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大队管小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藕池村史》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877
颗粒名称: 第一节/大队管小队
分类号: F325
页数: 9
页码: 61-69
摘要: 本文讲述了大队体制是在1960年代后引入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由生产队作为基本经济核算单位。生产队和大队之间独立核算,生产队负责田地种植和任务完成,大队负责协调资源和解决困难。生活条件困难,收入较低,需要精打细算。干部和群众勤劳诚实,努力增加产量和改善生活。
关键词: 藕池村 大队体制 经济管理

内容

一、大队体制
  1960年后,刘少奇和邓小平主持经济工作,有了“农业十二条”和“农业六十条”。“农业十二条”指196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共12条。指示信指出,“一平二调”的“共产风”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产力,必须坚决反对,彻底纠正。“农业六十条”指1961年3月22日中央工作会议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文件共10章60条,故简称“农业六十条”。“农业六十条”是人民公社的“宪法”,规定了三级所有制,队为基础,生产队成了最基本的经济核算单位,提出了包产到队、多劳多得的口号。
  1961年11月,公社以姜岳海为书记,江根星为大队长,张吉安为会计,一直到1968年。
  说及哥哥姜岳海当大队书记的往事,弟弟姜岳祥说:“1962年,阿哥做书记,老江去做大队长。那时候公社的书记是俞永方,是上面排的。早稻收割以后种晚稻,晚稻收割了以后又种菜籽、种麦,那时候是有任务的。有空,要平整土地,要拆坟,坟头都要拆掉,拆了三四年。这些事村里书记跟大队长两个人要安排好,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种田季节不能错过。造路,启运路一直到布政,然后再接到古林,这是后来做的。除了生产和拆坟,还有引水,一直到高桥。1961年、1962年,把姚江的水打出来引到这儿,三四部机器一起打,这样粮食就保住了,否则水稻就会被晒死。1962年歉收,第二年粮食就没有了,那时候就种一点草籽,草籽也可以吃,没饭吃,队长看到也不会说。”姜岳海儿子姜冲德说:“我父亲(姜岳海)原来当书记,经常要开会什么的,公社开会都是晚上,像大队开会,晚上的也有,白天也有。晚上开会没有工分,没有工资,白天是有的。如果以前到公社开会,都要三四天,日夜都在那边的,那等于是记白天的,晚上不记的。到县里开会也是一样的,不能多拿的。”
  20世纪60年代初来村中的吴升月老师说:“老江书记也是一直在田里做,像我老头一直在厂里带头做,也没有休息。开会去开,没什么享受,也没有车,也没有补贴,样样没有,饭自己在家里吃。很少看见老江书记和姜岳海书记在村里坐着,我那时候每天上课,他们办公室在我旁边,很少看到他们在办公室,他们都是出去做事的。我跟书记交往也比较少,基本是学校有什么事才去问问他。我那时候就是想怎么样把书教好,拍领导马屁也没有,反正就给我两百块,有什么好拍呀。他也没有什么东西来问我。白天七点多到学校,去给学生上课,放学到家里吃饭,学校是没有食堂的,吃好又到学校来上课,晚上又回家了。我跟书记交往不多,‘双抢’时候会有一些,因为你要送简报、汇报进度,平常没什么交往。原来两个老书记,群众的印象比较好。因为他们一直在劳动,没有什么享受,有什么困难也会帮助解决,村里小偷也没有。就是干部和群众心连心,没有两张皮的。”吴升月又说:“我来的时候,姜岳海是书记,老江是大队长。我老头来了,支委成员又增加了,五个人很团结,没有什么分歧。老江重点管姜苏,姜岳海重点管藕池,我老头管板桥。后来老头办企业了。我老头还要管治保、办企业,治保的事很烦,那时候人穷,吵架也很凶。我老头工作蛮会做,没有人说我们闲话,能把吵架双方都摆平。”
