季节性。我们李书记说以前自己很苦,早上三四点钟开始就要拔秧了,中午太热不能种的,晚上一直要种到八九点钟,蚊子很多。第二天,人正要睡觉的时间,生产队队长来叫起床了,快拔秧去。当时有1220亩田,只有300多户人家,你说平均每户要种多少?临海那边,有些地方是用电的,有些地方的稻桶是用脚踏的。这里全部用机器,是水田,机器在泥里陷下去,拉也拉不动。所以1983年有互助组,你帮我,我帮你。1990年前后迁进户口的人特别多,等到1996、1997年,人口饱和了。宁波一开发,土地什么的开始慢慢用来搞建设了,土地少了,不可能再去叫人种田了。到2005年,好像已经发展到200多人。
  “还有小部分是办厂或空挂户。我是买房空挂而落户的。因为我的一个叔在这里,我爸的舅舅(蔡品志)也在这里,他们是正式来种田的。他们说:家里的山区不要住了,这里好。我家里兄弟姐妹4个,都是差2岁的。1992年,我在藕池新村购了房,落了户。
  我那个时候当兵,1993年12月退伍回村工作。”
  张杏芳说:“种田人越来越少了,后来里山(山区)人都涌进来了,本地人不愿意种田了,有的是开厂,有的是去做生意了。田分到户,都是给里山人种了。我一开始也种了两年,后来我也不愿意种了,就到厂里去了,到保温厂。早稻放半个月假,弄好后再到厂里去。”吴升月说:“有些人是移民来的。80年代开始有外地人来了,1985年后来了很多,到现在有30多年了。第一批是皎口造水库移民,当时板桥有3户人家,藕池、姜苏、板桥加起来总有5户人家,这是国家政策移民。后来有干部个人介绍来的,前面一排14套别墅,外地人10套,本地人只有4套。他们来了以后乱搭,面积都算进去了,这样别墅都被分去了。”李和芳说:“藕池村里面有三个自然村,四百来户人家总有的,现在是430户左右。最早藕池村是城郊接合部,迁户口早就关闭了,不能迁进来,只有我老婆那边临海等种田户迁移进来,之后全部关闭了。其实,我们本地人做得很辛苦,最幸运的还是他们移民户。我结婚没有房子,像这种坟滩地不敢造,移民户就没这个忌讳了。到拆迁,要分给他们很多房子。他们拿三四套房子的人很多,本地人只有1套或者1套多点。这些人都是温岭、黄岩、三门人。2003年,贵州、安徽来宁波打工的就很多了。藕池那时候已经没有田了,房子、高速路口都已经造完了。”
  徐仁定说:“那时候是村里人,后面就是外地人来了。一开始来的水库移民,叫村里人。后来人多了,就叫外地人了。那时候是改革开放了,多起来是1990年以后。这也是靠外地人的,如果没有外地人,这么多厂找不到工人的。厂办得多,本地人不够,本地人一些辛苦的活不肯干,都是外地人干,现在外地人起码占到厂里员工的80%。外地人到我们村里来,他们自己去租空房子,村里人就在隔壁住着,厂里也能顾得上。”

知识出处

藕池村史

《藕池村史》

出版者: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藕池村的历史发展的著述。书中涵盖了民国时期、集体化探索时期、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前期、融入城市发展时期、集体时期的经济生活、开放时代职业的多元化、村民生活方式嬗变以及专题人物往事等不同阶段的内容。书中还附有藕池村大事记和后记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杜炳地
相关人物
杜加田
相关人物
李和芳
相关人物
郭梅兰
相关人物
郭成祜
相关人物
徐森林
相关人物
徐定良
相关人物
赵社长
相关人物
季贤兵
相关人物
蔡品志
相关人物
蔡大利
相关人物
郭小占
相关人物
张杏芳
相关人物
吴升月
相关人物
徐仁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藕池村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台州市
相关地名
板桥区
相关地名
田本村
相关地名
临海市
相关地名
温岭市
相关地名
贵州省
相关地名
安徽省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