  老妇女主任李阿凤,是村中的骄傲。周利英说:“她(李阿凤)年纪大,也要工作的。我们年纪轻,安排我们去做的事,她早就干完了。做得多了,晒谷之类的活也知道了。像她年纪这么大,这么能干是厉害的。下田干活,中午12点都去干的。那时候天热,一边怕下雨,要打稻,汗水淋漓,一边要喝水,她的裤带都解不开,别人就帮她割断。她一直干活,就一直要喝水,肚子胀。天气太热,一直出汗,小便都解不出,多辛苦啊。我们以前跟她是同一个小队的,人家有时候说她闲话,但我们不会这样讲的。以前土改,一户一户,都是她去讲的。我以前在张家潭,她到布政来开会,我们就知道有一个妇女背了一个小孩来,也不知道是谁。实际上她是当领导的,我倒是不知道,就看到那个小孩挺开心的。她有一个特点,总是背着小孩。她是要出去检查的,小孩总是背来背去,因为没有人看护小孩。后来嫁到藕池,才知道这个人是李阿凤。像我们这一代是算苦了,但是前一代还更苦。我们这一代苦是苦点,饿倒是没有饿到过,天天耕种,好好坏坏,总归有东西吃。有时候我们干活,有时叹苦,她听后说:你们这算什么苦啊,我讲点苦的给你们听听。她到的这户人家也苦,小孩很多,父亲身体差。我们比起人家算好的了,她们还要苦了,没有饭吃,干重活,那我们没有轮到过这么苦的活。”吴升月说:“李小平的妈妈是妇女主任,我1962年下放过来,她就做妇女主任,工作也很积极。她文化是没有,但领导做得蛮好,做妇女工作,隔壁邻居闹矛盾,她去解决,也蛮公正公平,群众对她印象很好。她对自己儿女要求也很高,所以她子女都蛮好,这也很要紧,家庭教育也很要紧,她家子女也蛮孝敬大人。”包文华说:“她老头(李孝康)当队长的,她(李阿凤)当妇女主任,小队里面干活的事情她也要管,不管也难受,因为她老公是队长,自己兼妇女队长。从分队一直干到1967年并大队。以前都是小小队,4个生产队都小小的。那时候一个生产队靠10户人家,包德林、龚财良、陈存夫、杨金尧、吴德利、张嘉法、张其康等八九个人,有100多亩田,李孝康是队长。那时候我还只是小孩子,跟着到他家去,有时候分东西就拿拿回来。书记阿娘这个人非常爽直,一点也不打扮,她自己做的事情不让她儿子做的,负责到底的。去开会,人家看见她无不认识的。附近的人说到李阿凤都知道的,李阿凤的名气很大。她开会去了,在人家生产队里,也太爽直了。自己家里要打米,儿子不让她去打,老太婆担了一百斤去打。她总是自己去做,不叫儿子,不差人家去干。像老嬷嬷这样的人真是没有的。人家都只出主意,她是自己做的,自力更生的。现在年纪大了,也是没办法了。她也还算好的,也不容易。书记阿姆也是非常苦的。”徐定良说:“李阿凤人也是实惠的。我也比较听她的话,她说:我们是穷村,第一要精打细算,第二不能给人家骗去。我就是听了她这句话,‘不能给人家骗去’,所以我在开支各方面都是精打细算的,没有给人家骗去。”
  当时大队的办公条件相当简陋。于春玲说:“当初我们村里有个新学堂,其实很陈旧,一楼是一、二年级,上面是三、四年级。楼上另有两间,中间用档案柜子隔开,里面一间开会用,外面一间村里办公。玻璃窗下面有两个陈旧书桌,给会计、出纳使用,他们每天需要上班。书桌旁边放了类似乒乓球桌的一张桌子,我们去村里办公,就在这张桌子上,柜子连个抽屉也没有。办公楼下是拖拉机房间,农具都放在这里。当时一个月工资也就20元,办公条件非常简陋。”
  二、小队结算
  1961年11月,藕池分为九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的干部名单如下:
  藕池大队下面有九个生产队。吴升月说:“大队有9个生产队,那时候是按地来分,不是按户数分。1962年来,我们是6队,还有7队、8队。1、2、3、4、5队在藕池,整个大队这样编下去,板桥是6、7、8队,姜苏只有一个9队。我做过统计知道,一个生产队有一百多亩,整个大队有土地有一千亩多点。我们第6生产队最厉害了,苦是非常苦。藕池生产队,又落后一点。姜苏那时候老江书记亲自管,他们生产队也好,虽然是小村,但书记亲自在那个村,所以好。藕池队数多,生产队长能量没有这么足。板桥3个生产队,我们6队最好了。我参加了两年,真正苦死了,队长很厉害,副队长徐定良很勤劳,他抓生产。”
  老队长吴祝庆回忆说:“那时候生产队不管你书记不书记,开会你是书记,不开会生产队跟你没有关系。生产队彼此不能侵犯,独立核算,大队就空掉了,没有东西。因为没有经济收入,江根星经常来找我借钞票。他说,你这么多钞票,借一点给村里。钱上交还是要上交,不上交,大队干部工资都没有。上交工分,村里也是拿工分,各生产队上交到大队里,有残疾人要照顾,有孤寡要照顾,有贫困户要照顾,这是大队的事。大队里钱有大用场就跟生产队打招呼,我们在信用社有存钱,是谷卖掉存的。那时候生产队最大了。”
  姜岳祥也是当过多年生产队长的人,他说:“1962年,他们叫我去帮忙,我说:我帮什么忙,我又不认识字,我不去,不要笑话我。书记说:让他人讲好了,我有缺点你讲我好了,是错就是错,否则的话也不要讲。那也没办法了,我就当队长了。这个队也大,上面也同意分开来,当队长好管。我们有3个生产队,吴祝庆是6队,我是7队,徐信华是8队。田最多的是8队,有110亩,我们是106亩,6队是103亩土地。”周利英说:“等我来时,他(叶金康)已经在生产队了。在藕池有4个生产队,他在1队当队长。我来时他29岁了,29岁(1961)开始当队长的。当队长的时候,那一队才7、8个人。”
  吴祝庆说:“我当队长一直没有调过,一直做队长。那时候生产队一直变,一会儿变大队,一会儿分了。青年突击队弄了两年,到1958年合并了。1958年当队长,那时候只有3个队:藕池、姜苏、板桥。那时候徐定良和我都当队长了。板桥田多劳动力少,藕池队劳动力多,所以那时候人可以调的,后来提出人要回到自己的队,藕池的到藕池,板桥的到板桥,我还是当队长。1958年是3个队,公社化以后有8个队。后来又扩大了,板桥变成5个队,藕池3个队。1961年变成9个生产队了。
  6队是最好的,产量660斤,我被评为县劳动模范,在华侨饭店开会,我去参加的。1958年下半年,开夜工,不开夜工弄不来的,马马虎虎做不好的。”
  忆及当年生产队生活,姜岳祥说:“生产队开会一般一个月开一次,在老庙里,整个生产队的社员都要参加,生产队队长汇报田种得怎么样了,汇报好书记总结谁种得快,慢的要赶上去,要紧的是比如到收割的时候了,哪里的稻要割,哪里的稻暂时不割。饭没得吃,稻就早点割,好早点吃。后来一点点富裕起来,矛盾没有了。那时候有事,也是几个领导(队长)讨论这个人怎么样处理。他们说,人命长还是麦命长?人要饿死的,麦不会饿死的,这是给干部敲警钟了。没饭吃,就是靠做思想工作,动脑筋,上面的粮食任务要完成,一个生产队大麦300斤,小麦200斤,菜籽多少,任务还是要完成的,怎么办呢?地就多种一点。肥料没有怎么办呢?那时候没有化肥,就动脑筋,到宁波积肥,没办法呀,因为生产要搞上去。有些年纪大的人不去,因为跑不快。年纪轻的后生,跑起来快一点。那时候生产队也没办法。积肥书记不会去,但他知道这些情况,他说,你看看人家,别再坐等丰收,人家这样做,粮食产量高,生活好了,你也要改变生活。著名的一句话:田里没有肥料,稻子不会长的。产量高一点是6队,6队弄得非常好。队长吴祝庆指挥,副队长徐定良搞生产是内行。”
  陈存夫也当过三年队长,他说:“我们是藕池村的,屯庄也是藕池村的。生产队时,我在2队,当过三年队长。公社化以后,田都归社里,那时候藕池有9个队,我是2队队长,当时一个队有一个副队长,一个正队长,我做了三年队长。队长也要种田,等于现在的车间主任,要带头干活。生产队有7个人,111.3亩田,每天做多少活,都要安排好。”
  儿子徐繁荣说及父亲徐信华时说:“从我下田干活开始,父亲(徐信华)已经到皎口水库干活去了。做完皎口水库,他又搞移民工作。基本上我不和他一起下田的,在我记忆中,没有几次是和他一起干过活的。他当生产队长,我还没有开始种田,还小。他造皎口水库,后来搞移民工作,后来再回来,身体也不怎么好。”根据档案,徐信华1962—1969年担任生产队长、大队支委;1969年1月—1973年8月,在皎口水库工地,担任人保组长、支委;后担任移民小组组长;1974年1月—1976年12月,回村铁厂工作,担任厂长;1977年1月—1978年1月,担任农业学大寨工作组组长;1978年2月—1980年8月,担任公社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人保组长、支委;1980年6月—1986年,回村铁厂工作。
  张如芳原来是大队长,1961年底始,担任生产队队长,直到1973年。1974—1976年任畜牧主任。
  三、收入低
  周利英说:“以前总是要干活,天亮时候要按照时间出去的,几点钟要上班,你不能迟到。后来分开了,自己做自己的,人家今天做好了,你难道能不做好吗?也要做好的。
  像挑泥土抬进来,也是按照平方计算的,你力气大一点的人挑得快,我力气小的人多挑半天,你也10平方米,我也10平方米,工分是一样的。力气小一点的话,就要多做一点。我们这帮人样样都做过的,很苦的。在藕池,坟滩很多,走出来那个塘边都是坟,这么多的坟也拆光了,我们一年到头都要做的。拆坟,做机耕路,用一个小小的簸箕在挑的。”
  姜芬琴说:“三个自然村比较一下,板桥这个自然村的老百姓是最勤劳的,是最会做的,也是最诚实的。姜苏的这个自然村最小,这些人胆子比较小,也很勤劳,但是开拓创新不足。藕池这些村民比我们要强,强在语言上面的,或者心理上面的,比我们板桥这些人好像进攻能力强一点。板桥这个自然村有两个生产队,一个是6队,一个是7队,一年下来,报酬有600块,这是全公社里面最高的。我们这个自然村的村民没有很穷的人、吃饭吃不上的人家。都是在生产队做工,以前都是有粮,生产队分过来的。我们家的女孩子比较多,男劳力没有,我老爸每年去做,每年都要超支。我以前不知道超支是什么意思,我父亲每年年终结账了以后会说,我们家又超支了100块,又超支了120块。后来才知道,超支就是你做的工抵不过你拿来的东西了,谷要分给你,农副产品要分给你,番薯要分给你,这些分的钱物已经抵不过你赚的钱了,超支了。等于每天这样超着,这个超支也不用你现金补上去的,就是到第二年你去做工,又把超支的东西先扣掉,所以我们家每年要超支的。但是不管超支还是没有超支,我们家生活还是过得下去的,我们女同志还可以打草帽拿去补充。”
  为了工分,社员忙于劳动。姜宝根说:“我父亲死的时候(1973),我好像是33岁。我父亲是做死的,因为人多,吃的粮食没有。说难听一点,我和我阿姐还稍微大一点,以前在地里偷点草籽,采点野菜,米一点点,野菜、草籽调调好倒下去,做好是糊糊的,那时候总是吃些这种糊糊。但是做还是要做的,像我这样要做的,像我爸也是很苦的,要做,又没得吃,他总要省点给小孩吃。小孩也不懂,乱吃,那样的糊糊,拼命夹来吃。我后来生浮肿病,也是饿出来的,1958、1960年左右得浮肿病的人很多。我家子女多,后来我结婚了,成家了,我还记得,我父亲还要去劳动,生病了也还要去,强撑着,干活干得面孔嘴唇赤黑的,发热发到37度多,还要去做,不做就没有工分。那时候也没有办法的。我父亲以前在田里赤脚干活受伤,脚开了一刀,不能走路。后来队长也算好,照顾他,让他管麻雀去。我把他背过去,让他坐在椅子上,绳子给他放好,赚点工分,日子真的是难过。那时候工分是一天都不能少的,要全工分的。工分360天,每天坚持还好,如果缺一点就工分少了。休息时间也有的,每月3号、8号是休息的,其他日子是天天都要做的。年纪大了,有些活干不了了,别的活要去抢了。70岁老人,像林阿三,年纪很大了,他一定要来做,也不能不让他做。一般这么大年纪,也不要来做了,也就这一点收入。但是他还是要来做,晒谷子什么的,人家在晒谷子,他也要晒谷子,因为没别的地方赚钱,都想来赚一点。以前没粮食吃,我父亲57岁死的,他一直撑着劳动,后来得肝硬化、腹水,都是肝病,去看医生,也说没办法了。”

知识出处

藕池村史

《藕池村史》

出版者: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藕池村的历史发展的著述。书中涵盖了民国时期、集体化探索时期、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前期、融入城市发展时期、集体时期的经济生活、开放时代职业的多元化、村民生活方式嬗变以及专题人物往事等不同阶段的内容。书中还附有藕池村大事记和后记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少奇
相关人物
邓小平
相关人物
姜岳海
相关人物
江根星
相关人物
张吉安
相关人物
姜岳祥
相关人物
俞永方
相关人物
姜冲德
相关人物
吴升月
相关人物
管治保
相关人物
李阿凤
相关人物
周利英
相关人物
李小平
相关人物
包文华
相关人物
李孝康
相关人物
包德林
相关人物
龚财良
相关人物
陈存夫
相关人物
杨金尧
相关人物
吴德利
相关人物
张嘉法
相关人物
张其康
相关人物
徐定良
相关人物
于春玲
相关人物
吴祝庆
相关人物
徐信华
相关人物
叶金康
相关人物
麦命长
相关人物
徐繁荣
相关人物
张如芳
相关人物
姜芬琴
相关人物
姜宝根
相关人物
林阿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藕池村
相关地名